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民培训需求意愿调查

合集下载

农民培训的管理障碍与突破——以浙江省部分农民培训项目为例

农民培训的管理障碍与突破——以浙江省部分农民培训项目为例
培 训专业 的设 置 、 日常 培 训 管理 与 考 核 、 培 训 经 费
右。这样 , 学校就面临着处理全 日制学生 的职业教 育与农民培训项 目协调发展的新课题 , 要研究制定
不 同于全 日制 职业 教 育 的 评 价 机 制 、 评价办法 , 以
确保农民培训质量。但是 , 在学校实 际管理 中, 这 点未 能 引起 足 够 重 视 。例 如 , 学校 成 教 处 是该 校
市于 2 0 0 6 年开始对未升学的初中、 高 中毕业生进行
的制 度化 职业 培训 。 由于 将 它 定名 为 “ 新 型 农 民培 训” , 就纳入农 民培训 的范畴 , 由市 农 业 局 负 责 管 理, 分 管农 业 的市 领 导 担 任 项 目领 导 , 总 牵 头 部 门
实际运行中, 特别是一些小型、 微型企业 , 组织举办
训过程的管理 、 培训绩效考核与评价等各个环节建 立严格、 规范、 务实 的管理措施 , 这样 , 才能确保农
民培训 项 目的质量 , 才 能不 断创新农 民培训项 目。
( 五) 对培训师资缺乏有效的管理举措
师资队伍 整体水平是制 约农 民培训绩效 的重 要因素。例如 , 我们调查 中等职业学校参与新 型农
化管理 。在调查中了解到 , 有些培训单位缺少一套 包括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计划 制定 、 培训投入保 障、
培训组 织 、 培 训 考 评 等 内容 的 一 套 完 整 的 培 训 制
当前各地十分重视农 民培训 , 这也使农 民培训
项 目与资 金来源 形 成 多 渠 道 、 多 元 化格 局 。 比如 来
于是为了获得农 民培训经费而组织农 民培训 , 不少
度, 只有一些零散 、 短期的培训计划 、 方案。 如 台 州 某 中等 职 业 学 校 在 校 全 日制 学 生 5 9 4

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分析

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分析


调研 样本 基本 信息
本 次 问卷 调查 中 ,现场调 查 的公 司涉及 宁波

逐渐远去。 在人 口结构改变的当下 , 靠廉价劳动力 获 取 竞 争 优 势来 维持 经 济 增 长 变 得 愈 发 不 可 能 。
为此 ,政府 及 相关 部 门针 对这 一 特定 历史 时期 的 特点 , 适 时调 整 经济 发展 战略 , 探 索有 效 的经 济增
举2 0 1 1 年唐踔发表 的《 近年来我国农 民工继续教 育研究综述》 中提到的数据 : 李明华课题组在上海 的抽 样 调查 显 示 , 农 民工 教 育 程 度 “ 大专 及 以上 ”
[ 基金项 目] 浙江省教科规划 2 0 1 3 年度( 高校) 研 究课题 “ 补偿教育视角下新生代农 民工教育培训研究” ( S C G 3 2 7 ) [ 作者简介] 刘卓平 ( 1 9 7 8 - ) , 女, 宁波大红鹰学 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 研究方 向: 教育学 。
根据 浙 江 省新 生 代农 民工 受教 育 程 度调 查 数 据 显示 , 4 0 . 1 3 %的农 民工拥 有 “ 大专 及 以 上 ” 学历 , 5 9 . 8 7 %的农 民工受 教 育程 度 仍 集 中在 “ 中 等及 以 下” , 这 种学 历层 次 形 成 的强 烈 反差 势 必 给农 民工 内部竞 争 带 来压 力 和 动力 ,因此农 民工对 教 育 培 训 更多 的是 一种 主 动需求 。 另外 , 从 产业 转 型 升级 的大 环境 来 看 , 由于 经
. f 嘲 黼
刊2 0 1 3 . 5
教 育 与 “三 农 ”
■Ⅲ嘀口圈皿田咖哪删

