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辉Q2V8公路铁路测量程序操作说明.
公路施工放样测量系统6.0使用说明书

公路施工放样测量系统6.0使用说明书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公路测量坐标计算说明一、软件主要功能:本系统适用于公路主线、立交匝道及铁路的施工放样工作,可根据设计给定参数精确进行公路、铁路的线路进行中、边桩施工放样,坐标计算、高程及边桩超高计算等。
系统分为主线坐标计算、立交匝道坐标计算、各种线形坐标计算、高程及边桩超高计算、常用小程序五大模块。
1、主线坐标计算:用于计算常见的公路主线坐标(包括连续性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最多可计算82个交点数(指要输入交点数坐标、半径、缓和曲线长度,自动计算出各交点要素及桩号、坐标)。
2、立交匝道坐标计算:可计算的线形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单交点对称型曲线、单交点非对称型曲线、S型曲线、C型曲线、卵形曲线、凸型曲线、复曲线、回头曲线等。
坐标计算时,可计算任意点的中、边桩坐标。
3、各种线形坐标计算:可以单独计算各个线形坐标(如:直线、圆曲线、第一缓和曲线、第二缓和曲线、卵形曲线。
4、高程计算:可以对公路主线、立交匝道及铁路线路进行中线桩、边线桩施工标高计算。
可计算每一个横断面的中边桩标高及横坡坡度,可计算线性超高及抛物线超高。
5、常用小程序:任意三角形面积、角度计算;正多边形面积、边长计算;扇形面积、弧长计算;弓形面积、弦长计算;角缘面积计算;圆、球面积、体积、周长计算;契形体积计算;坐标法计算面积;测角前方交会计算;测边后方交会计算;坐标反算;坐标正算;放样方位角及距离等小程序。
本系统使现场施工放样的计算工作变的简单、方便,同时也使公路互通匝道复杂曲线的计算变的容易、准确,也许这才是你真正期待的施工测量程序。
本系统特别针对公路互通匝道的复杂曲线进行了编程,根据设计提供参数可选用多种方案进行计算,既可对组成匝道曲线的单个线元进行计算,也可将整条匝道的曲线参数输入(建立数据库)进行全线计算,是互通匝道复杂曲线放样的最得力助手。
道尺的使用方法

道尺的使用方法道尺又叫轨距尺,是铁路工务部门日常维护铁路的测量工具之一,主要的是对铁路线路的轨距及水平的测量。
目前道尺可分为普通道尺、和电子道尺两大类。
因为电子道尺相比较而言价格昂贵且稳定性差,因此非电子道尺在线路测量中比较普遍。
本文主要对普通道尺使用方法进行介绍,应各个地方道尺使用方法存在差异,文中主要以**铁路局常用的使用方法为准。
道尺每年需要返厂或由专门的检测部门进行校正一次。
由于测量水平的气泡受到温度的热胀冷缩影响,道尺在每次使用前需要对水平气泡进行校正。
气泡校正方法只要将道尺放在钢轨上读出数据,再将道尺调转180o再次读数,如果二次读数相同时则无需对气泡进行调整。
否则需要用工具对气泡进行调整。
普通线路轨距的测量方法相对比较简单。
我国的铁路的轨距绝大部分为1435mm。
测量时将道尺测头平稳卡在二根钢轨内侧顶面下16mm处。
向前或向后慢慢滑动道尺拨动活动测头读出最小数据,由于道尺种类存在误差,有些道尺不能前后滑动时需要多次微动调整读数,以读出的最小数据为准。
将读数与1435mm 进行相减读出轨距(线路上某些部位轨距如9#道岔尖轨尖端为1450mm,则与1450mm进行比较),大于1435mm记作“+”,小于1435mm记作“-”,在数据记录时可以将“+”省略。
在日常道岔检查时还需要对道岔辙叉尖顶面宽20-50mm处的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进行检查(查照间隔:辙叉心工作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小于1391mm ,护背距离:翼轨工作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大于1348mm)。
在测量出辙叉中部部位的轨距、水平后,将道尺推向辙叉方向(道尺辙叉边的测量部位为活动测头)为查照间隔测量方法。
再将道尺活动测头拨向翼轨工作边此时就能测量出护背距离。
线路在测量水平前需要先确定基准股。
正线以行车方向左股也就是司机座位下面那股为基准股,也有部分地方以公里碑的一边为基准股;曲线以上股为基准股;站线以站台一边为基准股;道岔以直股为基准股。
道路工程测量使用说明书—道路测量篇

