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试验方法概述

合集下载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概述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概述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概述严健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摘要:地震的多发性和破坏性,使得结构抗震试验研究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广泛关注。

目前人类已经发明了很多结构抗震试验研究的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结构抗震试验常用的四种方法,分别是(1)拟静力试验方法;(2)多维拟静力试验方法;(3)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方法;(4)拟动力试验方法,并对其各自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抗震试验;拟静力试验;振动台试验;拟动力试验;概述The Summary of the Dynamic Testing Method of Structures Abstract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ismic research of structures which due to the multiple and devastating earthquake. Some dynamic test means were developed by human in the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four kinds of commonly used structure seismic test methods were describe, including The Pseudo Static experiment method, Dimensional Quasi-Static test methods, seismic simulation shaking table experiment method, Pseudo-dynamic test method.Key wordsdynamic testing; the pseudo-static experiment; shaking table experiment; pseudo-dynamic test;aseismatic design methods; summary0 前言地震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最严重的突发式自然灾害之一。

混凝土中抗震性能试验方法规程

混凝土中抗震性能试验方法规程

混凝土中抗震性能试验方法规程一、前言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地震中,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混凝土抗震性能试验方法规程。

二、试验前准备2.1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并经过检定或校准。

2.2 试样制备:试样应按照设计要求制备,试样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3 试验环境:试验室环境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内应保持干燥、无风、无震动等条件。

三、试验方法3.1 静载试验方法3.1.1 试验原理:在试验机上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垂直加载,记录试样的应变和载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分析试样的抗震性能。

3.1.2 试验步骤:(1)试验前校准试验机。

(2)将试样放置在试验机上,保证试样与试验机平面垂直。

(3)加载试样,记录载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4)根据曲线图计算试样的应变和载荷,分析试样的抗震性能。

3.1.3 试验要求:试验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试验时应保持试验环境的恒定。

3.2 压缩试验方法3.2.1 试验原理:在试验机上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垂直加载,记录试样的应变和载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分析试样的抗震性能。

3.2.2 试验步骤:(1)试验前校准试验机。

(2)将试样放置在试验机上,保证试样与试验机平面垂直。

(3)加载试样,记录载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4)根据曲线图计算试样的应变和载荷,分析试样的抗震性能。

3.2.3 试验要求:试验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试验时应保持试验环境的恒定。

3.3 拉伸试验方法3.3.1 试验原理:在试验机上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垂直加载,记录试样的应变和载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分析试样的抗震性能。

3.3.2 试验步骤:(1)试验前校准试验机。

(2)将试样放置在试验机上,保证试样与试验机平面垂直。

(3)加载试样,记录载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4)根据曲线图计算试样的应变和载荷,分析试样的抗震性能。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结构抗震试验方法是评估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试验可以模拟地震力作用下建筑物的振动情况,从而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静力试验方法静力试验方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通过给定一定的静力水平作用于结构上,观察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响应,从而评估结构的稳定性。

静力试验方法适用于小型结构或需要进行初步评估的情况。

动力试验方法动力试验方法是一种更加真实的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在试验中,会施加模拟地震波或其他动态载荷于结构上,观察结构的振动响应。

通过动力试验可以更真实地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性能,评估其抗震性能和破坏机制。

大型结构试验方法对于大型建筑物或桥梁等大型结构,通常需要进行大型结构试验来评估其抗震性能。

这种试验方法会使用实际尺寸的结构进行试验,通过施加真实地震波或其他动态载荷,模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大型结构试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合方法数值模拟与试验结合方法结合了数值模拟和实际试验,是一种综合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方法。

通过在数值模拟中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将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相结合,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优化结构设计和改进抗震设施。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对于评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试验方法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评估结果,有助于工程师优化结构设计和确保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

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结构抗震试验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确保公共安全。

建筑物抗震检测怎么测试的

建筑物抗震检测怎么测试的

建筑物抗震检测怎么测试的
建筑物抗震检测是评估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性能,以便保障建筑物结构
的稳定和安全。

