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定位

神经阻滞定位
神经阻滞定位

常用神经阻滞

▲额神经阻滞:

定位:眶上缘内侧1/4处额孔或切迹。

药量:消炎镇痛液1-1.5ml。

注意:用示指保护眼球。

▲眶上神经阻滞:

定位:眶上缘内侧1/3处额上孔。

药量:消炎镇痛液1-1.5ml。

注意:用示指保护眼球。

▲眶下神经阻滞:

定位:眶下缘下1cm,距鼻中线3cm处的眶下孔处。

药量:消炎镇痛液1-1.5ml。

注意:用示指保护眼球。

上颌神经阻滞:

操作:颧弓中点和下颌切迹两点中点作一连线,取连线内1/3作为穿刺点,用10cm长、7号腰麻针垂直穿刺进针3.5-5cm到翼突外板,将标记距离皮肤1.5cm处,再将穿刺针退至皮下,调整穿刺针角度对准瞳孔方向进针1-1.5cm滑过至翼突外板至标记处。

药量:消炎镇痛液2ml。

注意:多压,以免出血。

下颌神经阻滞:

在上颌神经阻滞定位的下1/3。其它同。

▲耳颞神经阻滞:

定位:外耳道与下颌关节处,颞动脉搏动处外侧。

药量:消炎镇痛液3ml。

颏神经阻滞:

定位:第一磨牙前下方,嘴角稍下部颏孔处。

药量:消炎镇痛液1ml。

面神经阻滞:

定位: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在乳突前缘外耳道下方。

药量:消炎镇痛液3ml。

▲枕大、枕小神经阻滞:

定位:枕骨大粗隆与乳突连线分三等份,从内向外依次为枕大、枕小神经。

药量:消炎镇痛液各3ml。

▲星状神经节阻滞:

定位: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向内侧触摸到气管外缘,再沿气管向上3-4cm平行于气管外缘触及动脉搏动。临床上最好选择颈中神经节阻滞以策安全(定位在环甲膜外侧气管旁,胸锁乳突肌肉内侧缘)

药量:1%利多卡因8-10ml。

注意:1).过深将局麻药注入椎动脉可引起病人中枢神经性抽搐;

2).注入蛛网膜下隙可引起呼吸心跳停止;

3).注入过浅进入气管-食管沟阻滞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吞

咽时呛咳;

4).穿刺部位过高可以阻滞膈神经、部分臂丛神经。

膈神经阻滞:

定位:去枕仰卧,头偏向健侧,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前斜角肌间隙锁骨上2.5-3cm。

药量:1%利多卡因8-10ml。

注意:严禁双侧阻滞,肺功能不良者禁忌,避免误入胸腔造成气胸。▲颈椎椎旁神经阻滞:

(1)颈侧入路法:颈椎椎间孔神经阻滞、颈深丛神经阻滞操作亦相同。病人取仰卧位,头转向健侧,在颈后垫一薄枕,以突出颈椎。在乳突和颈6横突后画一直线,在此线0.5cm再画一条直线,C2常位于第二条线的乳突尖1.5cm处,依此向尾侧移动约

1.5cm为下一神经阻滞穿刺点。

(2)颈后入路法:病人取俯卧位,胸下垫一薄枕,颈部前屈。确定要阻滞神经之颈椎棘突,距中线3cm为穿刺点。用腰麻针。

药量:每个阶段注入消炎镇痛液3-5ml。

注意:禁忌双侧阻滞。

颈浅丛神经阻滞:

定位:病人取仰卧位,头转向健侧,乳突和胸锁乳突肌附着点后缘中点相当于C4横突处,在此处及上下各2-3cm的颈阔肌表面注入。

药量:消炎镇痛液共10ml。

肩胛上神经阻滞:

定位:坐位,背朝术者,双肩放松自然下垂,确定肩胛冈,从脊柱缘至肩峰作一连线,连线中点做一标记。再标出肩胛下角,于肩胛冈中点作另一连线,两连线交点的外上角作分角线,延长至肩胛冈前缘,极为穿刺点。或简单定位,即肩胛冈连线中点与外1/3连线之中点前缘。用腰麻针进针至冈上窝后滑上1cm。

药量:1%利多卡因8-10ml。

注意:避免进入胸腔,反复穿刺容易引起肩胛上动脉损伤。

▲斜角肌肌间沟入路法臂丛神经阻滞:

定位:去枕仰卧位,头偏向对侧,手臂垂直放松平贴身旁,在前斜角肌、中斜角肌间隙下移触及锁骨下动脉,示指下压出现手臂麻木感,此处为肌间沟,再确定C6横突或环状软骨作一连线,与肌间沟交点为穿刺点。

药量:消炎镇痛液20-25ml。

注意:不能双侧阻滞,避免造成气胸、损失椎动脉等。

▲肋间神经阻滞:

定位:取患侧向上侧卧位,上臂高过头,使肩胛骨高举。从12肋向上,或双侧肩胛下角为7肋确定所要阻滞神经。刺中肋骨下缘表面,在滑下2-3mm。

药量:每阶段消炎镇痛液3ml。

注意:谨防气胸。

▲胸椎椎旁神经阻滞:

定位:胸椎棘突上缘旁开2-3cm处。确定阻滞范围上、下各扩展一个

间隙。

药量:每阶段消炎镇痛液6-8ml。

注意:谨防气胸。

▲腰丛神经阻滞:又称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

定位:腰4棘突下3cm,旁开5cm。

药量:消炎镇痛液20-30ml。

注意:不刻意寻求异感,可双侧阻滞。由于腰大肌间隙较大,腰丛神经分布较广,治疗神经根性疼痛不如腰椎旁、椎间孔、椎管内。

腰交感神经节阻滞:

定位:确定L2棘突上缘,正中线旁开6-8cm,用12cm以上长针,与皮肤呈60°角,朝脊柱中线方向进针,推进4cm,触及L2椎体横突,或6-7cm触及椎体外侧缘,再调整穿刺针,直至触及椎体前外侧的交感神经节,不必寻找异感,造影后显示线样分布影响。

药量:局麻药8-10ml。

注意:在C臂下谨慎进行,主要后即感腹腔内有发热感,取患者在上侧卧位。

腰椎椎间孔神经阻滞:

定位:患者棘突间隙距中线(L1、2为3cm,L3以下为4cm),进针4cm触及横突,退针少许作25°角向上或下,向中线倾斜20°-30°,继续沿横突上或下缘进针1-1.5cm,抵达椎间孔附近。

药量:消炎镇痛液5-8ml。

注意:在C臂定位下更准确。

▲腰椎旁神经阻滞:

