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系统和芯片设计

合集下载

集成电路专业术语

集成电路专业术语

集成电路专业术语一、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设计(IC Design),是指根据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将电路系统设计成一定工艺条件下集成电路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物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集成电路设计主要包括电路系统设计、版图设计、仿真验证等步骤。

二、芯片制造工艺芯片制造工艺(IC Manufacturing Process),是指将设计好的集成电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在半导体材料上制造出来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晶圆制备、薄膜制备、掺杂、刻蚀、金属化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确控制。

三、元件集成元件集成(Device Integration),是指将各种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等)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元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以保证整个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四、电路封装电路封装(Package),是指将制造好的芯片进行封装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芯片的机械保护、信号传输、散热等多个方面,以保证整个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五、芯片测试与可靠性芯片测试与可靠性(IC Testing and Reliability),是指对制造好的芯片进行测试和评估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用到各种测试设备和测试软件,以保证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

六、集成电路应用领域集成电路应用领域(IC Application Fields),是指集成电路应用的各个领域,如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微电子技术发展微电子技术发展(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Development),是指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这个领域涉及到半导体材料、器件结构、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是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八、集成电路产业生态集成电路产业生态(IC Industry Ecosystem),是指集成电路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和生态系统。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就业岗位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就业岗位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就业岗位
1. 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负责设计集成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功能,包括电路模拟、数字电路设计、布局与布线等。

2. 物理设计工程师:负责集成电路的物理布局和布线,包括对芯片的物理限制进行优化,实现电路的最佳性能。

3. 验证工程师:负责验证设计的集成电路是否符合规范和预期的功能,进行电路的仿真分析和测试。

4. 封装设计工程师:负责对集成电路进行封装设计,包括芯片的引脚布局、封装材料选择和封装技术开发等。

5. 自动化工程师:负责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和自动化流程,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6. 前端设计工程师:负责数字电路的前端设计和验证,包括RTL设计、综合和时序分析等。

7. 后端设计工程师:负责物理设计的后端流程,包括布局布线、时钟树设计和电路优化等。

8. 高级工艺工程师:负责工艺规划和工艺开发,保证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达到高质量要求。

9. 集成系统工程师:负责将不同的集成电路组合成整个系统,进行系统级设计和联合优化。

10. 技术支持工程师:负责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在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方面提供支持和咨询。

集成电路的片上系统集成与设计技术手段

集成电路的片上系统集成与设计技术手段

集成电路的片上系统集成与设计技术手段集成电路(IC)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将大量的微小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等,集成在一块小的硅片上,实现了复杂的功能。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片上系统(System-on-Chip, SoC)的概念应运而生。

片上系统集成与设计技术手段成为集成电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1. 片上系统集成片上系统集成是指将整个系统或多个系统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这种集成方式可以大大缩小系统的体积,降低功耗,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SoC的集成度可以从简单的微处理器核心和几块模拟电路,到复杂的包含多个处理器核心、图形处理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存储器、接口等全功能系统。

2. 设计技术手段为了实现高集成度的片上系统,设计人员需要采用多种先进的设计技术手段:2.1 硬件描述语言(HDL)硬件描述语言是用于描述电子系统结构和行为的语言,如Verilog和VHDL。

通过使用HDL,设计人员可以在抽象层次上描述整个系统,而无需关心底层电路的具体实现。

这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加专注于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提高设计效率。

2.2 库和IP核心在片上系统集成过程中,利用已有的库和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心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

库提供了常用的模块,如乘法器、加法器等;IP核心则是预先设计好的模块,如处理器核心、DSP核心等。

通过复用这些模块和核心,设计人员可以快速构建复杂的片上系统。

2.3 综合和布局规划综合是将HDL描述转换为底层电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综合工具会考虑电路的性能、面积和功耗等因素,自动选择合适的电路实现。

布局规划则是确定电路在芯片上的位置和连接关系,其目标是优化电路的性能和功耗,同时满足面积和制造要求。

2.4 仿真和验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仿真和验证,以确保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仿真是在软件层面上模拟电路的行为,验证则是通过测试芯片来验证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电路设计中的集成电路与系统级设计

