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尾矿库场地岩土工程稳定性的初步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稳定性评价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稳定性评价部分)(第二册共二册)院长:总工程师:勘察设计研究院二O一二年十月岩土工程勘察(稳定性评价部分)主要责任人及岗位生产单位负责人:审定人:审核人:工程技术负责人:目录1前言 (1)2稳定性分析与计算 (1)2.1坝肩稳定性分析 (1)2.2初期坝及后期堆积坝稳定性分析 (1)2.3坝体稳定性计算 (2)3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因素分析及工程措施方案 (5)4降低浸润线后的坝体加高计算 (5)5结论与建议 (7)附图一:坝体稳定性计算图(现坝高)附图二:坝体稳定性计算图(坝体加高20m)1前言xxxxx尾矿库、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受龙钢集团公司木龙沟铁矿委托,根据xxxx设计研究院提出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之技术要求(见附件),由我院于2006年7月~8月完成。
本册为坝体稳定性评价报告。
2稳定性分析与计算2.1坝肩稳定性分析据工程地质测绘结果,初期坝和堆积坝的左、右坝肩,山体形态自然完整,基岩裸露,无影响坝肩稳定的不利组合的结构面,也无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坝肩稳定,有利于坝体稳定和继续加高。
2.2初期坝及后期堆积坝稳定性分析据调查,尾矿库初期坝为一不透水浆切片石拱坝,坝体完整,整体强度较高,未发现切石松动、坝体裂缝等变形破坏的痕迹,地基持力层为⑥-2层中风化白云岩,坝肩支撑于两侧的基岩上,坝基及坝肩的地质条件良好,初期坝的稳定性好。
仅在坝面上发现有多处渗水、漏水现象,目前不致影响坝体的稳定性。
在初期坝坝顶之上已筑有7级尾矿堆积的子坝,各级子坝高度1.60~3.80m不等,其中第三级子坝最高,达3.80m,堆积坝总高度约17.1m,总坡度比约1:3.1,各级子坝坡度约450~600,坝体形态较规则,坝体上未发现裂缝等变形破坏特征,干面滩长度约60m,综合分析认为,现状态下堆积坝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据钻探揭露,坝体内浸润线较高,初期坝上方第一级马道处地下水位埋深为1.20m,已接近了初期坝顶,各子坝地下水位在排矿时接近了地表,在第三级子坝坡脚,放矿时即有水从坡脚出逸。
浙江绍兴某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为 黏 土 心 墙 土 坝 , 底 标 高 2 . 坝 顶 标 高 坝 1 0 m,
4 . 坝高 2 . 3 0m, 2 0m。初期 坝坡 比 1 3 尾 矿堆 积坝 :, 外坡 为 1 5 : 。尾矿 初期 主坝 至 堆积 坝 坝 坡 大面 积 由 芦 苇及 杂草植 被 覆 盖 , 面 修有 上 坝 道 路 。原 设计 坝 最 终堆 积标 高为 1 0 0 m, 应 总 坝 高 19 0 m, 3 . 相 0 . 总
某铁 矿 位于浙 江省 绍兴 市 。 自2 纪 6 0世 0年 代
投 产后 , 年实 际生 产 能 力 已达 10万 t 年产 生 尾 矿 1 , 约7 0万 t 。尾 矿库 位 于该 铁 矿选 场 3 k 处 的兰 渚 m
设施 3部 分 : 排洪 设施 , ① 共设 了 3期 排 洪系统 , 、 12
图 1 尾 矿 库 全 景 卫 星 图
规 范》 S 7 -20 ) 采 用 条 块 问作 用 力 的 计 算 ( L24 0 1 ,
方 法 ( 肖普 法 ) , 坡抗 滑 稳 定 的安 全 系数 应 不 毕 时 坝 小 于表 3规定 的数 值 。
表 1 荷 载 的 组 合
良地 质作 用 和软弱 层及 断层 存 在 。尾 矿 的堆 积方 式 采 用坝 后 堆筑形 式 ( 尾矿 和 水 的 混合 物 由选 矿 厂通 过 泵站 扬送 至尾 矿 主 、 副坝 后 采 用 多 头 分 散 均匀 放
