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锚_土钉_技术在翻车机室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喷锚结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应用

喷锚结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应用

喷锚结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应用摘要:介绍某基坑支护设计与开挖施工过程,在分析场地土层性质的基础上,采用喷锚支护措施和土钉墙支护技术,制定合理实用的施工方案,以简单的施工技术和较低工程造价成功处理该基坑的开挖支护工作。

关键词:深基坑;地质条件;喷锚及土钉墙支护;基坑变形监测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湛江市德祥花园商住楼工程场地原属海湾滩涂,后经吹填(砂)土和人工拖填土堆高平整。

场地较平坦,地面相对高差约1.0—1.7m。

各土层岩性及物理力学特征经研究参考如下:(1)人工填土层:场地地表均有分布,色较杂,以浅灰黄~黄色为主,局部深黄色,稍湿,松散。

总体下部为冲填砂土,上部为拖填粉质粘土组成。

局部含少量建筑垃圾等。

层厚4.00~7.80m。

(2)淤泥质粉质粘土:其成份复杂,含有机质(包括腐木碎屑等),以淤泥质粘土为主,次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见淤泥质粉,细砂或淤泥,泥炭土等,呈互层,透镜体或混杂产生,颜色为灰~深灰色,局部灰黑色,软塑。

层厚1.20~13.80m。

(3)中砂: 浅灰色,局部灰色,饱和,松散,稍密。

主要由中砂粒,次为细粗砂粒组成。

局部过渡过细,粗砂。

该层上部局部含较多淤泥过渡为淤泥质细,中砂。

该层层厚1.50~15.80m。

(4)粘土: 灰色,可塑,局部过渡为粉质粘土。

层厚0.80~6.20m。

(5)粘土及粉质粘土:浅灰杂浅红色,局部浅灰黄,浅黄杂浅红,浅灰白色,可~硬塑。

层顶埋深15.60~26.50m。

场区内无断裂构造带等不良地质现象,属II类稳定场地。

1层上部通常不含自由水,其下和2(淤质砂处),3层为孔隙潜水,大气降雨是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

终孔测得混层水位埋深2.80~3.90m。

2、地表及地下水的处理根据《德祥花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地下水的治理提出如下处理方案:(1)采用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做超前支护和止水帷幕。

(2)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每开挖一层土方均应沿坑底设置临时集水井、排水沟等。

土钉墙+喷锚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土钉墙+喷锚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土钉墙+喷锚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摘要:笔者根据自身对这土钉墙喷锚支护的认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把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相结合,以施工工艺流程为主线,对施工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为以后在章丘区域的基坑支护施工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深基坑;土钉墙;喷锚;施工技术;质量问题;预防措施1引言深基坑支护的选型有排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逆作拱墙、土钉喷锚和以上形式的若干组合等形式。

施工单位应在深入掌握水文、地质资料和周边环境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的选型、论证与优化。

实践证明,土钉喷锚支护具有支护效果好、用料省、施工简单,有利于机械化操作,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2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章丘区枣园街道摩天岭社区以北,S244省道和S102省道交叉口向北500m路西。

共12栋小高层公寓楼,筏板基础;3栋3层公建,条形基础;总建筑面积15.8万平米。

根据建筑设计高差计算,基坑开挖深度5.45~6.55m。

基坑东侧槽底边线距S244省道47.0~48.6m,东侧南段距中水管道14.00m;基坑南侧槽底边线距规划道路14.5m,距中水管道15.80m;基坑西侧槽底边线距现状道路19.80~23.40m,南段距中水管道10.0~13.90m;基坑北侧槽底边线距规划路23.40m。

场内施工道路设置在基坑开挖边线2.0m之外,宽度5.0m,限荷30kPa。

3工程地质条件3.1地质条件本工程场地地层自上而下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ml)厚度:0.30~6.70m,平均0.79m。

该层填土回填年限10年左右,属欠固结土,结构松散,均匀性差;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4-3al+Pl)黏性土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稍有光泽反应。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80~4.20m,平均2.45m;石炭系泥质砂岩、泥岩、砂岩组成,全~强风化,泥质结构,为极软岩。

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1土钉墙支护的特点土钉墙支护法,以尽可能保持、显著提高、最大限度地利用基坑边壁土体固有力学强度,变土体荷载为支护结构体系一部分。

喷射混凝土在高压气流的作用下高速喷向土层表面,在喷层与土层间产生“嵌固效应”,并随开挖逐步形成全封闭支护系统;喷层与嵌固层同具有保护和加固表层土,使之避免风化和雨水冲刷、浅层坍塌、局部剥落,以及隔水防渗等作用。