当钢钎的数量量较多时,水水准仪测设效率较低,目目前也可使用用全站仪横轴高高程法快速测设钢钎边桩挂线 高高度。具体过程可参考《CASIO fx-FD10Pro中文文图形机道路路桥梁梁隧道测量量程序及案例例》。
点击 测站设置 ,进入入 测站设置 界面面。
测站设置 界面面主要包含道路路测量量时全站仪测站坐标,以及全站 仪起始定向边的信息。测站坐标 是定义全站仪设站点的坐标。定向 方方式 有两种,用用户选择 两点定向 需要定义 零方方向的坐标 ,选择 方方 位⻆角 ,需要定义全站仪后视定向点的方方位。
当用用户完成测站设置后,在 正算计算 等界面面上会给出计算点 的放样参数,即全站仪至至计算点的平距、全站仪至至定向点与全站仪至至 计算点两个方方向的⻆角度关系。
提醒:蓝牙牙联机功能正在开发中。
⻚页码:!6/1! 5
正算计算 坐标正算 是指用用户给出 加桩号,加桩偏离平曲线的方方向:左
偏 或 右偏 ,垂直 偏距 等信息,软件计算出中桩的坐标、高高程及方方 位,加桩的坐标、高高程,以及中桩、加桩的放样参数。
桩号增减:在设置了了 桩号增减 参数后,点击 下一一桩 ,软件会 在当前 加桩号 上增加或减少(桩号增减参数可输入入负数)指定的距 离,同时计算出需要的坐标、高高程及其他信息。
桥梁梁墩台放样校正 进入入 道路路测量量 界面面点击 桥梁梁墩台放样校正 ,进入入 墩台点校正
界面面。
桥梁梁墩台放样校正是根据用用户选择的墩台及桩基,以及输入入的
实测坐标,计算出实测点位与设计点位的偏差,偏差以 X轴移距 、 Y 轴移距 的方方式给出,该移距以墩台中心心直⻆角坐标系为准。
用用户可以根据软件给定的移距,指导施工工工工人人将墩台放样到设 计位置。
注意:实际作业中,全站仪放样有两种方方式:一一是在软件界面面 上设置定向点(零方方向)的坐标,然后使全站仪照准零方方向,设置全 站仪度盘为 0,程序给出的⻆角度是计算点与定向点的夹⻆角,拨动全站 仪至至给定的夹⻆角,以完成放样;二二是直接选择 方方位⻆角 定向方方式,然 后设置方方位⻆角为 0,程序给出的是测站至至计算点的坐标方方位⻆角,用用户 依据给出的坐标方方位⻆角,操作全站仪,完成放样工工作。用用户应根据使 用用的全站仪,以及自自己己的作业习惯,灵活使用用上述两种方方式。
覃辉Q2V8公路铁路测量程序操作说明

• 输入15个变坡点竖曲线已知数据到File3List 23串列
• 在FA-124中将File3输出为File3.CSV文件
• 在PC机执行成果整理程序H2V8.exe输入File3
• File3.txt文件平曲线部分内容
• File3.txt文件竖曲线部分内容
• Eile3.CSV文件
• 在PC机执行成果整理程序H2V8.exe输入File1
• File1.txt文件
• Eile1.CSV文件
• CSFile1.dat,SVFile1.dat坐标文件
• ② 新疆农12师某段四级公路竖曲线
• 输入6个变坡点竖曲线已知数据到File1List 23串列
• File1为当前串列文件时,执行程序Q2V8
• • • • • • • • • • •
2、功能 1) 单独进行连续交点路线平曲线坐标正反算计算 执行程序,显示xy(1)/H(2)/xyH(3)=?时应输1响应 交点路线可以是下列曲线类型: ① 圆曲线+出口缓和曲线(无入口缓和曲线) ② 入口缓和曲线+圆曲线+出口缓和曲线 ③ 圆曲线 ④ 入口缓和曲线+圆曲线(无出口缓和曲线) 当机器内存只有Q2V8程序及12个子程序、 清空了全部串列文件时 Q2V8程序最多可以计算100个连续交点的正反算
• 输入16个交点平曲线已知数据到File2List 1~List 6串列
• 大 林 连 接 线 竖 曲 线 35 个 变 坡 点 已 知 数 据
• 输入35个变坡点竖曲线已知数据到File2List 23串列
• File2为当前串列文件时,执行程序Q2V8
• 在FA-124中将File2输出为File2.CSV文件
道尺的使用方法

