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提的故事》教案-
《阿凡提的故事》绘本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阿凡提的故事》绘本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产生阅读民间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读故事中,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形象,获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产生阅读民间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在读故事中,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播放《阿凡提的故事》电影片段视频。
2.谈话激趣:大家一定知道这位人物——长长的脸,漆黑的眼珠,尖尖的下巴,细长条的身体,两撇山羊胡子,身穿白“袷袢”,头缠大“色兰”,手拿弹拨乐器,倒着骑毛驴,云游四方……对,他就是阿凡提!老师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看阿凡提的故事,经常能在各种民间故事、少数民族传说里读到他的奇闻异事,相信很多人都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正是这位铁齿铜牙,睿智博学,幽默正义,像段子手一样的骑驴大叔,为我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今天老师就想把这样一本记录了阿凡提趣事的精美绘本推荐给大家——《阿凡提的故事》。
(出示书籍)【设计意图】电影片段和充满激情的语言,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了一种“曲调未成先有情”的氛围。
二、初识魅力1.提问:通过你的课外阅读,你对《阿凡提的故事》了解多少?这本书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呢?2.学生交流:预设:(1)我通过看这本书的“封面”“封底”了解了有关这本书的基本信息,比如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以及作者成书的过程。
(2)我翻看了目录和书中的插画,大概知道了书中的故事内容,故事讲述了阿凡提嘲笑投机的商人、惩罚贪财的财主,就连国王也很害怕他……(3)我知道这本书是一本有关维吾尔族的民间故事集,主人公阿凡提集智慧幽默、聪明勇敢、乐于助人等等这些美好的品质于一身。
3.小结:是呀,阿凡提最擅长的事就是用自己过人的智慧调侃不地道、欺压劳苦百姓的老爷(地主和达官显贵),嘲笑投机取巧、为富不仁的商人,讽刺不为民着想的贪官。
阿凡提骑驴教案

阿凡提骑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3课《阿凡提的故事》。
课文讲述了阿凡提骑着小毛驴帮邻居耕地,途中发生的一系列幽默、有趣的故事。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的幽默、趣味,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认读与积累,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课文中的幽默、趣味,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一个有关阿凡提的趣事,引发学生对阿凡提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让学生重点理解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4. 趣味互动设置趣味性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朗读练习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6. 课外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阿凡提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六、板书设计阿凡提的故事聪明才智乐观向上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运用生字词编写一个关于阿凡提的小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阿凡提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聪明才智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
但在朗读方面,部分学生表现不够自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学生对阿凡提的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在课后组织一次关于阿凡提的讲故事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3课《阿凡提的故事》。
课文讲述了阿凡提骑着小毛驴帮邻居耕地,途中发生的一系列幽默、有趣的故事。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阿凡提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故事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道理。
四、教学准备:1.课文《阿凡提的故事》文本。
2.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与学生讨论,引出今天的课文《阿凡提的故事》。
2.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分组讨论,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3.朗读练习:(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指导,纠正发音和语调。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情感。
4.表达练习:(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学生讨论,如何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生活中。
(3)学生分享,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6.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内容。
(2)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故事的魅力。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针对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 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扮演,体会角色的情感。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生活中。
3. 创意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与故事相关的创意展示,如海报、手抄报等。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八单元 31 . 阿凡提的故事(剧本)》精品教案_11

《阿凡提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揭示课文题目1.同学们一定看过有关阿凡提的书和动画片吧,谁能说说你了解的阿凡提是个什么样的人?2.板书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阿凡提的故事》是一个剧本,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对阿凡提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2.理解什么是“幕”。
(幕:戏剧较完整的段落。
)3.轻声读课文。
说说课文写了阿凡提的什么事。
(课文写了阿凡提巧妙地替阿地力辩护的事。
) 三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卡片。
吉兆zhào呵斥chì辩biàn护审shěn理判pàn决炒chǎo熟煮zhǔ熟毛驴lǘ2.分析字形。
左右结构的字:兆判炒驴上下结构的字:审煮左中右结构的字:辩独体字:斥3.理解词语的意思。
呵斥:厉声训斥。
辩护:提出理由、事实来进行申辩,以保护自己或别人。
4.积累词汇。
从文中找出好词读一读,然后抄写在采集本上。
四朗读课文1.自己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朗读课文。
