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讲解

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派代 表维经斯基来到中国,向 中国人民特别是先进的知 识分子介绍了列宁领导的 共产国际派代表维经斯基 来到中国,向中国人民特 别是先进的知识分子介绍 了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的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中 国人直接地从苏俄一方接 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图为维经斯基
二、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与五四运动的推动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对 中国封建主义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新文化运 动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武器批 判中国的封建专制,批判维护封建专制的纲常礼 教。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深刻的思想启 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在思想 文化领域中沉重地打击了中国的封建主义,砸碎 了禁锢人们的精神枷锁,使中国人民获得了思想 上的解放。从而为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大多数领导人和马克思主义宣 传家都有在日本学习和生活的经历,都曾在日本受 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如李大钊、陈独秀、李 达、董必武、周恩来、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 杨匏安等.可以说,日本是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 思主义的最早渠道.五四前后,在中国系统传播马 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大多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他 们借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材料,主要是从 日本翻译过来的
2、苏俄政府的内外政策强烈地吸引着中国人 民
苏维埃政权把土地交给能自种的农人耕种,废除遗产制和 土地占有权,消灭了有产阶级遗留下的恶制;工厂企业由 工人民主管理,实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苏俄政府 实行的反对霸权主义,持弱小民族的对外政策也给中国人 民以深刻印象。苏俄政府曾发表对华宣言,郑重宣布废除 旧俄国政府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废除在华特权,放 弃庚子赔款,建议两国建立平等关系,并表示支持中国人 民的革命斗争。苏俄政府的内外政策,使中国的先进分子 认定她是世界上最公正最合理的制度、最好的政府,从而 吸引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在中国传播的人

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在中国传播的人
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在中国传播的人是李大钊,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李大钊、字守常,生于河北省乐亭县。
1916年李大钊回国,积极地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1919年,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俄国十月革命阐述
俄国十月革命,获胜的苏联红军一方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故称为“十月革命”,俄国白军的失败给欧洲和亚洲造成了深远至今的无产阶级专政影响,包括德国、捷克朝鲜等国。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十月革命的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
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毛泽东在1949年写了一段这样的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十月革命也结束了资本主义独占天下的局面,并为之后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十月革命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于不疑处有疑”——以一位伟人的一段名言为例“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
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这是一位伟人的一段名言。
长期以来,国人大多耳熟能详,且对其概述的史事一直深信不疑。
宋人张载是主张“于不疑处有疑”的,他认为只有这样“方是进矣”。
我国的一位伟大的女政治家,是否受过张载的影响,老朽不敢妄肆揣测,而她却在“文化大革命”已经发动的时际,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公开地对那段史事表示“有疑”。
宋庆龄话中有话近代史家黎澍为《宋庆龄传》写的“序言”里说:“宋庆龄是近代中国最有个人特点的政治家。
她在斗争的每个重要关头都以远见卓识做出了独立的判断。
”“她独立于国民党,……指出…国民党以反共为名来掩饰它对革命的背叛,并继续进行反动活动。
在中央政府中,国民党党员力争高位肥缺,形成私人派系,以巩固他们的地位;在地方上,他们同样剥削群众,以满足个人的贪欲。
他们和一个又一个的军阀互相勾结,因而得以跃登党和政府中的高位‟”;“她也独立于共产党。
她曾经长时期是共产党的忠诚的朋友,但不是党员。
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初期,她曾经以极大的热情歌颂革命的胜利,歌颂革命带来了群众的幸福生活。
1957年反右斗争以后,她的态度显然是有保留的。
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紧跟政治运动。
到…文化大革命‟,更是沉默不语,保留态度更显著了。
这是一个头脑清醒的政治家的态度。
我们往往听到有人这样说,他违心地做了一些什么事。
宋庆龄不是这样,她默默地从事她的工作,决不随声附和,做些什么违心的事。
她坚持这个态度,一直到她停止呼吸”〔1〕。
黎澍的这番话,很有历史的分寸感。
宋庆龄在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进一步证实了她是独立于共产党及其领袖的。
试述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试述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国开(中央电大)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1.适用于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所有专业学员基于网络的终结性考试。
2.该资料为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通过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终结性考试系统()完成。
试题:试述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答: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是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的选择。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研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研究社会主义。
一、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正当新文化运动与西方意识形态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发现,比资本主义高明得多的第三种文明就是马克思主义。
对中国人来说,马克思主义是进入中国的诸多西方思想流派中较晚的学说。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的《共产党宣言》,石破天惊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坐标,从此,全世界被压迫阶级、被压追人民的解放斗争有了共同的思想理论基础,有了自己的旗帜。
十月革命前,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侧重于经济学和公有制,还常将其与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相混淆。
当时,中国面临两种可供选择的道路:要么封建主义,要么资本主义。
然而,封建主义不行,资本主义也走进了死胡同。
资本主义文化本是封建文化的对立面,但在中国它因殖民需要而与封建文化相勾结成为反动同盟。
况且,列强用坚船利炮送来的资本主义文化不可能具有反帝的功能。
十月革命改变了这种看法,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转向俄国,转向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先进分子最大的影响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社会主义由理论而实践、由理想而现实的可操作的“范式”,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即列宁“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
所以,毛泽东说:“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二专题九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与科技文化微专题2三民主义与马克

微专题2 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三民主义孙中山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集中体现了孙中山的民主宪政思想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毛泽东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在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形成:中共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地位: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考向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2021·全国甲卷)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
