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三氟甲基侧基的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基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手性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及降解差异性研究

基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手性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及降解差异性研究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发展迅速,并在食品包装,组织工程,生物医学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氨基酸是最简单的含有分子内氢键的手性生物分子,它们可作为更复杂的肽和蛋白质的构建单元。
基于氨基酸的聚合物显示出与多肽相似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基于氨基酸的聚酰胺酰亚胺(PAIs)是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可加工性,以及改善的降解性能和由于天然手性部分的引入,带来的更高的生物相容性。
本文首先选取不同手性氨基酸作为手性源,制备了四种含有氨基酸结构的二酸单体。
然后通过碳二亚胺缩合剂法合成六种具有二肽结构的二酸单体。
通过FT-IR、~1H-NMR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证明了所得的物质符合预期结构,纯度较高。
然后使合成的二酸单体与ODA反应合成一系列均聚的PAIs和无规共聚的PAIs。
通过FT-IR、~1H-NMR和元素分析对合成的单体进行表征,证明了所得的物质符合预期结构且纯度较高。
DSC和TGA的结果表明基于氨基酸和二肽结构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性能。
其中含有L构型的PAIs的热性能可要比含有D构型的PAIs的热性能要好,主链中含有L-构型和D-构型两种不同构型的氨基酸的PAIs具有更低的Tg值,当聚合物的侧基含有庞大苯环侧基的时候,聚合物的Tg值更低。
这说明氨基酸的手性和结构共同影响聚合物的Tg值。
最后经过酶降解实验表明的表明微生物优先降解含有L-构型的聚酰胺酰亚胺(PAIs)。
这种对映选择性可能源于自旋极化的相互作用。
这种手性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导致L-构型中PAIs的降解效率更高。
含肽键的PAIs要比只含有的酰胺键的PAIs有更好的降解性,当引入PAIs的氨基酸结构不同时,结构对降解效果也产生明显的影响。
含有天然手性氨基酸的PAIs的降解性能优于含有非天然手性氨基酸的PAIs。
聚酰亚胺材料溶解性能的研究进展_尹大学

聚酰亚胺材料溶解性能的研究进展尹大学 李彦锋3 张树江 王晓龙 胡爱军# 范琳# 杨士勇#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生物化工及环境技术研究所 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技术材料实验室 北京 100080)摘 要 归纳了在利用分子设计理论制备可溶性聚酰亚胺的研究过程中,聚酰亚胺的溶解性能与单体分子结构的关系、在制备可溶性聚酰亚胺的过程中用于改善聚酰亚胺溶解性能的几种常用的分子设计手段。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可溶性聚酰亚胺 单体结构R esearch Progress of I nfluence of Monomer Structures on Polyimide SolubilityY in Daxue,Li Y anfeng3,Zhang Shujiang,Wang X iaolong,Hu Aijun#,Fan Lin#,Y ang Shiy ong#(C 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 tate K 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Organic Chemistry,Institute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T echnology,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730000;#Laboratory of Advanced P olymer Materials,Institute of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80)Abstract T 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tudies ab out the progress of using m on omer design to prepare s oluble polyimide.The relations between m onomer structure and polyimide s olubility were discussed.And the different m olecular designed methods to im prove the s olubility properties of polyimide are com pared and analyzed.K ey w ords P olyimide,S oluble2polyimide,M onomer structure聚酰亚胺分子中的芳杂环结构所形成的共轭体系、阶梯及半阶梯链结构,使其分子链具有很强的刚性、分子链段自由旋转的能垒较高,导致聚酰亚胺材料具有很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的熔点或软化点,这是聚酰亚胺能够作为耐热材料的基本因素之一,但聚酰亚胺则因此而难溶解于有机溶剂且在普通加工温度下呈现不熔化或不软化的性能,不利于聚酰亚胺材料应用范围的扩展。
含酰亚胺结构聚酰胺的合成研究

