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4.4 综合实践课《一亿有多大》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4.4 综合实践课《一亿有多大》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亿的数值意义。
2.掌握亿、千万、百万、十万、万的数位并能写出各自的位数表达式。
3.通过实例感受一亿的数量大小,培养数感。
二、教学内容综合实践课《一亿有多大》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亿、千万、百万、十万、万的数位及位数表达式。
2.培养数感,感受一亿的数量大小。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首先,在黑板上写下“1”和“100”,向学生展示这两个数字的巨大差别,并问学生:“你们感觉这二者之间隔了多少个数字呢?”引导学生思考对数的数量级作用的认识。
接着,老师出示抹有数字的卡片让学生自行分类整理,以此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数位之间的认知。
4.2 学习1.了解一亿的数值意义。
让学生回忆一下“亿”这个词在每天的生活中出现的场景,例如电视里的股市指数、政府投入的资金等等。
提问:“你们知道‘亿’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吗?”告诉学生:“我们的国家人口有十几亿,那么究竟是多少人呢?”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亿是多少,多少个亿可以组成一万亿等等,来感受一亿的数量大小。
2.掌握亿、千万、百万、十万、万的数位并能写出各自的位数表达式。
在黑板上绘制一个查询电话号码的图式,并让学生指出其中的“亿”和“万”的位置,并补充其他位数的名称。
逐个位数进行讲解,重点讲解亿、千万、百万、十万、万数位3.通过实例感受一亿的数量大小,培养数感。
通过实物,比如豆子、泡泡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亿的数量大小。
例如:让学生算出一亿颗豆子放在一个教室里是什么样子,一亿个泡泡排成一条线会有多长等等。
4.3 拓展1.对于超过一亿的数字应该怎么称呼?2.如果将各种数字列举出来从小到大排序,一亿属于哪个级别?4.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亿、千万、百万、十万、万等数位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对数的数量级作用的认识。
五、作业1.计算一亿除以1、10、100、1000、10000分别得几亿、千万、百万、十万、万。
人教版数学下册四年级:第4单元《 把一个小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导学案

第六课时把一个小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学习内容:P62页例6、例7学习目标:1、能熟练说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这个规律把小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学习重难点: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一、【自主学习】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把3.6扩大()倍是36 (2)把3.14扩大100倍是()(3)把30缩小()倍是0.03 (4)把42缩小()倍是0.0422、按要求填表小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二、【合作探究】1、看课本第62页例6,回答问题: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把它扩大10倍,就是把它()10,只要把0.01的小数点向()移动()。
把0.01扩大100倍,就是把它()100,只要把0.01的小数点向()移动()。
把0.01扩大1000倍,就是把它()1000,只要把0.01的小数点向()移动()。
小结: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用这个数分别()10、100、1000……,也就是将小数点向()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即一个数扩大到它的几倍,就用这个数()几。
2、看课本第63页例7,回答问题:1,就是把它()10, 只要把1把1平方米缩小到它的10的小数点向()移动()。
1,就是把它()100, 只要把把1平方米缩小到它的1001的小数点向()移动()。
小结: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就是用这个数分别()10、100、1000……,也就是将小数点向()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位数不够的用“0”补足。
3、练习:4.43×10 = 32.7×100 = 10.47×1000=38.5÷10= 54.7÷100 = 1.18÷1000=三、【课堂小结】一个数扩大到它的几倍,就用这个数()几,即小数点的位置向()移动,一个数缩小到它的,就用这个数()几,即小数点的位置向()移动。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导学案

《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导学案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难点:小数小数部分的读法教学具准备:小数计数器学法指导:教师引领,学生探讨一、导入定向1、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2、学案导学(1)、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2)、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3)、怎样写小数,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二、自主探究1、小数的组成12 . 79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2、小数的读法整数按整数部分读,小数按小数部分读3、小数的写法根据读法的要求进行三、展示交流1、小数的组成2、小数的读写法四、精讲点拨小数的读法:整数按整数部分读,小数按小数部分读。
尤其是中间或者末尾带“0”的五、反馈练习1、读出下面各数(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2、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六、快乐回顾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又收获了哪些有关小数的快乐?教后记——《小数的意义》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3、能正确的读写小数,并能区分小数的计数单位与单位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性质难点:小数计数单位与数位的不同教学具准备:小数数位器多媒体课件学法指导:教师展示、学生交流一、导入定向1、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的不同。
2、学案导学(1)、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2)、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3)、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4)、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中国的热极—认识负数1正负数的意义导学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四、中国的热极—认识负数1.正负数的意义【学习内容】信息窗(56---57页)【学习目标】1、在生活中寻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2、通过观察温度计,学会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快快行动起来吧,加油!1、晚上七点半看中央台天气预报,并记录下面一些大城市的气温情况。
北京( ) 山东()哈尔滨()乌鲁木齐()上海()长春()2、“℃”这个符号你认识吗?它表示什么意思?二、预习导航探究新知要用心呀!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1、观察温度计,你怎样表示出零上13℃和零下3℃?2、从下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3、你能把上图中出现的温度进行分类吗?4、你能读出这些温度吗?试一试。
小结:“十”不是加号,表示( )号,“一”不是减号,表示( )号。
+13℃还可以写成13℃,也就是( )号可以省略不写,(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王叔叔开了一家超市,今年三月份赚了2500元,四月份赔了1000元。
(1)你能用正负数把它们表示出来吗?(2)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3)小结: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 )数。
三、学习体会相信自己,你会做得更好!这节课我学会了用( )数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 )号,“—”是( )号,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
四、当堂达标 (20分) 挑战自我,向前冲!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要求分类(4分)+4 -8 +2.8 +98 -21 0 -9.4 7 -20 +16 -15.7正 数 负 数2、判断 (8分)(1) 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 ) (2)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 )(3) 因为正号通常可以省略不写,所以负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 )(4)0可以看成正数,也可以看成负数。
( )3、如果向东运动4m ,记作4m,那么向西运动5m ,应记作( )。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单元教学总述单元内容导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
小学阶段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对数系加以扩展,为中学学习有理数打下基础。
由于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学生也经常有机会接触小数,学习一些小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小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同时对数的认识范围加以扩展。
