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旅游景点垃圾回收处理现状及建议
垃圾处理与回收现状及存在问题初探

垃圾处理与回收现状及存在问题初探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电子与日俱增,而其回收处理与循环利用却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向我国转嫁污染。
一方面,电子垃圾给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也造成资源浪费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国应在立足国情的同时借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完善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实现其产业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关键词:垃圾处理;回收现状;存在问题;初探1导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也在迅猛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的使用率不断增长,由此产生的电子废弃物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世界各国每年产生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吨“电子垃圾”,并且这个数字在逐年攀升。
2我国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及利用现状2.1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及利用方式2.1.1产品再造所谓的产品再造是指把旧产品或者零部件通过整修翻新和质量检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再次使用。
例如美国施乐公司的产品大多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拆解及检查零部件的磨损;西门子公司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回收,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时尽量减少材料和零件的数目,以方便拆装。
2.1.2破碎处理,回收材料芬兰于2001年2月建成世界首家电子垃圾处理工厂“生态电子公司”,采用类似矿山冶炼的生产工艺,把废旧手机、个人电脑以及家用电器进行粉碎和分类处理,然后对材料重新回收利用。
将电子垃圾集中处理,实现电子垃圾处理的产业化是电子垃圾资源化的发展方向。
2.1.3再生利用再生利用是指将废旧产品经过化学处理后,制成新产品或原材料重新使用。
有人曾将显像管含铅的锥管玻璃制成玻璃工艺品;洪亮[9]等对废显像管进行分离,能使99%的材料分离再生,收集的荧光粉可进一步加工使用。
2.2我国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及利用现状目前,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及利用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商贩将部分可回收利用的电器元件经过清洗、修理或重新组装后,转卖进入二手市场或销往农村、小城市等经济欠发达地区。
关于旅游景区生活垃圾中转站规划与配置优化研究

关于旅游景区生活垃圾中转站规划与配置优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呈现出一片良好的发展趋势,同时,我国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乡村旅游也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延伸扩展的方向。
旅游景区的游客逐渐增多,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多,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及处理效果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与游客的体验。
因此,需要结合景区规划、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周边情况等因素设置景区适配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环境。
关键词:旅游景区;生活垃圾中转站;规划与配置优化当前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重视休闲旅游,国内旅游需求量连年递增,我国旅游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尤其城市周边的度假村、农家乐等生态旅游依托自然保护区发展成为现代旅游的发展方式。
长期以来,旅游景区的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就地填埋、自然焚烧等方式处理,部分景区垃圾长期堆积,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与游客的体验,还会对当地的水体资源造成污染,引发疾病传播。
在旅游景区建设垃圾中转站非常必要。
1.限制旅游景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的主要因素多数旅游景区都选择在远离城市的郊区,乡村旅游往往和新农村建设连在一起,景区的规划、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政策引导等因素是建设垃圾中转站的前提条件,建筑设计、设备选型、后期管理也是成功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的重要条件。
因此,完善景区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减少污染,在景区配备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非常必要。
1.环卫设施规划与总体规划的结合旅游景区垃圾中转站的设置需要结合景区垃圾产生的数量来设定处置规模。
垃圾产生的数量是根据景区发展规模、经营结构、常规以及未来的垃圾产量来预测。
若是为乡村旅游,同时还要考虑覆盖当地居住人群量。
因此,景区总体策划应与环卫专项设施(包含垃圾中转站、垃圾桶、公厕等)规划中相结合。
在选择垃圾中转站站址前,切勿由于选址的因素破坏了景区的性质,给景区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布、各项建设带来影响,应当通过恰当的垃圾中转站选址和建设来促使景区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旅游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与解决措施

旅游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与解决措施概述: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传统的旅游模式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一、旅游业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1. 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许多景区为了吸引更多游客,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和改造。
这种过度开发不仅占用了原本自然状态下的土地和水源,还破坏了珍稀植物和动物栖息地。
例如,一些山区因为大量建设导致水土流失、森林退化等问题。
2. 资源浪费与能源消耗在旅游活动中,人们经常乘坐交通工具前往目的地,并在酒店、景点等地方消耗大量能源。
同时,人们还会以购物等方式产生大量垃圾和废弃物,给当地环境造成负担。
3. 污染问题旅游业中存在的污染主要包括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旅游地区常常会因为人员过多、交通拥堵等原因产生噪音,同时,也会增加废水与废气的排放,给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居民健康造成危害。
二、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措施1. 加强管理和监管政府应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与监管,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
执法力度加大,对于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处罚,为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 提倡可持续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是指在满足当前人类需求的基础上,不危害和破坏未来代际生存资源需求能力发展旅游形态。
政府和旅行社应积极推广可持续旅游理念,鼓励游客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例如,提倡低碳出行,倡导旅游者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骑行等方式进行游览。
3.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政府和旅游机构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举办环境教育课程等方式,向社会大众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增强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了解和认识。
4. 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为了促使旅游业更好地实施环境保护,可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对景区门票收入一定比例的投入用于生态修复、整治水源地等工作,引导企业和个人更加注重生态效益以及长期可持续发展。
旅游行业中的旅游环境污染问题及改善方案

