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勾股定理章节测试(A 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第3题图 第6题图4. 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三内角之比为1:2:3B .三边长的平方比为1:2:3C .三边长之比为3:4:5D .三内角之比为3:4:55. 如图,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有AB ,CD ,EF ,GH 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 A .CD ,EF ,GH B .AB ,EF ,GH C .AB ,CD ,GH D .AB ,CD ,EF6.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 ,b ,斜边c 上的高为h ,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 )A .B .2ab h =222a b h +=ABCDE F GHDC BA lA′BAC .D .7. 如图,A ,B 是直线l 同侧的两点,作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连接A′B .若点A ,B到直线l 的距离分别为2和3,则线段AB 与A′B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A .B .C .D .8. 如图,在△ABC 中,∠ACB =90°,点E 为AB 的中点,点D 在BC 上,且AD =BD ,AD ,CE 相交于点F .若∠B =20°,则∠DFE 等于( ) A .70°B .60°C .50°D .40°9. 在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上各取一点,分别沿斜边中点与这两点的连线剪去两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其中三边长分别为2,4,3,则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 ) A .10B.C .10或D .10或10. 如图,以Rt △ABC 的斜边BC 为一边在△ABC 的同侧作正方形BCDE ,设正方形的中心为O ,连接AO ,如果AB =4,AO=AC 的长为( ) A.6 B.7 C.8 D.9111a b h+=222111a b h+=2213A B AB '-=2224A B AB '-=2225A B AB '+=2226A B AB '+=FE D CBA432432ECABDO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 已知△ABC 的周长是26,M 是AB 的中点,MC =MA =5,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_.12. 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的B'处,点A 的对应点为A',且B'C =3,则CN =______,AM =______.则线段AD 的长为_________.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 如图,四边形A B C D 是正方形,直线l 1,l 2,l 3分别过A ,B ,C 三点,且l 1△l 2△l 3,若l 1与l 2之间的距离为4,l 2与l 3之间的距离为5,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16. 如图,在△ACB 中,AB =AC ,△BAC =90°,D 为AC 的中点,AE △BD 于N ,CM △AE 交AE 的延长线于点M ,连接DE .则下列结论:△△MAC =△DBA ;△BN -CM =MN ;△△ADB =△CDE ;△BD =AE +ED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并证明.EDC BA DCBAl 3l 2l 1NME D CBA三.解答题17. (5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3cm ,AD =4cm ,BC =13cm ,CD =12cm ,且∠A =90°,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18. (5分)如图,AB 为一棵大树,在树上距地面10m 的D 处有两只猴子,它们同时发现地面上的C 处有一筐水果,一只猴子从D 处爬到树顶A 处,利用拉在A 处的滑绳AC 滑到C 处,另一只猴子从D 处滑到地面B 处,再由B 跑到C ,已知两只猴子所经路程都是15m ,求树高AB .19. (6分)如图,△ABC 和△C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ECD =90°,D 为AB 边上一点.若AD =5,BD =12,求DE 的长.A BCDE DC AB20. (6分)如图,在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中,AB =15cm ,AC =9cm ,BC =12cm ,现将直角边AC 沿过点A 的直线折叠,使它落在AB 边上.若折痕交BC 于点D ,点C 落在点E 处,你能求出BD 的长吗?请写出求解过程.21. (8分)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AC =BC ,点O 为AB 的中点,AC△BC ,△MON =45°,求证:CN+MN =AM .22. (8分)如图,铁路上A ,B 两点相距25km ,C ,D 为两村庄,DA △AB 于A ,CB △AB 于B ,已知DA =15km ,CB =10km .现要在铁路AB 上建设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 ,使得C ,D 两村到E 站的距离相等,则E 站应建在距A 多少千米处?23. 如图,△ABC 中,AB=AC,△ACB=90°,D 、E 在线段AB 上,且△DCE=45°,求证DE 2=AD 2+BE 2E DCBADCBA24. (12分)已知:如图,在△ABC 中,△A =90°,AB =AC ,BD 平分△ABC ,CE △BD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CE 12BD .扩展结论:1.△AED=45°;2.BE=(1+2)EC25. (12分)如图,Rt △CEF 中,∠C =90°,∠CEF ,∠CFE 外角平分线交于点A ,过点A分别作直线CE ,CF 的垂线,B ,D 为垂足.(1)∠EAF = °(直接写出结果不写解答过程); (2)若BE =EC =3,求DF 的长.(3)如图(2),在△PQR 中,∠QPR =45°,高PH =5,QH =2,则HR 的长度是EDCB A参考答案11.39 12.4 2 13.9 14.5cm 15.41 16.△△△△17.36cm2 18. 15m 19.13 20.7.5cm21.提示:连接OC,在AM上取点H,使AH=CN,证明△OMN≌△OMH可证.22.10km23.方法一:旋转将△A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至△ABG,连接EG,易知△ACD=△BCG,△ACD+△BCE=45°,得△BCG+△BCE=45°即△GCE=45°,同时CG=DE,CE=CE,故△CDE△△CGE,EG=DE,而△CBG=△A=45°得△GBE=90°,故EG2=BE2+BG2,即有DE2=AD2+BE2方法二:对称法取点A关于CD的对称点F,连接EF、CF,易知△ACD△△FCD,CF=CA,DF=AD,△CFD=△A=45°而AC=BC,得BC=CF,同时△ACD=△FCD,△ACD+△BCE=45°,△CDF+△FCE=45°得△ECB=△ECF,又CE=CE,故△BCE△△FCE,EF=BE,△CFE=△B=45°,得△DFE=90°,DE2=DF2+EF2,故DE2=AD2+BE21524.(1)45°(2)DF=2 (3)7。

