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提取方法对大黄泻下成分的影响
煎煮法和浸泡法对大黄—3味汤游离蒽醌溶出率的影响

煎煮法和浸泡法对大黄—3味汤游离蒽醌溶出率的影响摘要】目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方法提取的大黄-3味汤浸膏得率及游离蒽醌溶出率。
结果 10分钟浸泡和10分钟煎煮的浸膏得率及游离蒽醌溶出率有显著差异,20分钟浸泡和10分钟煎煮的游离蒽醌溶出率无显著差异。
此实验方法简便,为建立有效服用该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结论 20分钟浸泡可替代10分钟煎煮。
【关键词】煎煮法浸泡法大黄-3味汤游离蒽醌溶出率蒙药汤剂是指将药材粉碎成粗粉(4-6号筛)后水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液体制剂,而这个浸泡或煎煮过程一般是由患者自行完成。
现在药厂和制剂室生产的汤剂一般是细粉(8号筛),外观上与散剂无任何区别,煎煮过程较繁琐,对器皿有一定要求,患者难以掌握煎煮的时间和火候等问题,进而服用方法也存在浸泡可否代替煎煮的问题。
根据扩散定律本文探索,用细粉制成的汤剂,为避免煎煮的麻烦,直接浸泡服用方法。
蒙药大黄-3味汤收载于《珊瑚验方》,又称给喜古納-3汤,是由大黄、诃子、面碱三味药组成的汤剂。
具有缓泻的功能,主要用于大便干燥、胃胀、腹痛、瘀血、痛经。
大黄-3味汤中起主要泻下作用的是游离蒽醌成分,本实验测定比较煎煮和浸泡得到的大黄-3味汤游离蒽醌的含量,为有效服用该制剂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仪器1.1 药品供试品大黄-3味汤,由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药制剂室提供,批号20100414;照文献处方及方法配制的自拟制剂。
1.2 试剂氯仿、甲醇、醋酸镁等均为分析纯。
1.3 1,8-2羟基蒽醌标准品由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购置。
1.4 仪器 UV755B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电热恒温干燥箱(GZX-DH-202-1-BS), 电子分析天平(AUY120)。
2 方法与结果2.1 供试液的制备2.1.1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05℃干燥并恒重的1,8-2羟基蒽醌标准品11mg,置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备用(每ml含110ug)。
大黄4种炮制品提取物的泻下作用异同对比评价

中图分 类号 : R 2 8 5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5 ) 0 5 — 0 1 2 5 — 0 1
早 在《 神农本 草经》 中就提 到了大黄 , 大黄是我 国使用最多 性炭在小肠 中的推进距离 、 肠 总长度x l O 0 %。 的一 味 中药 , 历史 悠久 , 性味苦寒 , 具有 强烈的泻下作用 『 l 】 , 还可 1 . 5统计学方法 : 对此数据采用 S P S S 1 7 . 0统计学软件 系统进行 攻坚散结 、 泻火解毒 , 是一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的药物 。现代药 分析 , 计量资料采用 x 检验 , 计 数资料采用 t 检验 , P < 0 . 0 5为差 理学研究表 明 , 其发挥作用 的主要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 , 除 了人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们 知道 的泻下作用外 , 还具 有抗菌 、 健 胃利胆 、 抗肿瘤 和收敛 的 2 结 果 作用 , 具有广 泛的用途 。炮 制还可改 变其 性味 , 扩展 其应用范 给药 3 h后 生 大 黄 和酒 大黄 均 产 生 泻 下 作 用 , 生 大 黄 多 数 在 围。本 文为探究 大黄的 4种炮制 品提取物泻下 作用 的异 同点 , 1 5 0 m i n 起 作用 , 酒大 黄随着泻下 时间 、 排稀便 次数和 总排 便次
北方药学 2 0 1 5年第 l 2卷第 5期
1 2 5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 研 究 ・
大 黄 4种炮 制 品提取物 的泻下作用异 同对 比评价
高代夏 ( 河南省淇县 人民 医院 淇县 4 5 6 7 5 0 )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药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泄火等药性。
其中的游离蒽醌组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游离蒽醌组分在大黄中存在量较少,提取难度较大。
为了更有效地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利用pH梯度萃取法。
pH梯度萃取法是一种利用酸碱性差异来实现物质分离提取的方法。
通过调节溶剂的酸碱度,可以使目标物质在不同的pH环境下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从而达到有效提取的目的。
对于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解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pH梯度萃取法可以帮助提高提取效率。
通过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可以有效提高提取效率,减少提取时间,降低成本。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大黄药材的活性成分、提高其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pH梯度萃取法在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提取中的应用价值,为中药材的提取工艺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的可行性及方法优化,为提高药材中游离蒽醌的提取效率和纯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游离蒽醌在大黄中的存在形式和提取条件下的转移规律,探索最佳的pH梯度条件和提取方法,从而实现对中药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的高效提取和纯化。
