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合集下载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1.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人们意识到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都不能救了中国,国人开始寻求救国的真理。

工人阶级的壮大。

就在这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了,建立了无产共和国,给人带来了曙光。

并且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从客观上说,中国的民主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2.经济上的原因:a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而迅速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

3.政治上的原因:a中国工人阶级是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辛亥革命以后, 中国仍然是封建经济制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那时, 民族资本主义虽有一定发展, 但还非常微弱, 与此相应的是工人阶级的力量也很微弱。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 工人的斗争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中国工人已经从实践中逐渐学会运用罢工这个武器, 并在斗争中开始意识到“共同反抗”的意义。

尽管这个时期的工人斗争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 大多数还是自发性质的经济斗争。

这时的工人阶级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阶级的历史使命, 仍然是一个自在的阶级。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

b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直到义和团运动, 可以说是前仆后继的, 但都未能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悲惨境地。

c 辛亥革命失败后, 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沉浸在极度的苦闷和彷徨之中。

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们,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并不是包治中国百病的灵丹妙药。

4.思想文化上的原因:a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自由、民主、个性,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有力地冲破了封建主义的思想禁锢,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在各种学说竞起争鸣的形势下逐渐以它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着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纵观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由众多因素促成的:既有多方面的国内条件,又有多种有利的国际因素,还有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

纵然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而中国的内在因素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实践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国内因素马克思主义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广泛传播并被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所信仰,从此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演进,五四时期的中国已经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多种因素。

1.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对中国封建主义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

新文化运动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武器批判中国的封建专制,批判维护封建专制的纲常礼教。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沉重地打击了中国的封建主义,砸碎了禁锢人们的精神枷锁,使中国人民获得了思想上的解放。

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已经有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二十年代初,中国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一战以后西方各国受到很大的创伤,给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机会,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黄金时代”。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外国在华企业的增加,到五四时期,中国的产业工人已有约200万人。

虽然中国的产业工人总数还不多,且有一定数量的女工和童工,但中国的无产阶级有其独特的优点:第一,因受三重压迫,已经积蓄了很强的反抗力量。

第二,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及一些行业,便于组织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①列宁选集: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小议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的原因摘要:对革命理论的需要,呼唤着新思想和新理论的到来,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物质条件。

五四运动则把当时否定资本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

马克思主义本身强烈的批判西方的特性与中国人民当时具有的反传统意识和民族主义精神相一致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社会并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工人阶级任何一种思想、理论或主义,要在异国他乡发生影响并被大多数人所认同所掌握必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相应的主客观条件。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也是如此。

一对革命理论的需要,呼唤着新思想、新理论的到来。

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决定中国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社会大革命,以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改变封建的买办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社会生产力,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而要实现这场大革命,就需要有革命的理论来指导。

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①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了寻求理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无数次的革命斗争和自强运动,但是一次次的失败了。

挫折和失败的沉痛的实践告诉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既不能依靠中国封建的传统文化,也不能依靠西方资产阶级所创立的诸多学说,而必须寻找新的能够抵御和打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正当中国人民处于迷茫之时,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俄国十月社会革命的胜利,在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它促使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从学习西方资产阶级转向了学习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1]

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1]

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得到⼴泛传播[1]1、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得到⼴泛传播、并“扎下根”来?⼀、从国际局势来看,1914年—1918年,帝国主义阵营因为利益分配不均的原因,挑起了第⼀次世界⼤战,⽆情的战⽕给各国⼈民带来了巨⼤的创伤,同时也以极端的形式进⼀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盾,即⽣产社会化和⽣产资料的私⼈占有,此次战争使欧洲⽂明之权威⼤⽣疑念,⼈们重新审视产⽣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

1917年正当第⼀次世界⼤战最艰难的时刻,列宁领导俄国⼈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命的胜利,建⽴了属于下层⼈民的政权。

但是当时从世界范围来说,都是清⼀⾊的资本主义的天下,新⽣的⼈民政权要⽣存下去,就必须扩⼤影响和范围,寻求更多的同盟和⽀持者,这便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进⼊中国。

⼆、从中国⽅⾯来看,中国⾃古就不乏忧国忧民之仁⼈志⼠,他们⼀直在努⼒学习如何振兴中华。

从19世纪五、六⼗年代的天平天国运动到后来的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的维新运动到后来的⾟亥⾰命,从新⽂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中国⼈民始终不渝的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体看来中国⼈民的探索之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是器物,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制度,由君主⽴宪到民主共和。

