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餐桌礼仪

合集下载

中西方文化对比--餐桌礼仪

中西方文化对比--餐桌礼仪

中西方文化对比--餐桌礼仪餐桌礼仪是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社交场合中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

中西方文化对比下,餐桌礼仪的“行为规范”和“礼节习惯”各不相同。

下面就来具体对比。

一、餐桌礼仪行为规范中西餐桌礼仪在行为规范上的差异比较显著。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食物主要是以碗和筷子进行摆放和取食,而西方文化通常使用刀叉等器具,因此,在使用餐器时,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就有所不同。

其中表现出的最大差异在于取食方式。

1、舀饭。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舀饭时要掂起碗和吃筷,一个筷子固定住饭碗,另一个筷子舀出饭来,而在西餐中很少这么做。

在西方文化中,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刀叉来切割食物,然后从盘子中翻起食物,送到口中。

2、使用器具。

在中国文化中,筷子的使用是有一定技巧的。

例如说,泡馍要用手搓成小坨,夹起来时要用两只筷子“夹住”它。

而在西餐中,人们会使用刀叉、勺子等更为常用的餐馆工具,以帮助他们获取食物。

二、餐桌礼仪礼节习惯除了行为规范的差异之外,中西餐桌礼仪在礼节习惯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1、用餐时间。

在中国的文化中,最为常见的用餐时间是晚上。

晚餐往往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在一些正式的社交场合,由于工作关系,中午也可能会参加商务宴会。

而在西方文化中,午餐和晚餐的时间都相对固定。

在工作日的中午,人们快餐或者简单解决饮食问题,而在晚餐时则会享受美食与美酒的盛宴。

2、口味趣味。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讲究自然、养生健康,饮食有着多种养生之道和口味选择。

例如说,中国人很重视养生和保健之道,经常将不同的膳食组合作为养生,如养生汤、保健粥等。

而在西餐中,口味以酸、辣、咸、甜四种感官味道为主要体验,许多喜欢吃各种辣椒、葡萄酒、海鲜食品。

总之,中西方文化餐桌礼仪的差异体现在行为规范和礼节习惯上,也是由于各自的文化本质差异性的影响所导致。

无论是中式餐桌礼仪还是西式餐桌礼仪,都是要讲求文明、规范的。

在跨文化的交流中,了解和尊重不同的餐桌礼仪习俗,也是促进各种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西方餐桌礼仪

中西方餐桌礼仪

• (一)饮食观念不同 • (二)烹饪方式上不同 • (三)饮食结构和习惯不同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体现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和价值观。
1、西方人视饮食为生存的必要手段 中国民以食为天
•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吃,素来崇尚‚民以食为 天‛。 • 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 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这也反 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 易中天先生在《闲话中国人》中对此进行了最为 生动的描述:‚如前述把人称为‘口’,把职业称 为‘饭碗’等。又比如,思索叫‘咀嚼’,体验 叫‘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 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而易举叫‘小菜一 碟’……‛
• 在食物的品种方面,中国人几乎无所不吃,且 不在意吃的麻烦。 • 而西方人吃东西一切从简,食物大有局限性。 • 西方人有六不吃: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动物头 和脚,不吃宠物,不能吃珍稀动物,不吃淡水 鱼,不吃无鳞无鳍的鱼。
• 中国以热食和熟食为主,以热食、熟食为主是 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 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 • 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则膻 。‛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 氏春秋•本味》)。 • 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精致 而闻名于世。 • 西方多以冷食为主。Leabharlann 1、中餐餐具的摆放和使用方法
• 中餐最重要的餐具是筷子 。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地 放在饭碗的右侧,餐后一 定要整齐地并列放在饭碗 的正中。
• 中餐使用筷子用餐取菜时,需 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 (1)筷子是用来夹取食物的 ,用来挠痒、剔牙或用来夹取 食物之外的东西都是失礼的。 • (2)与人交谈时,要暂时放 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 像指挥棒似地舞筷子。 • (3)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食 物,千万不要去舔。 • (4)不要把筷子竖插放在食 物的上面。

