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公开课教案温度和温度计

合集下载

科学教案温度与温度计

科学教案温度与温度计

科学教案温度与温度计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测量温度。

3. 探究温度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温度的概念1.1 温度是什么?1.2 温度的计量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度1.3 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温度计的使用2.1 温度计的种类及原理2.2 水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3 电子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4 温度计的校准与维护第三章:测量温度的实践3.1 室内温度的测量3.2 室外温度的测量3.3 不同物体温度的测量第四章:温度与季节4.1 季节的变换与温度关系4.2 温带、热带、寒带的温度特点4.3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第五章:温度与生活5.1 温度与穿着5.2 温度与饮食5.3 温度与健康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温度概念和温度计使用方法的掌握。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测量温度过程中的操作技能。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探讨温度与生活方面的表现。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教学资源:1. 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2. 多媒体课件3. 相关阅读材料4. 实践场地(室内、室外)第六章:温度与气候6.1 气候与温度的关系6.2 地球气候带的温度特征6.3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第七章:温度与物理现象7.1 温度与物态变化7.2 温度与热传导7.3 温度与热力学定律第八章:温度与生物适应8.1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8.2 温度对生物行为的影响8.3 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第九章:温度与人类活动9.1 温度与农业9.2 温度与工业生产9.3 温度与日常生活第十章:温度与未来挑战10.1 气候变化对温度的影响10.2 温度对人类生存的挑战10.3 创新技术与温度控制这个教案编辑包含了关于温度与温度计的十个章节,涵盖了从温度的基本概念到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的挑战等内容。

教科版科学三下3.1《温度和温度计》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3.1《温度和温度计》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3.1《温度和温度计》教案一. 教材分析《温度和温度计》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够理解温度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温度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长度、重量等基本测量知识,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逐步掌握。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温度有直观的感受,但缺乏对温度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够对温度进行简单的记录和描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难点:学生能够对温度进行科学的观察和记录,理解温度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冰块、记录表格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温度计,记录表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感觉温度的?”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对温度的感受。

然后展示一些图片,如热水、冷水、冰块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温度的高低。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概念,解释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然后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测量温度。

大班科学《温度计》教案(多场合)

大班科学《温度计》教案(多场合)

教案《温度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温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3.温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温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4.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温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六、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让学生回家后,使用温度计测量家中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2.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温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写一篇短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为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细节: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补充和说明:1.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例如,测量室内温度时,可以使用普通的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应使用专用的体温计。

2.检查温度计:在使用温度计之前,应仔细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无损,特别是温度计的玻璃管是否破裂或漏气。

如果温度计有损坏,应立即停止使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校准温度计:在使用温度计之前,应确保温度计的读数准确。

可以将温度计放入一个已知温度的物体中,例如冰水混合物(0℃)或沸水(100℃),观察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与实际温度相符。

(完整版)《温度和温度计》教案

(完整版)《温度和温度计》教案

(完整版)《温度和温度计》教案《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大岗中心小学刘春艳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具准备:一杯热水、一杯冷水、红色煤油温度计、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师:我这里有两杯水(出示两杯水),你觉得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吗?生:发现一杯水是冷水,一杯水是的热水。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用眼睛看,就可以直接看出来,那是不是所有的冷水和热水都可以用眼睛来辨别呢?还可以怎么什么来辨别?如果这杯水过热,可以直接用手摸吗?2、师:他们的冷热程度不一样,我们也可以说他们的温度不一样(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师板书),很明显现在是这杯水温度高,这杯温度低.对吧!3、师:那你看了以后或者摸了以后能说说这杯水比那杯水热多少?或者说这杯水比那杯水温度高多少?谁能说?都说不上来?怎么办?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用温度计来测量一下就知道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研究温度计。

(板书:温度计)(二)观察认识温度计。

我们要用温度计测量,但你了解温度计吗?你知道怎样读数吗?那你觉得我们在使用温度计(完整版)《温度和温度计》教案前先要做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温度计,并把你们组的发现记录下来,比比哪个小组的发现多。

但老师要请大家注意温度计是非常脆弱的,观察的时候不要太大力,打破了要及时告诉老师。

2、学生观察、记录(多媒体出示:①温度计是怎样的?②温度的单位是什么?③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是多少?④温度计上每一小格刻度表示多少?)3、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观察中的发现。

三年级科学温度和温度计教案

三年级科学温度和温度计教案

三年级科学《温度和温度计》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够记录和分析数据。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教学重点:1. 温度的概念。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2. 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第一章:温度的概念1.1 教学内容1. 引入温度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讲解温度单位和常用温度单位摄氏度。

1.2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感受身边的物体冷热程度,引出温度概念。

2. 讲解:讲解温度单位和摄氏度,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计量单位。

第二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 讲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2. 演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2 教学过程1. 讲解:讲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 演示:演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第三章:实验测量温度3.1 教学内容1. 设计实验,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

