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
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及总则

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及总则【摘要】《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作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国际贸易法律文书之一,在国际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从适用范围、合同要素、卖方义务、买方义务以及风险转移等方面对该公约进行了探讨。
在适用范围中,我们介绍了该公约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明确了其在跨境贸易中的适用情况。
合同要素部分详细解释了合同的形成、内容和执行等内容。
接着,分析了卖方和买方在合同履行中的各项义务,以及在不可抗力情况下的责任转移。
本文总结了该公约的总则,阐述了规则的适用和国际合同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并清晰掌握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范围、合同要素、卖方义务、买方义务、风险转移、总则、规则适用、国际合同的重要性。
1. 引言1.1 介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一项由联合国发布的国际商法公约,也被称为《维也纳公约》。
该公约于1980年通过,旨在统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以便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并减少贸易纠纷。
该公约适用于涉及跨国货物买卖合同的各个方面,包括合同的成立、履行以及解决合同纠纷等内容。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日益频繁,跨国货物销售合同成为商业交易的主要形式。
由于各国法律体系的差异以及文化和语言障碍,跨国货物销售合同的解决变得复杂而困难。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发布填补了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领域的法律空白,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法律框架,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保障了合同各方的权益,降低了贸易风险,有利于贸易的顺利进行。
1.2 重要性和背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联合国通过的一项重要国际贸易法律文书,旨在统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相关规定,增进国际贸易的便利性和预测性。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规则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公约规则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公约有什么作⽤?它有哪些规则?对于它的基本内容⼤家有没有具体了解过?为⼤家了解与此相关的内容,下⾯店铺编辑为您总结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公约的相关知识,在⽂中有详细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能给对此有问题有疑问的朋友提供帮助。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公约规则《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公约》是⼀项解决各国货物买卖法律冲突的统⼀冲突法公约。
1986年12⽉22⽇在海⽛国际私法会议正式通过。
该公约共4章31条。
主要包括:第1章,公约的适⽤范围(第1--6条);第2章,适⽤的法律(第7--13条);第3章,⼀般规定(第14--24条);第4章,最后条款(第25--31条)。
该公约在起草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它与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配套和相互连接的关系,因⽽所使⽤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以当事⼈的营业地的国家为条件,其调整的买卖种类也基本上与之⼀致。
该公约规定,适⽤法律的确定有以下⼏项规则:1、依双⽅当事⼈的选择的法律;2、依合同订⽴时卖⽅设有营业所的国家的法律;3、依买⽅在合同订⽴时设有营业所的国家的法律;4、最密切联系原则;5、拍卖依拍卖举⾏地国家的法律;6、商品交易所或其他交易所的货物买卖依交易所所在地国的法律。
该公约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准据法的适⽤范围,公约规定为合同的解释;当事⼈的权利义务及合同履⾏;买⽅承担货物风险的时间;不履⾏合同的后果;诉讼时效;债的消灭⽅⾯;⽆效合同的后果;双⽅当事⼈之间保留货物所有权条款的合法性和效⼒等。
除了以上主要内容,公约还规定不适⽤反致,公共秩序保留原则适⽤公约的法律适⽤原则指定的法律。
以上是店铺编辑为您介绍的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公约规则”的相关内容,在⽂中都有具体的阐述,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相信⼤家此时对这⽅⾯的知识已经有了⼀定的认识,那么,看完整篇⽂章,您对这⽅⾯的内容是否还有其它疑问?本⽹站致⼒于打造优质的律师咨询服务,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来店铺进⾏律师咨询。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适用法律公约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适用法律公约文章属性•【缔约国】•【条约领域】贸易•【公布日期】1980.04.11•【条约类别】公约•【签订地点】海牙正文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适用法律公约(1985年11月在海牙召开的联合国外交会议上正式通过)本公约各缔约国:期望统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律选择规则;铭记1980年4月11日在维也纳订立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兹协议如下:第一章适应范围第一条本公约确定适用于货物销售合同的法律:1.在其营业所设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合同;2.所有涉及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之间进行选择的其他情况,除非这种选择仅仅是根据当事人对适用法律作出的规定,甚至对法院或仲裁庭也一并作出了选择。
