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租地价理论--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房地产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一章第三节讲义
区位理论--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房地产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一章第一节讲义1

◆下列关于区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空间方位和距离上的关系
B.区位不随时间而变化,仅由方位和距离两个因素决定
C.地理环境变化和交通网络扩张都会引起区位的变化
D.政治区位是反映某一事物与政治中心、政治边界等政治要素相互关系的区位
[答疑编号2526010101]
1.地租和地价的概念
2.地租的产生和发展
3.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4.地租与地价的关系
第四节 城市化理论
1.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2.城市化
3.郊区化
4.逆城市化
【内容详解】
第一节 区位理论
1.区位和区位理论
1.1区位的含义
■区位(location)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空间方位和距离上的关系(空间几何位置)
【内容框架】
第一节 区位理论(基础四大理论)
1.区位和区位理论
2.农业区位论
3.工业区位论
4.中心地理论(城市之间分布)
5.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内部土地分布)
第二节 供求理论
1.房地产需求
2.房地产供给
3.房地产均衡价格
4.房地产供求与价格关系的特殊性
第三节 地租地价理论(主要讲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
B.P=V-E+T
C.P=V-E-T
D.p=V+E-T
[答疑编号252601010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理论前提。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为V,生产成本为E,运输成本为T,农业经营利润P四者之间的关系为P=V-E-T。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区位的相关内容。在特定的时间,区位是确定的和唯一的,受方位和距离两个因素的制约。前提是时间是特定的,而题目中B项说区位不随时间而变化,仅由方位和距离两个因素决定。因此B是错的。
全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土地估价实务基础精讲班讲义

全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土地估价实务基础精讲班讲义第一章:土地估价基础概念1.1 土地估价的定义土地估价是指对土地价值进行评估和测定的过程,以确定土地的合理市场价格或价值范围的专业活动。
1.2 土地估价的重要性土地是房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估价直接影响到房地产的开发、交易和投资活动。
准确的土地估价有助于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1.3 土地估价的目的土地估价的目的主要包括:为土地交易提供参考价格,为土地征收提供基准价格,为土地抵押和担保提供评估依据,为土地开发提供决策支持。
第二章:土地估价方法与技术2.1 直接比较法直接比较法是利用市场上已发生的类似土地交易作为参照,按照土地的位置、用途、面积等因素来确定估价对象的市场价格或价值范围。
2.2 收益法收益法是基于土地的收益能力来进行估价的方法。
根据土地适宜用途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收益法,如地租法、地价法等。
2.3 成本法成本法是根据土地开发的成本来进行估价的方法。
根据土地的适宜用途和开发难易程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法,如折旧法、替代成本法等。
2.4 综合法综合法是将多种土地估价方法进行综合考虑,得出综合结论的方法。
通过权衡不同方法的优劣,可以提高土地估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土地估价实务3.1 土地估价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土地估价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包括土地市场的交易数据、土地规划和用途数据、土地开发的成本数据等。
合理有效地收集和整理数据对于准确估价至关重要。
3.2 土地估价过程的核算和计算土地估价过程中需要进行核算和计算,包括土地市场价格的核算、土地收益能力的计算、土地开发成本的核算等。
准确的核算和计算能够提高估价的精度和可靠性。
3.3 土地估价报告的编制和呈报土地估价报告是土地估价师向委托人提供的估价结果。
土地估价报告的编制需要包括估价目的、估价方法、估价数据和核算过程等内容,并对估价结果进行说明和分析。
第四章:土地估价案例分析4.1 商业用地估价案例分析以某地商业用地估价为例,通过直接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方法进行估价,并分析不同方法得出的估价结果的差异和原因。
中级经济师房地产专业知识与实务精讲第01-42讲讲义

