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设计的各项要求

合集下载

楼梯设计有哪些基础尺寸要求?

楼梯设计有哪些基础尺寸要求?
楼梯设计有哪些基础尺寸要求?
楼梯设计有哪些基础尺寸要求?本店铺带来楼梯设计基础尺寸 要求的介绍以供参考。
1、踏步板高度一般在 16 厘米到 22 厘米之间。 2、除了竖直的围栏外,楼梯的围栏也可以水平排列。 3、两根围栏的中心距离不要大于 12.5 厘米,否则小孩的头容易 伸出去,造成危险。 4、安装好的楼梯踏板与墙面留小于 2 厘米的间隙,以免损害墙 面。 (1)楼梯间休息平台净空:等于或大于 2100mm。 (2)楼梯跑道净空:等于或大于 2300mm。 (3)客房走廊高;等于或大于 2400mm。 (4)两侧设座的综合式走廊宽度等于或大于 2500mm。 (5)楼梯扶手高;8501100mm。 (6)门的常用尺寸:宽:8501000mm。 (7)宙的常用尺寸;宽;4001800mm,(不包括组合式窗子)。 (8)窗台高;8001200mm。
第1页共1页ຫໍສະໝຸດ

楼梯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楼梯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住宅公用楼梯的平台宽度应大于 1300mm。 4、空间高度 楼梯平台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2000mm, 楼梯梯段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2200mm, 楼梯梯段最低、最高踏步的前缘与顶部凸出物内边缘线距离 不应小于300mm。
5、 扶手栏杆




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至扶手顶面铅垂线的高度,不宜小 于900mm;平台上的栏杆长度大于500 时,其高度应不小于 1000mm。 幼儿园等经常有儿童使用的场所应在500~600mm 高度增设 扶手。 扶手数量——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 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 中间扶手。《人防》 规定:楼梯和梯阶宽度大于等于1.4 米宜设双们扶手。 栏杆——经常有儿童使用的楼梯,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 造,垂直杆件的净距不应大于110mm。
通常疏散楼梯坡度不应大于45度,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20mm,高度不应大于 200mm;
住宅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60mm,高度不应大 于175mm :
单、多层民用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 除外)如符合下表要求,可设置一个疏散楼梯:
层数 耐火等级
每层最大建筑面 积 (m2)
人数
一、二级 二、三层
名称 踏步高 /mm 踏步宽 /mm
住宅 156-175 260-300
学校、办公室 140-160 280-340
剧院、会堂 120-150 300-250
医院(病人 用) 150 300
幼儿园 120-150 260-300
3、平台宽度 转折小于梯段的宽度。
二、疏散楼梯
疏散楼梯:是安全疏散道路中一个主要组成部 分,应设明显指示标志并应布置在易于寻找的 位置。电梯、自动扶梯不能用做疏散。

设计疏散楼梯的要求

设计疏散楼梯的要求

设计疏散楼梯的要求
设计疏散楼梯应满足以下要求:
1. 规模适宜:根据楼层高度和使用人数确定楼梯宽度、数量和位置,确保能够容纳所有逃生人员,并允许快速疏散。

2. 通道宽度:楼梯通道应足够宽,以保证人员的快速流动和安全疏散。

建议通道宽度不少于1.2米,或根据当地建筑规范进行确定。

3. 步数和踏步高度:楼梯的步数应在合理范围内,不宜太多或太少。

每个踏步的高度也应相对平均,避免出现大的高差,以确保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4. 踏步材料和防滑措施:楼梯的踏步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以减少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滑倒风险。

可以选择使用防滑材料或在踏步上设计防滑条等措施。

5. 扶手配置与高度:楼梯应具备安全的扶手,并保证与踏步高度和位置适当匹配。

扶手的高度和固定牢固度应符合当地建筑规范的要求,以供人员在使用时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平衡。

6. 照明和紧急照明:楼梯道路应有足够明亮的照明设备,以确保人员能够清晰看到楼梯结构和踏步,避免意外发生。

此外,还应提供备用紧急照明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下断电或其他供电故障。

7. 明确标识与指示:在楼梯上设置清晰可见的标识和指示,包括楼层号码、疏散指示箭头、出口标识等,以指导人员正确疏散。

8. 防火和防烟措施:楼梯应采用防火和防烟设计,包括选用耐火材料、防火门、防烟封闭间隔等,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9. 紧急报警设备:楼梯中应配备紧急报警设备,如火灾报警器或手动报警按钮等,以便人员在发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报警求助。

10. 适应特殊需求人群:楼梯设计应考虑到特殊需求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辅助设施和适应性设计,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疏散。

