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泊松比效应锚索的力学特性及其在冲击地压防治中的应用研究_何满潮_王炯_孙晓明_
穿断层隧道NPR锚索支护体系抗震特性振动台试验研究

穿断层隧道NPR锚索支护体系抗震特性振动台试验研究陶志刚;丰于翔;赵易;张晓宇;何满潮;雷啸天【期刊名称】《岩土力学》【年(卷),期】2024(45)4【摘要】为研究具有负泊松比效应(negative Poisson’s ratio,NPR)的恒阻大变形锚索在地震作用下的吸能特性与动力响应规律,利用振动台开展含断层隧道使用普通锚索支护以及使用NPR锚索支护的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地震作用下处于不同围岩条件中以及使用不同锚索进行支护时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地震波作用下,使用NPR锚索进行支护的隧道结构破坏程度与使用普通锚索进行支护的隧道结构相比有明显的改善,表明NPR锚索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吸能特性,能够为隧道结构提供有效支护;通过对比分析普通锚索与NPR 锚索的锚索轴力时程曲线可知,在地震波作用下,普通锚索会发生破断现象,轴力突降至零,而NPR锚索的高恒阻力能够持续提供有效支护;分析隧道结构各测点的加速度、应变、土压力等动力响应可知,隧道断层区域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更为明显,隧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呈现出拱肩→拱腰→拱顶的破坏规律,这一研究成果为类似隧道工程的支护对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总页数】11页(P939-949)【作者】陶志刚;丰于翔;赵易;张晓宇;何满潮;雷啸天【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2【相关文献】1.跨断层隧道动力特性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2.粉质黏土隧道支护体系力学特性试验研究3.水平泥岩砂岩互层隧道支护体系力学特性试验研究4.膏溶角砾岩隧道支护体系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延伸率锚索动态力学特性及工程应用

高延伸率锚索动态力学特性及工程应用付玉凯;吴拥政;周鹏赫;孙卓越;李军臣【期刊名称】《煤炭科学技术》【年(卷),期】2024(52)2【摘要】传统锚索延伸率低、抗冲击能力差,在强冲击载荷作用下易出现脆性破断失效,导致巷道出现冒顶、冲击地压事故等问题。
基于此,自主开发了具有高强度、高延伸率及高抗冲击等特性的锚索,采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等综合手段,分析了高延伸率锚索的静、动载力学性能,研究了高延伸率锚索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夹杂物与普通锚索的差异,提出了高延伸率锚索支护吸能原理,并将高延伸率锚索在现场进行了应用。
研究结果表明:静载作用下,高延伸率锚索抗拉强度为1790 MPa,最大力总延伸率8.1%,是普通锚索的1.61~2.25倍;动载作用下,高延伸率锚索钢丝不易散开,破断载荷与普通锚索基本相同,断后伸长率分别是锚索A、B、C的1.82倍、1.68倍和1.52倍,单位长度吸能量分别是锚索A、B、C的2.54倍、1.99倍和1.70倍,高延伸率锚索塑性变形能力更强,吸能能力更高。
高延伸率锚索通过在冶炼和轧制工艺过程中控制有害化学元素和有益化学元素含量、细化金相组织及减少夹杂物尺寸和数量等方式提高了钢丝的塑性变形能力,进而提高锚索整体的抗冲击性能。
高延伸率锚索在现场应用过程中经受了多次大能量冲击后,巷道支护效果良好,高延伸率锚索未出现破断,有效控制了巷道冲击破坏。
【总页数】14页(P49-62)【作者】付玉凯;吴拥政;周鹏赫;孙卓越;李军臣【作者单位】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53.6【相关文献】1.北京市门头沟区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格构梁体系的力学特性及设计优化2.OVM高防腐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工程应用3.综放大断面厚煤顶巷道围岩失稳及高延伸率锚索控制技术4.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力学特性研究5.新型缩管式恒阻大变形锚索动静力学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负泊松比材料与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

负泊松比材料与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一、本文概述负泊松比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其泊松比小于2,与常规材料(泊松比约为3)的力学性质显著不同。
这类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横向变形与纵向变形方向相反,表现出独特的拉伸和压缩行为。
负泊松比材料的出现,不仅为材料科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也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负泊松比材料与结构的力学性能,包括其力学特性、变形机制、能量吸收能力等方面。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揭示负泊松比材料在承受载荷时的力学行为规律,为材料的优化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还将探讨负泊松比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学等。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负泊松比材料在这些领域中如何发挥独特的优势,提高结构性能、优化设计方案以及提升产品竞争力。
