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息的短期作用与中期意义何在

合集下载

央行加息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分析

央行加息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分析

央行加息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分析一、前言随着央行加息的不断推进,银行业务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央行加息对银行业务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其对于银行业务的影响,同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二、央行加息形式及其意义央行加息是指央行在货币执行过程中,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或者投资收益率,以控制货币流动性,避免通货膨胀等不良影响的一种货币手段。

从表面上看,央行加息主要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同时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而从实质上来讲,央行加息的核心目的是控制货币的总量,使市场利率得到稳定,从而确保市场的平稳运行。

央行加息的形式通常为提高贷款利率和投资收益率。

提高贷款利率可以促使银行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房地产、股票等优质债券的投资,增加其经营利润,同时减少信贷风险。

同时,提高贷款利率也会促使企业主动降低消费水平,从而避免通货膨胀的产生。

提高投资收益率可以促使投资者增加对股票、债券等优质股票的投资,同时降低投资风险。

三、央行加息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央行加息对银行业务的影响是复杂而又多变的。

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主要是促使银行合理配置资产,减少信贷风险,提高经营利润;负面影响则是可能导致对冲占款,压缩银行业务规模,从而影响银行业的发展。

1、央行加息对负债端的影响央行加息对负债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存款利率的变化上。

一般而言,央行升息会促使商业银行提高存储池利率,从而增加其吸收客户存款的能力。

但是,商业银行提高存储池利率的同时,也会提高贷款利率,这样一来,部分存款客户可能会转向更高的收益率,而对银行业务规模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央行升息还会导致银行对外部资金的成本上升,从而对银行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央行加息对资产端的影响央行加息对资产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贷款利率和投资收益率的变化上。

由于央行加息导致贷款利率上升,银行也需要相应增加其利润率,从而使银行业务发展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在央行加息的背景下,投资者也会倾向于选择高收益的股票、债券等权益资产,这对于银行业务的发展有利。

美联储加息有什么影响?我们该怎么投资?

美联储加息有什么影响?我们该怎么投资?

美联储加息有什么影响?我们该怎么投资?
美联储加息的消息已经传很久了,3月16日美国终于正式加息,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开始进入到加息周期,从美联储会议的点阵图显示,在2022年美联储可能加息7次。

下面为大家讲讲美联储加息有什么影响?该怎么投资?
正常情况下,美联储加息有以下影响:
1、抑制大宗商品涨价和通货膨胀,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2、促使美元回流美国,对于全球的流动性不利;
3、短期会对全球股市形成一定回调影响,加息周期完成后,全球股市会迎来上升;
但此次情况复杂,美联储加息未必能能如预期影响市场。

加息消息已经传了大半年了,市场早已经消化完了加息影响,加息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

在历史上,美联储加息到2%也是低息环境,5%才算是有压制通胀的意图,从点阵图看说今年有7次加息,但这是在所有事情都顺利进行下的状态,一旦出现各种经济灾难,加息势头一定会受到抑制。

2022年美国会出现经济灾难吗?2022年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目前加息的重要性可能不如美国经济GDP增速预期,美国的经济增长预期已经降低到了2.8%,国债和基础货币都疯狂增长,通胀爆表,加息不能治百病,面对经济衰退,加息只是其中一个小手段,未来美国会用尽各种方法让美元回流,保护本国经济。

2022年投资风险会很高,因为可能有出现各种无法预期的事情出现,人们要选择具有避险作用的产品保护自己的财富,黄金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投资现货黄金,在限价平台开设一个30美元的迷你账户就可以做交易,不用担心金价下跌,因为现货可以做空。

美联储加息有什么影响?该怎么投资?美联储加息影响力可能不如预期那么大,投资者要多关注地缘政治风险,2022年是充满风险的一年,投资任何产品都要将控制风险放在首位。

加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加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加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加息成为了国家调控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