第二条本公约不适用于:1.由于执行而进行的销售或其他依法律授权的销售。
2.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销售;但适用于根据单据进行的货物销售。
3.对于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销售;但如果卖方在订立合同时既不知道也没有理由知道这些货物是供这种使用时,应当适用。
第三条在本公约范围内,“货物”包括:1.船舶、船只、小船、气垫船和飞机;2.电。
第四条1.供应尚待制造或生产的货物的合同应视为销售合同,除非订购货物的当事人承担供应这种制造或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
2.若提供劳务或其他服务为供货方的主要义务,则这种合同不应视为销售合同。
第五条本公约不确定下列事项所适用的法律:1.当事人的行为能力或由于当事人无行为能力而导致合同无效的后果;2.关于某一代理人是否能约束某一本人,或某一机构是否能约束某一公司或法人团体或非社团组织的问题;3.所有权的转移;但第十二条明确提到的问题应受本公约指定的适用法律管辖;4.销售对当事人以外的任何人的效力;5.仲裁协议或法院选择协议,尽管这种协议包括在销售合同之中。
第六条本公约确定的法律,不论是否某一缔约国的法律,均予以适用。
第二章适用法律第一节适用法律的确定第七条1.销售合同受当事人选择的法律支配。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简介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简称CISG)是指联合国国际商会(ICC)于1980年制定并于1988年生效的国际公约,为跨国货物买卖的合同提供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则和规范。
CISG的目标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通过统一买卖合同的法律规则,使跨国贸易更加便利、公平和可预测。
CISG适用于业务双方属于不同国家的情况下的货物买卖合同。
截至目前,超过90个国家已经加入了CISG,并称其为本国法律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在参与跨国贸易的过程中,CISG的适用性是需要被严格遵守的。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介绍CISG的主要内容和要点,以帮助企业了解和遵守该公约。
主要条款CISG共有101条,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规定,涵盖了公约的适用范围和定义;第二部分是买卖合同的成立,规定了要约和接受的有效性以及合同的方式和形式;第三部分是买卖合同的履行,包括货物的交付、质量和数量的规定,以及对合同履行的违约责任;第四部分是其他规定,如免责条款、争端解决等。
以下是CISG中一些重要的条款:1. 适用范围CISG适用于涉及跨国货物买卖合同的情况,但不适用于单纯的服务合同或房地产交易。
2. 合同的成立根据CISG,合同可以采用口头、书面或者其他任何可以确认合同内容的方式。
要约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行为上的。
3. 质量要求根据CISG,货物应与合同要求相符,并且适合于买方通常情况下购买的目的。
如果合同没有明确规定要求,货物应具备合理的质量并符合买方合理的期望。
4. 交付和运输根据CISG,卖方有义务将货物交付给买方,并且承担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当货物转交给运输人时,风险转移给买方。
5. 违约责任根据CISG,当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时,对方有权主张违约责任。
违约方应向对方赔偿损失,并支付利息或违约金。
6. 免责条款CISG规定,当一方由于不可抗力或不可预见的情况下无法履行合同时,可以免除对方的违约责任。
7. 争端解决CISG鼓励当事人通过协商解决争端,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可以选择诉讼或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1.定义与解释2.卖方义务3.买方义务4.交付与运输5.质量与数量6.价格与支付7.违约责任8.适用法律与争议解决1. 定义与解释1.1 合同本合同是指卖方同意按照本合同的条款向买方出售货物,买方同意接受并支付货物的合同。
1.2 货物货物是指本合同中约定由卖方出售给买方的物品。
1.3 交付交付是指卖方将货物交给买方或者买方指定的收货人。
1.4 生效日期本合同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
2. 卖方义务2.1 交付货物卖方应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交付货物给买方。
2.2 质量保证卖方保证货物符合国际标准和买方的要求。
2.3 权利保证卖方应保证其对货物的所有权,并确保货物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
3. 买方义务3.1 支付货物买方应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货物的价款。
3.2 接收货物买方应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接收货物。
3.3 支付费用买方应承担因交付货物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运输费用和关税。
4. 交付与运输4.1 交付时间卖方应在本合同约定的时间内交付货物。