楼梯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楼梯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楼梯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目录
一、楼梯的尺度
二、疏散楼梯
一、楼梯的尺度
楼梯尺度要求:楼梯宽度、踏步尺度、平台宽度、空间高度、 栏杆及扶手高度等。
1、 楼梯宽度: 墙体粉刷表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至 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
确定楼梯宽度的依据:人流量、搬运物品的尺度、空间比例等
楼梯常用宽度:住宅公用楼梯宽度为1100,户内楼梯一般 为800~1000;公共建筑楼梯最小宽度为 1200 以上, 人流较大的公共建筑为1400 以上。 2、楼梯的踏步尺度 每个楼梯梯段的连续踏步级数不应该超过18级,亦不应少 于3级,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小于2级。
名称 踏步高 /mm 踏步宽 /mm
住宅 156-175 260-300
学校、办公室 140-160 280-340
剧院、会堂 120-150 300-250
医院(病人 用) 150 300
幼儿园 120-150 260-3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平台宽度 转折平台——连接前进方向不同的两个梯段的平台,按照人 流量关系,转折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段的宽度。
二、疏散楼梯
疏散楼梯:是安全疏散道路中一个主要组成部 分,应设明显指示标志并应布置在易于寻找的 位置。电梯、自动扶梯不能用做疏散。
数量:疏散楼梯的数量和宽度指标与建筑使用 性质、规模及耐火性能等有关,应按规范要求 确定。
疏散楼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采用弧形楼梯时 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度,且踏面宽 度离扶手25cm处应不小于22cm时:
通常疏散楼梯坡度不应大于45度,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20mm,高度不应大于 200mm;
住宅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60mm,高度不应大 于175mm :

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6.3.1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m。

6.3.2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6.3.3 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00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

6.3.4 楼梯为剪刀梯时,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1.30m。

6.3.5 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说明】6.3.1 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装饰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梯段最小净宽是根据使用要求、模数标准、防火规范的规定等综合因素加以确定的。

这里需要说明,将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梯段最小净宽定为1.00m的原因是:①为满足防火规范规定的楼梯段最小宽度为1.10m,一般采用2.70m或2.60m(不符合3模)开间楼梯间,楼梯面积较大。

如采用2.40m开间楼梯间,每套可增加1.00m2左右使用面积,但楼梯宽度只能做到1m左右;②2.40m开间符合3模,与3模其他参数能协调成系列,在平面布置中不出现半模数,与3.60m等参数可组成扩大模数系列,有利于减少构件,也有利于工业化制作,平面布置也比较适用、灵活;③据分析,只要保证楼梯平台宽度能搬运家具,2.40m是能符合使用要求的;④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1999年经与公安部协调,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规定了“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净宽可不小于1m”。

但其他的住宅楼梯梯段最小净宽仍为1.10m。

6.3.2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高度不应大于0.175m时,坡度为33.94°,这接近舒适性标准,在设计中也能做到。

教学楼楼梯设计与规范要求

教学楼楼梯设计与规范要求

教学楼楼梯设计与规范要求一、引言在教学楼的设计中,楼梯作为连接各个楼层的重要部分,其设计与规范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安全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方面,探讨教学楼楼梯的设计和规范要求,以确保师生的安全和舒适。

二、安全性要求1. 正确的坡度和步高步距比:楼梯的坡度应合理,通常不大于45度。

步高步距比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步高不大于19cm,步距不小于28cm,以便师生能够轻松、自然地步行上下楼梯。

2. 安全的扶手设计:楼梯的两侧应设有稳固的扶手,扶手高度一般为90-100cm,扶手的形状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力和平衡性。

3. 防滑设计:楼梯的台阶和地面应采用防滑材质,如橡胶、梯级砖等,以提供良好的摩擦力。

此外,楼梯的表面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水、油或其他液体的滴落,从而降低滑倒的风险。

4. 足够的照明:楼梯间应有充足的照明,确保师生在上下楼梯时能够清晰地看到台阶和扶手等部分。

照明设备应稳定可靠,照明效果均匀,避免产生明暗差异和眩光。

三、舒适性要求1. 足够的宽度:楼梯的宽度应能容纳师生的双肩并行通过。

一般来说,楼梯的宽度应不小于120cm,以确保楼梯通行的舒适性和流畅性。

2. 合理的楼梯间隔和平台设置:楼梯的间隔和平台设置应合理,以提供足够的休息空间和缓冲区域。

间隔过大会造成上楼过程中的疲劳,间隔过小则会影响人员通行效率。

3. 噪音控制:楼梯设计中,应考虑减少楼梯行走时产生的噪音,采用减震材料或柔软的表面材质,以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四、可持续性要求1. 使用环保材料:楼梯设计应尽量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议使用可再生材料、绿色建筑材料或经过环保认证的材料,如竹木、水泥砖等。

2. 节能设计:楼梯的照明系统应采用节能灯具,如LED灯等,以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照明设备应配备感应器或定时开关,避免无人情况下的能源浪费。

3. 明确标识指示:楼梯间应设置明确的标识和指示,以引导人员正确使用楼梯。

装修中的楼梯和扶手设计要求

装修中的楼梯和扶手设计要求

装修中的楼梯和扶手设计要求随着现代装修风格的多样化和人们对家居美观的追求,楼梯和扶手的设计也成为装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装修中,楼梯和扶手既要满足实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美观和舒适性。

