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网】认识美国的社会与文化
美国有哪些风俗文化传统

美国有哪些风俗文化传统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因此其风俗文化传统也十分丰富多彩。
在美国,
人们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在美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美国独特的文化符号。
首先,美国的节日文化是其风俗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美国人热爱
庆祝圣诞节、感恩节、独立日等传统节日。
在这些节日中,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家庭聚餐、游行表演、烟花晚会等,从而传承和弘扬美国的节日文化传统。
其次,美国的饮食文化也是其风俗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
美国人喜欢吃汉堡、
热狗、披萨等快餐食品,同时也重视传统的家庭聚餐,如烤火鸡的感恩节大餐、烧烤的独立日聚会等。
这些饮食文化传统反映了美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家庭的重视。
此外,美国的音乐文化也是其风俗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是流行音乐
和摇滚乐的发源地,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爵士乐、蓝调乐等音乐文化传统。
在美国,人们可以欣赏到来自各种不同音乐流派的表演,这些音乐文化传统成为了美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总的来说,美国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反映了美国人民的生
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这些传统在美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美国独特的文化符号,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了解美国文化的窗口。
当代美国的社会和文化

当代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谭钰两万年前,有一批来自亚洲的流浪者,经由北美到中南美洲,这些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这就是早期的美国人。
当哥伦布踏上这片略带神秘的大洲时,就注定会诞生一个奇迹——美国。
美国的历史是一段屈辱史。
在被英国的殖民统治期间,美国人民可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当在波士顿附近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殖民地的爱国者打响了反抗的枪声,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
随着独立宣言的通过,宣布美国的正式独立。
这跟我国的历史多少有些相似。
同时美国的强大又是血腥的。
贩卖黑人,南北战争,林肯废除黑奴制,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甚至中国的淘金热……有多少的无辜的人在这其中丧命。
这就注定了美国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大熔炉。
美国的社会体制跟我国的截然不同。
毕竟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管理方面与我国差异很大。
美国的社会管理主要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点:(一)社会发展支出占公共支出的比重巨大,广开社会经济发展来源。
有数据显示,2003年,四口之家,日收入在18.810或低于这个数字的被认为是美国的贫困家庭。
为了应对贫困,联邦政府所有的福利项目——包括社会保障、卫生、各种福利项目——几乎占据其政府财政开支的一半。
自从奥巴马上台,也大量推行社会保障策略。
所以说美国社会比较注重社会的发展支出。
这点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二)以社会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向导,实现社会服务社会化简而说就是,在许多其他由政府提供的服务,在美国却由非营利组织和私人提供。
并且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是,正式组织的、独立于政府之外、非营利、自律、志愿性。
再者覆盖面广,包括有:文化、艺术、娱乐、教育、研究、卫生、医院、托老院、托儿所以及其他卫生机构;社会服务,残疾人救济、难民救济、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经济、社会和社区发展;住宅、就业和就业培训;公民倡导组织;法律服务、慈善、宗教组织、专业或行业组织,等等。
(三)完善法律,对非营利组织者进行分类管理。
