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FS算法的植物动态仿真的研究
基于IFS分形树的模拟

的, 对 于点的颜 色设 置要 么单 一要 么比较 杂乱 , 因此 对绘 制 过程 中如何 设 置 迭代 点 的颜 色提 出 了
改善 办法 。根 据程 序 最终 的显 示效 果 , 生成 图形符 合预 期 的 形状 , 经 过颜 色改善后 的 图形 效 果更
加 逼真 。
关 键词 : 分 形几何 ; 迭 代 函数 系统 ; 压 缩仿 射 变换 ; 吸 引子
形 图形的 重要 方法之 一 。根 据 I F S模 型 构建分 形 图形 的方 法和原 理 , 通过观 察树 木等 自然景 物 的
特征 , 抽 象 出一种 自然界树 木 的形状 , 利 用拼 贴 的 方 法计 算 出该 树 木 的 I F S码 , 并用 V C++作 为 工具 实现对 树木 的绘 制 。通过 树木 绘 制 实例 详 细介 绍 了绘 制 的 过 程 、 颜 色 问题 的 改善 和 迭代 次 数 及伴 随概 率 对 图形的 显示效 果 的影响 。由于迭 代 函数 系统模 型是 通 过 绘制 迭 代 点 来 生成 图形
中图分 类号 : T P 3 9 1
文 献标志 码 : A
S i mu l a t i o n o f f r a c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 t r e e b a s e d o n I FS
W ANG Yu — z h e
基于迭代函数系统IFS的动态树木模拟(精)

( N i n g b oI n s t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Z h e j i a n gU n i v e r s i t y ,N i n g b o 3 1 5 1 0 0 , Z h e j i a n g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A s o n eo f t h em o s t c o m m o np h e n o m e n a i nn a t u r a l l a n d s c a p e ,p l a n t s i m u l a t i o ni s a ni m p o r t a n t t o p i c i na p p l i e dm a t h e m a t i c s a n d g r a p h i c s f i e l d .I t e r a t e df u n c t i o ns y s t e m ,I F S ,i s a ni m p o r t a n t b r a n c ho f f r a c t a l t h e o r y .D u e t o t h e p l a n t s o w ns e l f s i m i l a r s t r u c t u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F Sc a nh e l pr e a l i s t i c a l l y s i m u l a t e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s m o r p h o l o g y . T h i s p a p e r b r i e f l y d e s c r i b e s s e v e r a l m e t h o d s f o r p l a n t s i m u l a t i o n , m a i n l ys t u d i e s I F Sm o d e l a n dc o n s t r u c t s as t a t i cf e r nl e a f a n dt r e eb a s e do nI F Sm o d e l i nV C+ +6 . 0e n v i r o n m e n t .I t d i s c u s s e st h ep r o c e s st o a c h i e v ea n i m a t i o nb yu s i n gI F Ss t o c h a s t i c s y s t e mw i t hp a r a m e t e r s ,a n du s e s d o u b l e b u f f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t o s i m u l a t e r e a l i s t i c a n i m a t i o ne f f e c t s o f t h es w a y i n gf e r nl e a v e s a n dt h e g r o w i n g t r e e .E x p e r i m e n t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I F Sw i t hp a r a m e t e r s c a nb r i n g a b o u t e x p e c t e dc h a n g e s w i t hi m a g e s .Wh e np a r a m e t e r s c o n t i n u o u s l yk e e pc h a n g i n gw i t h i na na p p r o p r i a t er a n g e ,g o o da n i m a t i o ne f f e c t s a r ep r o d u c e d . K e y w o r d s I t e r a t e df u n c t i o ns y s t e m I F S ( i t e r a t e df u n c t i o ns y s t e m ) T r e es i m u l a t i o n 和海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 迭代函数系统 I F S是分形理论的重
IFS系统在植物形态模拟中的应用

体积 ) 确定 、 不 维数 不确 定 等几大 特 点 , 这类 具 有 自相 似 特性 的 曲线在 数学 上被 定义 为分形 (rca) 分 形 fat1。 的 自相似 性 在植 物模型 中表 现 为几 何对象 整 体 ( ) 局部 ( 枝) 间具 有 自相 似 结构 的特 点 。迭 代 函数 树 与 分 之 系统 (F ) 树与 分 枝通过 仿 射变 换 建立 自相 似性 , IS 将 经过 多次 迭代 产 生分 形 图形 , 现描 述 自然 景 观 的 目 实 的 。在迭代 函 数 系统 中 , 通过 求取 仿射 变换 参数 来定 义 IS码 , F 它可 以描 述各级 枝 条的偏 转 角度 、 锥度 、 螺 旋状 扭 曲 以及 子 干和母 干 之 间的 比例尺 度 , 过 多次 迭代完 成对 树木 的递 推描 述 , 通 从而构 造 树木形 体 。 本文 分析 迭代 函数 系统 IS码 产 生原理 , 方面 加入 随机 因子 , F 一 生成 风格 独特 .
