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灌注及通气闪烁摄影检查标准作业规范
肺通气灌注显像【肺科】 ppt课件

• 形状完整, 肺门、主动脉弓和偏左心脏处放射性减少或缺如,放射性分布均匀 双肺后下部放射性较多,20~30%来自对侧 下叶后基底段和外基底段最清楚
侧位
• •
后斜位
断层图像
• 放射性分布均匀,肺影外缘完整无缺
肺灌注显像----异常图象
局限性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
与解剖有关 与解剖无关
期变化,但敏感性不及RNV,且创伤性大。不宜重复,有一 定危险性和并发症.
( 1 )造影剂反应;( 2)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3-
5%;(3)出血或血肿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能了解静脉瓣膜病变,无创、图像直观、重复性
好.
CDFI
对急性血栓的检出敏感率达100%,特异性75%
但超声费时,又因人而异,难以做出快速诊断,对膝下深
敏感性84%~97%
99mTc 标记的能与活化血小板表面的膜糖蛋白 IIa/IIb 结合的
多肽(apcitide)显像敏感性73%
RNV诊断DVT的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70%
RNV与X-RN诊断符合率为90%。
RNV无创伤性,可重复,敏感性高,可同时诊断下肢DVT 和PE,适用于重危病人,副作用小,对急慢性膝腘静脉到下 腔静脉栓塞均较敏感。RNV不能反映栓子的大小,仅能描 述栓塞累及区域范围,直观效果相对较差,但敏感性高
肺显像临床应用(二)
肺肿瘤术前判断及术后残留肺功能预测
核素下肢深静脉显像
诊断DVT方法
血管造影 血管超声 放射性核素显像(RNV)
普通核素显像 血栓显像
血管CT 血管MRI 下肢静脉容积阻抗图法
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是诊断 DVT 的金标准,能反映血管病损细节和早
放射科胸部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胸部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肺部及支气管病变。
2.心脏及大血管病变。
3.纵隔和横膈病变。
4.胸膜和胸壁病变。
5.肋骨骨折及骨质改变。
6.常规体格检查。
【摄影前准备】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7.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8.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9.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
10清除病人胸部可造成影像伪影的衣服和饰物。
11对病人进行吸气、屏气训练。
(一)胸部一后前立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站立于立位摄影架前,取后前位,两足分开,站稳。
2.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暗盒长轴中线重合,下颌略仰,暗盒上缘超出两肩。
3.双肘屈曲,手背置于臀部,肘部尽量向前贴紧摄影架。
4.使用滤线器。
5.摄影距离为150s180cm。
6.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第6胸椎垂直射入暗盒。
7.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8.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设备条件具备时,应采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比值不小于10:Io2.进行病人呼吸屏气的训练。
3.去除胸部一切可能产生伪影的衣、物。
4.重症病人及婴幼儿可采取半卧位或仰卧正位摄影。
(二)胸部一一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被检侧靠近胶片。
5.双上肢上举,环抱头部。
两足分开,以稳定身体。
6.胸部腋中线对准暗盒长轴中线。
7.胶片上缘应超出肩部,下缘包括前后肋膈角。
8.使用滤线器。
9.摄影距离为150-180cmo10中心线经腋中线第6胸椎水平高度,垂直射入暗盒。
11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12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进行病人呼吸屏气的训练。
13去除胸部一切可能产生伪影的衣、物。
14重症病人及婴幼儿可采取侧卧位或仰卧水平侧位摄影。
X片照片操作规范

放射科操作规程
1.工作人员上岗后首先检测电源.电压及机器是否正常.在安全范围内准备投照工作.
2.各种X线检查,应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会诊单,摄片时应根据临床医师诊断要求,决定摄片方法.位置.胶片规格.数量.计价金额等.原则上实行先交费(或计帐)后摄片.根据投照部位厚度.机器和片速选择取光条件,并记录于会诊申请单后,同时签名.努力提高甲级片率.
