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对硫酸钛水热改性涤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不同Ti02前驱体水热改性聚酯纤维结构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不同Ti02前驱体水热改性聚酯纤维结构与光催化性能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TiO2前驱体水热改性对聚酯纤维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通过结构分析发现,不同前驱体水热改性可显著影响纤维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
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酯纤维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影响因素分析揭示了改性程度与光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
光催化机理探讨揭示了改性后TiO2前驱体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论指出不同TiO2前驱体水热改性对聚酯纤维光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未来可深入研究其在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TiO2前驱体,水热改性,聚酯纤维,光催化性能,影响因素,光催化机理,研究结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目前针对不同TiO2前驱体水热改性聚酯纤维结构与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TiO2前驱体水热改性聚酯纤维的结构分析和光催化性能测试,探讨不同前驱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深入研究其光催化机理,为进一步优化光催化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解决环境治理和资源回收等重大问题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TiO2前驱体水热改性聚酯纤维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研究,探讨其在环境治理和能源利用方面的潜在应用。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不同TiO2前驱体水热改性对聚酯纤维结构的影响,探讨改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机制;2. 研究不同TiO2前驱体水热改性聚酯纤维在光催化性能上的差异,评估其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和稳定性;3. 分析影响光催化性能的因素,包括吸附性能、光催化活性、表面特性等,为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提供理论依据;4. 探讨不同TiO2前驱体水热改性聚酯纤维的光催化机理,揭示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机制;5. 总结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不同Ti02前驱体水热改性聚酯纤维结构分析针对不同TiO2前驱体水热改性聚酯纤维的结构特征,我们首先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聚乙二醇的折射率

聚乙二醇的折射率1. 引言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简称PEG)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应用领域,包括医药、化妆品、润滑剂等。
折射率是描述光在材料中传播速度变化的物理量,对于研究聚乙二醇的光学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聚乙二醇的折射率及其影响因素。
2. 聚乙二醇的基本概述聚乙二醇是由乙二醇分子通过缩合反应形成的聚合物。
它通常以PEG-前缀表示,并根据不同分子量进行命名,如PEG-200表示平均分子量为200的聚乙二醇。
聚乙二醇具有无色无味、溶解性好、生物相容性强等特点,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3. 折射率及其定义折射率是描述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密度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其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用n表示,定义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4. 聚乙二醇的折射率测量方法测量聚乙二醇的折射率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常见的有:4.1 折射计法折射计法是一种常用且简便的测量方法。
通过将聚乙二醇溶液放置在一个具有刻度的玻璃管内,然后观察入射光线经过溶液后的偏折情况,并根据已知样品和纯溶剂的折射率推算出聚乙二醇溶液的折射率。
4.2 自制反射法自制反射法是一种基于反射现象测量折射率的方法。
通过将聚乙二醇薄膜沉积在透明基底上,并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入射光线在薄膜表面产生反射时的干涉图样,通过分析干涉图样的特征可以计算出聚乙二醇薄膜的折射率。
4.3 激光干涉法激光干涉法是一种高精度测量折射率的方法。
通过使用激光器产生的单色激光束,将其分别通过纯溶剂和聚乙二醇溶液,然后观察两束光线在相遇处产生的干涉条纹,并根据条纹间隔计算出聚乙二醇溶液的折射率。
5. 聚乙二醇折射率与其影响因素聚乙二醇的折射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5.1 分子量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对其折射率有显著影响。
聚乙二醇对纳米二氧化钛性质和应用的影响

第 1 9卷第 9期 20 0 7年 9月
化 学 研 究 与 应 用
C e c lRe e rh a d Ap l ai n h mi a s ac n p i t c o
V 1 1 No 9 o . 9, . Sp ,0 7 e .2 0
锐钛矿相与金红相 的相对衍射强度 , 和 , , A R利用
收 稿 日期 :070 -9 修 回 日期 :0 7 51 2 0 -1 ; 2 20 - - 0 9
联 系人简介 : 张嫦( 9 0) 女 , 16 . , 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 向为: 粉体材料合成。E i zagh n 5 @13 Cr ma :hn cag5 5 6 .O l n
2 结 果 与 讨论
2 1 P G对 TO 晶型 的影 响 . E i2
2 0
3 0
4 0
5 0
2 / 。 () 0
图 1 TO X D 图 ( E 0 0 i2 R P G10 )
表 1 TO 制备条件 i:
T b e 1 T e c n i o fp e a i g T O2 a l h o dt n o r p rn i i
经研磨后得到超细粉体 TO , X D分析其 i:用 R 晶型 ( 铜靶 , 电压 5 V, 0 电流 3mA 。根据 X D图 0 ) R