定位:患者棘突尖旁2-2.5cm。腰麻针垂直刺入,触及同侧椎板外侧部位后退针至皮下将针稍向外斜,再刺入1-1.5cm即可。

药量:消炎镇痛液5-8ml。

注意:完毕后患者在上体位休息半小时。

▲腰椎侧隐窝神经阻滞:

定位两法:

(1)关节突关节内侧缘入路:取俯卧位,腹部垫枕,垂直小关节突内侧缘进针,约4cm后突入黄韧带即可,进针深度为5.5cm。

(2)关节突关节间隙入路:取俯卧位,腹部垫枕,根据X线片测量腰椎关节间隙宽度。确定进针点,在下关节突与上关节突间隙进针,向内倾斜5-10°,进针深度为5.5cm。

药量:消炎镇痛液10-15ml。

注意:避免刺破硬脊膜,在C臂定位下较准确。

▲骶管神经阻滞:

定位:尾骨尖上腰骶部4-5cm,两骶角两线重点凹陷处。短针即可,以30°-45°角进入,刺过骶尾韧带,阻力消失,注气无阻力,回吸无血及脑脊液。

药量:消炎镇痛液20ml。

适应证:治疗下腰段腰腿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列腺炎、会阴、直肠、肛门等疼痛综合征和非疼痛性疾病。骶神经支配区域手术,如直肠、肛门、阴道、子宫颈、尿道手术麻醉。

注意:10%为骶管异常或闭锁,遇此情况选用其它阻滞方法。

臀上皮神经阻滞:

定位:臀上皮神经发自L1-3神经后支外侧支,也有发自T11-L4神经。取L3-4棘突间隙外侧3-4cm为穿刺点(用长针)。或髂嵴顶点下方2-3cm处(可用短针)。

药量:消炎镇痛液10-20ml。

▲臀部坐骨神经阻滞:

定位:患侧在上侧卧位,对侧下肢伸直,患侧髋、膝略屈曲,即半俯卧位。作股骨大转子与髂后上棘连线,再于该线中点做一垂直线,中点下垂直线5cm为穿刺点。针刺深度约5-7cm。

药量:消炎镇痛液20ml。

注意:误刺破血管导致臀部血肿,反复穿刺损伤神经导致感觉迟钝,不能将药物注入坐骨神经鞘内。

▲股神经阻滞:

定位:股神经由L2-4前支后股组成。取仰卧位,双下肢稍分开,患侧足外展,在腹股沟中点下方约2cm处股动脉之外侧1cm。

药量:消炎镇痛液20ml。

注意:避免股动脉、股静脉损伤。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定位:髂前上棘下缘向内2cm,短针即可。

药量:消炎镇痛液8-10ml。

闭孔神经阻滞:

定位:耻骨联合外缘旁开2.5cm,用长针垂直刺入触及耻骨下支前缘,滑过耻骨下支再进入2.5-3cm进入闭膜管即可。

药量:10-20ml。

注意:闭孔神经位于血管间隙中,局麻药注入血管可能引起毒性反应。▲膝关节腔内阻滞:

定位:双侧膝眼穴,用短针即可。

药量:局麻药3-5ml,可注入臭氧或玻璃酸钠等。

注意:尽量减少腔内有创治疗,改为无创的物理治疗,长期、大量注射类固醇药物,可以引起关节腔医源性炎症,特别注意无菌操作!

▲腓总神经阻滞:

定位:腓骨头和腓骨颈连线皮下中点,可触及神经在腓骨颈上滚动。药量:消炎镇痛液5ml。

隐神经阻滞:

定位:仰卧位,患侧下肢外旋,在大腿内侧中、下1/3处确定股内侧肌与缝匠肌间隙,可用短针,进针3-3.5可出现异感。

药量:5-7ml。

▲膝部胫神经阻滞:

定位:俯卧位,腘窝上10cm左右。

药量:消炎镇痛液10-15ml。

▲踝部胫神经阻滞:

定位:内踝后,胫后动脉后侧。

药量:消炎镇痛液5-8ml。

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一、诊断程序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应当确定: 1.病变在什么部位? 2.病变的性质及原因是什么? 前者即定位诊断又称解剖诊断;后者为定性诊断又称病理、病因诊断。 【定位诊断】包括: 1.病变或病灶的部位,在周围(肌肉、神经肌肉接头或周围神经)还是中枢(脊髓或脑),或两者均受累。明确其具体位置与側别(左、右侧或腹、背侧)或近、远端。 2.病变或病灶的多少及分布(单病灶或多病灶、弥散性或选择性)。 定位诊断力求精确,体征是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病史中的首发症状、病情演变,可提示病变的始发部位、扩展的方式与范围。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症状是因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如某肢体活动受限,要确认是 1因随意肌收缩无力(瘫疾)所致“不能动”; 2还是肌张力增高引起的运动“不灵活”; 3或患者因畏于肢体局部疼痛的“不敢动”. 如下肢疼痛,应先除外 1下肢软组织损伤、 2骨关节病 3或血管性疾患所致疼痛, 4再考虑其为神经痛。 然后,将主症进行综合归类,结合神经系统体征,推测其病变部位。 患者的症状不一,应将其主要表现进行归类以便分析。如偏瘫、截瘫、四肢瘫、共济失调、神经根痛、锥体束征、烦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等。 由于神经症状的产生是神经系统受损部位生理功能障碍的结果,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损害, 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可据此推测病变的部位。如下: 1.肌肉病变受损后只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为受累肌无力,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无感觉障碍。 可由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麻痹)、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如重症肌无力) 等引起。 2.周围神经病变受损后出现其支配区范围内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症状,特点为下运动神经 元瘫疾。 前根、后根的损害分别出现根性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 多发性神经病见四肢远端的运动、感觉障碍。 3.脊髓病变横贯性脊髓损害,出现病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及括约肌三大功能障碍,即上运 动神经元性截瘫或四肢瘫、病变平面以下传导束性全部感觉障碍及尿便功能障碍。 脊髓受损节段的定位,多依据感觉障碍的最高平面、运动障碍及深、浅反射的改变而定。一 侧脊髓半切损害,可表现为Brown-Sequard综合征。 4.脑部病变 脑干病变: 交叉性综合征是一侧脑干病变的典型临床特点,可表现为病变侧周围性脑神经麻 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偏瘫,即交叉性瘫痪(如Weber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等);或病变侧面部及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的交叉性感觉障碍(如Wallenberg综合征)。双侧脑干损害,可见两侧脑神经、锥体束、感觉传导束受损的表现,脑干受损的具体部位是根据受损脑 神经的平面来判定的。 小脑损害的主要症状是共济失调,小脑蚓部病变主要引起躯干共济失调,小脑半球病变可致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大脑半球: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边缘系统(边缘叶、杏仁核、丘脑前核、下丘脑) (一)额叶:精神、语言、随意运动 ①皮质运动区:中央前回、对侧半身随意运动 ②运动前区:皮质运动区前方;联合运动、姿势调节、共济运动、肌张力抑制区 ③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双眼同向侧视 ④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书写 ⑤运动性语言中枢:管理语言运动 ⑥额叶前部: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冲动行为。 损害: 1.外侧面: ①额级:精神障碍 ②中央前回:刺激性——对侧上下肢、面部抽搐,继发全身性癫痫 破坏性—-单瘫