具体可说为,尽非营利组织在美国的规模很大,经济价值很高,但是美国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和政府机构并不多。
美国的知识社会与文化

美国的知识社会与文化内容简介:本文从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五个基本价值:个人价值、法制民主、市场经济、宗教、多元文化这样一个角度探讨了21世纪美国知识社会的特质,认为随着美国社会的更加富裕,其社会问题也将日益突出。
***在这个20世纪与21世纪交接的历史时刻,美国正处在一个划时代的“信息革命”过程中。
随着这个信息革命继续不断地发展,美国的社会与文化也相应地正在进行一个无形的、本质上的演变。
换句话说,今天的美国将要从20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即工业社会),逐渐地过渡到21世纪的“ 后资本主义社会”(即后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
这个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本质性的变化。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是决定于资本(资本是创造国家财富的主要泉源);而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将不是决定于资本,而是决定于“信息与知识”(信息与知识将是创造国家财富的主要泉源)。
但是,一个社会的转变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复杂的过程。
换句话说,它不但决定于基本的经济结构,而且也决定于其他的因素,特别是这个社会和文化的“基本价值”。
所以,我现在从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五个基本价值的角度,对21世纪的美国知识社会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这五个基本价值是(一)个人价值,(二)法制民主,(三)市场经济,(四)宗教,(五)多元文化。
概括地说,这些价值的根源是来自西方文化的传统,经过美国独立革命的洗礼,同时,又经过了200多年美国历史发展的考验,所以它们是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支柱。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基本价值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中,没有任何改变;实际上,它们的含义以及在社会中的具体表现,随着不同社会性质的转变而不断地发展和加深。
我相信,就是在21世纪的知识社会中,它们仍是美国社会的价值基础。
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这五个基本价值,或五个支柱。
1.个人价值。
这里,我特意地没有用“个人主义”这个名词,因为在人民的心目中,它是一个贬词。
我对美国社会及文化的认识

<<走进美国>>选修课作业院系政治系班级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学号002姓名任志伟我对美国社会及文化的认识从小,我们耳濡目染地对美国都有一个浅显的认识及比较模糊的印象,只知道美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往日本丢了两颗原子弹。
后来,经过从课本中的学习,从老师那的了解,我们对美国又有了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上完了走进美国这门选修课,就让我来说一下自己对美国的认识及看法吧。
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我觉得我们中国都比美国要差很多。
究其原因,如果是历史问题的话,我想随着中国韬光养晦的和平发展,多少年后也会像美国一样美好、幸福;如果是体制问题,那就是走了一条和美国不一样的路,会有不一样的风格和结果,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美国的政治民主,总统没有超越平民的特权;美国的经济发达,现代化程度高;美国的文化虽然单纯,只有两百年多的历史,但因此而孕育出的人民也显得单纯,简单。
美国的社会比较和谐,虽然时常有枪击案发生,但人民拿枪保证了在政府面前的地位;美国的公民有共同的信仰,这样可以相互信任的生活在一起,力所能及的帮助身边每一个人,不为得到名利与回报,只为心中有耶稣。
下面就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详细的说一说美国吧。
在高二的时候,政治科目学过一本选修,叫《国家政治制度比较》,有一章大篇幅讲美国。
因此对美国的政治制度比较了解。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
因恐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某一部门将危害人民的自由,因而将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分别独立,互相制衡,以避免政府滥权,立法机关是参议院与众议院并设二院制议会。
司法权归法院。
行政机关是以由人民直接选举的总统为最高行政首长,并以副总统辅之,下设几个行政部门。
宪法起草人根据政府必须接近百姓才不致剥夺人民自由的原则。