道尺的使用方法道尺又叫轨距尺,是铁路工务部门日常维护铁路的测量工具之一,主要的是对铁路线路的轨距及水平的测量。
目前道尺可分为普通道尺、和电子道尺两大类。
因为电子道尺相比较而言价格昂贵且稳定性差,因此非电子道尺在线路测量中比较普遍。
本文主要对普通道尺使用方法进行介绍,应各个地方道尺使用方法存在差异,文中主要以**铁路局常用的使用方法为准。
道尺每年需要返厂或由专门的检测部门进行校正一次。
由于测量水平的气泡受到温度的热胀冷缩影响,道尺在每次使用前需要对水平气泡进行校正。
气泡校正方法只要将道尺放在钢轨上读出数据,再将道尺调转180o再次读数,如果二次读数相同时则无需对气泡进行调整。
否则需要用工具对气泡进行调整。
普通线路轨距的测量方法相对比较简单。
我国的铁路的轨距绝大部分为1435mm。
测量时将道尺测头平稳卡在二根钢轨内侧顶面下16mm处。
向前或向后慢慢滑动道尺拨动活动测头读出最小数据,由于道尺种类存在误差,有些道尺不能前后滑动时需要多次微动调整读数,以读出的最小数据为准。
将读数与1435mm 进行相减读出轨距(线路上某些部位轨距如9#道岔尖轨尖端为1450mm,则与1450mm进行比较),大于1435mm记作“+”,小于1435mm记作“-”,在数据记录时可以将“+”省略。
在日常道岔检查时还需要对道岔辙叉尖顶面宽20-50mm处的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进行检查(查照间隔:辙叉心工作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小于1391mm ,护背距离:翼轨工作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大于1348mm)。
在测量出辙叉中部部位的轨距、水平后,将道尺推向辙叉方向(道尺辙叉边的测量部位为活动测头)为查照间隔测量方法。
再将道尺活动测头拨向翼轨工作边此时就能测量出护背距离。
线路在测量水平前需要先确定基准股。
正线以行车方向左股也就是司机座位下面那股为基准股,也有部分地方以公里碑的一边为基准股;曲线以上股为基准股;站线以站台一边为基准股;道岔以直股为基准股。
勘察使用手册-铁路理正软件演示教学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前言《工程地质勘察 5.4》(简称《GICAD5.4》)是由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所独立研制开发的,是《工程地质勘察 4.0》(简称《GICAD4.0》)的升级换代产品;其功能更为强大,适用范围更广,使用更为灵活,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计算机化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工程地质勘察CAD5.4》现有四个行业标准,分别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勘察标准,公路勘察标准,铁路勘察标准和水利勘察标准。
本手册是GiCAD5.4铁路勘察标准的使用手册,其中第一部分是GiCAD5.4软件的使用说明;第二部分是技术条件文档。
完整的GiCAD5.4-工勘版产品应包括下列部件:1、GiCAD5.4安装光盘一张。
2、GiCAD5.4用户手册一本。
3、GiCAD5.4软件狗一块。
如果您购买的GiCAD5.4缺少上述任何一个部件(特殊约定除外),请立即和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所的工程师联系。
本书的约定:若不特别指明,本书所提及的软件运行环境均为中文Windows98,使用Windows98默认方式操作;硬件为PC电脑,显示器的最低分辨率为800*600。
GiCAD5.4的每一个命令有多种操作方式,即菜单、快捷键、工具条。
正文的叙述中一般只指出菜单命令,除非菜单中没有该命令。
相同作用的快捷键和工具条按钮可从附录中查找。
本手册由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所开发部编写,希望提出宝贵的意见,反馈表请寄至develop@。
在软件使用过程中,也请提出宝贵意见,您的意见和建议将对以后Gicad版本的改进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共同事业的支持!理正软件第一部分使用说明第一章概述1.1 系统适用环境1.1.1 硬件基本要求《GICAD5.4》硬件最低要求见表1.1.1-1:1.1.2 软件基本要求《GICAD5.4》软件最低要求如表1.1.2-1:1.2 安装及卸载1.2.1 《GICAD5.4》的安装《GICAD5.4》安装界面全部中文化,与Windows系列软件的安装步骤相同:运行《GICAD5.4》光盘下的Setup.exe,按提示选择操作,单击【下一步】按钮即可(安装时不需要加密狗),当出现【完成】按钮并选择后,全部安装完成。
测绘天下软件说明