旅游行业中的旅游环境污染问题及改善方案一、旅游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和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旅游行业迅速发展。
然而,在快速扩大规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尤其是旅游环境污染。
这些污染问题涉及空气、水源、土壤等多个层面,给目的地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1. 空气污染:大量车辆和机动设备排放出的废气、燃烧排放物以及工业活动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加剧了城市和景区周围地区的空气质量恶化。
2. 水源污染:大量游客使用浴室、洗手间等设施消耗了大量水资源,并且产生了废水。
其中包括含有化学物质、绞肉机渣滓等危险废弃物,进一步造成了对周围水体质量的威胁。
3. 土壤污染:旅游区域因为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频繁,导致土壤的消耗和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大量垃圾产生、人类粪便作物浇灌以及沥青铺设工程都对土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
二、旅游环境污染问题的影响1. 生态系统破坏:旅游环境污染直接造成了目的地周围的生态系统受损。
水质恶化使得许多水生生物失去栖息地,而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将对植被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害虫滋生:旅游区域垃圾积聚和未正确处理的废水,为害虫提供了大量滋养源。
这些害虫极易传播疾病、侵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3. 地方经济受损:旅游环境污染引起当地社会经济效益下降。
景区因为环境问题失去吸引力,游客数量减少,殃及到相关行业和居民收入等方面。
三、改善旅游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案1. 加强管理和监管:政府应该加大对旅游行业的管理力度,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标准,严格控制游客数量,限制酒店开发项目以保护自然资源。
同时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旅游企业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2. 推广可持续旅游:将可持续旅游理念落地实施,通过减少浪费、能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法来降低旅游环境污染。
推广生态游览、生态餐饮等绿色低碳产品,引导游客形成环保消费习惯。
3. 引进清洁技术:在旅游行业中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净化设备等先进技术,减少尾气排放和水污染。
景区垃圾分类工作情况

景区垃圾分类工作情况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景区游玩。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垃圾产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改善景区环境质量,保护自然资源,许多景区开始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工作。
本文将介绍景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将垃圾进行分类,可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同时,垃圾分类还能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垃圾处理的成本。
因此,景区垃圾分类工作对于保护环境、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景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情况1.政府支持政府在景区垃圾分类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了垃圾分类意识,推行了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同时,政府还提供了资金支持,用于建设垃圾分类设施和培训工作人员。
2.宣传教育景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
在景区入口处和各个景点设置了垃圾分类宣传牌,向游客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
景区还开展了垃圾分类主题的宣传活动,吸引游客的参与。
3.设施建设景区建设了垃圾分类设施,包括垃圾桶、垃圾分类回收箱等。
这些设施分别设置在景区的不同区域,方便游客进行垃圾分类。
同时,景区还引入了智能垃圾分类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垃圾分类。
4.人员培训景区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和技能。
工作人员在景区内巡视,及时指导游客进行垃圾分类,并对分类错误的垃圾进行重新分类。
三、景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景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景区内的垃圾数量明显减少,垃圾处理效率大大提高。
其次,垃圾分类使得可回收资源得到有效回收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
再次,景区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游客的满意度和重游意愿也得到了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虽然景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游客的垃圾分类意识较低,很多人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缺乏了解。
景区内废弃物处置方案

景区内废弃物处置方案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旅游胜地观光游览。
然而,大量的游客也带来了大量的垃圾和废弃物,如何有效处理和处置废弃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景区内废弃物的处置方案。
1. 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一种有效的废弃物管理方式,将不同种类的废弃物分别存放和处理,可以最大化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景区内应建立垃圾分类设施,并对游客进行细致的分类指导。
例如,可以设置垃圾桶,标明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物质等不同分区,游客投放垃圾时,根据标识进行分类。
2. 厨余垃圾利用景区内的厨余垃圾通常是由景区内的餐馆、食堂等产生的,这些食品垃圾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
可以将厨余垃圾利用作为一种资源化管理方式,通过发酵、堆肥等处理方式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景区内的花草树木等的肥料。
如此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污染,还可以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
3. 化学品处理由于一些游客常常会携带一些化学品,如口红、香水等,这些化学品如果随意扔掉将会严重影响环境。
因此,景区内应设置专门的化学品回收站,接收游客携带的化学品,对这些化学品进行专门的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4. 废纸处理景区内通常会发放宣传册、地图等资料,这些资料一旦使用完毕,就会产生大量废纸。
因此,景区应当设置专门的废纸回收站,收集这些废纸并进行合理的管理。
一些废纸可以进行再利用,如制作环保袋、书签等小物件。
5. 环保宣传最后,景区还应进行环保宣传工作,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宣传标语、环保提示牌等方式,引导游客遵守环保规定,做好废弃物的分类和垃圾的投放。
综上所述,对于景区内废弃物的处理,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利用、化学品处理、废纸处理以及环保宣传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案。
景区应当加强废弃物管理工作,保障景区内环境的卫生和整洁,并为游客提供一个绿色和谐的旅游环境。
景区垃圾处理方案

