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3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地位:长篇小说, 地位:长篇小说,是塞万提 斯的代表作。 斯的代表作。 构思: 构思:据说小说是在狱中最 初构思的。 初构思的。 创作过程:1605年第一部完 创作过程:1605年第一部完 成出版,当年就再版5 成出版,当年就再版5次。 正当塞万提斯写作《 正当塞万提斯写作《堂吉诃 第二部时, 德》第二部时,有人化名阿 隆索费尔南德斯 隆索费尔南德斯德阿 维利亚纳达, 维利亚纳达,出版了一部伪 造的续篇,歪曲作家原意, 造的续篇,歪曲作家原意, 内容低劣荒诞。 内容低劣荒诞。塞万提斯为 了还击,于1615年出版了 了还击, 1615年出版了 堂吉诃德》第二部。 《堂吉诃德》第二部。
人文主义
核心:是与宗教神学对比意义上 : 神本主义” 的“人”。与“神本主义”针锋 相对,人是“宇宙的精华, 相对,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 的灵长” 的灵长”。 内涵:包括肯定个人情感、欲望 :包括肯定个人情感、 的合理性,反对禁欲主义。 的合理性,反对禁欲主义。这就 是说,人本首先是个人之本。 是说,人本首先是个人之本。个 体性的人之本是理解人本主义的 前提和基础。从肯定个人欲望、 前提和基础。从肯定个人欲望、 情感出发, 情感出发,人文主义者把认识自 己和认识世界当成了最重要的两 大任务。 大任务。
塞万提斯的创作
田园小说《伽拉苔亚》 田园小说《伽拉苔亚》 (1584) 剧本《努曼西亚》 剧本《努曼西亚》(1584) 短篇小说集《 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 事集》 1613) 事集》(1613) 长诗《 长诗《巴尔纳索神山瞻礼 记》(1614) 剧作《 剧作《八出喜剧和八出幕 间短剧集》 间短剧集》(1615) 小说《 小说《贝雪莱斯和西吉斯 荣达历险记》 1616) 荣达历险记》(1616)
2.1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

一、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概述
(一)文艺复兴
1.历史背景: 经济发展;地理大发现;自然科学的进步;宗教改革。
2. 起源意大利原委: 资本主义萌芽;世俗统治者支持人文主义运动;古文
化运动;社会心理的变化。
• 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回到希腊罗马去”的旗号,声称要 把久已湮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故有“文艺复兴” 之称。文艺复兴不是古代文化的单纯复兴,它包含了萌 芽中的资产阶级文化因素,它是在封建制度内部形成的 新的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物,与资本主义在各国的发生、 发展息息相关。因而,文艺复兴是一个在自然科学和社 会科学各个领域全面开展的思想文化运动。
《坎特伯雷故事集》
作品由一个总序和23个短篇 故事组成,绝大部分是诗体。 故事讲一群香客从伦敦到坎 特伯雷朝圣,路上讲述故事。 主要内容是描写爱情,反对 禁欲主义,广泛地反映了资 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英国社会 生活,揭露了教会的腐败、 教士的贪婪和伪善,谴责了 扼杀人性的禁欲主义,肯定 了世俗的爱情生活。
的框型结构。书名10日,人物10人,每天故事10个,所讲 时间10天,4个10,显示了数的和谐与排列的完整。形成 边长为10的正方形,即10X10的框型结构。追求形式美的 体现。
艺术风格:幽默讽刺;描述轻快明朗、生动活泼;与时
代精神相一致。
影响与地位: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发展
了中古短篇故事,为意大利的艺术散文奠定了基础。开创 了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薄伽丘是近代短篇小说的开 创者。
3. 埃德曼· 斯宾塞(1552-1599)
2. 托马斯· 莫尔(1478-1535)
英国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学者和阅 历丰富的政治家、作家。欧洲早期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
代表作《乌托邦》(Utopia, 1561),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空 想社会主义小说,描写一个旅行家 的奇遇。他在海上发现一个海岛乌 托邦,那里的居民过着共产主义式 的和平生活,享有完全的平等。这 是西方文学关于“理想国”的描写。 “乌托邦” 一词,取古希腊文“乌 有之乡”之意。作品语言优美,想 象丰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改革的 理想。
3.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

托马斯·莫尔与《乌托邦》
人文主义者大法官托马斯·莫尔写下了近代 空想社会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乌托邦》 (1516)。小说借一位回到英国的水手之口,揭露了英
