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拟建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某上游式膏体尾矿库稳定性分析

某上游式膏体尾矿库稳定性分析

某上游式膏体尾矿库稳定性分析近年来,尾矿库的稳定性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上游式膏体尾矿库。

本文通过对某上游式膏体尾矿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旨在提供有效的工程措施,确保尾矿库的安全运营。

首先,我们对该尾矿库的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

通过现场勘探和地质剖面分析,我们发现该尾矿库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稳定,无明显的地震活动和地质灾害风险。

这为尾矿库的稳定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我们对尾矿库的工程结构进行了评估。

该尾矿库属于上游式膏体尾矿库,其构造特点是膏体在坝体上游堆积,形成坝体稳定的自重坝。

我们对坝体的高度、坝顶宽度、坝体坡度等参数进行了测量和计算,并进行了合理性分析。

结果显示,该尾矿库的工程结构设计合理,满足稳定性要求。

接着,我们对尾矿库的溢流道和泄水系统进行了评估。

溢流道是尾矿库的重要控制要素之一,可以有效控制坝体的溢流和排水。

我们对溢流道的设计参数、泄水能力进行了计算和检验,并对泄水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

结果显示,溢流道和泄水系统的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尾矿库的排水需求。

最后,我们对尾矿库的监测和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

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对尾矿库的水位、坝体变形、地震活动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同时,加强对尾矿库的管理,确保相关人员操作规范,定期检查设备和工程结构的完好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某上游式膏体尾矿库的稳定性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该尾矿库的地质条件有利于稳定性,工程结构设计合理,溢流道和泄水系统能够满足需求,同时监测和管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尾矿库的稳定性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改进。

我们建议在尾矿库的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监测和管理,并定期进行稳定性评估,确保尾矿库的安全运营。

某尾矿库渗流与稳定性的数值分析

某尾矿库渗流与稳定性的数值分析
水 条件 下 , 根据《 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 尾矿库 的浸润线 可用 化 。尾矿坝 的计算 剖面 , 是 由现状条 件下 的实 测钻 探资 料 , 经 过 如下方程表示 :
合理 的概化 和延伸得 到的, 将属性组成相近的夹层连在一起 。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i n i a t ur e s t e e l p i p e p i l e s i n s up p o r t i n g t h e il f l e d s l o p e o f a d e e p f o u n da t i o n p i t
产生管涌 、 流砂等灾害 。
析方法 , 即基于极 限平衡理论 的传统 条分法计算 坝体 的稳定性 系 数 。本 文在此将 对瑞典条分法和 B i s h o p法做简要介绍 : 1 ) 瑞 典法 , 亦称 F e l l e n i o u s 法。该法 假定滑体 为刚体 , 而滑 裂
面为圆弧形 , 通过划分滑体 为滑块 , 并假 设条块 间不会变 形 , 将 条
y=



( 3 )
送 排放 , 可用土 的特征描述 的固体 物质 , 另外 还包括铝土矿提取氧 化铝后的固体废弃物赤泥。而尾矿 库定义为筑坝拦截谷 口或围地 构成 的、 用 以贮存尾矿或赤泥 的场所 , 堆存赤泥 的常称为堆场 。 尾矿库是维持矿 山生产 的重要设施 , 同时也是一个 具有 高势 能的人 造泥石流 的危险 源 , 由于尾 矿库 出现 的安全事 故 , 会造 成
沿整个 滑动 面上 的抗 剪强度 与实 际产生 的剪应力 的 比值 定义 为
2 计 算模 型及 参数
1 . 2 浸 润 线 方 程 2 . 1 模 型 简化和 计算 所 需参数 将 尾矿坝视为坝基不透水 的均质体 , 在无排 渗设施 及下游无 为 了进行理论上计算 的方便 , 首先需 要对模 型进行必 要 的简

某尾矿坝稳定性数值分析[论文]

某尾矿坝稳定性数值分析[论文]

某尾矿坝稳定性数值分析摘要:运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基于强度折减理论,对某尾矿坝边坡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得出该尾矿坝的安全系数,并提出一些对策措施,为企业安全管理指明方向。

关键词:尾矿坝 ansys 稳定中图分类号:x9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011-02尾矿库是矿山三大设施之一,它的安全状态直接关系到下游居民及设施的安全。