文 章编 号 :0 41 5 (0 7 0 ・ 3 -5 10 ・6 6 2 0 ) 91 6 0 0
聚 乙二 醇 对 纳米 二 氧化 钛 性 质和 应 用 的影 响
周小菊 , 张 嫦 , 刘 东 , 吴莉莉
(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04 ) 10 1
关键词 : 聚乙二醇 ; 纳米二氧化钛 ; 光催化降解 中图分类号 : 6 44 1 O 1.1 文献标识码 : A
聚乙二醇表面改性SiC粉体的物性表征

聚乙二醇表面改性Si C粉体的物性表征T he M aterial P rop erties Characterizati on of Si C Pow derSu rface2m odified by Po lyethylene G lyco l郭兴忠,杨 辉,王建武,曹 明(浙江大学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中心,杭州310027)GUO X ing2zhong,YAN G H u i,W AN G J ian2w u,CAO M ing(Cen ter of N anom eter M aterials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ofZhejiang U n iversity,H angzhou310027,Ch ina)摘要:采用聚乙二醇(PEG200)作为分散剂对工业用Si C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T G、I R、电镜等测试技术研究了改性前后Si C粉体的流动特性、吸附、热重以及形貌等物性,分析了PEG加入量及液体介质对各种物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PEG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介质为乙醇时,改性Si C粉体流动特性较好;PEG在粉体表面的吸附量随PEG量的增加而增加,介质基本不影响吸附量;Si C粉体表面吸附的PEG可以烧尽;改性后颗粒之间分散较好,尺寸分布均匀,形状多为块状分布;粉体改性后碳化硅陶瓷制品的烧结性能得到改善。
关键词:Si C粉体;聚乙二醇;表面改性;物性中图分类号:T 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81(2004)0320007204Abstract:T he su rface m odificati on of indu strial Si C pow ders w ere carried ou t by po lyethylene glyco l (PEG200),and the effects of PEG w eigh t and liqu id m edia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adso rp ti on, ther m al analysis and m o rpho logy of the m odified pow der w ere analyzed by T G,I R and SE M1T he resu lts show,w hen the con ten t of PEG200is5%(m ass fracti on)and liqu id m edia is alcoho l,the m odified pow der has better flow characteristics;the adso rp ti on con ten t on Si C pow der su rface increases w ith PEG con ten t,it is no t effected by liqu id m edias;the PEG on Si C pow der su rface can be bu rned ou t at0~500℃;the p articles in the m odified pow der has better dispersive and of un ifo r m ly b locky;the sin 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licon carbon p roduct w ith the m odified Si C can be i m p roved1Key words:Si C pow der;po lyethylene glyco l;su rface m odificati on;m aterial p roperty Si C粉体超细化已经成为碳化硅材料的发展趋势,但其巨大的表面能及表面效应引起的团聚现象,使超细粉体的优势难以发挥。
《2024年BaTiO3的水热刻蚀改性及其光催化CO2还原性能》范文

《BaTiO3的水热刻蚀改性及其光催化CO2还原性能》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光催化技术已成为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
特别是,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技术以其低能耗、环境友好、高效率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BaTiO3作为一种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光吸收能力和高反应活性。
然而,BaTiO3的表面性质和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仍需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因此,本文通过水热刻蚀改性方法对BaTiO3进行改性,并研究其光催化CO2还原性能。
二、BaTiO3的水热刻蚀改性水热刻蚀改性是一种有效的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能够通过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和结构来提高其性能。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水热刻蚀法对BaTiO3进行改性。
首先,将BaTiO3粉末与去离子水混合,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水热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通过调节pH值、温度和时间等参数,使BaTiO3表面发生刻蚀反应,从而改变其表面性质和结构。
三、改性后BaTiO3的表征与分析改性后的BaTiO3通过XRD、SEM、TEM等手段进行表征与分析。
结果表明,经过水热刻蚀改性后,BaTiO3的晶格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表面形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同时,通过光吸收光谱等手段分析发现,改性后的BaTiO3具有更高的光吸收能力和更好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
四、光催化CO2还原性能研究本部分研究了改性后的BaTiO3的光催化CO2还原性能。
实验中,以水为溶剂,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CO2还原反应。
通过检测反应前后CO的生成量来评价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经过水热刻蚀改性后,BaTiO3的光催化CO2还原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主要归因于改性后的BaTiO3具有更高的光吸收能力和更好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从而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