3.投照部位应尽量免去衣物.装饰品.药膏等.对夹板牵引物.敷料.石膏等,必要时须经临床医师同意拆除后再行投照.
4.防止铅字号码错乱和与诊断区域重叠.
5.投照完毕,因特殊情况不能保证照片质量,应嘱咐患者等候,立即冲洗胶片致能满意诊断后方嘱病人离去.
6.危重病人或做特殊检查造影病人,须经临床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以防意外,急诊病人随到随检,并及时将湿片送入阅片室.(各种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登记,并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7.阅片室送来处理片,应予及时处理,不得无故拖延.
8.X片在未出诊断报告前或湿片,一般不得外借.临床医师需要参考时,可到阅片室阅片.急诊会诊或急症手术者需要用片时,必须完备借片手续,用后归还9.认真做好申请会诊单.片号,片袋的查对工作,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10.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电安全,下班要切断电源,并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定期健康体检,并安排休假.
11.投照人员应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提高投照质量和新的检查方法,避免浪费.
12.发现机器故障或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争取及时修理,并做好记录.。
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技术【概述】60年代后期随着可曲性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的开发与应用,逐渐兴起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oelar lavage)技术。
1974年由Reynolds和Newball首次发表了有关BAL的文章,1989年欧洲肺病学会建立了BAL协作组并报导了正常人和各种肺疾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多中心检查结果。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分别于1993年和2002年也制定出有关BALF细胞学检查技术规范(草案),使此项检查技术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
由于BAL能直接获取肺内炎症免疫效应细胞,是探讨肺局部免疫病理过程的一种相对比较安全有用的检查方法。
因此,BAL已成为某些肺疾病,特别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以及免疫受损患者肺部感染等疾病的辅助临床诊断、病变活动性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检测手段。
【适应症】1.凡能接受纤支镜检查患者均能承受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检查。
2.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结缔组织病伴肺纤维化、组织细胞增生症X以及嗜酸细胞肺浸润等。
3.弥漫性肺部肿瘤和免疫受损患者肺部感染诊断,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细支气管肺泡癌。
4.用于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断与治疗,行局部和全肺灌洗。
5.用于肺部感染细菌学检测及肺化脓症冲冼引流治疗。
【禁忌证】1.凡纤支镜的禁忌证均为支气管肺泡灌洗的禁忌证。
2.精神高度紧张不能配合完成纤支镜检查患者。
3.严重通气和换气功能患者,PaO2小于50mmHg或吸氧状态下PaO2小于70mmHg。
4.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频发心绞痛患者。
5.主动脉瘤和食道静脉曲张有破裂危险的患者。
6.近期发热、咯血和哮喘发作患者。
【术前准备】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术前准备,常规在纤支镜于活检刷检前做BAL。
局部麻醉剂为2%利多卡因。
【操作程序】1.灌洗部位选择: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选择右肺中(B4或B5)或左肺舌叶,局限性肺病变则在相应支气管肺段进行BAL。
肺通气功能检查的操作步骤

肺通气功能检查的操作步骤
一、患者准备
1. 在开始检查前,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2. 让患者坐在舒适的位置上,松开衣领,保持放松。
