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损伤-下肢

合集下载

在乒乓球运动训练中如何预防膝关节损伤

在乒乓球运动训练中如何预防膝关节损伤

在乒乓球运动训练中如何预防膝关节损伤什么是膝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与软骨的损伤。

软组织损伤主要指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内部的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还有前方的髌腱和股四头肌腱这些软组织的损伤。

造成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 膝关节是全身最大、最复杂的关节,由股骨、胫骨、髌骨、胫骨平台、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运动不受年龄、性别、体型、地域及条件场地的限制,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反应能力,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受到大家的普遍喜爱,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曾说,“中国每周打两次以上乒乓球的人约在8 300万。

”然而,调查研究表明,乒乓球运动训练中膝关节损伤率高达25%以上,对专业运动员来说,影响日常训练和比赛成绩;对于业余爱好者而言,直接影响工作生活。

因此,学会正确有效地预防膝关节损伤尤为重要。

文|任怡昕 任怡晴半月板和前后交叉韧带等组成。

半月板主要功能为减少膝关节髌骨与股骨的相互摩擦以及撞击,缓冲与吸收纵向的应力使关节各部均衡受力。

周围大量软组织和韧带结构主要用于维持其正常功能和稳定性。

膝关节的主要功能除负重、传递载荷外,还要为下肢活动、转向和变向提供力偶,经常承受来自人体的所有重量,甚至是额外的负重,而且由于活动范围大,其结构使它比髋关节和踝关节承受的冲击和压力更大。

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殊性 在乒乓球运动过程中,膝关节始终处于“半蹲位”状态,此时关节前十字韧带绷紧,膝关节两侧副韧带松弛,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果身体的腿部力量比较薄弱,当身体的重心突然移动、变向或长时间扭转发力时,便很容易对膝盖周围的软组织造成伤害。

运动训练过程不科学 首先,技术动作不规范。

在乒乓球运动训练中,特别是一些业余爱好者,没有准确掌握乒乓球的技术动作,击球发力习惯用力跺地,违反运动力学原理。

其次,运动前热身不充分。

由于乒乓球是一项隔网对抗项目,参与者必须具备快速启动和变向的能力,对灵敏度、速度和爆发力36|科学之友| 的要求极高,如果热身准备不充分,身体不在最佳状态很容易受伤。

乒乓球下肢动作训练方案

乒乓球下肢动作训练方案

乒乓球下肢动作训练方案乒乓球是一项需要综合身体素质的运动,其中下肢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都至关重要。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套乒乓球下肢动作训练方案,帮助提高你的乒乓球水平。

一、热身运动(5-10分钟)热身运动是为了提高体温、增加关节的柔韧性以及准备好身体开始训练。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跑步、跳绳、拉伸等动作来热身。

二、基础动作练习1.弹跳训练弹跳训练可以有效提高下肢力量和爆发力。

可以进行蛙跳、单腿弹跳、双腿弹跳等动作,每个动作做15-20次,每组做3-4组。

2.蹲起训练蹲起训练可以有效锻炼大腿和臀部的力量。

可以选择使用哑铃或者杠铃进行负重蹲起练习,每组做10-15次,每组做3-4组。

3.蹲跳训练蹲跳训练是将蹲起和弹跳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下肢爆发力和协调性。

每组做10-15次,每组做3-4组。

三、速度与敏捷性训练1.球追踪训练在球场上设置几个标志物,练习者在场上来回奔跑,追踪球的方向并用拍子挡住球,可以有效提高速度和敏捷性。

2.踏步训练可以通过使用速度梯子或者绳子来进行踏步训练,不仅可以提高速度和敏捷性,还可以提高踏步的准确性。

四、平衡能力训练1.单腿平衡训练站在一个脚上,保持身体平衡,可以加上一些动作如抬腿或者闭眼等。

2.平板支撑训练可以用平板支撑器材进行平板支撑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平衡能力,还可以锻炼核心肌群。

五、拉伸放松训练结束后进行适量的拉伸训练,可以帮助释放肌肉紧张,缓解肌肉疲劳,促进身体的恢复。

以上就是乒乓球下肢动作训练方案,希望对你的训练有所帮助。

记住,坚持不懈才能看到效果,祝你在乒乓球运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乒乓球强化下肢肌肉的最佳运动