土钉的特殊控压注浆可使被加固介质物理力学性能大为改善并使之成为一种新地质体,其内固段深固于滑移面之外的土体内部,其外固端同喷网面层联为-体,可把边壁不稳定的倾向转移到内固段及其附近并消除。

钢筋网可使喷层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和柔性,能有效地调整喷层与土钉内应力分布。

2土钉墙边坡支护的机理土钉墙加固与传统的护坡和挡土墙支撑机理不一样,土钉墙在边坡的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加固区,由于很密的土钉锚杆的作用,滑移面不可能出现在加固区,只能产生于非加固区,从而使滑移面远离边坡,达到稳定边坡的目的,加固区的整体稳定,包括加固区抗倾覆与抗滑移问题,用增加加固区的宽度和底排土锚杆打成向下倾斜穿过滑移面等措施来解决,土钉墙通过下述几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使边坡周边土体形成加固区。

2.1锚固作用密布的锚杆与砂浆柱体相结合对周围土体产生有效的锚固作用,限制了砂浆柱体周围的土体变形。

①土钉不需要施加预应力,而是在土体发生变形后使其承受拉力工作;②土钉支护在边坡中比较密集,起到了加筋的作用,提高了土的强度,为被动受力机制。

由于土钉在全长范围内与土体接触,其荷载传递沿整个土体进行。

2.2土钉浆孔对土体的挤密作用由于土钉锚杆的密度比较大,挤密作用的影响也较大,使加固区的土体比非加固区土体密度大。

密集的土钉与土钉之间土形成复合土体,其结构类似重力式挡土墙,个别土钉的破坏不会使整个结构的功能完全丧失。

2.3护坡作用土钉墙的面层不是主要受力结构,其主要作用在于保持土体的局部稳定性。

喷锚在基坑护工程中的应用

喷锚在基坑护工程中的应用

喷锚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孙际宣喷锚支护属边坡稳定式支护结构体系,系在基坑开挖边坡表面铺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并在其上成孔,埋设预应力锚杆,借助锚杆与周围土体间的粘聚力,使具有更大的锚固力与边坡土体共同工作,组成稳固的复合体,对其边坡起维护作用,使边坡土体获得稳定。

喷锚的构造及特点构造要求:喷锚支护由预应力锚杆、钢筋网、喷射砼面层和被加固土体组成,墙面可做成直立壁或1:0.1~0.7坡度,锚杆应与面层连接,设置锚板加强钢筋(或腰梁)与锚杆连接。

锚杆宜用锚索或钢筋,钢筋直径为16~32mm,锚杆所需长度根据边坡土体稳定情况由计算确定,间距一般为2.0~2.5m,钻孔直径宜为80~150mm。

注浆材料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沙浆,其强度等级不低于M25,喷射砼面层厚度:对一般土层为100~200mm,对风化岩不少于60mm,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钢筋网一般不宜小于φ6@200×200mm的网眼,在面层的上部应向上翻过边坡1.0~1.5mm,所形成护坡顶。

向下伸至基坑底以下不小于2.0mm,以形成护脚,在坡顶和坡脚应做好防水。

其特点:①、能在地层开挖后,立即提供支护能力,有利于保护地层的固有强度,阻止地层的进一步扰动,控制地层变形的发展,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②、改善岩土体的应力状态,使其向着有利于稳定的方向转化。

③、锚杆的作用部位,方向、参数、密度和施作时机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设定和调整,能以最小的支护抗力,获得最佳的稳定效果。

某二期二区工程,由3栋31层,1栋26层和1栋4-12层共5栋组成,有地下室2层基坑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基坑面积9870㎡,周边长394m设计开挖深度9.45~9.95m。

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

B6-B10一段70m范围内,因有市政箱涵及基坑底有大量垃圾土,及被市政道路市政道路市政道路图1:基坑平面布置分段支护、变形监测示意动土压力减弱,故采用预应力锚索代替土钉及喷锚支护。

浅谈锚喷技术在基坑支护的应用

浅谈锚喷技术在基坑支护的应用

浅谈锚喷技术在基坑支护的应用摘要:锚喷支护技术是国外70年代开始应用的新兴支护技术。

本文介绍锚喷支护技术的特点,其及在基坑支护的应用。

关键词:锚喷基坑支护应用锚喷支护技术是国外70年代开始应用的新兴支护技术,80年代引入我国,主要在治理边坡、隧道支护等大型土木工程中应用;90年代才开始应用于房屋建筑基坑支护,由土层锚杆与挡土板共同组成支护结构。