3.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二、仪器准备
1. 确保肺通气功能检查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并进行校准。
2. 准备好肺通气功能检查所需的各种传感器和配件。
三、操作步骤
1. 让患者深呼吸数次,以使呼吸达到稳定状态。
2. 将呼吸机或面罩与患者的鼻子或嘴巴紧密贴合,确保密封良好。
3. 开始记录患者的呼吸参数,如呼吸频率、潮气量等。
4. 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不同的呼吸模式测试,如静态肺容积、动态肺顺应性等。
5. 根据需要,进行氧气吸入或氧气浓度调节,以评估患者的氧合情况。
6. 检查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和反应,记录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7. 检查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给予氧疗或调整呼吸机参数等。
四、检查结果分析
1. 根据检查所得数据,计算并评估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如肺活量、通气量等。
2.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患者的肺功能状态。
3. 将检查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检查日期、患者信息、检查参数和分析结论等。
五、清理和记录
1. 清理检查仪器和配件,保证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2. 将检查结果整理并存档,以备日后参考和比较。
以上就是肺通气功能检查的操作步骤,通过合理的准备和操作,可以获取准确的肺功能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肺灌注显像

肺灌注显像肺灌注显像介绍:肺灌注显像剂为99mTc标记的大聚合人血清蛋白颗粒(99mTc-MAA)或99mTc标记的微球,其直径约10~30μm,一次用量 0.5~1.5mg,约合 10~30万颗粒。
当试剂注入静脉后,随血液进入右心,在右心内与血液充分混匀,然后经肺动脉随血流灌注入肺内血管床,较大的颗粒可暂时栓塞肺毛细血管前血管,较小者栓塞肺毛细血管。
(99mTc-MAA)栓塞肺内各部位血管床的量与该局部的血流灌注量成正比,因此用扫描机或γ照相机所摄得的(99mTc-MAA)栓塞于肺内的放射性分布影像,即为肺内血流灌注的影像,放射性较高处示该局部血流灌注较好,较低处示该处血流灌注较差。
如某部位放射性缺如,则示该处无血流灌注,说明灌注该处的血管原来已有阻塞或闭塞。
正常人肺内放射性分布基本均匀,由于血流量和(99mTc-MAA)受重力影响,坐位注射时肺尖放射性稍低,仰卧位注射时,背侧肺内放射性稍高。
一次显像,被阻塞的血管数只占肺毛细血管前血管和毛细血管总数的万分之几和百万分之几,故不致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肺功能变化。
肺灌注显像正常值:正常图像两肺轮廓完整,放射性分布比较均匀,肺外带及肺尖放射性略低。
AP位右肺底常呈向上弧形,左肺内有主动脉弓及心脏压迹,因而小于右肺。
PA位两肺大小接近,中间空白区为脊柱及纵隔,心影被左下肺遮盖而不清楚。
LL位前下缘内凹为心脏压迹。
肺灌注显像临床意义:异常结果:1.不正常肺灌注显像图表现为肺叶或肺段性(楔形,常见于肺栓塞)或不规则形放射性缺损,但一个体位出现的缺损,尤其是斜位,必须在其他体位亦有同样部位的缺损才能判断异常。
2.正常吸烟者的图像有时也可能有小的灌注缺损区。
3.胸膜病变可影响正常图形,如胸膜增厚或少量胸腔积液在侧位或斜位可产生“叶间征”(叶间裂增宽,形成线性放射性缺损);中量积液可形成类似肺段状放射性缺损,但改变体位显像可消失;大量积液可压迫全肺使肺影缩小。
放射科普放技术规范

摄影原则(1)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摄影,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2)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摄影时应尽量缩小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应适当增加焦片距。
(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在重点观察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胶片时,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度时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线垂直。