③额上回后部:对侧上肢强握(物体触及患者病变对侧手掌,引起手指与手掌屈曲反应,出现紧握该物不放得现象)、摸索反射(病变对侧手掌触碰到物体时,该肢体向各方向摸索,直至抓住该物紧握不放得现象)。 ④额中回后部:刺激性——双眼病灶对侧凝视 破坏性—-双眼病灶侧凝视 更后部:书写不能 ⑤额下回后部(优势侧):运动性失语(听得懂说不出) 2。内侧面: ①旁中央小叶:对侧膝以下瘫痪 ②矢状窦旁脑膜瘤压迫两侧下肢运动区:瘫痪、尿便障碍 3.底面: ①额叶眶面:饮食过度、胃肠蠕动过度、多尿、高热、出汗、皮肤血管扩张 ②额叶底面肿瘤出现: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同侧嗅觉缺失、同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二)顶叶:

①皮质感觉区:对侧肢体深浅感觉 ②运用中枢:复杂动作与劳动技巧 ③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 损害 ①中央后回、顶上小叶:破坏性——对侧肢体复合性感觉障碍(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皮肤定位) 刺激性—-对侧肢体部分性感觉性癫痫;扩张至中央前回运动区——部分性运动性发作 ②顶下小叶: A体象障碍 B古茨曼综合症(失算、手指失认、左右失认、书写不能、失读) C失用症 (三)颞叶: ①感觉性言语中枢 ②听觉中枢 ③嗅觉中枢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

从体表定位对针刀医学的临床治疗操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针刀治疗是一种闭合性手术,要有效地避开刀下的神经血管和其他重要脏器,都必须对进针点以内的解剖结构有明确的了解,体表定位学就是为了解决针刀医学临床上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在过去的解剖学文献中已有很多类似于体表定位学的描述,而仅仅是没有明确地将其概念化和系统化而已,因而就没有形成解剖学的专门学科。因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阐述针刀医学的基本原理,因此不能用很大篇幅来将体表定位学的所有内容都叙述出来,仅能阐述其部分内容,并明确体表定位学的范围和含义,关于体表定位学的全部内容,将另有专著。 一、头颈部 眶下孔的体表定位:位于眶下缘中点以下,相当于鼻尖至眼外角连线的中点。 颏孔的体表定位:位于下颌骨体的外侧面,正对下颌第一、二前磨牙间的下方。 面动脉的体表定位:下颌骨下缘和咬肌前缘的相交点为面动脉进入面部的起点,在此处可扪及搏动,先从此点引线至口角外侧约1cm处,再将引线引至内眦。由眼外眦向下做一垂线,再自鼻翼下缘外侧与口角分别向外侧引上、下二条水平线与上一垂线相交,此两条水平线可将面动脉分为三段:口角水平线以下为面动脉第一段;在上、下两水平线间的一段,为面动脉第二段;上水平线至内眦间的一段为面动脉第三 段。 腮腺导管的体表定位:位于颧弓下方约1cm处,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的连线的中1/3段。 颞浅动脉的体表定位:是颈外动脉终支之一,起自外耳道前下方平下颌角的后方处,自腮腺上缘穿出后,于颞下颌关节与外耳道间垂直上行,至眶上缘平面以上,继而分为额、顶两支。 面神经的体表定位:在头转向对侧时,取四点:鼓乳切迹点、下颌支后缘上3/5及下2/5的交点、下颌支后缘上1/3与下2/3的交点、下颌支后缘上2/3与下1/3的交点,作三条线:①第一、二点连线的上半部为面神经干的体表投影,此线的中点为面神经干分叉处的定位点;②自①线的中点至第三点的连线表示面神经颞面干的投影线;③自①线中点至第四点的连线表示颈面干的投影线。 枕大神经的体表定位:枕大神经起自枢椎横突内侧寰椎后弓,斜向上向外上升,穿行头半棘肌之间,在头半棘肌附着于枕骨处,穿过该肌,更穿过斜方肌腱及颈固有筋膜(以上是枕大神经在深部的走行,此点在上项线平面距正中线约2cm处),到达皮下,随即分成许多分支,分布于头后部大部分皮肤。 颈总动脉的体表定位:在右侧,从下颌角至乳突连线的中点划线至胸锁关节;在左侧,连线的下端稍偏外侧,此线平甲状软骨上缘以下为该动脉的体表定位。 锁骨下动脉的体表定位:从胸锁关节至锁骨中点的凸向上方的曲线,其最高点距锁骨上缘约1cm。 颈外静脉的体表定位: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 副神经的体表定位: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的连线。 二、肩背部 肩胛上神经的体表定位:此神经起于臂丛的上干(C5,C6),位于臂丛的上侧,向上外方行,经斜方肌及肩胛舌骨肌的深侧,至肩胛切迹处,与肩胛上动脉邻接。此动脉经肩胛横韧带上侧至冈上窝,然后转至冈下窝。而肩胛上神经则经肩胛横韧带下侧至冈上窝。在此该神经发出分支支配冈上肌、肩关节及肩锁关节。继而伴肩胛上动脉绕过肩胛颈切迹至冈下窝,支配冈下肌。 肩胛下动脉的体表定位:在肩胛下肌下缘附近起自腋动脉,走向后下方,主要分为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前者伴随胸背神经行走,分布于前锯肌和背阔肌;后者迂曲后行穿三边孔,至冈下窝,分支营养 附近诸肌。 三、上肢部 肱动脉的体表定位:将上肢外展90°并稍旋后,由锁骨中点到肘窝中点作一连线,连线与肱二头肌内 侧缘交点以下的部分。

神经病学7版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诊断

神经病学 第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Symptomatology of the Neurological Diseases 第一节意识障碍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意识—大脑的觉醒程度或对内外环境的应答能力。 通过语言、躯体运动、行为等来表达。 意识内容—定向力、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情感和行为等。 【临床分类】 1.意识水平下降 1)嗜睡 somnolent 2)昏睡 sopor 3)昏迷 coma 2.意识内容改变 1)意识模糊 confusion OR 朦胧状态 twilight state 2)谵妄状态 delirium state 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3.特殊类型意识障碍 醒状昏迷 coma vigil (睁眼昏迷) ——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1) 去皮质综合征 DECORTICATED APALLIC SYNDROME ①广泛皮层 ②能睁眼、貌似清醒、无意识 ③肌张力高、病理征(+) ④去皮质强直(上肢屈曲,下肢伸直) 2)无动性缄默症 AKINETIC MUTISM ①脑干上部,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前额叶—边缘系统 ②能睁眼、貌似清醒、无意识。 ③肌张力低、无锥体束征。