电路设计中的集成电路与系统级设计

电路设计中的集成电路与系统级设计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产品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这些电子产品的核心就是电路设计。

电路设计是将各种电子元器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结构组合起来,实现特定功能的过程。

而在电路设计中,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设计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

集成电路是将大量的电子元器件集成于一块芯片上的技术,它将传统的组件引线和插座的形式化为一个微小的芯片。

集成电路的诞生使得电子设备更加小型化、高效化和可靠化。

通过集成电路,我们可以将复杂的电路系统整合在一个芯片上,大大提高了电路设计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而系统级设计则是在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中将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使其协同工作,实现整体功能的设计过程。

随着电子产品功能的不断增加和复杂性的提升,系统级设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通过系统级设计,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和各种功能的实现,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电路设计中,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设计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集成电路作为电路设计的基础,通过在一个芯片上集成大量的电子元器件,为系统级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而系统级设计则通过将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各个功能的协同工作。

这样,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设计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提升电路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设计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在手机的设计中,集成电路可以将处理器、显示屏、摄像头等功能模块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大大降低了手机的体积和功耗。

而系统级设计则可以将通信模块、应用软件、电源管理等子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手机的整体功能。

除了手机,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设计在汽车、医疗设备、航天器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设计,可以使得这些电子产品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靠化,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总之,电路设计中的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设计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

集成电路通过在一个芯片上集成大量的电子元器件,提高了电路设计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芯片设计需要的知识点

芯片设计需要的知识点

芯片设计需要的知识点芯片设计是一门复杂而精密的工程,需要掌握多个知识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本文将介绍芯片设计所需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初学者理解和入门芯片设计。

一、电子学基础知识1.1 电路理论:芯片设计离不开电路理论的基础,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理论原理。

1.2 逻辑电路:理解逻辑门电路,如与门、或门、非门等,了解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1.3 模拟电路:了解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熟悉常见的放大器、滤波器等电路的设计和特性。

二、计算机体系结构知识2.1 计算机组成原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熟悉计算机指令和指令的执行过程。

2.2 微处理器架构:掌握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了解CPU的指令系统、寄存器、流水线等。

2.3 性能优化:了解性能优化的方法和技术,如流水线设计、指令级并行等,能够通过对芯片结构和设计的优化来提高芯片的性能。

三、数字电路设计知识3.1 布尔代数和逻辑门:掌握布尔代数的基本原理,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的特性和应用。

3.2 状态机设计:理解有限状态机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熟悉状态图、状态转移表等状态机的表示方法。

3.3 时序逻辑设计:了解时钟信号、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应用,能够进行时序逻辑的设计和分析。

四、模拟电路设计知识4.1 放大器设计:熟悉各种放大电路的设计和特性,如低频放大器、高频放大器等。

4.2 滤波器设计:了解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和常见的滤波器类型,如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

4.3 数据转换器设计:了解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的设计原理和性能指标,能够进行数据转换器的设计和优化。

五、集成电路设计知识5.1 CMOS工艺:了解CMOS工艺的原理和制程流程,熟悉CMOS器件的特性和参数。

5.2 器件模型:理解器件模型的建立和使用,如MOS模型、BJT模型等,能够进行器件级的仿真和验证。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认识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认识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认识1. 引言集成电路设计是现代电子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成系统工程的基础。

本文将从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的角度,介绍相关的基本概念和专业认识。

2. 集成电路设计2.1 定义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是指将大量电子元器件以微型化、集成化的方式直接制成电路芯片,通常包含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

集成电路设计是指通过设计和优化电路来实现特定功能的过程。

2.2 设计流程集成电路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需求分析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集成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明确设计目标。

2.电路设计进行电路结构和参数的设计,选择合适的器件和拓扑结构,进行电路分析和仿真。

3.物理设计基于电路设计结果,进行电路的布局和布线,优化电路的面积、功耗和时序等性能指标。

4.验证与测试对设计的电路进行电气和功能验证,包括逻辑仿真、电路可靠性评估和性能测试等。

2.3 设计工具集成电路设计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类:•电路设计工具:如Cadence、Synopsys等,用于电路设计和仿真。