三 、 加 强新 生 代农 民工教 育 培 训工 作 的 建议 与对 策

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育需求的调研报告

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育需求的调研报告

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育需求的调研报告XX区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通过乡镇、XX街道开展了培育需求调查工作,了解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的基本情况,掌握他们的培育需求,探索和创新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育模式,增强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育质量,提升培育效果。

XX乡、XX镇、XX街道,共调查50户。

村两委、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

一、调查方法:(一)电话调查。

根据调查目的,采取电话采访的形式。

(二)访谈式调查。

主要是深入农户家中,以口头形式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高素质农民重点培育对象开展相互交流,搜集相关情况。

二、分析调查结果:1.培育意愿统计显示,被调查对象参加学习培育的积极性较高。

2.培育类型统计显示选择技能服务型培训32人,占64%;选择经营管理型培训14人,占28%;选择专业生产型培训4人,占8%。

3.培育内容统计显示,调查对象最喜欢的培育内容是种植业技术,其次是人居环境、农业政策,农产品电商、营销技术及养殖技术人数基本差不多,最后是农产品加工技术。

4.培育形式统计显示,农民最喜爱的培育形式是外出实践23人次;其次线上学习22人次,课堂教学5人次。

三、结论与启示(一)调研对象参加技能服务及经营管理型培育的需求高,但区里培育任务有限,不能满足农民培育全部需求,因此,必须对培育对象进行严格遴选,好钢用在刀刃上。

选择有创业基础,有一定社会责任心,培育意愿强烈,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职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及带头人,向年纪较轻、学历较高的农民倾斜,吸收两后生、复转军人、返乡农民工为培育对象。

(二)调研对象培育需求的多样化,参与调研的培育对象由于其从事的产业不同,资源不一,需求也不尽相同,呈现多样化特点。

为此,XX区以培育需求为导向,今年开展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培育。

(三)调研对象生产经营中主要困难和最希望政府对其发展农业的帮助主要是政策、技术与贷款,要解决农民所期所盼,必须建立高素质农民支持政策体系。

丽水农民创业培训需求分析

丽水农民创业培训需求分析

管部 门对培训 目 标 、需求主体 、需求类 型及 特征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鉴别与分析 , 为培 训规划提供依据 的活动或过程 。农 民工从 自 己实 际情况出发 , 想创业但 是对创业的项 目 和构想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政府相关职 能部 门组织对农 民工进行创业培训 ,必须切 合实 际的了解他们 自 身的需求 ,只有洞察他 们需求后 , 才能有针对l 生 的对他们进行培训。 课 题组 为了进 一步了解 农 民工的培 训 需求 ,先后走访了庆元 、缙云、遂 昌、松阳 等地有代表性 的选择了 5 0 0户农民含 ( 外出