按《 选矿 厂 尾 矿 设施 设 计 规 范 》 Z J1_O , ( B -9 ) 坝体 稳定计 算 有表 1所 示 3种 荷 载组 合 。根 据 《 矿 厂 选 尾矿设 施设 计 规 范》 Z J1 0 , 矿 坝 的抗 滑稳 ( B )尾 定 最小 安全 系数 按 表 2 。根 据 《 压式 土石 坝 设 计 碾
探讨尾矿库稳定性评价方法

探讨尾矿库稳定性评价方法1尾矿库稳定性评价方法尾矿坝的稳定性评价主要有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等,而定量分析方法中的极限平衡法是研究尾矿库稳定性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其中尤以圆弧法中的瑞典圆弧法、简化毕肖普(Bishop)法应用广泛。
1.1瑞典圆弧法尾矿坝的抗滑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圆弧法。
圆弧法是基于平面应变假定,视滑面为一个圆筒面,分析时通常将滑体分成许多竖条,以条为基础进行力的分析,各条之间的力大小相等,其方向平行于滑面,以整个滑面的稳定力矩与滑动力矩之比作为安全系数。
1.2简化毕肖普(Bishop)法毕肖普法属于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一种圆弧滑动条分法,也是当前工程应用中很常用的方法。
2 尾矿库坝体稳定性评价应用2.1某尾矿库基本情况简介某尾矿库坝体由初期坝和堆积坝组成。
初期坝为堆石透水坝,采用抗酸腐蚀性能好的未风化石英砂岩碎、块石材料筑填,上游坡设置有反滤层,下游坡和坝顶干垒块石衬面。
坝高25m,坝顶设计宽5m,坝顶轴线长约130m。
上游坝坡坡比1:2.0,下游坝坡坡比均为1:2.3。
堆积子坝采用库前析水干燥的磷石膏料分层压实填筑,每级子坝填筑高度为5m,外坡坡比1:2.0,内坡坡比1:1.5,坝顶宽度5m,堆积坝外坡比平均为1:3.0。
子坝外坡面和坝顶采用风化板岩碎屑、土压坡,厚度0.50m,种植草类植被护坡。
目前子坝堆高85m,总坝高110m。
2.2尾矿坝工程地质情况磷石膏堆场库区内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堆积(Qml)尾粉土、土料、碎块石,人工冲积(Qml)尾粉土,基底岩层为元古代柳坝塘上段(Ptlb2)板岩。
按物质组成及工程力学性状分类,共划分为①~③三个单元层,①1、①2、①3、②1、②2、②3六个工程地质单元亚层,各岩土单元亚层的工程特性分别叙述如下:(1)第四系人工堆积(Qml)层a、初期坝碎块石堆积体(单元亚层代号为①1):紫红色,由中等~微风化石英砂岩碎块石堆填而成,具一定级配,经分层压密处理。
《2024年尾矿库岩土勘察技术及坝体稳定性评价研究》范文

《尾矿库岩土勘察技术及坝体稳定性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尾矿库是矿业活动中的重要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岩土勘察技术和坝体稳定性评价是尾矿库设计与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尾矿库岩土勘察技术及其在坝体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以期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尾矿库岩土勘察技术1. 勘察前期准备在进行尾矿库岩土勘察前,需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收集区域地质资料、了解矿山开采历史、确定勘察范围和目标等。
同时,还需制定详细的勘察方案,明确勘察方法、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
2. 现场勘察方法(1)地质勘探:通过钻探、坑探等手段,获取岩土样品,了解地层结构、岩性、岩层产状等信息。
(2)地球物理勘探: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如电阻率法、自然电位法等,探测地下岩土层的物理性质和分布规律。
(3)原位测试:通过现场试验,如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获取岩土的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