【鉴别诊断】 闭锁综合征 LOCKED-IN SYNDROME 脑桥基底部 ①意识清醒 ②缄默。 ③面喉舌瘫。 ④四肢瘫。 ⑤眼球垂直辐辏运动保存。 ⑥脑电图正常 【脑死亡】 1.过深昏迷。 2.无自主呼吸。 3.瞳孔散大固定、五项脑干反射消失(光、角膜、玩偶头眼、眼 前庭及咽反射等)。 4.脑电生理消失。 5.除外药物中毒、低温、和内分泌代谢疾病。 第二节失语失用及失认症 一、失语症 aphasia 1.Broca失语:运动性失语 2.Wernicke 失语:感觉性失语 3.传导性失语:优势半球缘上回 or弓状纤维 4.经皮质性失语:分水岭区失语综合症如表2-3 5.命名性失语:Brodmann 37区颞枕交界区 6.完全性失语:混合性失语 7.皮质下失语:如丘脑性失语、底节性失语 二、失用症 apraxia 1.观念运动性:左侧缘上回、运动区及运动前区 2.观念性:左侧顶叶后部、缘上回、及胼胝体 3.结构性:非优势半球枕叶与角回间联合纤维中断 4.肢体运动性:运动区(4区及6区)及发出的神经纤维或胼胝体前部 5.面-口失用症:左运动皮层面部区、左缘上回底面或左联合运动皮层区 6.穿衣失用症:右侧顶叶病变

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断电子教案

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 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一、诊断程序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应当确定: 1.病变在什么部位? 2.病变的性质及原因是什么? 前者即定位诊断又称解剖诊断;后者为定性诊断又称病理、病因诊断。 【定位诊断】包括: 1.病变或病灶的部位,在周围(肌肉、神经肌肉接头或周围神经)还是中枢(脊髓或脑),或两者均受累。明确其具体位置与側别(左、右侧或腹、背侧)或近、远端。 2.病变或病灶的多少及分布(单病灶或多病灶、弥散性或选择性)。 定位诊断力求精确,体征是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病史中的首发症状、病情演变,可提示病变的始发部位、扩展的方式与范围。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症状是因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如某肢体活动受限,要确认是 1因随意肌收缩无力(瘫疾)所致“不能动”; 2还是肌张力增高引起的运动“不灵活”; 3或患者因畏于肢体局部疼痛的“不敢动”. 如下肢疼痛,应先除外 1下肢软组织损伤、 2骨关节病 3或血管性疾患所致疼痛, 4再考虑其为神经痛。

然后,将主症进行综合归类,结合神经系统体征,推测其病变部位。 患者的症状不一,应将其主要表现进行归类以便分析。如偏瘫、截瘫、四肢瘫、共济失调、神经根痛、锥体束征、烦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等。 由于神经症状的产生是神经系统受损部位生理功能障碍的结果,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损害,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可据此推测病变的部位。如下: 1.肌肉病变受损后只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为受累肌无力,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无感觉障碍。 可由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麻痹)、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如重症肌无力)等引起。 2.周围神经病变受损后出现其支配区范围内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症状,特点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疾。 前根、后根的损害分别出现根性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 多发性神经病见四肢远端的运动、感觉障碍。 3.脊髓病变横贯性脊髓损害,出现病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及括约肌三大功能障碍,即上运动神经元性截瘫或四肢瘫、病变平面以下传导束性全部感觉障碍及尿便功能障碍。 脊髓受损节段的定位,多依据感觉障碍的最高平面、运动障碍及深、浅反射的改变而定。一侧脊髓半切损害,可表现为Brown-Sequard综合征。 4.脑部病变 脑干病变: 交叉性综合征是一侧脑干病变的典型临床特点,可表现为病变侧周围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偏瘫,即交叉性瘫痪(如Weber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等);或病变侧面部及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的交叉性感觉

神经内科100句话经验总结

转贴 1.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第一步是定位病灶。 2. 肌肉病变病通常引起近端的对称的无力,没有感觉丧失。 3. 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引起疲劳性。 4. 周围神经病变引起远端的不对称的无力,伴有萎缩,束颤,感觉丧失和疼痛。 5. 神经根病变引起放射痛。 6. 脊髓病变导致远端的对称的无力,括约肌障碍和感觉平面三联征。 7. 脑干的单侧病变常导致“交叉综合征”,即一个或多个同侧脑神经功能障碍伴有对侧身体偏瘫和/或感觉异常。 8. 小脑病变导致共济失调和意向性震颤(或称动作性震颤)。 9. 在大脑中,皮质病变可导致失语,癫痫,部分偏瘫(脸和手臂),而皮层下病变可导致视野缺损,初级感觉麻痹,更全面的偏瘫(脸部,手臂和腿)。 10. 大脑通过血脑屏障孤立于身体的其余部分。 11. 学习和记忆是可能的,因为刺激重复输入到突触可导致神经元功能的持久改变(长时程增强)。 12. 一些最常见和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神经递质异常造成的:阿尔茨海默氏症(乙酰胆碱),癫痫(γ-氨基丁酸,GABA),帕金森氏症(多巴胺),偏头痛(血清素)等。 13. 许多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已被证明是由于的三核苷酸重复序列造成的。 14. 足下垂(胫前肌无力)可由腓总神经或腰5神经根损伤引起。 15. 如果面神经受损(如贝尔氏麻痹),则一侧颜面部无力,即周围性面瘫。如果皮质输入到面神经核通路受损(如从卒中),则只有面部下半部无力,即中枢性面瘫。 16. 一侧瞳孔散大意味着第三对颅神经受压迫。 17. 通常由Willis环路提供的侧支血流,有时能够防止卒中而造成损伤。 18. 非交通性脑积水,往往是医疗急症,因为被阻断的脑脊液(CSF)将导致颅内压上升。 19. 对肌病的诊断往往是基于血清肌酸激酶(CK)的水平,肌电图(EMG)的结果,及肌肉活检。 20.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是最常见的成人的肌营养不良症。 21. 对大多数肌病病人最主要的关切是呼吸衰竭的可能性。 22. 药物毒性应始终作为肌病的鉴别诊断进行考虑。 23. 抗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症是具有高死亡率的紧急情况。 24. 重症肌无力患者对肌肉重复刺激呈现递减反应(疲劳)。 25. 大约4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开始高剂量的类固醇治疗后要经历短暂的恶化,通常在5-7天。 26. 兰伯特-伊顿肌无力综合征(LEMS)集合了重症肌无力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主要由于机体对突触前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产生自身免疫攻击而引起。 27. 肌强直,即肌肉收缩后放松延迟,是肌肉营养不良中最常见的表现,但也可在其他情况中出现。 28. 在肌电图中,肌肉疾病显示了所有肌肉的完全收缩,但为短而小的单位。 29. 在肌电图中,神经疾病显示了部分和减少的肌肉收缩,但为延长而大的单位。并可能伴有纤颤和束颤。 30. 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和酗酒。 31. 最常见的运动神经病变是“吉兰巴雷”综合征。 32. 神经活检是很少为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所需要的。 33. 周围神经病变最经常被忽视的原因是遗传。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这个一定要看!!!)