平均年龄 4 0岁以上 的占大多数 ,文化程度 初 中及以下的占 6 6 . 4 %,高中及 中等教育业 的占 2 6 . 4 % 受过高等教育的仅 占 8 . 1 。 这些农 民工在接 受调查 问卷的时候 对问题 的理解 程度都存在着看不懂 问题 , 尤其一些年龄偏 大的农 民只能读题给他们 听, 然后他们 通过 测试人员 回答问题 , 在语 言沟通上和问题理 解上存在着偏差。 2 . 农 民工堵训需求五花八 门 农 民工培训个人参 与意愿不大 , 但是如 果政府出资给他们培训 ,他们也愿意进行小 额投入 ,在询问他们需要什么样 的培训课程 的时候 ,有的需要增加就业技能的培训如焊 工 、木工 、 车工等 , 想外 出打工赚钱 ;有的 不想 出远门 ,愿意停 留在家里提高家庭人均 收人 ,因此希望获得农业栽培 、种植技术等 培训课程 ; 有 的以饲养农作物为 主, 希望多 提供一些牲畜饲养方面 的知识 , 提高养殖 面 积; 还有 的希望政府提供市场营销等课程 的 培训 ,为外 出开立超市等小店铺提供 更多的 支持 。一些文化水平相对高的农 民,对资源 开发感兴 趣提 出利用现有 资源养 高蛋 白的 水植物 、 动植物希望政府能给予培训支持。 3 . 农 民工对培训需求 的 目的不同 年龄偏大 ( 本文以 4 O岁以上 )因为文 化水平不高 , 他们对培训需求意识不 明确 , 只希望得到政府相对 比较简单 的培训 , 能使 他们吃饱饭比原来 的收人多就可以, 并且希 望培训难度适度降低 ,他们 怕学不会 ,而且 培训时间最好 比较短 ,能边学边工作赚 钱最 好。 而年龄偏低尤其是一些高 中以上年轻劳 动力他们希望培训最好不要只局限于县城 , 希望培训能开拓眼界 ,能带领他们到外面多 走走 ,多看看 ,他们不局 限于简单 的培训 , 希望 培训时 间较长 ,培训 的难度适度增加 , 更期望 于培训后 对他们 今后 的成 长打 下创 业的基础 。 他们 中的部分人有很好 的创业尝 试 ,希望政府在培i J i l  ̄ . , I 业教育后 ,能 给他们

新型农民培训调研报告(4篇)

新型农民培训调研报告(4篇)

新型农民培训调研报告(4篇)新型农民培训调研报告(精选4篇)新型农民培训调研报告篇1农民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和基础保障,培育新型农民是我县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农民培训的重要任务,也是摆在我县农民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要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必须要了解农民对培训的需求情况。

因此,为进一步推进我县新型农民培训这项民生工程实施工作,深入了解我县农民对培训的实际需求,便于更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按照省农委《关于开展20__年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开展20__年新型农民培训培训需求调研工作:一、总体部署我县农委高度重视此次调查、摸底工作,接通知后由县农委牵头召集农机局、畜牧兽医站、水产站、农村能源办公室等与培训工作密切相关的行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召开会议并部署任务。

要求各行业依据自身职能,围绕我县“三农”工作重点,结合我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依托乡(镇)和村组深入农户进行调查摸底,广泛征询村干部和农民对培训产业(专业)、内容、时间和方式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摸清培训需求人群和数量,确保上报材料真实、准确。

二、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摸清我县新型农民培训需求情况,为我县20__年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申报、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依据,以实现培训需求与供给有效对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科学发展,为我县农业全面转型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

三、调查对象及方式1、调查对象。

结合我县农业“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以及我县农业发展提点,重点调查一是粮油棉大宗作物种植面积达100亩的大户;二是蔬菜陆地种植面积达20亩以上、设施栽培(包括草莓)面积达10亩以上、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万平方米以上的经济作物种植大户;三是生兔年出栏达50头以上、奶牛存栏达10头以上、肉牛出栏达10头以上、蛋鸡存栏达500只以上、肉鸡出栏达20__只以上的养殖大户;四是指拥有2台套以上动力机械及配套农机具(价值10万元以上),能承担2项以上农田作业服务,年作业服务面积500亩以上,农机服务收入占家庭总收入70%以上的农机大户及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五是主要作物病虫草害发生的关键时期,统防统治服务能覆盖两个乡镇以上的机防合作社的机防人员;六是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大户和其他畜牧养殖大户,原则上为种养规模是当地农户平均种养规模的3倍以上的种养大户;七是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建筑工匠、沼气工及其他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等服务人员受训愿望进行摸底、调查;八是对村民组组长、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等特定群体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对培训的想法。

高素质农民培训的调研报告

高素质农民培训的调研报告

高素质农民培训的调研报告高素质农民培训的调研报告一、背景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高素质农民的培养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然而,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为了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农民培训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

