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 液(含中考示例)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复习 26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复习 26张PPT

分散粒子
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特征 相同点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都是混合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与稀溶液
含义
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溶质在一 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溶解
区 不同 的溶质的量是否达到最大限度
别 温度 影响
受温度影响,必须指明温度
溶液的浓与稀取决于溶 质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 量的多少
第九单元知识点复习:
• 1.溶液 • 2.溶解度 • 3.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




液 体
溶 质
解 一种或几种物质 的
分散到




形成
另一种物质







他溶 常
剂用





剂物Βιβλιοθήκη 质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
溶液和乳浊液的比较
溶液
乳浊液
分散物质的溶解性

不溶
分散物质原来的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液态
1.把50 g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 要水的质量是 100 g。
50g×15%=(50g+X)×5%
X=100
2 1 .( 2 01 9· 郴州 中考)配制 一定溶 质质量 分数的 氯化钠 溶液的 过程如 图所 示:
(1)写出图中标号 a 仪器的名称: 量筒 。
晶”)。
(2019·襄阳中考)曼曼用盛有 150 g 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 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9-1
【思考】P36的列表法所表示溶解度还不是很直观, 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 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能否寻找另一种表 示方法?
是10克。
(X)未指明是否饱和
(4) 20℃时, 100克水最多可溶解36克氯化钠, 则20℃时氯化钠的溶
解度为36。
(X) 没有单位:克
(5) 20℃时, NaCl的溶解度为36g.在20℃时,将40gNaCl固体,放 入100g水中,充分搅动,只溶解了36g.
正确
3、固体溶解度的意义:例:氯化钠在20℃是的溶解度是 36g。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只有在温度确定、溶剂的量也确定的条件下才能作出
比较。
比较的标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说明: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二、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 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用符号S表示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溶
注: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的尺度。
难(不)溶 微溶 可溶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作业课件 (共17张PPT)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作业课件 (共17张PPT)
_____H_2_O_____
在70mL乙醇和30mL水组 成的溶液中
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 应后的溶液
___C_2_H_5_O_H____ ____F_e_S_O_4____
_____H_2_O_____ _____H_2_O_____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生石灰与水反应
CaO+H2O==Ca(OH)2
(3)按图K9-1-2丙进行实验,首先将液体A滴入 盛有气体B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 发现水倒吸入试管①中,则液体A和气体B可能分 别是_氢__氧_化__钙__溶__液____、__二__氧__化_碳____。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2H2O2==Mn=O=22H2O+O2↑
B. 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 混合物
D. 条件不变时,蔗糖和水不分离 5. 下列溶液中溶质是气体的是( B )
A.生理盐水
B.盐酸
C.75%的消毒酒精
D.澄清石灰水
6. 下表是同学们配制溶液的实验记录。以下说 法不正确的是( D )
溶质 溶剂 溶解性
水 不溶
碘 汽油 易溶
酒精 可溶
高锰酸钾

能力提升 8. 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请用相应物 质的化学式填空)。
溶液 碘酒溶液
氯化铁溶液
氧化钙放入水中形成的 溶液
溶质 _____I_2______ ____F_e_C_l_3____
___C_a_(_O_H_)_2___
溶剂 ____C_2H_5_O_H____ _____H_2_O_____
2.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C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课件

氯化钠溶液(糖水)是纯净 物还是混合物?
混合物
包含氯化钠、水
氯化钠溶液的任一部分咸度 一样吗?
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粒子 有哪些?
Na+ Cl- 水分子
外界条件不变,长期放置, NaCl与水会分离吗?
被溶解的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分散到水分子中, 形成了溶液
20 mL水+ 一匙蔗糖
20 mL水+ 一匙氯化钠
溶液是否都是无色的?
错误
因为……
高锰酸钾 溶液 硫酸铜 溶液
紫红色
蓝色
氯化铁 溶液
黄色
氯化亚铁 溶液
浅绿色
糖水
酒精
稀盐酸
碘酒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蔗糖
固体
酒精
氯化氢