3. 勘察内容与技术要求(1)地层结构:了解尾矿库区域的地层结构、岩性、厚度等地质信息。
(2)岩土物理力学性质: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原位试验,获取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密度、含水率、内摩擦角、粘聚力等。
(3)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地下水位、渗透性、地下水化学成分等水文地质条件,为尾矿库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
三、坝体稳定性评价研究1. 稳定性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通过现场勘察和资料收集,对坝体的地质环境、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坝体的稳定性。
(2)定量评价: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对坝体的应力、变形、渗流等进行分析,计算坝体的稳定性系数。
2. 影响因素分析(1)地质因素: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
(2)人为因素:尾矿库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
(3)环境因素:地震、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
3. 评价结果与应用通过对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评价,可以了解坝体的安全状况,为尾矿库的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良山铁矿尾矿库主坝的岩土特性及稳定性分析

文章编号:1004—5716(2004)07—0083—03中图分类号:TU44112 文献标识码:B 良山铁矿尾矿库主坝的岩土特性及稳定性分析曾 俊(江西金新勘测工程有限公司,江西新余338000)摘 要:南桥尾矿库主坝下游有工业厂房、铁路专线和大量民用建筑,因此,尾矿堆积坝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主要通过对尾矿堆积坝的砂土层的组成、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地质特性的了解和研究,从而分析尾矿库主坝的稳定性,以确保尾矿库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尾矿库;主坝;稳定性1 工程概况南桥尾矿库20世纪70年代初由良山铁矿设计组自行设计, 1976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原设计总库容472×104m3,最终堆积高程125m,相对堆高43.00m。
根据《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 B J1-90)规定及南桥尾矿库位置的独特性,设计将其定为三等库。
1992年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对尾矿库进行扩容设计,扩容后库容达795m3,最终堆积高程增加到137m标高,坝高55m。
该坝初期坝为均质土坝,坝高14m,坝长72m,坝顶高程96m。
后期堆积坝采用上游堆积法冲积筑成,堆积坝外坡平均1∶5,沉积滩内坡实测平均为0.01。
现尾矿筑坝高程129m,坝高47m,为降低坝体浸润线,业主历年来多次在坝体内埋设了多套排渗设施,并进行过两次大坝排渗加固工程施工。
2 地貌及地质条件南桥尾矿库位于新余市良山镇东北向2km的村头坑山凹中,库区主坝下游为现新钢总厂薄板厂、铁路专用线以及职工生活设施等大量建筑物。
故尾矿堆积坝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库区属丘陵低山地貌:四周山丘环绕呈封闭状,山林茂盛,植被发育,库区周边最高山顶高190m,最低垭口高程122.3m,库区以南北向山高,东西向山低,流域纵深长度900m,汇水面积约0.85km2,近坝400m库底原始地貌高程在86.00~88.80m间,库底坡度在0.7%。