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丑恶现象,指出“圈地运动”中 “羊吃人”的血腥事实,也描绘了“乌托邦”中没有人 剥削人现象的理想社会。
返回目录
斯宾塞与《仙后》
弗兰希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被誉为 “人文主义之父”。
他很早就热心于研究古代典籍,提 倡研究人文科学,与教会的神学相 对抗。他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成就 是诗歌。他敏感多愁的天性使他的 诗歌创作对人的情感作出了细致入 微、优美飘逸的描绘。他的抒情诗 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返回目录
彼得拉克和十四行诗《歌集》
他的戏剧一类以爱情和家庭生活为题材, 一类是社会政治剧。
他的代表作是《羊泉村》(1619)。富有民 主性与战斗性。
返回目录
(4)英国文学
“英国诗歌之父”乔叟与《坎特伯雷故事集》 托马斯·莫尔与《乌托邦》 斯宾塞与《仙后》 大学才子派 莎士比亚
返回目录
乔叟与《坎特伯雷故事集》
诗人杰佛利·乔叟(1340---1400)是英国最早出 现的人文主义作家。
拉伯雷的《巨人传》
弗朗索瓦·拉伯雷(1495—1553)是法国具 有民主倾向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欧洲文 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之一。他是一位博 学多才的文化巨人,他代表了文艺复兴时 期法国文化的高峰。
他的文学代表作长篇小说《巨人传》 (1532—1564)是用13种方言写成的,共分 5部,前两部写巨人国王卡冈都亚(高康大) 和他的巨人儿子庞大固埃的出生、教育、 游学和他们的文治武功;后三部写庞大固 埃和他的朋友巴汝奇探讨婚姻问题,以及 他们为寻找“神瓶”而游历各地的见闻。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1、文艺复兴;2、人文主义3、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4、各国文学概况(1)意大利文学(2)法国文学(3)西班牙文学4)英国文学5、《堂?吉诃德》评析6、莎士比亚创作概况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指14-17世纪发端于意大利后波及全欧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在哲学、文学艺术及自然科学诸领域展开。
其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继古希腊之后第二次思想文化的高峰,对欧洲及世界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等同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和17世纪以后的"人道主义"。
其思想核心是:以人性反对神性。
以此为核心,有以下内容:(1)重视现世幸福,反对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2)以自由平等反对专制暴虐;(3)以科学反对愚昧;(4)主张创造、探索,反对保守、落后。
3、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1)人本主义文化精神与文学主题:人文主义文学否定了中世纪以神性奴役人性的反人道思想,复活了古希腊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创造,肯定现世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以此为核心形成全新的文学主题:以科学理性反对蒙昧迷信,以个性解放反对专制权威,以现世生活反对来世思想,以世俗情感反对禁欲主义。
(2)写实与幻想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人文主义文学摒弃了中世纪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方法,提倡摹仿"自然",以写实手法描写现实人生。
同时,汲取古希腊罗马文学和中世纪民间文学、骑士文学中浪漫主义因素,形成科学而典范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3)崭新的文学体裁:人文主义文学发展了既有的抒情诗、叙事诗、散文、悲剧、喜剧等文学体裁,使之趋于完善。
同时,又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如十四行诗,框架式小说,流浪汉小说等。
外国文学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 文艺复兴运动部分地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人文主义者毕代的建议下,于 1530年建立法兰西学院,以研究希腊语、拉丁语和希 伯莱语为主,并批准印行希腊文书籍。法兰西学院与 教会控制的巴黎大学呈分庭抗礼之势。 弗朗索瓦的姐姐玛格丽特•德•那伐尔(1492-1549)支 持人文主义者和胡格诺教派。著有模仿《十日谈》的 《七日谈》。她的宫苑成了受教会迫害的人文主义者 和新教徒的避难所。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