中西方餐桌礼仪

中西方餐桌礼仪

03
进餐时的礼仪
中餐上菜顺序
中方 ①汤、菜 ②主食 ③餐酒 ④水果
西餐上菜顺序
Set menu / Ala carte 预定菜单 / 点菜 Starter / appetizer / entrêe 头盘 Salad / soup / oysters / mini pizza …沙拉 / 汤 / 蚝 / 小匹萨 …Main course 主菜 Dessert 甜品 Coffee or tea 咖啡或茶
餐桌礼仪/礼仪培训
中西方餐桌礼仪
目录
一 入座的礼仪
二 餐具的使用方法
三 进餐时的礼仪
01
入座的礼仪
座次的安排
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 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
喝汤篇
酒杯篇
中方 会喝酒的人饮酒前,应有礼貌地品尝一下。可以欣赏酒的色彩,闻一下酒香慢慢品味。不要为显示自己的海量,举起酒杯看也不看,便一饮而尽,使酒顺着嘴角往下流。也不必矫揉造作地在举杯时翘起小手指,以显示自己的优雅举止。不宜一边饮酒,一边吸烟。鉴于酒后容易失言和失礼,故在涉外活动中饮酒的酒量要控制在自己平日酒量的一半以下。不要一看对方的盛情或美酒佳肴,便忘乎所以了。有教养的饮酒者饮酒时是不会让他人听到吞咽之声的,倒酒时只宜八成满。
进餐的礼仪
中方 筵席中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如果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
进餐的礼仪
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不要出声响,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不要一边吹一边喝,等凉了以后再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中西方餐饮礼仪

中西方餐饮礼仪

中西方餐饮礼仪中西方餐饮礼仪有很多不同之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西方餐饮礼仪差异:1. 座位安排: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年长者或地位较高的人通常坐在主位上,而西方则更注重平等和尊重,所有人都可以轮流坐在主位上。

2. 用餐方式:中式餐饮通常采用圆桌,大家围坐在一起享用食物。

而在西方的餐饮中,用餐者通常使用餐叉和刀子来切割食物,并且通常使用餐巾来保持整洁。

3. 食物品尝:中式餐饮注重品尝各种不同口味和风味的食物,而西方餐饮则更注重对食物的营养和健康的考虑。

4. 饮酒文化: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酒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西方,饮酒并不是必需的,甚至有些人并不喜欢喝酒。

5. 用餐礼仪:在中国,当主人敬酒或给客人夹菜时,接受者应该表示感谢并接受。

而在西方,客人通常会感谢主人但不必接受主人的敬酒或夹菜。

6. 餐具使用:在中式餐饮中,筷子是主要的餐具,而汤匙则用于喝汤。

在西方的餐饮中,餐叉和刀子是主要的餐具,汤匙则用于舀汤。

7. 餐桌气氛:中式餐饮的气氛通常较为热闹和欢快,而西方的餐桌气氛则更注重安静和优雅。

8. 餐前准备:在中式餐饮中,餐前准备通常包括摆放餐具、准备食材和调料等。

而在西方的餐饮中,餐前准备通常包括摆放餐具、餐巾和鲜花等,同时也会为每个人准备一杯水。

9. 用餐节奏:中式餐饮通常比较快节奏,讲究效率和速度。

而西方的用餐节奏则更加缓慢,注重品味和享受。

10. 敬酒文化: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当主人敬酒时,接受者应该先以茶或饮料回敬,以示尊重和谦虚。

而在西方,客人通常不必回敬主人的敬酒。

11. 餐后礼仪:在中国,用餐结束后,客人应该向主人表示感谢并告辞。

而在西方,客人通常会感谢主人并提供一些反馈和建议。

12. 饮食文化:中西方饮食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菜系种类繁多,口味各异,而西方则更注重食材的营养和健康。

总的来说,中西方餐饮礼仪存在很多差异,但这些差异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对方的餐饮礼仪并尊重对方的习俗是非常重要的。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1、历史起源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

