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宏观经济政策

合集下载

宏观课件 第十四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宏观课件  第十四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Pe Pˆ b(Pi Pˆ)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Yi h(Pi P e ) Yi*
Pe Pˆ b(Pi Pˆ)
Yi h(Pi [Pˆ b(Pi Pˆ]} Yi* 即:
Yi h(1 b)(Pi Pˆ) Yi*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凯恩斯理论受到来自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批 判。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领袖人物是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和明尼
苏达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在他们1981年出版的著作《理性预期和计
量经济实践》一书中包括了许多他们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根本性贡
献。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明尼苏达大学的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厂商在决定产品时如何 获得有关其他商品价格变 动的信息?
——用对P的期望值Pe来 代替未来的真实价格。 ——如何确定未来的价 格期望值?
Yi h(Pi P) Yi*
Yi h(Pi P e ) Yi*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确定未来的价格期望值
极端情况:厂商非常无知,把自己观 察到的价格变动作为所有其他商品价格 变动,并且变动幅度相等,这样Pi等于 Pe 。
事实不会如此,因为如果这样,经济 波动就不会产生。GDP就不会背离潜在 GDP。
事实上,人们会对价格进行预测。
Yi h(Pi P) Yi* Yi h(Pi P e ) Yi* Pe Pˆ b(Pi Pˆ)
Pi=P P’’i
如果整个经济的潜在产出量是Y*,那么 第i个厂商的最佳产出量就是Y*/N,记作Y*i。 再假定该厂商的产品价格为Pi,一旦我们把 一个微观厂商的供给从整个供给的。

第14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14章 宏观经济政策

失业的影响
失业的代价与收益之比较: 收益:个人效率的最大发挥和社会资源的 最优配置。 代价:社会产量的减少和个人收入的减少。 奥肯定理[Okun’s Law]—— 失业率的变动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动 率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人力资本的损失和不利的社会影响。
¼ 2-2¡ à ¹ GDPÔ ³  ¼ Æ Ê Ò Â Í ¢ À ú ö ¤Ê °ä §µ Ê
五、财政政策的效果
乘数效应[Effectiveness of Multiplier] ——政府支出或税收所引起的总需求成倍 增长或减少。 1 1 政府支出乘数 ⊿Y =
⊿G 1-b(1- t )
税收乘数
⊿Y = -b 1 ⊿T 1-b(1- t )
挤出效应[Effectiveness of Crowding out] ——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 [见教材P517] 主要原因: 政府支出增加→物价上涨→实际货币 供给减少→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消费减 少。

通货膨胀的分类 按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分类: ⑴温和的通货膨胀
[Moderate Inflation]
⑵奔腾的通货膨胀
[Galloping Inflation]
⑶恶性通货膨胀或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
[Hyperinflation or Runaway Inflation]
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Redistribution Effects of Inflation] 固定收入的领取者受损,固定支出的支付者受益。 雇工受损,雇主受益; 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出租者受损,承租者受益。 可预见影响小,不可预见影响大。 可预期的通货膨胀[Anticipated Inflation] 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Unanticipated Inflation]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Output Effects of Inflation]

