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技术的适用范围 3
氩氦刀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治疗肿瘤的区别

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海扶刀,氩氦刀,哪个效果好?屈立新现代微创治疗肿瘤的方法越来越多,各类“刀”五花八门,都被吹得天花乱坠。
而患者及家属没有专业医学知识,无法判断真实疗效,也不了解它的治疗风险及副作用。
我们目前了解到的“刀”就有物理消融方面的如:射频刀,氩氦刀,微波刀,海付刀以及最新出来尚未在国内应用的纳米刀;射频刀,微波刀,海扶刀都是属于热消融,其中射频刀及微波刀均使用电产生的高温杀灭肿瘤细胞,而海扶刀是通过超声聚焦加热高温杀灭肿瘤。
由于海扶刀只能在超声下进行,不适合肺肿瘤。
氩氦刀则是冷热交替消融杀灭肿瘤细胞。
其杀死肿瘤细胞是依靠反复多次迅速降温以及升温造成的细胞崩裂。
单纯的超低温冷冻可以保存组织,但是要复活细胞则需要非常缓慢的升温调控,反复超低温及复温下肿瘤细胞完全无法存活。
在这里我们只重点列出射频消融及冷冻消融。
因为它们是全世界肿瘤医生(包括中国大陆正规医院)公认权威的美国NCCN抗癌指南(2013版)中用于肺癌肝癌(含转移癌)的除外科切除手术外的唯一推荐治疗方法。
没有列出立体定向放疗是因为它对于肝癌效果甚微。
1.1射频消融治疗肿瘤:多极射频肿瘤消融术的原理是在CT、彩色B超的引导下,将多极子母针消融电极准确刺入肿瘤部位,射频消融仪在电子计算机控制下将射频脉冲能量通过多极针传导到肿瘤组织中,使肿瘤组织产生局部高温(70℃——95℃),从而达到使肿瘤组织及其邻近的可能被扩散的组织凝固坏死的目的,治疗范围约5公分。
1.2射频消融治疗肿瘤的禁区:1.贴近心脏及全身各大血管的肿瘤,热效应有可能造成严重心律失常;也可能烧穿血管造成无法控制的出现。
2.贴近胆囊,胆道,尿道,神经及胃肠道的肿瘤,这些部位如果烧穿将导致胆汁瘘,尿瘘及神经永久性损害。
3.贴近胸膜,隔膜的肿瘤如肺肿瘤肝肿瘤,胸膜烧伤可能导致严重的胸痛;而横隔膜烧穿的话有可能造成出血及隔疝。
2.1冷冻消融氩氦刀治疗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也是在CT,B超等影像引导下将多根氩氦刀探针插入肿瘤内部,氩气在针尖内急速释放,十几秒内冷冻肿瘤组织到零下120℃-零下160℃;而当氦气在针尖急速释放时,将产生急速复温快速将冰球解冻反复多次彻底杀灭肿瘤细胞。
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近期效果

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近期效果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
原发性小肝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发现时已经达到晚期,给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近期,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对该研究的近期效果进行介绍和分析。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基本原理。
氩氦刀是一种利用极低温度和高压气体制冷的设备,通过将极低温的氩气或氦气注入到特定的针状探头中,然后将探头插入人体组织内,利用极低温对组织进行冷冻处理,从而实现对肿瘤的冷冻消融。
而CT导引则是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患者进行影像导引,确保冷冻探头准确地插入到肿瘤组织内,实现精准治疗。
近期的研究对使用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和随访,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在近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是治疗后的肿瘤缩小和消融情况,研究显示,近80%的患者经过治疗后,肿瘤的体积得到了显著的减小,有超过90%的患者的肿瘤完全被冷冻消融。
这表明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在肿瘤控制和减小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该研究还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都是持久的,没有肿瘤复发的情况发生。
这表明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在长期肿瘤控制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研究还观察到,该治疗方法的并发症率相对较低,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对身体的损伤相对较小,这为该治疗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在近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也需要指出的是,该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深入的研究,以确保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对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氩氦刀治疗肿瘤的范围及经典案例精选

氩氦刀治疗肿瘤的范围及典型案例精选氩氦刀氩氦刀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微创利用超低温冷冻及快速复温消融肿瘤的手术系统。
它是航天制导技术,也就是氩气的冷隔绝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的结晶。
氩氦刀1998年通过美国FDA批准和IEC及EMC认证,我国自1999年引进氩氦刀以来,已有数万多肿瘤患者接受氩氦靶向消融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
临床证实,氩氦靶向治疗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肺癌、肝癌、脑肿癌、乳腺等实体肿瘤。
与化疗、放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及中医药结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以色列氩氦刀图片:照片1新一代以色列超级氩氦刀氩氦刀主要治疗哪些肿瘤一:中晚期肺癌以及肺转移瘤对于3B期以上无法手术切除以及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氩氦刀是合适的选择。