J n. 0 7 u 2 0
I S系统 在 植 物 形 态 模 拟 中 的应 用 F
张 文辉 , 周 萍
( 桂林 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与控制 学院 , 广西 桂林 5 1 0 ) 404
摘
要 :F I S系统是模拟植物形态的一 门重要技术 。 首先分析迭代 函数系统 中 I S码产 生原理 , F 阐述 IS如何 F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 2 5 期 2 0 年 6月 07
广西师 范 大学 学报 : 自然 科学 版
Jun l f a g i r l ies y: trl cec dt n o ra o n x ma Unv ri Nau a SineE io Gu No t i
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模拟仿真分析

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模拟仿真分析自然界中存在着复杂多变的植物群落,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关系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如何预测和模拟仿真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成为了生态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是指不同种群之间和同一种群在时间和空间方向上的数量和分布发生的变化,通常包括种群密度、结构、生长和繁殖等方面。
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干扰等。
环境因素是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首要影响因素,包括气候、水分、土壤质量、光照强度等。
这些因素对植物群落的数量、分布和结构等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植物的生长速度、竞争关系、繁殖方式和种间关系等。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彼此影响。
有竞争关系的植物之间会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有着合作关系的植物之间则会相互促进。
人为干扰包括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
当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的不平衡时,植物群落必然会受到影响,包括数量减少、分布变化、结构调整等。
二、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模拟仿真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模拟仿真是指基于一定的生态理论和计算技术,通过对植物群落数量、分布和生长等方面进行模拟和预测,以期获取客观真实的模拟结果。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为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模拟仿真提供了技术手段和计算平台。
1. 模型建立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模拟仿真需要建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参数和变量进行观测和计算,来预测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模型建立需要考虑到植物种类的选择、环境因素的模拟、生物因素的影响等多方面的问题。
常用的植物群落动态变化模型包括基于个体的个体模型、基于种群的种群模型、基于陆面过程的生态系统模型等。
不同的模型建立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2.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植物群落动态变化模拟仿真的基础工作。
通过对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的采集和监测,可以获得数据集,通过数据集进行分析和模拟仿真。
数据采集需要对不同维度的数据进行采集,包括空间分布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生长速度数据等。
一种L系统与IFS相互融合的植物模拟方法

一种L系统与IFS相互融合的植物模拟方法
李庆忠;韩金姝
【期刊名称】《图学学报》
【年(卷),期】2005(026)006
【摘要】提出了一种L系统与IFS相互融合的植物形态模拟新方法.利用L系统进行植物生长规律和拓扑结构的控制和模拟,由IFS方法模拟植物具有纹理的各组成部分,由此将两种方法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此外,为便于该融合方法的具体实现,还对传统L系统的实现算法进行了改进.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方便、自由地模拟各种植物的形态,且具有更加自然与逼真的效果.