含酰亚胺结构聚酰胺的合成研究杨云峰;胡国胜【期刊名称】《工程塑料应用》【年(卷),期】2011(39)3【摘要】The imide acid was synthesized with trimellitic anhydride(TMA) and 11-aminoundecanoic acid, then it was polymerized with 1,6-diaminohexane, and the polyamide containing imide structure was obtained. The effects of the reaction ratio,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polymer structure were examined, and the optimal synthetic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The product had higher thermal endurance than polyamide 11.%通过偏苯三酸酐与11-氨基十一酸反应,制备了酰亚胺酸,经与己二胺聚合合成了含酰亚胺结构的聚酰胺,详细探讨了反应时间、脱水时间、脱水温度、投料比等反应条件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合成产物具有比尼龙11高的耐热温度.【总页数】3页(P36-38)【作者】杨云峰;胡国胜【作者单位】中北大学理学院,太原030051;中北大学理学院,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于L-氨基酸的光学活性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研究 [J], 李娟;姚金水;糜自磊2.含琥珀酰亚胺结构单元的手性2,3-二氢呋喃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J], 张勇;田芳;彭林;王立新3.共缩聚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的微波辐射合成研究 [J], 李全涛;彭慧;易昌凤;徐祖顺4.光学活性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研究进展 [J], 许杰;杨云峰;李宇飞;刘亚坚5.一种含三氟甲基侧基的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J], 毕大武;那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类含砜基和三氟甲基结构可溶性聚酰亚胺

i
l
i
t
i
lmf
o
rma
y
yandgoodf
t
i
onab
i
l
i
t
l
exb
i
l
eands
t
r
ongf
i
lmsba
s
edont
he
s
ef
l
uo
r
i
na
t
edpo
l
imi
de
sc
ou
l
dbec
onven
i
en
t
l
y.F
y
yob
t
a
i
nedbyc
a
s
t
i
ngs
o
l
u
t
i
on.Thet
h
i
nf
i
lmsd
i
cc
ons
t
an
t
swi
t
ht
heva
l
ue
si
nt
her
angeo
f2
.89-2
.98a
t1 MHz.
yandl
收稿日期:
2018
01
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1404016);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BE2017645)。
作者简介:汪称意(
1981—),男,湖北麻城人,博士,副教授。E
聚合物大多存在难熔难溶,加工困难,尤其是难以 直 接 加 工 成 膜。此 外,该 类 聚 合 物 通 常 表 现 出 较 深 的
一种含氟耐磨聚酰胺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含氟耐磨聚酰胺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杨海洋,杨军,王进,甘顺昌,曹凯凯,刘含茂,程海涛,李笃信
申请号:CN201910843162.4
申请日:20190906
公开号:CN110396194B
公开日:
202201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耐磨聚酰胺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含氟二胺单体与其它二胺单体为原料,在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与1、2、4‑偏苯三酸酐酰氯进行聚合反应,再经酰亚胺化处理制得所述含氟耐磨聚酰胺酰亚胺材料。
本发明将含氟二胺单体引入聚酰胺酰亚胺主链上,可以提高基体的耐磨性能,减少磨损率,可以提高PAI的溶解性能以至于改善化学酰亚胺成环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还可以改善加工流动性能。
申请人:中南大学,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410012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左家垅
国籍:CN
代理机构: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刘向丹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进展

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进展张汉宇;张亨【摘要】介绍了含氟聚酰亚胺的性能、分类、制备原料、通用制备方法及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进展情况.【期刊名称】《有机氟工业》【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7页(P32-38)【关键词】含氟聚酰亚胺;合成;性能;研究;进展【作者】张汉宇;张亨【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12;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葫芦岛125000【正文语种】中文含氟聚酰亚胺(FPI)是主链含有酰亚胺环的化学结构高度规整的刚性聚合物,是由含氟二酐和含氟二胺通过熔融缩聚或溶液缩聚反应生成含氟聚酰胺酸(FPAA),再经酰亚胺化得到的高分子材料。
聚酰亚胺(PI)具有极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电气绝缘性能、耐辐射性能、耐化学试剂及耐水解性能等。
FPI透光性好,耐热氧老化性能优于多数PI,介电常数低于3,是PI系列产品中最低的种类。
FPI在航空航天、电子电力、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特种塑料、复合材料、薄膜、胶粘剂、纤维、液晶取向剂、分离膜、光刻胶等,成为不可替代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FPI是高分子化合物中的一大类,根据化学结构、性能、合成方法、用途的不同可分成很多类别,并无统一的分类标准。
按照含氟基团,FPI分为部分含氟PI和全氟PI两类。
按照化学结构、性能和传统习惯,FPI分为均苯型FPI、联苯型FPI、苯酮型FPI、二苯醚型FPI、含氟聚酰胺亚胺(FPAI)、含氟聚醚酰亚胺(FPEI)、含氟聚酯亚胺、马来酸酐封端FPI、乙炔封端FPI等。
均苯型FPI、联苯型FPI、苯酮型FPI及二苯醚型FPI统称线型FPI;FPAI、FPEI及含氟聚酯亚胺统称改性FPI;马来酸酐封端FPI、乙炔封端FPI等统称交联型FPI。
引入含氟基团的FPI,分子链间距、自由体积和柔顺性增加,分子间作用力减小,破坏了分子规整性,溶剂容易扩散到FPI内,溶解性提高,加工性能改善;氟原子电负性高,可切断FPI电子云共轭,制品颜色较浅或无色透明;氟原子疏水性较强,FPI吸湿性很低;FPI摩尔极化率较低使其介电常数降低。
新型手性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t e mp e r a t u r e.