本文将就装修中楼梯和扶手设计的要求进行讨论,并提供一些设计的建议。

一、楼梯设计要求在楼梯的设计中,要兼顾安全性和美观性。

以下是一些楼梯设计要求的具体内容:1. 尺寸合理:楼梯的高度、宽度和踏步的深度都要符合安全标准。

一般来说,楼梯的高度以17厘米左右为宜,楼梯的宽度要能够容纳两个人同时通过,踏步的深度则要在28-32厘米之间。

2. 坡度合适:楼梯的坡度是指楼梯的斜度。

坡度太大会导致上下楼梯时不稳定,坡度太小则会增加楼梯的长度。

一般来说,楼梯的坡度应该控制在30-45度之间。

3. 承重能力:楼梯的结构要能够承受使用者的重量,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

楼梯一般由支撑架和楼梯梁构成,这些部件要选用耐久、坚固的材料,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结构设计要求。

4. 防滑设计:楼梯踏步的表面要有一定的防滑设计,以避免使用者在下雨或者脚底潮湿的情况下滑倒。

可以在楼梯踏步上安装防滑垫或者使用具有防滑性能的材料进行处理。

二、扶手设计要求扶手作为楼梯的辅助设施,同样需要符合安全和美观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扶手设计要求的具体内容:1. 高度合适:扶手的高度要适合使用者的身高,一般来说,扶手的高度应该与楼梯的高度相匹配。

这样可以保证使用者在上下楼梯时能够自然地抓握扶手,起到平衡和支撑的作用。

2. 强度和稳固性:扶手的材料和安装方式要足够强度和稳固,能够承受使用者倚靠时的力量。

常见的扶手材料有木材、金属和玻璃等,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其耐用性和易清洁性。

3. 柔化设计:扶手的形状和曲线设计要与楼梯的整体风格相协调,能够增加楼梯的美观性。

扶手的边缘可以进行柔化处理,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在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圆形或者半圆形的扶手。

4. 防撞设计:扶手的顶部和侧边要进行防撞设计,以避免使用者在上下楼梯时碰撞到扶手带来的伤害。

楼梯设计相关规范

楼梯设计相关规范

楼梯设计相关规范楼梯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为了确保楼梯的设计符合相关规范,国家和行业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对楼梯设计的相关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楼梯设计应以安全为首要原则,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2.实用性原则:楼梯设计应符合实际使用需求,方便使用者的出入和活动。

3.美观性原则:楼梯设计应考虑建筑整体的美观性,与建筑风格相协调。

二、楼梯尺寸规范1. 楼梯宽度:根据使用者数量和功能不同,楼梯的宽度有一定的规定。

一般住宅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800mm,公共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00mm。

2. 楼梯踏步长度:楼梯踏步长度应保持一致,一般为280mm至320mm之间。

3. 楼梯踏步高度:楼梯踏步高度应保持一致,一般为150mm至180mm之间。

4. 楼梯踏步宽度:为了确保人们不会滑倒,楼梯踏步宽度应不小于230mm。

5. 楼梯扶手高度:楼梯扶手的高度应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一般为850mm至950mm之间。

三、楼梯安全设计规范1.楼梯坡度:楼梯坡度指楼梯的倾斜程度,一般建议楼梯坡度不超过30度。

2.楼梯平台:楼梯应设有平台,以便使用者休息或改变方向。

3.楼梯防滑措施:楼梯的踏步应采用防滑材料,以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

4.光线照明:楼梯应设有充足的光线照明,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四、楼梯通道规范1.室内楼梯:室内楼梯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堆放杂物。

2.室外楼梯:室外楼梯通道应设有防滑材料和雨水排放设施,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五、消防逃生楼梯规范1.消防逃生楼梯应设置在建筑物的角落或安全出口处,确保使用者能够快速逃离危险区域。

2.消防逃生楼梯应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使用防火材料进行建造。

3.消防逃生楼梯应设置独立通道和消防设施,以确保使用者顺利疏散。

4.消防逃生楼梯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和照明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总结:楼梯设计相关规范涵盖了楼梯尺寸、安全性、通道设计和消防逃生等方面的要求,旨在确保楼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梯设计的各项要求
一幢楼至少设两个楼梯,设一个楼梯的条件为:
1、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二、三层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除外)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见表;
2、九层及九层以下,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2 的塔式住宅;
3、九层及九层以下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 ,且每层人数不超过30人的单元式宿舍;
4、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5、设有不少于两个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如顶层局部升高时,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每层面积不超过200m2 ,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楼梯,但应另设一个直通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人员疏散比较集中和疏散人员较多的楼梯不宜采用围绕电
梯布置方式。

当楼房内设有两个以上楼梯时,宜分主次,并按交通量大小和疏散便利的需要合理布置平面位置。

主入口内明显位置宜有主楼梯。

楼梯间宜在各层的同一位置,以利于使用和紧急疏散,也不致因移位而浪费面积。

特殊情况需要错位时必须有直接的衔接,不允许出现因寻找和不便而造成对紧急疏散的危害影
响。

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不低于乙级防火门。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规范规定的楼梯宽度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

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住宅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高层建筑防火规范规定
建筑防火规范百人疏散指标规定规范关于栏杆的规定
住宅设计规范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通则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的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的规定减少2m;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
大封闭楼梯间。

当层数不超过4 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m 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