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聚落导学案.doc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导学案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记住世界六种主要语言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其分布。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说出主要语言及主要使用地区。
结合地图通过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
1.世界的语言(1)全世界大约有3000~4000种语言。
一般说来,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2)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2.世界的三大宗教及其分布一、选择题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汉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D.俄语2.俄罗斯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A法语B.英语 C.俄语 D.阿拉伯语3.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
A.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B.欧洲的西部C.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D.北美洲的东部4.法语主要使用在()。
A.英国 B.法国 C.俄罗斯 D.西班牙5.以下使用英语的国家有()。
A.美国 B.法国 C.俄罗斯 D.西班牙6.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 D.清真教7.哪种宗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 D.喇嘛教8.世界第三大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C.佛教 D.回教9.伊斯兰教产生于()。
A.亚洲的东部 B.阿位伯半岛 C.古印度 D.欧洲10.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做礼拜的教徒信仰()。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清真教11.泰国的国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清真教12.阿拉伯人信仰()。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回教13.我国的回族多信仰()。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喇嘛教14.十字架是哪个宗教的标志()。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 D.回教15.清真寺是哪个宗教的建筑()。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C.佛教 D.回教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B.英语最初是美国的民族语言C.汉语的使用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南亚等D.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17.拉丁美洲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初中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导学案1 最新

重难点
主要语言的分布
教学设想
教法
分析讨论法
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
黑板、多媒体
课堂设计
一、目标展示
1.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2.知道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运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二、自学检测
1. _______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_______和_______人类文明的成果。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_______语言。
主要语言2.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_______
3.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_______
教学反思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
课题
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二次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2.知道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运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尊重其他语言。
2.世界上的主要语言
(1)联合国的工作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俄语、西班牙语和_______。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_。
(3)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_。
三、质疑探究
1、学生阅读课文第73页第一自然段和阅读材料,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上大约有多少种语言?你知道有哪些种类的语言?
5.澳大利亚使用的语言是()
A.英语B.西班牙语C.葡萄牙语D.法语
《语言和宗教》 导学案

《语言和宗教》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语言和宗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理解语言和宗教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3、探讨语言和宗教之间的相互关系。
4、培养对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尊重与包容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特点及分布。
(2)分析语言和宗教对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难点(1)探究语言和宗教的相互作用机制。
(2)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和宗教的变化与挑战。
三、知识梳理(一)语言1、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
2、世界主要语言(1)汉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2)英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3)西班牙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等也是重要的国际语言。
3、语言的特点(1)语言具有任意性,即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语言具有线条性,即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
(3)语言具有系统性,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
4、语言的作用(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帮助人们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2)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语言可以传递历史、传统、价值观等。
(3)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桥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宗教1、宗教的定义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2、世界主要宗教(1)基督教:分为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三大派别,广泛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
(2)伊斯兰教: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派别,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3)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在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有广泛的信仰。
3、宗教的要素(1)宗教信仰:对超自然力量或神灵的信仰和敬畏。
(2)宗教仪式:包括祈祷、祭祀、朝拜等活动。
(3)宗教组织:如教会、寺庙等。
(4)宗教教义:宗教所倡导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4、宗教的影响(1)宗教对个人的影响:提供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指导个人的道德行为和生活方式。
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学七年级上学期学案

4.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2.能够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和代表建筑。
3.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继承。
【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1.三大宗教的宗教的宗教景观和信仰人群分布区。
2.世界主要语言及其使用人群的分布地区。
【预习新知】(一)预习新知一、世界的语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7-78,回答下列问题:1.___ _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能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也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2.联合国的主要工作语言是?3.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
4.填一填阅读P78图4.9“世界语言分布”图,完成下面表格(二)世界三大宗教1.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
