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功能检查范文
肺通气的测定实验报告

肺通气的测定实验报告肺通气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肺通气是指肺部吸入和排出气体的过程,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了解肺通气的测定方法和结果对于评估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肺通气的相关参数,探索呼吸功能的变化及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 实验仪器:肺功能仪、呼吸面罩、计时器等。
2. 实验对象:健康成年人。
3. 实验过程:实验对象在安静的环境中,戴上呼吸面罩,按照仪器的指示进行吸气和呼气。
通过仪器记录下吸气量、呼气量、呼吸频率等数据。
结果与讨论1. 吸气量:实验结果显示,吸气量与性别、年龄、体格指数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
男性通常比女性吸气量更大,年龄越小吸气量越小,体格指数越高吸气量越大。
这可能与肺容积的差异有关,男性和年轻人的肺容积通常较大,从而导致吸气量增加。
2. 呼气量:呼气量的测定结果也受到性别、年龄和体格指数等因素的影响。
与吸气量相似,男性、年轻人和体格指数较高的人呼气量通常较大。
这可能与肺的弹性和肺泡的数量有关,肺功能较好的人通常能够更有效地将气体排出体外。
3.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实验结果显示,呼吸频率与身体活动水平密切相关。
在休息状态下,呼吸频率通常较低,而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呼吸频率会显著增加。
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来满足能量需求,从而增加了肺通气量。
4. 呼吸节律:呼吸节律是指呼吸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显示,正常情况下呼吸节律应该是规律的,即呼吸间隔基本相等。
如果呼吸节律不规则,可能是由于呼吸系统的异常或其他疾病引起。
因此,测定呼吸节律可以作为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结论通过肺通气的测定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吸气量、呼气量、呼吸频率和呼吸节律等参数对于呼吸系统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参数受到性别、年龄、体格指数和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肺通气的测定方法和结果,有助于提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促进人们的健康。
肺通气功能指标范文

肺通气功能指标范文肺通气功能指标是用于评估肺部通气功能的一系列指标。
肺部通气功能是人体顺利完成呼吸、气体交换的关键过程,它直接关系到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除。
合理评估肺通气功能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1. 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肺活量是指在完全吸气和完全呼气之间的最大可呼吸气体量。
正常成年人男性的肺活量约为3.5-4.5升,女性约为2.5-3.5升。
肺活量的测量可以反映肺部弹性、肌肉力量等因素对呼吸的影响。
2. 最大通气量(Maximum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最大通气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最大努力的连续深呼吸和快速呼吸的量。
正常成年人MVV约为100-170升/分钟。
MVV的测量可以客观反映肺部通气能力。
3. 潮气量(Tidal Volume, TV):潮气量是指一次正常呼吸中从吸气到呼气的气体量。
正常成人的潮气量约为500毫升。
潮气量的变化可以反映肺部通气功能的改变。
4. 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呼吸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数。
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约为12-20次/分钟。
呼吸频率的改变可以反映呼吸节律和通气力量的改变。
5. 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PEFR):最大呼气流速是指最大呼气的瞬间流速。
正常成年人的PEFR约为400-700升/分钟。
测量PEFR可以评估呼气流速的限制性,并监测支气管哮喘等患者的病情变化。
6. 动态肺容积(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动态肺容积是通过快速、强力的呼气和吸气测量的肺容积。
动态肺容积包括FVC和FEV1两个指标,分别表示最大呼气量和一秒钟内呼气量。
FVC值约为3-4升,FEV1值约为2.5-3升。
肺通气功能检查

第五章肺通气功能检查(肺量计检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郑劲平肺通气功能是单位时间随呼吸运动进出肺的气体容积,显示时间与容量的关系,并与呼吸幅度、用力大小有关,是一个较好的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动态指标。
凡能影响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和气体流速的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影响肺通气量。
肺通气功能包括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最大分钟通气量和时间肺活量等,以后者最为常用。
肺量计(Spirometer)是最常用的肺通气功能检查设备,除肺泡通气量外其余参数均能直接测定,因而肺量计检查(Spirometry)亦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一.分钟通气量1.定义: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 E)是指静息状态下每分钟所呼出的气量,即维持基础代谢所需的气量。
正常值:约6~8 l/min。
2.测定方法:坐位,上鼻夹,经咬口器连接肺量计,平静呼吸30sec~1min,测定Vt及呼吸频率(RR),则V E=V T×RR。