二、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目前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民培训的健康发展。

三、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资料、研究报告和统计数据,获取相关信息。

2.访谈调研:选择了若干地方的农民培训机构和相关部门进行面谈,了解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效果。

四、调研结果1.培训内容:目前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现代农业技术、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内容。

培训机构普遍根据当地的农业特点进行定制化培训。

2.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多样化,分为线下培训和线上培训两种。

线下培训以授课和实操为主,线上培训则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育。

3.培训效果: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培训效果较为明显,通过培训,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有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也有所增加。

然而,需要进一步完善培训评估机制,确保培训质量。

4.问题存在:(1)培训资源不均衡:培训机构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地区普遍缺乏高素质农民培训资源。

(2)培训费用高昂:部分培训机构的收费较高,一些农民无法负担培训费用。

(3)培训内容单一:目前大部分培训内容偏重于技术和管理知识,对于农民的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的培训较少。

五、建议为了促进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培训机构的建设:在农村地区建设更多的培训机构,提供便捷的培训服务,缩小城乡农民培训资源的差距。

2.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加大财政拨款,建立农业培训专项资金,扶持农民培训机构的发展,降低培训费用。

3.培训内容多样化:培训机构应根据农业发展的需求,增加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农民全面发展的能力。

4.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对农民培训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2024年新型农民培训调研报告

2024年新型农民培训调研报告
2024年新型农民培训调研报告
新型农民培训调研报告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徐徐清风伴我行》。
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品质代代弘扬、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这说明,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社会怎样发展,风清气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从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反腐倡廉永远是社会的需要!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位同志,他,并非XX县本土人,但却把根深深的扎在这方平实而厚重的土地上。80年代初作为“第三梯队”后备干部被省委组织部选调来到XX县工作,在多个不同岗位任职,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这一干就是25年。他平易近人,热心帮助他人,是干部和群众的贴心人。他认真工作,以身作则,带头加班加点地工作,像老黄牛一样,从不叫苦叫累。长期的劳累使他患上了肠胃炎、腰脊劳损、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可他为了不贻误工作,常常带病坚持开展工作。无论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压力有多大,他从不懈怠,从来没有降低过对工作标准和要求。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廉洁律己,克己奉公,时时刻刻展示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应具备的思想觉悟和优秀品格。他在多个重要岗位担任领导职务以来,从未为自己和家人谋取过私利,妻子单位破产,成为下岗职工,他也始终没有向组织提出过非分要求,依旧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战斗在工作一线。
(三)农民对于创业基金的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39.0%的农民表示愿意申请创业基金,53.5%的农民表示并不愿意申请创业基金。愿意申请创业基金的农民中,98.4%的农民对于创业基金服务较为满意,1.6%的农民对创业基金服务不满意。农民申领创业基金是政府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推出的一项惠农政策,旨在给予农民创业资金支持;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并接受创业基金,相关部门应当不断更新改善服务质量和水平,自我完善,使创业基金服务更好地惠及更多民众。

高素质农民培训后续跟踪服务调查表

高素质农民培训后续跟踪服务调查表

高素质农民培训后续跟踪服务调查表感谢您参加本次培训,为了了解您在培训后的学习情况以及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我们特意制作了此调查表。

请您耐心填写,我们将对您的回复进行保密处理。

一、个人信息1. 姓名:_____________2.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3. 性别:()男()女4. 年龄:_____________5. 所在地区:_____________二、培训情况1. 培训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2. 培训时间: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3. 培训地点:_____________4. 培训形式:()线下授课()在线学习()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5. 培训内容是否符合您的需求?()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6. 培训教师授课水平如何?()非常好()好()一般()较差7. 培训期间,您是否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详细描述,不少于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8. 培训结束后,您是否对所学知识有所掌握?()非常掌握()掌握()一般()不掌握三、后续跟踪服务1. 您是否收到过有关本次培训的后续跟踪服务?()是()否2. 如果有,您是否参与了相关活动或服务?(请详细描述,不少于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 您对后续跟踪服务有何意见或建议?(请详细描述,不少于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您的填写!我们将根据您的反馈进一步完善培训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农民培训需求意愿调查
作者:杭品厚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4期
[提要] 本研究基于浙江省部分地区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模型将农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态度、培训项目特征等作为培训意愿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探究不同因素对农民参加培训需求意愿的影响。