本文介绍锚喷支护技术的特点,其及在基坑支护的应用。

一、基坑锚喷支护的技术特点喷锚(网)支护是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联合支护的简称。

作为一种先进的支护(加固)技术,在高边坡和大跨度地下工程中,特别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通过喷锚网作用,形成喷射混凝土、锚杆(索)、钢筋网与土体共同作用的主动支护体系,最大限度地利用边壁土体的自承能力,变土体荷载成为支护结构物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新型的支护作用机理,它取代了传统的桩、板、墙、撑或桩锚、板锚、墙锚、撑锚的支护方法。

作为喷锚网支护技术,目前尚无成熟的理论及计算方法来进行设计计算,比较保守的计算方法是将喷锚网及锚杆作加固的土体,看到一重力式挡土墙,根据所配置的支护参数,进行支护体系的内部稳定性验算,用边坡滑体力矩平衡法进行外部稳定性验算。

1、喷锚(网)支护在受力和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1)喷锚网结构通过锚杆和压力灌注水泥砂浆使其与土体紧紧结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形成了喷锚网复合体,是一种主动受力体系。

它使被加固的土体整体化和结构化,显著地提高了被加固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喷锚网支护通过锚杆和钢筋网焊接连在一起,形成分布式多点铰接连续板结构。

喷层具有足够的柔性,允许土体有一定的变形和位移。

各节点受力可自行调节,从而重新调整结构受力状态,使结构受力处于最佳(应力分布均匀)状态,局部不会产生偶然过载。

(3)喷锚网结构联合作用,侧压力通过结构传递回稳定土层,将原产生的土体一部分变成支护结构,充分利用和加强土体自身的承载能力。

土钉墙支护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土钉墙支护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土钉墙支护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桩基土钉墙是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形式,其已在国内外许多基坑支护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核心技术经济效果。

土钉墙典型由钻孔注浆式土钉、原位土体和喷射混凝十面层组成,对干打入式十钉或打入注浆式十钉和的面层同样可以使用。

土钉墙施工工艺要求土体具有临时自稳能力,以便有一定的时间施作土钉墙,因此对土钉墙适用的地质条件加以限制。

从目前仍然的应用情况来看,土钉墙单独作为支护结构,深度一般在10m以内,所以对基坑深度加以限制;当土钉围墙与其他支护结构形式联合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对于无胶结砂层、砂砾鹅卵石层和淤泥质土,土钉成孔困难,不宜采用土钉墙;对于不能临时自稳的软弱土层,土钉墙施工单位无法实现,所以不能采用土钉墙支护。

从许多工程经验和教训来看,土钉墙的破坏几乎均是由于水的作用,水使土钉墙产生阿提斯鲁夫尔谷,引起整体或局部破坏,因此规定采用土钉墙工程必须降水,且不宜作为挡水结构中。

与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灌注桩挡墙不同。

土钉墙支护的嘴混凝土面层并不是支护结构的主体,而且整个支护是与基坑挖土过程同时完成的(图1-6)。

常用的土钉是钻孔注浆钉,以变形钢筋为中心钉体。

在成孔困难的支离破碎砂土、软黏土中也可击入钢管作为钉体然后注浆(管壁有出浆孔)。

不注浆的击入钉可用角钢作钉体,它能立即起到稳定显现出来土体的作用。

土钉支护的施工单位速度快、用料省、造价低;与桩墙支护相比,工期常可缩短一半以上,成本大概只有1/3。

土钉支护可以紧贴已有工程施工建筑物施工,可以地面省出桩体或墙面所占有的地面。

密集的土钉群与周围土体组成一总体而言中长期,土钉在其中兼具加筋(如同混凝土中的钢筋)和锚拉的作用,因此,土钉支护类似重力式挡土墙而又完全相同。

土钉也只有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通过与土体之间的尔视窗粘着力使其受拉并起作用,因而又不同于主动压紧土体回火的预应力锚杆。

尽管土钉是被动受力组件,但土钉支护的变形却并不大,与一般的内压制桩墙支护相当。

喷锚(土钉)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喷锚(土钉)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183【施测鉴工】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6月喷锚(土钉)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姚 超(天津市佳禾兴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动。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建筑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关键问题。

喷锚(土钉)支护技术作为目前一项比较先进的建筑工程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能够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因此自投入使用以来便受到建筑行业的重视。