(完整版)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4, 5, 6 B : 1, 1 , V2 C : 6, 8, 11 D : 5, 12, 232、在Rt△ ABC中,/ C= 90° , a = 12, b = 16,贝U c 的长为()A 26B : 18C : 20D : 2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的坐标是(3,4),则OP的长为()A: 3 B : 4 C : 5 D :行4、在Rt △ ABC中,/ C= 90° , / B= 45° ,c = 10,则a 的长为()A: 5 B 而 C : 5盘 D :医5、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A 4 焰B 、焰C 、2 焰D 、36、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底边上的高为()A 6B 、7C 、8D 、97、已知,如图长方形ABCg, 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 ABE的面积为()A、3cmB、4cm G 6cm D、12cm8、若^ ABC中,AB13cm, AC 15cm,高AD=12,则BC的长为(A、14 B 、4 C、14或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a、b、c 是/\ ABC 的三边,贝U a2 + b2= c2;B. 若a、b、c 是Rt △ ABC 的三边,贝U a2 + b2= c2;C. 若a、b、c 是Rt △ ABC 的三边,A 90,贝U a2 + b2= c2;D. 若a、b、c 是Rt △ ABC 的三边,C 90,贝U a2 + b2= c2.2. Rt △ ABC勺三条边长分别是a、b、c,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 a b cB. a b cC. a b cD. a2b2c23. 如果Rt△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k2—1, 2k (k>1 ),那么它的斜边长是()A 、2kB 、k+14. 已知a, b, c 为乙ABC 三边, 它的形状为()A.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5. 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 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1 B . 120G k 2— 1 A k 2+1且满足(a 2-b 2)(a 2+b 2— c 2) = 0,则B.等腰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9,另两边为连续白然数,则直角D.不能确定)C . 42 或 32D . 37 或 33 斜边上的中线长为d ,则这个三角形周长6.△ AB 湃,AA 15, AO 13,高 AE> 12,则/\ABC 勺周长为( A . 42 B . 327.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为()(A) , d —S 2d (C) 2、d=S 2d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S, (B) d 2 S d (D) 2「d 2—S d已知点P 的坐标是(3,4),则OP 勺长为()A: 3 B : 4 C : 5 D :卢9.若/\ ABC 中,AB=25cmAC=26cmft AD=24,则 BC 的长为( A. 17B.3D 、以上都不对C.17 或3D. 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 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2 2一 .、. . ,一a b ,则这个三角形是2、木工师傅要做一个长方形桌面,做好后量得长为80cm,宽为60cm,对角线为100cm,则这个桌面。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B.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C.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对顶角相等2.观察下列几组数据:①3,4,5;②4,5,6;③6,8,10;④7,24,25.其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有()A.1组B.2组C.3组D.4组3.如图,点C所表示的数是()A B.C.1D.4.如图,ABC∆中,90ACB∠=︒,4AC=,3BC=,将ADE∆沿DE翻折,使点A与点B重合,则AE的长为()A.78B.3 C.254D.2585.如图,大正方形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A,B,C,D四个点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以其中三个点为顶点,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A .2B .1C .4D .36.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为a 、b 、c 2(12)|13|0b c -+-=,则ABC ∆的面积为( )A .30B .60C .65D .无法计算7.如图所示的24⨯的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则点A 到BC 的距离等于( )A B .CD8.如图,由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三个大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其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A .16B .25C .144D .1699.如图,一棵大树被台风挂断,若树在离地面3m 处折断,树顶端落在离树底部4m 处,则树折断之前高( )A .5mB .7mC .8mD .10m10.如图,长方体的高为9dm ,底面是边长为6dm 的正方形.一只蚂蚁从顶点A 开始爬向顶点B ,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A .10dmB .12dmC .15dmD .20dm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在高5m ,长13m 的一段台阶上铺上地毯,台阶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 m .12.如图,在ABC ∆中,10AB cm =,6AC cm =,8BC cm =,若将AC 沿AE 折叠,使得点C 与AB 上的点D 重合,则AEB ∆的面积为 2cm .13.如图,1OP =,过点P 作1PP OP ⊥,且11PP =,得1OP ;再过点1P 作121PP OP ⊥且121PP =,得2OP =;又过点2P 作232P P OP ⊥且231P P =,得32OP =⋯,依此法继续作下去,得2022OP = .14.如图,Rt ABC ∆中,90ACB ∠=︒,4AB =,分别以AC 和BC 为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 ∆和BCE ∆,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5.已知ABCAC=,BC边上的高8AD=.则边BC的长为.AB=,10∆中,17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5分)16.如图,一根直立的旗杆高8米,一阵大风吹过,旗杆从点C处折断,顶部(B)着地,离旗杆底部(A)4米,工人在修复的过程中,发现在折断点C的下方1.25米D处,有一明显裂痕,若下次大风将旗杆从D处吹断,则距离杆脚周围多大范围内有被砸伤的危险?17.如图,某人划船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欲到达点25B m,结果他在水中实际划了65m,求该河流的宽度.18.如图,在ABCBD=.==,1AB AC∆中,CD AB⊥,垂足为D,13(1)求CD的长;(2)求BC的长.19.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1)求AB 和BC ;(2)求ABC ∠的度数.20.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这样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组.我国清代数学家罗士琳对勾股数组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各种有关公式400多个.他提出:当m ,n 为正整数,且m n >时,22m n -,2mn ,22m n +为一组勾股数组,直到现在,人们都普遍采用他的这一公式.(1)除勾股数3,4,5外,请再写出两组勾股数组 , ;(2)若令22x m n =-,2y mn =,22z m n =+,请你证明x ,y ,z 为一组勾股数.21.如图,在一条东西走向河流的一侧有一村庄C ,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 ,B ,其中AB AC =,由于某种原因,由C 到A 的路现在已经不通,该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 A 、H 、B 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 ,测得 1.5CB =千米, 1.2CH =千米,0.9HB =千米.(1)问CH 是否为从村庄C 到河边的最近路?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求新路CH 比原路CA 少多少千米?22.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1)在图①中,画一个面积为10的正方形;(2)在图②、图③中,分别画两个不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使它们的三边长都是无理数.23.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BC ⊥于点D ,45CBE ∠=︒,BE 分别交AC ,AD 于点E 、F .(1)如图1,若13AB =,10BC =,求AF 的长度;(2)如图2,若AF BC =,求证:222BF EF AE +=.。