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声音的特性
2.2声音的特性

小明喜欢探究身边的物理现象,一次他将一把 钢尺按在桌上,一端伸出桌边,长度为钢尺的 1/3,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比较“尖细”,他知 道这是钢尺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其后他把钢尺 的2/3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力度相同),听到 的声音比较“粗犷”。
问题
振动体发声的“尖细”或“粗犷”是由什么因素决定 的?
频率描述 发声体振动快慢。
如果声音尖细、清脆,音调高; 思考:
如果声音粗狂、低沉,音调低。
听小孩和老人的声音,男 生和女生的声音,蚊子和黄牛 的声音,你听出了什么吗?我 们常说“声音刺耳”指什么? 这些声音我们都能听见,那有 没有我们听不见的声音?
超声波—— 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
它们已经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 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 20 Hz~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声音的 音调 高低 发声体振动 的频率
1、发声体振 响度大: 声音的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动的幅度 震耳欲聋 响度 强弱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 响度小: 关,还与距离的远近 2、与发生提 (大小) 轻声耳语 有关。 的距离 发声体本身 分辨不同发声 体发出的声音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 声音的 音色 品质 的材料、结 的重要特征 的依据。 构
1.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
为雷声的 ( A.频率很高 C.响度很大
)
B.振幅很大 D.音调很高
2.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
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 A.增大说话频率 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 C.改变讲话的音色 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
3.人们常对一套音响设备评头论足,说它
用这些乐器演奏时,你能分辨出是什 么乐器吗?你是怎么分辨出的?
2.2.声音的特性

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已经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小资料
20Hz
人
20 000Hz
15Hz 60Hz
狗
50 000Hz
猫
65 000Hz
蝙蝠 1000Hz
120 000Hz
150Hz
海豚
150 000Hz
二、响度
——是指声音的强弱
你观察到 了什么?
提出问题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
观察波形
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 波形有什么区别? 例如都发C调的1(do),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
甲 音叉
乙 钢琴
丙 长笛
通过波形判断声音的三大特征
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频率)相同,即音调相同。 振幅不同,即响度不同。 大振动波形相同,小振动的波形各不相同。波形各不相
同,说明音色不同.
的方法是( )A
A.用更大的力击鼓,使鼓面振动振幅大些 B.使用频率高一些的鼓来敲击 C.离击鼓处远一些,听到的声音就会强些 D.击鼓击得快些
例2: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
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1、简谱中的1.2.3.4.5.6.7等表示的就是音调. 2、女高音,男中音也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
高音C之王帕瓦罗蒂
中国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奥 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独唱
例 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如图是某
专题2.2 声音的特性(解析版)

专题2.2 声音的特性课前预习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发声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从20Hz到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
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4.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乐音的三个特征(或称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知识点一: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俗称声音的粗细)。
(2)频率: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
它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Hz)。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3)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
【例题1】(2019•桂林)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答案】C【解析】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A错误;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正确;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知识点二:响度(1)定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的大小或强弱)。
(2)影响响度的因素:除了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外,还与人离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距离越远响度越弱)。
第2.2课时 声音的特性(解析版)

第2.2课时声音的特性1.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2)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其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3)影响因素:音调的高低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说明:音调越高,声音听起来越尖细;音调越低,声音听起来越低沉.2.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范围,在20 Hz~20 000 Hz之间.高于20 00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2)大自然的许多活动伴随有次声波产生.比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通常次声波对人体有害.3.响度(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2)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3)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的大小、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和声音的传播方向.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传播方向越集中,则声音的响度越大.说明:①转换法:不易观察的现象通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发声的音叉看不到振动幅度的大小,可以通过细线悬挂的泡沫小球被弹开的幅度来体现,这是一种转换法的思想.②音调与响度是声音的两个本质不同的特征,音调高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音调也不一定高,如男低音歌唱家大声演唱时,女高音歌唱家轻声伴唱,女高音虽然音调高,但响度小,男低音的音调低,但响度大.4.音色(1)定义:声音的品质和特色.(2)影响因素: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说明:①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能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②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起居、健康、训练等因素而变化.(3)三种乐器①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响亮.②弦乐器:弦乐器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有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程度等.③管乐器:管乐器是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空气柱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说明:探究影响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时,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研究音调高低与这个因素的关系.知识点一音调的探究及理解1.定义: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2声音的特性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哪些物体能发出和听到超声波
蝙蝠、海豚、雷, 实际上它们是在用 一种我们听不到的 声音在进行交流, 这就是次声波
大自然的一些活动,像地震、火山喷发、 台风、海啸、等都会发出次声波
一些机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有 些次声波对人体是有害的。
感受不同音调的声音
音调(频率)不同的声音,波 形有何不同? 音调(频率)高的波形比较密一 些,频率低的波形比较疏一 些。
响度
响度—声音的大小, 也叫音量。
响度 声音的大小
响度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表示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尺子振动的幅度与声音大小之 间的关系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定义:每秒振动的次数
2、频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3、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物体在1s内如果振动次数是100次, 它的频率就是100Hz 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与音调有关的事例:
1.男低音、女高音:
2、声音“尖细”;
课堂小练习
•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 音比女高音 ( )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 是指声音的________大。
• 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 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 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而 “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 “高”、“低”指的是______. •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 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 的声音的音调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 声体的______有关
2.2声音的特性