景区垃圾处理方案景区垃圾处理方案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景区旅游,但也带来了大量垃圾的问题。
如何处理景区垃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提供一个全面的详细方案。
一、垃圾分类首先,必须进行垃圾分类。
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收集。
这有助于减少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设立收集点在景区内设立多个收集点,方便游客随时丢弃垃圾。
同时,在每个收集点设置不同颜色的废品桶,以便游客进行正确的分类投放。
三、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在景区内设置指示牌和标志,提醒游客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此外,还可以在景区内播放相关宣传视频或广告,增强游客环保意识。
四、建立回收系统建立回收系统是解决景区垃圾问题的关键之一。
可以与当地环保部门合作,建立废品回收站,并与周边社区合作,将回收的废品进行再利用或销售。
五、加强清洁工作景区垃圾处理方案中,加强清洁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景区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清洁工人对景区进行全面清扫和消毒,确保景区环境卫生。
六、采用新技术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可以采用一些新技术来解决景区垃圾问题。
例如,在景区内设置智能垃圾桶,可以自动识别垃圾种类并进行分类投放;使用垃圾压缩机可以减少垃圾体积,并提高运输效率。
七、开展志愿者活动开展志愿者活动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
可以邀请当地社会组织或学生团队参与到景区垃圾处理中来。
这不仅可以减轻管理部门的压力,还可以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解决景区垃圾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
通过正确分类、设立收集点、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回收系统、加强清洁工作、采用新技术和开展志愿者活动,可以实现景区垃圾处理的良好效果。
旅游行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改进建议

