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尾矿坝的稳定性计算与分析实例
某上游式膏体尾矿库稳定性分析

某上游式膏体尾矿库稳定性分析近年来,尾矿库的稳定性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上游式膏体尾矿库。
本文通过对某上游式膏体尾矿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旨在提供有效的工程措施,确保尾矿库的安全运营。
首先,我们对该尾矿库的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
通过现场勘探和地质剖面分析,我们发现该尾矿库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稳定,无明显的地震活动和地质灾害风险。
这为尾矿库的稳定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我们对尾矿库的工程结构进行了评估。
该尾矿库属于上游式膏体尾矿库,其构造特点是膏体在坝体上游堆积,形成坝体稳定的自重坝。
我们对坝体的高度、坝顶宽度、坝体坡度等参数进行了测量和计算,并进行了合理性分析。
结果显示,该尾矿库的工程结构设计合理,满足稳定性要求。
接着,我们对尾矿库的溢流道和泄水系统进行了评估。
溢流道是尾矿库的重要控制要素之一,可以有效控制坝体的溢流和排水。
我们对溢流道的设计参数、泄水能力进行了计算和检验,并对泄水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
结果显示,溢流道和泄水系统的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尾矿库的排水需求。
最后,我们对尾矿库的监测和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
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对尾矿库的水位、坝体变形、地震活动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同时,加强对尾矿库的管理,确保相关人员操作规范,定期检查设备和工程结构的完好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某上游式膏体尾矿库的稳定性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该尾矿库的地质条件有利于稳定性,工程结构设计合理,溢流道和泄水系统能够满足需求,同时监测和管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尾矿库的稳定性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改进。
我们建议在尾矿库的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监测和管理,并定期进行稳定性评估,确保尾矿库的安全运营。
尾矿库堆坝试验研究及稳定性分析

尾矿库堆坝试验研究及稳定性分析
尾矿库是一种特殊的工业建筑物,是矿山三大控制性质工程之一。
它的运营好坏,不仅影响到一个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与库区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及周边环境息息相关。
尾矿库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凉山矿业有限公司拟在小打鹅沟新建一座尾矿库,属于山谷型尾矿库,小打鹅尾矿库采用上游法堆坝方式进行堆坝,初期坝坝顶标高1240m。
本文以该尾矿库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物理模型试验、数值计算、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室内尾矿的沉积规律和坝体的结构特点、尾矿的物理力学特性、以及尾矿堆积坝的稳定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如下:①以小打鹅尾矿库的设计资料为依据,按照1:200的比尺缩小,堆积尾矿坝体模型。
按照设计资料,在尾矿堆积坝体中埋设排水井、排水管以及地下水位测量管,测试尾矿堆积坝的渗流特性,探明了浸润线的位置,探索库内尾矿的沉积规律(颗粒分布情况)和坝体的结构特点(干滩面坡度、长度和分层)。
②利用2D-FLOW软件进行了尾矿坝渗流场的数值计算分析。
③对尾矿坝静力和动力稳定性进行了极限平衡法分析。
④利用ANSYS软件,对小打鹅尾矿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尾矿坝体的应力、应变等分布规律、坝体的变形和位移,以及正常情况下和洪水情况下的主应力和剪应力等。
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

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尾矿库是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贮存地,其稳定性一直是矿山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尾矿库的建设过程中,坝体稳定性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就是对尾矿库中后期坝体进行稳定性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坝体的安全稳定。
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的稳定性计算分析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坝体设计参数等。
在进行稳定性计算时,需要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地质条件是影响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尾矿库所处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的稳定性、地下水情况、地表地貌等。
在地质条件分析中,需要考虑地质构造和岩土特性,包括地层的厚度、倾角,地下水位、地下水的渗透性等,并据此进行土体稳定性计算。
对于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滑坡等,也需要进行考虑和分析,以保证尾矿库坝体的稳定。
水文地质条件也是尾矿库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的重要因素。
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分析需要充分考虑降雨等因素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
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中,需要对降雨过程进行分析,并考虑其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包括水文侵蚀、坡面径流、坝体渗流等。
还需要对汛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保证尾矿库坝体在汛期仍能保持稳定。
坝体设计参数也对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坝体设计参数包括坝体的结构形式、坝体的截面设计、坝体的材料选用等。