•物理设计工具:如Cadence Virtuoso、Mentor Calibre等,用于电路布局和布线。

•验证与测试工具:如ModelSim、VCS等,用于电路验证和测试。

3. 集成系统3.1 定义集成系统(Integrated System)是指将多个功能组件、子系统或模块集成在一起,形成具有完整功能的电子系统。

集成系统往往包括电路、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等。

3.2 设计要点集成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以下一些要点:•功能集成:通过将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在一起,实现功能的整合和优化。

•快速原型开发: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和灵活性。

•高可靠性设计:通过冗余设计、故障检测和容错机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3 应用领域集成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通信、汽车、医疗、工业控制等。

例如,智能手机就是一个典型的集成系统,集成了通信模块、处理器、摄像头、显示屏等多种功能。

数字集成电路--电路、系统与设计

数字集成电路--电路、系统与设计

数字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

数字集成电路通过在芯片上集成大量的数字电子元件,实现了电子系统的高度集成和高速运算。

本文将从电路、系统与设计三个方面探讨数字集成电路的相关内容。

一、数字集成电路的电路结构数字集成电路的电路结构主要包括逻辑门、寄存器、计数器等基本元件。

其中,逻辑门是数字集成电路中最基本的构建元件,包括与门、或门、非门等,通过逻辑门的组合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

寄存器是用于存储数据的元件,通常由触发器构成;而计数器则可以实现计数和计时功能。

这些基本的电路结构构成了数字集成电路的基础,为实现各种数字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二、数字集成电路与数字系统数字集成电路是数字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数字系统是以数字信号为处理对象的系统。

数字系统通常包括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单元、运算器、存储器等部分,数字集成电路在其中充当着处理和控制信号的角色。

数字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数字集成电路的特性,包括时序和逻辑的正确性、面积和功耗的优化等方面。

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字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使得数字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过程通常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逻辑设计、电路设计、物理设计等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需要充分了解数字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电路规格。

总体设计阶段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电路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分配。

逻辑设计阶段是将总体设计转化为逻辑电路图,其中需要考虑逻辑函数、时序关系、并行性等问题。

电路设计阶段是将逻辑电路图转化为电路级电路图,包括门电路的选择和优化等。

物理设计阶段则是将电路级电路图转化为实际的版图设计,考虑布线、功耗、散热等问题。

在每个设计阶段都需要充分考虑电路的性能、面积、功耗等指标,以实现设计的最优化。

结语数字集成电路作为现代电子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数字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集成电路专业就业方向

集成电路专业就业方向

集成电路专业就业方向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作为现代电子领域的核心技术,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集成电路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工作岗位、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集成电路专业的就业方向。

工作岗位作为集成电路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多个领域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工作岗位:1.芯片设计工程师:负责设计和开发集成电路芯片,包括电路拓扑设计、功能验证等工作。

2.芯片测试工程师:负责芯片测试方案设计和测试流程开发,确保芯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稳定工作。

3.芯片封装工程师:负责芯片的封装设计和封装工艺优化,确保芯片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4.芯片制造工程师:负责集成电路的制造流程控制和过程改进,提高产品的产能和质量。

5.集成电路系统工程师:负责系统级别的集成电路设计和验证,将不同芯片集成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中。

此外,还有芯片销售、市场营销、技术支持等相关岗位,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选择。

行业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集成电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以下是几个目前较为热门的行业需求:1.通信行业: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集成电路在通信设备中的需求不断增加。

毕业生可以在通信设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或通信芯片设计公司等单位就业。

2.消费电子行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也对集成电路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毕业生可以在消费电子制造企业、芯片设计公司等就业。

3.汽车电子行业: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发展,集成电路在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毕业生可以在汽车电子制造商、自动驾驶相关公司等领域就业。