将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对提取效果影响因素的探讨,进一步阐明pH梯度萃取法在中药提取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和潜力,为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中药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的提取工作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推动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促进中药现代化科研的进一步发展。
1.3 研究意义中药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含有丰富的游离蒽醌组分,具有明显的药效活性。
游离蒽醌是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研究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的方法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大黄不同提取物泻下作用的对比研究

[ y r s R u a ; xrc; ugt e f c C mprt e td Kewod ] h br E t tP rav f t o aav uy b a i ee ; i S
大黄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 《 神农本草经》是 中医临床上
最 古 老 、最 常 用 、最 重 要 的 中药 之 一 ,大 黄 苦 寒 沉 降 ,泻 下 作 用 峻 烈 具 有 攻 积 导 滞 、泻 火 解 毒 的功 能 ,其 泻 下作 用 的成 分 是
222 供 试 品溶 液 的制 备 ..
取大黄药 材粉未约 01g . ,按中国药典 2 1 5 0 0版 的方法制得 备用 。 另分别取本 品初漉液 、 渗漉液浓缩液、 提取浓缩液各 5 , ml
精 密 称 量 ,置烧 瓶 中 ,水 浴 挥 千 后 按 《 国 药 典 》2 1 的 方 中 0 0版 法制得备用。
相对 密度 为 1 3的 浸 膏 。 . 0
1 实验材料
11仪 器 .
2 . 2样 品溶 液的处理
221对 照 品溶 液 的处 理 ..
A in 1 0 高效 液 相 色 谱 仪 ;B 2 1 型分 析 电 子天 平 gl t10 e P 1D
按 《 国药 典 》2 1 的方 法 ,分 别 制 成 每 毫 升 约 含 芦 荟 中 0 0版
关 大 黄 的 提 取 方 法 传 统 多 为 水 煎 煮 后 下 法 , 目前认 为较 好 的 生
样 品先 用 5 %的 乙醇 浸 泡 3 ,然 后 用 5 %的 乙醇 按 5 h 5 3 / n的速度进行渗漉 ,共收集装 7倍药材重量 的渗漉液 , ml mi 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3的浸膏 。 . 0
b i h p r o a c i u d c r ma o r p y Re u t : mp rs n o ed a' e fe to u a b d fe e t r c s e , h b b e ta t n y h g e f r n el i h o t g a h . s l Co a io f h i r ae f c f h b r i r n o e s s r u a x r ci m q s t ih r f p r o p o e sb t r h t e r c s e . r c s et a o h r o e s s e tn p
三种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比较研究

三种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比较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三种不同炮制的大黄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的影响。
在实验中,分别使用生大黄、制大黄和炭煅大黄,观察它们在大承气汤中的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炭煅大黄组表现出最强的泻下作用,生大黄组次之,制大黄组效果最弱。
这表明大黄的炮制对其在药方中的作用有显著影响,炭煅大黄可能更适合在大承气汤中使用。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差异可能与大黄炮制后的化学成分变化有关。
选择合适的炮制大黄对于提高大承气汤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实验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大黄、大承气汤、炮制、小鼠、泻下、药理作用、实验设计、结果分析、讨论、结论、作用比较、实验结论、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黄是中药常用药材之一,具有泻下通便、清热解毒的功效。
而大承气汤则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肠胃道问题,如便秘、腹胀等。
研究表明,大黄炮制后其药性能够被改变,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影响其药效。
本研究旨在比较三种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的影响,以期探讨不同炮制品在大承气汤中的作用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不同炮制大黄品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的差异,加深人们对大承气汤的认识,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大承气汤的临床疗效,也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大黄这一优良中药资源。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大黄及大承气汤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持。
2. 正文2.1 大黄的炮制及其药理作用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来源于大戟科植物大黄(Rheum palmatum L.)。
大黄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炮制处理,主要有生大黄、清洗大黄、水煮大黄、炒大黄等不同的方法。
炮制大黄的目的是去除其剧毒,增加其药效,改变其性味,提高其利用价值。
1. 清热泻火:炮制后的大黄具有泻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火热炽盛、便秘、热淋等症状。
2. 润肠通便:炮制大黄能够润肠通便,适用于治疗便秘、痔疮等肠胃疾病。