2. 记录和分析数据。

3.2 教学过程1. 设计实验: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水、冰、热水等物体的温度。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 记录和分析数据: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不同物体的温度差异。

第四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4.1 教学内容1. 讲解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 让学生学会温度计的清洁和保养。

4.2 教学过程1. 讲解:讲解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2.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温度计的清洁和保养。

第五章:数据的记录和分析1. 讲解数据的记录方法。

2. 讲解数据分析的方法。

5.2 教学过程1. 讲解:讲解数据的记录方法,让学生学会规范记录数据。

2. 实践: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温度计》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温度计》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温度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天气和季节》第三节《温度计》。

内容主要包括温度计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温度计的基本结构,理解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2.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温度计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到温度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观察和记录温度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器材等。

学具:每人一个温度计、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准备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幼儿观察并用手感受温度差异。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温度计来测量这两杯水的温度?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温度计,讲解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2)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强调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记录在记录表上。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操作错误,解答幼儿的疑问。

(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温度变化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1. 温度计的结构2. 温度计的原理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4. 温度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温度计测量家中不同房间的温度,记录在表格中,并分析温度差异的原因。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程度较高,但对温度计的测量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温度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气象等,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温度计的原理2.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3.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4.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拓展延伸一、温度计的原理温度计的原理是基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理。

小学三年级科学《温度和温度计》教案详解

小学三年级科学《温度和温度计》教案详解

小学三年级科学《温度和温度计》教案详解教案详解一、教学目标1.掌握温度的概念和意义。

2.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种类。

3.了解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单位。

4.理解和掌握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5.培养学生对温度认识和测量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温度的概念和单位;了解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难点:理解和掌握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三、教学内容1.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随季节的变化,让学生通过感受自己的身体状态认识到温度的概念,即高温、低温。

进而引出温度计,让学生认识到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

2.温度的概念和单位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和单位。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

3.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计的种类,如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并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温度计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同时,教师为学生演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尝试自己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使用温度计时,注意安全,正确使用。

4.温度计的测量原理通过讲解温度计的测量原理,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讲解不同种类温度计的测量原理,让学生了解不同温度计测量原理的区别。

5.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对温度和温度计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时,向学生介绍读书、参观科技馆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温度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温度和温度计有一个直观感受,如通过实物、图片、动画等方式引导。

2.示范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或演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温度计的使用和测量方法。

3.合作探究法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探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素质。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布置温度计的制作等任务,对学生进行评价。

同时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在本节课程中的掌握情况。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科学《温度计》教案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科学《温度计》教案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科学《温度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园科学活动手册》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温度计》。

内容详细包括:认识温度计的构造、用途及使用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观察和记录气温变化,理解温度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用途,掌握使用温度计的基本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记录气温变化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气温变化,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热水、冰块、记录表、画笔等。

学具:每组一个温度计、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箱子,里面装有热水和冰块,让幼儿触摸并描述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热水和冰块的温度不同?如何测量它们的温度?2. 讲解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10分钟)(1)教师出示温度计,讲解其构造,如玻璃管、液体、刻度等。

(2)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并强调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测量室内温度?(2)教师带领幼儿使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温度计和记录表,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测量周围环境的温度。

(2)幼儿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并与同伴交流讨论。

(1)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分享测量结果,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气温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温度计的构造:玻璃管、液体、刻度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3. 室内温度测量结果: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庭周围环境的气温变化,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时间:上午10点地点:阳台温度:25℃3. 作业要求:用画笔和记录表记录气温变化,至少记录3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日期2017年3月18日 上课时间2017年3月30日
课题
温度和温度计
总第15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什么是温度。
本课第 1课时
2、观察和研究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课型:
新授
3、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温度联系起来。
重点

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具:温度计,不同温度的水、杯子等
难点
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展示反馈)
三、自主学习
1、出示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小组合作:观察温度计提示:
:
3、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
4、汇报交流。
5、学生对照问题,
四、合作探究
1、出示课件,然后教师设置温度,
2、请同学读或者写,巩固。同时强调:
<
3、考一考
4、小知识:介绍各种温度计
五、总结反思
我们今天学习了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以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读和写及注意事项。
( )。
5、15摄氏度写作( ),零下7摄氏度写作( )。
6、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温度计的液柱会( )。

八、板书设计
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
读作:摄氏度 写作:℃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一、揭示目标
1、知道什么是温度。
2、观察和研究温度计的主要构造。3、会读写温来自计指示的温度。二、设境引入
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
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
3、出示四杯冷热不同的水,请同学们用手感知温度。
六、质疑拓展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师生讨论,并明白: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7、当堂检测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通常用

( )来表示。
2、物体的温度可以用( )来测量。
3、温度计主要由( )、( )、( )三部分组成。
4、36℃读作( ),- 5℃读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