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的效果分析
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痛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目前,躯体疼痛科在处理该疾病的治疗上主要采用手术、物理治疗和保守治疗等多种方法。
然而,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易复发、恢复时间长等缺点,物理治疗效果亦有限,而保守治疗则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存在一定的药物副作用,困扰着医生和患者。
近年来,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能够通过局部热凝块,阻断神经的传导功能,从而缓解疼痛和神经症状。
硬膜外腔神经阻滞则是一种方法简单、易操作、安全性高的局部麻醉方法。
因此,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又不会对患者产生过多的负担。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该方法对患者的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为临床医生在处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提供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计划招募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
观察组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腰椎穴位注射治疗。
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疼痛评价,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差异。
四、预期研究结果通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疼痛评价,预计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会有较大改善,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改善较小。
研究结果有望进一步说明,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以作为临床的一种新方法。
射频热凝盘内多点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之 ,我们认 为噻托溴胺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 定
期C O P D患者具有临床症状改善显著 , 肺功能 、 血气分 析改 善
通过其竞争性 拮抗 M受体 , 抑制 副交感神经 活性 , 促 进支气
管平滑肌舒张 , 起 到舒 张支气管作用 。噻托溴胺 是一种新型 抗胆碱能药物 , 选择性作 用于气道平滑肌 M1 、 M3受体 , 具有 强大持久 的支气管扩张 和保 护作 用[ 4 1 。沙美 特罗替卡松是长
联合应用作用于支气管痉挛 和气 道炎症的不 同环节 , 具有相
互协 同作用。 近年来研 究表明 , C O P D进展 的患者可应用 “ 三联疗法 ” ,
肺 疾病稳定期治疗的一线基础药物[ J 1 _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 志 ,
2 0 1 3 . 3 6 ( 9 ) : 7 1 5 . 7 1 7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 , 多发病 , 严重影 响
患者 的: 【 作和生活水平 , 射频 热凝 是 目前常用 的一种介入 治 疗方法 。我院 自2 0 1 1 年6 月至 2 0 1 3 年 6月采用射频热凝 盘 内多点消融方法治疗腰 椎间盘突 出症患者 8 2例 ,取得较好 的临床疗效 , 现报告如下。
・
7 5 4・
实用 医技杂志 2 0 1 4年 7 月第 2 1 卷第 7 期 J o u na r l 0 f P r a c t i c a l M e d i c a l T e c h n i q u e s , J u l v 2 0 1 4 , V 0 1 . 2 1 , N 0 . 7
b a s e d i n t e g r a t e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r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o f
射频热凝联合中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随着人们工作环境和方式 的改变 , 腰 椎间盘突 出症 引起 的
通过 C形 臂 x 线仪 透视 下 定 位病 变部 位 , 射 线 影像 设 备 为
盘突 出症患者 随机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 0 0例 , 对 照组 给予射频热凝进行治疗 ,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 给予 综合 中 医的方法进行治疗 。随访 观察 1— 6个月 , 比较 2组 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 拟评 分( V A S ) 、 住院时 间及并发症 。结果 2组 间 1 、 3 、 6个月的治疗 总有效 率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 0 . 0 5 ) 。治疗 5 d后 , 2组 V A S 评分 均降低( P< 0 . 0 5 ) , 但 2组间 V A S 评 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观察 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 ( 1 0 . 4±0 . 7 ) d短于对照组 的 ( 1 3 . 2± 0 . 5 ) d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O . 0 5 )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 9 . 0 %低 于对照组的 2 1 . 0 %, 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尸>
突出症 中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较好 的临床效果 。中医综合疗法是
依次给予患者 印。 、 7 0 。 和8 0 。3次实验温度 , 治疗 时间为 6 0 s , 患 者 出现疼痛时停 止高温 , 重新开 始射频 , 最后采 用 9 0 。 或9 5 。 的 治疗温度进行治疗 , 治疗 4个周期结 束。对照组仅采 用射频热 凝疗法 , 观察组在射频热凝疗法的基础上配合综合 中医治疗 , 综 合 中医治疗 包 括针灸 治疗 、 推拿 治疗 、 药 物 治疗 和 功能 锻炼 。 ( 1 ) 针灸治疗 : 通过辩证选位 , 根据突出的节段进行选穴 , 主穴包 括环跳 、 委中、 肾俞 、 承 山等 , L 3 段突 出可选 血 海、 伏兔、 梁 丘
射频热凝技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1]郭云飞,王新文,杨婷,等 .MSCTA 三维重建诊断 颅内动脉瘤与 DSA 的一致性研究[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20,18(4):1-3. [2]冯峰 . 多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 应用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3):1681-1684. [3]朱金奇,朱炎 . 多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 瘤诊断的应用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5): 808-810. [4]乔洪涛 . 多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2017,38(5): 168-170.