提取方法对大黄蒽醌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提取方法对大黄蒽醌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刘建华,韩立强,苑丽,潘玉善,张素梅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 [目的]比较提取方法对大黄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超声及回流、索氏、微波4种提取方法,测定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量,并采用DPPH 、FRAP2种方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分析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游离蒽醌的测定中,超声为最高(0.949%),与其他方法相比差异显著(P <0.05);总蒽醌的测定中,亦以超声为最高(1.017%),与微波、回流相比差异显著(P <0.05);抗氧化活性测定发现,以回流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强,FRAP 值为199,DPPH 值达51%,与超声和索氏的相比差异显著(P <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总蒽醌含量与FRAP 值和DPPH 值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3和-0.9523。
[结论]显示不同提取方法影响大黄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总蒽醌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负相关。
关键词 提取方法;大黄;蒽醌类成分;分光光度法;抗氧化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22-09484-03EffectsofExtractionMethodsonAnthraquinoneComponentsandtheAntioxidantActivityinRhubarbLIUJian 2huaetal (Collegeof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Engineering,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02)Abstract [Objective]Theresearchaimedtocomparetheeffectsofdifferentextractionmethodsonanthraquinonecomponentsandantioxidantactivity inrhubarb.[Method]Freeanthraquinoneandtotalanthraquinonewereextractedby4kindsofextractionmethodsincludingultrasonicmethod,refluxmethod,Soxhletmethodandmicrowavemethodandtheircontentsweredetermined.TheirantioxidantactivitiesweredeterminedbythemethodsofDPPH andFRAP.Andthecorrelationbetweenanthraquinonecomponentsandtheantioxidantactivitywasanalyzed.[Result]Thecontentoffreeanthraquinoneby ultrasonicextractionmethodwasthehighest (0.949%)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withthatbyotherextractionmethods (P <0.05).Thecontentoftotalanthraquinonebyultrasonicextractionmethodwasthehighest (1.017%)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withmicrowavemethodandrefluxmethod(P <0.05).ThedeterminationresultsoftheantioxidantactivityshowedthattheantioxidantabilityandthescavengingabilitybyrefluxmethodwasthestrongestwithFRAPandDPPHof-0.9563and-0.9523respectively.TheyhadsignificantdifferencewiththatbyultrasonicmethodandSoxhletmethod(P <0.05).ThecorrelationanalysisshowedthattotalanthraquinonecontenthadnegativecorrelationwithFRAPandDPPH,withthecorrelationcoefficientsof -0.9563and-0.9523respectively.[Conclusion]Differentextractionmethodsaffectedanthraquinonecomponentsandtheantioxidantactivity.Total anthraquinonecontenthadnegativecorrelationwiththeantioxidantactivity.Keywords Extractionmethod;Rhubarb;Anthraquinonecomponent;Spectrophotometry;Antioxidation作者简介 刘建华(1977-),女,河南浚县人,在读博士,讲师,从事天然药物的活性物质基础研究。
大黄泻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大黄的泻下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本实验,我们希望了解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以及大黄泻下作用的强度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鼠,体重20-25克。
2. 药材: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
3. 试剂:蒸馏水、盐酸、乙醇、氨水、苯、石油醚等。
4. 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恒湿箱、显微镜、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1. 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1)称取大黄粉末5克,加入50毫升70%乙醇,超声提取30分钟。
