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功能检查
肺通气检测流程

肺通气检测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肺通气检测流程一、检测前准备阶段。
在进行肺通气检测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肺功能检查

四、各类型通气功能障碍的判断及鉴别表:
阻塞性 通气功能特征 呼所流量降低,气 流量正常 限制性 混合性 肺总量,肺活量降低 呼气流量降低,肺 总量降低
FVC VC%预计值 正常或↓ MVV%预计值 FEV1/FVC MMEF%预计值 RV/TLC TLC%预计值
↓~↓↓
正常或↓ 正常或↑ 正常或↓ 正常, ↓或↑
三、用力肺活量-时间曲线和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用力肺活量—时间曲线(FVC-t曲线)(正常 人三秒种左右可将肺活量完全吹完),用力 快速呼气至残气位,用肺量计所描记的用力 呼气过程中肺容积改变与呼气时间相关的曲 线为FVC-t曲线。 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受检者 深吸气至肺总量位时,然后尽快地用力呼气 至残气位,将其呼出的气体容积及相关的呼 气流量描记成曲线称MEF-V曲线。
以上;sGaw增加35%或以上;Zr增加1倍或以上; Fres减少1倍或以上。
九、肺功能测定适宜症
肺功能检查是一个完全无创测定肺功能的方法。当 肺脏发生病变时就会造成人体的缺氧,引起全身各 脏器的损害,而通过肺功能的检查,医生就可以了 解病人的肺脏是否正常或肺脏因病变受损的程度, 这样有利医生采取积极的方法来阻止病变进一步发 展,这是十分重要的。以下病人需要做肺功能检查:
量可以参考以下公式:MVV=FEV1×35 成人平均值 约为M(男):104±2.7L/分,F(女)82.5±2.2 L/分。 MVV实测值占预计值之80%以上为正常。
(4)通气储备百分率:是反映肺通气储备能力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通气储备百分率=(MVV-VE) ÷MVV×100%。正常值≥93%低于86%提示通气储 备不佳,胸部手术须慎重考虑,在70%--60%时手 术相对禁忌;60%以下一般为手术禁忌。 (5)呼气峰流量(PEF)是指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流量。
肺通气功能的检查

肺通气功能的检查肺通气功能的检查是一种主要用于评估肺部功能状况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肺部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发现潜在的肺部疾病。
常见的肺通气功能检查包括肺功能测试、胸部X射线等。
下面将对常见的肺通气功能检查进行详细介绍。
1. 肺功能测试(Pulmonary Function Test, PFT)肺功能测试是一种包括多个指标的检查,可以评估肺部的通气量、气体交换以及肺活量等。
常见的肺功能测试包括肺活量测定、肺通气容积测定和肺扩散功能测定。
(1)肺活量测定:通过测量一个人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后的肺部气体量来评估肺部的容量。
常见的肺活量测定包括用力吸气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呼气峰值流量(PEF)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肺的通气功能、呼吸道阻塞程度以及气流限制情况。
(2)肺通气容积测定:用于评估肺部的通气功能,常见的方法包括测定静态肺通气量(VC)和最大呼气流速(MEF50)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静态肺容积-时间曲线评估肺的通气和排气功能。
(3)肺扩散功能测定:用于评估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一般采用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测定法。
通过测量一氧化碳在肺泡和肺毛细血管间的传递过程来评估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
2.胸部X射线胸部X射线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肺部的形态和结构。
通过胸部X射线检查可以了解肺部是否有异常影响,例如肺结节、肺炎、肺气肿等。
然而,胸部X射线不能提供肺功能的具体数据,仅对结构进行观察。
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肺部结构信息。
相较于胸部X射线,CT扫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肺部的异常,例如肺癌、肺结核、肺栓塞等疾病。
此外,CT扫描还可以用于评估肺血管情况、测量肺体积等。
4.动态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动态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是一种用放射性药物标记的方法,可以评估肺部的通气和血流。
该检查可帮助判断肺通气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肺部血流异常。
肺功能的测定和临床应用

动态肺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验
检查注意事项: 1、试验前停用支气管舒张剂:SABA或抗胆碱 能药物4—6小时,口服SABA或茶碱停用8小 时,长效或缓释剂型停用12—24小时。 2、基础肺功能正常着不需做。 3、舒张试验阳性结果不足以作为唯一鉴别支气 管哮喘和COPD的标准。
动态肺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验