尾矿坝稳定性评价

尾矿坝稳定性评价[摘要]:尾矿库坝体稳定性评价是尾矿库安全评价重要组成部分,以桓仁同辉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为例,分析了尾矿库的坝体的岩土体力学性质,运用圆弧法对尾矿库坝体进行稳定性评价。
[关键词]:尾矿库圆弧法稳定性中图分类号:o175.13 文献标识码:o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6- 0602 -01引言尾矿库是金属矿山和非金属矿山重要的生产设施,同时又是重要的危险源,尾矿坝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对于矿山的正常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矿业生产每年选矿产生尾矿约3亿吨,除小部分用于综合利用外,绝大部分都要堆存于尾矿库[1],近年来尾矿库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给下游居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影响,这就对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尾矿坝稳定性评价变得尤为重要,现以桓仁同辉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为例,对尾矿坝稳定性进行评价。
1 工程概况桓仁同辉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位于本溪市桓仁县城南26km小南岔处,尾矿库建在山谷谷口处,两侧山体坡度大约在30°~40°,属于山谷型尾矿库。
尾矿库2005年开始设计使用,目前对尾矿库进行扩建,新增实际总库容36.16万m3,设计库容利用系数0.8,有效库容为28.93万m3。
选矿厂原矿处理能力为300t/日,精矿产量为100t/年,日尾矿排放量为200t,按尾矿堆比重1.6t/m3计算,选厂日尾矿排放量为125m3。
按选厂每年工作270天,尾矿库的服务年限为8.57年。
初期坝坝高5m,原浆砌石墙进行加固,在下游面压坡,坝顶宽3.0m,下游坡1:2.0,坝体为干砌堆石坝。
加固后期坝坝高20m,下游坡平均坡度1:4.0。
在南侧坝肩采用堆石体压坡,坡度1:4.0。
新建后期尾矿砂坝坝高15m,下游坡1:5.0,坝体修筑采用池填法,用尾矿砂直接砌筑。
在尾矿库上游,设拦洪坝一座,顶坝高60m,底标高50.0m。
河南省某尾矿库坝体工程地质特性及稳定性评价

河南省某尾矿库坝体工程地质特性及稳定性评价
李亚妹
【期刊名称】《资源信息与工程》
【年(卷),期】2024(39)2
【摘要】河南省栾川县王家庄尾矿库地质构造简单,岩石物理力学特征稳定,采用“初期坝+后期上游式尾砂堆积筑坝”形式建造。
尾矿库现状堆积坝滩顶标高约为1031.5 m,水面标高1027.33 m,现堆积坝高131.5 m,现堆积库容为960.0万m 3,坡比1∶4.70。
现有排水系统由排水井、主隧洞及各排水井支隧洞组成,其中1#—4#排水井及其支隧洞均已按设计要求封堵,现使用的是5#排水井。
库区位于裸露基岩区,两侧山体岩壁陡峭,目前基本稳定;库区四周山体基岩出露,库岸基本稳定;对堆积坝体进行稳定性验算,最小安全系数大于1.25,堆积坝体处于稳定状态。
【总页数】4页(P67-69)
【作者】李亚妹
【作者单位】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4
【相关文献】
1.尾矿库尾矿沉积特性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2.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评价
3.喀左县长皋铁矿尾矿库坝体整改后稳定性评价
4.尾矿库安全评价中坝体结构稳定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尾矿库坝体稳定性计算及评价

尾矿库坝体稳定性计算及评价【摘要】准确评价尾矿坝的稳定是防范发生溃坝灾害事故的重要保证。
目前,我国在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本文结合具体尾矿库坝体实例,综合采用各方法对坝体进行了稳定性计算,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行之有效地防治灾害措施。
