学生德育学分制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德育学分制是指在学生的德育评价中引入学分制度,通过积累学分来评价学生的德育水平和素质发展。
本文旨在制定德育学分制的实施细则,以确保学分制度的有效运行和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二、德育学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 德育学分的定义:德育学分是指学生在德育活动中所获得的积分,用于评价学生的德育水平和素质发展。
2. 德育学分的计算方法:德育学分由学生参与德育活动、德育表现和德育成果三个方面综合计算得出。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a. 参与德育活动:学生参与德育活动可获得一定的学分,具体学分值由学校根据活动的重要性和学生参与的程度进行评定。
b. 德育表现:学生的德育表现将根据学校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将转化为相应的学分。
c. 德育成果: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将根据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转化为相应的学分。
三、德育学分的管理和记录1. 德育学分的管理:学校将设立德育学分管理机构,负责德育学分的管理和评估工作。
管理机构将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评价标准,并监督学生德育学分的获取和使用。
2. 德育学分的记录:学校将建立德育学分档案,记录学生的德育学分获取情况。
学生可以通过查询档案了解自己的德育学分情况,并及时补充或修正相关信息。
四、德育学分的使用和奖励1. 德育学分的使用:学生的德育学分可以用于申请奖学金、评选荣誉称号、参加特殊活动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分情况选择适当的使用方式。
2. 德育学分的奖励: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德育学分情况设立奖励机制,对学分较高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表彰,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和提升德育水平。
五、德育学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1. 德育学分制度的监督:学校将建立监督机制,对德育学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学分的获取和使用符合规定,并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2. 德育学分制度的评估:学校将定期对德育学分制度进行评估,包括学分的计算方法、管理和使用情况等方面,以便不断完善制度并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德育学分制是指通过学生在学校进行德育活动并获得学分,以评价学生的德育水平和能力。
该制度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详细介绍德育学分制的实施细则。
二、德育学分的分类和获取方式1. 德育学分的分类德育学分分为基础学分和拓展学分两类。
基础学分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的良好品质和行为所获得的学分。
拓展学分是指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并取得突出成绩所获得的学分。
2. 德育学分的获取方式(1)基础学分的获取方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遵守学校纪律、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热心帮助他人等方式,可以获得基础学分。
具体的基础学分获取标准将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
(2)拓展学分的获取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来获取拓展学分。
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文体比赛等。
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并取得突出成绩,将获得相应的拓展学分。
具体的拓展学分获取方式和标准将由学校制定并向全体学生公布。
三、德育学分的评定与管理1. 德育学分的评定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德育表现和活动成绩,对其进行德育学分的评定。
评定标准应公正、公平、合理,并与学校的德育目标和要求相一致。
2. 德育学分的管理学校将建立健全德育学分的管理制度,确保学分的公正评定和有效管理。
学生德育学分将与学生档案相结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德育学分的应用与奖励1. 德育学分的应用学校将根据学生所获得的德育学分,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
学生在选修课程、学术竞赛、奖学金评定等方面,可以根据所获得的德育学分进行加分或优先考虑。
2. 德育学分的奖励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德育学分情况,设立相应的德育奖励制度。
这些奖励可以是荣誉称号、奖学金、学术机会等形式,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德育活动,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
五、德育学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学校将建立德育学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
引言概述:
德育学分制是指根据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表现赋予相应的学分,以激励学生积极参预德育活动,提高德育质量。
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德育学分制的实施细则出发,详细阐述其内容和要求。
一、学生德育学分的获取方式
1.1 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表现
1.2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
1.3 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
二、德育学分的评定标准
2.1 参预度
2.2 表现水平
2.3 影响力
三、德育学分的使用方式
3.1 学业提升
3.2 奖学金申请
3.3 学生荣誉称号评选
四、德育学分的监督与管理
4.1 德育学分的记录与统计
4.2 德育学分的审核与确认
4.3 德育学分的奖惩机制
五、德育学分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5.1 不断优化德育学分制度
5.2 加强德育学分制度的宣传与推广
5.3 推动德育学分制度与学校发展相结合
结语:
德育学分制的实施细则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学生德育学分的获取、评定、使用、监督与管理以及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积极参预德育活动,提高学校德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翼各学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德育学分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德育学分制是指通过对学生德育行为的评价和积累,将其转化为学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德育学分制的实施细则。
二、德育学分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通过德育学分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意义:a. 激励学生:德育学分制可以激励学生参与德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b. 评价学生:通过学分的积累和评价,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德育表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指导和发展方向。
c. 建立德育氛围:德育学分制可以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关注德育的良好氛围。
三、德育学分的获得方式1. 德育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文明礼仪培训等,获得相应的德育学分。
2. 德育竞赛:学生可以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举办的德育竞赛,如演讲比赛、德育知识竞赛等,获得相应的德育学分。
3. 德育实践: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德育实践活动,获得相应的德育学分。
4. 德育表现: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的德育表现,如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等,获得相应的德育学分。
四、德育学分的评价标准1. 参与度: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2. 质量表现: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责任心、团队合作等。
3. 创新能力: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表现。
4. 社会影响力:学生的德育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五、德育学分的管理和使用1. 学分管理:学校设立德育学分管理机构,负责学分的积累、评价和管理。
2. 学分记录:学校建立学生的德育学分档案,记录学生的德育活动和学分情况。
3. 学分使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分情况,选择参加学校组织的特殊活动或享受相关的特权和荣誉。
六、德育学分制的监督和评估1. 监督机制:学校建立德育学分制的监督机制,确保学分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2. 评估体系:学校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德育学分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指导和发展方向。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德育学分制是一种以学生德育表现为基础,通过积累学分来评价学生德育水平的制度。
它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详细介绍德育学分制的实施细则,包括学分获取方式、评价标准和管理流程等。
二、学分获取方式1. 课堂学习:学生通过参加德育相关课程,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完成课堂作业和考试等,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2. 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等,积极参与并完成任务,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
3. 个人成长: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德育培训、读书分享会等个人成长活动,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获得相应的学分。