加息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它可以促进储蓄增长、提高投资回报率、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等。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加息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机制。

首先,加息可以促进储蓄增长。

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储户可以获得更高的银行存款利息,这将增加人们对储蓄的积极性。

尤其对于一些固定收入的人群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储蓄提高资产收益率,以确保未来的生活安全。

因此,加息可以刺激居民进行更多的储蓄,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其次,加息可以提高投资回报率。

随着利率的上升,企业和个人的贷款成本也相应增加,这会使得投资项目的回报率提高。

高息率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空间,这对于那些寻求投资机会和企业家精神的人来说,将成为他们进行投资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增加投资者的积极性和投资回报率,加息可以帮助推动资本市场的繁荣,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另外,加息还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

在低利率时期,许多企业和个人可能借贷过多,导致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和金融领域。

而加息会提高借贷成本,减少资金流向这些非实体经济部门,从而鼓励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如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

这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此外,加息还可以稳定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

低利率环境下,企业和个人容易产生过度借贷和投资行为,这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泡沫化和风险积累。

而加息可以抑制这种过度扩张,避免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和风险的蔓延。

通过增加利率,可以引导市场回归理性,避免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从而维护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加息对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中,需要注意的是加息对经济的影响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

比如,通货膨胀水平、国际经济形势、政府政策等都会对加息产生影响。

此外,加息的影响也有滞后效应,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因此,在进行加息操作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避免潜在的风险和不利影响。

加息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机制解析

加息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机制解析

加息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机制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加息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加息指的是中央银行提高利率,以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加息对经济的影响,并解析加息的机制。

一、加息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加息会对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贷款成本上升:随着利率的提高,借款成本也相应增加。

这会使得企业贷款的利息支出增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从而抑制企业的投资意愿和经济增长。

2. 消费减少:加息会提高消费者的贷款成本,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大件商品时承担更高的利息支出。

这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导致消费减少,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3. 投资回报率下降:加息会使得理财产品和债券的收益率上升,相对而言,股票市场的吸引力下降,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这会导致股票市场的活跃度减少,从而对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二、加息对经济的间接影响除了直接的影响外,加息还会对经济产生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通胀压力减缓:加息可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通过提高借贷成本和消费者信贷购买力的降低,从而减缓通胀压力。

这有助于维持物价的相对稳定。

2. 资本回流:加息后,国外的资本在寻求更高回报的驱动下可能会流入本国市场,提高经济的流动性和投资水平,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3. 汇率影响:加息会提高国内货币的利率水平,吸引国际投资者的资金流入。

这会增加人民币的需求,进而对汇率产生影响。

若国内经济趋于疲软,外汇供求关系将导致本币贬值,进而对出口和进口产生影响。

三、加息的机制解析加息机制可以从银行、市场利率和实际经济活动的角度来解析:1. 银行机制:加息将上调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进而影响各个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在设定贷款利率时,会考虑到基准利率的上升以及经济风险的评估,决定是否调整其贷款利率。

2. 市场利率机制:随着中央银行加息,各个金融市场的利率也会有所上升。

这会导致债券市场的利率上升,使得债券投资的回报率提高,从而影响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流向。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有什么影响1、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汇率产生影响。

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元升值,而汇率则会随之下跌。

加息会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出口企业的利润水平。

2、美联储加息会影响中国的资本流动性。

由于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元升值,这将导致投资者转向美元资产,从而影响中国的资本流动性。

3、美联储加息会影响中国的国内金融市场。

加息可能会导致中国国内债券市场的投资者转向美元资产,从而影响中国的国内金融市场。

4、美联储加息会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

加息会导致美元升值,这将导致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转向美元资产,从而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

5、美联储加息会影响中国的外汇储备。

由于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元升值,这将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出现下降。

6、美联储加息会影响中国的国际收支。

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元升值,而中国的出口产品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中国的国际收支。

