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清(岭南私家园林)

合集下载

2010园林史与园林艺术原理- 07 清中叶、清末

2010园林史与园林艺术原理- 07 清中叶、清末

•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 (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 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 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务实足国, 重视农桑,停止捐纳的政策,平定 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 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 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 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 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 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 79337卷,36304册,成为我国古代 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 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 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 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第四节 岭南私家园林
• 汉代岭南地区已经出现民间的私家园林,但远不 如中原。清初岭南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水准 高,私家园林盛行于潮州市、福建和台湾地区。 到清中叶日趋兴旺,在园林布局,空间组合、水 石运用,花木配臵终于形成自己的特点。岭南与 江南、北方鼎立的三大地方风格之一。 • 清浑园、可园、余荫山房、梁园,号称粤中四大 名园。 • 岭南地近澳门、广州,接触西方文明可谓风气先, 细、局部学习西洋式石栏杆,甚至个别园林布局 也能看到欧洲规则式园林的模仿迹象。
避暑山庄特点
• 1、夏季避暑,政治怀柔。 • 2、山林环抱,山水相依。 • 3、前宫后苑,前朝后寝。 • 4、湖光山影,风光无限。 • 5、北部平原,草原风光。 • 6、西北山岳,林木高峻。
清漪园(颐和园)
清漪园是以万寿 山、昆明湖为主 体的大型天然山 水园。明代,万 寿山原名翁山, 昆明湖原名西湖, 玉泉山山形秀美, 时人多以玉泉山 与西湖并称,翁 山山形呆板。翁 山与西湖的位置 虽具有北山南水 的态势,联属关 系却不理想。
第三节 江南私家园林

岭南四大名园

岭南四大名园

余荫山房 --主要景点
亭桥楼榭 拱桥/石砌荷花池
南面瑜园
八角形水池
余荫山房 --图片欣赏
临池别馆
岭南四大名园之-----可园
东莞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区西博厦村,为清代广东四大 名园之一。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前人赞为“可羡人 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 面积2204平方米,外缘呈三角形,绕以青砖围墙。 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 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 堂、可洲等等,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最高建筑可楼,高17.5米,沿 楼侧石阶可登顶楼的邀山阁,四面明窗,飞檐展翅,凭窗可眺莞城景色。 今天,可园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重 视 关怀下,可园景区从原来的5.5亩(3630平方米)扩大到30亩(20000平方米), 经过不断完善,更加可人。
清晖园 --主要景点
碧溪草堂
凤来锋
竹苑
岭南四大名园之-----
留园
佛山
佛山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 的总称,1984年重修后改称 梁园。 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芦”、 “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其中主 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其他则位于松风路西贤里及升平路 松桂里。
其总体布局以住宅、祠堂、园林三者浑然为一体最具当地大型庄宅园林特色,园林 三者浑然一体最具当地大型庄宅园林特色,在国内古园林中颇为少见;造团组景以大面 积湖池及国内少见的水网池沼中造园最具珠江三角洲水乡园林特征,尤其是以奇峰异石 作为重要尤其要造景手段,岭南园林中独树一帜。
留园 --图片欣赏
可园 --历史渊源
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 1850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 此人以例捐得官,官至广西按察, 后因弟丧母病回乡,便修建可园, 至1864年才基本建成。可园创 建人张敬修投笔从戎,官至江西按 察歙署理布政使,金石书画、琴棋 诗赋,样样精通,又广邀文人雅集, 使可园面为广东近代的文化策源地 之一。关于可园的名字, 有不同解释,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就是这个庭园“可堪游赏”。