乒乓球强化下肢肌肉的最佳运动

乒乓球强化下肢肌肉的最佳运动乒乓球是一项广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提升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还可以有效地强化下肢肌肉。

本文将从乒乓球对下肢肌肉锻炼的益处、相关科学原理以及具体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乒乓球,作为一项运动项目,对下肢肌肉的锻炼具有明显的效果。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频繁地进行快速侧移、跳跃和转身等动作,这些动作对下肢肌肉的耐力、力量和灵活性提出很高的要求。

首先,乒乓球对下肢肌肉的锻炼可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比如,运动员在比赛中频繁地进行下蹲、站立和奔跑等动作,这些动作能够有效地锻炼到大腿和小腿肌肉群,增强其力量和耐力。

其次,乒乓球对下肢肌肉的锻炼能够提高腿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乒乓球运动中,运动员需要频繁地进行侧移、转身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锻炼到腿部肌肉的灵活性,增强其协调性。

另外,乒乓球对下肢肌肉的锻炼还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乒乓球是一项高强度的有氧运动,通过频繁的奔跑、快速的转身等动作,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达到促进新陈代谢、消耗脂肪的效果。

乒乓球对下肢肌肉的锻炼是基于一定的科学原理的。

首先,乒乓球运动通过持续的运动时间和力量施加,能够引起肌肉纤维的微小拉伸和破坏,从而刺激肌肉生长和修复,增加肌肉力量。

其次,乒乓球运动中的快速变向、迅速奔跑等动作能够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协调性。

具体到乒乓球下肢肌肉的训练方法,首先是要进行适度的热身运动,以防止运动损伤。

热身运动可以包括慢跑、踏步和拉伸等动作,以提高身体的温度和肌肉的活动性。

然后,可以选择一些针对下肢肌肉的特定训练动作。

比如,可以进行下蹲运动以锻炼大腿和小腿肌肉群,可以进行侧移和跳跃等动作以锻炼腿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爆发力。

此外,乒乓球的实际比赛过程本身也是对下肢肌肉的锻炼。

通过频繁地进行快速奔跑、侧移和转身等动作,能够有效地锻炼到下肢肌肉。

总之,乒乓球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强化下肢肌肉的运动。

通过乒乓球的训练,可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腿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试析造成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

试析造成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

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438期2020年3月(上)乒乓球(table tennis )这项体育项目对于运动条件不高,可参与性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普及程度高。

在球类运动项目中,乒乓球的运动量是比较小的,不涉及直接性的身体对抗,活动范围也不大,运动强度不高,但这项运动也是会造成运动损伤的,不可轻视。

乒乓球对于运动员综合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在平常训练或者是比赛中,如果不做好防护措施,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据统计,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达到了100%,而体育院校乒乓球专业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也高达92.3%,甚至于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在运动过程中,也有57%的人出现运动损伤。

明确乒乓球运动损伤类型,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防护措施,对于提升乒乓球运动安全水平有着积极意义,对于这项运动的推广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1、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类型1.1、急性运动损伤(1)肌肉拉伤。

虽然说,乒乓球运动过程中运动员无需正面对抗,但是如果训练前,没有进行充足的准备活动,训练中频繁发力挥舞球拍,肌肉急速收缩,也会引起肌肉拉伤。

在运动前,机体处于静止状态,身体未充分舒展,肌肉僵直,难以有效应对高强度训练,当肌肉被迫频繁迅速收缩拉伸,拉伤风险比较高。

部分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就可能出现肌肉拉伤的症状,受损肌群呈条状硬块,局部肌肉肿胀,部分运动在训练后出现症状,拉伤肌肉被触碰后,运动员感到酸痛不已,发力时有刺痛感,病情轻微者,1-3周即可恢复,病情严重者,需修养4-6周。