2.我国藏族人多信仰教,阿拉伯人信仰教。
3.仔细阅读课本79-80页,说一说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 它们的发源地和主要的分布区在哪里?代表建筑物是什么?完成下表4.阅读P80活动,研究讨论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各有什么特色?5.邪教和宗教一样吗?用你喜欢的方式呈现你对它们的理解。
(设计一句反对邪教的广告语或画一幅漫画等)课堂总结:用你喜欢的方式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思考探究】(一)思考探究【探究问题】基督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亚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信仰什么宗教?这里的教徒被称为什么?主要是什么人种?讲什么语言?【教师精讲点拨】1、为学生展示三大宗教及其建筑的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2、指导学生读《世界宗教分布图》,【巩固训练】(一)巩固训练1.下列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是( )A.南美洲西部B.亚洲东部C.非洲北部D.欧洲东部2.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印度教3.中国内地(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使用的最主要语言是( )A.俄语B.英语C.法语D.汉语4.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语言》教案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
使学生掌握各大语系的特点和主要语言。
理解语言多样性的意义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分析语言分布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语言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态度。
增强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以世界语言的多样性为主线,通过地图和实例介绍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
内容涉及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世界语系及主要语言等。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语系及特点。
教学难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多样性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交际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2. 情境教学法: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语言的分布。
3. 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深入探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国家的语言。
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什么吗?”2. 新课内容展示:教师介绍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展示相关地图和数据。
讲解各大语系的特点和主要语言。
3.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语言分布的原因。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语言实践:学生模拟联合国会议,用英语进行辩论。
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强调语言多样性的意义。
布置课后作业:调查家乡的语言使用情况。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 调查家乡的语言使用情况,了解地方语言特色。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模拟活动和小组合作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其积极主动性。
2. 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学生在课堂发言、辩论和写作中的表现,评估其语言运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3.3世界的语言与宗教导 精品导学案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C各图分别是哪种宗教的建筑物?A___;B___;⑵世界三大宗教典型的建筑物都在塔尖装有饰物作为标志。
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以什么为标志吗?A图___;B图___;C图___。
、泰国的国教是()、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喇嘛教5.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学习目标】1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的表现2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
【重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的表现【难点】造成差异的原因【学习过程】一、预习1.在欧美发达国家,工农业生产发达,高科技产业规模大,服务性产业比例高,市场繁荣,环境,人们较高,较好。
而在一些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工农业生产相对落后,杂乱拥挤,人们较低,较为贫困。
2.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水平高,从世界各地原材料,进行,大量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从而获取高额利润,因而经济发展水平高。
3. 世纪年代以来,亚洲和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发展较快的有,的一些国家和南美洲的。
二、合作探究问题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1、表现发达国家所占比例(1)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例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发达国家(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发展中国家(3)工农业的差异问题二:1.原因: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的侵略剥削2. 措施:对话,合作三、检测反馈1.表内发达国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是_____,所在的大洲是____。
2.表内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是_____,所在的大洲是____.,人均最低的国家是______,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
3.从南北半球分析,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的南部和_____半球。
4.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中国属于_______国家。
5.世界各国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分,其根据是()A.地理位置B.居民肤色C.经济发展水平D.历史长短6.“南北对话”指的是()A、南半球国家与北半球国家之间的商谈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C、南美洲国家与北美洲国家之间的商谈D、南极洲与北冰洋之间的商谈四、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七上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word导学案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2.能够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3.能够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的不同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重难点】1.重点: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以及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2.难点: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知识链接】1.世界上的三大人种是、、。
2.三大人种的分布: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自主探究】1.阅读P73-P74,掌握世界上主要的语言种类。
2.P75活动,掌握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3.P76-P77,掌握世界的三大宗教的分布、发源地。
【合作交流】1.什么是语言?2. 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
3. 6种主要语言的分布4.世界上的三大宗教:、、。
5.三大宗教及其影响6.我国的宗教政策:。
【归纳与小结】【课堂练习】1.下列语言和人种与中东地区匹配的是()A.英语、白种人B.阿拉伯语、白种人C.西班牙语、黑种人D.英语、黄种人2.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世界三大宗教都源于()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3.使用人数居世界前三位的语言是()A.汉语、英语、西班牙语B.英语、汉语、俄语C.英语、汉语、阿拉伯语D.汉语、英语、法语4.下列国家的居民中,属白色人种、信奉基督教、使用英语的是()A.埃及、沙特阿拉伯B.加拿大、澳大利亚C.英国、巴西D.印度、伊拉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世界语言和宗教学案设计

2.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
3.《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跋山涉水、伏妖降魔,历经千辛万苦,前往西天取经.他们在“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犹太教
4.下列关于世界语言的叙述错误的是
在黄泥中,在土垅(lǒng)里
用斑驳损毁的身躯
捍卫文明千年的足迹
那抽象的符号
如天降美酒,令多少文人骚客如痴如醉
如江流化墨,引无数英雄豪杰提笔放歌
汉字铸史篇,文明得传扬
东方有中国,汉语万年长!
