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钟
《晚钟》鉴赏

美术鉴赏《晚钟》鉴赏摘要:《晚钟》是米勒的著名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风格写实。
作品以农民生活中的细节为题材,有浓厚的宗教情感。
作家通过作品传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农民的赞美。
正文:一、作品叙述《晚钟》是让·弗朗索瓦·米勒创作于1857-1859年间的油画作品。
米勒是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
米勒的画风质朴、凝重,塑造的形象真实、生动,作品多描绘田园风景与农民的真实生活,他是法国近代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
米勒早期多学习西班牙大师的作品,画风在1848年后发生了急遽的转变,开始将日常劳动者形象的新题材带进绘画中,取代了历史、神话这老旧的题材,在法国绘画中确立了真实反映农民日常生活和艰苦劳动的新风俗画画风。
欣赏他的作品常常能使人陶醉于一种苍茫寂静的意境之中。
米勒的代表作品是《拾穗者》《晚钟》《牧羊女》等。
二、作品形式分析《晚钟》由现实生活入手,描绘了黄昏时一对农民夫妇听见教堂钟声,低下头虔诚祈祷的画面。
前景的夫妇,丈夫背对着光线,妻子侧着身,光都没有直接射到他们身上,所以作者运用了比较深暗的颜色勾画他们,但是,当光洒在他们的轮廓和侧脸上,让人感觉他们好像被一种神圣的光芒包围着。
田野向天边延伸,颜色比人物浅但整个画面还是显得有些暗沉。
后景的天空有大片金黄色的光芒,桔色和浅灰色的云彩把整个画面的色调提亮了起来。
天空和田野的比例是1:2,人物肩部偏下是远方的地平线。
隐约可见远处的教堂,我们似乎能够听到一阵阵的钟声从那里传来,带着一种不可侵犯的庄严。
画家着力描绘这对夫妇感人的朴实与虔诚。
人物造型继承了他一贯的简朴、浑厚。
注重画面的整体感,人物与背景浑然一体。
画面采用了以黄色为主的暖色调,烘托出人物的温顺善良,同时表现出落日笼罩的旷野的萧瑟。
笔触细腻,形象逼真,由动作刻画表现出人物的虔诚。
整幅作品充斥着庄严的宗教气氛,表达出作者悲悯的情怀。
《晚钟》作品欣赏

《晚钟》作品欣赏
《晚钟》创作于1859年,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晚钟》作品欣赏,欢迎大家学习。
《晚钟》作品欣赏《晚钟》
画家介绍:
1849年,35岁的米勒举家搬迁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的巴比松村,米勒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他生活十分窘迫的状况下,亲自到农田进行劳动,并且自己烧制画草稿的木炭。
当时在巴比松村还有一些画家在进行写生和创作,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志同道合米勒结识了柯罗、卢梭、特罗容几位画家,并且很快以四人为中心的巴比松画派初具雏形。
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米勒的作品在法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他的作品遭受到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1967年)才被世人接受。
米勒的作品在平凡中充满了诗意,米勒笔下的人物是处于社会生活最下层的劳动者,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米勒充分的运用了他的绘画天赋,创造了这些逼真的视觉形象。
作品介绍:
《晚钟》是米勒的代表作品之一,画中表现了一对正在田野里劳动的农民夫妇。
画中表现出----远处茫茫的暮色中传来了阵阵教堂的钟声,正在忙于农活的夫妇,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计双手合十、低头祷告。
《晚钟》从整个画面的安排上看,两个农民夫妇占据了近四分之一的画面空间,并且正处于画面上的视觉中心位置上,这样就会更加
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更加突出表现暮色中经过一天艰苦劳动、身心疲惫的农民的视觉形象。
画面中的色彩配合较为暗淡,画面远处的晚霞,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视觉效果。
金色中的忧郁与向往——俄罗斯风景画家列维坦及作品《晚钟》

金色中的忧郁与向往——俄罗斯风景画家列维坦及作品《晚
钟》
金忠敏
【期刊名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16)001
【摘要】无
【总页数】2页(P80-81)
【作者】金忠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忧郁诗人--再观俄罗斯风景画家列维坦 [J], 周于莞
2.列维坦油画作品《晚钟》绘画语言浅析 [J], 陈智勇;王惠宁
3.极致的抒情与神秘的装饰——品读俄罗斯画家列维坦与库茵芝的风景画 [J], 张可扬
4.浪漫而深沉的艺术旅程——俄罗斯风景画大师列维坦 [J], 李新光
5.伟大的俄罗斯风景画家—依·依·列维坦 [J], 刘一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钟》——米勒 美术 鉴赏