肺通气---动态肺通气功能检测
时间肺活量:
概念:是在用力呼气过程中各呼气段内发生相应改变的肺容积,肺容积和 时间的关系称时间容积曲线。 1. 用力肺活量(FVC):指最大吸气至肺总量位以后以最大的努力、最快 的速度作呼气,直至残气位的全部肺容积。 2.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I.0)指最大吸气至肺总量位以后1秒之内的 快速呼出量。 3. 1秒率(FEV1.O/FVC): 4. 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3):指最大吸气至肺总量位以后3秒之内的快速 呼出量。正常3秒内可以呼出FVC的98%以上。 5. 6秒用力呼气容积(FEV6):指最大吸气至肺总量位以后6秒之内的快速 呼出量。正常3秒内可以呼出全部的FVC,若不能完全呼出提示阻塞性 通气功能障碍。
表5.肺通气功能障碍程度的分级标准 (1)限制型
轻度
中度 TLC% <80% 60%
(2)阻塞型
FEV1.0占预计 值的百分比 70~60% 60~40% <40%
轻度
中度 重度
重度
40%
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单位时间内以尽 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呼 吸所得到的 通气量。正 常MVV%> 80%。是反 映肺通气功 能的综合指 标。
MIF 50
上气道梗阻-----胸内型狭窄,单侧主支 气管不完全阻塞
肺通气功能介绍

常规肺通气功能
1.基本信息:肺通气功能是衡量空气进入肺泡及废气从肺泡排出
过程的动态指标,含有时间概念。
常用的分析指标有静息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时间肺活量及一些流速指标。
2.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1)检查前应向受试者详细讲解检查方法及要领,并做适应性训练。
(2)静息通气量测定前需安静休息,应完全处于基础代谢状态下进行,周围环境安静,要求呼吸平稳。
检查时要求:(1)由于测定方法和仪器不同,及受试者配合程度的差别,最大通气量正常值范围很大。
一般以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20%作为正常范围。
(2)用力肺活量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均受检查时用力呼气程度的影响,前者影响较大。
(3)受检者的性别、年龄、身高及肌力可影响上述检查结果。
不适宜人群:(1)严重心肺疾病、身体虚弱者。
(2)精神异常或不能很好配合者。
3.检查作用:
①作为某些疾病诊断参考或估计其严重程度
②判断通气功能障碍类型及程度,协助诊断临床疾病
③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④疾病治疗疗效评价。
怎样检查肺功能

怎样检查肺功能肺功能检查是评估肺部疾病以及肺活力水平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肺功能检查包括肺活量测定、肺功能试验、肺通气功能测定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常用的肺功能检查方法。
1. 肺活量测定:肺活量包括用力呼气后最大吸气量,是测量肺部容积和弹性的一种方法。
通常使用的仪器是肺活量计,检查者需要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将气体呼出,最后记录用力吸气的最大容量。
2. 肺功能试验:肺功能试验可以测量气流的速度和肺容积,以评估肺部的状况。
常见的肺功能试验包括:气流容量-时间曲线检查、肺泡-毛细血管扩散检查和氮气混合物测试。
这些试验可以通过呼吸机或负压舱进行。
3. 肺通气功能测定:肺通气功能测定是一种评估呼吸系统的方法,可以检测肺部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转运能力。
常见的肺通气功能测定方法包括:肺通气灌注扫描、高分辨率CT扫描、单气道测定和肺血流灌注指标测定等。
此外,对于特定的肺功能问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其他的肺功能检查方法,如:支气管激发试验、动态肺容积测定、心肺运动试验等。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进食过饱和或过饥饿,以免影响呼吸系统正常工作。
2. 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及过量摄入咖啡因和含有大量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它们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兴奋或干扰正常呼吸。
3. 根据医生的建议,停止使用与肺功能检查相关的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或维持治疗药物等。
4.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请紧跟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并提前告知医生有关您的病史、症状和使用的药物。
总结起来,肺功能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评估肺部状况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肺功能是否正常。
通过合理的检查方法和全面的评估,可以及早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因此,如果有相关症状或需要进行肺功能评估的情况下,建议尽快进行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的检查有哪几种?