【总页数】5页(P135-139)
【作者】李庆忠;韩金姝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青岛,266071;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青岛,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基于IFS的植物模拟CAD方法 [J], 李光辉
2.一种基于多数据源融合的酵母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方法 [J], 杨晓飞;郑浩然;韩思远;侯辉超;张宽
3.IFS系统在植物形态模拟中的应用 [J], 张文辉;周萍
4.植被系统中植物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动态模拟 [J], 高琼
5.非线性流体-刚体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一种数值模拟方法 [J], 邢景棠;W G Price;陈义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FS树木随风摇曳的方法研究

摇 曳的效果 。
0 引 言 1 三维 树 木 建 模
虚拟植 物是在三维空间内植 物结 构及 个体生 长的计算机模
拟。随着计算 机软 件 、 虚拟现实技术 的发展 , 人们对植物 的真 实
1 . 1 迭 代 函数 系统
至今 , 对 自然景物 的模拟 主要有 以下 三种方 法 , L系 统 、 粒
e mp l o y e d t o g e n e r a t e v i r t u a l w i n d,t h e me c h a n i c s k n o wl e d g e i s u s e d t o c a r r y o u t t h e s t r e s s a n a l y s i s o n t h e t r e e s a n d t o s i mu l a t e t h e mo t i o n s t a t e o f t r e e s s w a y i n g w i t h t h e wi n d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me t h o d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s i mu l a t e t h e f o r m o f n a t u r a l t r e e s ,t h e t r e e s h a v e q u i t e g o o d i f d e l i t y,a n d t h e me t h o d c a n q u i c k l y a n d r e ll a y s i mu l a t e t h e s w a y i n g e f f e c t o f t r e e s . Ke y wo r d s T r e e I t e r a t e d f u n c t i o n s y s t e m W i n d N o i s e
基于凝聚IFS的三维树木风中模拟
2 0 1 4年 2月
计 算机 应 用与软 件
Co mp u t e r Ap p l i c a t i o n s a nd So f t wa r e
V0 l _ 31 No. 2 F e b.2 01 4
基 于凝 聚 I F S的 三 维 树 木 风 中模 拟
a t t r a c t o r ,w e c o mb i n e b o t h t h e wi n d p o w e r p a r a me t e r s a n d t h e c o n d e n s e d I F S t o c o n t r o l t h e d e f o r ma t i o n o f t r e e b r a n c h e s i n d i f f e r e n t l e v e l s ,
中图分类号
风场
风力参数 吸 引子
凝聚迭代 函Leabharlann 系统A 分形 T P 3 9 1
文献标识码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3 8 6 x . 2 0 1 4 . 0 2 . 0 5 9
S I M ULATI NG TH REE. DI M ENS I oNAL TREE S W AYI NG I N WI ND
形算 法O首先根据 风的 自然规律建立风场数 学模 型, 并利用物理原理计 算推 导 出风力参数 ; 然后从一个 已模 拟 的三维树 木 I F S吸 引 子 出发 , 将风力参数 与凝 聚 I F S相 结合 来控制不 同层次树木枝条 的变形 , 使模拟 的三维 动态树木 既符合 自然规律又符合分形 的一 系 列特征 。最后 , 通过实验结果表 明用这 种算法可 以有效地模拟 出三维树 木在 风 中的动态摇曳。 关键词
基于IFS的臭柏灌丛枝条的仿真
臭柏 又名叉 子柏 、 地 柏 , 沙 为柏 科 圆柏 属 常 绿 匍 匐 针 叶灌 木 。臭 柏 无 限 生 长 的 匍 匐 茎 , 其 分 布 区 使 形 成 了 臭 柏 占绝 对 优 势 的 单 优 群 落 。臭 柏 群 落 覆 盖 度可 高达 7 0% ~ 9 % , 嵌 于 沙 地 中 , 成 阻 止 流 5 镶 形 沙 的天然屏 障。臭 柏 的匍 匐 茎 拥有 超过 5 0年 的 寿 命 。可 能 允 许 臭 柏 基 株 和 分 株 或 分 株 间 , 大 的 时 在 间和 空 间 尺 度 内 发 生 生 理 整 合 , 而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因 对 提 高 或 维 持 基 株 或 分 株 或 分 株 间 的生 存 力 和 适 合 度 起 到 积 极 的作 用 , 可 能 是 臭 柏 群 落 维 持 其 高 覆 这 盖 率 的重 要 原 因 之 一 。臭 柏 特 殊 的 形 态 结 构 和 生 理 特征 , 其对半 干旱 沙地具 有较 强的适应 性n。 使 】 I S是 绘 制 分 形 图 的 常 用 方 法 , 过 观 察 发 现 , F 通 臭柏灌 丛 的 枝 条 具 有 显 著 的分 形 特 点 , 叶 长 6 幼 mm 左 右 , 以 一 定 角 度 向 两 侧 生 长 。 但 目前 从 分 并 形 的角 度 探 讨 臭 柏 的 形 态 及 生 长 规 律 鲜 见 报 道 。 因 此 , 文 从 分 形 角 度 对 其 枝 叶 形 态 生 长 进 行 了 分 析 本 和 模 拟 , 其 防 风 固 沙 和 抗 旱 等 特 性 的 研 究 具 有 十 对