(2)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到大黄提取物。
2. 小鼠泻下实验:(1)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实验组小鼠灌胃大黄提取物(0.5克/只),对照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
(3)观察小鼠排便情况,记录排便次数和排便量。
3. 大黄泻下作用机制研究:(1)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肠黏膜变化。
(2)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肠道内水分含量。
(3)采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肠道内电解质变化。
四、实验结果1. 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实验结果显示,大黄提取物中主要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其中以番泻苷和游离蒽醌类衍生物为主。
2. 小鼠泻下实验:实验组小鼠灌胃大黄提取物后,排便次数和排便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大黄泻下作用机制研究:(1)电子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小鼠肠黏膜皱襞变浅,绒毛变短,绒毛上皮细胞脱落。
(2)分光光度法:实验组小鼠肠道内水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
(3)组织化学方法:实验组小鼠肠道内电解质(Na+、K+、Cl-)含量显著增加(P<0.05)。
五、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大黄具有显著的泻下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如番泻苷、游离蒽醌类衍生物)刺激肠道平滑肌,增加肠蠕动,导致排便。
2. 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可增加肠道内水分含量,降低肠道内渗透压,促进排便。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发现炮制引起大黄多成分变化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发现炮制引起大黄多成分变化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大黄全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生熟大黄各类化学成分的变化。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联用技术,获取大黄生品和熟品的色谱和质谱信息,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提取的324个特征峰进行比较分析。
炮制大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中,发现大黄生品和熟品化学成分明显不同,与生大黄相比,炮制后有127个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其中125个成分含量降低,2个成分升高。
该研究鉴定了其中的10个化合物,另外推测了其他23个成分的结构类型,其中15个为鞣质类,8个为蒽醌类,炮制均使它们含量降低。
炮制大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发现炮制使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降低。
炮制显著影响大黄中多种成分的含量,代谢组学研究能够比较全面地揭示这种变化。
标签: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大黄;代谢组学;炮制中药大黄是最常用药材之一,中医临床常用炮制品入药,以熟大黄居多。
熟大黄为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以酒蒸或酒炖法炮制而成,其泻下力缓,泻火解毒[1]。
熟大黄炮制过程本质上为加热过程,炮制后化学成分可能会发生部分成分的热降解或其他变化,从而导致药性药效的变化。
因此,生、熟大黄化学成分的变化与功用的相关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目前报道[2-7]均未有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大黄炮制前后化学成分进行整体研究。
本文运用以生、熟大黄样本整体为分析目标的代谢组学方法,不局限于研究常见的几种化合物的变化,因为它们未必是大黄生熟异用的物质基础,而是对炮制前后大黄进行全谱数据分析,从大黄化学成分中找寻受炮制影响显著的化学成分。
1材料Agilent 1290 Infinity-6520 Q-TOF LC-MS System。
色谱纯甲醇为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色谱纯乙腈为Spectrum Chemical Mfg.Corp.产品,色谱纯醋酸为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水为Milli-Q超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Aim To study the different decocting extractive methods on the contents of purgative principles of combined anthraquinones from Ch2i nese Rhubarb. Methods Taking extraction rate and contents of combined anthraquinones ,to select methods of decocting extract and temperature of concertration and dry ,select the soaking parameter with the orthogonal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Added 202fold times of water ,soked by warw water ,then percolated 2 times for 30 mins ,concentrated and dried under vacuum. This method could get the highest content of combined anthraquinones. Conclusion The drug maded by this method had the best purgative effect.
