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水田园诗(完整)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山水田园诗教学教案(精选6篇)

山水田园诗教学教案(精选6篇)

山水田园诗教学教案〔精选6篇〕教学过程篇一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关于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田园诗与山水诗在南北朝时期根本上分道而行,到唐初王绩开始合流。

至初唐之交,描写山水别业的风气盛行于朝野,沈宋、吴越诗人在山水诗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已为盛唐山水田园诗开了先河。

唐朝田园诗继承了陶谢山水田园诗的精神旨趣,在大自然中追求任情适意、快然自足的乐趣,领会老庄超然物外、与大化冥合为一的境界;从东晋以来形成的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照顾方式,在盛唐进一步与仙境和禅境相融合,促使山水诗形成了优美空静的意境。

艺术上,他们继承了重兴寄和感受、谢灵运重欣赏和刻画的传统,形成寄情于自然美之中的根本表现方式。

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隐逸,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3、内容:这类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4、艺术特色: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5、代表诗人: 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二、学习《宿建德江》〔一〕、孟浩然之生平:(689—740),四十岁以前一直住在襄阳,四十岁时到长安考过一次进士,然而却没有考上,从此也就不得不断了做官的念头,在江浙一带游历了几年之后,最终死在襄阳。

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

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二〕、孟浩然之山水田园诗1、主要内容:1〕隐居山林的逸趣:《过故人庄》2〕怀才不遇的苦闷:《岁暮归南山》3〕客居在外的愁思:《宿建德江》2、艺术风格:清幽淡远,孟浩然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山水诗的骨力,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形成了冲淡清旷的风格。

山水田园诗6篇

山水田园诗6篇

山水田园诗6篇山水田园诗6篇山水田园诗1教学目标:(1)了解归纳山水田园诗词的相关常识(2)学会鉴赏山水田园诗词的一般方法教学重难点: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词的一般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山水田园诗相关知识介绍:(1)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山水田园诗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2)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3)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4)分析重点:景物特征(5)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和衬托的表现手法。

二、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白鹭作为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在《积雨辋川庄作》诗中表现为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雨作为一种意象,主要是用来营造宁静、恬淡环境气氛。

赵师秀《约客》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用蛙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实战演练1庆全庵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

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问题: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

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是诗的核心,意境的把握是诗的形象的深层理解和感悟。

中国古典诗词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形象或描写的景物来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山水田园诗》教学案

《山水田园诗》教学案

《山水田园诗》教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山水田园诗的特征2、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了解其常用的表达技巧3、构建古典诗歌相关知识网络,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基础。

学习重点:掌握此类诗歌鉴赏的步骤及常用方法学习难点:体会古代诗歌的意蕴美,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学习内容】《积雨辋川庄作》(王维)《宿建德江》(孟浩然)《游终南山》(孟郊)《【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乔吉)【学法指导】1、朗读吟诵。

通过吟诵感受诗歌,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2、意境再现。

发挥创造性想象,再现诗歌的情境。

3、情感领悟。

通过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的在诗中抒发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

【知识储备】1、山水田园诗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山水田园诗的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④描写羁旅愁思或怀才不遇的不幸遭遇,3、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隐逸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衬托、对比、白描等。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4、鉴赏山水田园诗的基本要领:(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自主学习】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2、从教材中找出几首山水田园诗,试着分析它们的主题。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积雨辋川庄作》(王维)【课堂导入】1、回顾以前学生所学王维的诗歌导入。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能够分析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3)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山水田园诗篇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学会通过诗词表达自己对自然山水的感受和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同感,提高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3. 鉴赏和分析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山水田园诗的鉴赏和分析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水田园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山水田园之美,激发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色,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 课堂讲解:讲解山水田园诗的鉴赏和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山水田园诗。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鉴赏和分析一首山水田园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山水田园诗的价值和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一首山水田园诗。

2. 写一篇关于山水田园诗的短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背诵、写作和预习等。

3. 理解与鉴赏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 自主学习能力:评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

七、教学策略:1. 图片展示:利用图片、图表等视觉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山水田园诗的内容和意境。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 通过分析经典山水田园诗作品,使学生领悟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