肺功能检查是评估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静态肺功能检查静态肺功能检查主要评估在静息状态下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具体项目包括:•肺通气功能检查:这是最基本的肺功能检查项目,通过测量肺部的进气量和出气量来评估肺部的通气能力。
常见的指标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肺部是否存在通气功能障碍及其程度。
•肺换气功能检查:主要评估气体在肺部与血液之间进行交换的能力。
其中,弥散功能是评估肺换气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在一定时间内气体通过肺泡膜进入血液的量来反映。
•气道阻力测定:用于评估气道通畅程度,包括气道狭窄、阻塞等情况。
•支气管反应性测定:如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于诊断哮喘等气道高反应性疾病。
2. 运动肺功能检查运动肺功能检查主要评估在运动状态下肺部的储备功能和适应能力。
这种检查通常在大医院或研究单位进行,通过让受试者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等,同时监测其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来评估。
3. 其他特殊检查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肺功能检查项目,如:•残气容积测定:用于评估肺气肿等疾病的严重程度。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用于检测气道炎症,特别是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诊断。
肺功能检查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肺功能检查前,应确保受试者没有吸烟、饮酒等可能影响肺功能的行为。
•检查过程中,受试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深呼吸、屏气、呼气等动作,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肺功能检查通常需要受试者保持平静和放松的状态,避免紧张或焦虑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肺功能检查是评估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手段,包括静态肺功能检查、运动肺功能检查和其他特殊检查等多种类型。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呼吸系统疾病,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肺功能检查是评估肺部疾病、呼吸道功能和肺功能状态的重要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并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
肺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肺通气功能、肺弹性功能和肺血流功能的评估,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肺活量测定、肺顺应性测定、最大呼气流量测定等。
1.呼吸系统疾病确诊和评估: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并评估其疾病的严重程度。
2.呼吸功能评估:肺功能检查可以测定患者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呼吸道阻力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状态,判断其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
3.手术前评估:一些手术需要患者具备足够的肺功能才能进行,如肺切除术、胸部手术等,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4.药物疗效评估:肺功能检查可以用于评估一些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治疗效果,指导药物的选择和调整药物剂量。
5.职业病筛查:一些工作环境容易接触到有害气体、粉尘或其他呼吸系统危害物质,如煤矿工人、焊工等,肺功能检查可以用于筛查和评估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虽然肺功能检查是一项安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但仍存在一些禁忌症:1.胸痛或心脏疾病:如果患者有严重的胸痛或心脏疾病,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症状或引发心脏事件,因此需要慎重进行肺功能检查。
2.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治疗,此时不适宜进行肺功能检查。
3.精神状态不稳定:肺功能检查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完成,如果患者精神状态不稳定,可能无法配合完成检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4.活动受限或无法完成检查动作:一些肺功能检查需要患者进行特定的呼吸动作或身体活动,如果患者存在活动受限,如下肢严重麻痹,可能无法完成相关检查。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前,医生会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肺功能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配合情况和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肺通气功能检查(肺量计检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郑劲平肺通气功能是单位时间随呼吸运动进出肺的气体容积,显示时间与容量的关系,并与呼吸幅度、用力大小有关,是一个较好的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动态指标。