近年来,我国尾矿库重大事故频发,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通过对以往的事故总结可以得出:坝坡失稳为尾矿坝事故中最主要的破坏形式。

引入ansys软件来进行数值分析,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出尾矿坝的安全性。

1 某尾矿坝基本情况介绍某尾矿库位于河南省汝阳县,属山谷型尾矿库,设计总坝高131m,总库容797.42万m3。

初期坝为透水堆石坝,坝高31m,上游坡比1:1.75,下游坡比1:2.0;后期堆积坝采用上游法堆筑,坝高100m,每期子坝高3m,总体堆积坝外坡1:4.0。

根据标准该尾矿库为三等尾矿库,该尾矿库目前已堆积至第6道子坝,坝顶标高698.5m左右,现堆积坝坝坡总体坡比为1:3.88。

2 基于ansys的尾矿坝稳定性分析2.1 计算工况及参数选取(1)计算工况。

该尾矿库所在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根据相关规范规定,可不进行抗震计算,只进行静力条件下稳定计算,即正常、洪水运行两种工况。

选择该尾矿坝实测的典型断面ⅱ-ⅱ′,计算现状坝高698.5m和最终坝高780m的稳定性。

考虑到尾矿库逐层堆高的特性,在现状坝顶基础上,分20m一层向上加载,即720m、740m、760m,一直到780m。

根据规定,三等尾矿库(上游式)最小滩长70m,最小安全超高0.7m。

该尾矿坝目前正常水位为697.67m,库区干滩长度约50m,所以该尾矿坝的干滩长度及安全超高均不满足规定。

该尾矿坝整体浸润线较高,且初期坝内的浸润线还高于后期堆积坝,即存在“翘尾巴”的情况。

浅谈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

浅谈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

浅谈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发布时间:2023-02-06T03:06:17.708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9月第18期作者:张莉[导读] 本文介绍尾矿库的坝体是否稳定,张莉云南锡业股份公司老厂分公司摘要:本文介绍尾矿库的坝体是否稳定,不但是勤观察地表地面,加强巡查,坝体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还要对坝体进行抗滑稳定性分析、渗透稳定性分析、液化稳定性分析来确定坝体是否稳定。

关键词:尾矿库;坝体;渗透;稳定性首先尾矿库是矿山选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矿物通过选别后,大量的尾矿根据国家环保的相关法规,又不能乱排放。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在山谷口或洼地的周围筑成堤坝形成尾矿储存库,将尾矿排入库内沉淀堆存,这种专用的储存库,我们简称为尾矿库。

尾矿库用来拦挡尾矿和水的维护构筑物就叫做尾矿坝。

尾矿库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要看一个已投入使用的尾矿库是否安全,不光要勤观看,勤检查周边及地表的情况外,还要查看是否按设计要求设计和投入使用,所有构筑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所涉及到的干滩长度、库水位、防洪构筑物以及后期的管理是否规范等等。

还有其中一个因素是坝体是否稳定,因此针对坝体是否稳定就要作一系列分析研究。

1、尾矿坝的类型1.1初期坝尾矿坝建设期间用土、石头等其他材料修筑成的用来挡尾矿的坝体,然而初期坝又分为透水初期坝和不透水初期坝,顾名思义,透水初期坝就是永透水氢能较好的材料修筑而成的坝体;相反,不透水初期坝就是用透水性能差的材料修筑而成的坝体。

初期坝的材料要根据具体坝体的设计要求和地理因素等决定,修筑初期坝的时候可以用粘土、风化石、毛石、废石、混凝土等筑成。

1、2后期坝所谓后期坝是尾矿库投入使用后,排入库的尾矿堆积而成的坝。

后期坝通过人工筑坝,根据排尾矿量的大小,尾矿库的设计等的要求,又分为上游式尾矿筑坝、下游式尾矿筑坝、中线是尾矿筑坝。

随着生产的持续,排入尾矿库内的尾矿量就愈来愈多,通过多年的使用,达到尾矿库的服务年期,满足一定的坝体高度和库容时,我们将要对尾矿库进行巡查,或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监测尾矿库的坝体是否稳定,是否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第 27 卷第 3 期 Vol.27 No.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8 年 6 月 Jun. 2008
文章编号:1008-0562(2008)03-0359-03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ε vd
⎛ = C1 exp⎜ −C2