①微创性、可重复操作、诱发并发症概率小,适 用于病情危重、身体状况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配合 度不高的患者。
②后处理功能强,所得图像有立体性、可旋转的 特点,能将动脉瘤解剖结构立体呈现出来,减小受血 管重叠的影响程度。
③能明确动脉瘤所在位置以及其与四周组织结 构的关系,充分借助计算机模拟手术入路,对临床治 疗方案的选择可提供有效参考。
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与观察组 的差异(P>0.05);在接受治疗 1 周和 4 周后,观察组患
患者一般资料不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因此本 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
研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学意义,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对比详见表 1。
患 者 年 龄 区 间 为 24~72 岁 ,平 均 年 龄 为(42.8±5.4)
2 结果
岁;在对照组中,共有男性患者 36 例和女性患者 34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对比
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 23~71 岁,平均年龄为(43.4±
射频热凝术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危象和马尾综 合征 的表 现 , 排除有椎管 狭窄 , 滑脱和 突出的椎 间盘 腰椎
钙化 等 、 体滑 脱 >5 m、 椎 a r 脱出型 及游离 型者 非本治 疗适 应证 , 排除 在
外。 。
2 方 法
2. 术前 准 备 1
术前 仔细 阅读 C 或MR 片 , T 1 结合 临床症 状及 体征 , 定射 频热凝 确 靶点用直尺 测量该靶 点突出最远处 距偏 向突 出一 侧椎体 最外缘延长 线 的垂直长度 , 出该长度 与椎 体最大横 径的比例 并记录 。 计算 目测靶 点在
2 2 治疗 方 法 .
腰椎 间 盘突 出症 发病 率 高 , 多发 生于 青壮 年 , 症状 严 重 。 床 、 卧 牵 引、 理疗 、 按摩 、 灸、 针 药物 等保守治疗是被 公认 的安全有效的治疗 方法 , 但远 期疗效均 不理想 。 创治疗 因痛苦小 , 微 安全性高 , 疗效 肯定等 优点 , 所 以 受到 广大 患者 的欢 迎 , 如射 频消 融术[、 原酶 溶盘 术『 椎 间盘 “胶 2 】 、 镜 , 光减压 及臭 氧注 射术等 。 激 采用射 频热凝 靶点 消融 , 术后 内服 中药
插入电极 , 连接射频器 , 测定阻抗在10 2 0 5 ~ 0 Q之 间, 分别用 1 H . .~ 0 z08 0
10 低 电流 , . mA 低频4 ,.~35 高 电流进 行神 经电生 理测试 , Hz1O .mA 无 异常后 用生 理测试 温度6 、08 ℃各 l n 无异 常后用9 " O7 、0 mi, 0 C髓核 热凝
度减去 突 出物 的最 远端距 椎体后 缘距 离就是垂 直进入 椎 间隙的深 度 , 例如 : 间盘用 .c 是0 5m 2 进人 椎 间 隙 的深 度 则是 05m ×2 0 8m= .c .c X , .c - .c 02m。
硬膜外间隙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硬膜外间隙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部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等,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残疾。
当前,硬膜外间隙阻滞治疗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硬膜外间隙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硬膜外间隙阻滞是局部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间隙,以达到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的治疗方法。
其原理在于通过注射药物,阻止神经信号传递,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该疗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迅速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次疗效观察共收集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硬
膜外间隙阻滞治疗。
治疗后观察患者疼痛程度、肌肉力量、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
都有随访,观察疗效持续时间和患者的满意度。
疗效观察结果显示,硬膜外间隙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有效率为96%。
其中,治疗后1周症状缓解的患者达到70%,1个月达到90%,3个月达到96%。
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
肌肉力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效果显著。
在治疗安全性方面,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
总体而言,硬膜外间隙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疗程经济,手术损伤可忽略不计,优势显著。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医嘱,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引发并发症。
治疗结束后应适当锻炼,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再发症的出现。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射频消融热凝联合臭氧及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射频消融热凝联合臭氧及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及腰大肌间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6月一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法及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治疗。