【关键词】坝体稳定性;计算;干滩长度;评价尾矿库是专门用于存储尾矿的堆存系统,一般在山谷口部或洼地的周围筑坝而成,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存在溃坝危险,一旦失稳,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
随着矿山事业的不断发展,尾矿库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尾矿库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使得尾矿库的安全形势愈来愈严峻。
准确评价尾矿坝的稳定与否是防止尾矿库失稳溃坝、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并为尾矿库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下面,就结合具体实例,对尾矿库坝体稳定性进行计算,并对坝体安全性进行评价。
1.尾矿库概况该尾矿库是某矿山企业唯一堆存尾矿的场地,位于该企业选矿厂的东南方,距选矿厂约7.5km,三面靠山,一面筑坝,属山谷型尾矿库。
参照《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的规定,该库属二等尾矿库。
1.1地质概况该尾矿库所在地区地形北高南低,沟谷发育,山坡陡峭,坡度一般在35°~40°。
库区范围内地表水系呈网状分布,地下水受大气降水直接补给,补给区与迳流区基本一致。
区内地貌条件不利于地下水的富集,主要含水层为石灰岩含水层,且岩层含水率偏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岩层发育有复杂构造,断层多,节理分布广,岩石十分破碎,属中等—复杂类型的工程地质条件。
该库区无滑坡、泥石流、管涌等不良地质现象,岸坡稳定,水土保持较好。
1.2尾矿库坝体结构1.2.1初期坝该尾矿库初期坝建在板岩地基上,为堆石透水坝;坝高40.5m,坝顶宽4.0m,坝顶长115m,坝底宽157.50m,下游坡比1∶2.0,上游坡比1∶1.7;宽2.0m的马道设在下游1156.5m标高处,上游有0.7~1.0m厚的砂石反滤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 建 尾矿库 区地 表 水 汇 水 面 积 较 大 ( 7 .7 约 O 2
k , m ) 其流域内沟谷纵横 , 形成树枝状 , 在库区内形
成 了坐 中河和热 绒河 两条 河流 。这两 条河 流在库 区 内有 明显 的分水 岭 , 也是 库 区地 表 水 排泄 的 主要 途
径, 其流量受大气降水影响变化较大。库 区及库周 泉点较 多 , 主要 出露于板 岩 区 , 大小 泉点 2 3个 , 泉水 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 , 流经途径短 , 以下降泉形式迅
1 工 程概 况
普 朗铜矿 区域 上位 于滇 西北著 名 的横断 山脉东 部, 属高 山峡谷 区 , 青 藏雪 域 高 原 东 南 缘部 分 , 为 海 拔 30 4 0 60~ 5 0m。矿 区尾 矿 库 拟 建 于香 格 里 拉 县
城 北东 5 。 向 , O方 平距 约 3 m 处 的 热绒 冰 川 盆地 , 6k 交 通较便 利 。
容 约 3亿 m ; 坝初期 坝 坝底标 高 3 8 .0m, 副 6 0 0 坝顶
标 高 30 .0m, 高 2 700 坝 0m。对 尾矿 库 场 地 采用 工
程地 质测 绘 、 文地 质测绘 、 水 钻探 、 探 、 准贯 人试 井 标
验、 圆锥 动 力 触 探 试 验 、 孔 压 水 ( 水 、 水 ) 钻 注 抽 试 验 、 内岩 土试验 、 室 电法勘探 及钻 孔声 波测 试等 多种 手 段综合 进行 工 程勘 察 ; 后对 取得 的数 据 、 料进 然 资 行 系统 的整理 、 析 ; 分 最后对 尾矿 库坝 基稳 定性 及渗 透性 , 区地 基 的稳定 性 , 岸稳 定性 , 库 库 地震 效应 , 环 境工 程地质 , 良地 质 作 用 和场 地 稳 定 性 等 进行 初 不 步评 价 。
均降雨 量 6 9 9m 1 . m。 2 2 2 库 区地表 水文 .. .