(2)关节损伤。

关节损伤是乒乓球运动中常见损伤类型,具体如下:①腕关节损伤。

乒乓球运动员击球时最后发力部位为腕关节,因此这一部位所承受的负荷最大,由于腕关节由大量小骨构成,荷载能力弱,击球时损伤风险高;②膝关节损伤。

乒乓球运动员在运动时,需不停跑动,且膝关节多呈半屈曲状态,如若脚部突然发力,可能导致前交叉韧带撕裂或断裂,甚至牵连半月板;③踝关节损伤。

乒乓球运动训练中损伤的一般规律及预防

乒乓球运动训练中损伤的一般规律及预防

乒乓球运动训练中损伤的一般规律及预防亓圣华1,李繁荣1,庄明谦1,公宪文2(1.济南大学体育系,山东济南250022;2.济南炼油厂基建科)X摘要: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有效问卷进行了详细统计,从生物力学、解剖学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打法类型的乒乓球运动员,分别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对乒乓球运动损伤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总结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运动损伤;损伤部位;打法类型中图分类号:G846.R8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9840(2002)04-0027-03 The General Rule and Prevention of Athletic Injury in Table TennisQ I Sheng-hua,et al.(Dep t.of P.E.,Jinan University,Jinan250022)Abstract:In the present thesis,the arthors have counted the validity investig ation paper w ith the method of statis-tics and have made an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 of the biomechanics and anatomy.It has proceeded the cross direc-tion and the lenthw ise direction contrast to the table tennis players in different gradation,and proceeded elementary study to the general rule of table tennis athletic injurey,and generalised some prevention w ays.Key words:table tennis;athletic injurey;injurey region;type of table tennis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速度快、变化多、动作结构较复杂、竞争激烈的运动,在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较大地影响了教学训练的正常进行。

乒乓球运动膝关节损伤防护宝典

乒乓球运动膝关节损伤防护宝典

乒乓球运动膝关节损伤防护宝典膝关节是由股骨的远端、胫骨的近端和髌骨组成的一持重的很复杂的大关节,股骨和胫骨由交叉韧带连接并加固,关节外围由关节囊包绕,关节囊的两侧是两条副韧带。

此关节上下杠杆长,而周围肌肉小,因此是运动中最易损伤的关节。

1、乒乓球运动中导致膝关节运动性损伤的原因(1)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前冲止动+回动外翻)引起膝关节损伤。

训练和比赛中技术动作转换快、变向多、应变多,如果不会自我保护就很容易受伤。

最常见的是不正确的前冲止动和回动时外翻,以及屈伸时关节头和关节窝的不断摩擦引起膝关节内侧韧带和软骨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损伤性滑膜炎和髌骨劳损等。

(2)股四头肌力量不足。

股四头肌及其肌腱参与构成膝关节囊的前部,股四头肌肌腱止于髌骨上缘,通过髌骨借髌韧带附于胫骨粗隆,是伸膝的主要装置。

启动、止动以及半蹲准备姿势主要依靠股四头肌来完成。

另外股四头肌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因素,股四头肌力量弱,承受牵力小,相对负荷大,就会引起膝关节劳损产生伤病。

(3)长期大运动量训练引起膝关节慢性劳损。

膝关节长期反复屈伸、摩擦造成关节面的磨损及韧带变性。

据统计膝关节劳损的人员训练运动年限一般在四年以上,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伤病明显增多。

(4)场地设施条件不符合运动的要求。

场地太硬或凹凸不平,往往也会导致膝关节的损伤。

(5)准备活动不充分,情绪低落和身体处于疲劳状态。

此时进行运动训练,对运动员膝关节伤病的发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6)膝关节伤后未完全恢复,过早进行训练。

膝关节出现伤病后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过早地投入训练,急性损伤可转为慢性损伤,所以要掌握训练的时机。

2、预防措施(1)运动前充分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积极的放松整理活动运动前不重视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理不充分、不正确、不科学,是引起乒乓球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内脏、神经系统机能不兴奋,肌肉血液供应不足,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进行运动,动作僵硬、不协调,极易造成损伤。

残疾人乒乓球项目分级规则

残疾人乒乓球项目分级规则

残疾人乒乓球项目分级规则(2011年修订版)国际残疾人乒乓球联合会公布了最新分级规则,并于2011年1月1日起在国际比赛中开始使用。

我国将于2011年开始在全国性比赛中使用该分级规则。

分级标准TT1-TT5 为坐姿运动员级别(一)TT 1 级1、功能障碍:(1)执拍上肢功能严重减弱,无坐位平衡;(2)握力非常弱,伸腕力弱,三头肌无功能不能伸肘;(3)颈和肩功能正常;(4)正手击球时, 由于肩关节的运动带动肘关节的伸展;(5)反手击球时,肩关节外旋和肩前屈并二头肌的松弛,使肘关节可以伸展;(6)需非执拍手维持躯干平衡。