4. 优秀表现:学生通过在班级、学校或社会上表现出色,如获得奖项、荣誉称号等,可以获得额外的学分。
三、评价标准1. 德育表现:学生的德育表现包括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等方面。
评价标准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包括日常行为、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评价。
2. 学分等级:学生的学分根据其德育表现的优秀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如优秀、良好、合格等。
具体的等级划分可以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制定。
四、学分管理流程1. 学分记录:学校建立学生德育学分档案,记录学生的学分获取情况,包括学分来源、数量和等级等信息。
2. 学分审核:学校设立学分审核机构,负责对学生的学分进行审核和确认。
审核机构可以由德育部门和相关教师组成。
3. 学分公示:学校定期公示学生的学分情况,包括学分总量和等级等信息。
学生可以通过查询系统或公示栏了解自己的学分情况。
4. 学分奖励:学校设立学分奖励机制,对学分达到一定数量或等级的学生给予奖励,如荣誉称号、奖学金等。
五、监督和改进1. 监督机制:学校建立德育学分制度的监督机制,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等的监督和参与。
2. 反馈机制:学校定期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德育学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
3. 培训和指导:学校为教师提供德育学分制度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德育评价能力和学分管理水平。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一、引言德育学分制是指通过对学生德育行为的评价和积累,以学分的形式体现学生的德育成果和能力。
本文旨在规范德育学分制的实施细则,确保学分制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
二、德育学分的定义1. 德育学分是指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获得的积分,用于评价学生的德育成绩。
2. 德育学分应包括学生在学校和社会实践中展示的品德、道德素养、公民意识等方面的表现。
三、德育学分的评价标准1. 品德表现:评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言行举止等方面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尊重他人等。
2. 社会实践:评价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项目等。
3. 公民意识:评价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程度,包括但不限于关注社会热点、参与公益活动等。
四、德育学分的积累方式1. 德育学分的积累应以学生自愿参与为原则,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与特定的德育活动。
2.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社会实践项目等方式积累德育学分。
3.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学校德育竞赛、获得德育类奖项等方式积累德育学分。
五、德育学分的使用和认定1. 学生所积累的德育学分应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用于评价学生的德育水平和综合素质。
2. 学校应设立德育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审核和认定学生的德育学分。
3. 学生德育学分的认定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品德表现、社会实践和公民意识等方面的成绩。
六、德育学分的管理和监督1. 学校应建立健全德育学分管理制度,明确学分的获得、使用和认定流程。
2. 学校应加强对德育学分的监督,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 学校可以通过德育学分的公示、学生德育档案的建立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德育学分制的认同和参与度。
七、德育学分制的效果评估1. 学校应定期对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德育成绩等方面。
2. 根据评估结果,学校可以对德育学分制的实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德育学分制是指通过对学生德育表现进行评价,并将其转化为学分的一种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详细介绍德育学分制的实施细则,包括评价标准、学分获取途径、学分使用规定等。
二、评价标准1. 遵守校规校纪: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课堂纪律、宿舍管理、考试规定等。
2. 诚实守信:学生应诚实守信,不作弊、不抄袭,遵守学术道德和社会公德。
3. 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
4. 精神文明建设: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5. 体育锻炼:学生应定期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6. 学术科研成果: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科研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三、学分获取途径1. 德育表现评价:学校将根据学生在各项德育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转化为相应的学分。