普 朗铜 矿 尾矿 库 拟 采用 上 游 法堆 坝 , 主坝 初期 坝 坝底 标高 34 .0m, 顶标 高 3 8 .0m, 65 0 坝 65 0 坝高 4 最 终堆 积标高 35 .0m, 0m, 700 总坝 高 15m, 0 总库
维普资讯
IS 6 S N l 7l一2 o 90 CN 4 3一 l 4 / D 37 T
采矿技 术
第 6卷
第 2期
20 06年 6月
Jn 2 o u.0 6
Mii g T c n l g n n e h o o y,Vo . No 2 1 6, 、
最广, 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次之 , 松散岩类孔隙水
面积 较小 。 因各地 段 岩 性 、 造 、 构 地貌 等条 件 不 同 ,
拟 建 尾 矿 库 库 区主 要 出露 地 层 为 第 四系 堆 积 物、 三叠 系上统 曲嘎 寺组 ( 32 板 岩及 三 叠 系 中统 Tq )
维普资讯 ຫໍສະໝຸດ 成“ ” u 型平 缓 沟 谷 , 中为较 平 坦 的 高 山 草甸 及 湿 谷 地 , 尾 草甸 与右岸 交 接 地 带 零 星分 布 有 高 山灌 木 库 丛及 高 山柳 , 库岸 主要为 高 山森林 。 库 区属寒温 带气候 , 年平 均 气 温 4C, 冰期 为  ̄ 结 每年 的 l 2月至次 年 3月 , 区内热绒河 由于 流量 减 库 小会 出现 冻结 现象 。库 区植被 较好 , 雨量充 沛 , 年平
3 4
采
矿
技
术
尼汝组 ( n ) 岩 。第 四系堆 积 物 主要 分 布 于热 绒 T2 灰 盆地及 沟谷 内 ; 汝组 灰 岩 分 布 于 中 斜 一热 绒 ( 尼 库 区 内分 布于 尾 矿 库 副 坝 及 库 尾 地 段 ) 带 , 条 带 一 呈 状分 布 , 岩体 呈 灰 色 、 白色 薄层 一厚 层 状 结 晶 灰 灰 岩、 白云 质 灰 岩 , 局部 夹粉 砂 绢 质 板 岩 、 质 砂 、 变 砾 岩; 曲嘎寺 组板岩 分 布 于拟 建 尾 矿 库 东部 及 尼 汝 河 右岸 , 下伏 尼 汝组 呈 断层 接触 。根据 工 程 地 质 测 与
某 尾 矿 库 场 地 岩 土 工 程 稳 定 性 的 初 步 评 价
邹 国富, 富平 , 段 吴 莉
( 明勘 察设 计研 究 院 , 云南 昆 明 昆
摘
605 ) 50 1
要 : 某拟尾矿 区的场地 采 用 多种 手段 方 法进行 了工程勘察 , 本 查清 了该场地 的岩 对 基
土的 力学性质 , 区和坝 址 工程 、 文地质 条 件 , 此 基 础上 对 场 地 的岩 土工程 稳 定性 作 库 水 在 出了初 步的 评价 。 关键 词 : 矿 库 ; 尾 工程勘 察 ; 定性 评价 稳
其 富水性 有较 大差 异 。 2 2 库 区工 程地 质及 水文地 质条 件 .
2 2 1 地 形地貌 及 气候条 件 .. 拟建 普 朗铜矿 尾 矿 库 区地 形 西高 东 低 , 、 、 北 西
南 三面相 对耸 立 , 成 一 个 相 对独 立 的“ ” 形 Y 字形 冰 蚀谷 地 , 在冰蚀 谷 地基 础 上 经 构 造 剥蚀 、 蚀 、 积 溶 堆
非 活动 断裂 。 2 2 4 地层 岩性 ..
山脉东部, 金沙江流域东侧 , 金沙江水 源的补给 是
区 。区域地 下 水受 构 造 、 貌 、 象 、 文 和植 被 等 地 气 水 多种 因素控制 , 中构 造 起 主导 作 用 。 区域 水 文 地 其 质条件 复杂 , 下水 类型 较齐 全 , 地 以基岩 裂 隙水分 布
速 排泄 。 2 2 3 断裂构 造 ..
2 库 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2 1 区域地 质 .
拟 建尾矿 库 区域 内构造 活动强 烈 , 断裂 、 褶皱 发 育 。拟 建尾矿库 区域上位 于青 藏高 原东 南缘 的横 断
拟建尾矿库位于翁上断裂和红 山断层南翼东侧
及库 区发育 的一 条 次 级 断 裂 ( 绒 断 裂 ) 。库 区 热 上 主要 受 红 山断裂 、 咱断 裂及 热绒 断裂影 响 , 中热 格 其 绒断 裂 沿沟谷从 西 至东贯 穿 整个库 区 。库 区断裂 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