本文将对负泊松比材料与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旨在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二、负泊松比材料的力学特性负泊松比材料,即泊松比小于5的材料,具有独特的力学特性,使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与传统的正泊松比材料相比,负泊松比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横向变形与纵向变形方向相反,这一特性使得材料在受到压力时能够更好地抵抗变形,具有优异的能量吸收能力和抗冲击性能。
优异的抗冲击性能:负泊松比材料在受到冲击时,由于其独特的变形机制,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冲击能量,从而减少冲击对结构的破坏。
这种特性使得负泊松比材料在防护装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良好的能量吸收能力:负泊松比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形,能够有效地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从而实现能量的吸收。
这种特性使得负泊松比材料在减震降噪、安全防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较高的刚度和强度:负泊松比材料的特殊结构使得其在承受压力时,能够有效地抵抗变形,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
这种特性使得负泊松比材料在承受重载、提高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锚杆索支护原理及大变形控制技术

的正确性,有效地实现了露天及地下开采中的大变形控制与预测。
关键词:岩石力学;负泊松比;本构关系;大变形控制;滑坡预测
中图分类号:TU 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16)08–1513–17
Support principles of NPR bolts/cables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large deformation
2 负泊松比结构
虽然大多数材料(或称为传统材料、正泊松比材 料)的泊松比为正值,但是人们很早就发现部分天然 负泊松比材料。A. E. H. Love[10]于 1927 年首次在黄 铁矿中发现负泊松比效应;D. J. Gunton 和 G. A. Saunders[20],Y. Li[21]分别在砷和镉中发现了单晶材 料的负泊松比效应;R. H. Baughman 等[22]发现大多 数具有立方体结构金属和少数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 固态稀有元素有特定方向上承受拉伸时也能够显示 出负泊松比行为。R. S. Lakes[23]于 1987 年首先在 Science 上报道了人工负泊松比聚酯型聚氨泡沫塑 料,这一发现验证了人造负泊松比材料的可能性。 此后,许多研究者制造出了人工负泊松比材料,如 K. E. Evans 等[24-25]。
HE Manchao1,2,LI Chen1,2,GONG Weili1,2,WANG Jiong1,2,TAO Zhigang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Geomechanicsand Deep Underground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China;2. School of Mechanics and Civi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China)
恒阻大变形锚杆负泊松比效应的冲击动力学分析

恒阻大变形锚杆负泊松比效应的冲击动力学分析李晨;何满潮;宫伟力【摘要】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深部围岩的瞬时冲击明显增多,且荷载大小往往超过传统泊松比支护材料的屈服强度致使支护失效.而具有高支护阻力和大拉伸量的新型恒阻大变形锚杆已在静力作用下验证了其具有负泊松比效应,能良好的满足井下巷道冲击大变形控制的需求.为了研究恒阻大变形锚杆在动态冲击下的防冲力学特性,通过自主研发的恒阻大变形锚杆霍普金森拉杆冲击拉伸实验系统对某批次恒阻大变形锚杆进行了动态冲击拉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锚杆能够保持恒定阻力产生结构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并表现出了良好的负泊松比效应,进而验证了恒阻大变形锚杆比传统锚杆具有更好的动态防冲性能.【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6(041)006【总页数】7页(P1393-1399)【关键词】恒阻大变形锚杆;负泊松比效应;冲击拉伸实验;结构变形【作者】李晨;何满潮;宫伟力【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53李晨,何满潮,宫伟力.恒阻大变形锚杆负泊松比效应的冲击动力学分析[J].煤炭学报,2016,41(6):1393-1399.doi:10.13225/j.cnki.jccs.2015.1909Li Chen,He Manchao,Gong Weili.Analysis on impact dynamics of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effect of anchor bolt with constant resistanceand large deformation[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6,41(6):1393-1399.doi:10.13225/j.cnki.jccs.2015.1909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何满潮负泊松比效应及应用

何满潮负泊松比效应及应用