在坝体设计参数分析中,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强度、坝体的结构稳定性等因素,并结合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
当前,国内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技术还存在不足,特别适用于对于坝体水文地质条件和设计参数的综合分析技术。
这使得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计算和分析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应加大对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以提高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也应加强对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提高尾矿库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保障尾矿库的安全稳定。
御驾泉尾矿坝稳定性计算与分析

御驾泉尾矿坝稳定性计算与分析王启耀;何仕朝;谢孔金【摘要】在查明御驾泉尾矿坝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和快速拉格朗日法计算了坝体标高334 m时在正常运行、洪水运行和特殊运行工况下的稳定系数.结果表明坝体是安全的,但是在特殊运行(地震条件)工况下的稳定系数并不高,仅为1.06,所以需要注意防范尾矿坝在特殊运行工况下发生坝体失稳事件.%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Yu-jiaquan tailing dam when dam body in 334 m under normal situation,flood situation and special situation is respectively calculated b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and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method ( FLAC).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tailing dam was safe in these situation,but the stability coefficient in special situation was only 1. 06 Jus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1. 05, therefore, it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ailing dam stability in special situation (earthquake).【期刊名称】《金属矿山》【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尾矿坝;极限平衡法;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稳定性【作者】王启耀;何仕朝;谢孔金【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尾矿库(坝)是矿山重要的生产设施,也是重要的危险源,国内外尾矿库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对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也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1-3],做好尾矿坝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坝体稳定性尤为重要。
某尾矿库渗流与稳定性的数值分析

合理 的概化 和延伸得 到的, 将属性组成相近的夹层连在一起 。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i n i a t ur e s t e e l p i p e p i l e s i n s up p o r t i n g t h e il f l e d s l o p e o f a d e e p f o u n da t i o n p i t
产生管涌 、 流砂等灾害 。
析方法 , 即基于极 限平衡理论 的传统 条分法计算 坝体 的稳定性 系 数 。本 文在此将 对瑞典条分法和 B i s h o p法做简要介绍 : 1 ) 瑞 典法 , 亦称 F e l l e n i o u s 法。该法 假定滑体 为刚体 , 而滑 裂
面为圆弧形 , 通过划分滑体 为滑块 , 并假 设条块 间不会变 形 , 将 条
y=
(
一
)
( 3 )
送 排放 , 可用土 的特征描述 的固体 物质 , 另外 还包括铝土矿提取氧 化铝后的固体废弃物赤泥。而尾矿 库定义为筑坝拦截谷 口或围地 构成 的、 用 以贮存尾矿或赤泥 的场所 , 堆存赤泥 的常称为堆场 。 尾矿库是维持矿 山生产 的重要设施 , 同时也是一个 具有 高势 能的人 造泥石流 的危险 源 , 由于尾 矿库 出现 的安全事 故 , 会造 成
沿整个 滑动 面上 的抗 剪强度 与实 际产生 的剪应力 的 比值 定义 为
2 计 算模 型及 参数
1 . 2 浸 润 线 方 程 2 . 1 模 型 简化和 计算 所 需参数 将 尾矿坝视为坝基不透水 的均质体 , 在无排 渗设施 及下游无 为 了进行理论上计算 的方便 , 首先需 要对模 型进行必 要 的简
尾矿坝安全与稳定性分析

尾矿坝安全与稳定性分析尾矿坝安全与稳定性分析一、渗透破坏尾矿坝和坝基在渗流作用下出现破坏称为渗透破坏,如尾矿坝下游坡面出现隆起、细尾矿被水带走、出现集中渗流通道等。
渗透破坏是尾矿坝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渗透破坏的类型尾矿坝渗透破坏类型主要有流土、管涌、接触流土和接触冲刷4种。
1.流土在渗流的作用下,尾矿坝体或坝基表面的颗粒群同时起动而流失的现象称为流土。
这种破坏形式在黏性土和无黏性土中均可能发生,只要水力坡降达到一定的大小,都有可能发生流土破坏。
黏性土发生流土破坏的外观表现是土体隆起、鼓胀、浮动、断裂等;无黏性土发生流土破坏的外观表现是泉眼、砂沸、土体翻滚最终被渗透托起等。
对于尾矿坝,流土破坏常发生在坝体下游渗流逸出处无保护的情况下。
当下游逸出处渗透坡降i值较大且大于临界坡降i,时,就会在下游坝坡逸出处发生表面隆起、裂缝开展、尾矿涌出,甚至出现尾矿土块被整体冲走的现象,这是比较典型的流土破坏。
2.管涌在渗流的作用下,一定级配的无黏性土中的细颗粒通过大颗粒所形成的孔隙发生移动,最终在土中形成贯通的管道的现象称为管涌。
发生管涌破坏是一个随时间逐步发展的过程。
首先,在渗透水流作用下,较细的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流失随后,土体的孔隙不断扩大,渗流速度不断增加,较粗颗粒也会相继被水流带走随着上述冲刷过程的不断发展,会在土体中形成贯穿的渗流通道,造成土体塌陷或其他类型的破坏。
3.接触流土渗流垂直于两种不同介质的接触面运动,并把一层土的颗粒带人另一土层的现象称为接触流土。
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颗粒粗细相差较大的两种土层的接触带,如尾矿坝上游坡面反滤层的位置。
4.接触冲刷渗流沿着两种不同介质的接触面流动并带走细颗粒的现象称为接触冲刷。
对于黏性土,只有流土、接触冲刷或接触流土3种破坏形式,不会产生管涌破坏;对于尾矿等无黏性土,则4种破坏形式均可能发生。
(二)渗透破坏类型的判别土体的渗透破坏与土体的颗粒组成和渗透力有关。
某钒矿尾矿堆积坝稳定性分析与计算

1 堆场工 程地质 条件
1 1 地 形及 地 貌 .