第十四章_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四章_宏观经济政策
一 财政政策的影响
❖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 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 在经济高涨、通货膨胀率上升太高时,政府也 可以采用增税、减少支出等紧缩性政策。
[资料] 财政政策的手段
[资料] 财政政策的手段
❖ 政策手段主要包括税收、 预算、国债、购买性支 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
❖ 政策类型分自动稳定、 相机抉择;扩张性、紧 缩性财政政策、中性。
❖ 从1965年初到1966年末, 美国驻越南军队由不足 2.5万人增至35万人,政府支出增加了550亿美元。
第四节 政策混合使用 二、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第四节 政策混合使用
二 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 政府和中央银行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不同的 目标,来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必须考虑各行 业、各阶层人群的利益如何协调的问题。
[资料]“Crowding-in Effect”
[资料] “Crowding-in Effect”
❖ 由经济学家 迈克尔·帕金 提 出的,指政府采用扩张性的 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 消费和投资增加,从而带动 产出或就业总量增加。
❖ 挤进效应不是通过以利率为 中介变量来实现的,而是来 源于外部经济性使企业增加 自主投资,经济萧条时公债 资金的挤进效应较大。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二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 当利率降到低水平时,只有财政政策才能对克 服萧条、增加就业和收入产生效果。
r
IS IS′ IS〞LM LM′ r
IS IS′
LM LM′
r0
o
y0 y1
y
凯恩斯极端
r0
o
y0 y1
y
IS在陷阱中移动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三、挤出效应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13
这种存款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所独有的、因而构成了银 这种存款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所独有的、 行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 行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除了银行作为中介 这样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以外,还有许多直接融资渠道. 间接融资方式以外 直接融资渠道 这样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以外,还有许多直接融资渠道.例如 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行融资。 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行融资。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将 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想要购买资本品的投资者手中, 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想要购买资本品的投资者手中,但 是在这种直接的融资过程中,并没有存款的创造。 是在这种直接的融资过程中,并没有存款的创造。只有商业 银行体系可以创造出被列入M 的存款, 从而扩大货币供给。 银行体系可以创造出被列入 2 的存款 , 从而扩大货币供给 。 然而,应该注意一点.商业银行虽然能够创造存 却不能够创造财富。在我们所举的上述例子中。客户B 款.却不能够创造财富。在我们所举的上述例子中。客户 的存款来自于他从银行甲的贷款,他在获得存款的同时也须 的存款来自于他从银行甲的贷款, 承担债务,他并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富有。客户C也是这样 也是这样, 承担债务,他并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富有。客户 也是这样, 商业银行只是创造出了可放列入货币资产的存款,增加了经 商业银行只是创造出了可放列入货币资产的存款, 济的流动性.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 济的流动性.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
M C+D = B C+ R
(14. 3)
将上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D,可得到: 将上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 ,可得到:
M C/ D+1 = B C/ D+ R/ D
(14. 4)
根据我们的定义,C/D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 ;R/D 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cr; 根据我们的定义, 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 是存款准备金率rr。于是上式可改写为: 是存款准备金率 。于是上式可改写为: cr + 1 M= ×B (14. 5) cr + rr 从式(14. 中可以看出 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成正比。 中可以看出, 从式 .5)中可以看出,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成正比。我 们将比例系数(cr+1)/(cr+rr)称为货币乘数 称为货币乘数(Money multtpler), 们将比例系数 称为货币乘数 , 表示, 式可被写成: 用m表示,则(14·5)式可被写成: 表示 式可被写成 M=mB (14. 6)

《政治经济学》第14课:国家调控宏观经济

《政治经济学》第14课:国家调控宏观经济

宏观 调控 政策 体系
货财 币政 政 策 财政政策 收入政策 产业政策
利率手段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法定准备率
货币政策的调节机制
国 家
货币 控制 供给 影响

利 率
投资 影响 和
消费
影响
总 供求
公开市 场业务
改变存款 准备金率
调整再 贴现率
货币政 策工具
道义劝告
经济政策调节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
失 结构性失业: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产生

的失业。


类 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
降而造成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中,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产生的 失业。如农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
自然失业率
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影响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 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 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宏观 调控 政策 体系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产业政策
宏观 调控 政策 体系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产业政策
国家预算 国家税收 国债 财政补贴
税收
财 财政收入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类型

策 财政支出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购买 和政府补

2009年4月9日,日本执政党和日本政府已就一项新财政刺激 计划达成一致,该计划包括约15万亿日元(约1500亿美元)的新 开支。
A农产品价格制度 B公开市场业务 C国债 D利率
3、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特点是()
A对国民经济进行事无巨细的干预 B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控
C 主要以直接调控为主

宏观经济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为了调控和稳定整体经济运行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它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收入分配等。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调节利率,以影响市场的信贷条件和投资决策。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和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

财政政策是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和税收,政府可以影响国内总需求和资源分配。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方面有直接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解读需要考虑当前经济状况和政策目标。

例如,在经济增长放缓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需求和投资。

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

此外,与传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比,一些国家也开始使用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如结构性改革、汇率政策和监管政策等。