关键词:农民培训;影响因素;需求意愿
项目来源:本文系2015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浙江省农民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2015A032)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16日
一、引言
浙江省既是一个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省份,也是一个“三农”比重大的省份。

根据2015年的数据,农村人口2,380.2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43.2%,全省耕地208.17万公顷,农民人均1.31亩。

浙江省农村人口数量较多,农村人力资源存量大。

长期以来农村劳动者文化和专业技能水平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比较少。

因此,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对于加强浙江省农业发展后劲,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渐成热点,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取得数据资料,并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农民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

主要的研究方面有:对农民培训成本和培训所需费用以及国家政策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农民培训需求与培训供给之间的关系(姜长云,2005);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因素对农民参加培训意愿的影响(柳菲等,2010);思想认识、村镇宣传、培训供需情况、经费支持、监督管理等对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李侠等,2008)。

这些研究基本是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就筛选的各主要变量对农民培训意愿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开展实证研究。

本文以浙江省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利用Logistic计量模型将农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态度、培训项目特征等为培训意愿的解释变量,对农民农业培训服务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为相应培训政策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二、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统计结果。

本研究样本取自浙江省浙东地区宁波的余姚市、绍兴的越城区,浙南地区温州的乐清市、台州的仙居县,浙西地区金华的兰溪市、衢州的江山市,浙北地区杭州的萧山区、嘉兴的海宁市,共八个县市下属的乡镇。

各选择150个农户,共1,200份样本农户,由于农民文化程度以及观念意识的淡薄,收回的问卷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和缺失,剔除明显偏差及数据缺失较多的调查问卷,取得有效问卷759份,有效率达63.25%。

从该调查结果的统计得出,62.5%的农民对参与农业技术培训的意愿选择为“非常愿意”,有18.9%的农民选择“比较愿意”,两项相加达到81.4%,这说明浙江省的大部分农民对农业技术的学习及应用具有较高的需求意愿。

性别方面,男性占78%;年龄方面,30岁以下的农民占3.5%,31~40岁的农民占29.5%,41~50岁的农民占50.2%,51~60岁的农民占9.6%,61岁以上的农民占7.2%;文化程度方面,小学及以下占3.6%,初中占38.3%,高中(中专)占37.1%,大专占15.3%,大学及以上占5.7%;在培训经历方面,18%的农民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

(二)农民培训需求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本文以农民参加培训意愿作为因变量。

以农民
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对农业技术的态度、培训项目特征等为自变量,依研究目的最终确定了
4类共12个解释变量,模型变量及其统计性描述如表1所示。

(表1)从各自变量总体趋势情况看,被调查农民家庭平均耕地规模为6.3亩;家庭劳动力以2~3人居多,平均家庭抚养率为0.39,平均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率为0.23,在对待培训的认知方面,以认为有作用的居多;在对周围人所掌握农业新技术的态度来看,大部分农民持一般的看法。

农民对培训时间要求以3~5天为主,在培训地点的选择方面更趋向于选择就近培训,从培训方式来看多数农民希望进行实地指导。

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可以分为“非常愿意”、“比较愿意”、“一般”、“不太愿意”、“非常不愿意”五项,其参加培训的意愿主要受到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影响,可以表述为: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F(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对农业技术的态度、培训项目特征)+随机扰动项。

因此可以建立其计量经济模型:
本文运用EVIEWS6.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三)实证结果分析
1、农民个体特征变量对其参加培训意愿的影响。

