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概述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2 自动变速器的优点1.3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4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类型及应用第二章:液力变矩器2.1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2 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2.3 液力变矩器的维护与检修2.4 液力变矩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行星齿轮机构3.1 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2 行星齿轮机构的性能参数3.3 行星齿轮机构的维护与检修3.4 行星齿轮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液压控制系统4.1 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2 液压控制系统的性能参数4.3 液压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4.4 液压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章:电子控制系统5.1 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5.2 电子控制系统的性能参数5.3 电子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5.4 电子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六章: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6.1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现象与原因6.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方法6.3 自动变速器故障排除步骤与技巧6.4 典型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第七章: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与更换7.1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查与评估7.2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方法7.3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更换步骤7.4 常见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与更换案例第八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8.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类型与性能要求8.2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更换与检查8.3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结构8.4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第九章:自动变速器与车辆性能的关系9.1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9.2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经济性的影响9.3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9.4 自动变速器与车辆驾驶性能的优化第十章:自动变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10.1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先进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应用10.3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10.4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展望第十一章: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11.1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工具与设备11.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流程11.3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案例分析11.4 自动变速器故障排除实践技巧第十二章: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操作12.1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工具与方法12.2 自动变速器主要零件的更换步骤12.3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实践案例12.4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的安全注意事项第十三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维护13.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类型与性能检测13.2 自动变速器油液更换与检查操作13.3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4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检修实践第十四章:自动变速器与车辆性能优化14.1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分析14.2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经济性的影响评估14.3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14.4 自动变速器性能优化技术与应用第十五章:自动变速器技术未来发展趋势15.1 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趋势分析15.2 先进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前景15.3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创新展望15.4 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零件检修与更换、油液与冷却系统维护、与车辆性能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课程目标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熟悉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件1.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2.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件1.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1.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类型2.1 课程目标1.掌握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特点2.了解常见自动变速器的应用2.2 教学内容1.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特点2.常见自动变速器的应用2.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案例分析2.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3.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2.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3.3 教学方法1.讲解2.动画演示3.小组讨论3.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四章: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件4.1 课程目标1.熟悉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件2.了解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4.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件2.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4.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实物展示4.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五章: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5.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2.了解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流程5.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2.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流程5.3 教学方法1.讲解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5.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六章:液力变矩器6.1 课程目标1.理解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2.掌握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特点6.2 教学内容1.液力变矩器的作用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3.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特点6.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6.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七章:行星齿轮组7.1 课程目标1.熟悉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2.掌握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7.2 教学内容1.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2.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7.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动画演示7.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八章:控制单元与传感器8.1 课程目标1.了解控制单元的作用2.掌握传感器的种类和功能8.2 教学内容1.控制单元的作用2.传感器的种类和功能8.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实物展示8.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九章: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与评估9.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方法2.了解自动变速器性能评估的标准9.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方法2.自动变速器性能评估的标准9.3 教学方法1.讲解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9.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十章: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10.1 课程目标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2.掌握自动变速器未来技术的创新点10.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2.自动变速器未来技术的创新点10.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10.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重点和难点: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汽车自动变速器

液力变矩器与固定轴线式齿轮变速器组成的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
广州本田轿车采用的MAXA 型自动变速器,由带锁止离 合器的液力变矩器、固定轴 线式的常啮合斜齿轮机械变 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 控制系统4部分组成。
.
带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换档离合器和全同步变速器组成的液力机 械变速器 国外重型货车和工程车辆上
开始采用由WSK系统与全同 步多档变速器(4~6档)组 成的液力机械变速器。 所谓WSK系统是由锁止离合 器、变矩器、滑行单向离合 器和换档离合器组成的“变 矩器—换档离合器系统”的 德文缩写。
.
第四节 自动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液控式(全液压)操纵机构
动力源(供油系统)
自动变速器油 自动变速器油(简称ATF)是含有多种特殊添加 剂的混合油液。
.
液力变矩器构造
.
三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
单向离合器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的构造和 工作原理
导轮逆时针旋转时,滚柱向 外座圈和内座圈形成的楔形 槽的宽槽处滚动,滚柱与外 座圈(包括导轮)一起绕内 座圈滚动。
导轮顺时针旋转时,滚柱向 楔形槽窄槽处滚动,从而阻 止外座圈(包括导轮)的滚 动。
作用是只允许导轮单向旋转,不允许其逆转。
.