用混合羧酸的钡盐干馏法合成不对称酮 ,反应过程是在 强酸中失去 CO2 ,其产物是 3 种酮的混合物 。为了得到甲基 十一酮 ,本文虽然使用了六倍理论量的乙酸钡 , 产物仍含有 十二酸钡之间失羧的物质 (正2112二十三酮) 223 % ,采取精馏 可得到高纯度的甲基十一酮 。
在十二酰乙醛钠的合成中 ,用蒸馏水直接将产物从甲苯 层中提取 ,有色物质留在甲苯层中 ,所得产物的颜色 、纯度均
的温浸提取条件 ,以确定其具有最优致泻作用的提取工艺 。 1 实验材料 1. 1 药材 生大黄饮片购自合肥和义堂中药饮片有限责任 公司 ,按 2000 年版药典规定检测符合大黄药材中大黄素和大 黄酚的总量不得少于 0150 %[2] 。将药材粉碎成 2~4 mm 粗颗 粒备用 。 1. 2 试剂及仪器 721 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仪器厂产品 。 SB5200 超声仪 ,中国上海 BRABSON 公司出品 。SENCO 旋转 蒸发仪 ,中国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出品 。ZK282A 型真空干 燥箱 ,上海市实验仪器厂产品 。甲醇 、氯仿 、醋酸镁 、浓硫酸等
较好 ,对产率影响较小 。回收的甲苯可循环使用 ;利用醛酮的 加成活性可选择性地得到目标产物 。实验结束 ,废酸用 CaO 中和后和其它固体废料作掩埋处理 ,废水收集送到废水处理 站集中处理 。
该合成路线具有原料易得 ,成本较低 ,简便易行的特点 , 适合于大规模制备 ,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1 ] 林启寿. 中草药有效成分[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65 :581
浸膏 得率 ( %)
33. 25 33. 51 33. 51 31. 91
由表 1 可见 ,选择 d 将水煮开后加入大黄温浸 20 min ,结 果结合蒽醌提取率最高 ,泻下作用最强 。 2. 3 浓缩及干燥温度对结合蒽醌提取率及浸膏得率的影响 方法 :取大黄 50 g ,采用上述最佳提取方式提取 ,过滤 ,滤液 测结合蒽醌含量 ,分成 3 等份 ,然后分 3 种不同温度进行浓缩 干燥 ,浓缩干燥温度分别为 50 、60 、70 ℃,计算浸膏得率和结合 蒽醌含量 ,结果见表 2 。 由表 2 可见 ,选择不大于 60 ℃进行浓缩及干燥最佳 。 2. 4 浓缩干燥方式对结合蒽醌提取率及浸膏得率的影响 方法 :取大黄 50 g ,采用上述最佳提取方式提取 ,过滤 ,滤液测 结合蒽醌含量 ,分成 2 等份 ,然后 60 ℃常压和减压 2 种方式进 行浓缩干燥 ,计算浸膏得率和结合蒽醌含量 ,结果见表 3 。
·90 ·
安 徽 医 药 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04 Feb ;9 (2)
不同提取方法对大黄泻下成分的影响
杨士友 ,黄世福 ,田 军 ,贺 飞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22)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大黄泻下成分结合蒽醌含量的影响 。方法 以结合蒽醌含量及浸膏得率为指标 ,对煎煮提取 方式及浓缩干燥条件进行筛选 ,再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温浸条件进行优选 。结果 采用温浸后下 、加水 20 倍 、提取 2 次 、每次 30 min、减压浓缩及干燥 ,所得干浸膏中泻下成分结合蒽醌的含量最高 。结论 此方法所得提取物的泻下作用最佳 。 关键词 :大黄 ;提取 ;结合蒽醌 ;游离蒽醌
表 2 浓缩及干燥温度对结合蒽醌提取率及浸膏得率的影响
浓缩温度
结合蒽醌提取率( %)
浸膏得率 ( %)
50 ℃
63. 41
. 71
60 ℃
63. 57
28. 21
70 ℃
49. 80
28. 46
表 3 浓缩干燥方式对结合蒽醌提取率及浸膏得率的影响
浓缩温度
结合蒽醌提取率( %)
浸膏得率 ( %)
常压
65. 67
28. 21
减压
76. 50
28. 70