中国十大私家园林

中国十大私家园林

中国十大私家园林(组图)近日,某知名杂志评选出中国十大私家园林,以下一一介绍十大私家园林的特色之处。

1.书香古韵――古莲花池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

园中诸景建制小巧玲珑,优雅别致,拙中见巧,朴中有奇,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

莲池实为中国北方古代园林明珠,前人曾用“几疑城市有蓬莱”形容她,有“城市蓬莱”、“小西湖”的美誉。

古莲池不仅以“林泉幽邃,云物苍然”闻名,更因与莲池书院同处一址而声名远播。

清雍正十一年在莲池北部建直隶省最高学府莲池书院。

书院院长多为学识渊博之士,如章学诚、祁韵士、张裕钊、吴汝纶等,开设西文、东文学堂,招收外籍留学生,聘请外籍教师等。

使学院“声播四方”,吸引着“四方贤隽担簦负笈受业门下者,趾踵相接”,培养出一批经世致用的人才。

2.雅致古朴――清晖园清晖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华盖里,为我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素有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盛誉。

其布局既能吸取苏州园林艺术精华,又能因地制宜,环境以清幽自然、秀丽典雅见称。

清晖园以尽显岭南庭院雅致古朴的风格而著称,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步移景换,并且兼备岭南建筑与江南园林的特色。

园内叠石假山,曲水流觞,曲径回廊,景趣盎然。

银杏千秋,百龄龙眼,玉棠春瑞,沙柳飘扬。

闲步曲桥喜看金鲤碧波嬉戏;徐行花径,好赏绿树时花扑面。

时而庭园内传出袅袅弦歌,听一粤曲,令人心清耳悦,如醉如痴。

3.晋商辉煌――常家庄园作为中国北派最大的私家园林,常家庄园位于山西榆次。

常家,是清代驰名中外的儒商望族,以财取天下之抱负,逐利四海之气概,制茗于武夷山,扎庄于恰克图,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内之晋商巨贾,中国对俄贸易之第一世家。

清代是晋商的辉煌时期,和众多的山西成功商人一样,经商致富后的常氏家族在自己的故乡开始了大规模的宅院建设。

而与众多山西商人不一样的是,常家作为放眼世界,敢为天下先,逐利四海,开拓万里茶路的外贸世家;作为恪守礼仪传家、尊师重教、树人为本的文化世家和教育世家,经过200余年的陆续修建,不仅其宅院具有功能齐全的庄园特性、井然有序的中华礼仪传统,而且有典雅浓郁的儒文化品位,有百余亩融儒、佛、道文化于一炉,集南北风格之大成的园林。

清代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

清代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

浅析清代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岭南园林的背景环境,然后分析了清代岭南园林的空间布局、置石、理水等方面的特点。

而后选取了清代岭南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从造园手法的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最后精要总结了岭南园林的特点。

关键词:岭南园林;艺术手法;余荫山房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041-01一、概述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广东、福建南部、广西东部及南部。

岭南山水秀丽、而又濒临沧海,环境特殊,孕育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岭南园林,成为我国园林的一个重要流派。

岭南园林因为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与北方及苏杭园林有着很大差别。

北方的皇家园林注重气派与寓意,壮丽而大气。

苏杭的私家园林注重寄情山水、隐士思想,轻盈淡雅。

岭南私家园林则畅朗精巧。

广东是岭南园林的主要发源地,广东的私家园林多是一些小型的庭院。

二、环境条件一个园林风格的形成并不是一意孤行的,要因地制宜,以功能实用性为前提。

它周围的环境决定了它,孕育了它。

影响园林形成的几个重要方面就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文化。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一个园林风格。

岭南地区背山面海,处于半封闭的地理环境,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不及皇家园林和苏杭私家园林。

给园林创造提供了开阔的发挥空间。

气候条件对于居住环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岭南气候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受海洋气流影响大,造成了岭南炎热多雨,湿度大的气候特点。

岭南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体系,岭南作为沿海地区,是一个较为开放的区域,如司徒尚纪先生所说:“岭南文化主要是以当地南越文化为底蕴,同时又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以及国外舶来的各种文化长期交流,整合而成的一种区域文化或者地方文化,可以说岭南文化是一种原生型、多元性、感性化、非正流的世俗文化。

”岭南地处偏远,受到中原儒道思想影响较小,且岭南地区商贾较多,经商者多求真务实,造就了广东人“经世致用”的处事哲学,园林以实用性之上,能够吸收各方思想为我所用,且在建造园林时不拘泥于各种形式,有一定的随意性。