结果对照组在治疗后的优良率(64.99%)明显低于治疗组(8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及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组织创伤较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自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我院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及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治疗的与传统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A(对照组)、B(治疗组),每组各60人。
1.2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治疗,手术途径包括经前路和后路两种;治疗组采取射频消融联合臭氧及术后第4天使用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治疗1周。
术前结合患者症状、腰椎正位片、CT、MRI确定手术节段及靶点(多靶点)。
术前常规给予5%葡萄糖250ml+地塞米松10mg静滴预防术中不良反应。
术中持续心电监护并上氧。
患者取俯卧位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关节内侧缘进针方式,2%利多卡因3ml逐层麻醉,用射频热凝穿刺针于C臀引导下经穿刺点,皮肤,皮下各层组织,坚棘肉,腰方肌直穿至病变腰椎盘内,注射碘海醇0.2ml,C臀透视下见腰椎间盘内显影可,确认针尖在盘内,70℃,120秒;80℃,120秒;90℃,120秒分别射频热凝,随后缓慢注射60μg/ml臭氧10ml注入靶点,调整穿刺针依次在各个靶点重复上述操作,最后将穿刺针退至椎间孔,用10mL注射器注射利多卡因10mg、曲安奈德10mg(每个间盘仅注射一次)。
探讨射频热凝技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探讨射频热凝技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4-07-30T15:37:48.7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李贵华[导读] 并且具有治疗风险小、创伤小、不破坏脊椎的稳定性、并发症少、见效快的优势,所以在临床上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李贵华(贵阳中医一附院骨伤科一病区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目的:探究射频热凝技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00例,分别利用射频热凝技术和常规保守治疗,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保守组和微创组,每组各50例患者。
结果:保守组有效率为94%,治愈率为26%,微创组有效率为96%,治愈率为80%。
比较可知微创组治疗效果比保守组治疗效果更好。
结论:射频热凝技术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有治疗风险小、创伤小、见效快的优势,在临床上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射频热凝技术颈腰椎间盘突出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209-01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微创手术更普遍的应用到临床治疗上。
对于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方法多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对病症治疗缓慢,并且易复发,而手术治疗则危险性较高,并且预后不理想。
对此,微创手术办法优点显著,治疗颈椎、腰椎的常规微创办法有椎间盘经皮切吸、椎间盘经皮激光减压术、激光、臭氧、等离子刀、射频热凝等技术。
本文就射频热凝技术比较常规保守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数据是从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抽取的患有颈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10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5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50例。
100例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在27~78岁,平均年龄47.5岁,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CT或MRI结果确诊患有颈、腰椎间盘突出,平均患有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病程12年,最短病程3个月,最长病程33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 间盘突出可 引起腰腿疼痛并造 成腰 腿功能 障碍 , 严重 降
低 患者 的生活质量。射频热凝术和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是临床
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方法 , 均有较 好
T h e r m0 c 0 a g u l a t i 0 n Co mb i n e d wi t h E p i d u r a l An e s t h e s i a E f f e c t
杨建华, 李文俊 , 杨海慧, 王世永( 韶 关粤北人民 医院, 广东 韶关 5 1 2 0 2 6 )
防预等环节 , 避免误伤对患者后期功能的影响 综上所述 .对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予 以陶瓷一 陶瓷人 工 全髋关节置换疗法 , 疗效 确切 , 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
[ 3 ] 田 伟. 实用骨科学[ M] . 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2 0 0 8 .