美国总统是国家的元首,政府最高行政首长,陆海空等各军种之最高司令官,总统的任期是4年,期间除了受到议会之弹劾,不会因受反对势力而去职。
美国社会与文化介绍

美国社会与文化介绍美国是一个多元化、开放和自由的社会。
社会组织以家庭为基础,以个人权利和自由为核心价值观。
这种社会倾向于鼓励创新和竞争,并强调个人责任和独立性。
美国社会结构美国社会结构包括不同的群体和组织,如家庭、社区、学校、工作场所和宗教团体。
家庭被认为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由父母和子女组成。
社区是由居民组成的地方社会组织,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网络。
学校是培养和教育新一代的重要机构,它不仅提供知识和技能,还传递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美国文化特点美国文化是由不同的移民群体和种族组成的。
这种多元化反映在语言、宗教、饮食、艺术和音乐等方面。
英语是美国的官方语言,但许多人也会使用其他语言,如西班牙语、中文和法语。
宗教在美国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是最主要的宗教,但美国还有其他宗教,如、和。
美国的宗教自由法保障每个人的宗教自由。
美国的饮食文化多样化,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文化群体的特点。
汉堡包、热狗和薯条是美国最常见的快餐食品,而意大利面、披萨和墨西哥卷饼也非常受欢迎。
美国的艺术和音乐领域蓬勃发展。
好莱坞是全球最大的影视产业中心,美国音乐文化包括摇滚乐、爵士乐和流行音乐等多种风格。
美国核心价值观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个人自由、平等、机会和多样性。
个人自由是美国的基本原则,强调个人权利和自主决策。
平等原则指人人平等且享有同等权利。
机会原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实现成功的机会,不论其出身或背景。
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鼓励接纳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观点。
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使其成为一个引人入胜的国家。
通过了解和尊重美国社会与文化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与美国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浅析美国梦的文化内涵

浅析“美国梦”的文化内涵“美国梦”是美国社会文化中一种特有的现象。
通过“美国梦"这一文化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美国的历史与文化。
所谓的“美国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方面讲,“美国梦”是指实现“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家理想;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成功,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抱持着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然而历史和现实证明,在美国广义的“美国梦"似乎比狭义个人的“美国梦"实现的更加成功。
因此,“美国梦”呈现出它的二元属性:务实性和梦幻性。
“美国梦”的产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首先,应归功于地理大发现的兴起和北美大陆的发现。
正是由于海上航道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推动和促进大量的殖民者和移民涌人这块希望的田野,才为美国民族的形成和美利坚民族文化精神的铸造提供了前提条件。
从而使这块新大陆变成了“希望之乡”和可能实现一切梦想的理想天国。
其次,启蒙思想在北美大陆的传播及实践。
对于美国人来说,“自由、平等”不仅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制度和生活方式.另外,“美国梦”也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发展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梦”在美国的独立和崛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历史也深深打上“美国梦”的烙印.最早的“美国梦”在美洲大陆是以拓荒梦的形式出现的。
这种拓荒梦源于最初来到这片土地殖民的两类人的梦想:世俗的发迹梦和自由之梦。
17世纪初期,以发财致富为目的的冒险家和普通老百姓与另一类为逃避国内政治或宗教迫害的新教徒组成最早的移民大军,浩浩荡荡向“肥沃,富饶,自由”的美洲大陆进发。
踏上这块广裹无垠,蕴藏无限潜能的土地后,早期移民者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无情灭绝土著印地安人,成为了新大陆的主人.“美国梦”的第二阶段为自由梦和民主梦。
美国社会与文化范文

美国社会与文化范文首先,美国社会是多元化的。