K e y w o r d s : L — a l a n i n e ; c h i r a l p o l y ( a m i d e — i m i d e ) ; s y n t h e s i s ; o p t i c a l p r o p e  ̄ y ; h t e r m a l s t a b i l i t y 聚酰胺酰亚胺是一种重要 的高性能材料 , 因 其具有优异 的热稳定性 、 较好 的溶解性 、 机械性 能、 耐摩擦性及低毒性 - 1 】 , 在航空航 天、 电子电 基二苯醚 ( O D A ) 经溶液缩 聚合成 了一种新型 的 主链含手性结构的聚酰胺酰亚胺 ( 2 , S c h e m e 1 ) , 其结构经 H N MR和 I R表征 。并研究了 2的光 学性质 、 热稳定性和溶解性能 。
l i t i c d i a n h y d r i d e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s a n d p r o p e r t i e s w e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U V, H N MR ,I R,f l u o r e s —
S y n t h e s i s a n d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No v e l C h i r a l P o l y ( a mi d e ・ i mi d e )
《高透明性大侧基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与多孔聚亚胺的构筑及对各自的性能研究》

《高透明性大侧基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与多孔聚亚胺的构筑及对各自的性能研究》一、引言近年来,含氟聚酰亚胺及多孔聚亚胺材料因其在高透光性、生物相容性、优良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等方面的突出性能,逐渐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特别是含氟聚酰亚胺以其良好的热稳定性、优良的机械性能以及在极性溶剂中的稳定性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光电材料及先进涂层等领域。
本篇论文主要对高透明性大侧基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多孔聚亚胺的构筑及其各自的性能进行研究。
二、高透明性大侧基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高透明性大侧基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主要采用溶液法,通过选择适当的溶剂和反应条件,使含氟单体在聚合过程中形成大侧基结构,并保持其高透明性。
首先,我们选择合适的含氟单体,通过逐步聚合的方式在溶液中合成含氟聚酰亚胺。
在此过程中,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单体的比例等参数,以确保合成出高纯度、高透明性的聚合物。
三、多孔聚亚胺的构筑多孔聚亚胺的构筑主要采用模板法或自组装法。
首先,我们选择合适的模板或自组装单元,然后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使其与亚胺单体进行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的多孔结构。
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整模板的种类、尺寸及亚胺单体的浓度等参数,实现对多孔结构尺寸和孔隙率的调控。
四、性能研究1. 光学性能:我们对高透明性大侧基含氟聚酰亚胺进行了光学性能测试,包括透光率、折射率等。
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较高的透光性和优良的光学性能。
2. 机械性能:我们对两种聚合物进行了拉伸测试和硬度测试。
结果表明,高透明性大侧基含氟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硬度;而多孔聚亚胺则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较好的弹性。
3. 热稳定性:通过热重分析等方法对两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两种聚合物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中高透明性大侧基含氟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更为优异。
4. 生物相容性:我们对两种聚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性测试和血液相容性测试。
结果表明,这两种聚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尤其是高透明性大侧基含氟聚酰亚胺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3C
CF3
H2N