1.阿凡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人物形象,但本课的体裁是剧本,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
因此教师要对剧本的题材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有所认识。
2.教学时,教师可以出示问题:“今天阿凡提又去哪里打抱不平了呢?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使目的明确,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
3.学习生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开火车读、出示生字卡片读,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理解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按剧本演一演,体会阿凡提的机智。
投影。
一复习导入1.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阿地力辩护的。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默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
3.课文中的阿凡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聪明、机智、有正义感。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复述故事《阿凡提的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阿凡提的形象特点,能够简要描述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阅读理解的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复述故事《阿凡提的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阿凡提的形象特点,能够简要描述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2. 教学难点:(1)对故事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的内容,了解阿凡提的形象特点和故事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如故事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故事《阿凡提的故事》,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音频、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对阿凡提的形象产生兴趣。
(2)简要介绍阿凡提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阅读理解:(1)分段朗读故事,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理解故事内容,体会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3. 讨论与表达:(1)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自愿分享,表达对故事和阿凡提的看法。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阿凡提的形象特点。
五、作业布置1. 复述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给家长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2. 写一篇关于阿凡提的聪明才智的小作文,可以是故事续写或心得体会。
3. 选择一个阿凡提的故事相关话题,进行小组讨论或家庭讨论,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表达等。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阿凡提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通过学习阿凡提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3 引导学生学习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阿凡提的故事简介2.2 阿凡提的故事精选2.3 阿凡提的故事解析三、教学重点3.1 阿凡提的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3.2 阿凡提的聪明才智的挖掘和启示四、教学难点4.1 阿凡提的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4.2 阿凡提的聪明才智的深度理解和应用五、教学方法5.1 讲授法:讲解阿凡提的故事情节和背景,解析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5.2 案例分析法:分析阿凡提的故事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习阿凡提的思维方式。
5.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阿凡提的故事,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六、教学准备6.1 阿凡提故事的文本材料6.2 多媒体教学设备6.3 阿凡提故事相关图片或插图6.4 学生阅读记录表七、教学过程7.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阿凡提的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7.2 故事讲述:教师讲述一个阿凡提的故事,注意语速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事的魅力。
7.3 故事解析:引导学生关注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分析故事中的问题和阿凡提的解决方法。
7.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阿凡提的其他故事,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7.5 分享与总结: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故事进行分享,教师总结阿凡提故事中的智慧和教育意义。
八、课堂练习8.1 学生根据所学故事,完成阅读记录表,包括故事梗概、角色理解、智慧点等。
8.2 教师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创作自己的阿凡提小故事。
九、作业布置9.1 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喜欢的阿凡提故事,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并记录家人的反应和评价。
9.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阿凡提故事进行绘画创作,下节课分享。
十、教学反思10.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聪明的阿凡提》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聪明的阿凡提》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孩子们了解阿凡提的故事,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培养孩子们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理解故事内容。
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通过故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让他们能够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感受。
培养孩子们的自信,让他们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简介:阿凡提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他总是能够用智慧解决问题。
故事中通过阿凡提与他人的对话,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
2.2 故事重点:阿凡提的聪明才智阿凡提与他人对话的方式和技巧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故事内容,让孩子们了解阿凡提的故事和聪明才智。
3.2 互动法:通过问答环节,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3 观察法:通过观察故事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向孩子们介绍阿凡提的故事,引起他们的兴趣。