三是思想,从迷信资本主义倒向马克思主义。

这⼀路的探索,⼀路的失败使中国⼈民认识到,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光有洋枪⼤炮也救不了中国,⽽⼀个导⽕线就是⼀战后的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的战胜国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弱国⽆外交,中国的先进分⼦陷⼊了⽆尽的彷徨和苦闷中。

恰在此时,俄国⼗⽉⾰命胜利的消息传来了,它昭⽰⼈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民完全可以依靠⾃⾝⼒量创造出维护绝⼤多数⼈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中国⼈民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那就是经济⽂化同样落后的中国也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命建⽴⼈民的政权,于是马克思主义或说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泛的传播。

三、从制度本⾝来看,马克思主义具有其优越性,即它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原因分析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原因分析
结果:终于在1911 年,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 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 立了中华民国,却又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也没有受到削弱,中国社 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影响
(1)保持了国家独立和 领土完整
(2)实现了社会公正、 平等。
可以燎原:归结为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实践 性,以及多种有利的国际因素和多方面的国内条 件。
马克思主义能够科学地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中国的先进分子接触马克思主义后,纷纷为 其科学性所折服;马克思主义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马上把它付诸 实践,用于指导发动工农,开展革命斗争。从 1920年开始,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酝酿建 立中国共产党的同时,就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 始革命实践。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在中国先 进分子的领导下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此后,中国的工农运动轰轰烈烈地发展开来。中 国现代工农运动的开始,以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是指导革命斗争 的锐利思想武器。
浅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

-国运动 康有为
一、十月 革命前的中国革命
背景: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社会开始由 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奋斗过程: 为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从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直到辛亥革命
3. 世界工人运动的澎湃,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也鼓舞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客观需要。鸦片战争后, 中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结束 了封建帝制,但最终还是在军阀的统治下使国家 变得更加纷乱、百姓更加痛苦。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摘要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得到广泛传播,既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特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此时的中国已经具备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所需的阶级条件、思想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等内在因素。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思想、理论或是主义,若想在异国他乡得到多数人的认同、接受,必须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及主客观原因。

由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也不例外。

这既有外部条件,也有内部条件,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促进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一、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外部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外因是事物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离不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及马克思主义背身所具有的内在特性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17年10月,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为长期寻求自由、独立和民主而奋斗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新希望。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它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

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研究十月革命、研究马克思主义,期望从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各国人民以及全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争夺殖民地而开战,却都打着正义的旗号,使欧洲战火横飞、慌尸遍野、生灵涂炭。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程 度的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稍后的一段 时间内,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忙于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减少了对中国的 商品和资本输出,从而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有了一个短暂而繁荣的“黄金时期”。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不可或缺的 经济基础。
三、是中国工人阶级 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 深入发展
而就在此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一、是中国革命的客观需要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度陷入苦 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先进知识分子不 断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但是, 地主阶级自救、资产阶级革命,都没能解决 中国的实际问题,国内的政治依旧黑暗。知 识分子们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他们 需要一种新的理论作指导。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工人阶级逐步成长壮大,工人运 动日趋高涨。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 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工人运动 的发展迫切需要寻求科学的精神武器。 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 阶级基础。
四、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有力 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禁锢,促进了人们 的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 造了思想文化条件。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 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涌现出的一批先进 分子的宣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思想和理论适应 了迫切要求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状 况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中丰富的唯 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世界大同思想相 结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爆发后,李 大钊经过不断地求索和鉴别,逐渐摆脱各种 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影响,最终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

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历经50年传入中国的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历经50年传入中国的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历经50年传入中国的原因分析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影响中国近代的重要思想,在1848年产生后历经半个世纪“登陆”中国,这之中有中国无产阶级政治局限性的原因,有当时影响中国的封建地主、农民、资产阶级等主流势力及传统思想束缚的原因,有马克思主义与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斗争的原因,有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展而带来的全球交流渠道畅通的原因等。

马克思主义自“登陆”中国到真正发挥其影响力,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的事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登陆”中国;50年;原因19世纪的世界史,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真可谓风云变幻、高潮迭起。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一展开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疑成为19世纪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1848年2月,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便引领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1。

至于迄今所知中文报刊对马克思及其言论的最早介绍,胡绳指出“1899年英国传教士在《万国公报》中第一次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的学说”2。

作为新生的、拥有广泛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历经50年方才传入中国,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发展以19世纪40年代作为分界点,在此前后,可以简要对比看一下世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发展状况,以把握彼时的世界形势。