3.临床意义:V E是常用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其与最大分钟通气量的函数关系是反映通气代偿能力的指标之一(后述),更是危重监护人工通气时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人工通气参数的设置至关重要。
V E >10 ~ 12 l/min为通气过度,V E<4 ~3 l/min为通气不足。
二.肺泡通气量1.定义: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V A)是指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气能达到肺泡并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正常值:成人约4~5.1。
正常呼吸中,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的气道仅起气体传导作用,不参与肺泡气体交换,是为解剖无效腔和死腔,部分进入肺泡的气体因无相应的肺泡毛细血管血流与之进行气体交换则亦无法进行气体交换,是为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合称生理无效腔(生理死腔,dead space ventilation, V D)。
正常情况下,因通气/血流比例正常,肺泡死腔量极小,可忽略不计,因此生理死腔量基本等于解剖死腔量。
呼吸系统检查报告

呼吸系统检查报告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体进行呼吸、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除的器官系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定期进行呼吸系统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保护我们的健康。
本次检查报告将详细介绍我的呼吸系统检查情况。
1.医学史和体格检查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我的医学史,包括过去是否有呼吸系统疾病或暴露于危险物质等信息。
接下来,医生对我的身体进行了全面检查。
他们检查了我的鼻腔、口腔、喉咙和肺部。
他们注意到我的肺功能存在一些问题,并安排了一些相关的测试。
2.肺功能测试肺功能测试是检查呼吸系统健康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吹气进入呼吸气体流量测定器,医生可以评估我的肺功能。
在我的测试中,医生让我吸气尽可能多的空气,然后让我将气体吹出来。
他们记录了呼出气体的体积和速度,并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了我的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
测试结果显示,我的肺功能存在轻度下降,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3. X光和CT检查肺部X光和CT检查也是检查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
医生可以通过这些检查来确定肺部是否存在结节、肿块、病变或其他异常。
我的X光和CT检查显示,我的肺部存在一些小的结节,但没有其他异常。
4.支气管扩张测试支气管扩张测试是衡量肺功能的另一种方法。
在测试中,我吸入一个支气管扩张剂,然后进行肺功能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我的肺功能比之前的测试有所改善。
尽管结果不完美,但肺功能的改善表明我肺部的健康状况正在得到改善。
总体而言,我的呼吸系统检查结果表明我肺部的健康状况存在一些问题。
但检查也表明我的呼吸系统存在改善的可能性。
医生建议我进行定期检查和治疗,帮助保护我呼吸系统的健康。
我也鼓励其他人定期进行呼吸系统的检查,提高健康水平,保护我们的身体。
肺通气功能实验报告

肺通气功能实验报告1. 引言肺通气功能实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测手段,用于评估肺部的通气功能以及肺功能的健康状况。
通过该实验可获取一系列指标,如肺活量、呼气流速等,以辅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肺部病变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通气功能实验的步骤和结果分析。
2. 实验步骤2.1 准备工作在进行肺通气功能实验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要对实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工作正常。
其次,需要对实验者进行简要的身体检查,排除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员。
最后,向实验者详细介绍实验目的和步骤,并征得其同意参与实验。
2.2 实验仪器肺通气功能实验通常使用的仪器有肺活量计、呼气流速计等。
肺活量计用于测量实验者的肺活量,而呼气流速计则用于测量实验者的呼气流速。
2.3 实验步骤1.让实验者坐直,并放松身体。
2.让实验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将嘴唇紧贴肺活量计,缓慢而完全地呼气,直到呼气完全停止。
3.根据呼气的最大值记录实验者的肺活量。
4.让实验者再次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呼气流速计测量其呼气流速。
5.重复上述步骤3~4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实验者的肺活量和呼气流速。
3.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者的肺通气功能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实验者A的肺活量为4500ml,呼气流速为400ml/s;2.实验者B的肺活量为3800ml,呼气流速为350ml/s;3.实验者C的肺活量为4200ml,呼气流速为380ml/s。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实验者A的肺活量和呼气流速均高于其他两位实验者,说明其肺通气功能较好。
而实验者B和C的肺活量和呼气流速相对较低,可能存在一定的肺功能问题。
这些结果可以为医生判断实验者的肺部病变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4. 结论通过肺通气功能实验,我们可以获取实验者的肺活量和呼气流速等指标,以评估其肺部的通气功能和健康状况。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实验者的肺活量和呼气流速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个体的生理状况和肺功能有关。
肺功能分析报告