2. 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活动的时长和质量获得相应的学分。
3. 学术科研成果: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根据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获得相应的学分。
4. 优秀德育案例:学生可以提交自己在德育方面的优秀案例,经评审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
四、学分使用规定1. 学分兑换:学生可以将获得的学分兑换为奖励,如奖学金、荣誉称号等。
2. 学分抵扣:学生可以将获得的学分抵扣部分课程的学分要求,从而减轻学业负担。
3. 学分转让:学生可以将获得的学分转让给其他有需要的同学,帮助他们完成学分要求。
五、学分管理1. 学分记录:学校将建立学生德育学分的记录系统,详细记录每位学生的学分获取情况。
2. 学分公示:学校将定期公示学生的德育学分情况,以保证公平公正。
3. 学分监督:学校将设立学分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学分的评价、发放和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六、奖惩措施1. 优秀学生奖励:对于在德育学分制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如荣誉称号、奖学金等。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推进德育工作,我校决定实施德育学分制,通过学分的积累和评定,激励学生参预德育活动,提升其德育水平。
二、德育学分的定义和标准1. 德育学分的定义德育学分是指学生在参预德育活动并达到一定要求后所获得的学分,用于评价学生的德育水平。
2. 德育学分的标准(1)德育活动的时间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参预40小时的德育活动,其中包括学校组织的德育课程、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
(2)德育活动的内容要求:德育活动应涵盖学生品德修养、社会责任、公民意识、团队协作等方面,具体内容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确定。
(3)德育学分的评定标准:学生参预德育活动的时间、参预度、表现等方面将作为评定德育学分的主要依据。
具体评定标准由学校制定,并在学生手册中明确告知。
三、德育学分的积累和使用1. 德育学分的积累学生在每学期参预德育活动并达到要求后,将获得相应的德育学分。
学生的德育学分将在学生档案中进行记录,作为评价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依据。
2. 德育学分的使用(1)德育学分将作为评选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
(2)德育学分还可以用于申请国内外交流项目、参加学术竞赛、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特色活动等。
四、德育学分制的管理和监督1. 德育学分制的管理(1)学校将成立德育学分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德育学分制的具体实施细则、管理德育学分的积累和使用、评定德育学分等工作。
(2)学校将建立德育学分档案,记录学生的德育学分积累情况,确保学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 德育学分制的监督(1)学校将定期对学生的德育学分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学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家长会等渠道查询学生的德育学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德育学分制的效果评估学校将定期对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参预度、德育活动的质量、德育学分的使用情况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德育学分制"实施办法(试行)
一、德育学分制是指将学生德育常规教育管理学分化。
它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成立由班干部、团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考核小组,对本班每位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予以每学期一次的测评。
二、班考核小组由5人组成,其中学生代表不少于两人,班长担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每学期一次的测评工作。
测评工作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禁弄虚作假或打击报复,小组成员发生分歧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并报班主任同意后才能实施。
五、学生每学期学分满分为10分,学年学分则为两学期相加之和。
学年(或学期)德育学分与评优推先、入团入党、推荐就业实习挂钩。
“三创”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前一学年(或学期)的德育学分必须在学年(或学期)学分满分的80%以上。
学生学期德育总学分为学生学期操行等第评定的主要依据。
六、每一学期德育学分分五个方面,共50条细目,每条分值为2积分。
做到或者基本做到该条目内容的,即获得2积分,没有做到或者做得不好的,该条目不得分。
评定学分时并采取减分(违者减分)办法和增分(遵守者或表现突出者每周均可申请奖分)办法,学生学期德育积分100分以上折算学期德育学分为8学分,110积分以上折算学期德育学分为9学分,120积分以上折算学期德育学分为10学分;学生学期德育积分90分至100分折算学期德育学分为7学分,70分至90分折算学期德育学分为6学分,70分以下折算学期德育学分为5学