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取得相同效果。
(4)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患者的呼吸动作对摄片质量有很大影响。
根据不同的部位,可采用如下几种屏气方式。
1)平静呼吸下屏气:心脏、上臂、肩、肋骨、颈部及头颅等部位,因呼吸时胸部肌肉牵拉,使以上部分发生颤动,故可予平静呼吸下屏气摄片。
2)深吸气后屏气:应用于肺部及隔上肋骨的摄影。
可增加肺内含气量,提高对比度,同时使隔肌下降,肺野暴露更广泛。
3)深呼气后屏气:常用于腹部及隔下肋骨的摄影。
呼气后膈肌上升,腹壁厚度减薄,影像较清晰。
4)缓慢连续呼吸:在曝光时患者作慢而浅的呼吸动作,使某些重叠的组织因呼吸而模糊而被摄部位可较清楚地显示,如胸骨正位摄片。
5)平静呼吸下屏气:用于下肢、手及前臂、躯干等部位摄片。
(5)滤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Kv时,一般需加滤过板、滤线器。
(6)肢体摄影时必须包括上下两个关节或邻近一端的关节。
(7)在同一张胶片上同时摄取两个位置时,肢体同一端应放在胶片同一侧。
(8)所有的方位描述应该严格遵守解剖学原则。
( 手 )( 指骨 )( 前臂 )肱骨 )(( 肩关( 肩胛骨 )( 软组织切线位 )( 锁骨 )( 足 )( 跟骨 )( 踝关节 )( 膝关节 )( 胫腓骨 )( 股骨 )( 髋关节 )( 头 )( 内听道 )( 颞下颌关节功能位 )( 眼眶 )( 下颌骨 )( 副鼻窦 )( 乳突 )( 茎突 )( 颈椎正侧位 )( 颈椎双斜位及张口位 )(颈椎功能位)颈椎功能位的摄影方法:在颈椎侧位的基础上,头部尽量后仰时称过仰位;下颌尽量内收时称过曲位。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程

呼吸内科肺功能检查标准操作规程(SOP)【目的】规范肺功能检查的操作过程,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范围】在呼吸内科进行的肺功能检查项目,包括强迫脉冲震荡、肺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等。
【操作步骤】一、预热定标。
二、输入病人详细数据资料:1、住院号+诊断:例如155236哮喘;2、测试号+检查项目:例如01激发试验;3、印象栏开始输入患者病史记录。
三、肺功能测定:操作者戴上一次性手套,接上咬口器。
(一)强迫脉冲震荡测定:1、关上筛网(关紧)。
2、放松过紧的胸衣或腰带;3、点击震荡程序;4、端坐,下颌微抬。
5、点击开始。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1、打开筛网;2、指导并示范病人呼吸动作;3、点击通气功能测定程序;4、端坐,下颌微抬。
口含咬口器,包紧勿漏气,夹上鼻夹;5、测定并质控。
质控:(1)用力最快速度吹气,吹出呼气峰;(2)呼气要呼至残气位,出现平台2秒以上。
(3)重复操作两次以上,FVC变异率<5%或绝对值<100mL。
(三)支气管激发试验:1、注意询问用药史;2、点击激发试验程序;3、先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4、肺通气功能测定,一秒率<70%者做舒张试验;5、一秒率降低20%以上者,使用舒张剂,肺功能回升至70%以上才结束检查。
(四)支气管舒张试验:1、注意询问用药史;2、先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3、点击舒张试验程序;4、再做强迫脉冲震荡测定。
【参考依据】Jaeger肺功能仪使用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檢查尚未結束已發現漏氣現象。
面罩沒戴好或管路破損。
請醫師儘快調整壓好面罩,若管路破損必需儘快結束檢查請儀器處維修。(電話:4885-3618)
3.氧氣無法進入通氣機器或Master control無法轉動
機器故障
請儀器處維修。(電話:4885-3618)
的配合。
5.必需叮嚀病患要用鼻子吸藥以免藥劑吸入腹腔,而影響檢
查。
6.加護病房病患必須有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家屬隨行在側以
控病患情況,呼吸狀況並安撫病患。
7.進行換氣檢查前須事前告知病患若患者有不適須利用擺手
告知醫失切勿自行將面罩拆除。
肺灌注及通氣閃爍攝影檢查標準作業規範
總頁數:5頁數:G-3
項次
操作說明或作業流程
4.完畢後將之轉至equilibrum。
5.將Simens ECAM Gamma camera computer攝影機設定128x128,每15秒收取一張影像收取2分鐘。
6.再將通氣機轉至wash out處進行wash out至肺臟影像清除乾淨。
7.完畢後將病患面罩拆除,並收集至感染性垃圾桶丟棄。
(三)檢查結束處理:
(二)參考文獻:
1.Tracy L, and Russel D. Folks,Computer processing Methods for Nuclear medicine image. J Nucl Med Technol 1994;22:145-62.