龙沙
“法国第一位近代抒情诗人” 主题多写爱情 《致爱兰娜的十四行诗》
待你到垂暮之年
待你到垂暮之年,夜晚,烛光下, 坐在炉火旁,边纺纱边饶线, 你吟诵我的诗,发出感慨万千: 当年我多美,龙沙赞美过我啊。 那时候你不用女仆传语递话, 她干活儿累得半睡半醒之间, 听到我的名字仍然安稳睡眠, 即使用动听词句赞颂你也罢。 我将长眠地下,成为无骸幽灵, 在爱神木的树阴下歇息安定; 你则是一个蛰居家中的老妪, 怀念我的爱情,悔恨你的倨傲。
“一部完整的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
夸张讽刺的手法;拉伯雷式的讽刺
自我意识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资产 阶级肯定人的自我意识,在 《巨人传》中表现得最充分。 巨人们自觉抒发自我,表现自 我,做全面发展的理想人。
西方自我意识的发展: 古希腊: 表现人体美 中世纪: 宗教良心感
文艺复兴:歌颂理想的“人”
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
蒙田(1533-1592)
• 16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散 文家。著有《随笔集》三卷。蒙田具有怀 疑论思想。阐明了新兴资产阶级对各种事 物的看法。他主张“只有怀疑才能够判断 和论定”,不要说“我懂得”,而要说 “我懂得什么呢?” • “生活的哲理” • “我有何知” • 享受生活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二时期,全盛时期、悲剧时期。创作以悲剧为主。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揭露资本主义金钱作用的《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奥赛罗》是一出理想破灭的悲剧。其中奥赛罗、苔丝德蒙娜是人文主义者形象;伊阿古是阴谋家、野心家形象。
第二节 塞万提斯
早期作品:历史剧《奴曼西亚》取材于西班牙人民反抗罗马侵略者的斗争史实,歌颂了顽强不屈、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晚年作品: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事集》是除《堂吉诃德》之外最重要的作品。
1.堂吉诃德形象: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具有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是一个既有喜剧因素又有悲剧因素的人文主义者形象。
13.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思想内容上,反封建反教会,揭露封建贵族和教士的恶德败行,嘲讽教会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抨击封建割据,歌颂国家民族统一,表现人文主义理想。
创作方法上,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提倡“模仿自然”,摒弃中古梦幻、寓意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生动活泼的写实精神。文学发展上,形成民族文学,各民族采用本民族语言写作,强调反映民族生活,使文学富有民族特色。
6.西班牙文学(在诗歌、戏剧、小说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7.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以流浪汉等下层人物为主人公,多采用自传体的形式写成。作品通过主人的不幸流浪谋生的经历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意义。无名氏的《小癞子》是这种小说的代表作。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在刻划人物、反映现实和结构艺术上,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_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1-2)

拉伯雷《巨人传》 • • • • • • • 后三部写庞大固埃和他的朋 友巴汝奇探讨婚姻问题,以 及他们为寻找“神瓶”而游历各 地的见闻。 人物形象:类似神话。故事 情节:荒诞不经。 语言风格: 妙趣横生又油滑粗俗。
拉伯雷《巨人传》
小说看似荒诞离奇,却蕴含了严肃深邃的主题: • 首先,小说以“巨人”为线索,歌颂了人的力量。 • 其次,《巨人传》对封建教会作了无情的嘲讽, 并描绘了希望中的理想世界。 • 还有,《巨人传》表现了反封建反暴政的思想。 • 另外,《巨人传》还开创了长篇小说的新形式。 (它是欧洲散文体长篇小说的开端)
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文艺复兴的产生 1、社会历史的动因 2、思想文化的动因 ①中世纪世俗性、人民性的文化 价值体系 ②新兴的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 ③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