液体
气体
固体
溶剂



酒精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液体
液体
液体
液体
总结
•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 溶质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
• 酒精、汽油等也可以作为溶剂 • 溶剂通常为液态
A
C A = B
D 不能确定
B
2.许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B )
A 操作简便、设备简单 B 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C 节约原料,节省成本 D 固体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现 象 固体 消失 ;
蔗糖 能 被水溶解 结 论 形成 蔗糖溶液;
分 析 蔗糖为什么会消失?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逐步向水里扩 散,最终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 一种混合物──蔗糖溶液。
蔗糖溶液(糖水)是纯净物 还是混合物?
混合物
包含蔗糖、水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知识归纳(含思维导图)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知识归纳(含思维导图)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知识归纳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1)观察法:如果溶液中有未溶解的物质,说明该温度下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了。 该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2)实验法:在一定温度时如果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物质,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 质,如果不再溶解,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继续溶解,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温馨提示 析出晶体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是从不同角度对溶液进行分类的,两者没有必然 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在一定温度下,在同种溶剂的条件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
(2)由于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a(OH)2饱和溶液与 不饱和溶液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饱和溶液 蒸发溶增剂加、溶升剂高或温降度低或温增度加溶质 不饱和溶液
知识归纳
3.解答有关溶解度曲线的习题关键是熟悉点、线、面的意义 (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 坐标);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确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①陡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 ②缓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③陡升型的物质中混有少量缓升型的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缓升型的 物质中含有少量陡升型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3)面: ①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
知识归纳

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PPT课件(精选)38张

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PPT课件(精选)38张
1.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的溶剂和溶质
使用该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1.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没有进入溶液 的溶质不应考虑。(计算溶质质量时要考虑溶解度) 2.溶液的质量包括溶液中所有溶质的质量。 3.上下的单位要统一。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 液课件 (共38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在20℃下,溶解度小于0.01g,被称为难溶(或不 溶);溶解度介于0.01~1g之间,被称为微溶; 溶解 度介于1~10g之间,被称为可溶;溶解度大于10g,被 称为易溶。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 液课件 (共38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 液课件 (共38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共3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共3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气精体编的 优溶质解课度PP:T人在教压版的强化为物学10第质1k九P叫a单和元做一溶定溶液温课剂度件时。(,共气3体8张溶p解pt)在(1获体奖积课水件里推达荐到下饱载和)状态时的质气叫体体做积溶。 质。
装瓶时,瓶内有少量水份,溶剂质量偏大质质量分数偏小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共3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解: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x g M=50ml*1.14g/ml
M*20%=10%*(M+x)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 液课件 (共38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质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优质课件+限时训练(人教版)

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质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优质课件+限时训练(人教版)