”他意在强调( )A.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B.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D.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解析:由材料可知,蔡和森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易发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而中国也和农业国俄罗斯一样,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因此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故C项正确;蔡和森只是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更易发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而不是说发达国家就不会有革命,“不会”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不等于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失去”一词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革命道路的问题,排除D项。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程 度的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稍后的一段 时间内,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忙于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减少了对中国的 商品和资本输出,从而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有了一个短暂而繁荣的“黄金时期”。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不可或缺的 经济基础。
三、是中国工人阶级 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 深入发展
而就在此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一、是中国革命的客观需要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度陷入苦 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先进知识分子不 断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但是, 地主阶级自救、资产阶级革命,都没能解决 中国的实际问题,国内的政治依旧黑暗。知 识分子们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他们 需要一种新的理论作指导。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工人阶级逐步成长壮大,工人运 动日趋高涨。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 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工人运动 的发展迫切需要寻求科学的精神武器。 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 阶级基础。
四、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有力 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禁锢,促进了人们 的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 造了思想文化条件。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 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涌现出的一批先进 分子的宣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思想和理论适应 了迫切要求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状 况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中丰富的唯 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世界大同思想相 结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爆发后,李 大钊经过不断地求索和鉴别,逐渐摆脱各种 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影响,最终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
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他以《新青年》 和《每周日报》等为阵地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 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 胜利》等讲演和论文,阐述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 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成为最早在中国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先驱。1918年底和陈独秀创办 著名的《每周评论》。1919年主编《晨报》副刊, 同时协助北京大学学生创办《国民》和《新潮》 杂志。5月,积极支持和参与五四运动。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 1905年创办同盟会后,鼓励 激进革命青年朱执信写《德 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并 发表在1906年初的《民报》 第2号上。文中在记述马克思 和恩格斯生平时,第一次介 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 背景、中心思想和历史意义, 并逐句翻译了《共产党宣言》 第二章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 的十项要求,还作了解释。
旗必的试 的将环看 世是球将 界赤,来
李大钊在北京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十月革命 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背景: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 沙皇专制统治(之后 临时 政和 工农 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① 执政的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 外政策,并试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② 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列宁回来领导 革命。 主力:工人赤卫队和工兵(无产阶级)
--翟
秋白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 )字守常, 河北乐亭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 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开始接触社 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 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 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 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 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 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国,在 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 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 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把马克思 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2)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 上提到“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 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3)1906年朱执信在《民报》 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部分地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的一些要点。
(4)1912年孙中山在《社会主义派 别及其批评》中,称赞马克思“发阐 真理,不遗余力”。
(2)在唯物史观的论述中,瞿秋白同样也有不少精辟见解。
比如关于唯物史观与多元史观的论述;关于历史发展中客观 规律与意志自由的论述;关于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非决定论的论述; 关于历史的自由与必然的论述;关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论述等。
4、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阶段
毛泽东在长沙曾通过《湘江评论》和《新民学会》 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继而创办文化书让和 俄罗斯研究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起了显著作用。
(1)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同各个国家的 具体实践相联系的;结合自己国家的国情,不能实行拿来 主义,照搬照用,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使其中国化,之后 用到实践中去
(2)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创立了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毛泽东看来, (1)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中国生根开花, 不仅要把它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而且需要通过一定的民 族形式使之“中国化”。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 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2)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教条必须少唱,教条 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 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辩 证地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吸取了中国历史上优秀 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遗产在理论内容上进行了改 造,并且常常借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和民间成语故事,以 及神话、寓言、谚语、俗语等来说明一些深刻的唯物 辩证法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月革命怎样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呢?