凡能影响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和气体流速的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影响肺通气量。
肺通气功能包括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最大分钟通气量和时间肺活量等,以后者最为常用。
肺量计(Spirometer)是最常用的肺通气功能检查设备,除肺泡通气量外其余参数均能直接测定,因而肺量计检查(Spirometry)亦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一.分钟通气量1.定义: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 E)是指静息状态下每分钟所呼出的气量,即维持基础代谢所需的气量。
正常值:约6~8 l/min。
2.测定方法:坐位,上鼻夹,经咬口器连接肺量计,平静呼吸30sec~1min,测定Vt及呼吸频率(RR),则V E=V T×RR。
3.临床意义:V E是常用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其与最大分钟通气量的函数关系是反映通气代偿能力的指标之一(后述),更是危重监护人工通气时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人工通气参数的设置至关重要。
V E >10 ~12 l/min为通气过度,V E<4 ~3 l/min为通气不足。
二.肺泡通气量1.定义: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V A)是指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气能达到肺泡并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正常值:成人约4~5.1。
正常呼吸中,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的气道仅起气体传导作用,不参与肺泡气体交换,是为解剖无效腔和死腔,部分进入肺泡的气体因无相应的肺泡毛细血管血流与之进行气体交换则亦无法进行气体交换,是为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合称生理无效腔(生理死腔,dead space ventilation, V D)。
正常情况下,因通气/血流比例正常,肺泡死腔量极小,可忽略不计,因此生理死腔量基本等于解剖死腔量。
解剖死腔量一般变化不大(除支气管扩张以外),故生理死腔量变化主要反映肺泡死腔量的变化。
2.测定方法:受检者取坐位,休息15min, 加鼻夹, 含咬口器, 待呼吸平稳后,收集呼出气,测定呼出气CO2分压(P E CO2),并在收集呼出气之末取动脉血或动脉化耳血测定PaCO2。
依改良Bohr公式: V D/V T=(PaCO2—P E CO2) /PaCO2可计算出无效腔通气比值,则V A=V E×(100-V D/V T) %。
3.临床意义:V A能确切反映有效通气的增加或减少。
生理死腔量的增大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床减少、肺血流量减少或肺血管栓塞,反映换气功能的异常。
肺泡通气量减少见于肺通气量减少和/或生理死腔量增大。
若V E不变,呼吸浅快时潮气量(V T)少,而解剖死腔不变则肺泡通气量下降。
故从V A的角度考虑,深而慢的呼吸较浅而快的呼吸为好。
三.最大自主通气量1.定义: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的通气量。
MVV实测值占预计值之80%以上为正常。
正常成人约,男:104 l/min,女:82 l/min。
2.测定方法:受试者取坐位或立位,上鼻夹,口接咬口器与肺量计相连,平静呼吸4~5次后,以最大呼吸幅度、最大呼吸速度作快速呼吸(一般情况下RR约60~80次/min,每次呼吸气约60%VC)。
持续重复呼吸12s或15s。
MVV=Vt×RR。
休息5~10min后重复测定,重复测定值的差异应<8%,取最大值。
MVV与FEV1呈正相关,MVV FEV1×35,故从FEV1可以粗略推算MVV。
3.临床意义:MVV是一项简单而实用的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肺组织的弹性、气道阻力、胸廓的弹性和呼吸肌的力量,是一项综合评价肺通气功能储备量的可靠指标。
MVV及其相应指标通气储量(%)常用于胸腹部手术前肺功能的评价。
通气储量(%)=(MVV - V E)/MVV×100%。
正常值≥93%,低于86%提示通气储备不佳,胸部手术须慎重考虑;在70%~60%时为手术相对禁忌;60%以下一般为手术禁忌。
阻塞性通气障碍时MVV明显降低,限制性通气障碍时MVV可正常或降低。
此外,气促指数(AVI)对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功能损害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AVI=MVV实测占预计值%/VC 实测占预计值%。
AVI<1.0为阻塞性;AVI>1.0为限制性。
4.注意事项:MVV测定因是较剧烈的呼吸运动,凡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及近期大咯血患者均不宜作此项试验。
四.时间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是指用力呼吸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呼吸气量,其中临床最常用的是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FEV),即用力呼气时肺容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图1。