五、结论本文通过水热刻蚀改性方法对BaTiO3进行了改性,并研究了其光催化CO2还原性能。
结果表明,改性后的BaTiO3具有更高的光吸收能力和更好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从而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
聚乙二醇对聚醚砜超滤膜的结构和亲水性能的影响

聚乙二醇对聚醚砜超滤膜的结构和亲水性能的影响Abstract:Polyether sulfone (PES)is a common material for preparing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To improve its hydrophilic performance,this paper adds polyethylene glycol (PEG)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and content on the basis of preparing membrane casting solution with polyether sulfone as raw material,dimethylacetamide (DAMc)as solvent and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as additive,observes microstructure of membrane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measures contact angle,reject rate and water flux of flat sheet membrane. The result shows that water flux of PES membrane greatly increases and hydrophilic performance greatly improv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olecular weight and mass fraction of PEG;the addition of PEG makes PEG membrane have a more compact fingerlike pore structure with better connectivity. When PEG molecular weight is 6000 and mass fraction is 4%,PEG flat sheet membrane prepared has the best hydrophilic performance.Key words:polyether sulfone flat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polyethylene glycol;molecular weight;mass fraction;hydrophilic modification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对于优良的过滤材料的需求也逐渐增大。
PEG4000用量对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钛酸锶光催化剂的影响
PEG4000用量对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钛酸锶光催化剂的影响王宏;都玲;孙欣;张文杰【摘要】以聚乙二醇PEG4000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钛酸锶光催化剂,研究PEG4000添加量对催化剂组成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模板剂后样品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钛酸锶的物相由Sr2TiO4转变成SrTiO3.随着模板剂添加量的增加,样品的颗粒粒径逐渐变小,SrTiO3相的晶粒尺寸也逐渐下降.当PEG4000的添加量为1.5g时,多孔样品由SrTiO3和SrCO3相组成,SrTiO3相的特征衍射峰强度最大,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强.当光催化时间为120min时,甲基橙在多孔样品上的降解率为97.9%,明显高于未添加PEG4000制备的样品.【期刊名称】《材料工程》【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5页(P39-43)【关键词】钛酸锶;光催化;PEG4000;溶胶-凝胶【作者】王宏;都玲;孙欣;张文杰【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沈阳110159;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沈阳110159;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沈阳110159;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沈阳1101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3光催化氧化技术采用半导体材料为光催化剂,通过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降解有机和无机污染物[1,2]。
钙钛矿型多元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具备高的光生载流子移动性,是一种高效光催化材料[3,4]。
钛酸锶属于钙钛矿型结构,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电子功能陶瓷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介电损耗低、介电常数高等特点[5]。
此外,钛酸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和适宜的禁带宽度(3.2~3.8eV),在光化学电池[6]、光催化分解水制氢[7]、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8]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陆续有关于纳米钛酸锶制备新方法的报道[9-14],但在合成条件、晶粒尺寸控制、生产成本等方面还有待于完善,尤其是关于多孔钛酸锶制备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
《2024年BaTiO3的水热刻蚀改性及其光催化CO2还原性能》范文
《BaTiO3的水热刻蚀改性及其光催化CO2还原性能》篇一一、引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将大气中的CO2转化为有用的能源和资源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科研任务。
在众多的CO2转化技术中,光催化技术以其绿色、环保的优点,吸引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作为光催化剂的重要候选材料,BaTiO3因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高反应活性而备受关注。
然而,其光催化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通过水热刻蚀改性的方法,对BaTiO3进行改性,并对其光催化CO2还原性能进行了研究。