分,60分以下折算学期德育学分为4学分,50分以下折算学期德育学分为3学分,……依次类推。
七、凡学生学年(学期)德育学分在学年德育学分满分的60%以下的为学年(学期)德育积分不及格。
如学生两个学期德育学分连续不及格者,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劝退。
在校期间最后一学期(或学年)德育学分不及格者学校不推荐毕业实习单位。
在校期间德育学分不及格者,除在实习期间有突出表现者外,一般不予毕业或推迟一年毕业。
八、对所有学生严重违纪和违规行为由学校根据校纪校规作出的处理的效力优于本《实施办法》规定处理的效力。
即:学生发生严重违纪和违规行为先由学校根据校纪校规作出相应处理,再按照行为本身对照本《实施办法》进行相应减分。
减分细则
一、打架、斗殴违纪行为的扣分规定:凡是打架都要扣分,根据打架双方责任轻重规定。
1.先动手打人未伤他人者,扣15积分,被打后动手打人未伤他人者,扣10积分。
2.手持器械打人或两人以上打一个未造成伤害,扣20积分,造成伤害扣20积分以上,视伤害情况处理。
3.蓄意肇事,不守秩序,不听劝阻,用语气挑逗,用各种方法触及他人虽未动手打人,但造成打架后果者扣15积分。
4.策划参与聚众斗殴者,扣30积分。
5.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入校或为他人提供器械者,视情节轻重扣20一2 5积分。
6.纠集校外青年或授意校外青年殴打校内同学者扣30积分。
7.在打架过程中以“劝架”为名偏袒一方,促使事态发展,并产生后果者扣25积分。
以上规定仅限于未造成严重后果(伤、残严重破坏教学秩序等)的情况,如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将由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二、辱骂、侮辱教职工违纪行为扣分规定:
1.凡辱骂教职工者每次扣20积分。
2.对教职工的正确教育批评、劝告不接受并顶撞,态度恶劣者每次扣8分。
3.对教职工进行威胁者每次扣20积分。
4.动手殴打教职工看后果程度扣30积分以上。
三、学生吸烟、喝酒违纪行为的扣分规定:
1.凡吸烟、喝酒者无论何种原因每次扣5积分。
2.将烟酒带入学校者扣5积分,不但自己抽烟,还招待他人抽烟每次扣10积分。
3.在校内外集体活动中出现吸烟、喝酒行为依据1、2条扣分。
4.如因喝酒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中毒、闹事、旷课及恶劣影响者)扣25积分。
四、学生赌博、偷窃、敲诈、勒索,违纪行为的扣分规定:
1.组织他人赌博者扣20积分,参与赌博者扣10积分,经教育不改,或情节严重者扣30积分。
2.为他人提供赌博工具,场所或引诱,逼迫他人赌博者扣30积分。
3.凡偷窃钱财无论金额多少扣25积分。
4.凡敲诈、勒索无论数额多少扣30积分。
五、学生故意破坏公共财物的扣分规定:
故意破坏教学设备、实验用品、体育器材、书刊、杂志、课桌椅、教室门窗及其他一切学校的财物设施,除按照有关管理规定,按价或加倍赔偿外,视其情节轻重参照赔偿金额中幅度并给予扣分。
1.公物价值在50元以下者扣10积分。
2.公物价值在50—100元以内扣15积分。
3.公物价值在100元以上者扣20积分。
六、学生考试作弊的违纪扣分规定:
1.考试中夹带,偷看,翻书,抄袭,更换试卷等各种作弊行为扣15积分。
2.偷窃试卷,答案,评卷标准,扣30积分。
七、学生仪表仪容违纪扣分规定:
1.学生进校不佩戴胸卡每次扣1积分。
2.学生进校假冒他人胸卡或借他人胸卡每次扣5积分。
3.长发,染发,佩戴饰物有其中之一现象者,每次扣2积分。
4.穿拖鞋、赤脚、着背心不得进入教室,违者每次扣积2分。
八、学生考勤违纪扣分规定:
1.学生每迟到、早退一次,扣1积分。
2.学生每旷课一节扣3积分。
3.住宿生无故不参加晚自修,每节扣3积分。
4.住宿生无故晚归每次扣2积分(以熄灯为限),未经请假夜不归者每次扣20积分。
九、其他扣分规定:
1.不按规定要求出早操、两操者(含无故缺席、迟到)每次扣2积分。
2.不认真完成值日任务或老师布置工作者每次扣2积分。
3.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杂物每次扣1积分。
4.在墙上乱涂乱画或踩脚印者扣2积分。
5.在校园内进行危险游戏、活动等(如放鞭炮),每次扣5积分。
6.违反课堂纪律视情节轻重扣分,轻微的扣2积分,,严重的扣5积分。
7.无故不参加班级集体活动扣2分,不参加学校集体活动的扣5积分。
8.不服从班级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每次扣2积分。
9.翻越围墙、爬阳台等,每次扣10积分。
10.在宿舍不按时休息、或大声喧哗,每次扣2积分。
11.在宿舍不讲卫生,每次扣2积分。
12.宿舍发现明火,每次扣行为人l 0积分。
13.宿舍随便串门,每次扣2积分。
14.未经学校同意留宿他人,每次扣5积分。
15.抄袭他人作业,每次扣0.5积分。
16.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每次扣5积分。
17.凡有假冒家长签名等欺骗学校和家长行为的,每次扣5积分。
18.凡对班考核小组成员讽刺挖苦、打击报复或无理取闹的而影响本《实施办法》的正常实旋的,每次扣5积分以上。
奖分办法
一、学生对校风建设或班风建设具有突出贡献的行为可向班考核小组申请奖分,具体项目主要有以下7项:
l.无缺勤迟到早退
2.仪表得体
3.学习态度端正
4.青年志愿者活动
5.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获奖
6.对不良行为敢于揭发、检举
7.拾金不昧
二、学生每周可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向班考核小组递交奖分申请表申请奖分,每项奖分为3~5积分。
由考核小组审核同意并报班主任批准方可实施奖分。
三、如有其它应予以奖分情况出现,班主任根据情况可加分,一般一次奖分不得超过5积分。
其他说明
一、其它部门管理人员以及教师均可填写奖分、减分通知单,由班主任和班考核小组核准后实施对学生的奖分或减分。
二、每月各班级将一份学生德育学分汇总表上报,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学期德育学分汇总。
三、学生周德育学分在班级每周公布一次。
每月德育学分获得优秀等第及被评定为不合格等第者将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