2、残疾类型:(1)颈5平面或以上的脊髓损伤;(2)重度儿麻,以躯干旋转功能补偿肩关节丧失的功能;(3)躯干平衡差且上肢协调性差的脑瘫;(4)其他类似上述功能特征的残疾。

(二)TT 2级(1)无坐位平衡,执拍上肢功能差;(2)手无抓握功能;(3)伸肘肌力4-5级;(4)需非执拍手辅助保持躯干平衡。

2、残疾类型(1)颈5至颈7平面的脊髓损伤;(2)无躯干功能、手握力差的儿麻;(3)比TT1稍好的脑瘫;(4)其他类似上述功能特征的残疾。

(三)TT 3级1、功能障碍:(1)躯干上部有部分功能,但无坐位平衡;(2)执拍手有轻微的运动功能障碍,上肢正常,但对乒乓球技术无明显影响;(3)需非执拍手辅助保持躯干平衡。

2、残疾类型:(1)颈8至胸9平面的脊髓损伤;(2)躯干功能差,但上肢运动速度和协调功能正常的脑瘫;(3)无躯干平衡功能,但上肢正常。

执拍手有轻度功能障碍,和(或)需非执拍手维持躯干功能的儿麻。

(四)TT 4级(1)骨盆存在不稳定,但坐位平衡尚可;(2)平衡能力与腹和背肌肌力相关;(3)上腹及上背部肌力好,但旋转功能差;(4)前屈肌功能好可导致腰前凸畸形,侧屈肌力好导致脊柱侧弯。

2、残疾类型(1)胸8至腰2平面的脊髓损伤;(2)功能类似的儿麻或其他骨关节疾病;(3)比TT3级功能好的脑瘫。

乒乓球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乒乓球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乒乓球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处理方法乒乓球运动是由两名或两对选手,用球拍在中间搁放一个球网的球台两端轮流击球的一项球类运动。

它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

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难免会产生一些肌肉及关节的损伤,本文对造成损伤的运动因素及最易造成损伤的部位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介绍了简单的处理方法,以便爱好乒乓球运动及从事乒乓球运动的有关人员加强自我保护。

(一)通过对陕西中医学院乒乓球队历届队员的调查,发现其或多或少都有运动损伤,损伤按病程有以下两种:1.急性损伤。

某些部位的肌肉、肌腱、关节或关节韧带在急剧或猛烈的运动下,造成此处的忽然拉伸或关节的旋内、旋外,从而导致肌肉的急性损伤。

如乒乓球运动太猛就会使大腿后侧肌群肌肉拉伤和膝关节处半月板损伤。

2.慢性损伤。

某些部位的肌肉、肌腱、关节或关节韧带在长时间的伸缩、牵扯和摩擦过程中由于长久的机械性刺激,造成累积性劳损病变。

像乒乓球运动过程中,经常性的用力蹬转膝关节,就会使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二)主要创伤部位损伤分析及处理。

1.足踝处。

足踝部没有丰满的肌肉包盖,主要由多块肌肉、韧带、肌腱所固定,足踝部承受全身的重量,在运动的弹跳瞬间要承受高达几百公斤的重力,地面的反冲力首先作用到足踝部,在足部着地的瞬间又需要蹬地转腰,无疑随时会对足踝部造成损伤。

处理方法:主要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即将受伤局部用冷自来水冲淋15分钟,或用冰水、冰袋、白酒、50%--70%酒精冷敷,应急时可用冰棒捆绑在肢体受伤部位,其次加压包扎、冷敷后可用绷带、手帕等加压包扎,另外抬高受伤肢体。

2.胫骨。

胫骨位置表浅,其内侧只有皮肤覆盖,由于过多的半蹲、蹬地、起跳、使屈拇(趾)肌群、肌后肌等小腿屈肌反复收缩,引起附着处的骨膜长期受到牵扯、紧张,使骨膜和骨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所以在跑跳过多或不当,骨内部应力的提高跟不上外力的增加,导致矛盾平稳关系的改变,发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主要肌肉损伤配图:酩腰肌.股四头肌、股内收肌群(长短耻股大)、胭绳肌。