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主要特征

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主要特征

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主要特征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主要特征自唐代以后,私家园林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涌现。

发展到明清时期,私家园林已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私家园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江南的私家园林的特点1.相比较其他地域而言往往是最复杂最多变的大多数情况下会以水池作为中心然后以湖石和黄石来堆叠假山;2.建筑的造型偏于灵巧,喜欢用粉墙、漏窗,整体的色彩偏于素雅;3.植物的种类比较喜欢松、竹、梅、梧桐等具有特殊文化涵义的品种。

岭南地区园林的特点1.建筑密度偏大,“广厦连屋“;2.水池大多数情况下喜欢采用比较规则的几何形状,假山常常会使用本地特产的大块的花岗岩;3.植物种类往往会包含这个区域所特产的水松、榕树、荔枝等等品种。

北方私家园林的特点:1.相比于南方私家园林,布局比较端庄,变化不丰富;2.缺水,更加重视假山,因缺少湖石,一般用青石代替;3.总体上风格偏于雄健,喜用灰砖墙和鲜艳的彩画。

私家园林的发展私家园林在汉代已发其端。

但此时它虽然从宫苑系统中离异、分化出来,却不能归属于非宫苑系统,只能构成为宫苑系统中具有一定独立价值的子系统。

因而汉代的私家园林,不但为数极少,而且并不具备后来私家园林的典型特征。

此时的代表作有茂陵袁广汉、刘武的兔园、董仲舒的舍园等。

在魏、晋时期,由于隐逸之风和欣赏自然的趣味已波及社会上层,因此建构私家园林是其连锁反应。

石崇在洛阳的金谷园就是典型的例子。

金谷园地形起伏,并且临河而建。

它把金谷涧的水引来形成园中水景,河涧可行游船,人坐岸边又可垂钓,岸边杨柳依依,又有繁多的树木配置。

到了南北朝,建园之风大炽。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宫苑遍布都城及其周郊,二是寺观园林大量出现。

如著名的报恩寺、龙华寺、追圣寺等。

三是和宫苑、寺院同步相应的宅园——主要是王侯、贵族的园林更为稠密地出现在北国和江南,它们往往和寺院交错在一起,但在艺术风格方面却和宫苑比较接近。

广东四大名园——岭南园林的代表

广东四大名园——岭南园林的代表

广东四大名园——岭南园林的代表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并称广东四大名园,为岭南园林的代表作。

顺德·清晖园在广东四大名园中,园区面积最大、看点最多、布局最巧妙、园林最精美的无疑是顺德清晖园。

清晖园的最大看点在于套色玻璃、形态各异的园林门窗和精致的亭台楼阁。

门既是一景,又是从一处景点通往下一处景点的通道。

清晖园中没有相同的门,每扇门各具特色,可谓匠心独具。

门上都有对联,既是装饰,也展现出园主人的品位。

除了门,当然还有窗。

清晖园的窗更多的作用不是采光,而是装饰。

与百年龙眼树毗邻的是桃形花窗,窗外还有充满岭南特色的棕榈树。

简简单单的青砖窗,加上窗顶的山石和绿色的攀援植物,又是另外一番风味。

园内的套色玻璃门窗是清晖园最大的特色和最美丽的景致。

经蚀刻加工的套色玻璃制品是岭南园林的一大特色,在其他三大名园和一些现代园林中都可以看到,但品种最丰富、外观最美丽的非清晖园莫属。

其中,最不可错过的是这套清朝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这是目前仅存于世的清代旧羊城八景套色雕刻玻璃珍品,被鉴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清晖园全园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致朴素,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