第二节 液力耦合器与液力变矩器
液力耦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一、液力耦合器
采用液力耦合器的优缺点
液力耦合器的优点 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衰减传动系的扭转振动; 防止传动系过载; 显著减少换档次数。
液力耦合器的缺点
只能传递转矩,不能改变转矩大小; 不能取代离合器,使传动系统纵向尺寸增加; 传动效率较低。
.
.
行星齿轮机构
行星 齿轮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自动变速器(概述与变矩器)

缺点:
A、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难度大;
B、传动效率低,最高效率为:82%~86%
第四节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简介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A B
C
D
一、液力变矩器
液力变矩器的前端与发动机起动齿圈轮相连接,输出 部件与行星齿轮变速器的输入轴相连。
发动机的动力经液力变矩器传人行星齿轮变速器,实 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软”连接,从而大大减少传动机构 的动载荷,延长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一 定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和变扭。
五、油冷却系统
油冷却系统是液力自动变速器必不可少的。因为液力 变矩器传递动力过程中,会使油温急剧升高。油温是影响 自动变速器油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油温过高,使油浓变 质,缩短使用寿命。据资料介绍,油温超出正常使用温度 (一般约50℃~80℃)10℃,将会使油液使用寿命缩短一半。 为保持正常的油温,从液力变矩器出来的油液需经冷却后 再问至油底壳。油冷却器装于发动机前端水冷却器的附近。
二 、特性曲线 特性曲线:外特性曲线、原始特性曲线等。 (1) 外特性和外特性曲线 外特性:泵轮转速(力矩)不 变,外特性参数与泵轮转速的 关系。 外特性曲线:泵轮转矩不变, 涡轮转矩与涡轮转速或转速比 的关系曲线。 nW=0时,MW最大,使起步顺 利; 汽车行驶阻力增加→nW↓ →MW↑,增加车轮驱动力。 —变矩器的自适应性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
第一篇 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与检修 第二篇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第一篇
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与检修
本篇主要内容:
第一章 自动变速器概述 第二章 液力变矩器 第三章 液力机械变速器 第四章 液压控制自动换档系统 第五章 电子控制液压换档系统 第六章 自动变速器的检修
自动变速器原理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的认识,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1. 自动变速器概述自动变速器是现代汽车中一种重要的传动装置,它能够根据汽车行驶速度和发动机负荷自动进行升降档位,从而实现汽车平稳、高效的行驶。
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2. 自动变速器结构(1)液力变矩器:位于自动变速器的最前端,安装在发动机的飞轮上。
它利用液力传动的原理,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
其主要作用是起到自动离合器的作用,传递或不传递发动机扭矩至变速器。
(2)齿轮变速器:包括齿轮变速机构和换挡执行机构。
常用的齿轮变速器主要有行星齿轮式和普通齿轮式两种。
其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扩大液力变矩器传递过来的转速、扭矩的变化范围,并使自动变速器具有空挡和倒挡,用以中断动力传递和实现倒车。
(3)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油泵、阀体、离合器、制动器以及连接所有这些部件的液体通路。
其主要作用是根据发动机和底盘传动系的负载状况(节气门开度和输出轴转速),对油泵输出到各执行机构的油压加以控制,以控制液力变矩器,控制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结合与分离实现自动换档。
3. 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1)液力变矩器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
(2)根据汽车行驶速度和发动机负荷,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油压,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结合与分离,实现升降档位。
(3)齿轮变速器根据档位的变化,进一步扩大转速、扭矩的变化范围,实现汽车平稳、高效的行驶。
4. 实训操作(1)拆装自动变速器: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掌握拆装方法。
(2)故障诊断:通过观察、听诊、检测等方法,诊断自动变速器的故障。
(3)维修:根据故障原因,进行相应的维修操作。
三、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自动变速器概述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的比 较
(一)功用
二 自动变速器的功用与分类
自动变换传动比, 1 自动变换传动比,以适应汽车行驶中负荷与路面条 件变化的需要,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件变化的需要,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在发动机不熄火的情况下能结合或中断动力传递。 2 在发动机不熄火的情况下能结合或中断动力传递。
汽车自动变速器
概述
一 概述
自动变速器的概念
将手柄旁( D等字母的变 将手柄旁(上)标有P R N D等字母的变 标有P 速器称为自动变速器。 速器称为自动变速器。
AT
AT
AT
AT
CVT
DCT(DSG) ( )
平行轴
自动变速器实物图
自动变速器实物图
自动变速器实物图
自动变速器实物图
三 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传动特点
手动变速器的动力传动简图
三 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传动特点
(一)(本田)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 )(本田) 本田
三
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传动特点