神经系统疾病分析诊断 一、分析诊断步骤 1.定向诊断: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有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2.定位诊断:病变部位何在,即解剖诊断。是从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解剖、推断其受损的部位。 3.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即病因诊断。(血管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变性、外伤性、遗传性、占位性、发育异常等) A.血管性:急性起病,速达高峰。 B.感染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至数周发展至高峰。少数暴发性起病,数小时至1天达高峰。伴有感染症状。 C.脱髓鞘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缓解~复发。 D.变性:隐袭起病,缓慢进展,但主要侵犯某一系统,如ALS、AD、PD等。 E.外伤性:明确外伤史。 F.肿瘤性: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G.遗传性:儿童或青春期起病,部分成年期发病。 H.发育异常。 二、分析诊断原则 1.意义: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和基础,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最具有特色之处。 2.原则: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临床诊断多从此二大障碍着手分析。 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特征 1.缺损症状:如感觉丧失、肌肉瘫痪等。 2.释放症状:如锥体束损害后瘫痪时肢体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巴彬斯基征阳性;基底节病变所产生的手足徐动症等。 3.刺激症状:如癫痫、灼性神经痛等。 4.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如脑休克、脊髓休克等。 四、定位诊断的步骤 1.归纳:根据病史以及查体所见,归纳提取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体征和症状。 2.分析:损伤哪些结构可导致出现这些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体征和症状。 3.定位:什么部位损伤最能满足临床所见的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结构基础(即在有限区域内能造成相关结构的同时损伤)。根据中枢神经各部分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特点,推测最为可能的损伤部位;并根据在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伤后临床表现的特点不同,推断损伤部位的高低(阐述做出定位诊断的理论基础)。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Ⅰ》本科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编号:11150401(第一临床医学院)、11160601(第二临床医学院)、11480017(附四院)、11490016(附属延安 医院)、11500018(附属甘美医院) 课程名称:神经病学Ⅰ 英文名称:NeurologyⅠ 总学时:28学时(理论授课:22学时;见习课:6学时) 学分:1.5学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含法语、全科) 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实习考核(10%)、 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课程网络阶段考核/ 期中考核(10%)。 《神经病学Ⅰ》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与其他临床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临床学科。《神经病学》教学必须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我国和我省的实际、系统阐述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以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同时还要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应用临床实践检验认识的正确性,通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以达到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剖问题的能力。 《神经病学Ⅰ》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临床学科,由于学科发展,专业学科的形成,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已由内科分出成为独立学科,目前神经病学重点讲述神经系

统常见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此外,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免疫学等方面内容也与神经病学课程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但神经病学教材中仅简要加以叙述,更详细的知识由专业教材加以阐述。总学时数为28学时。理论授课:22学时,见习:6学时。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一、了解: 1. 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 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及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 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神经病学,分子生物学,神经影像学。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 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及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 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第二章总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临床常规检查方法。 二、熟悉: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常用的辅助检查。 三、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5.0学时。见习课3.0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意识障碍,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眩晕,感觉障碍,瘫痪,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反射。 二、主要教学内容:

神经科定位诊断试题

神经科定位诊断试题 一、A1型题 1.以下关于视野缺损不正确的病变定位是: A.一侧视神经病变引起单眼全盲 B.一侧视束病变引起双颞侧偏盲 C.一侧枕叶视中枢病变引起双眼同向性偏盲、黄斑回避 D.颞叶后部病变引起双眼同向上象限偏盲 E.顶叶病变引起双眼同向下象限盲 (参考答案:B) 2.一侧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对侧间接光反射消失,病变位于:A.同侧视神经 B.对侧视神经 C.同侧动眼神经 D.对侧动眼神经 E.视交叉 (参考答案:A) 3.下列哪项不符合一侧动眼神经麻痹: A.上睑下垂,眼球不能向上、下和内侧转动 B.眼球向对侧、向上、向下注视时出现复视 C.眼球向外或外下方斜视 D.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 E.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 (参考答案D) 4.滑车神经受损时: A.眼球向外上方运动障碍 B.眼球向外下方运动障碍 C.眼球向内上方运动障碍 D.眼球向内下方运动障碍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B) 5.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 A.眩晕可以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 B.系统性眩晕又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 C.位置性眩晕是周围性眩晕 D.听力障碍表现为耳聋、耳鸣和听觉过敏 E.高音调耳鸣提示为感音器病变,低音调耳鸣提示传音经路病变(参考答案:C) 6.根性感觉障碍表现的错误表达是: A.感觉障碍呈节段型分布 B.可出现分离型感觉障碍 C.可出现根性痛 D.症状出现于病变同侧 E.可见于髓外占位性病变 (参考答案:B)

7.C5 ~ T2 脊髓前联合受损可出现: A.双上肢深浅感觉均减退或缺失 B.双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C.双上肢及上胸部深浅感觉均减退或缺失 D.双上肢及上胸部深浅感觉均减退或缺失,但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E.双上肢痛温觉及触觉障碍,深感觉保留 (参考答案:B) 8.脊髓病引起振动觉及位置觉缺失是以下哪一传导束病变所致:A.前庭脊髓束 B.红核脊髓束 C.脊髓小脑束 D.脊髓丘脑束 E.薄束与楔束 (参考答案:E) 9.脊髓横贯性损害引起感觉障碍特点是: A.形状不规则的条块状感觉障碍 B.受损平面以下双侧深浅感觉缺失 C.受损平面以下双侧痛温觉缺失并伴自发性疼痛 D.受损平面以下双侧感觉异常和感觉过敏 E.受损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参考答案:B) 10.一侧面部与对侧躯体痛温觉缺失的病损部位在: A.中脑被盖部 B.桥脑被盖部 C.桥脑基底部 D.延髓背外侧部 E.延髓基底部 (参考答案:D) 11.病变对侧偏身深浅感觉障碍,伴自发性疼痛及感觉过度,病变部位在:A.顶叶感觉皮层 B.内囊或基底核区 C.丘脑 D.中脑 E.桥脑 (参考答案:C) 12.锥体束损害最具特征性的体征是: A.瘫痪 B.肌萎缩 C.腱反射亢进 D.Babinski征(+) E.肌张力增高 (参考答案:D) 13.锥体系统是指: A.上运动神经元