一
I
: +b +e y \ ‘: c Y +d +f
其 中 ,、 x Y为 原 变 量 , 、 、 、 e f为 仿 射 变 换 a b C d、 、 系 数 , Y 为 变 换 后 的 变 量 。 x 、
快速模拟IFS树木动态摇曳的方法研究
快速模拟IFS树木动态摇曳的方法研究赵鹏飞;张志毅【摘要】为了更好地模拟三维树木动态摇曳的效果,根据真实风场的变化规律,利用Perlin噪声技术产生虚拟风场的数学模型,采用迭代函数系统(IFS)方法构建三维树木模型,并运用动力学知识进行受力分析,计算树木的摇曳幅度以及树枝和树叶的旋转角度和偏移大小。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自然树木的形态以及树木的真实摇曳效果。
%To better simulate the three-dimensional trees and the effect of dynamic sway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 way of using the Perlin noise to generate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virtual wind, and using the Iterated Function Systems(IFS)to build the 3-D trees model. Then this method uses dynamical equation to calculate the amplitude of swaying trees, the rotation angle and offset size of the branches and leaves.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method can better simulate the natural form of trees and real effects of dynamic swaying.【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年(卷),期】2013(000)014【总页数】5页(P160-163,169)【关键词】Perlin噪声;迭代函数系统(IFS);风场;树木【作者】赵鹏飞;张志毅【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1 引言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虚拟植物的研究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一种L系统与IFS相互融合的植物模拟方法
2∞5年工程图学学报2∞5第6期JoURNALoFENGINEERINGGRAPHICSNo.6一种L系统与IFS相互融合的植物模拟方法李庆忠,韩金姝(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青岛266071)摘要:提出了一种L系统与IFS相互融合的植物形态模拟新方法。
利用L系统进行植物生长规律和拓扑结构的控制和模拟,由IFs方法模拟植物具有纹理的各组成部分,由此将两种方法的优点结合在一起。
此外,为便于该融合方法的具体实现,还对传统L系统的实现算法进行了改进。
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方便、自由地模拟各种植物的形态,且具有更加自然与逼真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植物模拟;分形;L系统;迭代函数系统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58(2005)06—0135-05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自然界中复杂而不规则的各种植物结构形态的模拟已成为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
计算机植物模拟技术在生态环境的模拟、园林设计、虚拟现实、影视游戏制作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传统的欧氏几何理论的商业图像、图形制作处理软件,只能绘制一些形状规则的几何图案,而无法描绘和表达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
而分形几何是一门以非规则几何形状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的一个典型应用领域就是自然景物的模拟。
在模拟植物形态方面,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L系统和迭代函数系统(IFS)。
前人11】~【6】在应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植物形态模拟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但都是分别独立的利用L系统或者IFS方法,因为每种方法具有各自的局限性,所以很难实现植物形态的自然与逼真模拟效果。