这些政策工具可以搭配使用,以达到更全面、多维度的经济调控效果。

总之,宏观经济政策解读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因素,如经济状
况、政府目标和可行性等,以制定和调整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

d
d
IS0
IS0
LM
E1 E0
E
y0
y0 yI1S1
IS1
y
y1
30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
的机制和效果
(2)LM曲线越平缓
r
投机需求对利率越敏感
交易需求对收入越不敏感 rr0
政策效果越大
r0
IS
IS
LM
E0 LM
E
E
rmk y hh
o
y0 y0 y1
y
y
31
第三节 需求管理(二) ——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 需求管理政策(一)
——财政政策 第三节 需求管理政策(二)
——货币政策 第四节 供给管理政策 第五节 对外经济管理政策
1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 济政策
需求管 理政策
供给管 理政策
对外经 济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指数化政策 就业政策 增长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
12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 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又称“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
策”,指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主 动地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无通货膨胀的 充分就业的财政政策。
13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 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出售政府资产
22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五、赤字与公 债
2、赤字、公债、利息的恶性循环
赤字
公债
利息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 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 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 变为前提。
第三,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 果。
第四,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
为资金在国际上而受到影响。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返回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初始点E0 ,收入低, 为克服萧条,达充分就 业,实行扩张性财政政
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投资大幅变动。因此,政府因
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而需要向私人部门借钱时,利率
只要稍有上升,就会使私人投资大大减少,“挤出效
应” 最大。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第一,在通货膨胀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 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期,实行扩张的货币 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本章学习要求及目的
通过学习,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能够运用IS-LM模
型 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及运用 2、难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返回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效果
一、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1、货币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 ①IS较陡时,货币政策效果较小 ②IS曲线平缓,货币政策效果大 2、货币政策因LM斜率而异 ①LM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 ②LM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曲 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 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 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IS2 IS1 r2 E1 r1 E2 LM
IS曲线的斜率越 曲线的斜率越 曲线的斜率 大,投资对利率变动 的反应越不敏感, 的反应越不敏感,挤 出效应就越小, 出效应就越小,即财 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 反之, 。反之,则效果就越 小。
0
Y1
Y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2 Y3
18
Y
IS曲线的斜率 曲线的斜率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6
财政政策的机制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财政政策
——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 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 需求以达到实现充分就业或物价稳 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7
财政政策的运用
“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 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12
五、财政政策的效果
乘数效应[Effectiveness of Multiplier] ——政府支出或税收所引起的总需求成倍 政府支出或税收所引起的总需求成倍 增长或减少。 增长或减少。 1 1 政府支出乘数 ⊿Y =
⊿G 1-b(1- t ) - -
税收乘数
1 ⊿Y = -b 1-b(1- t ) - - ⊿T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24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一、银行制度与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中央银行 ——“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发行的银行” “发行的银行”,不直接对厂商和居民办 理存放款业务。 理存放款业务。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商业银行 ——金融企业,直接对厂商和居民办理存 金融企业, 金融企业 放款业务。 放款业务。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9
三、功能财政与预算平衡
[Functional Finance and Balanced Budget]
从传统财政到功能财政
传统财政没有调节经济的功能, 传统财政没有调节经济的功能,其主要 原则是:量入为出,节约开支和收支平衡。 原则是:量入为出,节约开支和收支平衡。 凯恩斯主义认为,国家财政应当具有调 凯恩斯主义认为, 节经济的功能, 节经济的功能,要使这一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就必须放弃传统财政的旧信条。 就必须放弃传统财政的旧信条。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5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
政府支出——包括: 包括: 政府支出 包括 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收入——主要是税收,包括: 主要是税收, 政府收入 主要是税收 包括: 所得税、财产税和流转税等。 所得税、财产税和流转税等。 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关于公债。 关于公债。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11
“公债哲学”——公债无害论 公债哲学” 公债无害论
有人认为,由于不能增加税收, 有人认为,由于不能增加税收,政府 不得不举新债还旧债,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不得不举新债还旧债,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所以,公债是有害的。 所以,公债是有害的。 凯恩斯主义认为公债无害, 凯恩斯主义认为公债无害,因为公债 的债权人是公众,债务人是政府, 的债权人是公众,债务人是政府,可以说 是自己欠自己债, 是自己欠自己债,而且作为债务人的政府 是长期存在的,可以确保债务的兑现, 是长期存在的,可以确保债务的兑现,所 只要公债不用于战争和浪费, 以,只要公债不用于战争和浪费,而用于 刺激经济发展,使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公债 刺激经济发展, 增长速度,公债就是安全的和值得的。 增长速度,公债就是安全的和值得的。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19
财政政策的效果与乘数效应( ) 财政政策的效果与乘数效应(1)
r LM
E2 r2 r1 E1 IS2 IS1 0 Y1 Y2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3
Y
20
Y
财政政策的效果与乘数效应( ) 财政政策的效果与乘数效应(2)
r LM E2 r2 E1 r1 IS2 IS1
0
Y1
r IS2 IS1 r2 E1 r1 E2 LM