3. 培养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山水田园诗的定义与特点2. 山水田园诗的历史背景3. 经典山水田园诗作品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山水田园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历史背景,能够分析经典山水田园诗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山水田园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山水田园诗作品,引导学生领悟美学价值。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山水田园诗的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山水田园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 讲解经典作品: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田园诗,进行分析讲解。

3. 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山水田园诗进行深入研究。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5. 总结提升: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赏析文章的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学术论文、赏析文章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经典作品和相关图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山水田园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 第3-4课时:分析讲解经典山水田园诗作品。

最新山水田园诗歌赏析教学教材

最新山水田园诗歌赏析教学教材
[注]谢枋(fāng)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 多次坚拒元朝征召。庆全庵:谢枋得避居建阳(今属福建) 时给自己居所取的名称。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3分) 2.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3分) 3.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情感三: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对超凡脱俗的环境和 人物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 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山水田园诗:
①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②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表达悠闲喜悦之情。 ③对黑暗的官场及现实生活的不满,向往隐逸。 ④感情复杂,不一而足。(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个条 件或一样东西就能够满足的。后指同类事物或情况很 多。)
《桃花源记》《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 《山中杂诗》《竹里馆》《终南别业》
山水田园诗歌赏析
明确概念
• 1、概念补充: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 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 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 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 2、代表诗人: • 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
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 B.盛唐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蔚为大观,代表 人物:王维、孟浩然等。(宋:杨万里、范成大)
复习大纲
• 一、明确山水田园诗的一般意象 • 二、把握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几种情况,
从所学诗歌里找相应的例子说明。 • 围绕问题: •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什么意
象——意境——表达情感) • 2、作者是怎样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 (侧重表现手法) • 三、明确答题常用术语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学教案设计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学教案设计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山水田园诗”,具体内容为四首经典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积雨辋川庄作》、《江南逢李龟年》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及鉴赏方法。

2. 通过对四首诗歌的欣赏,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及其在四首诗歌中的体现。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悟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四幅山水画,让学生感受自然山水的美,进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山水田园诗四首。

2. 第一环节: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主阅读四首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教师简要介绍四位诗人及诗歌背景。

3. 第二环节:诗歌鉴赏(1)分析《山居秋暝》的意境美、音韵美和哲理美。

(2)讲解《积雨辋川庄作》中的写景手法和诗人的闲适生活。

(3)解读《江南逢李龟年》中所表达的朋友情谊。

(4)探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4. 第三环节:实践演练(1)让学生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朗读和背诵。

(2)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美感和情感。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六、板书设计1. 山水田园诗四首《山居秋暝》:意境美、音韵美、哲理美《积雨辋川庄作》:写景手法、闲适生活《江南逢李龟年》:朋友情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忧国忧民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从四首诗歌中任选一首,分析其诗歌特点和美感。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山水田园诗的理解和感悟。

2. 答案:(1)示例:《山居秋暝》。

该诗描绘了秋日山居的宁静景色,展现了诗人王维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赞美。

山水田园诗教案

山水田园诗教案

山水田园诗教案《山水田园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 学习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3. 培养学生欣赏山水田园诗的能力和审美情趣;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1. 山水田园诗的定义和特点;2. 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3. 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 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表达意境的方法;2. 分析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1. 学会运用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2. 理解山水田园诗的深层意义和意境。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山水田园诗的相关音乐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山水田园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讨论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表达意境的方法。

第二步:讲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发展历程(10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书写,讲解山水田园诗的定义和特点;2. 介绍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如《离骚》、《山水》等。

第三步:分析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15分钟)1. 分析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技巧,如借景抒怀、抒发情感等;2. 分析山水田园诗的表达方法,如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细节等。

第四步:欣赏山水田园诗(15分钟)1. 选择几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进行朗读和欣赏;2.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第五步:写作练习(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几幅山水田园的图片,要求学生以其中一幅图片为背景,写一首山水田园诗;2.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融入到诗中。