(一)检测指标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指最大吸气(TLC位)后以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呼气至完全(RV位)的呼出气量。
正常值:男3.5 l女2.5 l。
正常情况下FVC与VC一致,气道阻塞时FVC<VC。
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简称1秒量,FEV1):指最大吸气至TLC位后1秒内的最快速呼气量。
正常值:男2.8 l,女2.0 l。
FEV1既是容量测定值,也是流量测定值,即1秒内的平均呼气流速测定,且其测定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较佳,是肺功能受损的主要和最常用指标。
判断气道阻塞常以FEV1/FVC%或FEV1/VC%表示。
3.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MMEF),又称用力呼气中期流量(FEF25~%):指用力呼气25%~7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速。
75正常值:男性约3.5 l/sec,女性约2.8 l/sec。
低肺容量位的流量受小气道直径所影响,流量下降反映小气道的阻塞。
FEV1、FEV1/FVC 和气道阻力均正常者,其MMEF值却可低于正常,因此,可作为早期发现小气道疾患的敏感指标,其敏感性较FEV1为高,但变异性也较之为大。
(二)测定方法:通常用肺量计测定。
由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目前大多数肺量计均已电脑化,时间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呼吸容量及流速可同时和瞬时测定,其测定方法详见流量容积曲线(图2)。
五.小气道功能测定小气道(small airway)是指吸气状态下直径≤2mm的气道,包括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小气道管壁弹力纤维呈放射状向外发展,与周围肺泡壁的弹力纤维相连,形成网状结构,因而小气道口径直接受肺容量大小的影响。
小气道功能测定有闭合气量测定法、频率依赖性顺应性测定方法、最大呼气中期流量测定法、用力呼气中、后期瞬间流量测定法等,后两者是目前最常用的小气道功能测定。
1.闭合气量:主要指标有闭合容积(closing volume, CV)及其与肺活量的比值(CV/VC%),以及闭合总量(closing capacity, CC)及其与肺总量的比值(CC/TLC)。
受试者于RV位吸入纯氧至TLC位,然后以0.5 l/sec速度缓慢呼出至RV位,以快速氮浓度分析仪连续测定呼出气中氮浓度,并描计肺泡氮浓度曲线,从中求出闭合气量。
闭合气量测定早年使用较多,但因其测定需特殊设备、测试复杂、耗时较长、重复测定变异较大、敏感性不高,目前已较少采用。
2.频率依赖性肺顺应性,亦称动态肺顺应性:该法是最敏感的小气道功能测定方法。
平静呼吸时小气道病变者肺的顺应性正常,随呼吸频率的增加,当小气道狭窄或阻塞时,气体进出发生困难,肺容量变化减少,肺顺应性逐渐下降,当呼吸频率增加到60次/分钟时,其肺顺应性显著下降,故亦称频率依赖性肺顺应性。
由于该法需测定胸内压(常用侵入性的食道气囊测压反映),临床较少使用,一般只用于实验研究用。
.3.最大呼气中期流量:见时间肺活量(图1)。
4.用力呼气50%肺活量及7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见流量-容积曲线(图2)。
六.流量-容积曲线(flow-volume curve,F-V 曲线)(一)定义流量的时间积分为容积,反之,容积的时间微分即为流量。
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瞬时将容积和流量的函数进行计算,并描记出流量与容积的关系,故测试和显示均极为方便,目前是最为常用的肺通气功能检查项目。
流量-容积曲线在呼吸相构成一密闭的环状,故亦称流量-容积环(F-V loop),见图2。
(二)F-V曲线特征F-V曲线可提供不同肺容量位下的流量特征,对临床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呼气相流速-容量曲线的特点是呼气早期流速迅速增至最高值( 最高呼气流量,PEF),峰值点约位于肺总量位至75%肺总量位之间,其值与受试者的努力程度有关(高肺容量呼气流速用力依赖性),在呼气相中后期,即低肺容量时呼气流量与用力无关( 低肺容量呼气流速用力非依赖性),流速容量曲线随肺容积降低而缓慢下降,逐渐向下倾斜至残气位。
(三)等压点学说F-V曲线特征可用等压点学说阐明。
用力呼气时,由于气流阻力的作用,肺内气体沿周围气道呼出至气管开口端的过程中,气道内压逐渐下降,当气道内压降至与胸内压相等的某一点,称为等压点。
依等压点学说气道可分为二段: 自等压点至肺泡侧的较小气道称为上游段;等压点至气道开口的较大气道为下游段。
在上游段气道内压>胸内压,管腔不会被压缩;在下游段气道内压<胸内压,故气道被压缩,管腔变小,但等压点在用力呼气过程中并非固定位置不变,它所反映的是动态生理变化,从动力学角度而言,肺泡弹性回缩力是肺泡等压点气道内产生流量的驱动力,而气道阻力则决定肺泡回缩力能有效作用于气道壁上保持通畅的长度(即上游段的长度)。
驱动力愈大,气道阻力愈小,则等压点离肺泡愈远,这见于高肺容量用力呼气时,等压点移至大气道,其下游段气道因有气管软骨环支持而不被压缩,气道阻力小。
因而高肺容量时气流量具有用力依赖性,随呼气肺容积减少驱动力下降,等压点渐向周围气道移动,这时下游段气道在胸内压作用下被挤压,管腔狭小,气道阻力增大,抵消了胸内压作用于肺泡增加呼气流量的作用力,表现为流量自我受限,即低肺容量下呼气流速的非用力依赖性。
当小气道发生病变时,气道阻塞和狭窄更加明显,等压点向上游移动,在较高的肺容量位亦出现明显的流速受限,因而呈现流量容积曲线呼气相降支向容量轴凹陷的特征性图形。
(图5)。
(四)常用指标:1.最高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