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勾股定理》综合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有六根细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4,6,8,10,12(单位:cm).若从中取出三根,首尾顺次连接搭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则这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 ) A. 2,4,8 B. 4,8,10 C. 6,8,10 D. 8,10,122.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56 B. 48 C. 40 D. 323.在ABC ∆中,已知17,10AB AC ==.若边BC 上的高8AD =,则边BC 的长为( ) A. 21 B. 15 C. 6或9 D. 9或214.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若,,A B 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 ) A. 90º B. 60º C. 45º D. 30º5.如图,一架云梯长25 m,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4 m ,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了( )A. 4 mB. 6mC. 8 mD. 10 m6.如图,在ABC ∆中,AC BC =,90ACB ∠=︒,点D 在BC 上,3BD =,1DC =,P 是AB 上的动点,则PC PD +的最小值为( )A. 4B. 5C.6D.77.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4,6,AB BC E ==为BC 的中点,将ABE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长方形内点F 处,连接CF ,则CF 的长为( )8.如图①,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面积分别为123,,S S S ;如图②,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为圆心,三边长为半径向外作圆心角相等的扇形,面积分别为456,,S S S .其中125616,45,11,14S S S S ====,则34S S +为( )A. 86B. 64C. 54D. 48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9. 如果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4,5,那么最长边上的中线长为 .10.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5 cm 和8 cm ,则当第三条线段的长取整数 cm 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1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5:12:13,且周长为60 cm ,则它的面积为 cm 2. 12.如图,长为12 cm 的弹性皮筋拉直放置在一轴上,固定两端A 和B ,然后把中点C 向上拉升8 cm 至点D ,则弹性皮筋被拉长了 m.1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2:2:3:1AB BC CD DA =.若90ABC ∠=︒,则DAB ∠= .14.如图,在ABC ∆中,5,3AB AC ==.若中线2AD =,则ABC ∆的面积为 .1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30ABC ∠=︒,将DCB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º后,点D 的对应点恰好与点A 重合,得到ACE ∆,若3,4AB BC ==,则BD = . 16.在四边形ABCD 中,90ABC ∠=︒,4,2,6AB BC CD AD ====,则BCD ∠= .17.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 dm ,3 dm ,2 dm , A 和B 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点A 处有一点蚂蚁,想到点B 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点B 的最短路程是 .18.如图,一个圆柱形容器的高为1.2 m ,底面周长为1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0.3 m 的点B 处有一只蚊子,此时一只壁虎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0. 3 m 与蚊子相对的点A 处,则壁虎捕捉蚊子的最短距离为 m(容器厚度忽略不计). 三、解答题(共56分)19. (6分)如图,在ABC ∆中,90C ∠=︒,,AC BC D <为边BC 上一点,且到,A B 两点 的距离相等.(1)利用尺规,作出点D 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连接AD ,若5,3AB AC ==,求CD 的长.20. ( 6分)如图,在Rt ACB ∆中,90ACB ∠=︒,D 是AB 的中点,E 是CD 的中点,过点C 作//CF AB 交AE 的延长线于点F . (1)求证: ADE FCE ∆≅∆;(2)若120DCF ∠=︒,2DE =,求BC 的长.21. (6分)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的底边20BC =cm ,D 是腰AB 上一点,且16CD =cm ,12BD =cm ,求ABC ∆的周长.22. ( 6分)如图,在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中,90C ∠=︒,6,8AC BC ==,折叠ABC ∆的一角,使点B 与点A 重合,展开得折痕DE ,求BD 的长.23. ( 8分)如图,90ABC ∠=︒,6AB =cm ,24AD =cm ,34BC CD += cm ,C 是直线l 上一动点,请你探索:当点C 离点B 多远时,ACD ∆是一个以CD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24. (8分)如图,在一棵树CD 离地10 m 的B 处有两只猴子,其中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 m 处的池塘A 处,另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接跃到A 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请问:这棵树有多高?25. ( 8分)如图,将Rt ABC ∆ (其中,,AB c AC b BC a ===)绕其锐角顶点A 逆时针旋转90º得到Rt ADE ∆,连接BE ,延长,DE BC 相交于点F ,则有90BFE ∠=︒,且四边形ACFD 是一个正方形.(1)判断ABE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ABFE 的面积;(3)求证: 222a b c +=.26. ( 8分)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 cm,宽为10 cm,高为20 cm,点B到点C的距离是5 cm,自点A至点B的长方体表面的连线距离最短是多少?参考答案1-8 CBDCCBDC 9.5210. 17 11. 120 12. 8 13. 135° 14. 6 15. 5 16. 135° 17. 25dm 18. 1.319.(1)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 ,即为所求;(2)7820.(1)BAF AFC ∠=∠ (2) 4BC =21.三角形的周长为1603cm.22. 25423. 8cm24.树高15m25.(1) 等腰直角三角形; (2) 面积为2b ; (3) 四边形面积为2211()()22c b a b a b +-+=,即222a b c += 26.最短是25cm 。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4,5,6B :1,1:6,8,11 D :5,12,23 2、在Rt △ABC 中,∠C =90°,a =12,b =16,则c 的长为( ) A :26 B :18 C :20 D :2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的坐标是(3,4),则OP 的长为( ) A :3 B :4 C :5 D :74、在Rt △ABC 中,∠C =90°,∠B =45°,c =10,则a 的长为( ) A :5 B :10 C :25 D :55、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A、、、36、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底边上的高为( )A 、6B 、7C 、8D 、9 7、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3cm , AD=9cm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 折痕为EF ,则△ABE 的面积为( ) A 、3cm 2B 、4cm 2C 、6cm 2D 、12cm 28、若△ABC 中,13,15AB cm AC cm ==,高AD=12,则BC 的长为( ) A 、14 B 、4 C 、14或4 D 、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222c a b -=,则这个三角形是 。

