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说课课件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课堂讲义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课堂讲义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课堂讲义一、引言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讲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以及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

二、财务会计基本概念1. 财务会计的定义:财务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 财务会计的目标: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为外部用户提供决策依据。

3. 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会计主体原则、持续经营原则、货币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一致性原则。

三、财务报表的编制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部分。

2. 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部分。

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报表。

四、财务报表的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和分析、流动比率的计算和分析、负债结构的分析等。

2. 利润表分析:主要包括利润率的计算和分析、成本费用的分析、营业收入的分析等。

3. 现金流量表分析:主要包括现金流量比率的计算和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等。

4. 财务比率分析:包括偿债能力比率、运营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等。

五、企业财务管理1.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2. 投资决策:包括项目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资本预算等。

3. 融资决策:包括资本结构的优化、融资渠道的选择、股票和债券的发行等。

4. 分配决策:包括利润分配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股利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

六、会计科目与账户1. 会计科目的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

企业财务会计教师教案

企业财务会计教师教案

企业财务会计教师教案第一章:财务会计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原则和要素。

3. 理解财务会计信息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财务会计的定义和职能2.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3. 财务会计的信息编制和报告4. 财务会计的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财务会计信息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财务会计教材。

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财务会计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财务会计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财务会计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一、教学目标1. 掌握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

2. 理解财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

3. 能够正确运用财务会计要素进行会计处理。

二、教学内容1. 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2. 财务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3. 财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4. 财务会计要素的会计处理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

2. 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财务会计要素的知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财务会计教材。

2. 练习题资料:提供相关的练习题供学生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财务会计要素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一、教学目标1. 掌握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步骤。

2. 理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关系。

3. 能够熟练运用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进行会计处理。

二、教学内容1. 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步骤2. 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3. 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4. 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步骤。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课堂讲义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课堂讲义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课堂讲义第一章:财务会计概述1.1 财务会计的定义1.2 财务会计的目的和作用1.3 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1.4 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1.5 财务会计的计量基础第二章:财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2.1 资产的确认与计量2.2 负债的确认与计量2.3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2.4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2.5 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第三章:财务会计科目与账户3.1 会计科目的分类及其含义3.2 会计账户的设置与使用3.3 会计分录的编制3.4 会计账簿的登记3.5 试算平衡与账务处理程序第四章:财务会计报告4.1 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义和作用4.2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原则和要求4.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4.4 利润表的编制4.5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第五章:财务会计分析5.1 财务会计分析的意义和目的5.2 财务比率分析5.3 财务状况分析5.4 经营成果分析5.5 现金流量分析第六章:存货的确认与计量6.1 存货的定义及其分类6.2 存货的确认与计量原则6.3 存货的初始计量6.4 存货的后续计量6.5 存货的减值与处理第七章: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7.1 固定资产的定义及其分类7.2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原则7.3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7.4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7.5 固定资产的折旧与报废第八章: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确认与计量8.1 无形资产的定义及其分类8.2 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原则8.3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8.4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与摊销8.5 其他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第九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后续计量与披露9.1 负债的后续计量与披露9.2 所有者权益的后续计量与披露9.3 长期负债的确认与计量9.4 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与披露9.5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与差错更正第十章: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10.1 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0.2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10.3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10.4 税收筹划的原则与方法10.5 税务风险管理及税务合规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与计量11.1 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11.2 收入的计量与分类11.3 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11.4 费用的计量与分类11.5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第十二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2.1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12.2 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与处理12.3 前期差错的识别与更正12.4 重大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变更的信息披露12.5 会计质量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第十三章:合并财务报表13.1 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目的13.2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与方法13.3 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13.4 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13.5 合并财务报表的特殊问题处理第十四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与企业会计准则(CAS) 14.1 IFRS的基本原则与应用范围14.2 CAS与IFRS的差异分析14.3 IFRS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14.4 跨国企业会计准则选择与报表转换14.5 国际会计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第十五章:企业财务会计软件应用与审计15.1 企业财务会计软件的功能与选择15.2 财务会计软件的操作与数据管理15.3 审计的基本概念与程序15.4 财务报表审计的实施与报告15.5 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要素确认与计量、科目与账户、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会计分析等内容。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理解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3. 掌握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4. 知道企业财务会计的相关原则和法规。

教学重点:1. 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3. 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2. 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企业财务会计教材、案例分析材料等。