骼腰肌损伤多为急性扭伤也可发生于生物力学缺陷和反复酸关节曲屈导致的肌腱慢性退行性改变。

股四头肌损伤多为扭挫伤或肌纤维撕裂,严重损伤时可导致肌肉断裂。

股内收肌群当機关节突然遭受过度外展暴力时,常使件内收肌群于其起点处受损,重者可致肌肉、肌腱部分或完全断裂。

长期遭受反复牵拉.损害,又可导致骨内收肌群的慢性损伤。

胭绳肌损伤是大腿后侧半膜肌、半腱肌和股二头肌发生强有力的离心收缩。

【病因病机】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长期处于半蹲位快速移动步法,要求膝关节曲屈、伸直等快速动作变换,股四头肌、酩腰肌等承担较大的负荷,导致股四头肌、豁腰肌、胭绳肌在快速移动及转身动作时造成损伤。

【诊断】(一)临床表现骼腰肌损伤后腹股沟深部疼痛,腰椎活动度明显受限,屈體肌紧张压痛。

股四头肌损伤后,骼前下棘及股竹箱内、外侧疼痛剧烈,有肿胀和压痛,行走不便.完全断裂时可在断裂处触摸到凹陷痕迹。

重者可有明显跛行,滕关节屈曲多不能达到90° o可于伤后数小时出现皮下瘀血斑或形成血肿,穿刺可抽出血液。

股内收肌群损伤后表现患肢验关节及膝关节稍屈曲、外旋,大腿内侧疼痛和抗阻力疼痛,行走时岀现跛行,大腿内收、外展受限,“4”字试验阳性©急性损伤后局部可有明显肿胀及皮下瘀血斑.完全断裂者在肌肉抗阻收缩时有异常隆起,并可触及断裂的凹陷。

慢性损伤者局部一般无明显肿胀,多有股柠内侧的固左压痛点,大腿内侧近端活动时疼痛,有时可触及硬化变性的肌肉。

胭绳肌损伤后通常在被动牵伸膝伸肌肌抗阻屈膝时疼痛,急性、严重损伤后可在损伤部位及远端观察到瘀斑, 较大的撕裂后可扪及肌腹部有明显凹陷和裂隙。

潜在有神经根病的患者出现神经症状。

(二)检査下肢肌肉损伤或断裂时,相应肌肉肌腹或肌腱处有疼痛,特别是负重和抗阻时疼痛剧烈,肌力、肌张力减低。

少数肌纤维损伤时肌力、肌张力可正常。

24-48小时后,出现肿胀、僵硬、挫伤.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受损。

(三)影像检查肌肉超声检查可以明确提示相应肌肉损伤部位及程度」MRI检查能明确诊断及损伤程度,对治疗有准确的指导意义。

【治疗】(一)手法治疗最初24-48小时,保护损伤部位、加压.冰敷.固左制动、抬髙患肢,以预防血肿。

并可给予淋巴回流手法治疗处理。

中后期进行肌肉被动牵伸手法治疗。

(二)药物疗法最初72小时避免使用非曲体类抗炎药,因其可能增加岀血,晚期有必要短期使用非笛体类抗炎药,以预防骨化性肌炎。

(三)练功疗法早期、轻柔的无痛关节活动度练习。

谨慎地进行渐进性牵伸练习,在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增加阻力。

中晚期可进行进展至中等强度的向心、离心练习改善肌肉负载能力。

(四)其他保守疗法超声波治疗、针灸、局部封闭疗法针对较轻的肌肉损伤。

(五)手术疗法下肢肌肉完全断裂者应行手术治疗,淸除血肿,缝合断端,并用可拔钢丝牵拉、减张缝合。

挫伤引起肌肉下血肿者应抽出积血,并立即冰敷,加压包扎。

髓关节滑膜炎腕关节滑膜炎是指矗关因过度外展、旋外,关节囊、关节内脂肪或股骨头韧带等挤压在股计头与加臼之间, 使股竹头暂时不能完全复位而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可引起慨关右短暂性的肿痛、渗液及功能障碍。

由于小儿股件头发育不成熟,关节囊松弛,故该病多见于3〜10岁的儿童,男孩较女孩多见。

【病因病机】由于少儿乒乓球在日常训练中,如跳跃、劈叉、滑倒致腿外展、外旋位或过度劳累使关节囊受到按伤等:R 时由于儿童时期脸关节活动度比较大,关节囊也比较松弛•当受到外展位牵拉时,部分股柠头易被从张臼内拉出:同时由于关节腔内负圧的作用,松弛的关节滑膜就会被吸入关节腔内。