它由不同种族、宗教、文化和经济背景的人们构成。
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有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
这种多元性在各种社会机构和机构中得到反映,例如政府、教育机构、工作场所和社交圈子。
人们在这样一个多元社会中生活和工作,他们要学会尊重和接纳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
其次,美国社会是开放的。
美国一直以来都是自由和机会的象征。
宗教信仰、言论自由和个人权利是美国宪法的基石,也体现了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
这种开放性还体现在美国对外国投资和跨国公司的欢迎程度上。
许多跨国公司选择在美国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好的发展机会。
因此,美国社会的开放性使其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社会。
此外,美国文化也是多元化的。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构成的国家,如英国、爱尔兰、德国、意大利、中国、墨西哥等都有大量人口在美国生活。
这种多元性使美国文化充满了不同的影响和风格。
例如,美国音乐融合了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流行音乐和爵士乐等音乐风格。
此外,美国电影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工业之一,吸引了全球观众。
美国的宗教是多样的。
基督教是主要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等不同教派。
此外,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和其他宗教在美国也有一定的信徒。
宗教的多样性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宗教自由和包容性。
美国的语言是英语,但也有其他语言的使用。
例如,西班牙语是美国次流行语言,许多美国人以西班牙语为母语或第二语言。
此外,由于移民的涌入,美国各地出现了多种语言的使用,例如汉语、阿拉伯语、德语、意大利语等。
最后,美国的美食同样多样。
随着移民的到来,各种不同的美食文化融入了美国。
例如,意大利、中国、墨西哥、泰国等国的菜肴在美国很受欢迎。
美国的快餐文化也是全球独特的,像汉堡、薯条、热狗等食物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总之,美国社会与文化是多元化、开放且富有创造力的。
它由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们组成,对多样性持开放的态度。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经济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经济20世纪的美国文艺复兴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文化和经济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经济方面的一些问题。
文化方面在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化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在这一时期,美国文化开始从欧洲文化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
这个时期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的多样性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文化多样性最为显著的时期。
这一时期,来自各地的艺术家、作家和思想家汇聚在美国,并带来了不同的文化特色。
例如,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对美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产生了许多独创性的文化作品。
2. 艺术与文化的扩展在美国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为了促进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美国政府和慈善家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支持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这些资金的投入有助于培育了一批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创作者,他们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作品。
3. 文化的普及化与此同时,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也见证了文化普及的时代。
随着大众文化的崛起,文化艺术开始进入更广泛的公众视野。