何满潮院士在负泊松比效应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负泊松比效应是指材料在受到外部压力作用时,其横向尺寸增加,纵向尺寸减小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和动物都利用负泊松比效应来适应环境。
例如,竹子是一种典型的负泊松比材料,其横向尺寸在受到压力时会增加,使得竹子能够保持笔直的形态,并在风力作用下不易弯曲。
在工程领域中,负泊松比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结构材料的设计和制造。
例如,在建筑结构中,利用负泊松比效应可以设计出具有自适应性的结构,使其在受到外部压力作用时能够自动调整形状,保持稳定。
此外,负泊松比效应还可以用于制造具有自适应性的智能材料,如智能陶瓷、智能塑料等。
何满潮院士在负泊松比效应方面的研究为工程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他通过系统研究负泊松比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机制,揭示了其内在的物理规律和机制,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同时,他还将负泊松比效应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如矿压自动成巷、滑坡灾害牛顿力监控、深部工程灾变防控等领域,实现了能源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地灾工程和国防工程等领域的革命性进展。
总之,何满潮院士在负泊松比效应方面的研究为工程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深部开采岩体力学及工程灾害控制研究_何满潮

理论研究深部开采岩体力学及工程灾害控制研究何满潮1,2 谢和平1 彭苏萍1 姜耀东1[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摘 要 深部开采工程中产生的岩石力学问题是目前国内外采矿及岩石力学界研究的焦点,国内外学者通过理论研究、室内及现场实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工作,总结分析了深部开采与浅部开采岩体工程力学特性的主要区别,主要表现在"三高一扰动"的恶劣环境、五个力学特性转化特点、四个方面的矿井转型、六大灾害表现形式。
针对深部工程所处的特殊地质力学环境,通过对深部工程岩体非线性力学特点的深入研究,指出进入深部的工程岩体所属的力学系统不再是浅部工程围岩所属的线性力学系统,而是非线性力学系统,传统理论、方法与技术已经部分或相当大部分失效,深入进行深部工程岩体的基础理论研究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部开采 三高一扰动 工程特性 灾害控制1 引 言地下能源与矿产资源的有效、稳定开发和利用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随着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浅部资源日益减少,国内外矿山都相继进入深部资源开采状态。
在煤炭资源开采方面,我国目前已探明的煤炭资源量占世界总量的11.1%,石油和天然气仅占总量的2.4%和1.2%。
而我国埋深在1000m 以下的煤炭资源为2.95万亿t ,占煤炭资源总量的53%[1]。
根据目前资源开采状况,我国煤矿开采深度以每年8~12m 的速度增加,东部矿井正以每10年100~250m 的速度发展[2-3]。
近年来己有一批矿山进入深部开采。
其中,在煤炭开采方面,沈阳采屯矿开采深度为1197m 、开滦赵各庄矿开采深度为1159m 、徐州张小楼矿开采深度为1100m 、北票冠山矿开采深度为1059m 、新汶孙村矿开采深度为1055m 、北京门头沟开采深度为1008m 、长广矿开采深度为1000m 。
负泊松比材料和结构的研究进展

1、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负泊松比超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通常高于 传统的材料。这是由于其特殊的几何形状和结构设计,使得材料在受到外部载荷 的作用下,可以更有效地分散和吸收外部载荷,从而提高材料的弹性和强度。
2、泊松比:负泊松比超材料的泊松比值通常为负数,这是由于其特殊的几 何形状和排列方式,使得材料在受到外部载荷的作用下,横向收缩或扩张的程度 大于纵向收缩或扩张的程度。这种效应对于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 地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制备与加工技术:开发更为高效和经济实用的制备工艺,降低成本,提 高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3、耐久性和可靠性:研究负泊松比超材料和结构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耐久 性和可靠性,提高其服役性能。
4、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负泊松比超材料和结构进行 性能预测和优化设计,实现更为高效的工程应用。
总体来说,负泊松比超材料和结构在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韧性方面具有巨大 潜力。尽管它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 未来有望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和应用, 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基础理论研究:深入探究负泊松比超材料和结构的微观机制和力学行为, 为优化其性能提供理论支撑。
1、力学性能:负泊松比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表现在其负泊松比效应上。这 种材料在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其横向收缩或扩张与常规材料相反,因此被称为负 泊松比材料。此外,这种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优良的能量吸收能力。