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文艺复兴的产生 1、社会历史的动因 从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处于地中海沿岸 的一些城市,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 术进步,在封建社会内部开始陆续出现了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意大利北部和沿海 一些城市已有了初具规模的手工业和较为发 达的商业贸易。欧洲的初期城市中也出现这 种情况。
《十日谈》 Decameron
第二节
• • • • • • • •
薄伽丘
主要作品 传奇小说《菲洛柯洛》 1336 叙事长诗《菲洛斯特拉托》1338 《苔塞伊达》 1340-1341 牧歌式传奇《亚美托的女神们》1342-1343 长诗《爱情的幻影》1342-1343 《菲埃索拉的女神》1343-1354 《异教诸神谱系》和《但丁传》诗体传记
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维加
洛卜·德·维加 (Wegee,1562— 1635)是西班牙人文主 义文学的代表之一, 也是西班牙民族戏剧 的奠者。维加的代表 作品《羊泉村》,鲜 明地体现了他的艺术 主张。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后悔曾高傲的蔑视了我的爱。——听信我:生活吧, 别把明天等待,今天你就该采摘生活的花朵。
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蒙田
蒙田
蒙田故居
拉伯雷
法国文艺复兴时的“文艺巨匠”
代表作 《巨人传》作为法国早 期讽刺小说的名作。
《巨人传》1532-1564
由五部组成 三代巨人:
格朗古杰
卡冈都亚(高康大)
庞大古埃
• 长诗描写了十字军将士唐 克雷蒂与教女战士克洛琳 达的爱情幸福与悲剧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插图
法国人文主义文学
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自始自终存 在着贵族与平民两种倾向。
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具有浓重 的贵族倾向;
蒙田是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他的《随笔集》 是法国第一部近代散文集。 拉伯雷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杰出代 表,其代表作是《巨人传》。
一、早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二、繁荣时期的文学
一、早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1、乔叟
1340-1400
英国诗歌之父,英国人文主义文学之父 成名作《悼念公爵夫人》 寓言叙事诗《众鸟之会》 爱情故事长诗《特罗勒斯与克丽西达》1385 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
《坎特伯雷故事集》特点:
作品的思想精神和生活内容是英国社会的缩影 香客的故事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体裁、样式丰富多样。共收入故事24篇,其中22 个诗体,2个散文体,每个故事有“ 小引”、 “ 开场白”和“ 收场语”串线组成
流浪汉的形象
《 小 癞 子 》 插 图
维加(1562—1635)
西班牙民族戏剧的代表,被 称为“ 西班牙戏剧之父” , 写过1800多部戏剧,流传下 来的完整剧本有400多部,内 容可分为袍剑剧、宗教剧、牧 歌剧、历史剧等。 代表作:《羊泉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薄伽丘与《十日谈》
在卜伽丘笔下,高尚的爱情和粗俗的情欲都被 认为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因而都得到了肯定与 提倡。这种情爱观显示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当时构成了对禁欲主义的亵渎,是反抗宗教 的一种形式。(但是,以人欲为武器反宗教,势必走向纵欲主
义、利己主义的低级庸俗的一端,把欺骗奸诈也作为智慧来肯定,这
满脑子甜蜜的幻想 -彼特拉克
满脑子甜蜜的幻想,使我同别人 全都疏远,因而我独自浪迹天涯, 经常神思恍惚,忘乎所以, 寻找我避而不见的她。// 我见她如此姣美地走过, 我的灵魂战栗,而不敢飞向她; 她,发出阵阵叹息,象在保卫自己, 她是爱情之敌,也是我的冤家。// 哦,如果我没错儿,我在她高扬而阴郁的 眉间,看到一丝怜悯的光芒, 使我那颗忧伤的心豁然开朗。// 于是我又振作精神;我正想 在她面前冒昧地作一番表白, 可要说的话太多,竟不敢启齿把话儿讲//
返回目录
蒙田的《随笔集》
蒙田(1533—1592)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期的人文 主义作家。他把读书的体会、旅游的见闻、日 常生活的感想都记录下来,组成《随笔集》 (1580- 2595),共3卷107章。 《随笔集》并不停留在前期人文主义文学高唱 人的赞歌、颂扬“巨人”无穷力量的层面上, 而是把视线转向了人自身的局限性。(揭示人对于