二是会运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经常遇到有关小数的问题,所以有必要系统学习小数,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单元内容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2.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读写小数。
3.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4.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5.理解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小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能对同一数量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改写、换算。
6.能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对一个小数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能将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单元重难剖析重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能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1.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与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区别。
单元结构导图课时教学设计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课时1 小数的意义(2)引导学生明确:110米可以用0.1米表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通过自学,交流,探讨出小数的性质。
2. 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
学习重难点:1.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2. 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一、【知识链接】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位。
2、0.328是由3个( )、2个( )、8个( )组成的。
0.5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0.03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3. 填小数或分数。
104米=( ) 0.45米=( ) 100076米=( ) 10027=( ) 0.08=( ) 0.9=( ) 二、【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38页(例1、例2)的内容,自学完成下面的问题。
(学生观察米尺)问题: 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2.50元就表示2元5角0分,2.5元就表示2元5角, 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2、比较0.1m 、0.10m 和0.100m 的大小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因为1dm=10cm=100mm,所以0.1m=0.10m=0.100m 。
3、比较0.3和0.30的大小0.3是3个;0.30是30个,也就是3个。
所以0.3=0.30。
因为 1分米= ()厘米=()毫米所以 0.l米= ()米= ()米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规律: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三、【自主探究】1. 把0.70和1050.900化简(1)0.70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2)1050.900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说出你得到了什么结论?0.70是70个(),0.7是7个(),因为70个1/100是7个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强调:今后在一般计算时,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都要化简。
(完整版)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推荐文档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一、指导思想:课标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
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精习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pdf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pdf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会比较和排序分数。
2.能够计算分数的加减法,有较好的运算能力。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分数的概念,认识分数的大小关系。
2.分数的加减法,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应用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的大小比较。
2.教学难点:分数的实际运用,如何将所学数学知识引导到生活中实际运用。
四、学习方法本单元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关系。
2.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多做练习,熟能生巧。
3.应用题中要注意题目叙述,在解决问题时要仔细理解题意,找出问题的本质。
五、教学流程1. 分数的概念1.引入: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程度。
2.学习:老师讲解分数的概念和基本符号,学生跟着老师认真听讲。
3.互动:老师与学生互动讨论常见分数问题,如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2. 分数的加减法1.引入:通过实例引入分数的加减法。
2.学习:老师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学生跟随老师计算。
3.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分数的加减法练习。
3. 应用题1.引入:通过生活实际例子引入应用题。
2.学习:老师讲解应用题题目,学生仔细听讲。
3.讨论:学生自行组队讨论解题思路,并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
4.总结:老师总结分析题目,求得正确答案,并总结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教学评估1.学生学习笔记、作业和课堂参与度。
2.分别出相应难度的练习题和考试题进行测试,以测试学生此单元学习情况。
以上就是本导学案,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掌握分数的相关概念和运算方法,同时在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用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使用时间:设计人:审核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温馨寄语:我自信,我学习,我展示,我快乐!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0页的例1。
用红笔勾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合作探究,并总结方法。
2、针对自主探究找出疑惑点,课上组内交流,解疑答惑。
学习目标:1、能说出小数的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
2、能说出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一、自主学习动手量课桌、书本的宽度,发现了什么?二、合作探究1、举例说明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2、举例说明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3、举例说明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4、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交流展示1、讨论为什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分别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2、为什么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四、课堂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五、课堂检测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等。
2、相邻两个小数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3、用分数和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四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第二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使用时间:设计人:审核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温馨寄语:我自信,我学习,我展示,我快乐!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2、53、54页的例2、例3。
用红笔勾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合作探究,并总结方法。
2、针对自主探究找出疑惑点,课上组内交流,解疑答惑。
学习目标1、能正确读出小数。
2、会正确写小数。
一、知识链接1、0.15是()位小数,表示()分之();0.008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2、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自主学习1、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举例说明。