2、稳定性:负泊松比材料在稳定性方面表现优异。这些材料具有较低的热 膨胀系数和良好的耐候性,因此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保持其稳定性。此外,这 些材料的耐疲劳性和抗蠕变性也使得它们在长时间使用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害程度及频次呈急剧增加的趋势 击地压发生强度、 [14 - 15 ] ( 图 1) , 。 冲击矿井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图 2 )
图1 Fig. 1
抚顺老虎台煤矿岩爆次数与埋深关系
Relationship of rock burst and depth in Laohutai Mine
国内外学者对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 、 预测预报和 20 世纪 60 年代, 防护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 我国开 “六五” 、 “七五 ” 并作为国家 科 始研究冲击地压问题, 技攻关项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重点研究 , 取得了一定 [16 - 19 ] , 的成果 特别对采场的防冲措施进行了系统研 , 究 主要包括区域性防御措施和局部解危措施 , 其中 采用合理的开 区域性防御措施主要包括开采解放层 、 拓布置和开采方式、 煤体注水卸压、 开展冲击地压预 测预报、 提高采煤工作面装备水平等方法; 局部解危
摘
要: 冲击地压发生强度、 危害程度及频次呈急剧增加趋势, 现有支护材料无法满足冲击力作用 下巷道防护的要求, 基于负泊松比材料的特殊力学特性 , 结合井下巷道冲击大变形控制的需求, 研
发了具有负泊松比效应新型高恒阻大变形锚索 。采用室内力学实验和现场爆破模拟冲击试验相结 合的方法, 对新型锚索的防冲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 结果表明恒阻锚索能够在静力拉伸作用下产生 滑移拉伸变形的同时保持 350 kN 左右的恒定阻力, 多次落锤冲击动力作用下, 能够通过保持恒定 阻力并产生拉伸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 。以沈阳红阳三矿 1213 回风联络巷为工程背景, 提出了现场 采用爆破形式模拟冲击地压的现场防冲方案 , 试验表明高恒阻大变形锚索在爆炸冲击力作用下可 以产生瞬间滑移变形, 从而吸收爆炸产生的冲击能量, 并具有保持恒定阻力的特殊力学性能; 通过 现场对比试验可知, 在相同当量爆破冲击能量作用下, 普通锚索试验段完全崩垮, 恒阻锚索试验段 整体稳定, 验证了恒阻大变形锚索比普通锚索具有更好的抗冲击力学性能 。 关键词: 冲击地压; 负泊松比效应; 恒阻大变形锚索; 现场防冲试验; 防冲力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 TD353 ; TD3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253 - 9993 ( 2014 ) 02 - 0214 - 08
第2 期
何满潮等: 负泊松比效应锚索的力学特性及其在冲击地压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215
nitoring of anchor cable stress and comparing the test results with laboratory tests show the mechanism properties of this kind of cable, that is the ability of absorbing energy while maintaining constant resistance, and it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raditional cables with good impact resistance effect. Key words: rockburst; negative poisson’ s ratio effect; large deformation & high constant resistance anchor; insitu test of impact resistance; impact resistance mechanism 冲击地压是矿山压力的一种特殊显现形式 , 是矿 井在采掘过程中周围煤岩体由于变形能聚集达到煤 岩体极限后释放而产生的以突然、 急剧、 猛烈的破坏 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
负泊松比效应锚索的力学特性及其在冲击 地压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1 1, 2 1 1, 2 何满潮 , 王 炯 , 孙晓明 , 杨晓杰 ( 1.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00083 ) 100083 ; 2.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 ) 力学与建 筑工程学院 , 北京
[1 - 3 ]
。 我国
是世界上除德国和波兰以外煤矿冲击地压危害最严 [4 - 5 ] , 重的国家之一 最早记录的冲击地压案例是发生 在 1933 年的抚顺胜利煤矿冲击地压。据中国煤炭工 业协会统计数据, 建国以来我国共发生 4 000 多次冲 击地压事故, 造成重大损失。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 断增加, 特别是我国东部煤炭主采区, 开采深度超过 1 000 m的矿井个数急剧增加, 井下巷道在承受高地 应力的同时, 又要经受由于回采引起的强烈支承压力 作用, 使受采动影响的巷道围岩压力数倍、 甚至近十 倍于原岩应力, 煤岩体积聚了大量的固体能量, 在深 [6 - 7 ] , 部地应力、 构造应力以及工程扰动的作用下 使 得积聚的能量大于矿体失稳和破坏所需要的能量 , 造 成 整 个 煤 岩 系 统 失 去 结 构 稳 定 性, 发生冲击地 压 , 从而使得浅部开采时的非冲击矿井, 进入深 [12 - 13 ] , 部后转变为冲击地压频发的冲击矿井 同时冲