《晚钟》欣赏《晚钟》:世界名画,由法国著名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创作于1850年,属布面油画。
规格为55.5×66厘米。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作者简介: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年)是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主义画家,以描绘农村主题见长,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米勒出生于诺曼底的一个农民家庭,在瑟堡接受了最早的艺术启蒙教育。
1873年,他来到巴黎,受教于德拉罗什画室,并在卢浮宫研究学习历代大师的作品。
1848年,他的作品《簸谷者》在沙龙展出。
1849年,他定居于巴黎东南郊外的巴比松农村。
在以后的27年里,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为主题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播种者》、《拾穗者》、《晚钟》、《喂食》、《慈母的爱》、《倚锄的人》、《牧羊女》等。
欣赏:《晚钟》,创作于1958年至1859年。
画面十分简洁,米勒撷取身边农民的日常劳作场景进行描绘,将普通的瞬间描绘成永恒的艺术经典。
暮色中一望无际的田野,远处隐约显露出教堂的钟楼,画面前景是一对正低头合掌祈祷的青年夫妇,身边停放着独轮小推车、篓筐、装土豆的麻袋和农具。
整幅画面宁静而安详,一切都表明这对年轻夫妇在一天的劳作忙碌后停顿下来,画面在此刻凝滞,原来是远处教堂飘荡过来的钟声使他们如此虔诚,观者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的钟声。
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一般的夫妇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
在画面中,画家让日暮余晖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穆沉寂的大地相互映衬;又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虚化,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传出的钟声仿佛融为一体。
画作处处体现出一种宁静悠远的乡村生活。
米勒是一个失意的画家,生前得不到认可,可是死后却得到了追捧,《晚钟》的出名和美国人有莫大的关系。
《晚钟》赏析

《晚钟》赏析
《晚钟》是英国诗人华兹华斯(John Keats)的诗篇,被称为华兹华斯最后一首诗,
总计四首之一。
它最初作为一副诗画,表达了人类对秋天凋零萧索般的思想,以及对残荷
所带来的宁静深意。
《晚钟》起源于华兹华斯车轮上的八首诗,小提琴和朔风中,这首诗被深深地印在了
华兹华斯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之中。
它以温柔纯净的文笔展现出自然界中鹅黄色的余晖——
尽管日落星辰黯淡无力,然而凋零的落花又似乎透露出展望生活新一季的希望:“我叹息时,有什么可以抚慰地忧伤:小时候的野心曾如此勇敢坚强……”。
接着,华兹华斯运用对抽象寓意的描绘来描述“晚钟”,那可以感受到温柔亲切的声音,指引着山谷星眸的深处:“晚钟响起,唱出一曲忧郁的话,耳中传来依依惋惜的清彻,回响在落日被挥别的山谷。
”在这里,华兹华斯似乎以其诗歌表达了一种让人陶醉的伤感
语调,表达出自然对人怀念的温暖亲情。
《晚钟》有着深刻,优美的诗句,把华兹华斯掩埋的生活眷恋、对自然之恋往宇宙中
永恒流动,让许多读者一听而赏,耳鸣心醉。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首诗像一把磨利的刀,深刻展示了秋天萧索的景象,又暗藏对未来宁静希望,对生机用能激发着宁静而美好的无
穷力量。
瞬间定格成永恒的美——《晚钟》赏析