资产阶级方面:在文化上,18世纪末启蒙运动进入尾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迪德罗、康德等一大批思想家提出了诸多至今仍被奉为圭臬的理论原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6.2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8:9.则;在经济上,此时期工业革命高速推进,英国于1840年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首个工业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开启工业革命;在政治上,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德国与意大利的统一、美国内战等使得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初步确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纵观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由众多因素促成的:既有多方面的国内条件,又有多种有利的国际因素,还有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

纵然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而中国的内在因素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实践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国内因素
马克思主义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广泛传播并被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所信仰,从此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演进,五四时期的中国已经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多种因素。

1.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对中国封建主义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

新文化运动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武器批判中国的封建专制,批判维护封建专制的纲常礼教。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沉重地打击了中国的封建主义,砸碎了禁锢人们的精神枷锁,使中国人民获得了思想上的解放。

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已经有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二十年代初,中国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一战以后西方各国受到很大的创伤,给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机会,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黄金时代”。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外国在华企业的增加,到五四时期,中国的产业工人已有约200万人。

虽然中国的产业工人总数还不多,且有一定数量的女工和童工,但中国的无产阶级有其独特的优点:第一,因受三重压迫,已经积蓄了很强的反抗力量。

第二,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及一些行业,便于组织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第三,与农民有天然联系,容易和农民结成联盟。

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在斗争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上海有“六七万”工人罢工,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唐山铁路工人进行了抗议示威;南京、厦门、威海卫、济南、九江等地工人都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斗争。

这些斗争对五四运动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表明中国无产阶级正逐渐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而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遇见了在中国传播的马克思主义。

总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工人运动的理论总结,是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服务的,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思想指导。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但最终还是在军阀的统治下使国家变得更加纷乱、百姓更加痛苦。

一代又一代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争取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但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五四运动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更加看清了帝国主义压迫、军阀专横、国家民族岌岌可危的形势,从而立志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要救国救民就要有科学的理论武器,于是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努力寻找救国救民的良方。

历经了无数主义的选择和改变以后,他们最终认定马克思主义是救国良方。

中国的先进分子认为苏俄依据马克思主义建立的社会制度“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后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直接把共产主义说为“人类进到大同境域”。

使得先进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有顺水推舟易于接受的便利”。

二、国际因素
1.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第一,为中国先进分子指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树立了仿效榜样。

1918年11月李大钊就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十月革命将“普及于世界”。

了解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成功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总结了十月革命的经验,指出俄国革命是“群众运动”;认为俄国的国情与中国相似,中国革命应仿效俄国革命才能成功。

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总结了十月革命的基本经验,认识到中国革命要走俄国革命的道路,因而学习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仿效俄国革命。

第二,苏俄政府的内外政策强烈地吸引着中国人民。

他们认为苏维埃政权把土地交给能自种的农人耕种,废除遗产制和土地占有权,消灭了有产阶级遗留下的恶制;工厂企业由工人民主管理,实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苏俄政府实行的反对霸权主义,持弱小民族的对外政策也给中国人民以深刻印象。

苏俄政府曾发表对华宣言,郑重宣布废除旧俄国政府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废除在华特权,放弃庚子赔款,建议两国建立平等关系,并表示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苏俄政府的内外政策,使中国的先进分子认定她是世界上最公正最合理的制度、最好的政府,从而吸引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

2.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先进分子眼中黯然失色。

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它以残酷的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了怀疑。

欧美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世界性的罢工风潮日盛一日,这也使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

资本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争权夺利,以强凌弱,使中国人民看清了资本主义列强的丑恶面目。

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先进分子眼中的暗淡,更显出苏俄新的社会制度的耀眼光芒,吸引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

3.世界工人运动的澎湃,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也鼓舞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工人运动此伏彼起,如1919年美国工人罢工达3600多次,参加工人400万。

在世界工人运动高潮中,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兴起,继俄国十月革命,芬兰、奥地利、德国、匈牙利等国都先后爆发了革命,这个世界革命的高潮使中国的先进分子体验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潮流兴起。

蓬勃的世界工人运动,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促使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坚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来讲,除了国内外的各种因素影响以外,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也是它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主义能够科学地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中国的先进分子接触马克思主义后,纷纷为其科学性所折服;马克思主义又有很强的实践性,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马上把它付诸实践,用于指导发动工农,开展革命斗争。

从1920年开始,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同时,就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始革命实践。

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在中国先进分子的领导下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此后,中国的工农运动轰轰烈烈地发展开来。

中国现代工农运动的开始,以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是指导革命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宣传和实践活动分不开。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高度的献身精神努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努力实践马克思主义,使革命运动逐步发展,使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壮大,而革命的发展和共产党的壮大同时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有许多因素促成的,而且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