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原文 解释(优质严选)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每条计谋都负有精简解释(经典收藏版)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每条计谋都负有精简解释(经典收藏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1.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
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2.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渡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第九计: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第十计: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3.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4.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
比喻用计脱身。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
5.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
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三十六计(原文+翻译)建议收藏!

NO.1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三十六计全文及译文

三十六计全文及译文三十六计全文及译文三十六计是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成书于明清时期,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
三十六计又分为六套计策: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十六计全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总说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翻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翻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翻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翻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翻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原文: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翻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翻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翻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三十六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下面小编为你分享一下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吧,欢迎阅读!原文:第一套〖胜战计〗第01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第02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
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
损刚益柔。
第05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
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第07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
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
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
第11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第13计打草惊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
借不能用者而用之。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调虎离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欲擒姑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
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需,有孚,光。
第17计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第19计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混水摸鱼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
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
巽而止蛊。
第22计关门捉贼小敌困之。
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远交近攻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
上火下泽。
第24计假道伐虢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
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第25计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
三十六计原文

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阴,太阳。
【大意】当防备十分周密时,人们往往会放松警惕;对于常见的事物,人们通常不会产生怀疑。
阴谋常常隐藏在公开的事物之中,而不是与公开的事物相对立。
最隐秘的事情可能隐藏在最明显的表象之下。
【计谋精解】“瞒天过海”是通过制造假象、迷惑对方,使其放松警惕,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具体而言,就是在表面上做出一种行为,让对方误以为这是真实的情况,而实际上却在暗中进行另一种行动。
此计的关键在于“瞒”,要瞒得巧妙,让对方毫无察觉。
但“瞒”只是手段,“过海”才是目的。
本计可以理解为以下含义:以假乱真,迷惑对方视听。
隐藏真实意图,暗中行动。
利用对方的惯性思维,使其陷入误区。
当对方运用瞒天过海之计时,可以采取如下防范措施加以应对: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表面现象。
仔细观察,分析细节,寻找破绽。
多角度思考,不局限于单一的观点。
加强情报收集,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大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分散敌人的力量;攻击敌人的强盛之处,不如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
【计谋精解】此计是在面对强大敌人时,采取迂回战术,通过攻击敌人的薄弱点,来解救处于困境的目标。
在运用此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准确判断敌人的强弱分布。
选择合适的攻击点,确保能够有效地牵制敌人。
协调好各方力量,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
当对方运用此计时,可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加以应对:加强自身的防御,确保关键部位的安全。
密切关注敌人的动向,及时发现其意图。
灵活调整部署,应对敌人的攻击。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
【大意】敌人的情况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尚未确定,此时可以引导盟友去攻击敌人,而自己不需要亲自出手。
【计谋精解】借刀杀人是利用外部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避免直接与敌人对抗,减少自身的损失。
在运用此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合适的“刀”,即有能力且愿意帮助自己的力量。
三十六计文言原文与白话解释

三十六计文言原文与白话解释
《三十六计》是一部中国古代兵书,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战争策
略和智慧。
以下是《三十六计》的文言原文及白话解释:
1. 瞒天过海(文言原文),敌人未悟,我出奇制胜。
(白话解释),利用隐蔽和欺骗的手段,以出其不意,取得胜利。
2. 围魏救赵(文言原文),明正典刑,暗中救援。
(白话解释),表面上采取正面手段,实际上暗中采取救援行动。
3. 借刀杀人(文言原文),借势力以加害敌人。
(白话解释),利用他人的力量来打击敌人。
4. 以逸待劳(文言原文),坚守优势地形,等待敌人疲惫。
(白话解释),在有利地形上坚守,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出击。
5. 趁火打劫(文言原文),趁敌人困境时加以掠夺。
(白话解释),在敌人陷入困境时加以进攻或掠夺。
6. 打草惊蛇(文言原文),利用小动作引起敌人警惕。
(白话
解释),采取小规模行动,使敌人产生警惕。
7. 借尸还魂(文言原文),利用他人名义行事,使敌人产生疑虑。
(白话解释),借用他人的名义或身份行事,制造敌人的疑虑。
8. 调虎离山(文言原文),以诱敌之物引诱敌人离开有利地形。
(白话解释),利用诱敌之物引诱敌人离开有利地形。
9.欲擒故纵(文言原文),假意示弱,引敌人深入陷阱。
(白
话解释),假装软弱,引诱敌人深入陷阱。
10.抛砖引玉(文言原文),用一点利益引出更大的利益。
(白
话解释),用一点小利来引出更大的利益。
以上是《三十六计》的部分内容,这些计策都是在战争中运用
的智慧和策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三十六计全解