第一,性别与参加培训意愿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可能的解释是,一般在农村男性是主要家庭收入来源,其有更大的压力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从这一角度讲,男性参加培训的意愿要高于女性。

而女性更多地承担照料老人和小孩的工作,因此参加培训意识相较于男性较弱,对于培训对提高收入的积极作用的认知程度较低,因此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第二,年龄与参加培训意愿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负相关关系。

一般而言,年长的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相对越低,主要是因为年长的农民思想较为保守,对新事物的反应能力较弱,综合素质及教育程度通常不及年轻人,同时年长的农民从培训中获得的预期收益年限较短,因而参加培训的意愿较弱;第三,文化程度与参加培训意愿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可能的解释是,文化程度越高,对于培训的作用理解更为深刻,其希望提高提高自身农业生产技能水平的积极性更高;第四,培训经历与参加培训意愿在1%的显著性
水平下呈正相关关系。

一般而言,曾经参加过培训的人对培训提升自身技能的作用有很好的了解,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水平在之前的培训中获得了提升,因此强化了其参加培训的意愿,当新的培训机会出现时其会选择参加相关培训。

2、农民家庭特征变量对其参加培训意愿的影响。

第一,家庭抚养率与农业培训的意愿呈并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一方面农民家庭非劳动力人数越多其生计负担越重,参加培训付出的精力与时间的机会成本也更高,从客观上会制约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家庭抚养率高的农民会更加渴望通过参加培训来改善生活提高家庭收入。

因此,从统计分析来看,家庭抚养率对农业培训的意愿影响并不显著。

第二,家庭耕地规模与农民培训的意愿呈并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农民家庭的耕地规模越大,由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求,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以及减少田间的病虫害,使得他们更乐于参加培训。

第三,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率与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正相关关系。

当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占的比例越大,农民越重视从事农业生产效益,农民也就更加有动力获取农业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参加培训的意愿程度也就越高。

3、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态度对其参加培训意愿的影响。

第一,农民培训的预期增产效果与参加培训的意愿在1%的显著水平下呈正相关关系。

相信农业知识技能增产效果的农民更加重视农业科技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会通过参加培训来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其参加培训的意愿程度也就越高;第二,周围人采用农业新技术比例对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呈并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周围人采用新技术比例越高,其示范效应会越明显,从而影响到农民对培训的参加意愿。

4、培训项目特征对农民参加培训意愿的影响。

第一,培训时间要素与农民参加培训意愿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负相关关系。

培训时间越短,越符合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小,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越高;第二,培训地点要素与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呈不显著正相关关系。

一般来说,举办培训的地点距离农民的居住地越近,参加培训的时间及经济成本就相对越低,参加培训的意愿也就越强烈;第三,培训方式要素与农民参加培训意愿在5%显著性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培训方式越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民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越高。

调查结果显示,实地指导和集中讲授是最受农民欢迎的培训方式,尽管被调查的农民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数较多,他们对于书籍资料等方式的培训信息理解能力较好,但绝大部分还是希望接受对于他们而言机会成本更低的实地指导等直接培训方式。

三、结语
农民培训问题的研究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性问题,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实践性问题,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入地探讨。

本文分析浙江省农民培训的现状,调查浙江省农民培训意愿的真实影响因素。

本文从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农业技术的态度、培训项目特征等多种因素来探究对其培训意愿的影响。

研究表明,年龄、培训经历、培训的预期增产效果、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率、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均能对农民的培训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可见在今后的农民培训中,应做好市场分析,选择合适的培训对象,同时农民培训工作要以方便农民和贴近
生产为原则,通过提供合适的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内容等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培训意愿及培训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国有.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2]姜长云.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及政策调整趋向[J].经济研究参考,2005.35.
[3]李侠,鲍亚宁.新型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12.11.
[4]柳菲,杨锦秀,杨启智.四川省农民培训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1.
[5]张峭,徐磊.中国新型农民培训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200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