第六步: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山水田园诗;2. 欣赏和评价同学们的作品,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进步。

第七步:总结和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2. 总结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写作技巧;3. 对学生完成的诗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学反思:《山水田园诗教案》的设计主要通过讲解、分析、欣赏和写作练习等环节,培养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天解街语小,雨最润是如酥一,年草春色好处。 微雨遥 春如好看酥处近,却,草无绝色胜。最烟遥是柳看满一近年皇却无。 休辞醉倒,花都不。 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韩,愈颠《倒早红春英》间绿苔。
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 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 说明。
• 内容理解
二、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核老心这字念首是牧诗“童歌归”,是字倚通(杖过也候可景说荆物是扉描。写 雉“ 面雊羡 :来以” 穷麦表人)巷苗达皆。牛秀自有围羊绕归,己所“、蚕的归归野眠归,”老字念桑隐反写牧叶之衬了 童稀情自五 、。。己幅 野画 鸡 田即鸣 散 荷夫此:叫 锄独时从、 的荷羡无、人蚕田锄闲所亲物儿夫至逸归切来休,看眠从,,;、,、写相怅以惬写农景见然人意了夫来倚絮看语吟皆,杖语,依式归反的。 写依微得衬老了。。及自人“、墟 《式微》是落《”诗己“经归麦·邶隐苗风太”》“迟中桑的以叶一及”篇自“,雉诗己雊中混”反迹“复咏蚕叹”:“式 等,看官上微场去,的非式常微孤零,单乱胡、,不但苦归是?闷,”。这一切
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 赏析句子
• 雨势一下子就停住了,远处的青山经过 雨水的洗拭,尽显朗润、秀绿之色。 (句意)
• “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 题。“山又绿”写出了雨后景色变化, 写出了牧童雨停而轻松的心情。(分析)
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 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 试题特点 1、鉴赏手法 2、情感态度
山水田园诗主题归纳
• 一: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 二: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
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 三: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
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 四: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 五: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
意的寄托
情感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 早春 黄鹂刚刚啼叫,毛毛 细雨,小草刚发芽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 情感态度
• 对早春的喜爱;“休辞”、“人易老”、 “莫待”,表达了作者一种珍惜光阴和 时间,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时光的 感慨!
山水田园诗
• 鉴赏: 1、意象----意境----情感 2、注意作品中的表达感情的关键词 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
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 【注】园①风排光闼的:盎闯然进生门机来。。(闼2,分小)门写。 “两山出排了闼诗送人青身来处”其一间句的使愉用悦了,什表么现修辞手法? 这样写了有诗什人么对好这处种?美结好合的全田诗园看生,表活达的了作者怎 样的情喜感爱?之情。(2分)
• 情感二、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 的热爱
山水田园诗(完整)
•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 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 孟浩然为代表。
•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 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 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 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概念解说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 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 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 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骤雨【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西北 。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有 什么表达效果?结合骤雨袭来时 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 骤雨声势之大。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 ,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这首诗首联抒情有什么特点?
• 鉴赏手法(抒情的特点、诗句手法)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该茅句檐使长用扫了静拟人无的苔手,法。(1分) 写花开木门成见畦“手山”自,栽“。两山”似迫 不一及水待护地田把将苍翠绿的绕山,色“送”进 门来。两(山点排明闼拟人①具送体青内来容。,1
• 写法(谋篇布局)
• 不好。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 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 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 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
•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 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 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照现在的顺 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 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 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 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2.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
这些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景 物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 活气息,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悦 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
• “桃李笑”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桃花盛 开,与下句的野田荒芜形成对比,描写 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 情。
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话体 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思想内容、情感态度
• 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 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赏析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 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 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 相同。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 。由清明扫墓想 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 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 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 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 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 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 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 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把细 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 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 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 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
写景抒情诗:
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我们要 把握住情景交融的意境,揣摩分析诗人寄 何情于山水景物。
备考要点: 1、理解诗中写了什么景(意象); 2、理解诗歌用了什么方法写景; 3、分析表达的感情[要结合直抒胸臆的词、 句],这几乎是每一道题都要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