2、木工师傅要做一个长方形桌面,做好后量得长为80cm ,宽为60cm ,对角线为100cm ,则这个桌面 。

(填“合格”或“不合格”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D CBA4、如右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 方形的边长为5,则正方形A ,B ,C ,D 的 面积的和为 。

5、如右图将矩形ABCD 沿直线AE 折叠,顶点D 恰好落 在BC 边上F 处,已知CE=3,AB=8,则BF=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如图,在△ABC中,∠C=90°,AC=3,点D在BC上,∠ADC=2∠B,AD=√10,则BC的长为()A. 3√3B. √5+1C. √10−1D. √10+12.下列长度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 1,√3,2B. 2,3,4C. 4,5,6D. 5,6,73.如图,在ΔABC中,三边a,b,c的大小关系是()A. a<b<cB. c<a<bC. c<b<aD. b<a<c4.下列各组数中,能成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的是()A. 3,5,7B. 5,7,8C. 4,6,7D. 1,√3,2,则AC的长为()5.如图,点A,B都在格点上,点C在线段AB上,每个小格长度为1,若BC=2√133A. √13B. 4√13C. 2√13D. 3√1336.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B的角平分线分别交AB、BD于M、N两点.若AM=√2,则线段BN的长为()B. √2C. 1D. 2−√2A. √2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0,3)、(−4,0),则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A. 2B. 2.4C. 2.5D. 38.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A. 3√7B. 8√2C. 6√7D. 3√7或8√29.如图,一只蚂蚁从长宽高分别是3,2,6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表面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A. √61B. 11C. 7D. 810.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满足(a−3)2+√b−4+|c−5|=0,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二、填空题11.如图,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 cm和8 cm,分别以三边为直径作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1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7,x,则x2=_______________.13.△ABC中,∠C=90°,AB=8,BC=6,则AC的长是 ______.14.如图,在△ABC 中,点D 是BC 上一点,已知:AB =15,AD =12,AC =13,CD =5,则BC 的长为 ______.15.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圈,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踩伤了花草,则他们仅仅少走了 ______步路.(假设2步为1米)16.ΔABC 中,∠ACB =90°,∠BAC =30°,BC =3.以BC 为边作等边ΔBCD ,连接AD ,则AD 的长为____.17.如图,P 是∠AOB 的平分线OC 上一点,PD ⊥OB ,PE ⊥OA ,垂足分别为D ,E ,若PD =3,则PE 的长是 ______.18.如图,等腰ΔABC 的底边BC =20,面积为120,点F 在边BC 上,且BF =3FC ,EG 是腰AC 的垂直平分线,若点D 在EG 上运动,则ΔCDF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三 、解答题19.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12,0,√3,√−83,(−1)2.20.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奇妙三角形”.(1)如图,在△ABC中,AB=AC=2√5,BC=4,求证:△ABC是“奇妙三角形”;(2)在Rt△ABC中,∠C=90°,AC=2√3,若△ABC是“奇妙三角形”,求BC的长.2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点A、B、C、D都在格点上.(1)线段AB的长是______;(2)在图中画出一条线段EF,使EF的长为√13,并判断AB、CD、EF三条线段的长能否成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说明理由.22.如图,某工人在两墙AB,CD之间施工(两墙与地面垂直),架了一架长为2.5m的梯子DE,此时梯子底端E距离墙角C点O.7m,由于E点没有固定好,向后滑动到墙角B处,使梯子顶端D沿墙下滑了0.4m到F处,求梯子底端E向后滑动的距离BE的长.23.如图,在Rt△ABC中,∠ACB=90°,AB=10,BC=6.BE平分∠ABC交AC于点E.求CE的长.24.如图,矩形ABCD是一个底部直径BC为12cm的杯子的示意图,在它的正中间竖直放一根筷子EG,筷子漏出杯子外2cm,当筷子倒向杯壁时(筷子底端E不动),筷子顶端正好触到杯口,求筷子EG的长度.25.请阅读下列材料:已知:如图(1)在Rt△ABC中,∠BAC=90°,AB=AC,点D、E分别为线段BC上两动点,若∠DAE= 45°.探究线段BD、DE、E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小明的思路是:把△AE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连接E′D,使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小明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1)猜想BD、DE、EC三条线段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式,直接写出你的猜想;(2)当动点E在线段BC上,动点D运动在线段CB延长线上时,如图(2),其它条件不变,(1)中探究的结论是否发生改变?请说明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3)已知:如图(3),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在边AB上,且∠DCE=30°,请你找出一个条件,使线段DE、AD、EB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求出此时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D;【解析】解: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CD=√AD2−AC2=√10−9=1,∵∠ADC是△ABD的外角,∴∠ADC=∠B+∠BAD,∵∠ADC=2∠B,∴∠B=∠BAD,∴BD=AD=√10,∴BC=√10+1.故选:D.由勾股定理求出CD=1,再根据∠ADC是△ABD的外角,证出∠B=∠BAD,从而有BD=AD,即可求出BC的长.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利用外角证出∠B=∠BAD是解答该题的关键.2.【答案】A;【解析】解:A、∵12+(√3)2=2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22+32≠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42+52≠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52+62≠7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该题的关键.3.【答案】D;【解析】解:根据勾股定理,得a=√1+9=√10;b=√1+4=√5;c=√4+9=√13.∵5<10<13,∴b<a<c.故选:D.