抗震检测通常包括建筑物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测试,以及地基土壤的抗震性能评估。

下面将介绍建筑物抗震检测的主要测试方法。

1. 静力测试
静力测试是抗震检测的基础,通过施加静态荷载来评估建筑物结构的受力性能。

测试中常用的设备包括静载试验仪和应变片等。

2. 动力测试
动力测试是评估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情况。

常见的动力测试方法包括地
震模拟试验、振动台试验和动力响应分析。

3. 检测技术
建筑物抗震检测还涉及到多种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电阻应变片测量、
振动传感器等。

这些技术可以用来监测结构的变形、裂缝和应力。

4. 地基土壤测试
地基土壤的性质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

地基土壤测试包括土壤采样、密度测试、压缩试验、地基承载力测试等。

5. 数据分析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建筑物结构和地基土壤的抗震性能,为制定
加固和改进方案提供依据。

建筑物抗震检测是保障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
才能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解答关于建筑物抗震检测测试方法的疑问。

抗震试验的主要试验方法有

抗震试验的主要试验方法有

抗震试验的主要试验方法有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需要进行抗震试验。

抗震试验的主要方法包括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

静力试验
静力试验主要是通过在地震力作用下对建筑结构施加静力荷载,模拟地震时的
情况,从而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静力试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强度试验:对建筑结构进行静荷载试验,评估其承载能力和破坏模
式。

2.位移试验:施加位移荷载,评估结构的变形能力和变形性能。

3.刚度试验:通过施加位移或弯矩荷载,评估结构的刚度和变形能力。

4.耗能试验: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耗能能力,包括材料损伤、变
形耗能等。

动力试验
动力试验是通过施加动态荷载,模拟地震的动态性能,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进行评估。

动力试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模态试验:对建筑结构进行自由振动或受迫振动试验,获得结构的
固有频率和振型。

2.频率响应试验:施加频率变化的动态荷载,评估结构的频率响应特
性。

3.时程分析试验:根据实际地震波进行动态加载试验,评估结构的动
态响应和破坏模式。

4.振动台试验:将建筑结构放置在振动台上,施加模拟地震波动荷载,
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以上主要试验方法,可以全面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为设计和改进建
筑结构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抗震试验是提高建筑抗震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对于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抗震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混凝土抗震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混凝土抗震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一、前言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抗震性能试验方法的基本要求、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以及试验结果的处理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

二、术语和定义2.1 混凝土试件:以混凝土为基础材料制成的试验样品。

2.2 观测点:试件表面或内部设置的用于观测变形、裂缝等的点位。

2.3 应变计:用于测量试件应变的仪器。

2.4 加载系统:用于施加试验荷载的装置。

2.5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加载系统施加的荷载大小和加载速率的装置。

三、试验设备3.1 试验机:试验机应满足以下要求:(1)具备足够的负荷承受能力;(2)具备稳定的加载速率控制能力;(3)具备适当的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

3.2 应变计:应变计应具备以下要求:(1)能够精确测量试件表面或内部的应变变化;(2)具备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3.3 试件制备设备:试件制备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1)具备足够的制备能力;(2)能够保证试件的几何尺寸和质量。

四、试验方法4.1 试件制备(1)试件应按照设计要求制备,试件尺寸和数量应符合试验计划要求。

(2)试件制备过程中应注意试件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试件内部应不得有明显的气孔、缺陷等。

(3)试件应在适当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养护,以保证试件强度和稳定性。

4.2 试验荷载(1)试验荷载应按照试验计划要求施加。

(2)试验荷载的加载速率应符合试验计划要求,同时应注意试件变形和裂缝的观测。

4.3 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1)应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试验荷载、试件应变和变形等数据。

(2)试验数据应采用计算机处理,以便于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价。

4.4 试验结果评价(1)试验结果应按照试验计划要求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试件的破坏模式、承载能力、刚度等。