当股骨头恢复原来位宜时,部分滑膜嵌顿受挤压于关肖腔内,使得关节不能完全复原,这可能是患儿下肢过度外展、外旋造成腕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机制。

为了减轻嵌顿滑膜的压迫,患儿骨盆可出现代偿性倾斜,患肢相对长,有时会出现类似朕关节脱位样外观,行走呈跛态。

【诊断】(一)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有急性损伤史,损伤后即出现脸关节疼痛、行走困难,有时可出现患髓肿胀。

症状轻的患者仅有患肢不适的感觉,行走不受限。

部分患者可于伤后2〜3天后出现患肢酸困、疼痛,逐渐发展为患肢不能站立、跛行,活动时患腹疼痛加剧等。

(二)检査腹股沟前方及轆关节后方可有压痛,内旋、外展及后伸受限,“4”字试验阳性。

可有不同程度的股内收肌群屈曲挛缩。

有的患者骨盆向患侧倾斜,使患肢比健肢稍长。

(三)影像检査X线片主要表现为脸关节秤性结构无异常,有时可见关节囊阴影膨隆。

关节腔积液严重时可见股件头向外侧移位,关节间隙增宽。

腕关节肌胃超声可提示脸关节内积液、滑膜增厚。

【治疗】(一)手法治疗患者仰卧位,用手持握想肢小腿下端,缓缓牵引、拉直患肢,环转摇晃6或7次,后轻轻屈腕、屈膝,在无疼痛范围内做伸屈競、膝关节运动。

可采取淋巴回流手法消肿治疗。

(二)固左疗法经手法治疗后症状无缓解的患者,及髓关节滑膜炎症状较重的患者需进行患肢持续皮肤牵引术。

(三)药物治疗应用非街体类消炎I匕痛药物改善炎症反应及缓解疼痛,可举报外敷活血消肿药物促进炎性介质代谢消退。

(四)练功疗法可在脸关疗无痛活动度下进行肌肉训练预防肌肉萎缩。

(五)其他保守疗法微波治疗、关节腔封闭疗法。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配图: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结构图示,浅层、深层、后斜韧带。

滕关节内侧副韧带一一即内侧副韧带浅层、深层和后斜韧带,是关节外起稳上作用的主要韧带。

内侧副韧带浅层起自般骨内侧牒后部,止于鹅足下方的胫计干備端,其主要抵抗30° ~90°屈曲时的外翻负荷,也抑制屈曲时的内旋。

内侧副韧带深层止于胫骨平台和内侧半月板,抑制膝关节屈曲和外旋时胫件向前滑移,是外翻应力第二重要的抵抗装宜。

【病因病机】乒乓球运动员当膝关节半屈曲位时,内侧副韧带松弛,小腿突然外展、外旋,常使韧带发生撕裂或断裂。

膝关节外翻暴力,外旋或者在需要屈膝的运动中,乒乓球运动在快速移动步伐多个方向的应力联合作用导致损伤。

【诊断】(一)临床表现可见局部肿胀、疼痛、有皮下瘀血及明显压痛。

滕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滕关节主动或被动活动受限,自觉不稳。

若合并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出现交锁痛。

如合并半月板和前交叉韧带损伤或胫柠棘撕脱骨折,称为“膝关节损伤三联症”。

(二)检査1.局部肿胀、瘀斑,严重时可有膝关节积液。

局部压痛,压痛点常在股计内上牒。

2.韧带断裂时可触及轻微凹陷。

3•膝关肖内翻应力试验阳性(膝关节屈曲0。

和30°位置评估内侧副韧带损伤程度)。

可两侧膝关节同时外翻应力位拍摄X线片,可发现内侧关节间隙增宽。

MRI检査可明显内侧副韧带损伤程度。

局部肌竹超声检查也可明确内侧副韧带损伤程度。

【治疗】(-)手法治疗损伤初期制动、冰敷、加压包扎。

中后期可使患者屈膝垂足,正坐床边,轻轻环转摇晃伤膝,将伤肢拔直,用捋、顺、推、揉法局部手法处理。

(二)固定疗法伤后可进行屈膝15°位石膏外固左制动、抬高处理。

(三)药物治疗口服非街体类抗炎药及镇痛药物。

早期宜外敷消瘀止痛膏;后期可用海桐皮汤熏洗。

(四)练功疗法保护下逐渐负重: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等长性肌力训练;当肿胀减轻时,闭链及开链肌力练习;肌肉增强训练、平衡训练。