作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系统与IFS相互融合的植物形态模拟新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L系统与IFS的特点分析L系统【2J是一种基于符号的重写系统,用一个重写规则逐次置换初始对象的各个部分来构造一个复杂的对象。
图形实现算法一般采用“龟图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IFS 算法的植物动态仿真的研究收稿日期:2005-03-29作者简介:王昊鹏(1978,6-),男(汉),长春,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微波遥感。
王昊鹏1,贾新宇2(1,2 空军航空大学,长春130022)摘 要:讨论了基于迭代函数系统(IFS)的植物模拟算法。
首先讨论了基于迭代函数系统来搜索和解决植物的计算机模拟生成问题的途径,再从植物体的不同形状出发生成一个图画序列,从而实现对植物体的动态模拟效果。
关键词:分形,迭代函数系统,模拟,遥感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984(2005)02-0049-040 引言植物的仿真模拟是计算机图形学和仿真学的重要内容,它的实现需要植物学、遥感技术、数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运用。
今天,我们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得与(地表)植物相关的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再利用植物学、数学等相关知识在计算机上建立植物仿真模型。
因此,利用哪种算法建立植物仿真模型成为关键所在。
20世纪70年代,美籍法国数学家曼德勃罗(Benoit Mande-lbrot)创立了分形几何学,用来描述自然界中那些不规则的几何现象和事物(如植物体、山脉、流体等)。
迭代函数系统(Iterated Function System,IFS)是分形理论的重要分支。
它被称为是图形图像处理中最富有生命力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领域之一。
迭代函数系统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1年Hutchinson 对自相似集的研究。
1985年,美国科学家佐治亚理工学院的M.F.Barnsley 发展了这一分形构型系统,并将其命名为 迭代函数系统 ,后来又经Stephen Demko 等人将其公式化,并引入到图像合成领域中。
简单的说,IFS 是将待生成的图像看成是由许多与整体相似的(自相似)或者经过一定变换与整体相似的(自仿射)子图拼贴在一起的处理过程。
由于自然界的植物体大多具有自相似性或者自仿射性,因此,利用I FS 实现植物体在计算机中的动态仿真十分有利。
1 基于IFS 的相似变换和仿射变换相似变换是指在各个方向上变换的比率必须相同的一种比例变换。
仿射变换是指在不同方向上变化的比率可以(或者可能)不同的一种比例变换。
我们以图1(a)作为原始图像,图1(b)和图1(c)则分别是相似变换和仿射变换的结果。
(a) (b) (c)图1 相似变换和仿射变换直观地看,相似变换可以是对原始图像的等比例放大、缩小,或者任意角度的旋转;而仿射变换则是对原始图像的不等比例变换或者扭曲。
从上面的观点看,相似变换可以看作是仿射变换的一个特例。
2.1 仿射变换的数学抽象仿射变换的数学表达式可以抽象为如下形式:w :x =ax +b y +e y =cx +dy +f(1)其中:表示仿射变换;x 和y 指代变换前原始图像的坐标值;x 和y 指代变换后的新生成图像的坐标值;a,b,c,d ,e,f 是仿射变换系数。
对于一个比较复杂的原始图形,可能需要多个不同的仿射变换来实现,仿射变换族控制着图形的结构和形状,由于仿射变换的形式是相同的,所以不同的形状取决于仿射变幻的系统。
在仿射变换族ISSN 1009-8984CN22-1323/N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6卷第2期J.Changchun Inst.Tech.(Nat.Sci.Edi.),2005,Vol.6,No.216/2449-52{w n}中,每一个仿射变换被调用的概率不一定相同,即落入图像各个部分中点的数目不一定相同,这就要引入一个新的变量 仿射变换w被调用的概率P。
由此,这6个仿射变换系数和仿射变换被调用的概率构成了IFS算法最关键的部分 IFS码 。
根据抽象的数学公式(1)我们可以发现,w被调用的概率P取决于仿射变换子图的面积,即子图面积越大,落入该子图的点数就越多,这一子图所对应的仿射变换系数被选中的几率也就越大,从而该子图对应的概率值越大。
2 2 仿射变换的几何特征以自然界中植物体为模拟对象,其自然形体的仿射变换通常具有以下几何特征:(1)仿射变换仿射变换的逆变换;(2)仿射变换是线性的,变换后的图形特征不变,且图形中的各元素的比例关系不变;(3)任意图形经过仿射变换后其面积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其变化规律可循:假定变换前的图形面积为S,图形变换后的面积为S ,S与S 的关系为: S =(ad-bc)S (ad-bc=1时,仿射变换面积无影响)3 基于IFS的拼贴和IFS码的确定其实,不是任何仿射变换都可以用迭代函数系统来实现。
如果可以的话,这种仿射变换一定是收缩的。
也就是说,在这种变换下,图形内部各个元素点之间的距离缩小,通常我们称这种仿射变换为 压缩变换 。
但是,我们知道:被压缩的图形是压缩前图形的相似图形,且来源于原图形,所以在动态模拟植物体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外部环境或者植物体的内部因素,动态生成一系列经过仿射变换的图形,然后将这些图形进行拼贴即可。