关键词:喷锚(土钉)支护技术;深基坑支护;应用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6-0183-01在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一项能够强化土地稳定性、增强施工工程强度的技术,喷锚(土钉)支护技术成为建筑行业中广为重视的技术。

在目前我国大型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采用喷锚(土钉)支护技术来增强深基坑建设的强度和稳定性已经成为其中重要的施工技术。

因此,加强对于喷锚(土钉)支护技术的重视程度,更好地利用喷锚(土钉)支护技术来促进工程建设中深基坑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1 喷锚(土钉)支护技术概述1.1 喷锚(土钉)支护技术的特点喷锚(土钉)支护技术作为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采用该技术使用的设备比较简单,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施工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也非常容易操作。

喷锚(土钉)支护技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能够与土体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能够使得土体的稳定性得到增强,对于土体上施工建筑的质量保证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并且也能够很好地保证我国施工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的工作安全性。

喷锚(土钉)支护技术不容忽视的一个特点就是其能够与土方开挖技术等进行相互的协调配合,这样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使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能够花费更少工程建设周期。

喷锚(土钉)支护技术最为关键的特点就是其在钻孔和注浆上均需要比较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进行,因此施工过程比较简单。

浅谈土钉墙喷锚支护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土钉墙喷锚支护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土钉墙喷锚支护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摘要:土钉墙支护与喷锚支护在施工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对这土钉墙支护与喷锚支护的认识,主要从它们二者的原理出发,发挥本人设计的优势,把施工方案与结构设计相结合,以介绍其优缺点及用途,旨在为土钉墙喷锚支护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土钉墙支护;喷锚支护;锚杆;abstract: soil nailing wall and spray anchor bracing in construction are widely used. the author discusses oneself to the soil nailing wall and illustr understanding, mainly from them both the principle of play the advantage of my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structure design, combining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urpose, aim at for the soil nailed wall spray anchor bracing its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play a guiding role.keywords: soil nailing wall; spray anchor bracing; anchor;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笔者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在设计院从事结构设计工作,单位改制后由于本人作为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及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在执业过程中作为一个一级项目总监,监理企业的技术负责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0卷增刊2007年10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Engineer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Vol.40Sup.Oct.2007作者简介:陈南枫(19792),男,现任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国电铜陵项目部建筑专业科主任工程师.