神经内科学总结

神经内科学总结 第一节:神经病学概论 感觉系统损害的定位意义 1、周围神经:表现为手套和袜子型感觉障碍 2、脊神经后根:受损相应区节段出现感觉障碍(前根为运动障碍) 3、脊髓:受损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完全缺失,伴肢体瘫痪和大小便障碍。 4、脑干:交叉瘫。同侧面部、对侧躯体。(脑干以脑桥为代表) 5、内囊:三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偏瘫、偏盲 6、皮质:中央后回感觉有刺激病变时引起感觉性癫痫 中枢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的瘫痪 周围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 体征中枢性瘫痪(上运动性瘫痪)周围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瘫痪分布以整个肢体为主以几个肌群为主 肌萎缩无肌萎缩明显 肌张力增高减低 腱反射亢进减弱 病理反射有无 神经系统病例反射种类 名称检查法反应 Babinski征沿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划拇指背屈,余各指扇形张开Chaddock征用针划过足部外踝处拇指背屈 Oppenheim征用拇指用力沿胫骨自上而下拇指背屈 Gordon征用手挤压腓肠肌拇指背屈 (Babinski征,最重要的锥体束损害征。1、岁以下婴儿,食用大量镇静药,昏迷,深睡本 征也可阳性。) 杰克逊癫痫: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躯干相应的部位出现阵发性抽搐,抽搐可按运动皮质 代表区德排列次序进行扩散。 杰克逊癫痫:口角、拇指及示指常为始发部位,因这些部位的皮层代表区德范围较大及兴奋 阈值低。 脊髓:两个膨大,一个颈膨大,一个腰膨大。 颈膨大(C5-T1)病变引起上肢周围性瘫痪和下肢中枢性瘫痪 腰膨大(L1-S2)引起双下肢周围性瘫痪 胸段脊髓病变引起双下肢中枢性瘫痪。(记忆方法,胸部靠近大脑,即中枢性;腰部靠近下 肢,即周围性的)

人体血管神经体表定位

人体血管神经体表定位 (2012-12-27 16:17:26) 在过去的解剖学文献中已有很多类似于体表定位学的描述,而仅仅是没有明确地将其概念化和系统化而已,因而就没有形成解剖学的专门学科。因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阐述针刀医学的基本原理,因此不能用很大篇幅来将体表定位学的所有内容都叙述出来,仅能阐述其部分内容,并明确体表定位学的范围和含义,关于体表定位学的全部内容,将另有专著。 一、头颈部 眶下孔的体表定位:位于眶下缘中点以下,相当于鼻尖至眼外角连线的中点。 颏孔的体表定位:位于下颌骨体的外侧面,正对下颌第一、二前磨牙间的下方。 面动脉的体表定位:下颌骨下缘和咬肌前缘的相交点为面动脉进入面部的起点,在此处可扪及搏动,先从此点引线至口角外侧约1cm处,再将引线引至内眦。由眼外眦向下做一垂线,再自鼻翼下缘外侧与口角分别向外侧引上、下二条水平线与上一垂线相交,此两条水平线可将面动脉分为三段:口角水平线以下为面动脉第一段;在上、下两水平线间的一段,为面动脉第二段;上水平线至内眦间的一段为面动脉第三段。 腮腺导管的体表定位:位于颧弓下方约1cm处,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的连线的中1/3段。 颞浅动脉的体表定位:是颈外动脉终支之一,起自外耳道前下方平下颌角的后方处,自腮腺上缘穿出后,于颞下颌关节与外耳道间垂直上行,至眶上缘平面以上,继而分为额、顶两支。 面神经的体表定位:在头转向对侧时,取四点:鼓乳切迹点、下颌支后缘上3/5及下2/5的交点、下颌支后缘上1/3与下2/3的交点、下颌支后缘上2/3与下1/3的交点,作三条线:①第一、二点连线的上半部为面神经干的体表投影,此线的中点为面神经干分叉处的定位点;②自①线的中点至第三点的连线表示面神经颞面干的投影线;③自①线中点至第四点的连线表示颈面干的投影线。 枕大神经的体表定位:枕大神经起自枢椎横突内侧寰椎后弓,斜向上向外上升,穿行头半棘肌之间,在头半棘肌附着于枕骨处,穿过该肌,更穿过斜方肌腱及颈固有筋膜(以上是枕大神经在深部的走行,此点在上项线平面距正中线约 2cm处),到达皮下,随即分成许多分支,分布于头后部大部分皮肤。 颈总动脉的体表定位:在右侧,从下颌角至乳突连线的中点划线至胸锁关节;在左侧,连线的下端稍偏外侧,此线平甲状软骨上缘以下为该动脉的体表定位。 锁骨下动脉的体表定位:从胸锁关节至锁骨中点的凸向上方的曲线,其最高点距锁骨上缘约1cm。 颈外静脉的体表定位: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 副神经的体表定位: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的连线。 二、肩背部 肩胛上神经的体表定位:此神经起于臂丛的上干(C5,C6),位于臂丛的上侧,向上外方行,经斜方肌及肩胛舌骨肌的深侧,至肩胛切迹处,与肩胛上动脉邻接。此动脉经肩胛横韧带上侧至冈上窝,然后转至冈下窝。而肩胛上神经则经肩胛横韧带下侧至冈上窝。在此该神经发出分支支配冈上肌、肩关节及肩锁关

神经内科重点专科 学科 科室发展规划

神经内科重点专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 (2016年-2018年) 一、学术队伍建设 1、人才培养计划 科室人才培养,为使神经内科工作不断取得好成绩,科室内涵建设呈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培养人才,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特提出今后三年人才培养计划。 关于住院医师培养: 成立以科主任、主治医师以上技术医疗人员组成的培训领导小组,定时拟定培养计划。 分阶段培养: ⑴第一阶段(毕业1~2年) ①基本理论知识培训:要求全面精读《神经病学》各章节,?尤其是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和基本解剖知识,并做出学习笔记。还要结合专着学习有关国内外杂志,如:《中华神经科杂志》、《BROKE》等,作出读书文摘卡。加强神经内科基础理论的学习。 ②工作能力培养:轮转全院各相关科室,每科室轮转2~3个月,包括心内科、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以拓宽业务面,轮转结束时由轮转所在科室主任,予以业务水平考核及工作能力判定,指明差距和努力方向。 ③神经内科基本功训练:包括神经内科专科病历书写,神经内科疾