(五)其他保守疗法超声波治疗、针灸、微波治疗。

(六)手术疗法单独发生的1【1度内侧副韧带损伤首选手术治疗。

伴有内侧副韧带撕裂的韧带联合伤应考虑手术治疗。

前交叉韧带损伤配图:前后交叉韧带图。

滕交叉韧带又称十字韧带,位于膝关节关节囊之中,有滑膜覆盖。

前交叉韧带起自股件外侧棵的内侧而的后部,向前下止于胫骨驟的隆起的前方,主要限制胫柠向前移位。

前交叉韧带和副韧带一起,对膝关节的稳左具有重要的作用。

【病因病机】配图:前交叉韧带损伤经典受伤动作图,最好为乒乓球运动。

乒乓球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是因为膝关节跑动、急停和跳跃减速过程中承受应力所致损伤:此外,来自膝关节后方的無力也可使前交叉韧带损伤,甚至断裂,如果断裂可造成膝的不稳立•【诊断】(一)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外伤史。

当膝关节受损伤时,想者常可闻及撕裂音或有撕裂感而摔倒地上。

随即膝关节感软弱无力, 关节周围剧烈疼痛,迅速肿胀。

大量积液、伴有疼痛和关节活动度受限。

股四头肌无力。

Lachman试验阳性(膝关廿屈曲15°、30°,评估胫丹向前移位,这是急性期诊断最重要的检查);外侧轴移试验阳性:前抽屉试验阳性。

(三)MRI检查MRI影像诊断ACL损伤主要依靠英直接征象,这些征象包括:ACL连续性丧失、走行异常、缺失、信号增高、韧带增粗等。

间接征象主要包括:后交叉韧带角、Blumensaat角、后交叉韧带指数、胫骨前移、半月板后移征、“对吻性”竹挫伤等。

(四)关节镜检查冲净积血,可见交叉韧带断裂端出血、小血块凝集或附带骨折片。

【治疗】(-)手法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早期应制动,不宜行手法治疗。

后期可适当进行膝部和股四头肌部的手法治疗,用捋、顺、推、揉手法按摩拿筋,舒筋活血,并可适当帮助做屈伸关节锻炼。

(二)固泄疗法可给予膝关节功能性固泄支具早期固泄在伸直位处理。

(三)药物疗法早期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类中成药及镇痛药物口服。

后期治宜补益肝肾、舒筋活络类药物治疗。

(四)练功疗法(五)手术疗法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出现关节不稳左者,应在关节镜下行韧带修补、重建,合并有侧副韧带和半月板损伤者,应同时行手术治疗。

后交叉韧带损伤膝交叉韧带又称十字韧带,位于膝关肖关节囊之中,均有滑膜覆盖。

后交叉韧带起自股骨内侧驟外侧而的前而,向后下止于胫TH果隆起的后方,主要限制胫骨向后移位。

【病因病机】滕关节屈曲时的直接撞击和在胫秤近端施加后向应力,最常引起损伤;如足部跖屈时膝关节撞击地而。

也可因过度伸展、过度屈曲和旋转应力引起损伤。

【诊断】(-)临床表现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

当膝关节受损伤时,患者常可闻及撕裂音或有撕裂感而摔倒地上,随即膝关节感软弱不稳,关节疼痛,肿胀。

(二)检査離骨或胫骨前方有压痛;后抽屉试验阳性:Sag征(傩、膝关节屈曲90° ,观察患侧胫骨的位置,并与对侧进行比较)。

(三)影像检查MRI影像诊断PCL损伤主要依靠英直接征象,这些征象包括:PCL连续性丧失、走行异常、缺失、信号增高、韧带增粗等。

间接征象主要包括:后交叉韧带角、Blumensaat角、后交叉韧带指数、胫件前移、半月板后移征、'‘对吻性”计挫伤等。

(四)关节镜检查冲净积血,可见交叉韧带断裂端出血、小血块凝集或附带件折片。

【治疗】(一)手法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早期应制动,不宜行手法治疗。

后期可适当进行膝部和股四头肌部的手法治疗,用捋、顺、推、揉手法按摩拿筋,舒筋活血,并可适当帮助做屈伸关节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