2. 媒体设备: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财务会计知识,并引出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 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和内容2. 企业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3. 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三、案例分析(40分钟)1.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财务报表,并计算相关指标。

2. 引导学生从财务报表中获取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信息。

四、讨论和总结(15分钟)1. 学生讨论案例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互相交流解决方法。

2.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操作和思考。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阅读相关教材章节、完成相关的案例分析等。

六、课堂小结(2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企业财务报表编制和指标计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况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由于时间有限,对于案例分析的选择要选择典型的案例,以便让学生充分理解和熟悉相关的财务会计知识。

另外,在分组讨论和总结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提问,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能力。

七、教学延伸(40分钟)在上节课所学的基础上,可以延伸教学,介绍企业财务会计的相关原则和法规,如会计准则、税法等,以提供学生更全面的财务会计知识。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企业财务会计》教案课时安排:本教案共安排20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1. 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作用。

2.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 学会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财务分析的基本技巧。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4.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二、第一章:企业财务会计概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1. 企业财务会计的定义、目的和作用。

2. 会计要素及其分类。

3. 会计假设和会计基础。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分析相关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三、第二章:会计科目和会计等式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

2. 会计等式的含义和应用。

3. 会计分录和会计账簿。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分析相关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四、第三章:财务报表的编制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内容: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2. 利润表的编制。

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第四章:财务分析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内容:1.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指标。

2. 偿债能力分析。

3. 运营能力分析。

4. 盈利能力分析。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方法和指标。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企业财务会计说课课件学习教案

企业财务会计说课课件学习教案
第10页/共14页
第十一页,共15页。
➢ 第四环节(huánjié): (2分 钟)
➢ 布置作业:分为两部分: ➢ (1)书面作业和复习本节 ➢ (2)预习下节内容,目的是为了巩固本节
知识和顺利学习下节课做准备。
第11页/共14页
第十二页,共15页。
五、说板书(bǎnshū)
➢ 本节课我采用(cǎiyòng)提纲式板书形式, 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 节课的教学内容。
➢ (2)、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第8页/共14页
第九页,共15页。
➢ 二、收入(shōurù)的确认与计量 ➢ 1、商品销售收入(shōurù)的确认 ➢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
买方。 ➢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 (3)、收入(shōurù)的金额能可靠计量。 ➢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1)、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 (2)、收入(shōurù)的金额能可靠计量。 ➢ 3、收入(shōurù)的计量:商品销售收入(shōurù)、提供
三、说学法(xué fǎ)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
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
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以小
组为单位(dānwèi),进行合作学
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
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 和主动性,培第6养页/共1学4页 生自主学习
的精神。
第七页,共15页。
四、说教学(jiāo xué)流程
➢ 第一环节:(5分钟) ➢ 通过多媒体资料导入收入的概念,激发学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课堂讲义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课堂讲义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课堂讲义第一章:财务会计概述1.1 财务会计的定义解释财务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财务会计对企业经营决策的作用1.2 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历史成本原则等解释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如持续经营、货币计量等1.3 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讨论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分析不同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和关注点第二章:财务会计记录和凭证2.1 财务会计记录的方法和技术介绍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如借贷记账法讨论会计记录的辅助方法,如电子会计软件2.2 原始凭证的识别和应用解释原始凭证的概念和重要性演示如何识别和应用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如发票、收据等2.3 会计分录的编制和审核指导学生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强调会计分录的审核和调整的重要性第三章: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3.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结构演示如何编制资产负债表,包括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和计量3.2 利润表的编制解释利润表的概念和结构演示如何编制利润表,包括收入的确认和费用的匹配3.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解释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结构演示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包括经营、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分类和计量第四章:财务会计分析4.1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财务比率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常用的财务比率,如流动比率、债务比率等4.2 趋势分析解释趋势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演示如何进行趋势分析,包括比较不同期间的数据和图表4.3 企业绩效评估讨论企业绩效评估的概念和方法分析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绩效评估中的应用和限制第五章:会计政策和估计5.1 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解释会计政策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和影响因素5.2 会计估计的性质和不确定性解释会计估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会计估计的方法和不确定性处理5.3 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解释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概念和规定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情况第六章:存货和成本计算6.1 存货的分类和计价解释存货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存货的分类,如原材料、在产品、成品等介绍存货的计价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6.2 存货的盘存和调整解释存货盘存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存货的盘存和调整6.3 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解释成本计算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意义第七章:固定资产和折旧7.1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7.2 固定资产的折旧解释折旧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折旧的方法,如直线法、年数总和法等7.3 固定资产的处置和报废解释固定资产处置和报废的概念和规定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固定资产的处置和报废情况第八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8.1 负债的分类和计量解释负债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负债的分类,如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介绍负债的计量方法8.2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和变动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和变动情况8.3 应付账款和应付债券的会计处理解释应付账款和应付债券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应付账款和应付债券的会计处理第九章:利润分配和税收会计9.1 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解释利润分配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方法,如现金分红、股票分红等9.2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解释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9.3 税收会计的特殊问题讨论税收会计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如税收筹划、税收审计等第十章:审计和财务会计报告10.1 审计的概念和程序解释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审计的基本程序,如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等10.2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解释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编制和披露财务会计报告10.3 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和建议解释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如何利用财务会计报告进行企业决策和投资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补充和说明:深入探讨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应用和意义。