庄重地祷告着。而站在 一旁 的农夫 背对着光 线直立 的低 垂着 头, 将头上的帽子取下放 在胸 口, 似乎 也在默默祈 祷着什 么 , 显 得谦卑而又真诚 。人物简单 的几个动作显得十分神圣。 E t 落时 分, 辛勤劳作的他们此时应是疲惫不堪的 , 却在听到教堂的钟声 的时候如此神圣地祷告着 , 在 画面 中仿佛我 们再也看不 到疲惫 与辛苦了 , 取而代之 的是 一种祥和 宁静 的氛围。再把视 角放在 他们使用的生产农具上 , 左侧 的土地上平稳 的躺着一个挖 马铃 薯的铁叉 , 两个人 中间是破旧的菜篮子 , 右侧有一辆小巧简陋的 推车 , 再加上两人身 着脏乱 的衣裳 , 以及 作者特 意用 深暗 的色 调, 可 以深刻的突现法国农 民的生活条件的艰难辛苦 , 和农 民对 命运的随遇而安 , 同时也 寄托 了作者对农 民生活境遇 的无 限 同 情和感慨 。 通过两个 人物一系列的身体语言都体现了农 民对于宗教有 强烈的情感 , 这 又使这幅名画具有凝重圣洁的宗教气氛 , 这严肃 庄重令人敬畏 的宿命色彩 , 和安贫乐道的基督教徒形象 , 给了人 们一种身 临其境的感觉 , 就仿佛 自己也站在了画中, 也听到了远 方传来 的那若有若无的钟声 , 也站在那里虔诚 的祈祷 , 对未来抱 有美好的想象 。仔细观察人物周 围的用色 , 便可 知道作者 在人 物身上的色彩处理可谓是独具匠心。画面 中的人物用 了 比较深 暗的颜色来绘画 , 给人一种颓废绝望 的感觉 , 但是人 物侧脸 和身 体的轮廓上又被柔和地撒上 了温 暖的阳光 , 似乎 又预示着 希望 的到来 , 同时运用较亮的颜 色来描绘天空中的太 阳和云朵 , 这样 的描绘方法和色调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法国农 民身上的那种孤立 无助 , 逆来顺受 , 无依无靠 的内心世界 。整个画面都是 非常凝重 的, 但是在夕 阳的地方 , 作者运用 了一些鲜亮的色彩来 描绘 天空 中的太 阳与云朵 , 这样的处理仿佛一盏明灯 , 将这幅看 上去缺少 生气 的画面瞬间点亮 , 让这幅画赋予 了全新 的生命力 , 让观赏者 仿佛瞬间就领悟到 了这幅画 的真谛 : 法 国的农 民每天都是 带着 希望而劳作 , 天空 中的曙光仿佛一盏希望之灯 照耀着它们 , 指引 着他们 , 告诉他们终有一天心中的愿景会变成现实 , 他 们通过 自 己辛 勤的劳动与努力 , 终有一天会脱离命 运的掌控 , 摆 脱贫困艰 苦、 终日 操 劳的生活 , 真正主宰 自己的生活 。 有文献曾说 过《 晚钟》 是最 能显示 米 勒审 美倾 向 、 思想 感 情、 艺术风格 的代表作 品。大 自然 的寂静 , 心灵 的安 宁 , 人性 的 美好 , 苦难 的容忍 , 平凡 的高大似乎都融人在了 田地 和即将 弥漫 的晚雾中。在构图的设计上 , 米勒有着无懈可击 的设计 , 精 巧而 又细密。曾经有人试 图把小推车 、 篮子和锄头变换 一下原有 的 位置 , 结果都达不到原画中的艺术效果 。《 晚钟 》 原本 已被 人购 买, 后来法国政府竞 以高达 7 5万 法郎 的高价购 回, 足 以可见 这 幅世 界名 画的艺术价值 和历史 价值 。米 勒 曾经说过 : “ 每一 条 线、 每一笔都有 自己的思想 。必须要学 会观察 自己所 要画 的东 西。艺术家应该准确地 画出所要表达 的思想 。 ” 在《 晚钟》 中, 我 们可以看到米勒做到了 , 他将每一根线条 、 每一抹 色彩 都赋 予了 思想感情 , 偷过这些线条与色彩 , 我们能看到他所要表 达的思想 展现地淋漓尽致。他把 简单的生活化 为了不平凡 的艺 术 , 又在 不平凡的艺术 中表现了人与人赖以生存 的土地 。 参考文献: [ 1 ]《 外 国美术史及作 品赏析》 教材编写 组. 外 国美术 史及 作 品 赏析 [ M] . 北京: 高等教 育出版社 , 2 0 0 7 : 2 5 6 .
谈米勒作品《晚钟》所体现的宗教情感