文章编号:167128844(2007)S120301204喷锚(土钉)技术在翻车机室基坑支护中的应用陈南枫(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安徽合肥 230088)摘要:根据深基坑复杂地质层的工程特性,结合铜陵电厂五期扩建工程翻车机室实际工程,简要介绍喷锚网支护技术的基本原理,支护设计技术及工程效果,并对施工中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思考,以期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改进施工方法,尽可能地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关键词:深基坑;喷锚支护;支护结构;时空效应;基坑保护等级中图分类号:TV 554+.12 文献标志码:AApplication of shotcrete anchor technology to foundation pit support of a tripper roomC H EN G Nanfeng(Anhui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No.1Company ,Hefei 230088,China )Abstract :In light of t 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geological st rata of t he deep foundation pit ,combining wit h t he p ractical t ripper room engineering of extension p roject stage No.5of Tongling Power Plant ,t he basic p rinciple of technique of shotcrete anchor net ,support design technology and en 2gineering effect are described briefly.Meanwhile ,taking t his p roject for example ,some technical p rob 2lems in t he design and const ruction of t he shotcrete anchor foundatio n pit support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so as to imp rove t he desiqn level and const ructio n met hod and to p rovide a reference to similar project s as much as po ssible.K ey w ords :deep fo undation pit ;shotcrete anchor support ;space 2time effect ;protection grade of founda 2tion pit1 前 言我国于1980年将喷锚支护技术应用于山西煤矿边坡支护,后来发展到地下基坑支护和软土支护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创造性地称其为喷锚支护;因其施工速度快(可缩短一半工期)、施工设备轻便、材料用量少及可节约工程造价1/3~2/3的优点,至今仍作为基坑支护的优选方案之一.但在应用基坑喷锚技术过程中,发生不少地面开裂、坑壁塌方、坑周土隆起失稳、邻近地下管线破裂、破坏等事故,其原因主要为忽视喷锚技术的局限性,不顾条件地使用喷锚支护,如对松散的杂填土未经加固处理就简单使用喷锚支护,锚杆未穿过流塑状淤泥土,致使基坑失稳而塌方;对基坑紧邻建筑物不具备放坡开挖地段,基坑保护等级高,水平位移控制要求严格,则需与排桩组合支护;对淤泥厚度大、基坑底落于淤泥土的基坑,也需排桩支护.那么,如何对上述情况下的基坑工程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支护呢?近年来,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灵活地应用喷锚网支护技术,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常规土质下深基坑的支护问题,而且卓有成效地解决了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的边坡坍塌难题,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项得力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新技术.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2 工程概况铜陵电厂五期扩建工程翻车机室为地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西侧面距湖泊约5m,其他3面无建(构)筑物.该地下结构设计3层,基坑深17.457m,平面尺寸为31.65m×18.20m,地下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工程场地土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②粉质粘土(含砾石);③碎石土;④泥质砂岩;地下水位在自然地坪下2.2~6.0m,为潜水类型.3 优选支护方案根据翻车机室地质条件及周边的环境作如下方案策划,并对各方案进行了比较和优化.(1)人工挖孔桩支护:此种支护结构比较牢靠,但由于此工程地质层分布有杂填土及碎石土层,开挖易造成孔井坍塌、孔内集水量大且不易排除,再加上施工周期长等种种因素,此方案不可作为优选方案.(2)地圈梁结构加固:此种加固指沿坡体间隔4m浇注圈梁,将坡体分割为若干个坡面,此种加固的周期长,坡体结构不稳定,容易造成坡体整体滑移,不宜采用.(3)喷锚网支护法:深基坑喷锚网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边壁土体的固有力学强度,将边坡土体变为支护结构体系的一部分,改变了传统支护结构悬壁受力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土体的自稳作用,特别是当出现边坡大变形、坍塌等险情后,该技术更能起到恢复和加固作用.喷锚网主动支护土体,并与土体共同作用,按分层开挖、分层支护、开挖一段、支护一段、随挖随支进行施工,基坑土方开挖完毕支护也完成,施工速度快,因此比较适宜翻车机室基坑支护.4 基坑喷锚(土钉)支护技术的应用4.1 计算参数及整体稳定系数取值(1)填土、淤泥计算参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未提供无杂填土、含砾石的粉质粘土及淤泥等支护结构计算所需的重度(γ)、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参数,根据铜陵地区以往施工的经验数据取值,经注浆加固处理后,上述土层的c、φ值提高10%~30%,以杂填土、碎石土c 值提高最明显.我们经过优化比较后对位于湖泊旁的西侧坡面增加一排高压旋喷桩,实践证明,这既能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又能减少湖泊对基坑的渗水.