美联储加息外汇是涨还是跌涨,美元指数是涨,金属价格一直在创新低,大涨商品一般是跌,跟美元走势是相反的;就这阶段美元指数走得比较强,美元指数是涨,金属价格一直在创新低,大涨商品一般是跌,跟美元走势是相反的。

美联储加息后对外汇影响持续多久?此次美联储激进加息对汇率造成的波动影响大概率持续到10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持续承压,维持7左右,外贸人在9月份进行结汇无显著影响。

美储联加息对美元影响美储联加息对美元影响,实际上美联储加息对于外汇市场影响是最大的,理论上来说,美元加息意味着美元走强,打压美元兑一篮子货币,相应的美元兑一篮子货币都将会有不同程度上的上涨。

美元是金融市场影响最大的货币,如果美联储确定加息时间并执行加息的措施,对美元来说是长期利好的情况,因此美元的价格应该会往上涨,其他一揽子交易货币则面临着下行压力,包括人民币在内,而新兴市场的汇率可能会因此遭受急跌。

但是大幅度的价格波动也会为炒外汇的投资者带来很多盈利机会。

因此美联储加息对汇率的影响很大。

美元加息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美元加息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中国实体经济
市场存在资金配置的垄断,企业公司债券市场存在严格管制,民间借贷市场没有充分竞争,导致中国实体经济中融资成本过高。因此,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需要推进差别化货币政策和促进银行体制改革,构建起普惠广大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3.坚持推进一带一路政策,把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落到实地。
综上所述,美元加息可能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长期处于低点。无论是对美国还是中国普通民众,他们将会迎来一个更为低廉的能源供应时代,以及金银等贵金属不再那么贵的阶段。大宗商品的最需求来源于中国。美元加息在大宗商品市场在有利于中国经济。
(6)增加中国的债务成本,致使中国外汇资产缩水
中国是美债的最大持有者,美元加息会压低美债收益率。这无疑会让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缩水。中国一部分企业背负大量外债,这些外债多数以美元计价。美元加息造成美元升值,负有外债的中国企业债务成本大幅上涨,增加债务违约风险。
美元加息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D
二、美元加息对中国的影响
(1)外汇市场
美元利率变化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状况有重要的影响。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国存款收益增加,迫使全球资本回流,进而导致我国短期内资本流出压力加大,步促使资本流出。
但长期看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空间。理由有:一、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资本进出相对可控。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将越来越经得起国际风雨的检验,我国国际收支结构会保持长期稳健。三、美国目前经济增长势头并不强劲, 此次加息主要是为了控制持续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扩张,舒缓未来通胀压力,加息步伐和幅度不会过快过强。四、国际的长期投资资本仍旧看好对中国的投资项目。因此外资仍旧会源源不断流向中国 ,流出的只是短期的以套利为目的投机资金 ,对长期的资本流动不构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加息对于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会非常凸显。

2023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影响

2023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影响

2023年3月22日,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75%至5%之间,为2007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编辑搜图美联储加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加息可能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

如果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可能会上升,因此美联储可能会通过加息来抑制经济的过热现象,并遏制通货膨胀。

2.经济增长:美联储加息也可能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

如果利率过低,可能会导致借贷活动过度,从而导致资产泡沫和其他不稳定因素。

通过适度加息,美联储可能会鼓励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3.货币政策调整:美联储加息还可能是为了调整货币政策。

通过加息,美联储可以调整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经济的各个方面,如通货膨胀、汇率、借贷活动等。

4.防范金融风险:美联储加息还可能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

如果利率过低,可能会导致过度杠杆化和不良贷款,从而增加金融风险。

通过加息,美联储可以减少借贷活动,从而降低金融风险。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有以下几个方面:1.减缓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美联储加息可能会使得美元升值,而这可能会导致人民币贬值。

如果人民币贬值,中国出口商品价格就会上涨,而且外汇储备的价值也会受到影响,这可能会减缓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2.增加中国企业的债务成本:如果美联储加息,那么全球资金可能会流向美国,这会增加中国企业借款的成本。