肺功能分析报告尊敬的先生/女士: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对您的肺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我们对您的肺功能分析的详细报告。
【引言/简介】肺功能分析是一项用于评估肺功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检测手段。
通过对呼吸机械、气体交换和肺通气功能等方面的测量与分析,可以准确了解个体的肺功能及其异常情况,为医生提供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方面的参考依据。
【肺功能分析结果】1. 呼吸机械- 您的肺活量(VC)为XXX mL,介于正常范围内,表明您的肺部气体容量正常。
- 您的呼气峰流速(PEF)为XXX L/s,结果显示您的气流受限程度较低,呼吸道通畅性良好。
- 您的XXX指数为XXX%,表明您的空气流通性良好,无明显限制。
2. 气体交换- 您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XXX mL,该数值明显高于预期,显示您的呼吸道通畅性良好。
- 您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为XXX%,结果显示您的呼吸功能正常,无明显阻塞。
- 您的换气量每分钟(VE)为XXX L/min,处于正常范围内,表明您的肺部可应对日常生理代谢需要。
3. 肺通气功能- 您的最大吸气流速(PIF)为XXX L/s,该数值较高,显示您的呼吸力度较强。
- 您的用力呼气肺容积(FVC)为XXX mL,结果显示您的肺活动度良好,肺弹性正常。
- 您的XXX容积(RV)为XXX mL,表明您的呼吸肌肉松弛度较好。
【结果分析与建议】根据肺功能分析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您的肺机械和气体交换功能正常,呼吸通畅性良好。
2. 您的肺通气功能较强,呼吸力度正常。
3. 根据所测指标,您目前不存在明显的肺功能异常。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建议您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要注重呼吸系统的保健。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此外,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气喘、咳嗽或胸闷等不适症状,请立即就诊并告知医生您的肺功能分析结果,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肺通气功能检查范文

肺通气功能检查范文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PFTs) are a set of non-invasive diagnostic tests used to assess the functioning of the lungs. These tests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a person's lung capacity, airflow, and gas exchange, aid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various respiratory disorders. The significance of PFTs lies in their ability to detect abnormalities in lung function, monitor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interventions.One of the primary indications for performing PFTs is the evaluation of respiratory symptoms such as shortness of breath, cough, or wheezing. These tests help clinicians determine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these symptoms by measuring lung volumes, airflow rates, and the diffusion capacity of the lungs. By comparing the obtained results with established norms,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can identify any deviations from the expected values, which may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conditions like asthma,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or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Furthermore, PF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assessing the severity and progression of lung diseases. For instance, in individuals with asthma, PFTs can measure the degree of airway obstruction and 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 guiding treatment decisions and monitoring disease control. Similarly, in patients with COPD, PFTs can help determine the severity of airflow limitation and aid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disease into different stages. This information is essential for tailoring appropriat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and monitoring disease progression over time.Moreover, PFTs are valuable tools in preoperative evaluations. Prior to undergoing major surgeries, individuals may be required to undergo