杂, 坝址 及库 区 内无 断 层 通 过 。
14 地 下 水 .
尾矿库所在位置地形 切割剧 烈 , 坡度 一般为 2 。 5 , 大 5 ~3 。最 5 。沟谷形态呈“ 字形 , O, u” 地貌单元属 叶低 山 。 1 1 2 地 层 概 况 . 场地 内尾矿堆积物总体规律足 : 颗粒组 成 自坝体 附近向尾 矿 渗透坡降计算成 果见表 2 。 由表 2可以看 出大坝在各 种工况下 的渗透坡 降均小 于允 } , I : 渗透坡降 , 大坝不存在渗透变形破坏 。
Ix I 3 1 6 3 I 8 5 7I 0 3 9 4 9 .1 17 5 1 . 3 10 8 5l / nI5 5 I 0 1 3 7 6 J 0 9 6l 8 9 3 J 0 .9 I 3 8 8I 2 3 6 8 1
ly m l 1 I4 8 1 2 0 8l 5 6 83 l 5 3 3 17 5 23 7 0 8 9 / 8 6 6 1 4 0 4 i 9 2 I 0 9 I 1 1 .4 l 1 l 9
/ I 2 0 4j 7 5 6 7 6 8 0 l 9 5 9l9 .1 『 0 5 1 1 7 7l 2 .6 m 0 6 { 4 5 1 2 8 4 0 6 3 6 13 3 5l 1 2 15 2 9 6 6 J 8 y m 2 2 I 7 6 1 4 7 6I 2 1 7 0 3 5l 8 6 4 6 8 1 4 7 7 1 14 / l 1 8 1 0 1 4 4 l 4 2 l .7 l 6 l .3 I 1 1
注: ①一坝体填筑土 ; ②一砂岩强风化层 ; ③一防渗体填筑料; ④一砂岩弱风化层
线位置 。 参考文献 : [ ] 吴持 恭 . 力 学 [ . 京 : 等教 育 出版 社 ,0 8 1 水 M] 北 高 20 .