音乐会、展览、剧院和其他文化机构也开始出现在城市和小镇中。
这种趋势促进了文化和艺术的普及化,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文化和艺术的美好。
社会经济方面除了文化方面的变化,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也见证了美国社会经济方面的深刻转变。
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的发展和创新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是美国经济腾飞的时期之一。
在这一时期,许多经济领域获得了高速发展,包括汽车、电信、化学和飞机等行业。
技术和科学的创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
2. 就业与工人权利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也加强了对工人权利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美国的社会与文化一、文化差异一般人谈文化差异,其实谈的是「同中有异」的「异」的部分,是以一个整体的观点来谈文化的普遍倾向,并不去提在大文化之下的个别差异。
许多对某一文化粗略的假设或前题,如:法国人浪漫、犹太人吝啬、美国人个人主义等等,或者深入的研究探讨资料,都有助于我们对一个文化的认识,当与不同文化的个别接触时,个别差异仍是不可忽视的。
过度的以偏概全或刻板印象,有时也会使我们不能真正的了解别人。
其实人类文化的发展,受环境和人本身条件的限制,是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历史背景的不同,不同社会的人对事情或生活的喜好、选择、符号的解释和行为表现便有差异。
由于传播媒体的发达和交通工具的便利,现今完全不受其他文化影响的例子已很少,而在二十一世纪以「我们都是一个地球的居民」的意识高涨之际,各人种之间的接触和彼此的影响愈来愈深广。
接触其他文化将成为「现代公民」的一种必要的经验,而适应文化差异也将成为现代公民的必要能力之一。
来美国求学,尤其是到洛杉矶这样的国际大都会,有许多机会面对各类人种,是接触许多文化不可多得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二、文化震撼与调适「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主要是来自于两个不同文化差异而引起。
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新环境。
当你到达一个地方觉得很陌生、很困惑,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应定位在哪里?应怎么表现才恰当等等,觉得很不舒服、很不自在时,就是"shock"。
好像过去所有的经验在刹那间突然「短路」。
很多时候,「文化震撼」会引起身体上的一些症状:如头痛、胃囗不好、睡眠失调或者心理上的焦虑、沮丧。
几乎每一个留学生都经验过文化震撼,只是有时当事人并不清楚知道自己正在经历或曾经有过。
其实文化震撼并不是指突发一次即结束的 "shock" 的感觉,而是在一段时间内,密集式的有强有弱的震惊,仓惶和被冲击到的感觉。
过去的文化背景和新文化差异愈大时,震撼的感觉会愈强且愈密集。
文化震撼的开始到结束,其实就是一个适应新文化的过程。
对留学生来说,它通常有四个阶段:1.抵美初期:这时候最急着学习、认识新环境、找寻住所、安排生活、选课和练习英文。
整个人充满热情和自信,急着安顿下来,同时又想赶快尝试许多事情。
当找房子不顺、碰到「奇怪的」室友、被教授指定去选一大堆英文课、开始尝到挫折的滋味时,想哭、想家、开始怀念熟悉的环境和人时,这就是生病了。
生的是「思乡病」。
这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你喜欢的事物上,做你喜欢做的事,千万别孤立自己并保持忙碌、兴奋,焦虑和思乡的情绪很快就会平息下来。
2.蜜月期:你开始慢慢习惯新的环境时,适应的「蜜月期」就开始了。
在这阶段,常常会觉得美国好多地方都「好好!」或「比台湾好!」这时候学习动机非常强,语言进步很快,也想和人交往,快点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其实这时候对美国社会的接触还是很肤浅,各种认识或文化学习也止于表面或只是行为上的模仿,尚未深入。
3.震撼期:随着你更深入的接触美国文化,蜜月期就快结束了,而震撼期接着开始。
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困惑和不舒服(包括生理和心理)。
当身体不适应的症状开始出现时;当不知道该如何表现;当不知用什么标准(美国人?中国人?....)来衡量自己时;当笑话听不懂,还得要别人翻译解释时;当不会开车,要人接送时;会觉得挫折、困惑,而失控的感觉也往往会引起莫名其妙的愤怒。
这时候想家的情绪又会再度高昂。
觉得过去什么都好,加上孤单、寂寞、社会支持不够时,常容易感伤、情绪低潮。
这时特别要注意身体健康,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
你必须试着调整自己,度过文化震撼。
以下建议或许有些帮助:(1)保持你自己的观点:要记得许多外国学生都生存下来了;你也一样,有自己的长处、特色和能贡献的地方,你会渡过这个困难时期的。
(2)重新评估你的期望:常常问自己期望什么?合不合理?如果期望不太合理,自然失败、不快乐的可能性就大了。