返回目录
斯宾塞与《仙后》
埃德曼· 斯宾塞(1552--1599)被认为是伊丽莎白时代的 重要诗人,长诗《仙后》是他的代表作,风格富丽堂 皇。该诗塑造了有道德、有教养的理想人物亚瑟王和 格罗丽娜的形象(借格罗丽娜来歌颂伊丽莎白女王, 借亚瑟王宣扬资产阶级新人应具有的品质)。长诗主 要运用了中世纪寓言文学的手法,语言古奥。 在诗歌形式上,《仙后》首创了一种极其华丽和巧妙 的语言形式,使诗体完美,富有音乐性。这种格律诗 在当时是一种革新,被称为“斯宾塞体(音节)”。 斯宾塞对后世英国诗人有很大影响。 斯宾塞诗节:每一个诗节由九行诗组成,头八行是每 行十个音节,只有第九行是十二个音节,这九行诗的 韵脚是:ABABBCBBC。
返回目录
拉伯雷的《巨人传》
弗朗索瓦· 拉伯雷(1495—1553)是法国具有民 主倾向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博学多才,代表 了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化的高峰。 代表作长篇小说《巨人传》(1532—1564):共 分5部,前两部写巨人国王卡冈都亚(高康大) 和他的巨人儿子庞大固埃的出生、教育、游学 和他们的文治武功;后三部写庞大固埃和他的 朋友巴汝奇探讨婚姻问题,以及他们为寻找 “神瓶”而游历各地的见闻。 人物形象:类似神话。故事情节:荒诞不经。 语言风格:妙趣横生又油滑粗俗。
他的代表作是《羊泉村》(1619)。该剧描写了 农民对领主的反抗斗争,揭露了封建主的暴虐, 歌颂了农民为维护自由与权利所作的正义斗争, 富有民主性与战斗性。
返回目录
(4)英国文学
“英国诗歌之父”乔叟与《坎特伯雷故事集》 托马斯· 莫尔与《乌托邦》 斯宾塞与《仙后》 培根的《随笔》 大学才子派 莎士比亚与本· 琼森
流浪汉小说流行于16世纪的西班牙文坛,其主人公大 多是无业游民,作品通常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 也写他们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 剧,表现了他们的消极反抗情绪。 它往往采取第一人称,以自传的形式描写主人公的所 见所闻,以人物流浪史的方式构建小说。它广泛地反 映了社会生活,但情节间缺乏有机联系,往往杂乱不 紧凑。它较为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但主人公性格通 常没有发展。 流浪汉小说已初具近代小说的规模,它对近代欧洲小 说的发展,特别对长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结构模式, 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返回目录
流浪汉小说与《小癞子》
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是16世纪中期流传于西班 牙的《小癞子》,其作者不详。小说以第一人 称叙述一个名叫拉撒路的穷孩子浪迹天涯的种 种遭遇。他为了生存,便不断地去适应丑恶的 环境,终于使自己从淳朴善良滑向狡诈无耻。 作者对主人公的遭遇表示同情,对迫使主人公 堕落的环境作了揭露与批判。小说以简洁、写 实的笔法描写生活,以主人公游历为中心构建 故事情节,表现出流浪汉小说的基本特征。
返回目录
十四行诗( sonnet )
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 法文sonnet的音译。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 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 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 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组成(4433),每行11个 音节,韵式为ABBA,ABBA,后两节六行或两韵变化, 或三韵变化。 16世纪,经英国莎士比亚的发展,称为“莎士比亚体”或 “伊丽莎白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4442), 每行10个音节,韵式为ABAB,CDCD,EFEF,GG。
返回目录
《唐吉诃德》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最重要作家之一。 西班牙小说的最高成就是塞万提斯在17世纪初 完成的长篇小说《唐吉诃德》(1605-1615) 详见专章。
返回目录
维伽与《羊泉村》
洛卜· 德· 维伽(1562—1635)是西班牙民族戏剧 的代表,被称为“西班牙戏剧之父”。据载他 创作的剧本多达1 800部,流传下来的有462种。
宇宙之渺小,信仰失落时的丑恶,人与人的陌生、隔阂与孤独。作品 中表现的怀疑论思想,显示了文艺复兴后期思想家对人自身认识的深 化。)
《随笔集》是法国近代第一部散文集。蒙田是 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
返回目录
(3)西班牙文学
流浪汉小说与《小癞子》 《唐吉诃德》 维伽与《羊泉村》
返回目录
流浪汉小说与《小癞子》
返回目录