( 1 .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Geomechanics and Deep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 Beijing ) , Beijing na; 2 . School of Mechanics & Civi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Beijing 100083 , China)
221. doi: 10. 13225 / j. cnki. jccs. 2013. 2022 He Manchao, Wang Jiong, Sun Xiaoming, et al. Mechanics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ock bursts of the negs ratio effect anchor[ J] .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14 , 39 ( 2 ) : 214 - 221. doi: 10. 13225 / j. cnki. jccs. 2013. 2022 ative poisson’
[8 - 11 ]
图2 Fig. 2
我国冲击地压矿井增长趋势
China’ s growth trend of rockburst mine
措施主要有钻孔卸压、 卸压爆破、 深孔爆破、 水力致 裂、 强制放顶等措施。以上措施基本能够达到缓解或 者抑制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发生。 开拓巷道及采 准巷道掘进和服务期间的防冲支护措施主要有 U 型 钢可缩支护、 高强锚网索支护、 锚网索 + 金属支架联 锚网索 + 让压管支护、 圆型支架及垛式支架 合支护、 等方式。上述措施部分缓解了冲击地压的发生强度 , 但没有根本解决井下巷道的防冲问题 , 特别是目前占 巷道支护绝大部分形式的锚网索支护对冲击地压几 且隐蔽致灾性大, 不可靠。 乎无防护作用, 上述防冲支护形式不能满足冲击地压防治的根 本原因是支护材料本身不能适应冲击力作用下围岩 U 型钢可缩支架 的瞬间大变形, 包括传统锚杆、 锚索、 等主要支护材料, 均属于传统泊松比材料, 即为塑性 硬化材料, 在受到冲击荷载作用下瞬间达到其屈服强 度而失去承载防护能力, 造成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 如图 3 所示。因此, 寻求安全可靠、 技术可行、 经济合 理的支护新材料具有重大的意义 。
Mechanics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ock bursts of the negative poisson’ s ratio effect anchor
2 2 HE Manchao1 , WANG Jiong1, , SUN Xiaoming1 , YANG Xiaojie1,
100083 , Chi-
Abstract: The existing support system is not effective for preventing rockburst during tunnel excavation or serving time, mainly because the supporting material can’ t meet the the de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energy absorption caused by impact loading to the surrounding rocks, while maintaining a constant support resistanc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d a high constant resistance( 350 kN) large deformation anchor cable with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nsite simulation of rockburst prevention impact test a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through a series of static tensile and dynamic impact laboratory tests to verify the new anchor cable with large deformation resistance under the action of impact while keeping slip deformation. The mechanism of this anchor cable ’ s interaction with surrounding rock in tunnels has carried on in detailed study. First put the anchor cable material into use as supporting material and put forward the field impact resistance test of simulation rockburst by blasting which performed at No. 1213 tunnel in Hongyang Mine with the comparation of our anchor cable and traditional ones. At the same time, by performing realtime mo收稿日期: 2013 - 12 - 10 责任编辑: 毕永华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973 ) 资助项目( 2010CB226800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51734214 ) 作者简介: 何满潮( 1956 —) , 男, 河南灵宝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E - mail: hemanchao@ 263.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