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
大黄素的提取工艺进展,

中药制剂中大黄素提取工艺的进展摘要:本实验主要详细介绍了大黄素的几种常见的提取工艺,论述了提取工艺的进展,大黄素常见的提取方法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葡聚糖凝胶分子筛及重结晶法,超声波-微波协同萃提取测定大黄素含量且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实验证明该方法分离能力强、干扰少,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1 常用的大黄素提取方法1.1方法一:准确称取烘至恒重的本品粉末5 g,加硫酸液(2.5ml/1)30 ml,加热回流2h,冷却,加氯仿50ml,水浴回流1h,分取氯仿层,酸液再加氯仿40ml,继续回流,冷却后分取氯仿层,合并氯仿层,水洗三次,回收氯仿,残渣加甲醇溶解定容至5ml[1]。
1.2方法二:(双相水解提取法)精密称取样品粉末5g,加入60m1氯仿浓度为2.5M硫酸溶液,水浴回流4h,转至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出氯仿层再用氯仿60、50、40m1,萃取酸水层,合并回收氯仿液,残渣加甲醇溶解、定容至5m1,[1]1.3方法三:准确称取烘至干燥恒重的本品粉末5g,置圆底烧瓶内,加甲醇40m1,加热回流提取1h,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2.5M硫酸液10m1,沸水浴中水解30 min,放冷后用乙醚萃取三次(20m1,15m1,15m1分取乙醚层,合并,回收乙醚,残渣加甲醇溶解、定容至5ml)。
将三种方法制得的样品液10m1点于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后观察。
[1]2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提取将萃取物先用硅胶层析板点样,初步确定萃取效果。
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酸= 15∶ 5∶ 1的上层清夜。
然后将萃取物样品测试条件进行HPLC分析,萃取液中保留时间为8.288 min 的峰和对照品中大黄素(保留时间8.354 min)的出峰时间基本一致,且峰型对称,结合薄层层析分析结果可确定该组分为大黄素[2]。
实验表明,超声波功率内置为50W的仪器条件下,影响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大黄素的因素依次为: 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微波功率。
实验二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

滤渣பைடு நூலகம்
③水洗至中性,干燥
水洗:有H2SO4 留在滤渣中,若不 除去,干燥过程水分减少, H2SO4 浓度增高,造成药材碳化。
滤饼
①
②
③
二、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
1. 实验仪器: 平底烧瓶、索氏提取器、冷凝管、滤纸 2. 实验试剂: 干燥滤饼、乙醚
3. 实验方法 干燥滤饼
①置索氏提取器中,加150 (100+50)乙醚,提取1.5h
实验二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 取、分离和鉴定
一、大黄的酸水解
1. 实验仪器: 圆底烧瓶、冷凝管、电炉、滤布 2. 实验试剂: 大黄粉、20%H2SO4
3. 实验方法 15g大黄粉
回流:防止水分蒸发使硫酸浓度增 加造成药粉碳化。
①120ml 20%H2SO4,直火回流加热1h, ②滤布抽滤
酸水提取:大黄的蒽醌类化合物多 以苷的形式存在,用酸水解可得总 蒽醌苷元,苷原极性弱,留在滤渣 中。
乙醚提取:苷元极性弱,用弱极性 乙醚提取。
乙醚提取液(总蒽醌苷元)
温度需控制在溶剂蒸汽至冷凝管 第二个球处:防止乙醚蒸汽逸出 造成污染且影响提取效率。
玻璃仪器必须干燥,若平底烧瓶 中有水,水将会改变提取试剂的 极性,影响提取效率,且可能与 乙醚混溶后改变溶剂沸点。
三、pH梯度萃取
1. 实验仪器: 锥形瓶、布氏漏斗、滤纸、pH试纸 2. 实验试剂: 乙醚提取液、NaHCO3 、Na2CO3、NaOH
①
②
④ ③
四、柱色谱分离大黄素
1. 实验仪器: 色谱柱、烧杯、烧杯 2. 实验试剂: 硅胶、脱脂棉、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
3. 实验方法
用洗脱剂检漏,留2cm洗脱剂缓冲 且排除脱脂棉的气体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一、酸水解(霍老师已经同一做了)用天平称取大黄粉10g,置500ml烧杯中,加20%H2SO4水溶液100ml,直火加热1小时,用布氏漏斗抽滤,滤饼水洗后于70℃左右干燥。
溶液沸腾时关闭电源,不沸腾时再打开,注意不要把溶液烧干,大黄粉从土黄色变为黑色。
二、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滤饼经干燥后,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乙醚150ml,回流提取2小时,得乙醚提取液。
乙醚提取液经薄层色谱检查有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
薄层板为硅胶CMC-Na板,展开剂为石油醚(沸程60~90℃)-乙酸乙酯(7:3),近水平或直立展开,在可见光下可看到四个斑点,Rf≈0.9的黄色斑点为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混合物,在此条件下分不开,其余三个斑点,依Rf值由大到小分别为大黄素(橙色斑点)、芦荟大黄素(黄色斑点)、大黄酸(黄色斑点)。
