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下册 地图复习教案2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电子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电子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1 地球的认识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大小和地球仪的概念。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仪的使用。
1.2 地图的绘制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教学内容:地图的要素、地图的阅读、地图的使用。
第二章:世界地理2.1 亚洲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国家等。
教学内容:亚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
2.2 欧洲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洲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国家等。
教学内容:欧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
第三章:中国地理3.1 中国的地理位置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学内容: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2 中国的气候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包括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教学内容: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4.1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4.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教学内容:环境保护的概念、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方法。
第五章:人口、城市与交通5.1 中国的人口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人口特点,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等。
教学内容: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特点。
5.2 中国的城市化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包括城市化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内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的影响。
5.3 中国的交通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交通状况,包括交通设施和交通网络。
教学内容:中国的交通设施、交通网络、交通状况。
第六章: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6.1 中国的经济发展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及对外开放政策。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世界的聚落》教案

A通风透气,避免潮湿。B为了节省土地和资源。
C充分利用当地的竹子。D为了躲避传染病侵袭。
3、下列关于聚落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不对传统聚落加以保护,将导致无法挽回原损失。
B应尽力保护那些具有传统特色、民族特色的聚落。
C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5、民居的建筑风格:既能适应当地的_________,又与居民的________密切联系。
6、聚落的发展:_________→城镇→_________,沿_________、_________发展,规模增大,建筑集中。
点拨:①形成聚落的要素: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点拨:
世界遗产一般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自然与文化遗产三大类。
【合作探究】
对预习学案进行同桌相互批阅、交流,检查落实的情况,各自的疑难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解决学习中的疑惑问题。
【课堂检测】
选择题:
1、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B聚落是工业最发达的地方。
C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聚落。D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演变而成的。
(2)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_________、大气污染、水体污染、_________和生活垃圾污染等。
4、乡村的特点:居住地_________,根据规模大小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乡村居民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_________、山麓或_________分布。乡村的房屋一般_________,但经济实用,外围常有大片_________。
课题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2023新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2023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2023材)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提供教学指导和安排。
教学大纲-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第二单元:水资源与利用- 第三单元: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四单元:人口与城市- 第五单元:经济活动与区域联系- 第六单元:地理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课时1:地理学与地理- 课时2:地球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课时3:地理位置和地理坐标- 课时4:地球的形状与地球仪- 课时5: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 课时6:地理信息与地图第二单元:水资源与利用- 课时1:水的重要性与地球上的水- 课时2:水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课时3:水的循环与水的变化- 课时4: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课时5:水污染与环境保护第三单元: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课时1:农、林、牧、渔业的区域分布- 课时2:制造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区域分布- 课时3:服务业与地域联系- 课时4: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第四单元:人口与城市- 课时1:人口与人口分布- 课时2:人口变动与人口迁移- 课时3:城市与乡村的发展- 课时4: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第五单元:经济活动与区域联系- 课时1:第一产业与区域联系- 课时2:第二产业与区域联系- 课时3:第三产业与区域联系第六单元:地理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课时1: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课时2: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课时3: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课时4:城市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 课堂讨论- 小组合作- 视频展示- 实地考察教学评估- 课堂测验- 作业考核- 项目展示- 期末考试其他建议- 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 鼓励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的教学指导和安排,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天气与气候、土壤与植被、水系与水文、地貌与分区、资源与经济、人口与城市、交通与通信、环境保护。
本册书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地理思维的培养还不够,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全册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全册的基本知识点的掌握。
2.教学难点:地理知识点的运用和地理思维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讲解:详细讲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全册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4.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例如,对于天气与气候这一章节,板书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天气与气候的定义2.天气与气候的特点3.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4.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和对老师的教学过程评价。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下册 世界的人口与人种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世界的人口和人种主备人备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名考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运用地图、资料,叙述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叙述世界三大人种。
并结合地图叙述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叙述世界三大人种。
并结合地图叙述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叙述世界三大人种。
并结合地图叙述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过程复习要点:学生阅读教材,识记并理解下列知识点。
不懂地方向小组成员请教。
★知识结构体系1、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增长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