企业财务会计 全套课件

企业财务会计  全套课件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第十四页,共203页。
[例] 企业6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为236400元,而银 行对账单上企业存款余额为233200元,经逐笔核对日,企业 委托银行代收款项5000元,银行已收妥入账,企业尚未接到 银行的收款通知,所以企业未登账; 2.6月28日,企业开出支票1400元,持票人尚未到银行办 理转账,银行尚未登账; 3.6月29日,银行代付电话费1200元,企业尚未收到银行付 款通知,所以企业尚未登账; 4.6月30日,企业送存支票8400元,银行尚未登入企业存 款账户。
200
调节后银行存款的余额 240200 调节后银行存款的余额 240200
经过上述调整后的银行存款余额240200元,表示是企业实际可 以动用的银行存款的数额。
第十六页,共203页。
第三节 其他货币资金核算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概念与内容
(一)概念
(二)内容 外埠存款 银行汇票存款 银行本票存款 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会计要素见本章第一节
会计报告见第十四章
第七页,共203页。
第三节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 一、企业会计准则
2 具体准则及其内容
简述到目前为止我国发布的具体准则 二、企业会计制度 (一)企业会计制度的含义 (二)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结构内容
1 概念 2 结构内容
(三)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特点
(四)我国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关系
一、银行存款的概念
二、银行结算纪律 三、银行结算原则
四、银行结算的方式
五、银行存款的核算 (一)银行存款总分类核算 1、设置的帐户
2、账务处理 (二)银行存款明细分类核算
(三)银行存款的清查及未达账项的处理
第十三页,共203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将专业培养目标贯穿于课程建设的 全过程;
•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企业财 务会计岗位职业资格为标准,以制造业产 品成本核算为主线,采用“基于工作过程 的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三、说学法
•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 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以小组为 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 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 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们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知识和顺利学习下节课做准备。
五、说板书
•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 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教 学内容。
• 附板书设计:
第九章 第一节 收入 一、收入的概念 二、收入的特征 三、收入的分类 1、按来源分 商品销售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2、按主次分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和世界观。
• 3.教学重难点。
• (1)收入的概念 特征 分类
• (2)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 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 纳、总结出会计要素的共同特征,来突破 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 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 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 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讨 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 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 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 挥其主体作用。
四、说教学流程
• 第一环节:(5分钟) • 通过多媒体资料导入收入的概念,激发学
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同样是学
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 第二环 (25分钟)
• 新课学习:收入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一、收入概述
• 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 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用权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
• 第三环节: (8分钟)
• 课堂小结:
• 本次课我们学习了收入的概念,了解了收 入的特征,也知道了按照不同要求收入的 分类与范围,进而要求同学们掌握收入的 确认与计量。掌握形成收入的来源有商品 销售、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及利息 收入等。
• 第四环节: (2分钟) • 布置作业:分为两部分: • (1)书面作业和复习本节 • (2)预习下节内容,目的是为了巩固本节
《企业财务会计》说课课件
• 2.教学目标
• 根据财会专业课程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根据 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 标如下:
•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企业财务会计在会计 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对主要的知识架构做简单 的说明。
•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 料及练习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收入的 知识点。
买方。
•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 (3)、收入的金额能可靠计量。 •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2、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 • (1)、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 (2)、收入的金额能可靠计量。 • 3、收入的计量: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
• 2、特征: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会导致 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 3、收入的分类
• (1)、收入按其形成来源分: 商品销售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主次分: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 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 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 •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