授课 一、溶液的形成和组成 实验与探究: 溶液的形成 实验9--1
现 象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形成什么 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溶液
观察与思考: 怎样解释食盐、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呢?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 散,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分散在水分子的中间。
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在水 中以离子形式(Na+、Cl-)存在于水分子的中间。
2.铁和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D ) A.只有硫酸亚铁 B.只有铁
C.只有硫酸铁
D.有硫酸亚铁和硫酸
3.下列判断生理盐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B )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稳定性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4.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课堂小结: 一、溶液
1.定义:水、空气(或氧气)
2.组成:m溶液= m溶质+ m溶剂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与溶剂的判断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三、乳化现象:
课堂检测
1.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B )
A.面粉 B.氯化钠
C.汽油 D.花生油
3.乳化现象:洗涤剂有乳化的功 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
用洗涤剂去油污 洗涤剂是乳化剂,能使油分
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
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 的油珠。这些小液滴能随水流走。
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
交流与讨论:
1.洗涤剂有什么功能? 它的去污原理是什么? 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将油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A.碘酒溶液
B.生理盐水
C.过氧化氢溶液
D.葡萄糖注射液
典例精讲
【答案】A【解析】A、碘酒溶液中碘单质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故A符合题意;B、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故B 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是溶质,水是溶剂, 故C不符合题意;D、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新课讲解
溶解度曲线应用2:溶质和溶剂质量的比较 1. t4℃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A、B、C的饱
和溶液,需溶质质量大小为:A__>__B_>__C____; 2. t4℃时,分别用等质量的A、B、C配制成饱
和溶液,需溶剂质量大小为__C__>__B_>__A___; 3. t4℃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所
典例精讲
例2.(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打开汽水瓶盖后有气泡冒出,主要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 溶解度减小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典例精讲
【答案】A【解析】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均一、稳 定的混合物,符合题意;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是常温下, 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常 温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符合题意;C、打开汽水瓶 盖后有气泡冒出,主要是因为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不符 合题意;D、溶液是透明的,但是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 是蓝色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典例精讲
【答案】D【解析】A.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大,则将等质量的氯化钾 和硝酸钾加入100g水中,氯化钾溶解的多,而图中乙烧杯中有固体剩余,说明是 硝酸钾,则甲烧杯中的溶质为氯化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t2℃时,硝酸钾的溶 解度和氯化钾相等,则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也没有固体剩余,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C.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受温度影响 比较大,则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D.降温时,硝酸钾溶解度减少的比氯化钾大,则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 化钾的饱和溶液由t3℃时降温至t2℃时,硝酸钾析出晶体比较多,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例1】(2011·泸州中考)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

【易错提醒】 1.比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只有在相同
【我的答案】选B。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A
能溶解其他物质 的物质。___ 水 是最常用的溶剂。 溶剂:_______________
2.乳浊液与乳化现象 混合物 ;其特征是: 小液滴 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_______ (1)乳浊液:_______ 不均一 、_______ 不稳定 。 _______ (2)乳化作用:洗涤剂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 乳浊液 的现象;其特点是能_____ 稳定 存在。 滴,形成_______
水中所得的溶液。( × )
提示: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因此, 10%的含义是指每100 g食盐溶液中含有10 g食盐,90 g水。 4.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 ) 提示:若通过升温(溶剂不蒸发、溶质质量不变)使饱和溶液变
为不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特别提醒】 (1)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在同一温度下,若温度不 同,无法比较。
(2)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的物质,一般通过冷却
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析出溶质;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 质,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晶体。
【典例2】(2012·福州中考)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 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九单元