汉族传统的宴饮礼仪程序是:主人向客人发出请柬,届时主人在门口相迎。

出席的宾客也要互致问候,开席前客人先在客厅小坐,吃些茶点。

待客人到齐后一一就座,以左为上,相对上座的是二座,上座之下为三座。

等到客人都坐定之后,主人开始敬酒让菜。

敬酒时先敬长辈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

这种传统的宴请礼仪在我国的大多数地方流传至今。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中西餐饮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

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用餐。

在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

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

在十二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均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着作亦纷纷面世。

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

西方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习俗。

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开始,家长就对其进行餐桌礼仪的培养。

2、餐桌用语在中国,即使餐桌上的菜琳琅满目,主人也会说“菜很少,招待不周,还请大家多担待”;西方国家的主人则会很随便的说“help yourselves”,显得很自然随意。

同时中国的主人会不时往客人的碗里添布新菜,经常客人的碗被主人夹的菜装得满满的,但是在西方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主人的布菜会让客人觉得自己的意愿没有受到尊重。

3、餐具使用和摆放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

在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而筷子的主要原料就是木头和竹子。

而刀叉的起源与欧洲古代的游牧民有关,他们随身带刀,往往遇到猎物,用刀子割下来,烧熟了,用刀子分着吃。

大约到15世纪前后,为了改变进餐姿势,才慢慢开始使用叉子。

不同的餐具反映了不同的生活观念。

在中国,一家人坐在一起,用筷子合餐,体现了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的家庭单元,而西方人一开始就分吃,由此反映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总结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总结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总结文化差异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地区的餐桌礼仪文化也随之产生了差异。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在饮食习俗、用餐顺序、餐具使用等方面的不同观念和习惯。

本文将就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餐桌礼仪的意义中西方餐桌礼仪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在中方文化中,餐桌礼仪被视为一种社交技巧,准确的餐桌礼仪可显示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是考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而在西方文化中,餐桌礼仪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传统和行为规范,具有尊重他人和维护社交秩序等深层次含义。

二、进餐方式的差异中西方的进餐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在中方文化中,用筷子是主要的进食工具,将食物夹到自己碗中后放到嘴里,不常用刀叉。

而在西方文化中,刀、叉、勺是主要的进食工具,用刀切菜,用叉将食物放到口中,刀叉的使用技巧和顺序也有严格的规定。

三、就座次序的差异中西方的就座次序也有明显差异。

在中方文化中,就座通常是按照地位、长幼来规定的,从长辈到晚辈的顺序依次就座。

而在西方文化中,就座次序则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平等,就座通常没有固定的次序,客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座位。

四、餐桌礼仪细节的差异在餐桌礼仪的细节上,中西方文化也存在诸多差异。

比如在中方文化中,使用筷子时应该扎菜根,夹菜时不要用筷子指头指着别人,饭碗不可高高举起等;而在西方文化中,吃饭时应保持坐姿端正,切菜时要谦和地使用刀和叉,不可伸长手臂距离过远等。

五、餐桌礼仪的其它差异此外,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还在不同方面存在差异。

在中方文化中,吃饭时吵闹和大声嚼食是不礼貌的行为,家庭成员之间常常互相夹食物表示亲情的表达。

而在西方文化中,吃饭时和家人、朋友之间的交流更为活跃,大声说话被视为互动和社交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对待饮食和社交的不同观念和习惯,彰显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独特魅力。

了解和尊重他人的餐桌礼仪是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中的重要一环。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是什么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是什么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是什么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吧!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是什么1.座次安排:中国的是: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辈入座客人旁。

入座的时侯要从椅子的左边进入。

主人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切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如果是圆桌子,则对着大门的是主座。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其座次借西方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坐在主人的右边,第二主宾坐在主人的左边或者第一主宾的右边。

在西方的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引宾客依次就座,一般座位的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的原则,男主宾先就座,其位置在女主人的右边,而女主宾则在男主宾的右边,其他的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入座。