三、pH梯度萃取分离1.大黄酸的分离和提纯:将上述乙醚提取液以5%碳酸氢钠溶液振荡提取,水层呈紫红色。
分出水层,再重复提取数次,直至不显红色为止(共约60ml,分3~4次提取)。
合并水层提取液,用盐酸酸化至pH3左右,即得黄色沉淀为大黄酸。
2.大黄素的分离和提纯:碳酸氢钠溶液提取后的乙醚层再以5%碳酸钠溶液振荡提取数次(共约120ml,分3~4次提取)水层呈红色,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至酸性(pH6左右),得黄色沉淀,过滤,用水洗沉淀,以冰冷丙酮洗,在冰醋酸或吡啶中结晶数次,得橙色大针状结晶。
经熔点测定、纸色谱或薄层色谱,与标准品对照鉴定为大黄素。
3.芦荟大黄素的分离和提纯:碳酸钠溶液提取后的乙醚层,再经0.25%氢氧化钠溶液振荡提取数次(约100ml,分3~4次提取),水层呈红色,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至酸性(pH6左右),得橙色沉淀。
过滤后用水洗沉淀,干燥后在冰醋酸或乙酸乙酯中结晶数次,得橙色长针状结晶。
经熔点测定、纸色谱或薄层色谱鉴定为芦荟大黄素。
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

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引言:大黄,又称黄连木,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效。
其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大黄素,因此提取和分离大黄素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分离的方法,获得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准备好干燥的大黄根,乙醇、水、醋酸等溶剂。
2. 粉碎大黄根:将大黄根研磨成粉末状,以增加提取效果。
3. 提取溶剂的选择:根据大黄素的溶解性,选择适合的溶剂。
在本实验中,选用乙醇为主要溶剂。
4. 提取:将粉碎后的大黄根与乙醇混合,放置一段时间,利用乙醇的溶解性,将大黄素从大黄根中提取出来。
5. 过滤:将提取液过滤,去除大黄根的残渣。
6. 浓缩:将过滤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以减少体积,提高大黄素的浓度。
7. 结晶:将浓缩后的提取液进行结晶,通过控制温度和溶剂的浓度,使大黄素结晶出来。
8. 分离:将结晶后的大黄素与溶剂进行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成功从大黄根中提取分离出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通过对提取液的浓缩和结晶,得到了结晶良好的大黄素晶体。
通过分离过程,成功去除了其他杂质,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讨论:1. 提取溶剂的选择: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溶剂,对大黄素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其他溶剂进行提取。
2. 结晶条件的控制:结晶是将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晶体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溶剂浓度,成功得到了结晶良好的大黄素晶体。
温度和溶剂浓度的选择对结晶的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分离的重要性:分离是提取分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通过分离可以去除杂质,提高目标物的纯度。
在本实验中,通过分离过程,成功去除了大黄根中的其他成分,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提取分离过程,成功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溶剂的选择、结晶条件的控制以及分离的重要性对于提高大黄素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大黄中大黄酸提取新方法研究

水平见表 1, 实验方案及结果分析见表 2。 极差分析表明, 各因素对沙棘果总酚酸提取效果
影响的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B< A< C< D, 可知料液 比对沙棘果中总酚酸的提取影响最大, 其次是提取次 数和乙醇体积分数, 提取时间影响最小。结合 K 值 可知最佳提取条件应为 D2 C3 A 3 B2 , 即料液比 1 20、 提取 4 次、溶剂体积分数 80% 乙醇, 提取时间 2 h。
B, C, D 和 E 分别加入 50 mL 比例为 2 1, 1 1, 1 2 和 1 4 的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溶液, 依 照 A 方法提取检测。
2. 4 氯仿 丙三醇提取法 准确称取干燥的大黄粉 末 5. 0 g, 按文献方法[ 9] 提取。提取后产物置于 100 mL 量瓶中, 用甲醇定容; 取 1 mL 该溶液, 离心, 进行 H PL C 分析。 2. 5 氯仿 硫酸提取法[ 8] 准确称取干燥的大黄粉 末 5. 0 g , 加入 100 mL 氯仿 体积分数 20% H 2 SO4 水溶液( 1 1) , 70 搅拌提取 3 h; 收集氯仿层, 加入 25 g L - 1 N aH CO3 水 溶液 50 mL , 常 温下萃 取 3 次, 每次 30 min; 合并萃取液, H Cl 调 pH 至 2~ 3, 酸