整座园林尽显岭南庭院雅致古朴的风格,而流水和锦鲤是体现园林静中有动的最好道具。

掩映在花丛中的一座半月亭尤为美丽。

这样的凉亭,貌似完全不是为了遮阳避雨,纯粹只是体现园林的精致与美丽。

佛山·梁园佛山梁园小巧玲珑,但具有浓郁的广府风格,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

梁园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陆续建成,历时四十余年,民国初年已濒于湮没。

现存的梁园虽仅为清代所建的五分之一,但仍可让人们于片瓦之中窥探其曾经的繁盛。

船厅三面为大型满洲窗,四周景物尽收眼底,斗室容环宇,是休憩赏景的好地方。

柳枝嫩芽,阳光明媚,身处闹市,园外车水马龙,园内却别有一方洞天。

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浅析——以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为比较

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浅析——以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为比较

比、 延长观赏路线等形式来解决空间的约束与限定 , 以达到小中见大 , 丰富空间层次的效果 。 岭南庭 园的园 内空 间虽 然也 是 围合 封闭 的 , 在景 观 的组 织上 , 线 的组 织 上 , 但 视 又将 园 内外 空 间有 机地 结合在 一起 , 借助 园外 景色 , 到丰 富空 间层 次 的效果 , 达 产生 空 间的扩 散感 。因此 选址 大 多在 自 然景色优美 的地方 , 利用环境景观最好 的面 向采取开敞的方式进行布局。较多借用水面 , 利用 水面平 坦开 阔 , 野宽 广 的特 点增 添 园林 魅 力 , 东 莞 可 园 。而 且 , 视 如 园林 的边 界 常 建有 假 山 ,
艺术特色。
关键词 : 岭南私家 园林 ; 江南私 家园林 ; 园艺术 造
中图 分 类号 : 9 87 K 2 .3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2— 22 20 )3— 18 0 17 0 0 (0 7 0 0 1 — 4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 的造园历史 和精湛的造园艺术 , 其造园历史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 , 诗经》 《 中就有对周 文王所 营灵 台、 囿和灵 沼 的描述 , 后 中 国 园林 大 致 经历 了汉代 规 模 宏 大 的 皇家 苑 灵 之 囿, 魏晋南 北朝 时期 富有 自然 情趣 的 山水 园林 , 宋 时期 的 皇家 园林 、 唐 私家 园林 , 直 到 明清 时 期 一 的北方皇家园林 、 江南私家 园林达到 中国古典 园林 的高峰… 。纵观不 同时期 中国园林 的造园艺 术, 都像博大精深的水墨山水画 , 讲究“ 境界” 二字, 以至于游 园的人们往往只重视这一境界 , 而忽 视 了造 园背后 的 自然 、 地理 、 文化 、 术等 深层 次 的 内容 。中 国园林 以江南 私家 园林 的艺 术成 就 最 艺 高 , 雅淡朴 而小 巧 玲珑 J重 在 创 造 意 境 , 苏 州 的拙 政 园 、 典 , 如 网师 园 、 浪 亭 等 都 是 名 扬 天 下 。 沧 “ 南” 江 似乎 已成 了 中国园林 的代 名词 。而 岭 南 园林 则 以庭 院与 庭 园组 合见 长 。其 中私家 园林 多