谈米勒作品《晚钟》所体现的宗教情感【摘要】艺术与宗教在历史上从来就是相互关联的,画家米勒生前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将绘画与宗教信仰完美结合从而创作出《晚钟》。
这幅画则是画家生平重要的一幅著作,作品体现出画家对生命,对生活的一种“爱”的信仰。
通过描述作者生平的宗教理念和创作《晚钟》的宗教信仰以及阐述《晚钟》中的构图,色彩,构成要素等从而体现出米勒虔诚、神圣的一面。
【关键词】米勒;晚钟;宗教情感人类最早的艺术基本都与宗教有关,欧洲艺术在文艺复兴之前,几乎都是以宗教人物或宗教故事为绘画和雕刻艺术创作的题材,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段传播宗教教义,为当时的教会服务。
站在任何一件中世纪绘画或雕刻的面前,就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宗教神秘气氛和宗教情感。
时光如梭,艺术与宗教这两种复杂的艺术形式在一直被延续。
其中《晚钟》作为画家米勒的代表作体现了这两种复杂的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罗曼·罗兰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近代艺术史上有两个英雄,一个是音乐上的贝多芬,一个就是绘画上的米勒”。
米勒作为19世纪法国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同时也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其作品充分流露出一个教徒对于他所崇拜的神的一种体现。
因此他的作品往往显得极为动人,从而具有长久的魅力。
《晚钟》画面里并没有描绘上帝的形象,只是在画中地平线的右方,隐隐看见一个模糊难辨的教堂建筑物,但是赏画者依然可以从画中强烈地感受到上帝的存在。
画面中,寂静的黄昏,落日余晖洒向大地,也衬托着贫瘠土地上的两个虔诚祈祷的农民夫妇形象,就像圣光一样普照在他们的身上。
他们俯首祈祷的姿态和虔诚专注的神情被天空衬托得格外清晰,给观者印象至深的正是人物的内心状态,他们的体验和期望仿佛都弥漫于黄昏的暖色调中了,形成一片极为动人的氛围。
一.从构图中分析《晚钟》的宗教情感从构图中来看,为了增强画面宁静、庄重的宗教氛围,《晚钟》采用的是垂直或水平方向的构图,地面的位置线偏高,占据了画面的五分之三,显示出了地面的广阔。
晚钟(俄罗斯民歌--wd.

Вечерний звон 晚钟(1892) Левитан И.И. 依.列维坦(1860-1900)Сергея Захарова 俄罗斯人民演员 谢 . 查哈诺夫 演唱 Русская народная песня 俄罗斯民歌 в исполнении народного артиста РоссииСлова Козлова И.И. Музыка народная 歌词作者:伊 . 科兹洛夫(1779 - 1852 )GDQ 中译 SDA 註 2009.07晚 钟Как много дум多少往事,наводитон来我心中。
О юных днях回想当年,Бабушкины сказки 祖母的故事в краю родном,故乡庭院,Сердцу милый край慈爱之心Барышков В.И.Гдея любил,温馨往事,Встреча 相遇Шмаров П.Д.где отчий дом魂绕梦牵。
В крестьянской избе农家小木屋Куликов И. С.И где я , с ним背井离乡,Веселая минутка 快乐瞬间Ржевская А.Л.навек простясь,远去他乡,Новая сказка 新故事Услышал звон惟有晚钟,Виртуоз 音乐家в последний раз.耳边回响。
Дети у огня 孩子们Вечерний звон, 晚钟声声,Сенокос割草的孩子Страдная пора农忙时节Как много дум多少往事,На пашне 犁地наводитон!来我心中!Пряхи 纺纱女С гор下山了Гармонист手风琴手Русская забава 俄罗斯游戏Масленица 谢肉节Рябчиков В.В.Вечернийзвон,晚钟声声,Сиреневый вечер 淡紫色的黄昏Панин С.А.вечерний звон!晚钟声声!Автор неизвестен作者不详Как много дум多少往事,Грачи прилетели 飞来的白嘴鸦СаврасовА.К.наводит он!来我心中!谢谢观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钟》奖赏
画面上:在荒芜的地平线前,落日余晖洒满天际,辽阔的田野映照着夕阳的金黄,一对年轻的农村夫妇正在劳作,村里的教堂响起祈祷的钟声,他们立刻他停下手边的工作虔诚地祷告——妻子将双手紧握在胸前,丈夫则摘下帽子,两人认真地祷告着。
简陋的衣装和身后那片荒凉的土地传达出了他们生活艰辛的信息。
但是夫妇二人似乎并不在乎现实的苦楚,也没有去乞求字节的富贵荣华,而只是做着最真实最朴素的祷告,向上帝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米勒曾因为画中的教堂而对亲友说过:“这是晚祷的钟声,你可以听到这钟声。
”
注视着这对在田间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我们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所传来的安详的钟声:这“钟声”好像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而这对伫立田间的农夫剪影与地平线形成的交叉时任隐隐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画中的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传出的“钟声”慢慢地融为一体。
画中所传递出的浓郁强烈的宗教情怀,这深沉、悠远、悲壮的诗意境界,这直指人心的精神魔力,这外在粗陋、朴实、甚至木讷、呆板,而内心纯净虔诚、温顺善良的农民形象,不仅体现了米勒对农民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体现了19世纪后期艺术家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及现实主义的求实精神。
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充满血腥的时代里,却产生了《晚钟》这样静谧安宁的佳作。
暮色笼罩着一望无际的苍茫大地,何等庄严,何等肃穆,不禁令人对造物主的伟大油然产生敬意。
只有在盼望中忍耐苦难,苦难才显得甘美,心灵才寻得平安。
也正是这种内在的平安带来的恒忍力量,使得人们在动乱的社会中仍持有生存的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