旅游行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改进建议一、旅游行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了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
然而,旅游行业在带来经济增长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保护问题。
以下将针对旅游行业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1. 过度开发与资源消耗一些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因过度开发而面临严重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消耗问题。
大量土地开垦、森林砍伐、海滩填埋等不可持续性做法导致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甚至灭绝。
2. 污染与废弃物处理在旅游景点,大量游客造成了城市垃圾堆积、水污染以及能源资源浪费等问题。
例如,大规模停车场和酒店集聚区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空气污染。
此外,由于缺乏合理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和制度,大量塑料袋、纸张和食物包装盒浪费到处可见。
3. 珍稀动植物保护旅游景区通常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珍稀的动植物物种。
然而,游客的涌入给这些生物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观赏、触摸和捕捉行为不仅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还可能导致野生动植物的死亡和灭绝。
4. 水资源管理一些旅游地区面临水资源紧缺问题,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或季节性人口增加时。
大规模酒店、度假村和高尔夫球场通常需要大量水资源,从而加剧了当地居民的用水困境并对周边环境造成压力。
二、改进建议要解决旅游行业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和游客。
下面是几点改进建议:1. 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政府应制定并执行相关法规和政策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同时,推动旅行社和酒店等企业实施可持续旅游经营模式,提倡环保建筑和设施,优化能源消耗和废物管理。
2. 加强教育与意识增强游客在旅行前和旅途中都应接受相关环境保护教育。
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可以合作,在旅游景区设置宣传展览、标志牌和信息板,向游客普及环境知识并倡导可持续的旅行行为。
3. 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将旅游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鼓励开展有益于社区和环境的旅游活动。
例如,推广公平贸易产品和本地手工艺品,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发展
西南地区旅游景点垃圾回收处理现状及建议
杨旭东黄燕芳陈康樊宏超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重庆40246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欲望也进一步提升。
景区游客增多,为各个旅游景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西南地区景区众多,一直以来都是国内游的热门地区,对此希望通过对西南地区旅游景点垃圾回收的处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景区垃圾回收处理的建议,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以提升景区形象和服务质量。
关键词:垃圾回收;绿色;环保;旅游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ki. 1672-3198. 2016. 21. 013
1西南地区景区垃圾回收处理现状
从近几年的社会报道中可知,景M垃圾回收处理的不到位已经是很多景区广泛存在的问题e这一问题 不仅与景区管理体制有关,也与景区的商户和游客有很大关系。
对此,笔者通过实地走访、网络调查、问卷 调查等方式主要对西南地区的磁器口等十个景区的垃 圾回收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e
1.1景区自身管理对垃圾回收处理现状的影响
景区自身管理对垃圾回收处理现状的影响主要表 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垃圾桶设置上看,部分景区垃圾桶设置的数M和游客人数不相符,存在间距过大或过小等放置不科学问题;垃圾桶的设计未能兼顾观赏性与实用性,且垃圾桶指示标准模糊6二是清扫制度 方面,大多数的景区采用的是一人全班制,清扫人员的 工作任务重,工资待遇不高,这将降低其工作积极性s 三是在宣传、检察力度方面,部分景区在内部有较多的 宣传标语,缺少对环境的检查监管a
1.2景区商户对景区垃圾回收处理现状的影响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旅游景点的垃圾更多的来自于景K内的商户而不是游客&尤其是餐饮业和酒店等行业,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庞大且不主动清理。
但相 关部门却未对这一社会现状引起重视,导致大多数景区对商户疏于管理。
1.3游客对景区垃圾回收处理现状的影响
一般来说游客在景区旅游留下的垃圾主要是食品 包装、餐盒、竹签、水瓶和烟头等。
游客的素质影响了他们是否会将垃圾扔进垃圾桶里。
从调查的结果可知,大部分的游客会将垃圾扔到垃圾桶中,但是部分中 老年人会因生活习惯等原因不能将垃圾合理的放人垃 圾回收处。
2优质景区垃圾回收处理的经验
2.1丽江大研古城景区
在黄金周7天时间里,大研古城共产生了近300吨垃圾,平均每天42吨。
但城内基本看不到垃圾成堆的现象。
大研古城一天安排三批环卫工人轮班倒,这减轻 了环卫工人的压力。
对于景区内的商户,集中时间倾倒 垃圾,并规定了垃圾存放区域。
环卫公司每天出动13 辆垃圾清运车,分时段清运垃圾。
在垃圾桶的设置上,密度大数量多,随处可见爱护景区环境的标语u
2.2阿坝九寨沟景区
九寨沟景区在全国率先采取控制游客数量的措施,拆除了沟内所有经营场所,实现了游客“沟内游、沟 外住”。
还实现了景区内污染“零排放”,导入IS014001
28 现代商贸工业丨2016年第21期环境管理体系和IS09001质M管理体系,完成了资源 调查,建成了生态监测站。
游客中心统一设置购物点,集中管理的方式很好的保护了景区环境。
3关于景区垃圾回收处理的建议
3.1科学设置垃圾桶
权衡景区游客数量与产生的垃圾数量,避免垃圾 桶设置过密或过疏,在人流量大的路口多设置垃圾桶。
在垃圾桶的设计上,以实用为主,尽可能的兼顾垃圾桶的美观性。
垃圾桶上的标示应更详尽,以引导游客分 类投掷垃圾,景区的垃圾种类相对单一,可针对景区垃圾类型设计新型垃圾桶,便于景K垃圾的回收处理。
3.2合理安排清扫制度
建A:合理的清扫制度,科学安排环卫工人的工作,提高其工作热情。
可将景区的门票收人中的一部分作为环卫基金,提高环卫工人的福利待遇。
建立志愿者 组织,募集志愿者在景区清扫压力过大时,缓解环卫工 人工作压力。
3.3加强对商户的管理
对景区内的商户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景区商户 的数量和经营场所的面积,要求商户对其经营所产生的垃圾实施清洁包干。
设置集中的商业区,便于对景 区商户的集中管理。
建立商户评估机制,对于不能执行景区要求的商户进行处罚。
在环境维护上,发动商 户主动参与到景区环境维护工作中来,对于在环境维护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商户给予一定的奖励。
3.4建立奖惩机制
建立相应的奖励和处罚机制,对于能很好地维护景区环境,将垃圾自觉扔至指定位置的和能主动捡拾乱扔的垃圾的游客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奖励纪念品或直接进行现金奖励等;对于破坏景区环境的游客进行一定的处罚,如义务捡拾垃圾等《
3.5提高游客环保素质
要想实现旅游垃圾最终处置量最小的目标,就必须 从游客这个源头,减少旅游垃圾的产量,这是提高解决 景区垃圾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应在景K内多设置 关于爱护景区环境的标语,并通过景K门票、户外广告、播放环保视频等方式加强宣传,引起游客的重视。
通过 宣传教育提_游客素质是最有实施性的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黄成林.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
DQ.灾害学,2003,18(4) :80-84.
[2幻刘皓雯,刘守江.31慕国道及2:17省道雅安至稻城段旅游垃圾问题与治理[J].四川环境,2015,3.1(3 ):91-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