rry Klein, Ernest V. Garcia, etal,Reverisibility Bull’s-Eye:A New Polar Bull’s Eye Map to Quantify Reversibilty of Stress Induced
注意事項
貳
二、Lung Perfusion(N73-020)
(一)檢查前準備及處置:
1.病患報到需核對病患姓名,檢查項目(依據核子醫學病患辨識標準作業規範)。
2.確定病患是否可以進行肺臟灌注檢查。
3.向病人解釋檢查目的及流程,讓病人在安全了解的醫療環境接受診療照護,也請病人和其家屬主動正確告知自身的健康狀況,以利醫病關係之溝通,提升醫療品質。
(二)檢查中程序:
1.請病患繼續平躺並為病患注入99mTc-MAA2mCi以進行肺臟灌注檢查,IV.注射前戴上手套。
2.等待5分鐘後請病患雙手高舉過頭。
3.以256x256收集8個不同的靜態角度,分別為Ant.、Post.、.
RT LAT、LT LAT、RPO、LPO、RAO、LAO。
(三)檢查結束處理:
6.注入MAA時,病患務必平躺以利肺部影像均勻呈現,但肺高血壓患者則必須直立時注射才能診斷出鑑別處。
7.注射MAA時必須使用大號針頭以免MAA顆粒卡再針頭
處影響照影。
肺灌注及通氣閃爍攝影檢查標準作業規範
總頁數:5頁數:G-4
異常狀況
發生原因
處理對策
1.單一吸氣時肺部影像
醫師給Xe133時,時機不正確
1.將ventilation的影像注明single breath,equilibrum.washout上傳PACS
1.務必核對病患姓名,檢查項目以免誤做。
2.應根據病人所用語言,在說明時用不同語言以免病人聽不
懂。
3.氣切、意識不清、呼吸極度困難無法配合合作者不適合做通氣照影。
4.事前必需與病患練習做吸氣吐氣換氣的練習以利檢查
SPECT Thalium-201 Myocardial Perfusion Defects. J Nucl Med 1990; 31:1240-1246.
(二)檢查中程序:
1.戴上手套為病患戴上換氣面罩並檢查所有通道是否會有漏氣。
2.將O2開至5 litter。
3.將Simens ECAM Gamma camera computer設定
256x256.100Kc,30秒進行single breath,並將肺通氣機轉
至第一口氣處讓病患吸入Xe133約10mCi。
肺灌注及通氣閃爍攝影檢查標準作業規範
總頁數:5頁數:G-1
作業目的
適用範圍
使用器材、工具
急性肺動脈血栓栓篩症或肺功能不全檢查
1.核子醫學攝影室
2.適用核子醫學攝影檢查單中N73-020、
N73-021檢查項目
1.Simens ECAM Gamma camera
肺灌注及通氣閃爍攝影檢查標準作業規範
總頁數:5頁數:G-2
項次
操作說明或作業流程
注意事項
壹
一、Lung ventilation(N73-021)
(一)檢查前準備及處置:
1.病患報到需核對病患姓名,檢查項目(依據核子醫學病患辨識標準作業規範)。
2.確定病患是否可以進行肺臟通氣檢查。
3.向病人解釋檢查目的及流程,讓病人在安全了解的醫療環境接受診療照護,也請病人和其家屬主動正確告知自身的健康狀況,以利醫病關係之溝通,提升醫療品質。
4.作washout時,肺部影像無法清除
Xe-133回收統已滿
請儀器處更新。
5.灌注掃瞄時肺臟計數少,且甲狀腺腺出現明灌注及通氣閃爍攝影檢查標準作業規範
總頁數:5頁數:G-5
一、附錄(圖片說明或參考文獻)
(一)Book:
1.Simens ECAM User Manual
1.將perfusion的影像註明角度上傳至後處理電腦。
※閃爍攝影機之設定操作參考各機器使用手冊
1.確定病人為檢查單上的病人。
2.確定所做檢查藥物和檢查項目符合。
3.行動不便病人,注意其上下床,以免造成跌倒事情。
4.請病人檢查前將金屬物品取出以以免造成假影。
5.應根據病人所用語言,在說明時用不同語言以免病人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