2.上菜顺序:中餐的上菜顺序一般是先上凉菜、饮料或酒,然后是热菜、主食和汤,最后是水果和甜点。

而西方的上菜程序通常是:冷菜、海鲜、主菜、甜点、咖啡和水果。

冷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和开胃酒并用。

3.餐具:中餐的'餐具主要有筷子、碟,碗、勺子等。

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通常放在菜盘的左上方,酒杯放在菜盘右上方。

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子、叉子、碗、盘子、碟子等。

4.餐巾:中餐在正式用餐前,服务员会为每人递上一·9·块热毛巾,它只能用来擦手,擦完手之后,应放回原来的盘子里,由服务员拿走,在宴会结束前,会再上一块湿毛巾用来擦嘴,千万不能用来擦汗、抹脸。

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要么放在盘子的旁边。

5.停菜方法:在中餐结束时,筷子应整齐地放在靠碗右边的桌上,并应等客人们都放下筷子以后,主人示意离席后方可以离开,不能自己吃完了放下筷子就走,这样做是很没礼貌的表现。

而在西餐结束的时候,要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侧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地放在盘子上,而且要把柄放在盘子内以便于服务员收拾。

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西方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两类:第一,谈天气.如英国人见面说:“今天天气不错呵!”这是因为英国终年西风带的影响,大西洋吹来的潮温气流使得天气无常,就连天气预报也没准,因此人们最关系天气.第二,谈近况.但只局限于泛泛而谈,不涉及隐私,可以说:“最近好吗?”初次见面总要说:“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中西方餐桌礼仪

中西方餐桌礼仪

中西方餐桌礼仪中西方餐桌礼仪中西方餐桌礼仪11、餐桌气氛上的比较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中国餐桌上动。

西方人平日好动,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

中国人平日好静,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

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

2、餐桌举止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们在出席各种正式的会餐时也是比较讲究的,但是在现代风俗变迁和发展中,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有对传统的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

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3、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

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而这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

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

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确,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

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其毫无创造性。

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

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

而且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

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

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毫无变化。

4、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文化特征。

西菜中除少数汤菜,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这体现了继承,也有对传统文化习俗的违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餐桌礼仪
餐 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 安排座位。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 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

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手肘不要放
在桌面上,不可跷足。用餐时,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长。上臂和背部要
刀叉的使用,应该右手持刀,左手持叉,使用时叉齿朝下, 以拇指与中指握住刀叉柄、食指下压控制力道。 使用刀子切食物,先将刀子轻轻推向前,再用力 拉回并向下切,这样就不会发出刺耳声音了。
刀叉的使用
吃西餐时右手拿刀,左手拿叉。使用刀叉时,左手用叉用力固定食物, 同时移动右手的刀切割食物。 用餐中暂时离开,要把刀叉呈八字形摆放,尽量将柄放入餐盘内, 刀口向内; 用餐结束或不想吃了,刀口向内、叉齿向上,刀右叉左地并排纵放, 或者刀上叉下地并排横放在餐盘里。
有些餐厅会提供橄榄油,先把橄榄油倒少许在碟子里,面包 同样撕成一小口,沾橄榄油而食。也可以在用餐过程,向服务 生要面包来沾取主餐的酱汁,代表主厨的料理美味。
喝汤篇
酒杯篇
中方
会喝酒的人饮酒前,应有礼貌地品尝一下。可以欣赏酒的色彩,闻一 下酒香慢慢品味。不要为显示自己的海量,举起酒杯看也不看,便一饮 而尽,使酒顺着嘴角往下流。也不必矫揉造作地在举杯时翘起小手指, 以显示自己的优雅举止。不宜一边饮酒,一边吸烟。鉴于酒后容易失言 和失礼,故在涉外活动中饮酒的酒量要控制在自己平日酒量的一半以下。 不要一看对方的盛情或美酒佳肴,便忘乎所以了。有教养的饮酒者饮酒 时是不会让他人听到吞咽之声的,倒酒时只宜八成满。
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 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 备好的纸上
进餐的礼仪
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面包篇
常主菜未上桌前,服务生会先提供餐包,放的位置一 定是在主菜左侧,所以餐具左侧的面包是属于你的,不 要拿错。吃面包时,直接在面包盘上剥开、涂抹奶油,
否则离开面包盘,面包屑容易掉得满桌都是,不易收拾。
应把面包撕成小口后再涂奶油,一口量放入口中咀嚼。涂抹时 要使用个人的奶油刀,如无附奶油刀,可使用料理用刀。
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在把面前的食物送进口中时,要以