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 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 走向解放之路。 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 国主义,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 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 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 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 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 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由俄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2、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 如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 沙皇专制制度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俄国帝国主义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4、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 、 1917年 (1)1917年8月,布尔什维克党召开代表大 通过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会,通过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夺取国家权 力的决议。 力的决议。 10月提出了在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 (2)10月提出了在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 决议,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决议,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提出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作为武装起义、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作为武装起义、 夺取政权的口号。 夺取政权的口号。
实质: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 实质: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 马克思主义 行社会革命,认为“问题” 行社会革命,认为“问题”与“主 不能截然分开,两者应该并行 义”不能截然分开,两者应该并行 不悖。 不悖。
1919.8《再论问题与主义》 《再论问题与主义》
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 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
十月革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命一声 炮响, 炮响, 给我们 送来了 马克思 列宁主 义。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先驱——李大钊(发起) 、先驱 李大钊( 李大钊 发起) 2、五四运动后的传播 、 3、问题与主义之争 、 5、早期共产党组织宣传 、 (促进) 促进)
4、“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扩大) 、 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扩大)
三、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没有人剥 性质: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削人的现象、 削人的现象、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 目的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目的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对人类历史 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是人类历史上第一 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对世界 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 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 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 局面 (3)对俄国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四月提纲》发表——指明俄国 2、《四月提纲》发表 指明俄国 背景原因: (1)背景原因: 革命的方向
①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 ②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时间地点:1917年 (2)时间地点:1917年4月、彼得格勒 内容: (3)内容: 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 命的任务。 命的任务。 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 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 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俄国十月革命 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
(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国内: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 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革命潮流 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 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使 无产阶级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 节突破而取得革命的成功。
客观条件
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行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 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5、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日)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
攻打冬宫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 阿芙乐尔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1917年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 1917年 阿芙乐尔 11月 俄历10 25日 21时45分 10月 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营的该舰官兵按 照列宁的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 照列宁的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 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 阿芙乐尔” 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 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 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 念物,现停在圣彼得堡市内的涅瓦河畔。 念物,现停在圣彼得堡市内的涅瓦河畔。
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 A、文章 文章: 姊妹篇) A、文章:(姊妹篇)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杨匏安:《马克思主义 一称科学社会主义 一称科学社会主义》 杨匏安 《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 B、进步刊物: 《新青年》 《每周评论》、 B、进步刊物: 新青年》 每周评论》 进步刊物 《晨报》等 晨报》 C、先进社团: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C、先进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 先进社团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3、七月流血事件——导火线
原因: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原因: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引起人民强烈不满。 月俄军在前线惨败。 引起人民强烈不满。7月俄军在前线惨败。 影响: 影响:临时政府开始大肆搜捕和杀害布尔 什维克党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什维克党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俄国十月革命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是 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由俄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1、俄国已经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 义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 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 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垄断组织 已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俄国帝国主义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 色彩。
最薄弱的环节
(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 • •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无产阶级队伍不 断壮大。 俄国无产阶级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 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 工人集中程度高,大多数工人集中在几个大 城市的大企业中,便于发挥战斗力,又有助 于组织性和团结性的提高。 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而且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根据具 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 俄国无产阶级还有革命的同盟军——占全国 人口大多数的贫苦农民。
(封 建 ) 农 奴 制 国 家
两
(资 本 主 义 ) 1861年 1861 沙 皇 专 制 统 治
个 政 权 并 立 (苏 、 资 )
*
方 向 明 确 、 革 命 情 绪 高 涨
(社 会 主 义 ) 无 产 阶 级 专 政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二月革命倒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事件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要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一点 要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 要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 一滴地解决问题。” 一滴地解决问题。
实质: 实质:反对从根本上改革腐 朽的社会制度,宣扬资产阶 朽的社会制度,宣扬资产阶 级改良主义。 级改良主义。
1919.7《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 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 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 上的薄弱环节,各种社会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 矛盾十分尖锐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
(1)爆发:1917年3月,二月革命 (3)结果: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 爆发,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 士兵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 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爆发 维埃,并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由于 在俄历二月,被称为“二月革命”。 当时的苏维埃领导人支持临时政府, 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俄国出 俄国出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 二月革命期间莫斯科经战 二月革命中的彼得格 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勒街头场景 斗遭枪炮破坏的楼房
D、译著:《共产党宣言》等 译著: 共产党宣言》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原因
A、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科学性、 先进性 革命性; 革命性; B、(十月革命)实践证明其正确;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实践证明其正确; C、苏俄政府对华的友好态度; 友好态度 、苏俄政府对华的友好态度; D、中国探索强国之路受挫; 、中国探索强国之路受挫; E、无产阶级力量增大。 、无产阶级力量增大。
1.20世纪初,俄国己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 . 世纪初 世纪初, 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 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 ( ) A.社会矛盾的激化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 . 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 . . 2.俄国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俄国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 ( ) A.开创了历史新时期 B.推翻了旧的阶级统治 . . C.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D.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 . 3、下列哪个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下列哪个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 A、德意志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 C.黑格尔辩证法 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