消融肿瘤,联合化疗放疗或者靶向治疗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尤其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以及其他肿瘤肺转移的患者是氩氦刀微创治疗的首选适应症。
图例1:靠近心脏大血管肺癌氩氦刀手术照片2A,B,C,D图例2:屈立新教授应邀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肺癌的氩氦刀手术照片3: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中心CT定位机为患者进行氩氦刀冷冻消融肺癌的治疗图例3:肺癌氩氦刀治疗术后疗效:照片4:靠近降主动脉的肺癌,无法手术切除,氩氦刀消融照片5:手术后4个月复查,肿瘤明显缩小图例4:气管肿瘤的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照片6A:氩氦刀探针插入气管肿瘤内部进行治疗图例5:微小肺转疗移病的氩氦刀冷灶冻消融治疗照片6B:微小病灶,小于1公分照片6C:氩氦刀探针准确插入肿瘤内部治疗二:肝癌及肝转移瘤氩氦刀对于原发性的肝癌疗效确切,小肝癌基本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切除效果。
超过7公分的大肝癌需要与介入治疗配合进行。
临床证据表明,即使碘油充分充填肝癌组织,活检后仍然能查到癌细胞,因此有必要通过氩氦刀冷冻消融或者粒子植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从而达到优于单纯介入治疗的疗效。
对于小于5公分的肝癌,氩氦刀冷冻消融可以做到手术切除类似效果,而创伤远低于外科手术切除。
零下180℃氩氦刀“冻死”肺转移瘤

零下180℃氩氦刀“冻死”肺转移瘤●据统计,在我国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中,20%-30%有肺转移现象。
●2013年第二版的NCCN肺癌治疗指南中明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成为第四种肺癌常用治疗方式●其原理是通过将肿瘤冷冻到零下180度并快速升温造成肿瘤细胞崩解,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很低对于许多癌症患者来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尤其对那些不能手术的患者,往往更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而今年50岁的张先生就曾是其中一员,12年经诊断发现,左外耳道腺样囊腺癌手术后发生肺转移。
由于考虑到当时的身体状况,医生认为张先生不再适合手术,进而推荐张先生选择氩氦刀治疗。
广州解放军421医院肿瘤中心屈立新教授就表示,从我们数百例氩氦刀治疗肺转移瘤的经验来看,无论从小于一公分的肺转移瘤乃至超过10公分的肺转移瘤,以氩氦刀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确切。
而在2013年的第二版的NCCN肺癌治疗指南中,就明确指出肺肿瘤的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已成为继传统的外科手术,放疗及化疗后的第四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中,20%~30%有肺转移肺转移瘤是指原发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经血液或淋巴液转移到肺脏组织。
据统计,在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中,20%~30%有肺转移现象,为何肺部成为“众矢之的”?屈立新教授解释道,“目前一般认为原发癌的生物学特性和机体的免疫状态是发生肺转移性肿瘤最主要的因素。
”“肺转移瘤多为单肺或者两肺多发性病灶,大小不一,密度均匀。
其中血行转移最为常见,是肿瘤细胞经腔静脉回流到右心而转移到肺。
瘤栓到达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后,浸润并穿过血管壁,在周围间质及肺泡内生长,形成肺转移瘤。
”屈立新说道。
“而另外一种,则是淋巴道转移由血行转移至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床,穿过血管壁侵入支气管血管周围淋巴结,癌瘤在淋巴管内增殖,形成多发的小结节病灶,通过淋巴管在肺内播散。
肿瘤向肺内直接转移的原发病变为胸膜、胸壁及纵隔的恶性肿瘤。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1. 介绍1.1 什么是氩氦冷冻消融技术?氩氦冷冻消融技术是一种医学手段,利用氩氦混合气体的低温特性,将肿瘤或其他异常组织冷冻,从而达到消融的效果。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研究领域,对于肿瘤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1.2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的原理氩氦冷冻消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氩氦混合气体的低温特性,通过冷冻来破坏异常组织的细胞结构,达到消融的效果。
氩氦混合气体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将周围组织的温度降低到冻结的程度,使得异常组织的细胞受到冷冻损伤。
2.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的应用2.1 肿瘤治疗在肿瘤治疗中,氩氦冷冻消融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过将低温气体注入肿瘤周围的组织,可以冷冻肿瘤并使其坏死。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肿瘤,包括肝癌、肺癌、前列腺癌等。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明显等优点,成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
2.2 心脏手术除了肿瘤治疗,氩氦冷冻消融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心脏手术。