中级经济师房地产专业知识与实务精讲第01-42讲讲义第1讲房地产经济基本理论(上)课前提示:一、关于2009年教材与2008年教材比较1、从总的章节来看:新版增加了房地产征收征用(第二章)内容,去掉了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内容(原第六章)。
旧版第四章房地产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在新版中变为三个章节,分别为第五章房地产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第六章房地产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第七章房地产投资项目方案选择。
旧版第五章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插在了新版第六章房地产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分析中。
2、从章节的内容来看:第一章房地产经济基本理论:共四节没有变化,但顺序发生了变化,内容主体没有变化,但具体内容有变化。
去掉了地租的边际产出力内容、城市的职能性质。
第二章房地产征收征用:全部为新增内容。
第三章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增加了建设用地概念和分类、建设用地的取得方式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
第四章房地产市场调研:去掉了调研的原则、房地产与一般耐用消费品市场调研的区别,去掉了项目策划、营销活动内容,增加了调研的程序、房地产市场分析、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内容。
第五章房地产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增加了投资的概念和分类、投资的含义和形式、投资的特性、投资的构成,在现金流两方面增加了出售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现金流量、经营型房地产开发的现金流量、房地产置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增加了财务报表等内容。
不确定性分析及项目方案选择单独分为两章内容。
第六章房地产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分析:本章内容主要是从旧版第四章房地产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第五节中分出,同时将旧版第五章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合并而成。
第七章房地产投资项目方案选择:本章内容是从旧版第四章房地产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第四节中分出,并增加了房地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第八章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去掉了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
第九章房地产市场营销:增加了房地产市场营销方案。
第十章房地产估价:增加了房地产估价报告内容。
地租地价理论课件

地租地价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深化理论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地 租地价理论将进一步深化,研究 范围将更加广泛,研究内容将更
加深入。
跨学科融合
地租地价理论将与经济学、地理学 、社会学等学科进一步融合,形成 更加综合、系统的理论体系。
动态研究
未来地租地价理论研究将更加注重 动态变化,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时 间的地租地价变化趋势和规律。
土地权益与地租地价
地租地价理论涉及到土地权益问题。在土地资源管理中, 应保障各方土地权益的公平和合理,防止土地权益的滥用 和侵犯。
地租地价理论与房地产市场调控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地租地价视角
地租地价理论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通过调控地租地价, 可以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政策实施
政策效果评估
政府需要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以便 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政策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 学合理的土地政策,并加强监管和执 行力度,以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04 地租地价理论的应用
CHAPTER
地租地价理论与城市规划
01
城市规划中的地租地价理论应用
地租地价理论在政策制定中的意义
提供决策依据
地租地价理论为政府制定土地政 策、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提
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促进土地制度改革
地租地价理论对于土地制度改革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完 善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市场体系
。
推动可持续发展
地租地价理论在推动可持续发展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
土地的供求关系是决定土地价格 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土地供应不
中级经济师房地产笔记:地租理论

中级经济师房地产笔记:地租理论中级经济师房地产笔记:地租理论导语:在经济师的中级房地产考试中,关于地租理论的相关内容大家都学习好了吗?土地所有者追求地租最大化和土地使用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促使地租等于土地的边际产出价值。
1、地租的概念: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土地使用者让渡土地使用权时索取的超额利润,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2、地租的边际产出力土地所有者追求地租最大化和土地使用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促使地租等于土地的边际产出价值。
土地的边际产出曲线就是土地使用者愿意支付的最大地租曲线。
3、新古典城市地租理论(1)报价地租和报价地租曲线报价地租:土地需求者对不同区位的土地所愿意支付的最高地租。
报价地租曲线:报价地租随土地位置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2)企业的报价地租函数和报价地租曲线—掌握教材中的图形分析——企业的报价地租函数:V:单位产品总收入C:与距离无关的成本f:运费率d:到市中心的距离(3)企业的选址与市场地租曲线——企业的选址:利润最大化约束条件R(d)当报价地租曲线与市场地租曲线相切时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市场地租曲线不同区位土地的最高报价地租决定该区位土地的市场地租水平,报价地租曲线的包络线形成市场地租曲线。
4、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1)级差地租:不同土地或同一土地上由于土地肥力、相对位置或开发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差别地租。
代表人物:李嘉图、杜能马克思的理论:级差地租I:等量资本和等量劳动投在等面积不同沃度和位置的土地上所产生的不同级差生产力带来的级差超额利润的转化形态。
级差地租II: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每次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态。
(2)绝对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农产品价格=价值)生产价格)(3)垄断地租: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
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