清代名园—余荫山房

清代名园—余荫山房
《清代名园—余荫山房》
2023-10-27
目录
• 余荫山房的概况 • 园林艺术特色 • 文化价值与传承 • 旅游开发与保护
余荫山房的概况
位置与历史背景
位置
余荫山房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始建于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建成 于同治十年(1871年)。
历史背景
余荫山房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之一。该园林以 其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园内茂密的植被为游客提供了清凉的避暑胜地。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茂盛的草地等不同的植物种类相互 搭配,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
文化价值与传承
文化价值
1 2 3
建筑美学
余荫山房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 髓,其布局、构造和装饰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 值和审美体验。
历史见证
作为清代名园,余荫山房是历史变迁和文化交 流的见证,它记录了清代园林艺术的发展和演 变。
的历史文化见证。
山水艺术特色
精巧的假山
余荫山房的假山以自然山形为基础,叠石技艺高超,形 态各异,给人以强烈的自然感。假山与水池相互映衬, 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景观。
曲桥与流水
园内的曲桥、流水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桥上行走, 俯瞰流水,让人心旷神怡。水池中的倒影,更增添了景 色的层次感和美感。
楼台与远景
以其精美的木雕和砖雕工艺为特色。
02
建筑与园林的融合
余荫山房的建筑与园林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园内的建
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让人感到身
临其境。
03
建筑与文化的结合
余荫山房的建筑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园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瑰丽.建筑和装饰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显得皇权 的尊贵. • 一池三山,多是真山真水的自然风貌,园林规模宏大. • 代表元素:轴线对称.在建筑上用抬梁式、琉璃瓦、短 出檐、厚墙身、红黄墙、三交六窗花等。植物上用
松、柏、槐等。堆石上用青石、房山石等
中国园林史
(清代园林---岭南私家园林 )
岭南园林范围
北方园林范围
• “北方”泛指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广大地 区,追溯的历史源流从西汉至清末为止 ,赏析的名园以北京、天津和山东、山 西地区的现存实例为主,对造园手法和 文化内涵的分析则结合历史文献进行综 合探究。
北方园林的特点:
• 多为贵戚官僚所建 ,富丽堂皇,严谨庄重,空间布局上采 用严谨的轴线对称.
• 带有浓厚的政治和宗教色彩. • 建筑用重檐,红柱黄瓦,雕梁画柱,显得纷繁华贵,壮观和
形的庭。一般厅堂前后庭以方庭居多。 曲尺庭:建筑偏于院子一角,由于没有空间过渡,构成
平面为曲尺庭。 凹字庭:在厅堂正间凸出“抱印亭”,使得庭平面呈凹
字状。 回字庭:建筑在庭中央,四周为庭所环绕,成回字平面。
庭的平面与组合
庭的组合变化多样,大致有以下几种:
单庭式:最简单形式一个庭园只有一个庭。 并排式:庭和建筑都是平行并排,形成并排的庭园结构。 串列式:在狭长地带,纵轴南北,建筑朝南,一栋建筑
最显著的特点有两个:
一是“缩龙成寸”,园内的建筑布局精 巧有致,藏而不露。弹丸之地,把亭、台、 楼、阁、堂、轩、桥梁、廊提、石山碧水、 浮莲全都包含其中,且回廊、花窗影壁相 互借景,游入其中感觉园中有园,景外有 景,好一个曲径幽深。
二是“书香文雅”,不离居室,满园的 诗联、佳作文采缤纷浓郁,真可谓岭南园 林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莞城区博厦社区北面,为清代广 东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前人赞为 “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 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莞城人张 敬修所建,此人以捐钱得官,官至广西按察,后被免职 回乡,便修建可园,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全部建成。 可园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占地面积约2204平方米 东莞可园,建筑面积1234平方米。所有建筑均沿外围边 线成群成组布置,“连房广厦”围成一个外封闭内开放 的大庭园空间。
余荫山房布局精巧。它 以“藏而不露”和“缩龙 成寸”的手法,将画馆楼 台,轩榭山石亭桥尽纳于 三亩之地,布成咫尺山林, 造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 幽深广阔的绝妙佳境。通 过名工巧匠的精雕细刻, 使全园的文饰做到丰富而 精致、素色而高雅,给人 们一种恬静和雅淡的美感, 如置身于“波暖尘香”之 中
佛山的粱园