这主要是由于分子链中含有大量的芳环,高分子链 段被激发而克服链段内旋转位能所需要的能量较大 的缘故。同时在酰亚胺基团的邻位引入了大体积的 三氟甲基,造成了一个非共平面结构,进一步增大 了玻璃转化温度。有了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 保证材料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下使用,这也能在一些 高温领域应用的基础。
Td5% /℃ 423.5
Td10% /℃ 524.0
表 2. 聚酰胺酰亚胺的热和机械性能
Table 2 The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AI(C)
Tg /℃ tensile strength /MPa elongation /% tensile modulus /GPa
214.2
子量可溶性聚酰胺酰亚胺。通过 1HNMR、FT-IR、TGA 、DSC 等对所制备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为无规高分子结构,易溶于 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和四氢呋喃等极
性溶剂中;其 10%的分解温度为 524.0℃,玻璃转化温度(Tg)为 214℃;断裂伸长率为 10.5%,强度为 131.6MPa, 模量为 2463.0 MPa。
第2卷 第8期 2007 年 8 月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SCIENCEPAPER ONLINE
607
一种含三氟甲基侧基的聚酰胺酰亚胺的 合成与性能研究
毕大武,那 辉
(吉林大学麦克德尔米德实验室,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长春 130012)
摘 要:本文采用分子设计的方法,合成一种新型含三氟甲基侧基的二氨单体。并运用一步合成法,得到高分
2.3 溶解性能 表 1 列出了合成的 PAI 在常见极性和非极性溶
剂中的溶解性能。PAI 能很好地溶解在强极性溶剂 NMP、DMAc、DMF 和 THF 中,而不溶于一般的弱 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中,比如,乙醇、甲苯、己烷和 石油醚等,但能溶解在氯仿中。聚酰胺酰亚胺,由于 较强的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通常难以溶解在有机 溶剂中。所合成的聚合物具有改进的溶解性能。主 要是由于三氟甲基的引入,增大了分子链间距离, 减少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聚合物的溶 解度。
中制备。聚合反应与酰亚胺化(环化)同时进行, 得到环化后的聚酰胺酰亚胺。测得所合成的 PAI 的 特征粘度为 0.056L/g, 并且聚合物能形成高强度、柔 性的薄膜,说明本实验得到了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在 20℃时,测得样品的表观密度为 1.413 g/cm3。聚
图 6. 聚酰胺酰亚胺的红外光谱图 Fig.6 IR spectrum of the PAI(C)
关键词:高性能聚合物; 聚酰胺酰亚胺;溶解性
中图分类号:O6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80(2007)08-0607-5
芳香聚酰胺酰亚胺是一类耐温、耐辐射、化学 稳定性优异、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 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微电子等高技术领域[1]。 但是,它们的分子链呈刚性以及分子间有强烈的相 互作用,使普通型的芳香聚酰胺酰亚胺既不熔融, 也不溶解,造成其加工和成型的困难。提高它们的 可加工性,并保持其优异的耐热性能是目前研究的 热点。通常使用的办法是通过化学修饰提高聚酰亚 胺的溶解性,主要的化学修饰方法有:在高分子链 上引入柔性结构单元[2~4]、引入比较大的侧基[5~7],引 入扭曲和非共平面结构[8~10],通过共聚破坏分子的对 称性和规整度[11,12]。在聚合物的主链上引入三氟甲 基,可在不削弱其耐热性的情况下,明显改善溶解 性[13~15]。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并运用一步合成法得到 了一种新型可溶解的聚酰胺酰亚胺,其三氟甲基处 于酰胺键的邻位,构成非共平面结构;我们还对其 结构和部分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表征与讨论。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
O
O
isoquinoline
m-cresol
O
F
O
O F3C
N
O
O
CF3 O
n
图 2. 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 Fig. 2 Synthesis of PAI(C)
称取 3-酰氯邻苯二甲酸酐 0.669 g(3.17 mmol) 和三氟二胺 1.356g(3.17 mmol),溶于 20 mL 间甲酚 中,在 N2 的保护下室温搅拌反应 4 h,加入数滴异 喹啉,并升温到 180℃反应 5 h。将混合溶液冷却, 倒入 250 mL 乙醇中析出聚合物。经乙醇和去离子水 充分洗涤后,置于干燥箱中 100℃下干燥过夜,再于 150℃真空干燥 24 h。即得浅黄色聚合物,产率为 98.4%。