这可能会对中国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商业信用评级产生影响。

3.降低对中国的投资吸引力:如果美联储加息,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投资美国而不是中国,因为美国的利率更高。

这可能会降低对中国的投资吸引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寻求较高回报的投资者来说。

4.对中国政府的债务压力产生影响:如果美联储加息,全球市场的资金流向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增加中国政府的债务压力,因为政府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

美联储加息对普通人的影响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借贷成本上升:如果美联储加息,银行的贷款利率可能会随之上升,这可能会增加普通人的借贷成本,包括房贷、车贷、信用卡等。

加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加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加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机制分析近年来,加息措施成为各国央行常用的工具之一,以应对经济波动和通胀等问题。

然而,加息政策并非没有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对加息措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加息政策的利弊。

一、加息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加息政策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对借款人产生直接影响。

首先,加息会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借款成本,抑制了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降低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其次,加息政策通常会导致货币流动性收紧,进一步加剧了经济活动的萎缩,对经济增长形成阻碍。

二、加息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1.资产价格下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加息政策会导致资产价格下跌,尤其是股票和房地产市场。

当市场预期利率上升时,投资者倾向于抛售股票和房产等资产,从而引发市场恐慌。

资产价格下跌不仅会导致财富效应的减弱,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力,还会影响企业的融资和扩张计划,进而对经济增长构成负面影响。

2.汇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加息政策往往会引发货币升值,进而影响出口和进口。

升值的货币会使出口产品价格上涨,降低了出口竞争力,从而减少了出口额度,对经济增长形成挤压。

同时,升值的货币还会使进口产品价格下降,增加了本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对本国产业形成冲击,同样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三、加息政策的机制分析加息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货币供应渠道和利率传导渠道。

货币供应渠道是指加息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增长。

央行通过提高利率来降低货币供应量,进而抑制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提供贷款。

这种方式会导致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上升,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和消费行为,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利率传导渠道是指加息政策通过影响利率来管控经济增长。

当央行提高利率时,银行会相应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影响借款人的借贷行为。

高利率会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减缓经济增长的速度。

四、加息政策的利弊加息政策既有正面作用,也存在负面影响。

从正面来看,通过加息政策可以控制通胀,稳定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聚丙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聂颖,崔小明2010-10-22摘要:聚丙烯(PP)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在注塑、挤管、吹膜、涂覆、喷丝、改性工程塑料等各种工业和民用塑料制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包装、电子、汽车等工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聚丙烯工业的发展,生产能力和消费量不断增长,但目前的产量仍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其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聚丙烯,供需关系,生产能力,发展前景近几年,随着多套大型聚丙烯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我国聚丙烯工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生产国。

截至2009年底,我国聚丙烯的生产能力达到956万吨/年;预计到2014年,我国聚丙烯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350万吨/年。

作为世界聚丙烯最大消费国,2009年国内聚丙烯表观消费量达到1232万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包装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预计2014年我国对聚丙烯的总需求量将超过1500万吨。

一、生产现状我国聚丙烯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上形成了溶剂法、液相本体一气相法、间歇式液相本体法、气相法等多种生产工艺并举,大中小型生产规模共存的生产格局。

目前,我国聚丙烯产量来自乙烯联合生产企业的约占40%,以炼油厂副产的丙烯为原料的约占60%。

近几年,随着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中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浙江绍兴三园石化有限公司以及台塑(宁波)有限公司等多套较大型聚丙烯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我国聚丙烯工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生产国,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逐渐增强。

(一)产能情况2009年,随着中石化广东湛江东兴公司14万吨/年、中石化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40万吨/年、中石油新疆独山子石油化工公司55万吨/年、中石油锦西石油化工公司15万吨/年、陕西延炼实业集团公司20万吨/年以及盘锦石油化工公司20万吨/年等装置的建成投产,我国聚丙烯的生产能力达到956万吨/年,同比增长18.3%。