在某些心脏疾病治疗中,需要对心脏进行冷冻消融以恢复正常的心律。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可以精确地冷冻患者的心脏组织,消除异常的电活动,从而恢复正常的心跳。
2.3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氩氦冷冻消融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例如,对于某些神经性疼痛症状,可以使用氩氦冷冻消融技术来冷冻痛觉神经,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
这种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3.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3.1 优势氩氦冷冻消融技术相比传统手术和放疗有许多优势: - 创伤小:不需要进行大面积组织切割和切口,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疼痛。
- 恢复快:术后恢复时间短,患者可以迅速回到正常生活。
- 疗效明显:氩氦冷冻消融技术可以对肿瘤或异常组织进行精确控制,疗效明显。
- 安全性高:通过监控和精确控制冷冻过程,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3.2 局限性尽管氩氦冷冻消融技术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多次治疗:对于较大的肿瘤或异常组织,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近期效果

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近期效果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肝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种治疗方法的近期效果,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原发性小肝癌是指肝脏组织内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常见于肝脏肿瘤中。
早期的原发性小肝癌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难以被及时发现,因此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肝动脉化疗栓塞以及射频消融等。
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等,因此需要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逐渐成为了医生和患者重视的治疗选择。
氩氦刀是一种利用高频交流电传导电流产生的等离子体,在体内形成极低温区域,进而使癌细胞受到破坏。
通过CT导引下精确定位和引导,氩氦刀可以对肿瘤进行冷冻消融,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不需要开放手术,创伤小,恢复迅速,因此备受青睐。
针对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近期效果进行评估,首先要了解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据临床统计数据显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安全性非常高。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快速,大大降低了治疗的风险。
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充分验证。
通过一系列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证实了氩氦刀冷冻消融可以有效控制肝癌的生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对于较大的肝脏肿瘤或者转移性肝癌,氩氦刀冷冻消融的疗效可能不如手术切除。
需要专业的医生和技术人员操作氩氦刀,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由于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需要长时间的监测和观察,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
综合上述分析,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逐渐成为了肝癌治疗的新选择。
氩氦刀冷冻治疗原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氩氦刀冷冻治疗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氩氦刀冷冻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它利用极低温度来凝固和摧毁体内异常组织。
其原理是利用氩氦混合物通过导管输送到目标区域,冷冻该区域并使组织因寒冷而受损。
通过这种方法,医生可以精确控制治疗温度和时间,以实现最佳的医疗效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氩氦刀冷冻治疗进行详细介绍和解释。
首先,我们将在第二部分介绍该技术的原理和冷冻治疗过程。
然后,在第三部分中讨论氩氦刀冷冻治疗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法的优势。
第四部分将强调在使用该技术时需要遵守的注意事项和限制。
最后,在文章的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主要观点及实践意义,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致力于向读者提供关于氩氦刀冷冻治疗原理的全面了解。
通过阐述其工作机制、优势和注意事项,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潜在风险。
通过本文,我们希望能够促进医疗界对氩氦刀冷冻治疗的认识和应用,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2. 氩氦刀冷冻治疗原理2.1 原理概述氩氦刀冷冻治疗是一种利用低温冷却效应来破坏体内组织的医疗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向目标组织中输送极低温的气体,使目标区域迅速降温并达到凝固或冻结的程度,从而达到杀伤和摧毁异常组织的目的。