沉 2~ 3 h, 离心, 将沉淀置于 100 m L 量瓶中, 用甲醇 定容; 取 1 m L 该溶液, 离心, 进行 H PL C 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 1 色谱图 在 2. 1 色谱条件下分离样品, 见图 1。
图 1 样品 HPLC 图 1. 大黄酸; 2. 大黄素
3. 2 大黄酸、大黄素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 精密量 取大黄酸对照品储备液, 制得不同质量浓度的对照品 溶液, 各取 10 L 依次进样。以峰面积 A 对样品质量 浓度 C 进行线性回归, 回归方程为 C = - 0. 644 9 + 394. 216 2A , r = 0. 998 96。大黄酸质量浓度在 4~ 80 g mL -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值在 0. 990~ 0. 999 之间。 3. 3 氨水提取法提取大黄酸 目前大黄酸的提取主 要采用先硫酸水解再用氯仿、苯、乙醚等有机溶剂提 取[ 5, 7 8] 。由于大黄酸在 7( 3) 位是羧基( CO OH ) , 极 性比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都强。 因此, 它在氯仿、乙醚中 的溶解性小, 导致提取 效率 低, 大黄素等杂质的含量高。我们采用弱碱提取, 大 黄酸与碱形成盐, 其水溶性可以提高收率。但不宜使 用强碱, 若用 NaOH 则会增加大黄素等杂质的溶出。 我们采用 1 mL L - 1 的氨水 40 提取, 游离和结合 态的大黄酸均可被完全提取。用 5 倍体积的乙醇将 蛋白质、多糖 等 杂质 沉 淀除 去。 采用 2 m ol L - 1 H Cl 将结合 态大黄 酸水 解为 游离 态, 收 集沉 淀, 烘 干, 称质量, 干燥大黄酸粗品收率为 38. 0 mg g - 1。 H P L C 分析结果如图 2 所示。在提取过程中, 氨水体 积分数不宜过大, 否则大黄素等杂质溶出量会增加。 由于大黄在煎煮过程中会产生酸性 物质, 使提 取液 pH 值降低, 提取时须补加氨水保持提取液 pH 为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的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论文标题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的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班级药学30801专业名称药学系部名称制药工程系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摘要 (3)第一章:大黄的概述 (3)§1-1基本信息 (3)§1-2化学成分 (4)§1-3药效作用 (4)1-3-1消化系统的影响 (4)1-3-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4)1-3-3抗感染作用 (5)§1-4不良反应 (5)§1-5现代研究 (5)第二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大黄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6)§1-1仪器与试剂 (6)1-1-1仪器 (6)1-1-1试剂 (6)§2-2方法与结果............................................................. (7)2-2-1色谱条件 (7)2-2-2对照品的制备 (7)2-2-3供试品的制备 (7)2-2-4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7)2-2-5干扰试验 (7)2-2-6标准曲线的绘制 (7)2-2-7精密度试验 (7)2-2-8重复性试验 (7)2-2-9稳定性试验 (7)2-2-10加样回收率试验 (8)2-2-11样品的测定 (8)第三章:讨论 (8)§3-1药材含量测定中提取剂的确定 (8)§3-2HPLC法中检测波长的确定 (8)§3-3HPLC法中线形范围的确定 (9)参考文献 (9)第一章:摘要论文题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的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摘要摘要内容:大黄是我国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有“泻热通畅、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攻积导滞、利胆退黄”之功效,大黄中的有效成分有蒽醌类、芪类、苯丁酮类、鞣质类、色原酮类、萘类、有机酸、糖、蛋白质、甾醇等150多种成分。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精品PPT课件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Hale Waihona Puke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研碎装入纸筒
索氏提取器回流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三.PH梯度萃取
1.实验原理 根据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 甲醚的酸性强弱不同,采用由弱到强加入不同碱液进 行萃取的方法,分离的单大黄素粗品。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2.流程图