先分析出a、b、c三边所在的直角三角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三边的长,进行比较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及比较无理数的大小,属中学阶段的基础题目.4.【答案】D;【解析】解:A、因为32+52≠72,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B、因为52+72≠82,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C、因为42+62≠72,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D、因为12+(√3)2=2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正确.故选D.分别计算每一组中,较小两数的平方和,看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若等于就是直角三角形,否则就不是直角三角形.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判断是否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判断的方法是: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即可判断.5.【答案】B;【解析】解:∵点A,B都在格点上,点C在线段AB上,每个小格长度为1,∴AB=√62+42=2√13,∵BC=2√133,∴AC=AB−BC=2√13−2√133=4√133,即AC的长为4√133,故选:B.由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得出结论.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由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是解答该题的关键.6.【答案】C;【解析】解:过M点作MH⊥AC于H点,∵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HAM=45°.∴ΔHA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HM=√22AM=1.∵CM平分∠ACB,MH⊥AC,MB⊥CB,∴BM=HM=1,∠ACM=∠BCN.∵∠BMN=45°+∠ACM,∠BNM=45°+∠BCM,∴∠BMN=∠BNM.∴BN=BM=1.故选:C.过M点作MH⊥AC于H点,在等腰直角ΔHAM中可求HM=√22AM=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M=MH=1,再证明BN=BM即可.这道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这类问题一般会利用到正方形对角线平分90°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涉及角平分线时作角两边的垂线段是常见辅助线.7.【答案】B;【解析】解:∵点A、B的坐标分别是(0,3)、(−4,0),∴OA=3,OB=4,∴AB=5,ΔAOB是直角三角形,∴O到AB的距离为3×45=125;故选:B.由ΔAOB是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积相等,将O到AB的距离转化为直角三角形OAB斜边上的高求解;该题考查坐标平面内点的特征;将将O到AB的距离转化为直角三角形OAB斜边上的高是解答该题的关键;8.【答案】D;【解析】该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答该题的关键.因为已知长度为4和6两边,没有明确是底边还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解:①当4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6,4、6、6可以构成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62−22=4√2,∴等腰三角形的面积=12×4×4√2=8√2;②当4为腰时,其它两边为4和6,∵4+4>6,∴4、4、6能构成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42−32=√7,∴等腰三角形的面积=1×√7×6=3√7.2故选D.9.【答案】A;【解析】解:因为平面展开图不唯一,故分情况分别计算,进行大、小比较,再从各个路线中确定最短的路线.(1)展开前面右面由勾股定理得AB2=(3+2)2+62=61;(2)展开前面上面由勾股定理得AB2=(2+6)2+32=73;(3)展开左面上面由勾股定理得AB2=(3+6)2+22=85.所以最短路径的长为AB=√61(cm).故选:A.把此长方体的一面展开,然后在平面内,利用勾股定理求点A和B点间的线段长,即可得到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等于长方体的高,另一条直角边长等于长方体的长宽之和,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及勾股定理的拓展应用.“化曲面为平面”是解决“怎样爬行最近”这类问题的关键.10.【答案】B;【解析】解:∵(a−3)2+√b−4+|c−5|=0,∴a−3=0,b−4=0,c−5=0,解得:a=3,b=4,c=5,则a2+b2=c2,故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利用绝对值以及偶次方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a,b,c的值,进而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关键是掌握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1.【答案】24cm2;【解析】略12.【答案】85或13;【解析】略13.【答案】2√7;【解析】解:在Rt△ABC中,∠C=90°,AB=8,BC=6,则AC=√AB2−BC2=√82−62=2√7,故答案为:2√7.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14.【答案】14;【解析】解:∵AD=12,AC=13,CD=5,∴AC2=169,AD2+CD2=144+25=169,即AD2+CD2=AC2,∴△ADC为直角三角形,且∠ADC=90°,∴∠ADB=90°,∵AB=15,AD=12,∴BD=√AB2−AD2=√152−122=9,∴BC=BD+CD=9+5=14.故答案为:14.在△ADC中,由三边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DC为直角三角形,可得出AD与BC垂直,在直角三角形ABD中,由勾股定理求出BD,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及逆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15.【答案】4;【解析】解:由勾股定理,得路长=√32+42=5(m),少走(3+4−5)×2=4步,故答案为:4.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利用勾股定理得出路的长是解题关键.16.【答案】3或3√7;【解析】该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本题分两种情况,①D在AB边上,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②D在三角形外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三角形ΔBCE和ΔDCA全等的条件,得出ΔBCE≌ΔDCA,推出BE=AD,由勾股定理得出BE,也就得出AD 了.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所示:D在AB边上,∵∠ACB=90°,∠BAC=30°,BC=3,∴AD=CD=BC=3;②D在三角形外面,以AC为边做等边ΔACE,连接BE,如图所示:∵ΔBCD和ΔACE是等边三角形,∴BC=DC,CE=CA,∠BCD=∠ACE=60°,∴∠BCE=∠DCA=60°+90°=150°,∴ΔBCE≌ΔDCA,∴BE=AD,∵在RtΔABC中,∠ACB=90°,∠BAC=30°,BC=3,∴AB=2BC=6,AC=√AB2−BC2=3√3,∵ΔACE为等边三角形,∴∠CAE=60°,AE=3√3,∴∠BAE=∠BAC+∠CAE=30°+60°=90°,∴BE=√AB2+AE2=√62+(3√3)2=3√7,∴AD=BE=3√7,综上所述,AD=3或3√7.故答案为3或3√7.17.【答案】3;【解析】解:∵P是∠AOB的平分线OC上一点,PD⊥OB,PE⊥OA,∴PE=PD,∵PD=3,∴PE=3.故答案为:3.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8.【答案】18;【解析】解:如图作AH⊥BC于H,连接AD.∵EG垂直平分线段AC,∴DA=DC,∴DF+DC=AD+DF,∴当A、D、F共线时,DF+DC的值最小,最小值就是线段AF的长,∵1⋅BC⋅AH=120,2∴AH=12,∵AB=AC,AH⊥BC,∴BH=CH=10,∵BF=3FC,∴CF=FH=5,∴AF=√AH2+HF2=√122+52=13,∴DF+DC的最小值为13.