工程测量软件使用说明书武汉帷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武汉目录一、软件简介 (3)1.1.操作简单 (3)1.2.基本图形绘制功能完备 (3)1.3.数据计算精确 (4)1.4.报表输出 (4)二、安装过程 (4)三、运行软件 (7)四、绘制地形图 (7)五、工程应用 (10)5.1.曲线放样 (10)5.1.1直线放样 (10)5.1.2竖曲线放样 (10)5.1.3圆曲线放样 (11)5.1.4虚交形式的平曲线放样 (11)5.1.5三点圆平曲线放样 (12)5.1.6 S型曲线放样 (12)5.1.7卵型曲线放样 (13)5.1.8复曲线放样 (13)5.1.9综合曲线放样 (14)5.2.交会计算 (15)5.3 导线平差 (16)5.4. 绘制断面图 (17)5.5方格网法土方计算 (18)一、软件简介该软件是基于AutoCAD2006平台二次开发的,在安装该程序之前确认电脑上已经安装了AutoCAD2006及其以上版本。
软件需要在有与之配套的电子狗支持下才能运行。
本软件具有强大的地形图处理与测量数据计算功能,并具备报表、图形输入输出等功能。
当前版本可以提供以下功能:测量展点DTM模型绘等高线地物填充地物编辑道路测设施工放样导线平差交会计算坐标换算面积计算土方量计算道路纵横断面图1.1.操作简单数值与图形能同步显示,各项操作都非常直观,上手容易。
可以直接导入全站仪测量所测得数据,无须手动输入。
1.2.基本图形绘制功能完备本软件可以在导入离散点坐标的基础上计算得到DTM(数字地面模型),进而绘制等高线。
支持基本的地物填充,有多达500多种的地物编辑功能,可以满足地形图测绘的基本需要。
可以通过导入道路纵、横断面相关数据直接绘制纵横断面图。
1.3.数据计算精确本软件支持30多种测量计算,能处理道路放样中各种线型的坐标计算,具有计算准确、精度高的特点。
在卵形曲线坐标计算中对其连接系数采用拟合方法得到,由拟合得到的连接系数可以使计算结果误差控制在需要的范围内。
道尺的使用方法

道尺的使用方法道尺又叫轨距尺,是铁路工务部门日常维护铁路的测量工具之一,主要的是对铁路线路的轨距及水平的测量。
目前道尺可分为普通道尺、和电子道尺两大类。
因为电子道尺相比较而言价格昂贵且稳定性差,因此非电子道尺在线路测量中比较普遍。
本文主要对普通道尺使用方法进行介绍,应各个地方道尺使用方法存在差异,文中主要以**铁路局常用的使用方法为准。
道尺每年需要返厂或由专门的检测部门进行校正一次。
由于测量水平的气泡受到温度的热胀冷缩影响,道尺在每次使用前需要对水平气泡进行校正。
气泡校正方法只要将道尺放在钢轨上读出数据,再将道尺调转180o再次读数,如果二次读数相同时则无需对气泡进行调整。
否则需要用工具对气泡进行调整。
普通线路轨距的测量方法相对比较简单。
我国的铁路的轨距绝大部分为1435mm。
测量时将道尺测头平稳卡在二根钢轨内侧顶面下16mm处。
向前或向后慢慢滑动道尺拨动活动测头读出最小数据,由于道尺种类存在误差,有些道尺不能前后滑动时需要多次微动调整读数,以读出的最小数据为准。
将读数与1435mm 进行相减读出轨距(线路上某些部位轨距如9#道岔尖轨尖端为1450mm,则与1450mm进行比较),大于1435mm记作“+”,小于1435mm记作“-”,在数据记录时可以将“+”省略。
在日常道岔检查时还需要对道岔辙叉尖顶面宽20-50mm处的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进行检查(查照间隔:辙叉心工作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小于1391mm ,护背距离:翼轨工作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大于1348mm)。
在测量出辙叉中部部位的轨距、水平后,将道尺推向辙叉方向(道尺辙叉边的测量部位为活动测头)为查照间隔测量方法。
再将道尺活动测头拨向翼轨工作边此时就能测量出护背距离。
线路在测量水平前需要先确定基准股。
正线以行车方向左股也就是司机座位下面那股为基准股,也有部分地方以公里碑的一边为基准股;曲线以上股为基准股;站线以站台一边为基准股;道岔以直股为基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