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土地估价基础与实务》科目第一章土地估价基础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查应试人员对土地的内涵、基本特征及类型,土地类型及其特点,土地产权,地租理论、区位理论、土地酬劳递减规律、土地市场理论的了解、熟识和把握程度。
考试内容第一节土地的概念一、土地的内涵二、土地的特性(一)土地的自然特性(二)土地的经济特性(三)土地的产权特性三、土地的功能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五、土地实体及特征其次节土地的分类一、土地利用的基本类型(一)耕地(二)园地(三)林地(四)草地(五)湿地(六)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七)居住用地(八)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九)商业服务业用地(十)工矿用地(十一)仓储用地(十二)交通运输用地(十三)公用设施用地(十四)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十五)特别用地(十六)留白用地(十七)陆地水域二、主要类型土地的特征(一)商业服务业用地的特征(二)居住用地的特征(三)工矿用地的特征(四)仓储用地的特征(五)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特征(六)交通运输用地的特征(七)农用地的特征三、我国主要类型土地的利用第三节土地权利一、土地权利的内涵二、土地权利的类型三、我国土地全部权(一)土地全部权的权能及规定(二)国有土地全部权的权能及规定(三)集体土地全部权的权能及规定四、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能及规定(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及规定(三)宅基地使用权的权能及规定(四)地役权的权能及规定五、我国土地担保物权(一)不同土地抵押权的权能及规定(二)土地质权的含义第四节地租理论一、地租的含义二、马克思地租理论(一)级差地租(二)肯定地租(三)垄断地租三、新古典城市地租理论四、地租与地价的关系五、地租理论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第五节区位理论一、区位的含义二、区位的影响因素三、几种主要的区位论(一)农业区位论(二)工业区位论(三)中心地理论四、区位与地价的关系五、区位理论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第六节土地酬劳递减规律一、土地酬劳递减的含义二、土地酬劳递减的基本原理三、土地酬劳递减规律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第七节土地市场理论一、土地供应(一)土地供应的含义(二)土地供应的特点及方式(三)影响土地供应的因素二、土地需求(一)土地需求的含义(二)土地需求的特点及类型(三)影响土地需求的因素三、土地供求平衡原理四、土地供求与地价的关系五、我国土地市场的特点六、土地市场分析(一)市场分析的基本内容(二)市场分析的主要方法考试要求1.把握土地的内涵,土地的特性;2.把握土地的基本类型及我国土地的分类;3.把握土地权利的概念及类型、我国土地全部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类型;4.熟识土地的功能;5.熟识主要类型土地的特征;6.熟识我国主要类型土地的利用;7.熟识我国土地全部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权能及规定;8.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实体及特征;9.把握地租的含义,地租与地价的关系;10.把握区位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区位与地价的关系;11.把握土地酬劳递减的含义;12.把握土地供应与需求的含义、特点及影响因素;13.把握土地供求与地价的关系;14.熟识地租理论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15.熟识几种主要的区位论;16.熟识土地酬劳递减的基本原理;17.熟识土地供应方式;18.熟识土地需求类型;19.熟识土地供求平衡原理;20.了解马克思地租理论,新古典城市地租理论;21.了解区位理论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22.了解土地酬劳递减规律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23.了解土地市场的特点,土地市场分析。
精华版:地租地价理论