⎛ ⎜ ⎝
ε vd γ
⎞ ⎟
⎞ ⎟
γ
⎠⎠
上式中通常参数都有 C1 ⋅ C2 = 0.4
其中 C1 可取
( ) C1 = 7600 Dr −2.5
其中,Dr为砂土的相对密度。
表 2 动力分析参数取值
Tab.2 parameter values of dynamics analysis
1 850
2.0 33.0 40
0.3 2.3×10-3
尾粉
②4 细砂
1 970
2.5 5.0
70
0.3 2.0×10-3
(密实)

尾粉质 粘土
1 800
18 17.0
10
0.38 1.8×10-6
④ 块石 1 950
0.5 38.0 120 0.25 0.4

中风化 看作刚性不 基岩 透水基岩
首先按现状水位进行坝体浸润线的计算,将
其数学表达式可写为
ctrial = 1 c F trial
ϕ trial
=
1 arctan( F trial
tan ϕ )
图4 断面潜在滑移面及安全系数 Fig.4 potential slip surface and safety factors

尾矿坝勘察中的坝体稳定性分析

尾矿坝勘察中的坝体稳定性分析
WU Xing-long, ZHAO Yong-qing, PAN Xiang-he, JIANG Xin
(Gelogical Bureau of Hunan Province Nuclear industry brigade 306,
Nuclear Industry Hengyang No. 2 Geological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Co. , Ltd.,Hengyang 421001,China)
尾矿库一般库容均较大,一旦尾矿坝发生意外失稳,将 产生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进而推毁尾矿坝的下游的农作物 或居民住宅,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由此可见,尾矿坝 稳定性安全评估务必引起各方的重视,然尾矿坝稳定性评估 的基础在于尾矿坝勘察报告中坝体、坝基参数提供的合理 性。为此,结合永州市东安某尾矿坝详细勘察论述锰矿尾矿 坝勘察中的坝体稳定性分析,并提供合理的坝体、坝基参数。
1 工程概况 永 州 市 东 安 县 锰 矿 尾 矿 库( 以 下 简 称“ 东 安 锰 矿 尾 矿
库”)位于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大江口乡银山村,原为永州 市东安县锰矿的配套尾矿库。该锰矿尾矿库坝体为一次性筑 坝的碾压土石坝,现坝底最低处标高约 138.63m,坝顶标高 约 158.62m,总坝高约 19.99m,总库容约 89 万 m3,有效库 容约 75.7 万 m3,根据规范,本尾矿库等别应为Ⅴ等尾矿库, 本尾矿坝级别应为 5 级。坝顶轴线长约 160m,坝中间标高 约 148.88m~149.70m 设置了马道,马道宽度约 13.5m,坝 体一级尾矿坝外坡坡比约为 1 :2.3,坝体二级尾矿坝外坡坡 比约为 1:3.2。尾矿库尚未达到服务期限原企业即破产倒闭, 现库内尾矿滩面高程为 156.90m,距离坝顶尚余 1.7m。

某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某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第一作者简介 : 窦磊( 1 9 8 3 一 ) , 男( 汉族 ) , 湖北 襄阳人 , 吉林大学建设] : 程学院存读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岩 土一 r 程。
2 0 1 4 年第 4 期
资源的大量开采, 尾矿库的数量越来越多, 尾矿坝的堆积 高度也越 来越 大 。尾矿库 的安 全也愈成为新 的挑 战。 尾矿库的稳定 I 生 研究一直是尾矿库安全研究的一大 课题 。有统计表明, 在大大小小的尾矿库事故中, 由边坡
稳定性 不足而 引起 的溃坝是重要的事故原因之一[ 1 ] 。所 以
种潜 在 的具 有 可 观破 坏力 的人造 泥 石流 危 险源 。一
旦失事 , 不仅会对矿 山企业及下游居 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造 成重大 威胁 , 也 会对库 区周边 的生态环 境造成破 坏 。
最初 人们认 为尾 矿库结构简 单 , 坝体堆积缓 慢 , 且 不 以蓄水为 目的 , 所 以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直到 1 9 7 6 年 关 于尾矿的研究才得到国际大坝委员会的承 。随着矿山
全 事故 。规 定 要 求 尾 矿 库 要 及 时做 好 安 全 评 价 工作 。 尾矿库 的稳定性 分析 是安全评 价 的重 要工作 之一 。 本 文 以某 尾矿 库 为例 介绍 尾 矿 库 的稳 定性 计算 方
收稿 日期 : 2 0 l 3 一 O 7 — 0 7
由表 1 可 以看 出 , 胶 粒 含 量 全 尾矿 高 于放 矿 口 、 两
模型, 采用合理的计算参数 , 进行现场浸润线和孔隙水压力监测。
关键 词 : 尾矿坝 ; 沉积规 律 ; 稳定 性计 算 ; 浸润 线
中 图分类 号 : T D9 2 6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5 7 1 6 ( 2 0 1 4 ) 0 4 — 0 0 7 4 — 0 4