2.什么是人文主义?特征是什么?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又称人本 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的世界观,是 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
(与19世纪后的人道主义略有不同,可以算作 人道主义最初的历史形态。) 特征:
A、用人性反对神权。 B、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C、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D、用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2005.10
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
3-1. 概述 3-2. 塞万提斯 3-3. 莎士比亚
返回目录
3-1.概述
1. 文艺复兴的产生 2. 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3. 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返回目录
1.什么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7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 资产阶级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反封建、反教 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注意复兴什么\目标 是什么) 重要性: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 史转折时期。向内向外发现的时代。(向内: 发现人;向外:发现世界) 中国之于文艺复兴的功绩。(四大发明)
返回目录
(1)意大利文学
彼得拉克和十四行诗《歌集》 薄伽丘与《十日谈》
返回目录
彼得拉克和十四行诗《歌集》
弗兰希斯科· 彼特拉克(1304--1374)被誉为“第 一个近代人”。(爱情诗的始祖) 代表作:《歌集》 366首诗歌,用意大利语写成,• 发展了“温柔 的新体”,缠绵悱恻,温柔清新,创立“十四 行诗”的形式,为欧洲近代抒情诗歌的发展开 辟了道路。 [名词拓展:十四行诗]
返回目录
托马斯· 莫尔与《乌托邦》
人文主义者大法官托马斯· 莫尔写下了近代空 想社会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乌托邦》(1516)。 对话体幻想小说。 小说借一位回到英国的水手之口,揭露了英国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丑恶现象,指出“圈地运 动”中“羊吃人”的血腥事实,也描绘了“乌 托邦”中没有人剥削人现象的理想社会。
分析(可略)
诗的开头将“你”和夏天相比较。自然界的夏天正处在绿的世界中,万物繁茂地 生长着,繁阴遮地,是自然界的生命最昌盛的时刻。那醉人的绿与鲜艳的花一道, 将夏天打扮得五彩缤纷,艳丽动人。但是,“你”却比夏天可爱多了,比夏天还 要温婉。五月的狂风会作践那可爱的景色,夏天的期限太短,阳光酷烈地照射在 繁阴斑驳的大地上,那熠熠生辉的美丽不免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凋残。这自然界最 美丽的季节和“你”相比也要逊色不少。 而“你”能克服这些自然界的不足。“你”在最灿烂的季节不会凋谢,甚至 “你”美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有所损失。“你”是人世的永恒,“你”会让死神的 黑影在遥远的地方呆着,任由死神的夸口也不会死去。“你”是什么?你与人类 同在,你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朽。那人类精神的精华——诗是你的形体吗?或者, 你就是诗的精神,就是人类的灵魂。 诗歌在形式上一改传统的意大利十四行诗体四四三三体,而是采用了四四四二 体:在前面充分地发挥表达的层次,在充分的铺垫之后,用两句诗结束全诗,点 明主题。全诗用新颖巧妙的比喻、华美而恰当的修饰使人物形象鲜明,生气鲜活。 诗人用形象的表达使严谨的逻辑推理变得生动有趣,曲折跌宕,最终巧妙地得出 了人文主义的结论。
(爱情/情欲) 《十日谈》不仅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而 且开了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 (意义)
些都是小说思想内容上的局限性。)
返回目录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达· 芬奇-《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蒙娜 丽莎》。 米开郎基罗-《大卫》 拉斐尔
(2)法国文学
拉伯雷的《巨人传》 七星诗社 蒙田的《随笔集》
第19节 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谢
我怎能够把你来比拟作夏天? 你不独比他可爱也比他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 他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