4.工业自动化行业: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集成电路在工业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毕业生可以在工业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芯片设计公司等领域就业。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成电路系统和芯片设计
1
六、音频压缩
1、概述 2、心理声学模型 3、数字声音压缩原理 4、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5、动态比特分配 6、音频压缩标准
2
胡锦涛给青年提5希望:敢于吃苦不怨天尤人
青年要干成一番事业,就必须不畏艰难、矢志奋斗。 广大青年一定要牢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 敢于吃苦、勇挑重担,不怨天尤人、不贪图安逸,依 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开辟人生和事业的前进道路;一定 要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从小事做起、 从基础做起,不沉湎幻想、不好高骛远,用埋头苦干 的行动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一定要牢记“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的道理,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不畏惧挫 折、不彷徨退缩,在千磨万击中历练人生、收获成功。
31
生成多项式要求
1.生成多项式的最高位和最低为必须为1 2.当信息任何一位发生错误时,被生成多项式模2
运算后使余数不为0 3.不同位发生错误时,应该使余数不同 4.对余数继续做模2除,应使余数循环
32
应用举例
▪ 设待发送的数据m(x)为7位的二进制数据 101 1001;
▪ CRC-4的生成多项式为g(x)=x4+x3+1,阶数r 为4,即11001
错位取反便可以得到正确数据:101 1001 1010
36
生成多项式11001出错位表
余数
1 100 1001 1111 1110 1010
出错位
第一位 第三位 第五位 第七位 第九位 第十一位
余数
10 1000 1011 111 101 11
出错位
第二位 第四位 第六位 第八位 第十位 第一、二位
如果接收到数据为:101 1011 1010 检测过程:
101 1011 1010 110 001 1010 1100 1
1 0010 1 1001
1011
接收到的数据不能被生成多项式整除,说明所接收到的数据是错误的根据所得
余数1011查生成多项式11001出错位表便可以知道是第6位出错了,只要将该出
5 10
20
f [KHz]
12
六、音频压缩 临界频带
声压 (dB

SMR
SN R
掩蔽音
掩蔽阈值曲线
临界频带内 最小掩蔽阈值
MN
R mbit量化器
的噪声电平
临界频带
邻近频带 频率(Hz)
13
六、音频压缩
滤波器组的带宽与临界频带带宽的比较
六、音频压缩 时间掩蔽效应
掩蔽音
声 前掩蔽 同期掩蔽 压 级
19
六、音频压缩
MPEG标准
MPEG1
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Layer1
——Layer2, MUSICAM Masking Pattern adapted
Universal Subband Intergrated Coding And Multiplexing
重排序
NAL
熵编码
5
六、音频压缩
1、概述 2、心理声学模型 3、数字声音压缩原理 4、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5、动态比特分配 6、音频压缩标准
6
六、音频压缩
1、概述
声音压缩的可能性 编解码方法 MPEG标准
7
六、音频压缩
声音压缩的可能性
声音信号中的“冗余”部分
——幅度非均匀分布,小幅度样值出现概率高 ——样值间的相关性,取样频率越高,相关性越大 ——周期间的相关性,特定瞬间只存在少数频率分量
除法次数
110 01
1
11 1101 0000
11 001
2
1111 0000
1100 1
3
11 1000
11 001
4
1010
由以上计算得该数据的4位CRC校验位为: 1010
所以发送端发送该数据时的码字为:101 1001 1010
34
接收端检测收到的数据
被除数:接收端收到的数据为:101 1001 1010
10
六、音频压缩
频率掩蔽效应
心理声学模型
时间掩蔽效应 ——前期掩蔽 ,同期掩蔽 ,后期掩蔽
子带编码 ——使各子带的量化噪声尽量处于掩蔽阈值以下
11
六、音频压缩
频率掩蔽效应
80 dB
60
1KHz单频音
掩蔽阈值
40
不能听到的 声音
声 20 压 级
0
绝对掩蔽阈值
0.02 0.05 0.1 0.2 0.5 1 2
37
国际标准化的四种CRC码
CRC码
生成多项式
CRC-12
X 12 X 11 X 3 X 2 X 1
CRC-16 CRC-CITT CRC-32
X 16 X 15 X 2 1
X 16 X 12 X 5 1
X 32 X 26 X 23 X 22 X 16 X 12 X 11 X 10 X8 X 7 X 5 X 4 X 2 X 1
3
三、H264/AVC编码器
Fn 当前
ME
F'n-1 参考
帧内预 测选择
F'n