(2)整体稳定系数.若用条分法作稳定分析,整体稳定系数取K =1.2~1.3,基坑深、土质差取高值,反之取低值;基坑支护施工期受大气降水、地下管道渗漏及土体徐变等不良因素作用,设计时整体稳定系数宜增加0.1~0.2.(3)地面荷载对基坑影响的分析.喷锚支护设计前应对基坑周边地面荷载及紧邻基坑的建筑物的基础埋深、距离、荷载值进行调查.即使是离基坑边的距离大于基坑深度的建筑物荷载,若其影响到基坑整体稳定性,支护设计时仍要进行验算.翻车机室周围无建(构)筑物,施工中未考虑此类计算.4.2 时空效应在喷锚支护技术中的应用(1)空间效应.①改变基坑空间形状,缩短边长,增加角点,减少变形量.如将矩形改成八角形,减少支护工作量,减少长边变形.②在场地条件许可情况下,将一级放坡改为二级台阶式放坡开挖,减少土压力,减少支护工作量,降低工程造价.③场地无法满足土体放坡条件时,可以采取坑壁不同坡度开挖.如对上部松散状杂填土及软2流塑状淤泥质土采用缓坡,下部硬塑粘性土采用陡坡开挖.(2)时间效应.①先注浆加固土体后,需停歇养护3~4d,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开挖.②一层喷锚支护施工结束,切忌立即向下开挖,应在其他地段开挖,养护1~2d才能向下开挖.③坡面暴露后应尽快支护施工,一般要求在16h内完成;对未经加固的杂填土、淤泥质土宜在8h内完工;若遇大雨应在坡面暴露后立即喷射混凝土,并在5h内完成支护施工.④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后,土体仍在徐变,喷锚支护抗徐变能力弱于其他支护手段,所以要求及时夯实回填土.4.3 基坑降排水翻车机室地下水为潜水,主要是大气降水补203 增刊陈南枫:谈喷锚(土钉)技术在翻车机室基坑支护的应用给,且西侧面临近湖泊,在不做处理的情况下往往有部分湖水渗漏,我们采用注浆法(高压旋喷桩)组成防渗帷幕,在基坑底布置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水泵排至坑外.在坑壁每平方米设一个泄水孔,使土体中的水及早泄出,减少坑壁水压力(如图1),若施工期间适逢雨季宜在基坑四周做排水沟将雨水导至他处.4.4 支护结构的优化喷锚支护结构施工时往往千篇一律按常规实施,实践证明可以按基坑深度、坑壁侧压力大小优化支护结构(如图1所示),现讨论如下:(1)喷锚护坡用于缓坡开挖、土质较好和坑壁侧压力较小的基坑,钢筋网从Φ6.5双向@200×200放稀为双向@250×250,加强筋Φ12,挂网钢筋钉Φ20@1000×1000菱形,翻边宽1m ,使坑边做成硬化地坪.(2)喷锚(打入式锚杆)支护,钢筋网一般采用Φ6.5双向@200×200,加强筋Φ14~16,挂网钢筋钉Φ25@1000×1000菱形,打入式锚杆(Φ25)间距(1~1.2)m ×(1~1.2)m ,焊牢于加强筋上,翻边宽为1~2m ,因施工难于达到要求,我们将锚杆间距改为1×1m ,则锚杆长度改短为小于10m ,也可满足基坑整体稳定的要求.(3)喷锚(成孔式锚杆)支护一般用于坑壁土质较差或深度大于6m 的基坑,钢筋网采用Φ6.5~Φ8双向@200×200,加强筋Φ16,挂网钢筋钉Φ25@1000×1000方形,翻边宽1~2m.孔径100~130mm ,锚杆杆体配筋直径按抗拔力设计值计算确定.注浆材料宜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抗拔力较小者用水泥浆,较大者用水泥砂浆.抗拔力设计值较大者宜引进“注浆袋”加压法注浆,增加锚固体与土体面的粘结力.图1 A 2A 段支护断面4.5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必须分层分段均衡进行,且应留0.3~0.5m 的原状土用手工挖至坑底标高.在开挖过程中土体有较大变化应调整支护结构.4.6 基坑变形监测及应急措施(1)基坑变形监测.开挖前在基坑边及邻近建筑物布置监测点,间距一般不大于20m ,在距基坑周边不小于2H (H为基坑深度)的位置布置监测基准点,数量不少于2个,基坑开挖前进行监测点及基准点测量,至少2次,以取得初始值.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期间每天监测1次,当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改为每天监测2次,当有事故征兆出现时,应连续监测.支护施工结束后,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每周监测1次直至基坑回填结束.二至三级基坑变形警戒值20~25mm ,一级基坑警戒值宜为8mm ;每天变形不超过2~3mm ,达到警戒值均应报警,研究措施,阻止变形发展,确保基坑安全.翻车机室基坑为三级.(2)应急措施.①地面出现裂缝时,顺裂缝注入水泥与水玻璃混合液,防止地表水灌入增加坑壁压力,地面用水泥砂浆抹平,在裂缝外侧布置钢筋钉,增加抗拉力,稳固变形土体.②水平位移达到报警值时,采用水平或斜支撑,在施工过程中还可采用脚手架加水平支撑,限制水平位移发展.③坡脚滑移,采用砂石草包堆叠坡脚,阻止继303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续滑移.④基坑底隆起,用砂石草包等增加坑底上覆荷载,平稳土压力,阻止隆起.⑤基坑底发生管涌,加强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5 结 语近年来,虽然在喷锚支护技术应用上有些进展,但缺乏可靠数据,今后应加强测试数据收集与研究,如:对杂填土注浆后粘聚力、内摩擦角、渗透系数的检测;锚杆抗拔力试验,测得实际抗拔力并与设计值比较,取得较切合实际的土体摩阻力参数;喷锚面层厚度、配筋计算及试验,取得接近实际的数据,使喷锚支护技术应用更成熟、更经济实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参考文献:[1] 陈肇元,崔京浩.土钉支护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 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3] J G J1202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4] 蒋洪胜,刘国彬,刘建航.地铁车站软土基坑开挖过程中时空效应分析[J].建筑技术,1999.[5] 刘志宏,陈天民.大型软土基坑喷锚网支护技术的探讨与实践[J].施工技术,2001.[6] 周林才,凌 江,华锡棠.基坑喷锚(土钉)支护技术的几点思考[J].4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