Et20提取液
用6M HCl调pH3,抽滤。得到沉淀(大 黄素粗品)。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取大黄素粗品,进行点样。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四.柱色谱分离大黄素
1.实验原理 根据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 素甲醚等5种成分的极性大小不同,则与鬼叫吸附剂 产生的吸附能力不同而分离
2.实验方法 (1).湿法装柱 (2).干法上样 (3).洗脱收集 (4).合并浓缩 (5).放置析晶
Et2O提取液(1)
NaHCO3液(大黄酸)
Et2O提取液(2)
NaCO3液
Et2O提取液(3)
NaCO3液(芦荟 沉淀(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
Et2O提取液(4) NaOH液(大黄素甲醚 和大黄酚)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SUCCESS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2.掌握PH梯度提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学习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精制大黄素。
4.学习羟基恩醌类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方法(一)、基本原理大黄中羟基葸醌类化合物多数以苷的形式存在,故先用稀硫酸溶液把蒽醌苷水解成苷元,利用游离葸醌可溶于热氯仿的性质,用氯仿将它们提取出来。
由于各羟基葸醌结构上的不同所表现的酸性不同,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它们;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酸性相近,利用其极性的差别,用柱色谱分离之。
(二)操作步骤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果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1 称取大黄粉3.5g,用滤纸包裹,置索氏提取器中,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醚150ml,回流提取2h,得乙醚提取液。
乙醚提取液为黄色澄清溶液。
2 点板,展开,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7:3)。
硅胶板上可见四个斑点,从上往下依次为黄色斑点、橙色斑点、黄色斑点、黄色斑点。
pH梯度萃取分离1 大黄酸的分离和提纯:将提取液用5%NaHCO₃振荡提取数次,分出水层,重复提取数次后合并水层提取液,用盐酸酸化至pH3,得黄色沉淀。
抽滤,水洗沉淀,再用丙酮洗,干燥后待测。
水层提取液为呈紫红色。
盐酸酸化时有大量气泡生成。
酸化后得到黄色沉淀。
2 大黄素的分离和纯化:碳酸氢钠溶液提取后的乙醚层以5%Na2CO₃振荡提取数次,分出水层,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至酸性(pH6左右),得黄色沉淀,抽滤,水洗沉淀,再用丙酮洗,干燥后待测。
水层提取液呈红色。
盐酸酸化后得到黄色沉淀。
3 芦荟大黄素的分离和提纯:碳酸钠溶液提取后的乙醚层,用0.25%NaOH振荡提取数次,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至pH约为6,得橙色沉淀。
抽滤,水洗沉淀,干燥后待测。
水层提取液层红色。
盐酸酸化后得到橙色沉淀。
4 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分离和提纯:将步骤3得到的乙醚层用5%NaOH振荡提取数次至无色,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酸化,得黄色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治学院2011届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小白鼠泻下作用的研究——大黄素的提取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专业:系别:完成时间:2011年5月目录摘要 (Ⅰ)关键字 (Ⅰ)1引言 (1)2 材料、试剂与仪器 (1)2.1材料 (1)2.2试剂 (1)2.3仪器 (1)3 提取与分离 (1)3.1 材料的预处理 (1)3.2 溶剂提取 (1)3.2.1混合溶剂提取 (1)3.2.2苯回流提取 (2)3.2.3碱液提取 (2)4结果分析 (3)4.1混合溶剂提取结果分析 (3)4.1.1乙醇(A)和水(B)混合液回流提取结果分析 (3)4.1.2氯仿(A)和乙醇(B)混合溶剂提取结果分析 (4)4.2苯提取结果分析 (5)4.3碱液提取结果分析 (6)4.3.1碳酸钠提取结果分析 (6)4.3.2碳酸氢钠提取结果分析 (7)4.3.3氢氧化钠提取结果分析 (8)4.4结论 (9)5 结构鉴定 (9)5.1 熔点的测定 (9)5.2 颜色反应 (9)5.2.1 Borntrager`s反应 (9)5.2.2 醋酸镁反应 (10)6小鼠实验 (10)7总结与展望 (10)参考文献 (12)Abstract (13)Keywords (13)致谢 (14)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小白鼠泻下作用的研究——大黄素的提取摘要:用六种不同的提取剂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从中药大黄中提取大黄素。