LM曲线的斜率 曲线的斜率 越大,货币需求1对 越大,货币需求 对 收入变动的反应越敏 或货币需求2对 感,或货币需求 对 利率变动的反应越不 敏感, 敏感,挤出效应就越 大,即财政政策的效 果就越小。反之, 果就越小。反之,则 效果就越大。 效果就越大。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10
四、赤字财政与公债
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针对经济萧条和 失业提出来的。在经济萧条时, 失业提出来的。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政府 支出而不能增加甚至减少税收, 支出而不能增加甚至减少税收,政府必然 出现财政赤字。 出现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只能通过发行公债来加以弥 补。 但公债不能向公众和厂商发行, 但公债不能向公众和厂商发行,否则 会抵消刺激经济的作用。 会抵消刺激经济的作用。 公债只能卖给中央银行。 公债只能卖给中央银行。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14
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两个因素: 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两个因素: 乘数效应的大小。 1乘数效应的大小。 挤出效应的大小。 2挤出效应的大小。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15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四个因素: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四个因素: 投资乘数的大小。 1投资乘数的大小。 2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 3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 度。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4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所以,挤出效应的大小与IS曲线和 曲线和LM 所以,挤出效应的大小与 曲线和 曲线的斜率相关。 曲线的斜率相关。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2
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 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 需求管理 ——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 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 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 包括财政政策与货 币政策。 就是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 币政策 。 就是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 , 实现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 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 货膨胀的目标。 货膨胀的目标。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3
“相机决择”方法 相机决择” 相机决择
需求管理通过“相机决择” 需求管理通过“相机决择”的宏观财 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得以实施。 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得以实施。 相机决择” “相机决择” [the Discretionary Approaches] ——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 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 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 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 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 定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措施。 定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措施。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Macroeconomic Policy]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其他宏观经济政策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1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充分就业——相当于自然失业率的失 相当于自然失业率的失 充分就业 业率。 业率。 物价稳定——低且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物价稳定 低且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率。 经济增长——国民经济持续而稳定的 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持续而稳定的 增长。 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25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
法定准备金[Legal Reserve] 法定准备金 ——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在 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在 所吸收的存款中保持一定的比例作为准备 这一比例就是法定准备率。 金。这一比例就是法定准备率。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又称支票货币[Checkbook Money]或存款货 又称支票货币 或存款货 币[Deposit Money] ,存款货币的增加也就 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 - r = α + e + G0-βT0 - 1-β(1-t) Y d d α + e + G0-βT0 - 1 Y r= d dK
1
斜率的绝对值 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取决于两个因素: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取决于两个因素: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投资对利息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 [即d 即 越大],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 越大 , 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 小,反之 则越大。 则越大。 投资或政府支出的乘数越大, ②投资或政府支出的乘数越大,IS 曲线 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 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4
“逆经济风向行事” 原则 逆经济风向行事” 逆经济风向行事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 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当经济萧条 逆经济风向行事” 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Expansionary 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Fiscal Policy]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刺激总需 刺激总需 当通货膨胀时, 求;当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Tight Fiscal Policy]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Tight Monetary Policy]减少总需求。 减少总需求。 减少总需求
总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失 扩张性 增加政府支出 财政政策 减少税 收
业 增加 总需求
总需求过度→经济繁荣→通货膨胀 紧缩性 财政政策 减少政府支出 增加税 收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减少 总需求
8
二、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自动稳定器 又称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s] 又称内在稳定器 ——某些经济政策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 某些经济政策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 济趋向于稳定的机制。 济趋向于稳定的机制。 经济萧条→所得税减少 转移支付增加, 所得税减少, 经济萧条 所得税减少,转移支付增加, →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下降; 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下降; 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下降 经济繁荣→所得税增加 转移支付减少, 所得税增加, 经济繁荣 所得税增加,转移支付减少, →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上升。 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上升。 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