病定位诊断、定性诊断,认真规范神经内科专科查体,病程记录和各种医疗文字记录,要求达到甲级病历标准。要求掌握腰椎穿刺术和基本的头颅CT、MRI、MRA等阅读能力。 ⑵第二阶段(毕业3~5年及以后的高年资住院医师) ①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定期阅读国内外有关神经病学杂志有关文 章,如:《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等; ②进一步扎实神经内科基本功训练和工作能力培养; ③在科主任领导下,结合国内外神经内科发展情况,不断开展适 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人才引进计划: 神经内科还需引进5-7名的医生(如住院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电生理检查技师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充实到神经内科队伍中来。神经内科拟进一步开展卒中单元,开展针灸、康复治疗、睡眠监测及脑电图、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脑干及视觉诱发电位等神经电生理检查,以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二、专科建设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1、专科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 经过3年重点专科建设,全面提升我院神经内科临床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带头人具备渊博的学识水平、精湛的专业技术、良好的管理能力和高尚的医德风范;成就一支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具有团结、拼搏精神和甘于奉献的技术队伍,专科特色显现,科研能力

神经内科100个重要知识点

[转帖]神经内科100个重要知识点 1.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第一步是定位病灶。 2. 肌肉病变病通常引起近端的对称的无力,没有感觉丧失。 3. 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引起疲劳性。 4. 周围神经病变引起远端的不对称的无力,伴有萎缩,束颤,感觉丧失和疼痛。 5. 神经根病变引起放射痛。 6. 脊髓病变导致远端的对称的无力,括约肌障碍和感觉平面三联征。 7. 脑干的单侧病变常导致“交叉综合征”,即一个或多个同侧脑神经功能障碍伴有对侧身体偏瘫和/或感觉异常。 8. 小脑病变导致共济失调和意向性震颤(或称动作性震颤)。 9. 在大脑中,皮质病变可导致失语,癫痫,部分偏瘫(脸和手臂),而皮层下病变可导致视野缺损,初级感觉麻痹,更全面的偏瘫(脸部,手臂和腿)。 10. 大脑通过血脑屏障孤立于身体的其余部分。 11. 学习和记忆是可能的,因为刺激重复输入到突触可导致神经元功能的持久改变(长时程增强)。 12. 一些最常见和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神经递质异常造成的:阿尔茨海默氏症(乙酰胆碱),癫痫(γ-氨基丁酸,GABA),帕金森氏症(多巴胺),偏头痛(血清素)等。 13. 许多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已被证明是由于的三核苷酸重复序列造成的。 14. 足下垂(胫前肌无力)可由腓总神经或腰5神经根损伤引起。 15. 如果面神经受损(如贝尔氏麻痹),则一侧颜面部无力,即周围性面瘫。如果皮质输入到面神经核通路受损(如从卒中),则只有面部下半部无力,即中枢性面瘫。 16. 一侧瞳孔散大意味着第三对颅神经受压迫。 17. 通常由Willis环路提供的侧支血流,有时能够防止卒中而造成损伤。 18. 非交通性脑积水,往往是医疗急症,因为被阻断的脑脊液(CSF)将导致颅内压上升。 19. 对肌病的诊断往往是基于血清肌酸激酶(CK)的水平,肌电图(EMG)的结果,及肌肉活检。 20.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是最常见的成人的肌营养不良症 21. 对大多数肌病病人最主要的关切是呼吸衰竭的可能性。 22. 药物毒性应始终作为肌病的鉴别诊断进行考虑。 23. 抗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症是具有高死亡率的紧急情况。 24. 重症肌无力患者对肌肉重复刺激呈现递减反应(疲劳)。 25. 大约4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开始高剂量的类固醇治疗后要经历短暂的恶化,通常在5-7天。 26. 兰伯特-伊顿肌无力综合征(LEMS)集合了重症肌无力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主要由于机体对突触前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产生自身免疫攻击而引起。 27. 肌强直,即肌肉收缩后放松延迟,是肌肉营养不良中最常见的表现,但也可在其他情况中出现。 28. 在肌电图中,肌肉疾病显示了所有肌肉的完全收缩,但为短而小的单位。 29. 在肌电图中,神经疾病显示了部分和减少的肌肉收缩,但为延长而大的单位。并可能伴有纤颤和束颤。 30. 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和酗酒。 31. 最常见的运动神经病变是“吉兰巴雷”综合征。 32. 神经活检是很少为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所需要的。 33. 周围神经病变最经常被忽视的原因是遗传。 34.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脑脊液表现是高蛋白质和低(或正常)细胞计数。 35. 最常见的运动神经元疾病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36. 神经根疾病的手术指征是顽固性疼痛,渐进性运动不能或感觉障碍,或用非手术方法难以治疗的一定程度的症状。 37. 神经性跛行(假性跛行)的典型表现为双侧的不对称的下肢疼痛,步行(偶尔站立)引起,休息缓解。

科普一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小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3693944.html, 科普一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小知识 作者:尹建军 来源:《人人健康》2019年第08期 在人体中最粗大的神经结构就是坐骨神经。一般在进行足手术以及膝部以下的手术时都会使用坐骨神经阻滞技术,单独使用坐骨神经阻滞技术能够使患者的小腿部位以及足内侧面部位之外的所有膝盖部位以下的手术区域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 第一,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主要适用于坐骨神经痛以及梨状肌受到损伤之后产生的综合征的治疗诊断,针对于坐骨神经根性痛以及坐骨神经干性痛的诊断鉴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第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应用在患者的足外侧以及足部第3.4.5趾的手术,如果同时阻滞股神经,也可以应用在患者的下肢手术麻醉中。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禁忌症 第一,未进行明确的诊断的患者,不能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避免造成对病情产生掩盖的现象发生。 第二,不能良好的配合的患者。 第三,需要进行注射的部位皮肤出现一定的感染,或者有一定的炎性病灶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全身感染者也要谨慎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第四,有一定的出血倾向的患者也不能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第五,心肺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不能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第六,对于局麻药物有一定的过敏症状的患者不能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第一,传统后侧入路。患者应当保持侧卧、阻滞侧在上方,同时也要保持屈膝屈髋。通过股骨的大转子与髂后上棘作一连线,连线中点作一条垂直线,以及通过股骨大转子与骶裂孔做出一条连线,两线的相交点即位穿刺点。采用穿刺针经由穿刺点垂直剌入,直至感受到异样。如果没有出现异样,但是触及到了骨质,这时可以将穿刺针稍微倾斜偏向内侧之后在进针。直到划过骨面,最终抵达至坐骨切迹。出现异样之后要将针退出数毫米,并将20ml的局麻药物注入。 第二,膀胱结石位入路。患者呈仰卧的姿势,并由助手对患者提供帮助,使患者的髋关节能够弯曲90°并略内收,使患者的膝关节弯曲90°,患者的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的连线中点就被称为穿刺点。由穿刺点刺入,并使穿刺点能够与床保持平行,穿刺针偏向头侧并略微