三十六计全解一、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认为防备得周全更容易使人大意,习以为常的事,就容易失去警觉,秘密隐藏在公开的事务里,并非存在与公开暴露的事务之外,公开暴露的事务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原意是指用各种巧妙的伪装,混淆皇帝的视听,瞒骗他上船,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跟随大队人马安全顺利地渡过大海;比喻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攻打兵力集中的敌人,不如想办法分散兵力再进攻;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目标敌人已经明确,但是不确定盟友是谁,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自己不出面也不出力,就可以达到目的,是由易经的“损”卦推演而出。
计谋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为了保护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想要围困敌兵,不一定要用作战的方式;可以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敌人由强变弱,使“强敌”受损失而使“弱己”有所增益。
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绝柔也。
在敌方处于危机的时候,就要趁机对敌人使用武力而夺取胜利,这就是强者趁势击败处于厄境之敌的策略。
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劫;比喻趁别人紧张危急的时候去捞取好处或趁机害人。
第六计: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
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敌人意志混乱,不严整。
是水在上,地在下的卦相,利用敌人的不能自我控制而攻取他们这个成语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一种策略思想,意为表面上声称攻打东边,实际上却攻打西边。
《三十六计》(完整版)

《三十六计》(完整版)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必有一计适合你。
图文并茂,值得你永久收藏。
1、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2、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3、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4、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5、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6、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7、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8、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9、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计瞒天过海
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注】太:大。
阳:公开的。
阴:秘密的。
译:防备周到就容易放松警惕,看惯了的就不再怀疑。
秘计隐藏在暴露的行动中,而不和暴露的行动相抵触。
非常公开的事物,往往蕴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
第二计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注】阳:正。
阴:奇。
敌阳:正面击敌。
敌阴:奇兵制胜。
译:与其攻击兵力集中之强敌,不如设计分割敌方兵力,避实就虚,各个击破。
堂堂正正之阵,不如出奇制胜之兵。
第三计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攻击的目标已经确定,而友军犹豫不定,设计诱导友军攻击敌人,保存我方实力,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这个道理可以用损卦来推演。
第四计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设计迫使敌之兵势处于困顿无为之地,把握战局而不急于出击,坚壁清野,不给敌人反扑之机,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柔克刚。
第五计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注】刚:强势。
决:击。
柔:弱势。
译:敌人内忧外患、处境艰难,我方应抓住时机,乘机出击,以优势力量战胜弱势之敌。
第六计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萃cuì:古同“悴”,憔悴。
不虞:没有预料。
译:敌人惊惶失措、斗志萎靡,无法应付和抵挡预料不到的攻击,这是《易经·萃卦》“坤下兑上”之卦象,有利于我方趁敌人不能自控之机,消灭它!
第七计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注】诳kuáng :欺骗,假的。
少阴:部分隐蔽,虚实之间。
太阴:非常隐蔽。
太阳:非常公开。
译:假象,未必就是假的,其实,那是利用假象掩盖着的真实的军事行动。
虚实莫测的军事行为蕴藏着非常隐秘的军事意图,非常隐蔽的军事行动悄悄进行着即将发起的公开的军事打击。
第八计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注】主:主见,主观。
益动:适时而动。
巽xùn :风也。
译:故意用小的军事行动麻痹敌人,待其不以为然而防备松懈时,全力出击,一举获胜。
此计可用于消灭那些只求自保、不思进取之敌。
把握时机、适时而动、动如疾风。
第九计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注】阳:公开的迹象。
乖,呆板,不协调。
阴:静。
逆:叛。
暴戾恣睢:凶残横暴,任意胡为。
顺以动:顺势出击。
豫yù:通“预”,预测。
译:敌方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方静观其变;敌人穷凶恶极,自相仇杀,势必自取灭亡。
敌势进一步恶化,我方不失时机,顺势出击,取得胜利,这是事先就预测到的结果。
因此,对敌势的准确判断与预测,把握好攻击敌人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