二、响度
声音的强弱(大小)
形容响度: 震耳欲聋 大声喧哗 引吭高歌 低声细语
有的人说话 声音宏亮,有的 人说话声音很小。 说明声音不仅有 音调不同,也有 强弱不同.
• 作业:
1、仔细阅读P23科学世界:打击乐器、管乐 器、弦乐器 2、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并用它演奏一首音 乐课上学过的简单的曲子。 3、把动手动脑学物理的3题写在作业本上
课堂练习
1、小华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喊叫 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是“ 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 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 音色 洪亮”,是他说话声音的______大。 响度 2、声源发声时,声音的响度跟声源振动 振幅 的______有关.当声源的______越小 振幅 小 时,声音的响度会越______.
情景体验· 探索发现
一次将一把钢尺按在桌上,一端伸出 桌边,长度为钢尺的1/3,拨动钢尺,听 到的声音比较“尖细”,这是钢尺的振动产 生的声音, 其后把钢尺的1/2伸出桌面,拨动钢尺 (力度相同),听到的声音比较“粗犷”。
音调的高低决定于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 慢音调越低。
• 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
我们已经知道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 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 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有 的声音却使人烦躁难受。即使同样是动听的 乐曲,它们也存在不同的地方,有的音调高, 有的音调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而 且各种乐器,即使演奏同样的曲调,给人的 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 声音的特性.
2.2 声音的特性.2 声音的特性

它怎样决定音调的?
3、音调的波形有什么样的特点? 4、什么是声音?人类的听觉范围是多少? 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音调
小实验
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1)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 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比 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1)闻其声,知其人,依据 (2)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了一些动物和乐 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音色 。
音色 来辨别的。
2、决定音色的因素: 材料、结构 .
3、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波形图
形状不同
5.分别指出下列所指声音的哪一个特性: 响度 (1)震耳欲聋___________ 音调 (2)刺耳___________ 音调 (3)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_______ 音色 (4)我听出来了用小提琴演奏的______ 响度 (5)低声细语___________ 音调 (6)声音太尖了___________ 响度 (7)引吭高歌___________ 响度 (8)请勿高声喧哗___________ 音调 (9)她是唱高音的___________
当堂训练
一、夯实基础
1.我们经常说“男低音”、“女高音”,这里 音调 的“高”和“低”指的是 。 2.“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响度 很 大。 蛙 蚊子 3.蛙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相比, 的响 度大, 的音调高 4、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你仍能分辨出熟 人的说话声,是因为每个人的 音色 不同。 5、女同学说话的声音通常比男同学“尖细”, 是指女同学声音的 音调 高,这是因为 快 的缘故。 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2.2声音的特性