PFTs to assess their lung function and identify any potential risks during anesthesia and surgery. By evaluating lung volumes, airflow rates, and gas exchange, clinicians can determine if a patient's lung function is adequate for surgery or ifadditional precautions need to be taken to ensure a safe perioperative period.Additionally, PFTs are utilized in occupational medicine to assess lung function in workers exposed to respiratory hazards. These tests help identify any occupational lung diseases or work-related respiratory impairments, aiding in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lung disorders. By monitoring lung function regularly, employers can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ir workers from further exposure and provide necessary interventions to mitig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occupational respiratory hazards.In conclusion,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are essential diagnostic tools used to evaluate lung function and diagnose various respiratory disorders. They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lung volumes, airflow rates, and gas exchange, aiding in the diagnosis,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conditions such as asthma, COPD, an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PFTs als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reoperative evaluations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ensuring safe surgical outcomes and protecting workers from occupational respiratory hazards. By understan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PFTs,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can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nd provide optimal care for individuals with respiratory conditions.。
肺通气功能检查范文

肺通气功能检查范文肺通气功能检查是用于评估肺部功能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检查肺通气功能,可以了解患者的呼气和吸气能力,揭示一些肺部疾病的存在,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肺通气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肺活量、呼吸道阻力、弥散功能和通气/血流比率等主要指标。
首先,肺活量是肺通气功能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检查中,患者需要深呼吸并尽力将空气吸入和呼出肺部,通过呼吸助力和技巧帮助患者达到最大吸气或呼气量。
常用的肺活量指标包括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吸入容积(MVC)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患者的肺功能、呼吸力量和肺容量等情况。
其次,呼吸道阻力是肺通气功能检查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呼吸道阻力主要是指患者呼吸时空气通过气道受到的阻碍程度。
在检查中,通过呼吸流速-容积曲线和最大呼气流速等参数,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道阻力情况。
呼吸道阻力的增加可能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相关。
另外,弥散功能是肺通气功能检查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弥散功能主要是指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情况。
通过测量患者在吸入氧气(SO2)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情况,可以评估患者的弥散功能。
弥散功能的降低可能与肺纤维化、肺栓塞等疾病有关。
最后,通气/血流比率也是肺通气功能检查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通气/血流比率主要是指患者肺泡通气和肺血流的比值。
通气/血流比率异常可能导致患者肺功能受损。
通过测量患者在肺通气功能检查中的呼吸气体比例和呼吸气体的交换情况,可以评估患者的通气/血流比率。
通气/血流比率的异常可能与肺栓塞、肺泡功能不全等疾病有关。
总之,肺通气功能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评估肺部功能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
通过检查肺活量、呼吸道阻力、弥散功能和通气/血流比率等参数,可以了解患者的肺部功能情况,揭示患者的肺部疾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通气功能检查篇(1):菜鸟上手教你快速识别肺功能报告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教你如何快速识别肺功能报告。