方法 :取大黄 50 g ,水1 000 ml ,按以下方式进行提取 : a. 先将大黄加入水中煮开后保持微沸 20 min ; b. 将水煮开后加 入大黄保持微沸 20 min ;c. 先将大黄加入水中煮开后温浸 20 min ;d. 将水煮开后加入大黄温浸 20 min。然后过滤 ,浓缩 ,定 容至 400 ml ,取 1 ml 测定结合及游离蒽醌含量 ,然后减压浓 缩 、干燥 (50~60 ℃) ,计算浸膏得率和结合蒽醌含量 ,结果见 表 1。
·91 ·
均为分析纯试剂 。 2 方法及结果 2. 1 结合蒽醌及游离蒽醌含量测定[3] 2. 1. 1 大黄药材中游离蒽醌及结合蒽醌含量的测定 取大 黄药材细粉 (过 50 目筛) 015 g ,加甲醇 50 ml ,精密称定 ,回流 提取 3 h ,防冷 ,称定重量 ,加甲醇补足损失的重量 ,精密吸取 上述溶液 2 ml ,蒸干 ,残渣加水 10 ml ,使溶解 ,用氯仿提取 4 次 ,每次 25 ml ,合并氯仿液 ,蒸干 ,残渣加 1 %醋酸镁甲醇溶液 使溶解 ,并转移至 25 ml 容量瓶中 ,加 1 %醋酸镁甲醇溶液至 刻度 ,照分光光度法[5] ,在 517 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计算 , 即得大黄药材中游离蒽醌的含量 。取前项下甲醇溶液 1 ml , 蒸干 ,残渣加 215 ml 硫酸 20 ml 和氯仿 20 ml ,水浴加热回流 2 h ,冷却后 ,合并氯仿液 ,用水洗至中性 ,蒸干 ,残渣加 1 %醋酸 镁甲醇溶液使溶解 ,并转移至 25 ml 容量瓶中 ,加 1 %醋酸镁 甲醇溶液至刻度 ,照分光光度法 ,在 517 nm 波长处测定吸收 度 ,计算 ,即得总蒽醌的含量 ,从中减去游离蒽醌的量 ,即得结 合蒽醌的含量 。 2. 1. 2 大黄水提液中游离蒽醌及结合蒽醌的含量测定 取 提取液适量 (相当于 0105 g 大黄药材) ,加水使成 10 ml ,用氯 仿振摇提取 3 次 ,每次 10 ml ,合并氯仿液置水浴上蒸干 ,残渣 转移至 10 ml 容量瓶中 ,加 1 %醋酸镁甲醇溶液至刻度 ,照分 光光度法[2] ,在 517 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计算 ,即得大黄水 提液中游离蒽醌的含量 。将前项下氯仿提取后的剩余水液 , 置水浴上挥去残余氯仿 ,加 114 ml 浓硫酸 ,超声处理 5 min ,加 氯仿 20 ml ,水浴加热回流 1 h ,冷却 ,转移至分液漏斗中 ,用少 量氯仿洗涤容器 ,并入分液漏斗中 ,酸液用氯仿振摇提取 3 次 ,每次 10 ml ,合并氯仿液 ,用大量蒸馏水洗涤一次 ,水浴上 (70~80 ℃) 挥去氯仿 ,残渣转移至 25 ml 容量瓶中 ,加 1 %醋酸 镁甲醇溶液至刻度 ,照分光光度法在 517 nm 波长处测定吸收 度 ,计算 ,即得结合蒽醌的含量 。 2. 2 大黄的提取方式考察 传统和医院临床用大黄治疗促 进胃肠蠕动泻下及抗炎等疾病时 ,大黄一般要后下或在二 、三 煎时才加入 ,而且煎煮时间较短 ,最主要目的防止泻下成分结 合蒽醌分解 ,以免降低疗效 。我们以结合蒽醌的提取率及浸 膏得率为指标 ,对大黄的提取方式进行了筛选 。
(DMSO 400 MHZ)δ4128 (m 4H CH22CH22C = O) 2157 (m 14H CH32
C7 H14) 1145 (m 2H CH22C2 H4 = O) 1142 (s 1H OH) 1129 ( d 2H O
= C2CH22CH2OH) 1122 ( t 1H O = C2CH22CH2OH) 0186 ( t 3H
Effect of different decocting extractive methods on
purgative principles from Chinese rhubarb
YANG Shi2you ,HUANG Shi2fu ,TIAN J un ,HE Fei
( Anhui Institute of Pharmacy , Hefei 230022 , China)
表 1 提取方式对大黄结合蒽醌提取率的影响
大黄 提取方式
粗粉 a 煎煮先下 50 b 煎煮后下 50 c 温浸先下 50 d 温浸后下 50
加水 倍数
20 20 20 20
游离蒽醌 提取率 ( %)
61. 57 53. 54 60. 20 54. 05
结合蒽醌 提取率 ( %)
36. 27 56. 62 53. 08 65. 82
- 2. [2 ] 段行信. 实用精细有机合成手册 [ M] .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