[ 4 ] 邱 贵兴 , 戴魁戎 . 骨科手 术学. 第3 版[ M] . 北 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 ,
疗效显著 , 安全性高 。
关键 词: 射频 热凝术 ; 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 ;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 : R 6 8 1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0 0 1 — 8 1 7 4 ( 2 0 1 5 ) 1 4 — 3 1 4 2 — 0 2
腰椎间盘突 出是引起腰腿疼痛 的主要病 因之一 . 据临床
・
3 1 4 2 ・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 0 1 5 J u l 2 6 ( 1 4 )
运动无碍。笔者此次也就两种人工假体对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患者近远期影响情况展开讨 论 .发现陶瓷一 陶瓷组在 2 年 随
[ 2 ] 谭 继翔 . 全髋 关 节置 换 术 相关 问 题 的研究 进 展 [ J ] . 西部 医学 ,
2 0 1 1 , 2 3 ( 8 ) : 1 5 9 7 — 1 5 9 9 .
访期 内无 假体松动 、 脱位 或碎裂报告 . 证实其 具有 良好 的稳 定性 . 可有 效降低再手术 及卧床风 险 。 于 患者身心健康发 展 有利 。受局部解剖特殊性及手术操作复杂性影响 , 笔者建 议 医师在 手术时 , 重点关 注软组织松懈 、 髋 臼重 建及神经损 伤
[ 7 ] 汪 群, 隋福革 , 李
恒, 等. 陶瓷对陶瓷结合保 留股骨颈人 工全髋
关节置换术治疗 中青年股骨头坏死体会 『 J ] . 中国矫形外科 杂志,
2 0 1 4 , 2 2 ( 1 1 ) : 1 0 4 5 — 1 0 4 7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4 — 1 0
摘要 : 目的 分析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 治疗腰 间盘突出的效果 。方法 以7 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
研究对象 . 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 , 对照组患者接受硬膜 外腔神经阻滞治疗 , 观察组患者接 受射频热 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 阻滞治疗 ,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 不 良反应情况 , 并使 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术后疼痛 。结果 观察组 治疗第 7 d 及 治疗结束后 V A S评分为 4 . 4 1 + _ 0 . 7 6 、 1 . 3 3 + _ 0 . 2 7 , 对照组为 5 . 2 5 + _ 1 . 2 8 、 1 . 7 5 + _ 0 . 6 2 , 两组患者 治疗 前后 V A S评分差异显著 , 观察组 V A S评分差异降低显著低 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观察组 的优 良率 为7 6 . 3 %, 对照组为 5 7 . 9 %, 优 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治疗期 间 , 两组患者的体征平稳 , 未 出现神经根 、 大 血管损伤 , 椎 间隙、 硬膜外腔未 出现感染 。结论 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 间盘 突出患者 的短期
2 0 0 6.
[ 5 ] 杨礼庆 , 李
5 6 1 — 5 6 4 .
希, 付
勤。 等. 陶瓷对 陶瓷与金属对聚 乙烯 全髋关节
置换后 的早期效果 比较的病例对照研 究[ J ] _ 中国骨伤, 2 0 1 3 , 2 6 ( 7 ) :
[ 6 ] 周 勇刚, 王
岩. 陶瓷在人工 全髋关 节置换 中突 出 患 者 。 男 4 5例 , 女 3 1 例. 年龄 2 2 ~ 7 6 ( 4 7 . 8 2 + _ 9 . 5 5 ) 岁 。病 程 0 . 5 ~ 8年 。腰 椎 间 盘 突 出部 位 : L 3 4 5例 ,
统计 . 超过 1 0 %的腰腿疼痛患者 的发病原因为腰椎 间盘突 出。
作者简介 : 刘伟 军( 1 9 7 7 一 ) , 男,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骨关节 、
运动 医学研究。
腰椎 间盘突 出症应 用射频热 凝术联合 硬膜外 腔神经 阻滞 治疗 的 效果 分 析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L u mb a r Di s c He r n i a t i o n wi t h R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 0 1 0 , 4 ( 3 ) : 3 0 1 " 3 0 4 .
对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 文献 :
[ 1 ] 康鹏德 , 王浩洋, 杨 静, 等. 2 8 2 例患 者住 院治疗股 骨头坏死相 关 因素 的分析 [ J ] .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 0 1 3 , 7 ( 5 ) : 5 9 1 — 5 9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