首先看一份舒张报告患者,男,61 岁,因「反复咳嗽、气促 3 年余,再发加重 4 天」入院。
报告结果极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 400 μg 后,FEV1% 上升<12%,且绝对值 < 200 ml。
患者配合欠佳,请结合临床。
临床上常用肺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肺容量检查、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小气道功能检查,而前两者最为重要和常见,故本文将着重介绍。
肺容量检查肺容量的组成注潮气呼吸均匀平静地呼吸;最大吸气在潮气呼气末,深吸气至肺总量(TLC)位;爆发呼气并持续呼气至残气量(RV)位;再次最大吸气从 RV 位快速深吸气至 TLC 位PEF最高呼气流量;FEF25% 、FEF 50% 、FEF 75% 分别表示用力呼出 25%、50%、75% 肺活量位气体的瞬间流量。
肺通气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用力肺活量(FVC)指最大吸气至 TLC 位后以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呼出至 RV 的呼出气量,正常情况下与肺活量一致,临床上常用来代替肺活量。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最大吸气至 TLC 位后 1 秒内的最快速呼气量,简称 1 秒量,常用来判断肺通气功能的损害程度。
1 秒率是指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或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 或FEV1/VC),常用以区分阻塞性还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第一步区分限制、阻塞还是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临床上常用的指标是用力肺活量(FVC)及 1 秒率(FEV1/FVC),指南推荐以 FEV1/FVC ≥ 92% 预计值为正常,当 FEV1/FVC < 70% 则考虑为慢阻肺,当 FVC 占预计值 < 80% 即可考虑为限制型肺疾病,而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兼有二者表现。
当然除了数值的变化,还可以从图形来区分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呼气降支轴向容量轴凹陷,凹陷越明显则气流受阻越严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肺活量 TLC 的减少;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兼有两者特点。
临床意义第二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按中国指南建议,不论阻塞、限制或是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均依照 FEV1% 预计值来判断。
评估换气功能弥散功能指某种气体通过肺泡膜从肺泡向毛细血管扩散到达血液内,并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
因此凡是能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都能影响弥散功能。
常见的有呼吸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如高原的环境低压)、气体的溶解度、弥散的距离(如肺纤维化、肺水肿)、弥散的面积(毁损肺、肺气肿)以及血红蛋白异常(如贫血、失血)等。
又因 CO2 弥散能力是 O2 的 20 倍,故临床上一般不存在 CO2 的弥散功能障碍。
常用指标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TLCO)指 CO 气体在单位时间及单位压力差条件下所能转移的量,是反映弥散功能的主要指标。
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通气量比值(DLCO/VA),又称为弥散常数,由于弥散量受到肺泡通气量影响,肺泡通气量减少可导致 DLCO 减少,故常以此值作矫正,以排除肺容积对弥散量的影响。
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血红蛋白的比值(DLCO/Hb),因严重贫血时弥散值将受到影响,因而亦常以此值矫正。
结果判断小气道功能小气道是指吸气末管径≤ 2 mm 的支气管,因其数量多,总横截面积大,对气流的阻力仅占总阻力的 20% 以下,早起病变时可无症状和体征,通气功能改变不显著,但 MMEF、FEF 75%、FEF50% 可显著下降,说明其对通气功能的影响主要为呼气中后期的流量受限。
当该 3 项指标中有 2 项低于正常下线(LLN),可判断为小气道功能障碍。
掌握两个常用试验激发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当 FEV1 较基础值下降≥ 20% 时,可判断为激发试验阳性;若吸入最大浓度后,仍为达上述标准,则为激发试验阴性。
阳性意义表明患者气道呈高反应性,有助于对哮喘的诊疗。
舒张试验用药后 FEV1 变化率较用药前增加 12% 或以上,且 FEV1 绝对值增加 > 200 mL 则为阳性。
阳性意义提示患者的气道呈高反应性,同时也提示气流受限是因气道平滑肌痉挛所致,经用舒张药物治疗可以缓解,且对所用药物敏感。
误区临床上也有人认为舒张试验阳性即可诊断为哮喘,舒张试验阴性则是 COPD,这种看法并不全面。
实际上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者可考虑排除哮喘,但阳性者并不一定就是哮喘。
因为许多其他疾病,如变应性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症、长期吸烟等也可能出现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其区别是阳性时吸入激发药物的累积剂量或浓度较高,而哮喘患者则较低,且激发阳性时会出现明显的喘息、胸闷等症状。
评估肺通气功能储备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是一项简单而实用的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肺组织的弹性、气道通畅性、胸廓的弹性和呼吸肌的力量,是评估肺通气储备功能的指标,常用来了解胸、腹部外科手术的危险性。
MVV 实测值占预计值的 80% 以上为正常,有学者建议当 MVV > 65% 预计值可行全肺切除;MVV>50% 预计值可行肺叶切除;MVV < 50% 预计值一般不宜做肺切除手术。