3)前资本主义地租 特点:土地占有者与生产者的直接对立,土地所有者占有 直接生产者的全部剩余生产物,以至部分必要生产物。 基本形式:货币地租 4)资本主义地租 反映:机关机关系与封建地租有所不同,体现的是土地所 有者与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 超额利润有土地所有者占有,平均利润由产业资本家占有。 基本形式:货币资本 5)社会注意地租 反映: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对 土地利益的分配关系。 基本形式:货币地租
酬,代表了因利用财物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经济地租:土地总收益扣除总成本的余额;
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根据地租产生的观音和条件的 不同,将地租分为以下几种:
(一)级差地租
⑴ 含义:级差地租指那些利用生产条件较优越的土地生产所 得到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 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⑵产生原因 ——土地经营权的垄断以及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二)绝对地租
⑴ 含义:在私有制条件下,无论租种好地还是坏地都必须缴 纳地租,这种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就是绝 对地租。绝对地租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 的超额利润。
⑵产生的原因: ——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相互分离。
由于土地位臵的固定性和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土地的供给是有限 的,而需求是随着身会经济发展的,因此需求增加是绝对的。在土地 稀缺的情况下,土地所有者必定不愿意将土地在毫无报酬情况下被他 人使用,故土地若被他人使用,则土地所有这必要求其收入中有一部 分是报酬土地的地租。因此地租的产生是绝对的。
(五)城市地租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概括了建筑地段(相当于城市建设用地)地 租的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在城市地租中更加强化了。
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各章详解

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各章详解第一章土地估价概述第一节地价的概念一、地价的定义土地价格实际上是土地经济价值的反映,是为购买获取土地预期收益的权利而支付的代价,即地租的资本化。
换言之,土地价格高低取决于可以获取的预期土地收益(地租)高低。
对于土地来讲,实际中可以表现为所有权价格、使用权价格、抵押权价格等价格形式。
我国土地价格的含义不同于一般土地私有制国家:它是取得多年土地使用权时支付的一种代价,而不是土地所有权的价格。
与土地所有权价格相比,不仅量不同,而且有质的差别。
在估价程序与方法上与土地私有制国家又是相似的。
二、地价的特点1.表示方式不同2.价格基础不同土地价格是土地权利和收益的购买价格。
例题:判断题:土地价格是土地权利和收益的购买价格。
[ r ]3.形成时间不同4.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高低不由生产成本决定.现实中土地的开发是有成本的,在土地价格中应该得到体现。
实质是地价的附加。
5.地价主要由地产需求决定一定条件下,需求是影响地价的主要方面。
6.地价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个别性7.地价呈明显上升趋势,地价上升的速度高于一般商品价格的上升速度。
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土地具有稀缺性,且对土地的需求总是持续增加的;其次,由于整个社会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导致利润有下降的趋势,从而使地价呈上升势态。
8.市场结构不同土地价格受主观因素影响很大。
9.折旧现象不同一般商品有折旧现象,其价值随使用年限增长而降低;但土地不仅没有折旧现象,而且还有增值现象,其价格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自然升高。
三、地价的分类从不同目的出发,可以将地价分成不同种类,各地价种类之间会有所交叉,同一块土地之上可能会有多种价格。
(1)按土地权利分类。
土地权利是多个权利的集合,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及使用权、租赁权、抵押权等。
相应地,土地价格可以划分为所有权价格、使用权价格、租赁权价格、抵押权价格等。
土地所有权价格,是一种土地所有权转移价格,或说为卖断价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职业培训教育网 职业人的网上家园
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房地产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一章第三节讲义
地租地价理论
1. 地租与地价的概念
■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土地使用者 让渡土地使用权时索取的超额利润
■ 地价是土地所有者向土地需求者 让渡所有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是买卖土地的价格
■ 我国土地国家所有,地价指一定年限内使用权的价格,国家出让土地使用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其本质是一次性收取的若干年的地租
3.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3.1 级差地租
■ 级差地租I
◇ 肥沃程度
◇ 位置
■ 级差地租Ⅱ
◇ 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每次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所转化的地租形态 ■ 古典地租理论
◇ 地租=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2011年真题】
◆ 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由于每次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所转化的地租形态是( )。
A.级差地租I
B.级差地租II
C.绝对地租
D.垄断地租
[答疑编号252601040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级差地租II 的概念。
级差地租II 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由于每次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所转化的地租形态。
【2009年真题】
根据古典地租理论,地租是农产品市场价格扣除生产成本和( )后的余额。
A.平均税费
B.平均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