根据各提取剂的不同因素对大黄素提取率的影响,得出大黄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150mL的10%碳酸钠溶液煎煮提取0.5h。
小鼠实验表明大黄素具有的泻下作用较弱。
运用颜色反应和理化常数进行结构初步鉴定。
关键字:大黄大黄素正交试验提取1引言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guticum Maxin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nale Bail l)的干燥根及根茎,分布于陕西、甘肃东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
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泄热通肠、逐瘀通经等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大黄还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抗癌抗衰老等功效。
我国以大黄入药的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大黄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蒽醌类衍生物、茋类化合物、鞣质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等,其中以蒽醌类衍生物为主。
大黄中的蒽醌大部分为结合的蒽醌,少量为游离蒽醌。
结合的蒽醌化合物具有弱酸性,溶于水、乙醇、碳酸氢钠溶液,但在有机溶剂溶解度很小。
游离的蒽醌已溶于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
本实验以大黄素为指标,从溶媒极性、溶媒溶解度、溶媒酸碱度方向入手进行正交优化,筛选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大黄素的泻下作用进行小鼠试验对比,以更好的利用该植物资源。
2 材料、试剂与仪器2.1材料:大黄(市售四川)2.2试剂:无水乙醇(天津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A.R)苯(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 A.R)氯仿(郑州市光华试剂有限公司 A.R)乙醚(天津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A.R)氢氧化钠(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 A.R)碳酸氢钠(天津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A.R)碳酸钠(郑州市光华试剂有限公司 A.R)盐酸(天津永飞化工厂 A.R)2.3仪器:台式离心机(金坛医疗仪器厂) HWS26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一恒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202型电热恒温干燥箱(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生产)WRX-4显微熔点仪(上海易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电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3 提取与分离3.1 材料的预处理大黄→烘箱内烘干4小时→粉碎→试验样品3.2溶剂提取3.2.1混合溶剂提取取大黄20g,用混合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回流提取,回流结束后,得一棕黄色提取液。
将提取液浓缩至小体积,得红棕色浓缩液。
在浓缩液中加入乙醚,滤去残渣得乙醚液。
在乙醚液中加入5%的NaHCO 3溶液,进行萃取,得乙醚层。
在乙醚层中加入5%的Na 2CO 3溶液,得乙醚层和水层。
在水层中加入15%的盐酸溶液使其保持酸性,得一橙黄色混浊液。
将其离心,移去上清液。
余下部分烘干,得到黄色固体,即为大黄素。
称重。
操作流程如下:大黄粗提取物浓缩碳酸钠乙醚层15%大黄素3.2.2苯回流提取方法与2.2.1类似,用苯做溶媒进行提取,余下各步相同。
3.2.3碱液提取取大黄20g ,用纱布包好,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碱溶液在水浴锅中煎煮,煎煮结束后烧杯中得黑红色溶液,将纱布挤干水分,得提取液,浓缩。
浓缩液冷却后,加入15%的盐酸酸化至中性。
余下各步同上。
操作流程如下:大黄粗提取物浓缩碳酸氢钠乙醚层15%大黄素4结果分析4.1混合溶剂提取结果分析以回流时间(A)、溶剂用量(B)和溶剂比例(C)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考察的实验条件见表1。