琅琊山铜矿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破坏。
2 0万 i 。尾 矿 坝设 计 最 终 坝 顶 标 高 9 1坝 高 0 n 0 I, /
尾重亚粘土
粉 质牯 土 1 .0 8 9
1. 95
1 .0 1 . 77 57
2 8
图求 P 和 P , 求得 B ^并 C直线 抗 滑力 . 计 算 出 坝 s , 坡稳定 系数 , 同理计 算其他 滑弧稳定 系数 , 中找 出 从
最小安全 系数 , 其结 果见表 2 。
物理力学 指标如 表 1 。
表 1 土 层 物理 力学 指 标
摩擦 系数取 0 5 .。
图 3 坝 体 受 力分 析 表 3 库 内尾 矿 分层 及 物 理 力学 性 能 指标
一 称 ( N褪 k/ 祖 m 3 k / 3 k / 3 )(N )( N m ) m
2 .o 1o 2 .0 18 2 .0 1o 2 .o 2 0 2 2 2 . 15 1 .3 0 6 1 .4 17 3 7 3 5
取分期 心墙 垂直 升 高 , 坝后 利 用 井 下 出 窿废 石 随心
墙 和库 内尾 矿堆 积而加 高加 固( 图 1 。尾 矿库 为 见 ) 4级 库 , 由于位 置重要 提 高一 级 , 3级 进 行设 计 和 按
管理 。
Hale Waihona Puke  ̄ 6 "5 ' 73 麓 \ : … l l l ll 7 石 石 __ l l l l 尾 谚 l l 、 45 、 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尾矿坝的稳定性计算与分析实例
一、引言
尾矿库是一种特殊的工业建筑物,也是矿山三大控制性工程之一。
它的运营好坏,不仅影响到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与库区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及周边环境息息相关。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每年排弃尾矿近3亿t,除小部分作为矿山充填或综合利用外,绝大部分要堆存于尾矿库,现有尾矿库2600多座,尾矿库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对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也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
2000年10月18日,广西南丹县大厂镇鸿图选矿厂尾矿库发生重大垮坝事故,共造成28人死亡,56人受伤,70间房屋不同程度毁坏,直接经济损失340万元;2008年,山西襄汾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造成了279人遇难。
可见,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极其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矿山企业对回收率越来越重视,矿石磨得粒度也越来越细。
目前,细粒尾矿没有严格的定义。
细粒尾矿是指平均粒径d cp≤0.03mm,且小于0.109mm 的含量一般大于50%,大于0.074mm的含量小于10%,大于0.037mm的含量小于30%的尾矿。
尾矿坝作为堆载尾矿砂的重要构筑物,细粒尾矿筑坝的安全稳定性研究受到矿山企业的普遍送注。
尾矿库安全运行的送键是尾矿坝体必须安全稳固,因此,为了防止尾矿坝事故的发生,对尾矿坝的稳定性分析研究是完全有必要的,意义重大。
二、影响细粒尾矿坝体稳定性因素
尾矿坝是尾矿构筑物的主体,影响尾矿堆积坝稳定的因素很多,如坝体内浸润线高低、沉积滩长度、尾矿堆积坝坝坡度、排洪系统等。
(一)坝体内浸润线高低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
坝坡浸润线是尾矿坝的生命线,它是直接影响坝体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地下水对坝体不仅产生动水压力,降低坝体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地震时,引起孔隙水压力的快速上升,有效应力减少,产生管涌、流沙和坝面沼泽化等危险,对尾矿坝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根据现场堆积实践结果对比分析,细粒尾矿堆积坝的浸润线比一般尾矿堆积坝的浸润线高。
浸润线位置的高低对于尾矿坝的稳定性影响勘大。
浸润线如果降不下来,对尾矿坝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坝体渗流,防止浸润线偏高。
(二)沉积滩长度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
在排矿量大、浓度低的非放条件下,干滩面长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库内水位控制。
若干滩面控制过长,滩面的上升速度必然缓慢,由此而影响库容蓄水和澄清水距离不足导致回水质
量变劣。
若控制水位保持滩面坡度,使水面离坝顶水平距离缩短,库内水位上升,导致坝体安全稳定性降低。
因此,控制、监测干滩面长度极其重要。
(三)堆坝坡度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对细粒尾矿堆积坝物理模型室内试验的研究,测试出在不同坡度下细粒尾矿坝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当堆积坝坡度每增大10°,其坝体承载能力至少减至原来的1/5~1/6,说明提高尾矿堆积坝坡度不利于坝体稳定,更易发生破坏。
因此,在实际尾矿库工程中,还应随时观测控制坝坡角度。
(四)尾矿砂密实度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
一般的尾矿堆积坝,通过自然分级,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固结密实。