回过来,我们看看一开始的报告根据绿色的三个数值,可以明确为极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而蓝色的三次数值为何差别巨大并且还降低了呢,这就和患者的配合情况及自身条件密切相关了,所以一份精准的肺功能报告离不开医患的高度配合。
总结肺功能在寻找呼吸系统症状的原因如慢性咳嗽,慢性劳力性呼吸困难、诊断支气管哮喘、评估肺部疾病患者生理功能受损害程度及术前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准确的识别肺功能将有助于临床诊疗,当然必须强调的是,肺功能检查的评估必须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体征、其他检查结果以及对治疗的反应等,避免简单化的思考问题。
实战演练患者,女,26 岁,反复咳嗽 5 年余,夜间咳嗽加重,有过敏性鼻炎史。
临床诊断咳嗽查因(咳嗽变异型哮喘?)检查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医生意见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定量雾化吸入法累计吸入组胺 0.17 mg,FEV1 下降 58%,吸入沙丁胺醇 400 μg 后,FEV1 好转,但仍未恢复到基线水平。
编辑李晴参考文献郑劲平. 肺功能检查临床意义和诊断思路 [J]. 中国实用内科杂,2012,32(8):569-5742 郑劲平, 高怡. 肺功能检查实用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37肺通气功能检查篇(2):菜鸟上手教你快速识别肺功能报告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教你如何快速识别肺功能报告。
首先看一份舒张报告患者,男,61 岁,因「反复咳嗽、气促 3 年余,再发加重 4 天」入院。
报告结果极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400 μg 后,FEV1% 上升临床上常用肺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肺容量检查、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小气道功能检查,而前两者最为重要和常见,故本文将着重介绍。
肺容量检查肺容量的组成注潮气呼吸均匀平静地呼吸;最大吸气在潮气呼气末,深吸气至肺总量(TLC)位;爆发呼气并持续呼气至残气量(RV)位;再次最大吸气从 RV 位快速深吸气至TLC 位PEF最高呼气流量;FEF25% 、FEF 50% 、FEF 75% 分别表示用力呼出 25%、50%、75% 肺活量位气体的瞬间流量。
肺通气功能检查用力肺活量(FVC)指最大吸气至TLC 位后以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呼出至 RV 的呼出气量,正常情况下与肺活量一致,临床上常用来代替肺活量。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最大吸气至 TLC 位后 1 秒内的最快速呼气量,简称 1 秒量,常用来判断肺通气功能的损害程度。
1 秒率是指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或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 或 FEV1/VC),常用以区分阻塞性还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第一步区分限制、阻塞还是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临床上常用的指标是用力肺活量(FVC)及 1 秒率(FEV1/FVC)。
指南推荐以 FEV1/FVC ≥ 92% 预计值为正常,当 FEV1/FVC 当然除了数值的变化,还可以从图形来区分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呼气降支轴向容量轴凹陷,凹陷越明显则气流受阻越严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肺活量 TLC 的减少;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兼有两者特点。
临床意义第二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按中国指南建议,不论阻塞、限制或是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均依照 FEV1% 预计值来判断。
评估换气功能弥散功能指某种气体通过肺泡膜从肺泡向毛细血管扩散到达血液内,并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
因此凡是能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都能影响弥散功能。
常见的有呼吸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如高原的环境低压)、气体的溶解度、弥散的距离(如肺纤维化、肺水肿)、弥散的面积(毁损肺、肺气肿)以及血红蛋白异常(如贫血、失血)等。
又因 CO2 弥散能力是 O2 的 20 倍,故临床上一般不存在 CO2 的弥散功能障碍。
常用指标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TLCO)指 CO 气体在单位时间及单位压力差条件下所能转移的量,是反映弥散功能的主要指标。
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通气量比值(DLCO/VA),又称为弥散常数,由于弥散量受到肺泡通气量影响,肺泡通气量减少可导致 DLCO 减少,故常以此值作矫正,以排除肺容积对弥散量的影响。
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血红蛋白的比值(DLCO/Hb),因严重贫血时弥散值将受到影响,因而亦常以此值矫正。
结果判断小气道功能小气道是指吸气末管径≤ 2 mm 的支气管,因其数量多,总横截面积大,对气流的阻力仅占总阻力的 20% 以下,早起病变时可无症状和体征,通气功能改变不显著,但 MMEF、FEF 75%、FEF50% 可显著下降,说明其对通气功能的影响主要为呼气中后期的流量受限。
当该 3 项指标中有 2 项低于正常下线(LLN),可判断为小气道功能障碍。
掌握两个常用试验激发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当 FEV1 较基础值下降≥ 20% 时,可判断为激发试验阳性;若吸入最大浓度后,仍为达上述标准,则为激发试验阴性。
阳性意义表明患者气道呈高反应性,有助于对哮喘的诊疗。
舒张试验用药后 FEV1 变化率较用药前增加 12% 或以上,且 FEV1 绝对值增加 > 200 mL 则为阳性。
阳性意义提示患者的气道呈高反应性,同时也提示气流受限是因气道平滑肌痉挛所致,经用舒张药物治疗可以缓解,且对所用药物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