4.2 运输方式货物运输方式由双方协商确定。
4.3 运输风险货物在交付给运输公司后,风险由买方承担。
5. 质量与数量5.1 质量卖方保证货物的质量符合本合同的约定。
5.2 数量卖方应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数量交付货物。
6. 价格与支付6.1 价格货物的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
6.2 支付方式买方应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方式支付货物的价款。
7. 违约责任7.1 卖方违约如果卖方未能履行本合同的任何义务,应承担违约责任。
7.2 买方违约如果买方未能履行本合同的任何义务,应承担违约责任。
8. 适用法律与争议解决8.1 适用法律本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
8.2 争议解决任何因本合同引起的争议,应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其他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详细文档示例,供您参考。
9. 一般条款9.1 完整协议本合同是双方关于本合同主题的完整协议,取代了所有以前的口头或书面协议和谈判。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1. 合同的成立- 双方当事人通过要约和承诺的方式达成一致,合同即告成立。
- 要约应明确具体,承诺应明确接受要约的全部条款。
2. 货物的交付- 卖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交付货物。
- 买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货物。
3. 货物的风险转移- 货物的风险自交付时起转移给买方。
- 如买方未按约定时间接受货物,风险自约定时间起转移给买方。
4. 货物的价格- 货物的价格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确定。
- 双方当事人应遵守合同约定的价格条款。
5. 货物的质量保证- 卖方应保证货物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 如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买方有权要求卖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6. 货物的包装和标记- 卖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对货物进行包装和标记。
- 包装和标记应符合货物运输和储存的要求。
7. 货物的运输和保险- 卖方应负责将货物运输至合同约定的目的地。
- 如合同约定由买方负责运输,卖方应协助买方办理相关手续。
8. 货物的检验和索赔- 买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对货物进行检验。
- 如发现货物存在问题,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期限内提出索赔。
9.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双方当事人可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
- 变更或解除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进行。
10. 违约责任- 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 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11. 争议解决- 双方当事人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合同争议。
- 如协商不成,可提交仲裁或诉讼解决。
12. 适用法律- 本合同的订立、解释、履行和争议解决均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13. 其他约定- 双方当事人可在合同中约定其他必要的条款。
海牙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

海牙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文章属性•【缔约国】•【条约领域】商事•【公布日期】1985.10.30•【条约类别】公约•【签订地点】海牙正文海牙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1985年10月30日订于海牙)本公约各缔约国,铭记1980年4月11日订于维也纳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为统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选择规则,特订立以下条款:第一章公约的适用范围第一条本公约确定适用于下列情况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一)分别在不同国家设有其营业所的当事人之间;(二)在其他所有情况下,涉及在不同国家法律之间进行选择。
第二条本公约不适用于:(一)经上法院强制执行或根据法律规定的买卖;(二)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买卖;本公约却适用于根据单据进行的买卖;(三)购供个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买卖;但若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货物是为任何这种用途而购置的不在此列。
第三条就本公约而言,货物包括:(一)各种船舶、气垫船和航空器;(二)电力。
第四条一、供应尚待制造或生产的货物的合同应视为买卖合同,除非订购货物的当事人承担提供制造或生产所需的大部分重要材料。
二、供应货物一方的绝大部分义务系提供劳务或其他服务的合同不应视为买卖合同。
第五条本公约不确定下列问题的法律适用:(一)当事人行为能力或因当事人之无能力而引起合同无效的后果;(二)代理人是否能约束本人或某一机构是否能约束某一公司或法人团体或非法人团体;(三)所有权的转移,但第十二条特别提及的问题受本公约适用于合同的法律的支配;(四)买卖对当事人以外的任何人所发生的效力;(五)仲裁协议或法院选择协议,即使这种协议规定在买卖合同中。
第六条根据本公约所确定的法律不管其是否为缔约国的法律,均应予适用。