尾矿库稳定性分析勘察报告

尾矿库稳定性分析勘察报告

尾矿库稳定性分析勘察报告一、引言二、地质勘察1.区域地质:通过实地勘察和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矿山所处地区属于地层较为稳定的地质构造,无明显的地质灾害现象。

2.岩土地质:矿山尾矿库区域主要由砂、石和粘土组成,其中砂和石层相对较稳定,粘土层存在一定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3.水文地质:本区域地下水位相对较低,地下水埋深约20-30米,目前未发现水源对尾矿库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

三、尾矿库稳定性分析1.重力稳定性分析:尾矿库的自身重力是维持其稳定的最基本因素。

通过对尾矿库体积、材料密度等参数的测算和分析,结合实际地质情况,确认尾矿库重力稳定性良好。

2.坡面稳定性分析:研究尾矿库边坡的稳定性,包括边坡的形态和倾斜度,以及边坡上的土壤特性等,通过对边坡稳定性指标的计算和分析,确认尾矿库边坡的稳定性良好。

3.底部稳定性分析:尾矿库底部是尾矿的主要蓄存区域,对底部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是确保尾矿库整体稳定性的关键。

通过对底部土质的勘察和采样,以及对底部承载能力和渗流特性等的测算和分析,确认尾矿库底部的稳定性良好。

四、建议与措施1.加强监测:建议在尾矿库建设中加强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包括定期测量尾矿库的沉降、倾斜以及地下水位等参数,并及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调整和处理。

2.强化排水:尾矿库周围的地面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大雨等恶劣天气导致地面积水,进一步保证尾矿库周围地质环境的稳定性。

3.定期维护:尾矿库建成后,要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和维护保养,及时处理边坡松动、裂缝和渗漏等情况,以确保尾矿库的稳定性和安全运营。

4.完善应急预案:建议完善尾矿库的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详细的应急处理方案编制,并开展相关应急演练。

五、结论通过本次地质勘察和尾矿库稳定性分析,可以确定目标尾矿库的各项稳定性指标均处于良好状态,具备安全运营的基础条件。

然而,为了进一步保证尾矿库的长期稳定性,建议在建设和运营阶段加强监测,强化排水,定期维护,并完善应急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拟建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分析
根据拟建尾矿库的地勘和设计,采用滑楔法即折线法、瑞典圆弧分别对初期
坝和最终坝体进行稳定性计算,以确定该尾矿库坝体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标签: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分析
1 尾矿库概况
拟建尾矿库位于该公司选厂下游东南侧,距选矿厂直线距离约3.31km,库
区库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属低中山区,山体坡度在20~40°间,矿区内冲沟呈南
北向树枝状展布,冲沟多呈V型沟,库区长约2.4km,沟谷呈V字型。全库容
1534.43万立方米,总坝高98m,属于III等尾矿库。

2 坝体情况
初期坝坝型采用碾压堆石坝型。轴线坝高38m,坝顶标高695.0m,坝顶宽
4.0m,上游坝面坡比1:1.75,下游坝面坡比1:2.0。上游坝面设干砌块石护坡,
土工布反滤层及其支持层、保护层;下游坝面设干砌石护坡。标高680.0m、665.0m
各设一级马道,马道宽2.0m,马道内侧修筑马道排水沟,在坝体与岸坡结合处
设截水沟,将两岸及坝面汇聚的雨水由排水沟及截水沟排出,避免对坝体的冲刷
侵蚀。