食物就口,而非弯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入座的礼仪
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 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
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
中餐上菜顺序
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 手肘不得靠桌缘, 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入座的位置
中方
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 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西方
一般说来,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那个座位是女主人的,与之相对的是男主人 的座位。女主人右手边的座位是第一主宾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边的座 位是第二主宾席、一般是主宾的夫人。女主人左边的座位是第三主宾席,男主 人的左边的座位是第四主宾席。
餐巾
中方
传统的中餐并没有餐巾。只是在用餐完毕 时才用温热的湿毛巾来擦洗一下便完了。
西方
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开。点完菜后,在前菜送来前的这段时 间把餐巾打开,往内摺三分之一,让三分之二平铺在腿上,盖住 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领口。
餐巾
餐巾摊开应该放何处?
餐巾万一不小心滑下去怎么办?
中西方餐桌礼仪
餐 厅礼仪
餐桌礼仪/礼仪培训
01
入座的礼仪
02
餐具的使用方法
03
进餐时的礼仪
目 录
01 入座的礼仪
座次的安排
八仙桌
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 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 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
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
02 餐具的使用方法
中方餐具
中方餐具主要有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




餐中

具中
方 餐 具 主 要 有 杯 子 、 盘 子 、 碗 、 碟 子 、 筷 子 、 匙 羹 等
餐 具 主 要 有 杯 子 、 盘 子 、 碗 、 碟 子 、 筷 子 、 匙 羹 等 几 种 。
餐 具 主 要 有 杯 子 、 盘 子 、 碗 、 碟 子 、 筷 子 、 匙 羹 等 几 种 。
中方
如何用筷子。首先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放 在两只筷子的下方,大拇指按在筷子的 上方,食指紧贴着大拇指,小指向内曲。 筷子开合幅度可用中指的活动来调整。
餐具的使用方法
西方

如何使用刀叉。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

若有两把以上,应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刀叉的
使
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则用握笔的方式拿
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 “请原凉”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进餐的礼仪
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 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 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 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进餐的礼仪
进 餐 礼 仪
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不要出声响,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 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不要一边吹一边喝,等凉了以后再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 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餐巾
想擦嘴时该怎么办
错误:用纸巾擦。 正确:要用餐巾擦拭,餐巾有分正反面,通常 有印该店LOGO的为正面,要用反折的内侧来 擦,擦完盖在餐巾内侧不外露,如果整条布都 擦得脏兮兮,就请服务生再换一条。
餐巾
暂时离席餐巾放哪里?
用餐完毕准备离席,餐巾应该放在哪里?
折好放置于桌上。
刀叉的使用
刀叉该如何拿?
Salad / soup / oysters / mini pizza …沙拉 / 汤 / 蚝 / 小匹萨 …
Main course 主菜 Dessert 甜品 Coffee or tea 咖啡或茶
进餐的礼仪
中方
筵席中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 如果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

即可。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但更换频繁则

显得粗野。吃体积较大的蔬菜时,可用刀叉来折叠、分切。

较软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
03 进餐时的礼仪
中餐上菜顺序
中方
①汤、菜
②主食
③餐酒
④水果
西餐上菜顺序
Set menu / Ala carte 预定菜单 / 点菜 Starter / appetizer / entrêe 头盘


西方餐具
刀 、 叉 、 匙 、 盘 、 杯
刀、叉、匙
西方餐具主要包括刀、叉、匙、盘、杯等。 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龙虾叉;公用刀叉的规格一般大于使用刀叉。 匙又分汤匙、茶匙等;杯的种类更多,茶杯、咖啡杯为 瓷器,并配小碟;水杯,酒杯多为玻璃制品
餐具的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