(2)试验结果应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以评价试件的抗震性能。

五、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试验计划和试验情况的描述;(2)试件制备和试验过程的描述;(3)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结果;(4)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5)结论和建议。

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一、研究背景
地震是一种非常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中,抗震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因此对其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试验研究目的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并且分析其抗震性能,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三、试验研究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模拟地震的方式,通过对样品进行往复加载,观察其变形和破坏情况,从而分析其受力情况和抗震性能。

四、试验研究步骤
1. 样品制备:制备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的样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
作。

2. 试验设备准备:准备地震模拟试验设备,包括地震模拟器、测量仪器等。

3. 试验前准备: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对样品进行检查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 试验过程:将样品放置在地震模拟器上,进行往复加载,记录其变形和破坏情况。

5. 数据处理: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五、试验研究结果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较为复杂,主要受到剪力和弯矩的作用。

2. 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地震作用。

3.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结构设计和加固,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六、研究结论
本次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地震作用。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结构设计和加固,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结构抗震静力实验方法综述

结构抗震静力实验方法综述

结构抗震静力实验方法综述结构抗震静力实验方法综述李循锐(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摘要:详细介绍了两种结构抗震试验方法:伪静力试验和拟动力试验,对伪静力试验的加载设备和装置及试验方法作了说明,具体阐述了拟动力试验的基本方法和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拟动力试验及子结构技术,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结构抗震静力试验;伪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0 引言我国处在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包围之中,汶川地震震害教训非常深刻,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使建筑物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及良好的抗震性能。

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试验,可以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和抗震性能进行评价。

通过抗震试验,可以研究结构在弹性阶段的自振周期、振型、能量耗散和阻尼值亦即结构的线性动力特性;也可以研究非线性阶段的能量耗散、滞回特性、延性性能、破坏机理亦即结构的非线性性能。

1 概述在长期抵御地震灾害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工程结构抗震试验是研究结构抗震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由于地震发生前的不确定性和发生传播的不确定性,这个也使结构在地震反应也是不确定性的。

所以结构抗震试验很大程度上是简化或者是将不确定性确定化,从而让试验可以实施[1]。

2 结构抗震静力实验结构抗震静力试验是以静力的方式模拟地震作用的试验。

结构抗震试验又分为伪静力试验和拟动力试验。

结构抗震静力试验优点是设备要求不高,成本低。

但是,抗震静力试验最本质的缺点是不能反映地震时材料应变速率的影响。

3 伪静力实验3.1 加载设备和装置 3.1.1 加载设备结构伪静力试验加载设备有很多种,以前一般采用手动加载的方法,实验室里主要采用机械式千斤顶或是液压式千斤顶。

而手动加载自动化程度太低,也不容易提高试验数据的精度。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实验室里主要采用的是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3.1.2 加载的反力装置电液伺服加载器一方面和试件相连,另一方面和反力装置相连,方便对结构进行加载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概述严健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摘要:地震的多发性和破坏性,使得结构抗震试验研究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广泛关注。

目前人类已经发明了很多结构抗震试验研究的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结构抗震试验常用的四种方法,分别是(1)拟静力试验方法;(2)多维拟静力试验方法;(3)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方法;(4)拟动力试验方法,并对其各自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抗震试验;拟静力试验;振动台试验;拟动力试验;概述The Summary of the Dynamic Testing Method ofStructuresAbstract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ismic research of structures which due to the multiple and devastating earthquake. Some dynamic test means were developed by human in the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four kinds of commonly used structure seismic test methods were describe, including The Pseudo Static experiment method, Dimensional Quasi-Static test methods, seismic simulation shaking table experiment method, Pseudo-dynamic test method.Key wordsdynamic testing; the pseudo-static experiment; shaking table experiment; pseudo-dynamic test;aseismatic design methods; summary0 前言地震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最严重的突发式自然灾害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高度城市化,地震必将对人们生命和生活设施及工业生产体系带来愈来愈严重的威胁。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连续发生的大地震,如1994年美国洛杉矶的北岭(Northridge)6.7级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亿美元;1995年日本阪神(Kobe)7.2级地震,造成5466人丧生,3万多人受伤,几十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60亿美元;1999年8月17日的土耳其伊兹米特(Izmet) 7.4级地震,造成约17000死亡,45000人受伤,20多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约120亿美元,如图0.1所示;1999年9月21日发生在我国台湾的7.6级集集地震,造成约2470人死亡,1130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18亿元;2010年1月12日发生在加勒比岛国海地的7.0级地震,造成约22.25万人遇难,19.6万人受伤。