4.2 讲解故事:讲解故事内容,让孩子们了解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4.3 问答环节:通过问答环节,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4 观察环节:通过观察故事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孩子们在问答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2 观察能力:观察孩子们在观察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
5.3 情感态度: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中的情感态度,评估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活动一:角色扮演让孩子们选择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2 活动二:故事接龙让孩子们分组,每组轮流讲述故事的一部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3 活动三:绘画环节让孩子们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绘画,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观察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1阿凡提的故事(剧本)

1 阿凡提的故事(剧本)【第一幕】时间:某日上午2人物:阿凡提、喀孜(kā zī)老爷、饭店店主阿木提、外地商人阿地力、众衙役(yì)、看热闹❶的人若干段导读:点出时间及人物,这是舞台说明。
3一个小城镇的衙门❷里。
[①这句话起什么作用?]喀孜:谁在外面喧哗(xuān huá)?衙役:老爷,是告状的!4喀孜:哈哈!左眼跳,有吉兆(zhào )。
盼财神,财神到!快叫进来![②从喀孜的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段导读:我们从喀孜的话里便可判断出他是个贪官,有人告状他就想着发财。
5阿木提拽(zhuài )着阿地力走进来,阿凡提和一群看热闹的跟在后面。
[③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喀孜:谁告状啊?快快讲来!店主:小人状告阿地力欠债(zhài )不还![④“小人”指谁?]商人:大人,小人冤枉(yuān w ɑng )啊![⑤“大人”“小人”分别指谁?]喀孜:那他为什么告你?商人:小人是外地商人。
三年前在他店里吃了一只鸡、两个鸡蛋。
当时说好下次来时还他饭钱。
今天过来还钱时,他竟然开口要二百块银元,这不是敲诈(zhà)吗?6求大人为小人做主![⑥“竟然”一词说明了什么?]1☜ 2 ❶热闹:这里指热闹的场面。
❷衙门:旧时官员办公的机关。
3①点明舞台背景。
4 ②他是一个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的小人。
5③是舞台说明,点明出场的人物。
④重点句解析:“小人”是店主的自称。
⑤“小人”是商人的自称,“大人”是商人对喀孜的称呼。
段导读:商人向喀孜讲述店主向他索要二百块银元的敲诈行为。
喀孜:大胆!一只鸡、两个鸡蛋竟然敢要二百块银元。
7店主:大人……[⑦这里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喀孜:(厉声)有话快说!8店主:大人,这是我的状纸❸,求大人为小人做主!段导读:喀孜也用一个“竟然”,说明他也认为店主是敲诈。
店主明知无理,不去申辩,而是用“状纸”这一形式让喀孜看,肯定有阴谋。
店主走到喀孜身边,悄悄掏出一个布包,递了过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凡提的故事(剧本)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阿地力辩护的。
4.练习按剧本演一演。
过程与方法
1.理清人物,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阿凡提的表现,体会阿凡提的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阿凡提的机智、不畏恶势力的品质。
2.教育学生面对丑恶的现象敢于揭发,保护弱小。
3.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分角色读、演课文。
2.体会阿凡提的聪明与智慧。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认识阿凡提,导入新课。
1.看插图,提问:图上的人是谁?你对他有哪些认识与了解?
2.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交流。
3.教师小结导入:阿凡提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人物,他常常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们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与拥护。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阿凡提的一个故事。
4.板书课题,齐读。
二、认识剧本,初读感知。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何不同之处。
(1)学生自由发言。
(2)引导认识剧本。
A.由一幕一幕组成。
B.每一幕都注明时间、人物、地点。
C.内容都是由人物的语言构成,中间还有一些旁注。
2.教给读剧本的方法。
读课文时,前面的人物不必读,只要看清楚人物的语言,但要明白是谁说的。
3.自由读课文,认识各个人物的表现。
4.出示生字词,认读理解。
5.认识文中的人物。
6.分角色朗读课文,集体评议。
7.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学习第一幕,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1.四人一小组分角色读第一幕内容
2.说说:这一幕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派代表分角色读课文。
4.评议:谁读得好?为什么?谁读得不够到位?该怎么读,为什么?
5.在评读中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加深对各个人物品质的认识。
6.学生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幕内容。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阴险的店主通过贿赂与贪婪的衙门老爷勾结在一起,竟然狠
心敲诈老实的商人二百块银元,这实在是太不公平,太无理取闹了,阿凡提这下是非伸张正义不可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大家课后继续读课文。
2.作业:继续读课文。
找出文中四字词语,加以积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介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他们各自的特点。
2.说说第一幕故事的主要内容。
3.教师导语:看到这腐败的、令人忿忿不平的一幕,你的心情如何?你有什么想法?
4.学生畅所欲言。
5.导入:聪明的阿凡提接下来又是如何打抱不平,主持公道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二幕内容。
二、学习第二幕,体会阿凡提的机智、聪明。
1.分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阿地力辩护的?
(1)学生自由反映、介绍。
(2)集体交流、评议。
(3)抓住文中阿凡提的表现,体会其机智、聪明。
3.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练习表演。
1.组织谈话:大家喜欢阿凡提吗?为什么?
(1)学生畅所欲言。
(2)再次体会阿凡提机智聪明、伸张正义、保护弱小的美好品质
(3)引读课文最后一段。
2.指导表演课文,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的认识。
(1)出示提纲,加以指导。
A.四人一个小组,定好角色。
B.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C.要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说好人物的语言,注意说话的语气。
D.评一评:谁表演得好?为什么?
(2)小组合作,练习表演。
(3)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4)派代表在班上展示、评议。
3.教师总结。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向爸爸妈妈讲述文中的故事。
2.继续阅读阿凡提的其他故事。
3.用实际行动维护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