2.2 冷冻治疗过程氩氦刀冷冻治疗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医生会在患者身上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局部麻醉。
接着,医生将氩和氦两种气体混合后通过导管输送至治疗器械中。
治疗器械通常由一个金属探针构成,能够将极低温的气体释放到需要治疗的部位。
当探针接触到目标组织时,所释放出来的极低温度会导致周围组织快速降温,并形成一个特定形态及大小的冷冻区域。
随着治疗的进行,冷冻区域逐渐扩大并形成冰晶,损伤目标组织中异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当治疗完成后,医生会将治疗器械取出,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后续护理。
2.3 应用领域氩氦刀冷冻治疗技术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肿瘤治疗:氩氦刀冷冻可以有效地摧毁恶性肿瘤细胞,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治疗。
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近期效果

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近期效果近年来,原发性小肝癌的治疗方式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中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正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方式。
该治疗方式经过数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已经得到了很多医学专家的认可。
本文将对近期该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1. 治疗原理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是一种通过破坏肿瘤细胞膜结构,冻结肿瘤内部细胞液,引起细胞凋亡和坏死的治疗方式。
通过CT导引下对肿瘤进行精确定位,然后将氩氦刀导入肿瘤内部,经过冷冻消融治疗后,肿瘤组织会逐渐被吸收和代谢,最终实现肿瘤的消融和治愈。
2. 临床研究结果针对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效果,近期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治疗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项基于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显示,在180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中,经过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3年生存率为80%,5年生存率为60%,并且术后合并症发生率低于5%。
这些结果表明,该治疗方式在治疗原发性小肝癌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3. 优势和特点相比传统的手术治疗和化疗方式,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具有很多优势和特点。
该治疗方式无需开放性手术,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治疗过程通过CT导引,能够实现对肿瘤的精确定位和治疗,避免了对正常肝组织的伤害。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具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较少的治疗相关死亡率。
该治疗方式在治疗原发性小肝癌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点。
4. 注意事项和适应症尽管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也需要严格掌握治疗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该治疗方式适用于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肿瘤直径小于5cm,且无肝内外转移的患者。
对于存在肝功能不全、严重心血管疾病和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慎重考虑是否适合该治疗方式。
在实施治疗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和筛查,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5. 临床经验和临床应用近期临床研究发现,CT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已经成为原发性小肝癌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临床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技术的适用范围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技术的适应着主要有肺癌、前列腺癌、肝癌、胰腺癌、肾癌、肾上腺癌、骨骼的良恶性肿瘤、胶质癌、脑膜癌、子宫癌、子宫肌瘤、乳腺癌、卵巢癌、乳腺纤维癌,还有用语癌症止痛等,目前在肺癌和肝癌上最为常用。
氩氦刀低温冷冻手术系统治疗肿瘤的适应症较广,主要应用于全身各种实体肿瘤。
包括肝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胰腺癌、骨骼的良恶性肿瘤、肾上腺癌、脑膜瘤、胶质瘤、子宫肌瘤、子宫癌、卵巢癌、乳腺癌、乳腺纤维瘤,以及用于癌症止痛等,目前最常用的是肝癌和肺癌。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技术可用于治疗失去手术时机的晚期癌症;多中心发生,难以完全切除的肿瘤;放化疗效果欠佳的中晚期肿瘤;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后复发的肿瘤;负荷大,累及大血管、重要器官的肿瘤;高龄、器官功能差、全身状况差难以耐受手术与麻醉的患者;有较重局部症状的中晚期肿瘤等。
(本文内容来自:氩氦刀肿瘤治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