表1:2010年我国聚丙烯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单位:万吨/年)截至今年8月底,随着中国石化天津石油化工公司一套45万吨/年装置、盘锦乙烯一套20万吨/年装置、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一套30万吨/年装置、包头神华公司的一套30万吨/年装置等建成投产,我国聚丙烯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081万吨。

其中,连续法装置的生产能力为899.6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83.2%;间歇法装置生产能力为1814万吨,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6.8%。

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公司手中,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生产能力为499.4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46.2%;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生产能力为279.4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5.9%;其他企业的生产能力为302.2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8%。

中石油独山子石油化工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厂家,生产能力达到65万吨/年,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6.0%;其次是中石化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52万吨/年,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4.8%;再次是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生产能力为50万吨/年,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4.6%。

到今年年底,预计我国仍将有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的20万吨/年、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46万吨/年以及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化工分公司的50万吨/年等多套聚丙烯生产装置将建成投产,届时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211万吨/年。

除中石油和中石化外,其他类型生产企业(包括地方企业以及地方合资企业等)的聚丙烯生产能力所占的比重将由目前的约28.0%提高到约32.9%。

2010年我国聚丙烯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

今后几年,我国还将有中石油宁夏石油化工公司(产能为11万吨/年)、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产能为20万吨/年)、中石油四川乙烯项目(产能为45万吨/年)、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产能为30万吨/年)、陕西延长靖边聚丙烯项目(产能为60万吨/年)以及大庆炼油化工公司(产能为30万吨/年)等多套聚丙烯生产装置建成投产。

预计到2014年,我国聚丙烯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350万吨/年。

(二)产量情况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我国聚丙烯产量也不断提高。

2008年全国聚丙烯产量达到735.4万吨,同比增长约3.8%。

2009年产量进一步增加到820.5万吨,同比增长11.6%。

除东北地区的产量同比减少5.4%外,全国其他地区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华东地区同比增长20.4%,华中地区同比增长11.8%,西北地区同比增长15,8%。

2010年上半年我国聚丙烯的总产量达到452.5万吨,同比增长约18.4%。

其中华北地区的产量为497万吨,约占总产量的11%;东北地区的产量为50.6万吨,约占总产量的11.2%;华东地区的产量为186.6万吨,约占总产量的41.3%;华中地区的产量为99.5万吨,约占总产量的22%;西北地区的产量为66.1万吨,约占总产量的14.6%。

近年我国各主要地区和省、市(自治区)聚丙烯的产量情况见表2。

(三)主要特点近两年来,我国聚丙烯生产呈现以下几个特点:表2:近年我国各主要地区和省市聚丙烯产量情况(单位:万吨)1.投资主体多元化随着一大批外商、港商和台商投资的合资企业,如福建炼化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中海壳牌石化公司24万吨/年以及台塑聚丙烯(宁波)有限公司45万吨/年装置的建成投产,打破了我国聚丙烯产业以前由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投资主体正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并且这种趋势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2.生产规模逐渐扩大近两年,我国已经投产或即将投产的聚丙烯装置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年产规模大多在20万吨以上,使得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大大增强。

3.原料路线将发生变化目前,我国聚丙烯产量来自乙烯联合生产企业的约占40%,以炼油厂副产丙烯为原料的约占60%。

随着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化工分公司、包头神华集团公司、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制烯烃(MTP),进而生产聚丙烯新技术和装置的建成投产,将改变我国聚丙烯生产原料单一的局面,为我国聚丙烯原料路线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形成多种原料路线并举、相互竞争的格局。

4.新建装置的布局分布更趋于合理从产能的地区分布来看,由于中石化福建炼化、镇海炼化两套大型装置的建成投产,使华东地区的生产能力又得到较大发展;另外,随着中石油独山子石油化工公司以及延炼实业集团公司两套装置的建成投产,西部地区聚丙烯的生产能力也得到较大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该地区的供需问题。