重建

+ Dn T -
帧间
MC P
帧内 预测 帧内
+ D'n T-1
uF'n +
X
NAL
Q
重排序 熵编码
Q-1
4
四、H264/AVC解码器
帧间
F'n-1
MC
参考
P
帧内
预测 帧内
F'n

重建

+ T-1
uF'n +
X
Q-1
30
CRC算法
▪ 原始数据为k位,即信息
位k位,M(X)
▪ 产生的校验位CRC码R(X) 为r位,则多项式G(X)为
Xr *M(X)
R(X )
Q(X )
G(X )
G(X )
r+1位(总是比校验位多
一位)
X r * M (X ) R(X ) Q(X )*G(X )
▪ 运算采用的是模2相加的
方法
0
B. 1000100101001
1
C. 1000101101001
0
29
CRC校验
▪ CRC校验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线形编码理论,在发 送端根据要发送的k位二进制码序列,以一定的 规则产生一个校验用的监督码(即CRC码)r位, 并附在信息后面,构成一个新的二进制码序列共 (k+r)位,最后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根据信息 码和CRC码之间所遵循的规则进行检验,以确定 传送中是否出错
后掩蔽
时间
15
六、音频压缩
动态比特分配
分配原则:使量化噪声尽可能处于掩蔽曲线以下
16
六、音频压缩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将PCM信号通过滤波器组转换到32个子带 将宽带时域信号分为512个子带,补偿分析子带滤波
器频率分辨率不足 既有足够的时间分辨率,又有足够的频率分辨率 足够高的频率分辨率可以实现尽可能低的数据率 足够高的时间分辨率可以确保在短暂冲击声音信号
——Layer1
——Layer2, MUSICAM Masking Pattern adapted
Universal Subband Intergrated Coding And Multiplexing
——Layer3, MP3
MPEG2 MPEG2 BC: 支持多声道声音形式; 低采样率扩展 MPEG2 AAC Advanced Audio Coding 高分辨率滤波器组、预测技术、霍夫曼编码
——Layer3, MP3
MPEG2 MPEG2 BC: 支持多声道声音形式; 低采样率扩展 MPEG2 AAC Advanced Audio Coding 高分辨率滤波器组、预测技术、霍夫曼编码
20
六、 音频压缩
AAC编码 流程
听觉系统 感知模型
前一 帧的 量化 频谱
迭代环
数码率 失真
控制处 理
声音信号中的“不相关”部分
——人耳对信号的幅度、频率、时间具有有限分辨力 感知编码(Perceptual Coding) 音频编码的主流方向
8
六、音频压缩
波形编码 子带编码 变换编码 参数编码
编解码方法
9
六、音频压缩
MPEG标准
MPEG1
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MPEG-4 HE AAC
增加频带复制SBR (Spectral Band Replication) 高频部分则通过高质量的变换算法从低频部分重建
MPEG-4 HE AAC V2
增加了参数立体声PS (Parametric Stereo) 借助立体声参数在单声道信号上合成重建立体声信号
24
七、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
26
七、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
奇偶校验, CRC, fire Viterbi, RS LDPC
27
七、信号处理和传输
纠错
香农(Shannon) 第二定理
当消息传输率低于信道容量时,可以通过某种 编译码方法,使错误概率为任意小
信息系统传输模型
28
七、信号处理和传输 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
A. 1000110101001
1、信道编码又称差错控制编码 2、信源编码后的信号必需信道编码后才能传送 3、信道编码: 在信源编码后的数据流中, 人为地加进冗余信息, 使得接收端可以识别和纠正传输差错
25
七、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
传输差错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