3368 3245
1335
1.0
0.8
0.6
0.4
0.2
N-H str 0.0
C-F str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Wavenumber/cm-1
图 4. 化合物 B 的红外光谱图
Fig. 4 IR spectrum of the diamine B
2.2 聚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聚合物由二胺单体与偏苯酸酐酰氯制备在甲酚
c
b
CDCl3 a
e
7.50
7.00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ppm (t1)
图 3.二胺单体 B 的核磁氢谱图(400MHz,CDCl3) Fig. 3 1H NMR spectra of the diamine B in CDCl3-d6
Transmittance/% 346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20120169). 作者简介:那辉(1962- ),男,教授。E-mail: huina@
万方数据
608
一种含三氟甲基侧基的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合成路线见图 1。
NO2
OH
F3C
CF3
+
K2CO3
O2N
Cl
OH
O
O
Compond A
CF3 NO2
万方数据
第2卷 第8期 2007 年 8 月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SCIENCEPAPER ONLINE
609
乃-NH2 的特征吸收峰;并且样品在 1529 cm-1 和 1348
cm-1 处的-NO2 的特征吸收峰消失,因此表明还原完
全。
F3C a d
H2N
O
O
e bc
CF3 NH2
d
合物的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分子材料的结 构。通常来说,对于同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其密度 大,表明其分子链堆切密度较大。影响聚合物密度 的主要因素为合成所用的单体。由于本文合成的二 胺单体带有醚键和三氟甲基,并存在非共平面结构, 减少了主链间的相互作用力。图 5 为样品的广角 X射线(WAXD),结果显示所制的聚合物为无规(非 晶)高分子结构。根据 Bragg 方程,可计算所合成 的聚合物分子链间距 d 为 5.5210 nm。
(0.46mol),对苯二酚 24.9 g (0.46 mol),无水碳酸钾 138.1 g,于 500 mL 的三口圆底烧瓶中,并加入 150 mLDMAc。室温下搅拌 8 h,后升温到 80℃度回流反 应 4 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倒入 1.5/1(体积比)的
甲醇/水混合溶液。析出的粗产品经乙醇/四氢呋喃重 结晶得到淡黄色晶体 105 g,产率 81.4 %。熔点 150~ 150.5℃。 1.3.2 化合物 B 的合成
表 1. 聚酰胺酰亚胺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25℃) Table 1 The solubility of the PAI in different solvents(25℃)
Solvent NMP DMF THF CHCl3 Accetone Ethanol Toluene
Result
+
+
+
+
-
-
-
万方数据
610
一种含三氟甲基侧基的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第2卷 第8期 2007 年 8 月
定了样品的 5%、10%的分解温度 Td5%、Td10%和玻璃 化转变温度 Tg,实验结果见表 2 和图 7。由图 7 可 见,合成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氮气气 氛中,其 5%和 10%的分解温度高达 423.5℃和 524.0 ℃,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为 214.24℃。高聚物的玻璃 化转变温度是其玻璃态与高弹态间的转变温度,是 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特征温度。与其他类型的聚合物 相比,本文得到的聚合物有比较高的玻璃转变温度。
称取偏苯三酸酐 140.0 g(0.73 mol),溶于 400 mLSOCl2 中,加热回流 10 h。回流结束,反应体系 为澄清黄色溶液。减压除去 SOCl2 后,在 130oC 减 压下蒸出产品,得到白色固体 145.4 g,产率 95 %。 1.5 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
合成路线见图 2
Cl O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二胺单体由对苯二酚与 2-三氟甲基-4-氯硝基苯 经亲核取代,得到二硝基化合物,然后,还原得到 所 需 要 的 二 胺 单 体 。 二 胺 单 体 B 的 1H NMR(400MHz,CDCl3)谱图见图 3。
图 4 为化合物 B 的 FT-IR 谱图。由图可见,样 品在 3466 cm-1 和 3368 cm-1 处有明显的吸收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