(二)DCT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也称DSG DCT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也称DSG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也称
三 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传动特点
(二)分类
1 按照传动原理的不同分为
AT( Transimisson)液力自动变速器 AT(Auto Transimisson)液力自动变速器 )无级自动变 CVT(Continuousiy Variabic Transimisson )无级自动变 速器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DCT(Double Clutch Transimisson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也称DSG 也称DSG
CVT无级自动变速器 (三) CVT无级自动变速器
1.自动变速器概述

2、齿轮变速机构
形成不同的传动比,组合成电控自动变速器不同的挡位。
3、换挡执行机构
4、液压控制系统
5、电子控制系统
1、输入轴转速传感器 2、车速传感器 3、液压油温度传感器 4、挡位开关 5、巡航电子控制单元 6、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7、自诊断插座 8、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9、超速挡开关 10、仪表板 11、电磁阀
P位:停车档 R位:倒档 N位:空档 D(D4)位:前进档 3(D3)位:高速发动机制动挡 2(S)位:中速发动机制动档 L(1)位:低速发动机制动档
四、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电控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齿轮变 速机构、换挡执行机构、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控 制系统五大部分组成。
1、液力变矩器
安装在 发动机与变 速器之间, 将发动机转 矩传给变速 器输入轴。
五、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原理
六、自动变速器的优缺点
➢ 优点:
✓ 整车具有更好的驾驶性能 ✓ 良好的行驶性能 ✓ 较好的行车安全性 ✓ 降低废气排放
➢ 缺点
✓ 结构较复杂 ✓ 传动效率低
1、丰田自动变速器
以A340E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常见的还有U341E、 A760E、A540H等。 ✓A表示自动变速器;若是“U”则表示超级智能自动变速器, 且都为前轮驱动; ✓3表示驱动方式,其中“1”、“2”、“5”表示前轮驱动, “3”、“4”、“6”、“7”表示后轮驱动; ✓4表示前进档位数,“4”表示四档自动变速器,“5”表示 五档自动变速器,“6”表示六档自动变速器; ✓0表示生产序号,“0”是基本型,“1”是一次改进型,“2” 是二次改进型等; ✓E表示电控自动变速器,同时具有锁止离合器;“H”或 “F”表示四轮驱动自动变速器,均省略了“E”。
自动变速器81-40le

油泵通常由发动机或变速器驱动,通过旋转将油从油底壳中抽出,经过滤清器过滤 后进入油泵。
油泵将油加压后输送到变速器的各个部分,为各个部件提供润滑和冷却,同时保持 变速器内部压力稳定。
阀体的工作原理
阀体是自动变速器中的控制机 构,它由各种阀门和控制阀组
广泛应用
81-40LE自动变速器在汽车行业中得 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商用车和SUV 领域,因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 性。
性能优势
配套服务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81-40LE 自动变速器的售后服务市场也日益成 熟,为汽车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维 修和保养服务。
该变速器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燃油 经济性,能够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 降低运营成本。
模块化生产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未来81-40LE自 动变速器将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更加灵活的生 产方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81-40LE自动变速器的技术参数
01
02
03
04
适用车型
适用于多种轻型和中型汽车, 如轿车、SUV和货车。
变速范围
变速器具有4个前进挡和1个 倒挡,变速范围广泛,适应各
种行驶需求。
扭矩容量
最大输入扭矩可达400牛·米, 能够承受较大的动力载荷。
控制系统
采用电子控制系统,可实现精 确的换挡控制和油门响应。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
电动驱动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81-40LE自动变速器在 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能够提供更好的动力输出 和能量回收功能。
混合动力
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81-40LE自动变速器也具有较大的 应用潜力,能够更好地协调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工作,提高 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教案
第周编写时间:年月日
器采用先进的canbus技术和模糊逻辑的智能化档程序,可根据驾驶员的操作习惯以及行驶和道路情况的不同,自动调整换档程序。
3、自动变速器发展历程
(1)自动变速前期
(2)液力自动变速阶段
(3)电控自动变速阶段
(4)智能自动变速阶段
二、自动变速器的种类和使用
1、自动变速器的分类
自动变速器按结构、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无级自动变速器(CVT)和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
按车辆驱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前驱自动变速器和手驱自动变速。
按照自动变速器选挡杆置于前进挡时的挡位数,可以分为四挡、五挡、六挡、七档等。
按齿轮变速器的类型分类,普通齿轮式、行星齿轮式。
2、自动变速器选挡杆的使用
P位:驻车挡。
R位:倒挡。
N位:空挡。
D位:前进挡。
3位:高速发动机制动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