后期堆积坝采用上游式尾矿筑坝方法,即利用投入的尾矿自身逐级向上游冲
填筑坝。尾矿堆积坝最大堆积高度60.0m,最终设计堆积标高755.0m,冲填平均
外坡1:5.0。堆积坝每升高10m设一级马道,马道宽5m,在马道内侧及坝面与
两岸坡结合处设排水沟,以保护坝面免受水流冲蚀。后期坝下游面覆土种植草皮。

在堆积坝体内布置集、排滲管将坝体内渗流水引至马道排水沟,以降低坝体
浸润线,将尾矿库浸润线的高度控制在6-8m,以利于尾砂的脱水、固结,且排
渗管长度不小于50.0m,间距10.0m。每上升10m布置一层排渗管网。必须确保
冲填外坡不陡于设计坡比。在与岸坡结合处设截洪沟,以排放岸坡雨水。

3 地质情况
拟建尾矿库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白水江-白河褶皱束东段武当
穹隆北缘。区内构造线总体呈近东西向,区域构造表现为由北向南依次为褶皱带、
穹隆带、褶皱带相间分布的格局。穹隆带主要有赵川穹隆、大明洞穹隆等;褶皱
有冷水河-白浪复式倒转向斜;断层主要有十里坪-范家断裂和大西沟-关帝庙-小
白岩河断裂。

根据勘察结果,在绢云石英钠长片岩中无成层性良好的软弱夹层。岩层倾角
近似43°,层间结合基本良好,抗剪强度较高,岩体结构面虽较发育,但各结构
面粗糙咬合,抗剪强度较高。因此坝基砌置于中风化绢云石英钠长片岩中,以保
证坝基的稳定性。

尾矿堆场岩体透水性良好,渗流方向基本与岩体构造的优势方向一致,第四
系碎石、含砾粉质粘土、基岩属弱-微透水层。

4 坝体稳定性分析
4.1 分析方法
本次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分析初期坝采用滑楔法即折线法,最终坝体采用瑞典
圆弧分析计算评价。

4.2 初期坝的稳定性分析
按洪水情况下稳定计算,初期坝采用堆石筑成,粘聚力为零;根据《碾压式
土石坝设计规范》采用滑楔法即折线法进行初期坝坝坡的稳定计算。

根据所示的计算结果,初期坝体下游坡最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1.423,大
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安全系数1.15;因此,该尾矿库初期坝坝坡在洪水情况下是稳
定的。

4.3 最终坝体的稳定计算
尾矿库初期坝采用堆石坝,后期堆积坝为尾矿渣堆积坝,初期坝相当于堆积
坝的一个排水棱体,根据设计院提供参数,其渗透系数分别为2.31×10-4m/s、
3.75×10-6m/s。浸润线简图如图2所示。

图2 尾矿库浸润线位置图
4.3.1 计算参数的选取
初期坝、后期堆积坝稳定性计算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坝体稳定计算参数
4.3.2 最终坝体的稳定计算
由于该地区的地震烈度等级为6级,依据抗震设计规范,可以不计算地震作
用工况,只计算在最高洪水位下的坝坡稳定性。

后期堆积坝为尾矿渣堆筑,初期坝为堆石料堆筑,从安全角度出发,最终坝
体的稳定计算按照最不利情况,即当坝体堆积到最终坝高时的情况进行计算。计
算工况为库区发生设计洪水、库内为最高洪水位、滩面为最小干滩长度情况下,
尾矿坝外边坡的稳定安全性。
按照《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应采用瑞典圆弧(条分)法进行最终
堆积坝的稳定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最终坝高时坝坡稳定计算成果表
经过计算,最高洪水时坝坡最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正常情况下为1.494,大
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安全系数值1.25。因此,该尾矿库的坝坡是安全的。

图3 最危险滑弧位置图
5 结束语
通过采用滑楔法即折线法、瑞典圆弧分别对初期坝和最终坝体进行稳定性计
算分析评价,该尾矿库坝体稳定满足规范要求,坝体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AQ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S].北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05.

[2]田文旗,薛剑光.尾库安全技术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3]罗建林,牛跃林,孙浩刚.圆弧条分法在尾矿库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3):84-87.

[4]梁力,李明,王伟,等.尾矿库坝体稳定性数值分析方法[J].中国安全生产
科学技术,2007,3(5):11-15.

[5]李宏儒,胡再强,陈存礼,等.金堆城尾矿坝加高方案数值模拟及稳定性
分析[J].岩土力学,2008,29(4):1138-1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