[1]图0.1 土耳其伊兹米特(Izmet) 7.4级地震灾区震后图我国处在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包围之中,汶川地震震害教训非常深刻,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四川的8.0级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图0.2为汶川地震的灾区震后图;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我国青海省玉树地区的7.1级地震,造成约2698人丧生,270人失踪。

图0.2 汶川地震的灾区震后图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结构的破坏引起的,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使建筑物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及良好的抗震性能。

因此,为了避免、减少社会经济损失,有必要进行抗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为地震设防和抗震设计提供依据,提高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但是由于地震机理和结构抗震性能的复杂性,仅以理论的手段还不能完全的把握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反应过程和破坏机理,还需要通过结构试验模拟地震作用研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结构在弹性阶段的自振周期、振型、能量耗散和阻尼值亦即结构的线性动力特性;也可以研究非线性阶段的能量耗散、滞回特性、延性性能、破坏机理亦即结构的非线性性能。

1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目前,结构抗震试验方法大体上分为四类,即拟静力试验、多维拟静力试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拟动力试验。

拟静力试验是目前在结构工程应用最为广泛的试验方法,它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得结试件的刚度、承载力、变形、和耗能能力和损伤特征等信息,但不能模拟结构的地震反应过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是最能真实再现结构地震动和结构反应的试验方法,但由于台面尺寸和承载力的限制,只能进行小比例模型的试验,且往往配重不足,不能很好的满足相似条件,导致地震作用破坏形态的失真;拟动力试验吸取了拟静力试验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两种试验方法的优点,可模拟大型复杂结构的地震反应,在抗震试验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振动台试验在评估结构体系抗震性能方面是最为客观实际真实有效的,然而由于其高额的费用成本使得常常采用小比例尺振动台试验; 拟动力试验是一种保留了振动台试验的一些特点的试验方式。

然而大多数的结构构件或组件的试验都是采用拟静力试验方式,亦即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2]2 拟静力试验2.1拟静力试验的简介和作用原理20 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学者将拟静力试验方法用于获取构件的数学模型,为结构的计算机分析提供构件模型,并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对结构模型参数作进一步的修正。

拟静力试验( quasi-static testing) 又称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或伪静力试验,它是采用一定的载荷控制或变形控制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使试件从弹性阶段直至破坏的一种试验。

拟静力试验实质上是用静力加载方式模拟地震作用,其优点是在试验过程中可以随时停下来观测试件的开裂和破坏状态,并可根据试验需要改变加载历程。

但是加载历程与实际地震作用历程无关,不能反应时应变数率的影响,即拟静力试验只能得到构件或结构在反复荷载下的恢复力滞回特性,不能得到结构地震反应全过程。

拟静力试验的目的是对构件或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基本表现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建立一种可靠的理论分析上的力学或数学模型。

而在许多实际工程中,结构或构件的检验性试验也采用此法,目的在于检验现有方法的准确程度和存在不足。

拟静力试验包括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试验,加载方式有单点加载和多点加载。

从试件种类来看,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石结构以及组合结构是研究最多的;从试件的类型来看,梁、板、柱、节点、墙、框架和整体结构等都是拟静力加载试验的主要对象。