∴ΔCDF周长的最小值为13+5=18;故答案为18.如图作AH⊥BC于H,连接AD.由EG垂直平分线段AC,推出DA=DC,推出DF+DC=AD+DF,可得当A、D、F共线时,DF+DC的值最小,最小值就是线段AF的长;该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9.【答案】解:√3≈1.73,√−83=-2,(-1)2=1,在数轴上表示如下:∴√−83<-12<0<(-1)2<√3.; 【解析】根据实数的符号和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即可;依据数轴表示数的特征,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比较大小.此题主要考查数轴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理解符号和绝对值是确定实数的两个必要条件.20.【答案】(1)证明:过点A 作AD ⊥BC 于D ,∵AB=AC ,AD ⊥BC ,∴BD=12BC=2,由勾股定理得,AD=√AB 2−BD 2=4,∴AD=BC ,即△ABC 是“奇妙三角形”;(2)解:当AC 边上的中线BD 等于AC 时,BC=√BD 2−CD 2=3,当BC 边上的中线AE 等于BC 时,AC 2=AE 2-CE 2,即BC 2-(12BC )2=(2√3)2, 解得BC=4.综上所述,BC 的长是3或4.;【解析】(1)过点A 作AD ⊥BC 于D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D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 ,根据“奇妙三角形”的定义证明;(2)分AC 边上的中线BD 等于AC ,BC 边上的中线AE 等于BC 两种情况,根据勾股定理计算.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21.【答案】null;【解析】解:(1)线段AB的长是:√12+22=√5;故答案为:√5;(2)如图所示:EF即为所求,AB、CD、EF三条线段的长能成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理由:∵AB2=(√5)2=5,DC2=8,EF2=13,∴AB2+DC2=EF2,∴AB、CD、EF三条线段的长能成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1)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B的长;(2)直接利用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逆定理分析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逆定理,正确结合网格分析是解题关键.22.【答案】解:由题意得:∠DCE=90°,BF=DE=2.5m,CE=0.7m,DF=0.4m,在Rt△DCE中,由勾股定理得:DC=√DE2−CE2=√2.52−0.72=2.4(m),∴CF=DC-DF=2.4-0.4=2(m)在Rt△BCF中,由勾股定理得:CF=√BF2−CF2=√2.52−22=1.5(m),∴BE=BC-CE=1.5-0.7=0.8(m),答:梯子底端E向后滑动的距离BE的长为0.8m.;【解析】由勾股定理得DC=2.4m,再由勾股定理得BC=1.5m,即可得出结论.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两次运用勾股定理.23.【答案】解:如图,过E作ED⊥AB于D,∵∠ACB=90°,AB=10,BC=6,∴EC⊥BC,AC=√AB2−BC2=√102−62=8,∵BE平分∠ABC,ED⊥AB,∴CE=DE,在Rt△BDE和Rt△BCE中,{DE=CEBE=BE,∴Rt△BDE≌Rt△BCE(HL),∴BD=BC=6,∴AD=AB-BD=10-6=4,设CE=DE=x,则AE=AC-CE=8-x,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42+x2=(8-x)2,解得:x=3,即CE的长为3.;【解析】过E作ED⊥AB于D,由勾股定理得AC=8,再证Rt△BDE≌Rt△BCE(HL),得BD=BC=6,则AD= AB−BD=10−6=4,设CE=DE=x,则AE=AC−CE=8−x,然后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24.【答案】解:设杯子的高度是x cm,则筷子的高度为(x+2)cm,∵杯子的直径为12cm,∴DF=6cm,在Rt△DEF中,由勾股定理得:x2+62=(x+2)2,解得x=8,∴筷子EG=8+2=10cm.;【解析】设杯子的高度是xcm,则筷子的高度为(x+2)cm,在RtΔDEF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x2+62=(x+ 2)2,解方程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运用方程思想是解答该题的关键,属于常考题.25.【答案】解:(1)DE2=BD2+EC2;(2)关系式DE2=BD2+EC2仍然成立.证明:将△ADB沿直线AD对折,得△AFD,连FE∴△AFD≌△ABD,∴AF=AB,FD=DB,∠FAD=∠BAD,∠AFD=∠ABD,又∵AB=AC,∴AF=AC,∵∠FAE=∠FAD+∠DAE=∠FAD+45°,∠EAC=∠BAC-∠BAE=90°-(∠DAE-∠DAB)=45°+∠DAB,∴∠FAE=∠EAC,又∵AE=AE,∴△AFE≌△ACE,∴FE=EC,∠AFE=∠ACE=45°,∠AFD=∠ABD=180°-∠ABC=135°∴∠DFE=∠AFD-∠AFE=135°-45°=90°,∴在Rt△DFE中,DF2+FE2=DE2,即DE2=BD2+EC2;解法二:将△EA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TAB.连接DT.∴∠ABT=∠C=45°,AT=AE,∠TAE=90°,∵∠ABC=45°,∴∠TBC=∠TBD=90°,∵∠DAE=45°,∴∠DAT=∠DAE,∵AD=AD,∴△DAT≌△DAE(SAS),∴DT=DE,∵DT2=DB2+EC2,∴DE2=BD2+EC2;(3)当AD=BE时,线段DE、AD、EB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如图,与(2)类似,以CE为一边,作∠ECF=∠ECB,在CF上截取CF=CB,可得△CFE≌△CBE,△DCF≌△DCA.∴AD=DF,EF=BE.∴∠DFE=∠1+∠2=∠A+∠B=120°.若使△DFE为等腰三角形,只需DF=EF,即AD=BE,∴当AD=BE时,线段DE、AD、EB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且顶角∠DFE为120°.;【解析】(1)DE2=BD2+EC2,将△ADB沿直线AD对折,得△AFD,连FE,容易证明△AFD≌△ABD,然后可以得到AF=AB,FD=DB,∠FAD=∠BAD,∠AFD=∠ABD,再利用已知条件可以证明△AFE≌△ACE,从而可以得到∠DFE=∠AFD−∠AFE=135°−45°=90°,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证明猜想的结论;(2)根据(1)的思路一样可以解决问题;(3)当AD=BE时,线段DE、AD、EB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如图,与(1)类似,以CE为一边,作∠ECF=∠ECB,在CF上截取CF=CB,可得△CFE≌△CBE,△DCF≌△DCA,然后可以得到AD=DF,EF=BE.由此可以得到∠DFE=∠1+∠2=∠A+∠B=120°,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此题比较复杂,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知识点,此题关键是正确找出辅助线,通过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要掌握辅助线的作图根据.。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3.(3 分)如图,由 4 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 方形面积是 9,小正方形面积是 1,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为 a,较短直角边为 b,则 ab 的 值是( )
A.
4 B.
考点: 勾股定理的证明. 12999 数学网
6 C.
8 D. 10
分析: 根据小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得 a、b,求 ab 即可. 解答: 解:由题意得: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9,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1,直角三角形的较长直 角边为 a,较短直角边为 b, 即 a2+b2=9,a﹣ b=,1
分析: 利用勾股定理将 AB2+AC2 转化为 BC2,再求值. 解答: 解:∵Rt△ABC 中,BC 为斜边, ∴AB2+AC2=BC2, ∴AB2+AC2+BC2=2BC2=2×22=8.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正确判断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利用勾股定理得出 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解得 a=