由此可知,要实现以上所说的 拼贴 ,必须确定仿射变换的IFS码。
I FS码的确定通常根据植物体模拟的实现原理不同而定。
当仿真模拟过程是 自底向下 的时候,即根据经验或者知识库预先知道模拟对象动态轨迹的情况下进行模拟。
此时通常采用 交互 方式确定I FS码。
在确定的时候要不断进行仿射变换,产生子图,再根据植物体生长轨迹进行拼贴,最终实现真实植物体的动态模拟过程。
图2所示为 交互 方式拼贴效果。
当仿真模拟过程是 自顶向下 的时候,即向下模拟的每一步骤都是未知的,没有预先的知识库提供线索。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计算来确定。
因此,确定IFS码的又一个重要方法是 计算 确定方法。
根据仿射变换的数学表达式,要确定I FS码,则必须建立一个线性方程组,对这个方程组求解,从而得到下一步的模拟结果。
图2 交互 方式拼贴效果要建立一个线性方程组,可以从初始模拟的三个点出发(如图3所示)得到如下线性方程组:图3 建立线性方程组的三点ax1+by1+e= 1ax2+by2+e= 2ax3+by3+e= 3(2)cx1+dy1+f= 1cx2+dy2+f= 2cx3+dy3+f= 3(3)经过求解线性方程组(2)和(3),得到的值。
例如,表1所示为树叶的IFS码。
表1 树叶的IFS码i a i b i c i d i e i f i i1-0.820.16-0.160.81137140.520.440.32-0.070.61-3700.54 植物动态模拟的实现自然界中的植物体是一种复杂结构的自相似体,其生长过程、局部到整体、树根到树叶的叶脉,时刻受到外界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棵树的某一时刻其生长状态的变化可能非常微小(通常忽略不计),但是其受到如风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形变是时刻的。
根据上面基于IFS算法原理的分析,建50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2)立函数即可实现这种情况下的植物动态模拟效果。
4.1 代码设计procedure drawLeaf(x,y,L:integer;A,C:real);varB:real;s1,s2,s3:real;x1,y1,x1L,y1L,x1R,y1R,x2,y2,x2R,y2R, x2L,y2L:real;beginB:=50;s1:=2;s2:=3;s3:=1.3;if L>s1Thenbeginx2:=x+L*cos(A*PI);y2:=y+L*sin(A*PI);x2R:=x2+L/s2*c os((A+B)*PI);y2R:=y2+L/s2+sin((A+B)*PI);x2L:=x2+L/s2*cos((A-B)*PI);y2L:=y2+L/s2*sin((A-B)*PI);x1:=x+L/s2+cos(A*PI);y1:=y+L/s2+sin(A*PI);x1L:=x1+L/s2*cos((A-B)*PI);y1L:=y1+L/s2*sin((A-B)*PI);x1R:=x1+L/s2*c os((A+B)*PI);y1R:=y1+L/s2*sin((A+B)*PI);m bmp.Canvas.MoveTo(round(x),round (y));m bmp.Canvas.LineTo(round(x2),round (y2));m bmp.Canvas.LineTo(round(x2R),round (y2R));m bmp.Canvas.MoveTo(round(x2),round (y2));m bmp.Canvas.Line To(round(x2L),round (y2L));m bmp.Canvas.MoveTo(round(x1),round (y1));m bmp.Canvas.Line To(round(x1L),round (y1L));m bmp.Canvas.MoveTo(round(x1),round (y1));m bmp.Canvas.Line To(round(x1R),round (y1R));drawLeaf(round(x2),round(y2),round(L/ s3),A+C,C);dra wLeaf(round(x2R),round(y2R),round(L/ s2),A+B,C);dra wLeaf(round(x2L),round(y2L),round(L/ s2),A-B,C);dra wLeaf(round(x1L),round(y1L),round(L/ s2),A-B,C);dra wLeaf(round(x1R),round(y1R),round(L/ s2),A+B,C);end;end;......procedure TForm1.Timer1Timer(Sender:TObject);beginif(m dir)thenbeginm angle1:=m angle1-0.5;if(m angle1>20)then m dir:=false;endelsebeginm angle1:=m angle1-0.5;if(m angle1<20)then m dir:=true;end;Form1.FormPaint(nil);end;4.2 效果验证根据4.1设计的算法代码,即可得到如图4所示的植物体摇曳时的动态模拟效果。
图4-1、图4 -2、图4-3、图4-4分别为植物体动作的4个状态。
5 结论在虚拟现实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应用于农林业估产时,经常需要模拟各种作物的生长状态。
从静态模拟到动态模拟则是植物仿真的一个重点,它是植物真实、有效地再现和推演。
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一种基于迭代函数系统的植物动态模拟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