错列式布局,水庭,石庭各一 利用矮栏和散石作为两庭空间分隔 平地筑山,水庭中亭子,拱桥和船厅三者鼎峙,平远中 互相呼应,布局简练自然。
庭的平面与组合
庭一般与建筑为界限,因为建筑的平面轮廓线变化,庭
的平面也有具体几种类型: 方庭:院子周围由方整的建筑作为边界,所以构成方
庭的类型与构成
庭是岭南庭园的基本单位,根据不同的景物可以构成不
同的庭,具体分为: 平庭:主要为厅堂前的前庭,接近人日常生活,地势平
坦,台阶前有铺砌。可再细分为:摆设式的平庭,水石 对景式平庭两种。 石庭:以山石为景物的庭,可分为散石和叠山两种形式。 水庭:由水池或池塘结合建筑的庭院,可分为内院式水 庭和池塘式水庭,山塘式水庭。 水石庭:不论水面大小,运用石景和建筑衬托出不同的 水型特征,如石与溪,潭与壁,山与池等。 山庭:因山势而依山筑庭,多为寺观庙宇的庭院,就形 势的高低起伏设坎筑台或者是建亭榭。
广东四大名园
• 番禺的余荫山房; • 东莞的可园; • 顺德的清晖园; • 佛山的粱园;
番禺余荫山房:
又名余荫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东南角北大街, 距广州17千米。余荫山房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 始建于清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距今已有140多年 历史。园占地面积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 的艺术特色著称。余荫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园中亭台 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纳于方圆三百 步之中。
顺德的清晖园
多庭综合式布局 园中东西两入口,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平庭——曲尺庭——水庭 庭园不依附住宅,隔着小巷对着住宅,布局 结合实际使用功能设计。
曲尺庭:建筑偏于院子一角,由于没有空间 过渡
佛山粱园:
梁园由当地诗书名家梁蔼如、梁九章及梁九图叔侄四 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陆续建 成,历时四十余年。梁园总体布局以住宅、祠堂、园林 三者浑然一体最具当地大型庄宅园林特色,尤其是以奇 峰异石作为重要造景手段。其中的四组园林群体因各自 构思取向不同而风格各异,各种“平庭”、“山庭”、 “水庭”、“石庭”、“水石庭”等岭南特有的组景手 段式式具备,变化迭出。 。
• 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 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之南的概称, 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 部及南部,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处于低 纬。北有五岭为屏障,南濒南海,多山少地, 河网纵横,受着强烈阳光的照射和海陆季风的 影响,岭南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 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 景观。
间隔一个内庭院。 错列式:宽阔方正地段,为使布局曲折变化空间层次丰
富,将建筑对角错开,所对庭也错列。 综合式:大型庭园中,庭的组合复杂,包括几种结构。
庭的平面与组合
庭园内虽有多个庭,通常过渡形式有以下几种: 空间分隔:不同类型的庭利用围墙,门洞等分隔,隔而
不断。 空间约束:利用开敞性的建筑,如廊,桥等,在两个庭
之间收束一下空间关系 空间渗透:利用矮栏,散石等作为过渡。
岭庭园布局特点
建筑——灰塑 吸取外来布局手法——如”连房广厦“布局,少
单独运用廊分隔空间 植物——“四季繁花,热带风光”,喜欢利用花
木植物作为庭的主景,特别是榕树 水体——岭南园林的理水手法不同于江南园林那
样,用自然的池形水面,其理水方式是以聚为主, 池岸和水池形式较为规整。 山体——石景规模不大 布局竖向起伏不大,平面布局不过分曲折
1.两个平庭,错列式布局 2.最大特色在于建筑的外界空间处理 3.采用”连房广厦“式庭园布局手法,建 筑分为三大组群:南部门厅组群,北部厅 堂组群,西部楼阁组群。各组之间以廊相 联,平庭错列
东莞的可园
顺德清晖园:
清晖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华盖里,为我 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素有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 盛誉,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布局既能吸取苏州 园林艺术精华,又能因地制宜,环境以清幽自然、秀丽 典雅见称。 整个园林以尽显岭南庭院雅致古朴的风格而著称,园 中有园,景外有景,步移景换,并且兼备岭南建筑与江 南园林的特色。现有的清晖园,集明清文化、岭南古园 林建筑、江南园林艺术、珠江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是 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幻似仙境的迷人胜地。
园中之砖雕、木雕、灰雕、石雕等四大雕刻作品丰富 多彩,尽显名园古雅之风。更有古树参天,奇花夺目, 顿使满园生辉。而园中“夹墙竹翠”、“虹桥印月”、 “深柳藏珍”、“双翠迎春”等四大奇观,使游人大开 眼界,乐而忘返。





山 房
两个水庭并排 夹墙竹的巧妙借景
以水廊作为空间过渡,设桥廊通水厅,利用回廊曲 槛分隔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