(3)敞开胸怀并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试着去了解美国人的行为和隐含的价值观,并比较它和你的价值观的不同。
避免用中国人的标准来衡量美国人的行为。
(4)不要退缩:埋在书堆不是最好解决问题的方法,你必须去接触人、接触生活。
许多志愿服务性、宗教性或学习团体,特别兴趣的团体活动中都有机会结交好朋友。
(5)加强英文:语言是沟通和了解美国文化的基础。
多和老师同学或美国朋友接触,不了解的地方就请问他们。
(6)学会感谢,从正面来看事情。
(7)找寻帮助:当你长期觉得个人适应困难,应向朋友、老师、外及籍学生顾问或学校其它服务学生的单位寻求帮助,不要怕开囗。
4.恢复期:逐渐适应环境后,你就慢慢从震撼中恢复正常。
你开始知道如何处理周遭的人事,学习美国人的行为模式和以新的角度来看事情。
这时你会发现你也更了解自己的文化。
学校的功课也开始「上路」了,自信也慢慢地恢复。
你会感觉自己的能力增加了,在各种场合都比较自在,能正常的运作及面对挑战和问题。
这时候文化震撼就算结束了。
三、了解美国人沟通能力是认识和适应另一个环境的基本要素。
沟通的障碍,很容易引起挫折及退缩。
沟通的方式实际上包括二部份:语文的和非语文的。
语文沟通包括语言和文字,非语文沟通则是指所有语言文字之外的讯息传递。
譬如:行为动作、空间距离等等,而对人际和时间的知觉,甚至宇宙的看法都会影响人类语文或非语文的沟通行为。
一个文化特有的沟通方式是与其背后隐含的文化价值息息相关的。
要增进对新文化的适应和了解美国人,除要加强语文能力外,也要注意非语文的沟通讯息的学习。
这个学习往往不是可以速成的。
它须要有强烈的动机,开放的心胸和敏锐的观察力,来学习美国文化的含意,找出美国人的行为规范,才能比较准确的预测应对。
学习可以经由亲身经验也可以藉由他人经验的文字、图片等等资料。
观察力则可以经由练习而增进,平时不妨多做以下练习:1.观察人:观察周遭人的行为规则,如最适合、最舒服的「空间距离」。
2.观察「禁忌」:如什么事情可以问,什么事情不可问。
在美国常常对问年龄、政治、宗教、职业、收入、从哪来,甚至性别都很敏感。
3.观察「课室行为」:如何时可以发问?如何发问?老师如何反应?如何做好的口头报告?和教授谈话何时该结束?心理学家余德慧提出二个美国文化的规则提供大家参考:1. 尊重、负责、注意隐私。
2. 2.平等、讲理、人事分开和公私分明。
四、一般及社交礼仪入境就要随俗,了解一些一般的美式生活礼仪是必要的,免得在各种场合里,做出不合宜的举动,使自己或对方尴尬。
1.一般礼仪:一般而言,美国人在日常生活起居是大而化之,不讲俗套;和陌生人打打招呼,不见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场愉快的交谈,不见得会变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动接触,以愉快的心情应对。
以下是一些一般礼仪提供参考:(1)常面带微笑,碰到认识的朋友时,主动的问候对方,别人问候你,也要反问候对方,表示关心。
(2)说话时语气诚恳、态度大方,当别人问候你时,回答尽量简洁。
(3)多赞美对方。
眼睛要亮一点,当对方改变发型时,看人家的相片,有好的地方要尽量赞美;不好的,可用另一个角度来欣赏,如说「cute」。
(4)到别人家作客时,有机会就要「赞不绝囗」,如 homemade 点心很好吃时。
(5)要注意自己的仪容整洁:千万不要邋遢,身体或囗腔的异味、头皮屑等等都是令人很不愉快的。
(6)别忘了说「Excuse me」,「Please」和「Thank You」。
2.社交礼仪:(1)介绍:一般原则为将卑介绍予尊,男介绍与女,幼介绍与长。
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
不过对方倘若是女性时,可等女方先伸手,以免失礼。
(2)约会:男女交往在美国是比较开放,约会看电影吃饭也是非常普遍,和异性热络地交往并不算失礼。
男女双方均可主动邀约,通常男性较主动。
可以各自拆帐或一方请客。
美国朋友倘若说:「Let's go get a beer」或「Want a cup of coffee?」可别误会他要请客,这种情形通常是各自付费。
如果应邀地点在餐厅,餐后可提议付小费,倘主人坚持不允,也可不必勉强。
约会有时并不具其他含意,也不表示必将成为特殊性的伴侣。
所以,如果你想和某人见面谈谈或看个电影或一起吃个饭,以增进双方的友谊,共度一段愉悦的时光,尽可主动大方地去邀约。
如果你不想赴对方约会或对方有令你不舒服的举动,可以客气但肯定的说「NO」,彼此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也是权力。
(3)时间观念:约会应准时,如赴宴则最好迟到几分钟;如果早主人先到,反而失礼。
若有紧急状况无法准时赴约,必须电话通知和解释,绝不可无疾而终,随意放人空等。
(4)赴宴:美国人会常说「随时来找我」,有些邀约是相当诚恳的,但拜访前仍应事先电话连系,确定时间,以免自己的「随时」而造成别人的不便。
若接到正式的邀约,请柬上倘印有「R.S.V.P.」,去与不去必需电话通知。
大型活动请柬通常印有 Regrets only,此时只有不参加时才须通知。
若没有赴约把握不要轻意应允;若临时不克赴约,务请电话通知。
有任何饮食禁忌可先告知。
特殊的文化风俗和饮食禁忌可得谅解和尊重。
如果应邀参加家庭聚会,可问主人需要什么礼物,即使主人婉谢,届时仍可带瓶酒或一束鲜花,或酌带一些具有中国风味的小礼物。
除非事先言明,一般聚会活动以不带小孩参加为宜,如果聚会性质为野餐烤肉,则大都可全家参加。
宴后三四天内别忘记寄一张感谢卡或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通常感谢卡寄给女主人。
【更多美国留学生活相关信息访问:/sheng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