,b=

则 ab=4.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考查了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本 题中列出方程组并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4.(3 分)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 6,8,10,那么它最短边上的高为( )
A.
6 B.
4.5 C.
2.4 D. 8
考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2999 数学网
7.(3 分)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则四边形 ABCD 的面积是( )
A.
25 B.
12.5
C.9D. 8.5
考点: 三角形的面积. 12999 数学网
专题: 网格型. 分析: 根据求差法,让大正方形面积减去周围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解答. 解答: 解: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四边形 EFGH 是正方形,S□EFGH=EF•FG=5×5=25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长为12,另两条边长均为自然数,则其周长为( ).(A)30 (B)28 (C)56 (D)不能确定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则它的斜边长(A)4 cm (B)8 cm (C)10 cm (D)12 cm3. 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A)25 (B)14 (C)7 (D)7或254.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A)13 (B)8 (C)25 (D)645.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6. 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 得到的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7. 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 )(A) 25 (B) 12.5 (C) 9 (D) 8.58.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则这个三角形是( )(A)等边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9.△ABC是某市在拆除违章建筑后的一块三角形空地.已知∠C=90°,AC=30米,AB=50米,如果要在这块空地上种植草皮,按每平方米草皮元计算,那么共需要资金().(A)50元(B)600元(C)1200元(D)1500元10.如图,AB⊥CD于B,△ABD和△B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CD=17,BE=5,那么AC的长为().(A)12 (B)7 (C)5 (D)13(第10题)(第11题)(第14题)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24分)11. 如图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__________米.12.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2,则=______.13.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其周长为 .14. 如图,在△ABC中,∠C=90°,BC=3,AC=4.以斜边AB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第15题)(第16题)(第17题)15. 如图,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米,一棵树高13米,另一棵树高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___________米.16. 如图,△ABC中,∠C=90°,AB垂直平分线交BC于D若BC=8,AD=5,则AC等于______________.17. 如图,四边形是正方形,垂直于,且=3,=4,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18. 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和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2.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9. 11世纪的一位阿拉伯数学家曾提出一个“鸟儿捉鱼”的问题:“小溪边长着两棵棕榈树,恰好隔岸相望.一棵树高是30肘尺(肘尺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另外一棵高20肘尺;两棵棕榈树的树干间的距离是50肘尺.每棵树的树顶上都停着一只鸟.忽然,两只鸟同时看见棕榈树间的水面上游出一条鱼,它们立刻飞去抓鱼,并且同时到达目标.问这条鱼出现的地方离开比较高的棕榈树的树跟有多远?20. 如图,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底边上的高是4.求这个三角形各边的长.21. 如图,A、B两个小集镇在河流CD的同侧,分别到河的距离为AC=10千米,BD=30千米,且CD=30千米,现在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B两镇供水,铺设水管的费用为每千米3万,请你在河流CD上选择水厂的位置M,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节省,并求出总费用是多少?22. 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C=90°,AD=12m,CD=9m,AB=39m,BC=36m,求这块地的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2016-2017学年八上数学单元测
《勾股定理》
(时间:8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小明在一个矩形的水池里游泳,矩形的长、宽分别为30米、40米,小明在水池中沿直线最远可以游( )
A .30米
B .40米
C .50米
D .60米
2.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5、13、12,则△ABC 的面积为( )
A .30
B .60
C .78
D .不能确定
3.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同时扩大2倍,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
腰三角形
4.下列每一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值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3、4、5
B .6、8、10
C .4、2、9
D .5、12、13
5.暑假期间,小明的妈妈趁电器打价格战之机在网上购买了一台电视,小明量了电
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93厘米长和52厘米宽,则这台电视机为________英寸(实际测量的误差可不计)( ) A .32(81厘米)
B .39(99厘米) C

42(106


)
D .46(117厘米)
6.如图,点D 在△ABC 的边AC 上,将△ABC 沿BD 翻折后,点A 恰好与点C 重合.若BC =5,CD =3,则BD 的长为( )
A .1
B . 2
C .3
D .4 7.如图,一圆柱高8 cm ,底面半径 2 cm ,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 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π取3)是( )
A .20 cm
B .10 cm
C

14
cm
D .无法确定
8.如图,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则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
积为( )
A .4
B .8
C .16
D .64
9.小明准备测量一段河水的深度,他把一根竹竿直插到离岸边 1.5 m 远的水底,竹
竿高出水面0.5 m ,把竹竿的顶端拉向岸
边,竿顶和岸边的水面刚好相齐,则河水
的深度为( )
A . 2 m
B . 2.5 m
C .