第二章适用的法律第一节适用法律的确定第七条一、货物买卖合同依双方当事人所选择的法律。
当事人选择法律协议必须是明示的,或为合同条款和具体案情总的情况所显示。
完整版: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及该公约在我国的适用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1964年两个海牙公约,即《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基础上制订的。
1980年3月在由62个国家代表参加的维也纳外交会议上通过。
按照公约第99条的规定,公约在有10个国家批准之日起12个月后生效。
自1988年1月1日起,公约对包括我国在内的11个成员国生效。
截至2005年 6月,加入该公约的国家已有65个。
一、《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主要内容和总体评价《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除序言外,共分四部分,101条。
第一部分共13条,对公约的适用范围和总则做出规定;第二部分共11条,规定合同订立程序和规则;第三部分共64条,就货物买卖的一般规则、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风险的转移等做出规定;第四部分是最后条款,对公约的保管、签字、加入、保留、生效、退出等做出规定。
(一)公约的宗旨和适用范围根据公约在序言中的规定,公约的宗旨是建立新的国家经济秩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国际贸易,照顾到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制定国际货物销售的统一规则,以减少法律障碍,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公约的适用范围包括:1.公约适用的主体范围。
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但必须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之一:或者双方当事人营业地所在国都是缔约国;或者虽然当事人营业地所在国不是缔约国,但根据国际私法规则导致应适用某一缔约国法律。
2.公约适用的客体范围。
公约适用的客体范围是“货物买卖”。
但并非所有的国际货物买卖都属于公约的调整范围,公约排除了以下几种买卖:(1)以直接私人消费为目的的买卖;(2)拍卖;(3)依执法令状或法律授权的买卖;(4)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和货币的买卖;(5)船舶、气垫船和飞行器的买卖;(6)电力的买卖;(7)卖方绝大部分义务是提供劳务和服务的买卖。
3.公约没有涉及的法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Conwention Onthe Raw Applicable To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Sale of Goods)
在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主持下于1986年12月22日订立。
是统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选择规范的公约。
该公约是对1955年订立于海牙的《关于有体动产国际买卖法律适用公约》的修订,同时又是对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补充。
共分4章、11条。
第1章为“公约的适用范围”。
该公约确定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或者在其他所有情况下基于当事人关于准据法的选择而涉及在不同国家法律之间进行选择的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第1条)。
但不适用于法律当局以强制执行或其他方式进行的买卖,不适用于股票、股份、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买卖(第2条)。
第2章为“准据法”,其中规定“准据法的确定”和“准据法的适用范围”,关于准据法的确定,公约首先肯定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即支配合同的法律是当事人通过合同条款或行为明示选择的法律(第7条)。
如果当事人没有对适用的法律进行选择,原则上受合同缔结时卖方营业地国法支配。
但如果买方营业地国,是合同的谈判和缔结地,或者是合同明确规定的卖方交付货物地,以及如果合同主要根据买方确定的条款订立,并且是对买方所发出要约邀请的回答,则合同受买方营业地国法支配(第8条)。
作为例外,如果合同明显地与所规定应适用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联系更密切,则该合同即依该其他法律。
关于准据法的适用范围,公约规定,合同准据法支配合同的解释、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合同的履行、买方对权利的行使和对货物承担风险的时间、当事人之间有关保留对货物所有权的有效性及效力,不履行合同的后果、债的消灭的各种方法以及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合同无效的后果等。
第3章为“一般规定”,该章规定当事人有两个以上的营业地时,有关营业地为与合同及其履行有最密切联系的营业地;当事人无营业地,则以惯常居所地代替之(第14条);规定在解释公约时必须注意其国际性和促进其适用的统一(第16条),但公约不排除法院地的不受合同准据法限制的法律的适用(第17条),如果依公约确定的法律适用,明显地与公共秩序相抵触,可以拒绝适用(第18条);根据该章规定,如果一国有几个具有自己的关于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制度或法律规范的领土单位,在依公约确定准据法时,任何对该国法律的指定,应解释为指定有关领土单位的有效的法律,但该公约不适用于各领土单位之间的法律冲突(第19、20条)。
此外在这一章中还规定了公约的保留和不影响《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与《国际货物买卖时效公约》的适用等问题。
该公约最后一章为“最后条款”即对公约的签字、批准、接受、认可和加入等问题作出的专门规定。
(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