2、整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3、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为什么?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1、试着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2、你们组认为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3、你们组认为怎样写小数,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四、课堂小结(1)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2)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五、课堂检测1、读出下面各数(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6.772读作:(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29.46读作:2、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十点零零二零点零一四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 小数的性质 使用时间: 编写人: 审核组长: 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学习目标:1. 通过自学,交流,探讨出小数的性质。
2. 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
教学重难点:1.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2. 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准备:米尺、小黑板 一、【知识链接】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位。
2、0.328是由3个( )、2个( )、8个( )组成的。
0.5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0.03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3. 填小数或分数。
104米=( ) 0.45米=( ) 100076米=( )10027=( ) 0.08=( ) 0.9=( )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58.59页的内容,自学完成下面的问题。
(学生观察米尺)A 、0.1米是几分之几米( 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 分米)B 、0.10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 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 厘米)? 10个1/100米就是多少厘米?( 厘米)C 、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 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 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 毫米) 因为 1分米= ( )厘米=( )毫米 所以 0.l 米= ( )米= ( )米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 ) 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 规律:在小数的( )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合作探究】1. 把0.70和1050.900化简进行例2可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0.70应怎么化简? 依据是什么? (2)1050.900应怎么化简? 依据是什么? (3)小组合作,说出你得到了什么结论?0.70是70个( ),0.7是7个( ),因为70个1/100是7个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4)强调:今后在一般计算时,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都要化简。
2.出示例3 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数的小数。
思考:改写时根据什么才能做到不改变小数的大小?( ) 0.2= 4.08= 3=四、【拓展延伸】“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做到哪些?改写小数的依据是什么? 六、【课堂检测】化简下面各小数:0.40 1.850 2.900 0.506000.090 10.830 12.000 0.070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使用时间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学习内容:p44页例4学习目标:能正确迅速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重难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迅速比较小数的大小一、【知识链接】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1000 500 899 1001 832 8231000 2000 523 524 2456 2467二、【自主学习】1、老师带了300元钱去买自行车,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286元,请问老师带的钱够吗?2、小明带了14元8角到超市买一支钢笔,结果发现一支钢笔的价钱是13.5元,小明带的钱够吗?说说你是怎么比较这些数的大小的?三、【合作探究】1、观察课本第60页主题图,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2、说说你是怎么给他们排出名次的?3、总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部分,整数部分的那个数就。
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的那个数就。
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字的那个数就……四、【拓展延伸】1、比较下面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3元 2.6元 6.35米 6.53米4.723 4.79 0.458 0.542、下面方格能填哪些数字?(可以填的数一个都别漏哦!)3.□7 〉3.27 45.16〈 45.1□13. □5 〉13.75 0.62 = 0.62□五、【课堂小结】我学会了六、【课堂检测】1、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5 0.305 0.53 0.0530.6 0.63 1.26 0.7042、在○里填上“〈”、“〉”“﹦”。
3.01○3.10 9.6○6.94.08○4.807.89○7.98 1.607○1.76 7.100○7.15角○0.4元5千克○500克4分米○0.4米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课时小数点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使用时间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学习内容:P61页例5学习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一、【知识链接】1、小数的性质是什么?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3、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0.54○0.540 2.8○2.800 3.26○32.6 6.19○61.9小结:一个小数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没有变,是因为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61页例5,回答问题:① 0.009米=()毫米② 0.09米=()毫米③ 0.9米=()毫米④ 9米=()毫米三、【合作探究】1、从上往下观察,从0.009米变成0.09米,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
因此,小数点向移动一位,小数就到原数的倍。
同理,比较①和③,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
比较①和④,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
从下往上观察,小数点的位置依次向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2、练习: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向右移动两位是()0.3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是3.05,向左移动()是0.0305,向()移动()是305,向()移动()是30.5。
3、小结:小数点移动要牢记:右移,左移。
移动一(二、三……)位是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位数不够用补位。
四、【拓展延伸】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五、【课堂小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六、【课堂检测】1、填空(1)把6.2扩大()倍是62。
(2)把59缩小到它的()是0.59。
(3)0.28去掉小数点得(),原数扩大了()倍。
(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
2、判断(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1/1000()(2)、3.69扩大1000倍是36.9。
( )(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六课时把一个小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使用时间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学习内容:P62页例6、例7学习目标:1、能熟练说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这个规律把小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学习重难点: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一、【自主学习】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把3.6扩大()倍是36(2)把3.14扩大100倍是()(3)把30缩小()倍是0.03(4)把42缩小()倍是0.0422小结:到原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