神经内科查体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入门 作者:liupeng 1推测协调运动障碍的病变部位 A.何谓失调 尽管没有运动麻痹(肌力低下),但也不能正确、顺利地进行随意运动时,考虑为失调。包括失调在内的协调运动障碍是由以下部位的障碍所致。 (1)小脑障碍(小脑性失调) (2)大脑基底节障碍 (3)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失调) (4)前庭神经障碍(前庭性失调) B.小脑障碍 小脑障碍所致的协调运动障碍称为小脑失调(cerebellarataxia)。小脑失调时可见以下的运动失调。 1.辨距障碍(dysmetria):随意运动时不能将动作中止在目的地。多数情况下动作过大而超过目标。 2.协同失调(dyssynergia):随意运动时,加有各种不必要的动作,使动作不能顺利地进行。 3.节律障碍(dysrhythmia):不能按一定节律进行反复运动。除特殊的情况外(腔隙梗塞综合征),小脑所致的运动失调为半身性或全身性。 小脑失调时会见到以下的全部或部分症状。 四肢运动失调:足、手、指的细微动作笨拙。通过指鼻试验、手的变换运动、跟膝胫试验、对侧胫叩打试验等检查即可明确。 眼球运动失调:用眼追视目标,眼球运动不圆滑,呈断断续续的运动(saccadic)。而且,让头不动用眼睛交替凝视左右的目标,眼球运动幅度过大而越过目标及不能确切地盯注目标。

构音障碍:让患者说一些比较难说的句子。小脑性的构音障碍为酩酊样,说话速度不快(slurredspeech),而且音调变化急(scamingspeech)。让患者伸出舌头并迅速地左右运动(tonguewiggle)不能按同样的节律反复运动。 起立障碍:挽臂由卧位做起立动作困难。而且双足并齐站起困难,身体向后倾时会向后倒,躯干失调(truncalataxia)。 步行失调:步行时为了平衡而两足分开(widebasedgait),呈酩酊样步态,不能直线行走或足跟对足尖串联步行(tandemgait)。小脑障碍时除了上述的运动失调以外,还可伴有下述的神经症状,一定要确认。 肌张力低下(hypotonus):背屈腿、手、指关节时,因肌张力低下而呈过度背屈。眼震:向侧方或上下凝视时,会出现向注视侧的眼震,小脑性眼震的方向是向注视侧而不伴有眩晕,这与前庭性眼震不同。 姿势性、动作性及意向性震颤:上肢水平上举时、运动时、手指接近目标时(意向性)引起的震颤。震颤的方向、振幅、节律一定时诊断为震颤,不一定时诊断为肌阵挛。 病变部位相同,是以小脑齿状核为起点的小脑远心路的损害。与大脑同样,小脑也存在机能的局限定位。 小脑在解剖学上分为左右的小脑半球(cerebellarhemisphere)和正中的蚓部(vermis)。小脑的部位和功能中,小脑的同侧支配性很重要。即右侧的小脑半球损害时出现右上下肢的小脑失调。而且不仅小脑的损害,大脑(额叶、丘脑)或脑干的小脑向心路或远心路的损害也可引起小脑失调。但脑干损害则不一定,小脑失调可出现在病侧也可在对侧。 C.大脑基底节障碍大脑基底节障碍所致的协调运动障碍,原因为肌张力异常或不随意运动,而不是失调。然而,存在构音障碍或协调运动障碍时,应注意有无不随意运动或持续的肌张力亢进所致的姿势异常。 进行性的帕金森氏病,可见持续性的前屈姿势,迈小碎步并越走越快,慌张不稳。言语也是一样,声音变小越说越快,很难听懂。写字越写越小(小字症)。开始步行时,有时会出现不会向前迈步(冻僵现象)。而且,因姿势反射障碍,特征是平衡时多会跌倒。舌或嘴出现舞蹈病或运动障碍时,说话时嘴或出现奇妙的动作,或伸舌而使言语不清,有时将舌咬伤。四肢的不随意运动易在末端出现,不仅在动作时,也要观察上肢水平上举或仰卧位时有关上下肢的不随意运动。

[论文]--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断

[论文]--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一、诊断程序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应当确定: 1.病变在什么部位, 2.病变的性质及原因是什么, 前者即定位诊断又称解剖诊断;后者为定性诊断又称病理、病因诊断。 【定位诊断】包括: 1.病变或病灶的部位,在周围(肌肉、神经肌肉接头或周围神经)还是中枢(脊髓或脑),或两者均受累。明确其具体位置与側别(左、右侧或腹、背侧)或近、远端。 2.病变或病灶的多少及分布(单病灶或多病灶、弥散性或选择性)。定位诊断力求精确,体征是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病史中的首发症状、病情演变,可提示病变的始发部位、扩展的方式与范围。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症状是因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如某肢体活动受限,要确认是 1因随意肌收缩无力(瘫疾)所致“不能动”; 2还是肌张力增高引起的运动“不灵活”; 3或患者因畏于肢体局部疼痛的“不敢动”. 如下肢疼痛,应先除外 1下肢软组织损伤、 2骨关节病 3或血管性疾患所致疼痛, 4再考虑其为神经痛。

然后,将主症进行综合归类,结合神经系统体征,推测其病变部位。患者的症状不一,应将其主要表现进行归类以便分析。如偏瘫、截瘫、四肢瘫、共济失调、神经根痛、锥体束征、烦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等。由于神经症状的产生是神经系统受损部位生理功能障碍的结果,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损害,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可据此推测病变的部位。如下: 1.肌肉病变受损后只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为受累肌无力,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无感觉障碍。 可由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麻痹)、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如重症肌无力)等引起。 2.周围神经病变受损后出现其支配区范围内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症状,特点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疾。 前根、后根的损害分别出现根性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 多发性神经病见四肢远端的运动、感觉障碍。 3.脊髓病变横贯性脊髓损害,出现病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及括约肌三大功能障碍,即上运动神经元性截瘫或四肢瘫、病变平面以下传导束性全部感觉障碍及尿便功能障碍。 脊髓受损节段的定位,多依据感觉障碍的最高平面、运动障碍及深、浅反射的改变而定。一侧脊髓半切损害,可表现为Brown-Sequard综合征。 4.脑部病变脑干病变: 交叉性综合征是一侧脑干病变的典型临床特点,可表现为病变侧周围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偏瘫,即交叉性瘫痪(如Weber综合征、 Millard-Gubler综合征等);或 病变侧面部及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的交叉性感觉障碍(如Wallenberg综合征)。双侧脑干损害,可见两侧脑神经、锥体束、感觉传导束受损的表现,脑干受损的具体部位是根据受损脑神经的平面来判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