当堂检测:
1、单选题
1.为了迎接上海篮球世界杯,组委会向社会招募了大量懂英语的志愿者,因为英语是( )
A.世界上使用上数最多的语言B.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导学案
姓名班级时间
学习
目标
(1)世界主要的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2)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重难点
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P77-7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立完成,小组自查。
一、世界的语言
1、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即联合国工作语言)有:、、、
、、。
2、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名片设计大赛】
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主要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英语
俄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二、世界三大宗教
【自主学习二】
阅读教材P80,找出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和主要分布地区,完成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岑溪市三堡中学七年级地理导学案
主备人:祝小惠 复备人:李远飞 黄彩芬 教研组长审核: 教务处审批: 班级:
【合作探究】
1、 读课本78页图4.9世界语言的分布,并对照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见课本最 后一页附
图),完成79页表4.4。
2、 完成课本80页活动题。
【收获驿站】学习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内容呢? 【达标测评】
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导学流程
1、
2
、
3
、
4
、
5
、
6
、
7
、
新课导入
独学 对学群学 合作探究 小组展示
检测
小组: 姓名::
第四章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课型:预习+展示+检测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六种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2、 能够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3、 能够用实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66-67页,用双色笔标注重点。
注意关键词: 语言
语言的分布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初步学会下面的知识。
一、世界的语言:
1、语言的作用(3个要点)。
2、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都包括那些语言? (六
种语言)
3、阅读78页材料,了解世界语言。
从人数上来说 _________ 榜首,大约有13亿;其次是 ________ 语,有
4亿多;第三位是 ________语,有3亿。
从广泛程度来说,—语
使用最广。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
世界三大宗教
发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2、说出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主要分布地区,并填写下表
A.汉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
D.俄语
2、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3、哪种宗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4、读图题
C •佛教
【)•清
真教
D.喇嘛教
观察下面世界三大宗教的代表建筑物,回答下列问题:
A
教的教堂,
教的清真寺,图C 是
教的
佛塔。
思路点拨:
1、 基督教徒:佩带“十字架”。
伊斯兰教徒:穿口色长袍。
2、 佛教建筑以塔迖建筑为其突出特征;伊斯兰教以圆顶为其建筑特色,屋顶上 通常有一弯
新月;基督教以尖顶建筑为主,屋顶有十字架标志。
岑溪市三堡中学七年级地理导学案
主备人:导学流程:
1、新课导入
2、目标解读
3、独学
4、对学群学
5、合作探究
6、小组展示
7、检测祝小惠复备人:李远飞黄彩芬教研组长审核:
第四章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二聚落
课型
预习+展示+检测
学习目标:1、能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
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66・67页,用双色笔标注重点。
注意关键词:
聚落聚落的形成聚落分布聚落文化
初步学会下面的知识。
一、聚落与环境
1、聚落包括①__________ 和②_______________ C
%1居民主要从事什么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居民一般从事什么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4.13说说: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3.聚落的分布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集区:河流
中下游—地区或—、—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发达。
(2)少有或没有地区:、地区。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是指世界上各个古代文明吋期所创造出来的气势雄伟或特色突出
的古迹、遗址,它们是各民族创造才能的具体体现,是人类活动的忠实记录。
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等。
教务处审批: 班级:小组:
【合作探究】
1、自主探究:课木83页活动1、2。
2、合作探究:课本85-86页活动。
【收获驿站】学习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内容呢?
【达标测评】
1、下列可能最早形成城市的地区是(
A、黄河流域
B、青藏高原
C、南极
D、亚马逊平原
姓名::
2、下列哪些地理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
A.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B.地形崎岖
C. 土壤肥沃,利于耕作
D.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3、一般來说,下列地区聚落比较密集的是(・)
A.沙漠地区
B.高山地区
C.两级地区
D.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
4、有关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泰国竹楼,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地多竹林,所以就地取材
B.当地气候湿热,竹楼利于散热防潮。
C.当地降水频繁,较陡的楼顶便于雨水下泻。
D.当地经济落后,没钱盖砖瓦房屋。
知识拓展
★聚落的分布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比较密集
在高山、荒漠地区,少冇或没冇聚落
★居民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寒冷地区的居民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有
双层玻璃。
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
湿热地区的居民,墙体相对单
薄,门窗开的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
气候干旱、降水少的西亚、北非和我国西北地区的居民屋顶大多是平顶,而降水
多的地区,如中国的江南、赤道附近地区,居民屋顶多为尖顶,有利于雨水下泄。
有些地区的居民体现了就地取材的特色。
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利用黄
土直立的性质建成;因纽特人的冰屋;日本的木质房屋(森林资源丰富,乂多地
震);热带地区的棕、山区的石板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