过去在试验室中,拟静力试验主要采用机械式千斤顶或液压式千斤顶进行加载。

这类加载设备主要是手动加载,试验加载过程不容易控制,往往造成数据测量不稳定、不准确,试验结果分析困难。

2.2拟静力试验发展现状与振动台试验和拟动力试验相比,由于其相对较低的经济成本以及其显著的技术优势,拟静力试验方法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结构工程抗震领域的最受欢迎的试验技术之一。

[3]通过该试验方法技术可以有效获得结构构件( 组件) 的强度、刚度、变形、耗能等重要可靠信息,从而为建立诸如恢复力模型、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和研究破坏机制等,以及为发展和改进新型的抗震构造措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目前许多结构试验室主要采用电液伺服加载系统进行结构的拟静力加载试验。

电液伺服作动器与试件和反力装置的连接与固定方式应符合结构物实际的受力条件,所以反力装置和传力装置以及连接与固定方式也都是在拟静力加载试验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反力装置主要有反力墙、反力台座、门式刚架、反力架和相应的各种组合类型。

国内外许多试验室都建有大型的、多维的反力墙和台座,最大的反力台座其长度达50m,反力墙高度达23m,可以进行七层原型房屋结构的抗震试验研究。

目前,常用的拟静力加载试验规则有三种,即位移控制、力控制和力-位移混合控制加载。

位移控制加载是以加载过程的位移作为控制量,按照一定的位移增幅进行循环加载。

有时是由小到大变幅值的,有时幅值是恒定的,有时幅值是大小混合的;力控制加载方式是以每次循环的力幅值作为控制量进行加载,因为试件屈服后难以控制加载的力,所以这种加载方式较少单独使用;力-位移混合控制加载方法,即先以力控制进行加载,当试件达到屈服状态时改用位移控制。

[5]拟静力试验进程中的问题,一是试验过程中如何确定开裂荷载,目前仍然是用人工方法检查,且逐级加载也难以准确地得到开裂荷载和屈服载荷并且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屈服点的统一标准;二是在试验过程中很难精确确定试件的屈服载荷,仍然是由人的经验判断,有些试件本身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对于这样的试件,应当考虑全过程用位移控制完成试验。

另外,对于多维拟静力试验,加载规则也非常多,但是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规范或规程。

且控制模式的选择、特别是控制模式的转换条件很难确定多维拟静力试验不同于一维拟静力试验。

拟静力试验过程需要通过测量仪器对试件的变化进行量测,拟静力加载试验中最关心的有试件的应力、应变、力和变形,因此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应变计是常用的量测传感器。

将这些量测传感器合理地布置和组合,可以量测试件的力、位移、应变、矩和曲率等。

过去常用的机械式和电子式的量测仪器正在被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量测仪器所取代。

2.3拟静力试验发展现状尽管拟静力试验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及领域,然而其独有的无法克服的技术劣势或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些缺陷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即是加载制度所存在的。

1) 当地震作用下应变速率的影响不可忽略时,如果处理不当,拟静力试验方法会给出不合适的甚至是错误的结果: ①当结构构件或结构体系的超强特性对于结构的反应相当重要和关键时; ②当结构的破坏模式主要由应变率显著控制时,诸如冲击荷载下的结构构件; 而加载制度自然无法考虑应变率的影响。

2) 当结构的总体反应对结构的内力分布模式敏感或结构构件性能对弯剪比或弯压比敏感时,拟静力试验技术就只能给出有限甚至是不足的信息,这是由于其试验装置的简单性、模型试件的理想简化所致。

这一点目前似乎并不能在加载制度中予以考虑。

3) 当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很重要时,根据拟静力试验所获得的试验数据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保守的下限值不得而知。

尽管很多的试验数据表明是可以的,但是对这些退化材料性能的过高估计或过低估计究竟对结构整体的性能影响如何,并没有被有效研究过。

4) 尺寸效应的考虑。

由于实验室的试验能力及场地大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通常都是采用缩尺比例模型试件,这对于构件或组件的连接节点,可能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