溶液的形成
1.溶液 另一种物质 里,形 一种或几种物质 分散到___________ (1)定义:溶液是_______________
稳定 的_______ 混合物 。 均一 的、_____ 成_____
混合 物。 均一 性、_____ 稳定 性,属于_____ (2)特征:具有_____ (3)组成 固体、液体或气体 。 溶质:被溶解 ______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质量 100% 溶液质量 溶液 质量 溶质 质量+_____ ②溶液质量=_____
①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密度 =溶液体积×_________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_______________ 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溶质质量=溶液质量×_______________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托盘天平 、_____ 量筒 、_____ 烧杯 、_______ 玻璃棒 、药匙等。 (1)实验用品:_________ (2)实验步骤。 称量或量取 、③_____ 溶解 、④装瓶贮存。 计算 、②___________ ①_____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
(2)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3)上图所示的操作中,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10 g,游码的读数 为3.5 g,则碳酸钠的实际质量为______g。 (4)小华在测定所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 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测得溶液的pH_______(选填“偏 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5)用pH试纸测定所配制溶液的pH,正确操作方法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提醒】 1.根据配制固液溶液的操作步骤确定图示的操作顺序。
2.称量时应“左物右码”,若“左码右物”,则药品的质量为
“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3.测pH时,若试纸润湿,则相当于将被测液稀释,对酸性、碱
性、中性溶液的影响不同。
【我的收获】本题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及测定其酸碱度
为主题,主要考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步骤及正确测 定溶液pH的方法的能力。从图示可以判断a是玻璃棒,b是药匙; 按照配制溶液的步骤应是先称量固体放入烧杯中,再量取液体 放入盛固体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碳酸钠的水 溶液呈碱性,如果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再测其pH,相当于溶液 的浓度降低,pH会减小;正确测定pH的方法是在白瓷板或玻璃 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
3.气体的溶解度 温度 时,气体溶解在 (1)定义:在压强为________ 101 kPa 、一定_____ 1体积 水中达到_________ 饱和状态 时的气体体积。 ______ (2)影响因素。 溶质和溶剂 的性质。 ①内因:___________ 减小 ,随压强的增大 ②外因:温度和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
析出晶体后,说明该溶液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能继续溶解该
物质,所以属于饱和溶液,B不正确;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其饱和溶液升温后会析出固体,仍然是饱和溶
液,C不正确;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
又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所以属于不饱和溶液, D正确。
【拓展延伸】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1)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则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2)若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溶质,可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同 种溶质,若加入的溶质不减少,则原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 液,否则为不饱和溶液。
【甄别·判断】 1.一种溶剂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 ) 提示:一种溶剂可以溶解一种溶质,也可以同时溶解多种溶质,
如海水中含有多种溶质。
2.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 提示: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如石灰水;浓溶液不一定 是饱和溶液,如90%的浓硫酸等。
3.10%的食盐溶液中的“10%”指的是将10 g食盐溶解于100 g
2.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对于同种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
饱和溶液浓。
(2)对于不同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比饱和溶液稀。
【误区警示】 (1)一定条件下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其他溶质的饱和
溶液,如食盐的饱和溶液中还可以再溶解蔗糖。
(2)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3)并非所有溶质都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硫酸在常温下 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
二、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定义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表示物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曲线。 2.意义
内容
曲线上
表 示 意 义
表示物质在对应温
举例(以图为例)
如A点、B点表示物质N、 M在T1 ℃时的溶解度分 别为a g和b g 如C点表示M、N在T2 ℃ 时的溶解度相等,均为 c g
量筒、烧杯、 玻璃棒、胶头滴管
2.问题思考 (1)实验完毕后,发现托盘天平右盘忘记放纸片了,那么右盘 放纸片的目的是什么?忘记放纸片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提示:左盘放纸片是防止药品腐蚀托盘,右盘放纸片是使天平 保持平衡,若不放臵,则易使称得的固体药品的质量偏小,所 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2)实验中,实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往往偏小,你认为 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C.t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60 ℃时,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 酸钾的饱和溶液
【易错提醒】 1.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必须在相同温度下。 2.根据溶解度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时,须是一定温度 下的饱和溶液。
提示:(1)从操作看可能是:①称量时,药品和砝码位臵放反;
②量水时仰视读数;③溶解时,所用烧杯内有水。 (2)从其他因素看可能是:①药品不纯;②计算错误。
【典例】(2012·潍坊中考)小华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配制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并测定其酸碱度。考试时,小 华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
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该溶液的 pH。
答案:(1)玻璃棒
(4)偏小
药匙
(2)ECADB
(3)6.5
(5)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
棒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即可得出该溶液的pH
一、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1.溶液浓、稀的含义 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溶质质量分数 大的是浓溶液,反之是稀溶液。相互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如 40%的硫酸溶液是稀硫酸,而37%的盐酸则是浓盐酸。
(2)影响因素。 溶质和溶剂 的性质。 ①内因:___________ 温度 ②外因:_____ KNO3 。 显著增大 ,如_____ 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 不大 ,如_____ 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 NaCl 。 Ca(OH)2 。 减小 ,如________ 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
增大 。 而_____
【思考感悟】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使任意不饱和溶液转化 为饱和溶液吗?
提示:不是。只有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的物质才可以通过
降温的方法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 溶质质量 与_________ 溶液质量 之比。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2)公式。
污属于乳化现象。
溶解度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判断依据。
(2)二者转化的条件和方法。
增加 增加 蒸发溶剂 降温
升温பைடு நூலகம்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四要素”。 一定温度 。 ①条件:_________ 溶剂 。 ②标准:100 g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