①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是一年内自然增长的人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占总人口的之比。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人口增长最快的洲:非洲;人口增长最慢的洲:欧洲2、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的疏密可用人口密度表示。
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公式:人口密度=人口数除以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3、世界的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资源缺乏、环境恶化,住房、交通、教育、就业困难。
解决的办法: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C.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D.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慢,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快3、有“黑人故乡”之称的是()A.4、某地区面积为3000平方千米,人口60万,其人口密度为()A.200人/平方千米 B.20人/平方千米C.250人/平方千米 D.50人/平方千米5、下列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不协调的是()A.阿拉伯人惯穿白色长袍B.日本喜欢食用海产品C.因纽特猎人住冰雪小屋D.巴西人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6、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主要涵盖了第七到十二章的内容。
本册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世界地理部分,介绍了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国地理部分,介绍了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区域划分以及各省区的地理特点;人文地理部分,介绍了人类的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世界主要的自然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但学生在对地理知识的运用和综合分析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复习阶段,需要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全册内容的复习,使学生掌握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的全部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全册内容的重点知识点,如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区域划分以及各省区的地理特点;人类的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世界主要的自然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等。
2.难点:对地理知识的运用和综合分析能力,如地图的阅读和运用、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地理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全册复习的课件,包括文本、图片、动画等,生动展示地理知识。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地理案例、数据等,用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下册 海陆变迁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2、世界上两大火山和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课题
海陆变迁
主备人
备课时间
第周星期
第课时
备课组长签名
考研组长签名
教学内容
世界的海陆变迁
个性化备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变化和运动中。
过程与方法
知道地形变化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火山、地震,外力作用多表现为流水、海浪、风力、冰川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叙述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根据板块运动论的观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地壳的凹陷B、板块的挤压C、板块的碰撞D、板块的张裂
3、下列对于六大板块的说明,正确的是()
A、印度洋板块全部是大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大洋板块
C、亚欧板块全部是大洲板块D、非洲板块全部是大陆板块
②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③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脊。
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一般用锯齿状表示。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当堂达标
1、下列属于陆地地形的是()
A、大陆架B、大陆坡C、盆地D、大洋中脊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复习教案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
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7、赤道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最长的纬线。
纬度自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8、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9、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10、纬度范围:0° 30°为低纬度;30° 60°为中纬度;60° 90°为高纬度。
1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2、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1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4、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堂达标:
1、地理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设计一条从株洲到西藏拉萨的旅游线路,下列地图对设计线路帮助最大的是()
A.西藏地形图B.西藏交通图C.中国交通图D.湖南省地形图
2、2009年3月20日,南疆大部分地区出现浮尘天气,表示这种天气的符号是()
3、有一幅破损的地图,标注比例尺的地方被撕掉了,有一位聪明的同学选择了两个城市量了一下图上距离是2.5厘米,又从网上查出两城市实际相距约1 0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大约是()
课题
地图复习
主备人
备课时间
周星期
第课时
备课组长签名
教研组长签名
教学内容
个性化备课
教学Leabharlann 目标知识技能
学会如何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过程与方法
结合地图灵活判断3种情况方向判断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能够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难点
地图上的方向。
教
学
过
B.了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位置——中国政区图
C.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世界政治地图
D.去公园游览,寻找景点——小比例尺地图
12、小薇在北京动物园游览时,看到了两幅地图。请你帮她作出正确判断( )
A.甲图表示的内容详细
B.乙图表示的范围大
C.动物园在北京城区的东北方向
D.甲图的比例尺小
13、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在该地区的卫星云图上有利于抗震救灾的颜色是()
A.蓝色B.白色C.绿色D.红色
14、当你面朝东方对着初升的太阳时,你的左侧是()
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
复习小结:
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
教
学
反
思
8、教室里挂有四幅图幅大小相近的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政区图B.亚洲政区图
C.中国行政区划图D.株洲市地图
9、“晴转阴”用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10、小河的流向大致为()
A.自东向西B.自北向南
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北向西南
11、下列人类活动与其应该选择的地图组合,不正确的是()
A.外出旅行,确定旅程——交通图
2、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复习思考活动:
例题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小河流主要流向是由方流向方。
2、水电站在学校的方向,医院在学校的方向。
3、学校在农机站的方向,学校在果园的方向。(图见学案)
例题2下列图幅相同的四幅地图,所采用的比例尺最大的是()
A.1∶400000 B.1∶4000000
C.1∶40000000 D.2.5∶1000
4、下列关于地图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A.去外地旅游带好交通图
B.勘探高速公路线路选择地形图
C.了解某地的详细情况选择小比例尺地图
D.绘制大范围地区的地图选较小的比例尺
5、下列行为不能反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是()
A.俄罗斯人冬季喜欢喝烈酒
B.我国某些热带地区的民居住竹楼
C.我国南方人夏季喜欢游泳
D.1月9日NBA常规赛在休斯顿举行
读下列四幅北京市的位置图,回答6~7题
6.在①图中,海淀区位于市中心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7.四幅图的比例尺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②④③①
程
第二节地图
复习要点:
学生阅读教材,识记并理解下列知识点。不懂地方向小组成员请教。
1、方向
①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定向法:根据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
③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背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