Table 1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LevelFactorA/h B/mL C/V A:V B1 0.5 100 1∶02 1 80 1∶13 1.5 60 1∶24.1.1乙醇(A)和水(B)混合液回流提取结果分析Table 2 L9(33) orthogonal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resultA/h B/mL V A:V B大黄素/g1 0.5 100 1∶0 0.06672 0.5 80 1∶1 0.02483 0.5 60 1∶2 0.07254 1 100 1∶1 0.08875 1 80 1∶2 0.06366 1 60 1∶0 0.09177 1.5 100 1∶2 0.11718 1.5 80 1∶0 0.12759 1.5 60 1∶1 0.0442K10.1650 0.2725 0.2857K20.2440 0.2159 0.1577K30.2888 0.2084 0.2532R 0.1248 0.0641 0.1282主次水平C>A>B优组合A3B2C1提取率因素及水平Fig.1 Effect of factors and levels on the extracted amount of emodin图1 因素水平对大黄素提取率的影响由图1可知,大黄素的提取过程中,提取率随时间的增加出现有继续增大的趋势,随体积的增加有降低趋势,随溶剂中乙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纯乙醇的提取率最大。
4.1.2氯仿(A )和乙醇(B )混合溶剂提取结果分析Table 3 L 9(33) orthogonal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result1 0.5 100 1∶0 0.01742 0.5 80 1∶1 0.07093 0.5 60 1∶2 0.07674 1 100 1∶1 0.1075 5 1 80 1∶2 0.13546 1 60 1∶0 0.1437 7 1.5 100 1∶2 0.12998 1.5 80 1∶0 0.15449 1.5 60 1∶1 0.1057 K 1 0.1650 0.2548 0.3155 K 2 0.3866 0.3607 0.2841 K 3 0.3900 0.3261 0.3420 R 0.22500.10590.0575主次水平 A>B>C 优组合A 3B 2C 3提取率因素及水平Fig.2 Effect of factors and levels on the extracted amount of emodin图2因素水平对大黄素提取率的影响由图2可知,大黄素的提取过程中,提取率随时间的增加出现最佳值,随体积的增加出现最佳值,随溶剂中乙醇含量的增加仍有增大趋势。
4.2苯提取结果分析以苯为溶媒提取大黄素的结果如表4所示:Table 4 The result of extraction with benzene as solvent.提取时间./h溶媒体积/mL大黄素/g 1 0.5 100 0.0158 2 1 80 0.0370 31.5600.0201提取率因素及水平Fig.3 Effect of factors and levels on the extracted amount of emodin图3因素水平对大黄素提取率的影响由图3可知,大黄素的提取过程中,苯做溶媒时,回流时间为1h ,体积80ml 时提取效率最佳。
4.3碱液提取结果分析以煎煮时间(A)、溶液体积(B)和碱液浓度(C)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考察的实验条件如下:Table5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LevelFactorA/h B/mL C/ %1 0.5 100 52 1 125 7.53 1.5 150 104.3.1碳酸钠提取结果分析Table 6 L9(33) orthogonal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resultA/h B/mL C/ % 大黄素/g1 0.5 100 5 0.01362 0.5 125 7.5 0.03333 0.5 150 10 0.33844 1 100 7.5 0.09835 1 125 10 0.03326 1 150 5 0.08827 1.5 100 10 0.01048 1.5 125 5 0.02709 1.5 150 7.5 0.0263K10.3843 0.1223 0.1223K20.2191 0.0935 0.0935K30.0677 0.4529 0.4529R 0.3166 0.3594 0.2532主次水平B>A>C优组合A1B3C3提取率因素及水平Fig.4 Effect of factors and levels on the extracted amount of emodin图4因素水平对大黄素提取率的影响由图4可知,大黄素的提取过程中,提取率随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随体积增加有增大趋势,随浓度增大有增大趋势。
4.3.2碳酸氢钠提取结果分析Table 7 L 9(33) orthogonal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resultA/h B/mL C/ % 大黄素/g 1 0.5 100 5 0.0516 2 0.5 125 7.5 0.0414 3 0.5 150 10 0.0369 4 1 100 7.5 0.0712 5 1 125 10 0.0863 6 1 150 5 0.0513 7 1.5 100 10 0.0836 8 1.5 125 5 0.0568 9 1.5 150 7.5 0.1798 K 1 0.1299 0.2064 0.1597 K 2 0.2088 0.1845 0.2924 K 3 0.3202 0.2680 0.2068 R 0.19030.08350.1327主次水平 A>C>B 优组合A 3B 3C 2提取率因素及水平Fig.5 Effect of factors and levels on the extracted amount of emodin图5因素水平对大黄素提取率的影响由图5可知,大黄素的提取过程中,提取率随时间增加有增大趋势,随体积增加有增大的趋势,随浓度增加出现最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