由此可见,不仅华东地区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加,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能也大幅度增加,这对于促进该地区塑料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进口情况虽然近两年我国聚丙烯工业发展迅速,但产量仍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

2006年我国聚丙烯的进口量为294.5万吨,2009年增加到416.3万吨,增长约41.4%。

2010年上半年的进口量为1895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约3.4%。

(一)进口来源我国聚丙烯的进口来源比较集中,主要来自于周边的韩国、中国台湾省、泰国、新加坡、日本以及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等7个国家或地区.2009年来自这7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合计达到约319.6万吨,比2008年增长了33.3%,但占总进口量的比例却相应由2008年的约86%下降到约76.8%。

其中韩国的进口量最大,为111.5万吨,同比增长约19.6%,但占总进口量的比例却由2008年的约33.4%下降到约26.8%;其次是中国台湾地区,进口量为562万吨,同比增长约6.4%,但占总进口量的比例却由2008年的约19%下降到约13.5%。

2010年上半年进口量主要来自于韩国、中国台湾、沙特阿拉伯、美国、日本以及印度这6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量合计达到140.4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74.1%.其中韩国的进口量为49.0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25.9%;中国台湾的进口量为24.5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2.9%;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为31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6.3%。

近年我国聚丙烯的进口来源情况见表3。

表3:近年我国聚丙烯的进口来源情况(单位:万吨)表4:近年我国聚丙烯的进口贸易方式情况(单位:万吨)表5:近年我国聚丙烯的进口海关情况(单位:万吨)(二)进口方式我国聚丙烯的进口贸易方式主要以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方式为主,2009年来自这3种贸易方式的进口量合计达到386.3万吨,比2008年增长约56.8%,占总进口量的比例由2008年的约88.4%增长到约92.8%。

其中,一般贸易方式的进口量为197万吨,同比增长约228.1%,占总进口量的比例由2008年的约21.5%增长到47.3%;来料加工的进口量为527万吨,同比减少8.3%;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口量为136.6万吨,同比增长5.9%,但占总进口量的比例由2008年的约46.2%下降到32.8%。

2010年上半年这3种贸易方式的进口量合计为167.5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88.4%,其中一般贸易方式的进口量为69.8万吨/年,约占总进口量的36.8%;来料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口量为24.5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2.9%;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口量为73.2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38.7%。

近年我国聚丙烯的进口贸易方式情况见表4。

(三)进口海关我国聚丙烯进口主要来自上海、汕头、宁波、黄浦以及深圳等5个海关。

2009年来自这5个海关的进口量合计达到296.9万吨,比2008年增长约50.5%。

其中宁波海关的进口量最大,为77.5万吨,同比增长约153.4%,占总进口量的比例也相应由2008年的约11%增长到约18.6%;其次是黄浦海关,进口量为63.5万吨,同比增长约27.3%。

2010年上半年来自这5个海关的进口量合计达到132.4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69.9%,其中宁波海关的进口量为30.6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6.1%;黄浦海关的进口量为36.2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9.1%。

近年我国聚丙烯的进口海关情况见表5。

(四)进口省市我国聚丙烯进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塑料制品加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2009年来自这5个省市的进口量合计达到356.9万吨,比2008年增长约48%,占总进口量的比例为85.7%。

其中,广东地区的进口量为194.3万吨,同比增长23.4%,但占总进口量的比例由2008年的约56.4%减少到约46.7%;浙江地区的进口量为82.4万吨,同比增长137.9%,占总进口量的比例由2008年的约12.4%增长到约19.8%,2010年上半年来自这j个省市的进口量合计达到144.7万]屯,约占总进口量的76.4%,其中广东省的进口量为89.7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47.3%;浙江省的进口量为28.5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