2.2声音的特性D(4)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4.超声波和次声波一般人的听力范围:20Hz—20000Hz,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要点诠释:1、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有些次声波对人体健康有害。
2、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与人类不同,它们有些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
要点二、声音的强弱——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3.影响响度的因素:(1)振幅;(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
要点诠释:1、实验证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大。
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
要点三、音色1.声音的特色叫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
主要是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的。
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
如: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辨别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好。
就是利用了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要点四、乐音和乐器1.乐音的波形是规则的。
2.乐器可分为三类:(1)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击鼓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弦乐器:如二胡、小提琴、钢琴等。
长而粗的弦音调低、短而细的弦音调高。
绷紧的弦音调高。
(3)管乐器: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要点诠释:1.要注意区别发声体的振动快慢(频率)与振动幅度(振幅)的区别。
音调一般用“高”、“低”、“尖”、“细”、“沉”、“闷”、“亮”等来描述,响度有时也用“高”、“低”来描述,如“高声喧哗”、“低声细语”等,要注意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检测
1.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 音( A )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轻声细语”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小
阅读教材“科学世界---乐音和乐器”,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乐音? 2、乐器的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它们是怎样来改变音调 和响度的? 1、许多声音悠扬、悦耳,听到时感觉非常舒服,人们 把这类声音叫乐音 2、乐器主要分成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改变用力程度,可以改变各种乐器的响度。 ------改变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可以改变乐器的 音调。
轻轻敲击鼓面和用力敲击鼓面。感觉声音的变化。 物理学上把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根据上面的实验,你猜想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 度呢? ——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 ——可能与振动的幅度有关
【探究实验】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
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 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乒乓球的作用是什么?
【反馈练习】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相比较,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剖析:音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而响度取
决于发声体的振幅。牛叫的声音较低沉,即振动频 率低,音调较低;蚊子声音尖细,即振动频率高, 音调较高,但牛的叫声明显比蚊子大,即响度大
振动会发出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蝴蝶 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吗?听到过蚊子发出的声音吗? 你猜想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
1.音调
男歌手的声音比较低沉、浑厚;女歌手的声音比较 尖细、清脆。 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高有的低,在物理学中, 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 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呢? 【探究实验】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 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 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 发声的音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强调:两次 实验要用相同大小的力)
6、阅读小资料说明:为什么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没有 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觉?
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要大,能听到人所听不到的声音, 如:超声波、次声波。
【演示实验】为了很好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
况,我们可以将声音的波形在示波器或计算机上展现 出来。
分别把两个不同的音叉(256Hz、源自12Hz)发出的声音 信号输入示波器,注意听音调上的差别以及观察声音 在的波形上的区别。
3.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 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 ”“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 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取走。这里的“声纹 ” 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 4.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 高 ,当划得快时,纸片振动产生声音的音调________ ,当 慢 ,产生的音调_______ 低 。 划得慢时.纸片振动得_______ 如图所示,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产生的音调比拨动张紧 高 的粗橡皮筋产生的音调___________ 。
1、物理学中用物体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即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 的快慢。单位:Hz 2、表示这个物体在1s内振动了100次。 3、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 低。 4、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20000Hz; 5、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一天晚上,两只小白兔在家里 等妈妈。她们等了很久„„妈 妈还是没有回来。这时候,她 们听见轻轻的敲门声。小白兔 妹妹准备开门,小白兔姐姐赶 紧阻止她说:“不能开门,先 问清楚是谁。”于是,小白兔 妹妹说:“请问你是谁?”。 大灰狼轻轻地说:“快开门, 我是外婆,来看看你们的”。 小白兔姐姐听了声音之后说: “妹妹,别开门,它不是外婆, 它是大灰狼„„”
小结
含 义 决 定 因 素 相 关 知识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音调 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单位:赫兹(HZ)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度
声音的大小 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色
声音的品质
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频率低,波形图稀疏,频率高,波形图密集。
【回眸】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在2min内振动了
600次,蚊子在飞行时,翅膀振动在1min内振动了 5 Hz 21000次,则它们的发声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 、 350 Hz 你能听到__________ 蚊子 _________, 发出的声音。
2.响度
7.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先将话筒接在 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敲响的甲、乙两个音叉分别 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 波形。通过对被形的分析,可知________ 音叉的音 乙 调高。
实验现象描述: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沉, 音调越低。 ——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钢尺振动越快,声音越尖 锐,音调越高。
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物理学中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什么?怎样 定义的?单位是什么? 2、如果一个物体的振动频率是100 Hz,它表示的物理 意义是什么? 3、你认为影响音调的因素是什么? 4、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多少? 5、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物理学中在用振幅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音叉的 振动的幅度不便于直接观 察,通过乒乓球摆动的幅 度可以间接反映出音叉振 幅的大小,这样我们就把 音叉微小的振动给放大了, 也便于我们直接观察,这 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得出结论】现在你能说出响度和振幅之间的关
系吗?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幅越小, 响度越小。 声音的响度大小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声音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 的远近有关,生活中经常用 喇叭减少声音的分散。
5.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 音调 变化来判断水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 _________ 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响度 。
6.蜜蜂1min振动21000次,则蜜蜂发声频率是 能 ____, 能”或 “ 350 Hz 当它都从你耳边飞过时,你_______(“ 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课堂练习
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
仿得逼真,其关键是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 所要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尽可能的一致? A.音调 C.响度 B.频率 D.音色
答案:D
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一男青年歌手正在放
声歌唱,另一女青年歌手轻声为他伴唱,谁的音
调高?谁的响度大?
答案:女歌手的音调高,男歌手的响度大。
3.音色
如何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仅仅是根据音调和 响度吗? 是根据它们音色的不同来分辨的。 音色就是指声音的品质。 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 波形图,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较 它们的波形有何异同。
音叉波形图
钢琴波形图
长笛波形图
仔细观察三个波形图,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1.从波形图上能得出哪些信息? 2.让同学总结音色与哪些因素有关? 3.能否举出在生活中利用音色来辨别不同物体发声的 例子。 1、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 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 不同。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不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 色就不同。 3、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用手拍 西瓜,利用音色来判断西瓜熟不熟;轻轻敲打瓷器, 利用音色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