细粒尾矿的平均粒径比较小,在分散放矿时,颗粒不容易沉积,当悬浮液浓度为5%~10%,潜流速度大时,可能发生异重流,使得坝体空隙度大,压实性较差。
尾矿材料的室内试验表明,坝体密度对抗剪强度有明显影响,密实度越高,抗剪强度越大。
因此,在堆坝期间应严格控制放矿速度,避免出现由于矿砂疏松造成坝体失稳的情况。
(五)排洪系统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
排洪系统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尾矿坝的稳定性。
如银山铅锌矿尾矿坝决口事故、郑州铝厂灰渣库溃决事故、智利埃尔尾矿坝溃坝事故、美国布法罗河矿尾矿坝溃坝事故等,直接原因就是排洪系统故障或设计有误引起洪水漫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因排洪系统失事引起的灾难几乎占尾矿坝事故的50%。
(六)其他影响尾矿坝稳定性的因素
尾矿坝是尾矿构筑物的主体。
影响尾矿坝体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另外还有尾矿沉积层的抗剪强度、堆积坝的高度、库内水位的高低、工程措施、效果等,特别是对于非国有的中小矿山,施工及运行管理不当等因素都是影响尾矿坝体稳定性的原因。
三、工程实例
某尾矿库的初期坝坝型为碾压式石渣坝,坝顶标高为海拔104m,坝高17m,库容58万t时。
堆满后用沉积尾矿堆筑子坝,边堆边存,最终堆集标高为126m,总库容325万m3,总坝高40m,平均坡度为1∶6。
对堆积坝现状标高进行稳定性计算,鉴于坝体对于尾矿库的重要性,主要对105m和126m标高的稳定性进行分别论证。
该库容量为325万m3,坝总高40m,属四等尾矿库。
根据《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第3.3.1条规定,三级及三级以
下的尾矿坝可不进行渗流稳定性计算,从而只需进行抗滑稳定性计算。
(一)漫润线的计算
确定化引滩长L及相应的化引库水位,并放矿
水覆盖绝大部分滩面,此时,化引滩长计算公式为:
L i=3.3 L C0.48
式中L i为化引滩长;L c为计算条件下的实际滩长。
化引库水位计算公式为:
式中Hi为化引库水位;H为计算条件下实际库水位;m o为沉积滩坡度系数(即沉积滩坡度为1∶m o)。
浸润线位置参照尾矿设施设计参考资料确定。
h i=H i-Z
将尾矿坝视为坝基不透水的均质坝,当无排渗设施且下游无水时,浸润线方程可表示为:
式中出逸点高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m为下游坡坡度系数。
根据尾矿坝运行情况计算所得的浸润线逸出高程见表1。
这里计算工况取正常运行水位和洪水位两种。
根据野外勘察观测,当坝顶标高105m时,按此方法计算的浸润线基本上与实际浸润线吻合。
(二)计算参数的选取
该尾矿坝初期坝坝型为碾压式石渣坝,堆满后用沉积尾矿堆筑子坝,边堆边存,因而稳定性计算材料包括石渣、尾矿砂两种材料。
依据野外勘察和《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附录一该尾矿砂为尾细砂,其参数选取参考表2。
表1 浸润线计算参数统计
表2 稳定性计算参数表
(三)荷载组合及安全系数
在尾矿坝的稳定性分析中,一般先按尾矿库的设计坝高和库容大小确定尾矿库的安全等级,再根据尾矿库的安全等级查表确定尾矿坝抗滑稳定性的安全系数。
地震烈度区域划分为6级烈度及6级烈度以下地区的5级尾矿坝,当坝外坡比小于1∶4时,除原尾矿属尾粘土和尾粉质粘土以及软弱坝基外,可不作稳定计算。
该尾矿库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属乙类水工建筑,基本烈度作为设计烈度。
本地的基本烈度为6度,因此设计烈度为6度,所以稳定计算不考虑地震荷载。
表3 稳定性计算的荷载工况
该尾矿坝属四等尾矿坝,根据需要对坝顶高程106m(目前坝高度)和126m两种模型分别进行稳定性计算。
安全系数是指在设计、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的工程项目必须达到安全性保证的定量标准,根据工程重要性程度而设定。
尾矿库的抗滑稳定性安全系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 )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坝体稳定计算有以下两种荷载组合,见表4。
表4 尾矿坝抗滑稳定的安全系数规范值
1、正常运行=正常水位+坝体自重,采用瑞典法计算,当尾矿库为四等尾矿库时安全系数K≥1.15;2)洪水运行=最高洪水位+坝体自重,采用瑞典法计算,当尾矿库为四等尾矿库时安全系数K≥1.05。
(四)现状坝体稳定性计算及结果
根据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采用瑞典法对该尾矿坝各种运行情况进行稳定性评价。
同时采用Bish叩法与之进行对比,稳定性计算参数采用表2中数值,计算结果见表5。
表5 运行稳定性评价
计算结果表明:正常运行下该尾矿坝是稳定的,两种方法计算的稳定性系数均超过《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安全系数,目前该尾矿坝是稳定的。
该尾矿库坝高105m 时不同荷载组合下,稳定性良好;按目标的堆坝方式、速率,堆积至126m高程时,坝体稳定性也满足《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安全系数。
四、结语
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该尾矿坝稳定可靠,但在实际尾矿坝运行管理中,尾矿坝的筑坝、日常检查以及排洪设施的管理等因素对尾矿坝的稳定性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应加强对尾矿库的运行管理工作,作好尾矿坝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