二、BaTiO3的水热刻蚀改性BaTiO3的水热刻蚀改性是一种通过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中,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对BaTiO3表面进行刻蚀和改性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BaTiO3的表面结构和性质,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在本文中,我们通过调整刻蚀时间、温度和溶液pH等条件,成功地制备了不同形态和性质的BaTiO3材料。
这些改性后的BaTiO3材料在表面产生了丰富的氧空位和缺陷态,这些氧空位和缺陷态可以有效地捕获光生电子和空穴,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三、光催化CO2还原性能研究我们通过在可见光照射下,以BaTiO3为催化剂,进行CO2还原反应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水热刻蚀改性的BaTiO3材料的光催化CO2还原性能明显提高。
在反应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观察到CO、H2等产物的生成。
这表明经过水热刻蚀改性的BaTiO3材料可以有效地将CO2还原为有用的能源和资源。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刻蚀条件和制备条件对BaTiO3的光催化CO2还原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这为我们进一步优化BaTiO3的光催化性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四、结论本文通过水热刻蚀改性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不同形态和性质的BaTiO3材料,并对其光催化CO2还原性能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水热刻蚀改性的BaTiO3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这主要归因于改性后的BaTiO3材料表面产生了丰富的氧空位和缺陷态,这些氧空位和缺陷态可以有效地捕获光生电子和空穴,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聚乙二醇添加量对薄膜形貌和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Ag/TiO 2纳米复合材料可在不同波长的光激发下发生颜色的可逆变化,即多颜色光致变色效应[1-3]。
这种新颖的多颜色光致变色特性,使Ag/TiO 2纳米复合薄膜可在变色涂料、可擦写彩色复印纸、多色灵巧窗、高密度多波长光学记忆器件等众多方面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因此对Ag/TiO 2纳米复合材料的光致变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
Ag/TiO 2纳米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对材料的光致变色性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在TiO 2溶胶中添加聚乙二醇,调节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而探究了PEG-2000的添加量对薄膜形貌结构和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1Ag/TiO 2纳米薄膜的制备按照1:26.5:1的比例将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和二乙醇氨配制成均匀透明的溶胶,最后向TiO 2溶胶中加入聚乙二醇,采用浸渍提拉法在基片表面镀膜,并进行退火处理,从而获得纳米多孔TiO 2薄膜。
最后将1mol/L 的AgNO 3溶液均匀地涂覆在TiO 2纳米薄膜上,用紫外灯照射20min,使Ag 颗粒光催化沉积在TiO 2薄膜上,制得Ag/TiO 2纳米薄膜。
2实验结果图1,图2和图3为分别加入1.0g、0.5g 和0.25g PEG-2000的薄膜样品电镜图。
可以观察到加入PEG 的含量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加入含量的增多,薄膜上形成的微孔孔径越来越大。
加入1.0gPEG 的薄膜样品中的微孔孔径大约有400-800nm,大部分孔和孔之间彼此相连通,薄膜的均匀度较差、比表面积下降,从右边放大的SEM 图中可以看到薄膜表面沉积的Ag 颗粒形状大小不规则,在微孔中间较薄的TiO 2膜上有较多的棒状、椭球形的Ag 粒子生成;加入0.5gPEG-2000的薄膜样品中孔径大约在200nm-500nm 之间,薄膜均匀性较差,Ag 颗粒形状大多为椭球形,且密集、杂乱地沉积在薄膜上;加入0.25gPEG-2000的薄膜样品中的微孔孔径大约80-120nm 左右,微孔的大小及分布都比较均匀,并且微孔的尺寸合宜,为Ag 纳米颗粒的沉积提供了介孔模板,一部分Ag 纳米颗粒填充在介孔TiO 2膜的微孔中,尺寸较小,还有一小部分Ag 纳米颗粒沉积在TiO 2膜的介孔外,覆盖在TiO 2膜的上层,Ag 粒子尺寸较大。
聚乙二醇杂化膜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
分类号:TQ028 学校代码:10697密级:公开学号:201731652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for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of Master聚乙二醇杂化膜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领域名称:化学工程作者:蔡采彬指导老师:韩小龙副教授王蕾高级工程师西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二〇二〇年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Desulfurization Performance of Polyethylene Glycol HybridMembraneA thesis submitted toNorthwest University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 Masterin Chemical EngineeringByCai CaibinSupervisor: Han Xiaolong Associate ProfessorWang Lei Senior EngineerApril 2020摘要摘要汽油中的硫燃烧产生硫氧化物、严重污染环境,因此生产低硫汽油成为当务之急。
选择渗透汽化脱硫技术脱除油品中硫化物不仅能耗低、分离性能高且环境友好。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溶剂对PVDF基膜的影响,制备出高性能的PEG/PVDF复合膜;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制备CuBTC填充PEG复合膜;采用同溶剂工艺共混的方法,进一步制备出CuBTC分散均匀的CuBTC-PEG杂化膜。
本实验制备不同孔径的PVDF超滤膜,研究底膜对PEGPVDF复合膜脱硫性能的影响。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基膜和复合膜分别进行表征,对它们的表面和断面形貌,官能团,结晶度进行分析。
计算了PVDF基膜的孔尺寸和孔隙率,测试了基膜的超滤性能,并测试了PEG/PVDF复合膜的脱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