D .3 m
10.△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ABC 的周长是( )
A .42
B .32
C .42或32
D .37或33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 、b ,
且满足(a -3)2+|b -4|=0,则该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___.
1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12 cm ,
16 cm ,20 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________cm 2. 13.在Rt △ABC 中,∠C =90°,AC =9,
BC =12,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
14.课间,小聪拿着老师的等腰直角三角
板玩,不小心掉到两墙之间(如图),∠ACB
=90°,AC =BC ,从三角板的刻度可知AB
=20 cm ,小聪很快就知道了砌墙砖块的厚
度的平方(每块砖的厚度相等)为________cm.
三、解答题(共54分)
15.(8分)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a,b,c满足(a-5)2+(b-12)2+|c-13|=0.
(1)求a,b,c的值;
(2)△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16.(8分)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 cm,BC=8 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你能求出CD的长吗17.(8分)如图,已知在△ABC中,CD⊥AB 于D,BD=9,BC=15,AC=20.
(1)求CD的长;
(2)求AB的长;
(3)判断△ABC的形状.
18.(10分)学校要征收一块土地,形状如图所示,∠B=∠D=90°,AB=20 m,BC =15 m,CD=7 m,土地价格为 1 000元/m2,请你计算学校征收这块地需要多少钱19.(10分)如图,∠AOB=90°,OA=45 cm,OB=15 cm,一机器人在点B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滚向点O,机器人立即从点B出发,沿直线匀速前进拦截小球,恰好在点C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那么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多少
20.(10分)如图,南北向MN为我国领海线,即MN以西为我国领海,以东为公海,上午9时50分,我国反走私A艇发现正东方有一走私艇以13海里/时的速度偷偷向我国领海开来,便立即通知正在MN线上巡逻的我国反走私艇B密切注意.反走私艇A和走私艇C的距离是13海里,A、B两艇的距离是5海里;反走私艇B测得距离C 艇12海里,若走私艇C的速度不变,最早会在什么时候进入我国领海
参考答案
15.(1)由题意得a-5=0,b-12=0,c-13=0,
所以a=5,b=12,c=13.
(2)△ABC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因为a2+b2=52+122=25+144=169,c2=132=169,
所以a2+b2=c2,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16.设CD为x.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6 cm,BC=8 cm.
由勾股定理得:AB2=BC2+AC2=100.
所以AB=10 cm.
由折叠可知:CD=DE,∠DEA=∠C=90°,AE=AC=6,
所以∠BED=90°,BE=4.在直角三角形BDE中,由勾股定理得:x2+42=(8-x)2,
解得x=3.
所以CD的长为3 cm.
17.(1)在△BCD中,因为CD⊥AB,
所以BD2+CD2=BC2.
所以CD2=BC2-BD2=152-92=144.
所以CD=12.
(2)在△ACD中,因为CD⊥AB,
所以CD2+AD2=AC2.
所以AD2=AC2-CD2=202-122=256.
所以AD=16.
所以AB=AD+BD=16+9=25.
(3)因为BC2+AC2=152+202=625,AB2=252=625,
所以AB2=BC2+AC2.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18.连接AC.在△ABC中,∠B=90°,AB=20,BC=15,
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202+152=625.
在△ADC中,∠D=90°,CD=7,
由勾股定理得:AD2=AC2-CD2=625-72=576,AD=24.
所以四边形的面积为:1
2
AB·BC+
1
2
CD·AD
=234(m2).234×1 000=234 000(元).答:学校征收这块地需要234 000元.19.因为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运动时间相等,即BC=CA,设AC 为x,则OC=45-x,由勾股定理可知OB2+OC2=BC2.
又因为OB=15,
把它代入关系式152+(45-x)2=x2.解方程得出x=25.
答: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那么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25 cm.
20.设MN与AC相交于点E,则∠BEC=90°.
因为AB2+BC2=52+122=132=AC2,
所以△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BC=90°.由于MN⊥CE,
所以走私艇C进入我国领海的最近的距离是CE.
因为
1
2
AB·BC=
1
2
AC·BE=S
△ABC

所以BE=
60
13
.
由勾股定理得CE2+BE2=BC2,
解得CE=
144
13
.
144
13
÷13=
144
169
≈(h)=51(min).9时50分+51分=10时41分,
即走私艇C最早会在10时41分进入我国领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