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院项目定位报告
游览文殊院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为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文化,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文化素养,我于近日前往成都文殊院进行实地考察。
文殊院作为四川省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大禅林之首,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更是宗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此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体验佛教文化,提高自己对佛教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训时间与地点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实训地点: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街三、实训内容1. 文殊院历史与建筑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7),原名信相寺,后毁于兵火。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改称文殊院。
文殊院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殿堂房舍190余间,现存建筑为典型川西平原古建风格,全木质结构,气势恢宏、巍峨壮观。
2. 文殊院主要建筑与佛像(1)天王殿:天王殿位于文殊院正门处,供奉着弥勒佛、韦驮菩萨等护法神像。
(2)三大士殿:供奉着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等佛教三圣。
(3)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佛像。
(4)说法堂:说法堂是文殊院高僧讲经说法的地方,游客可以在此聆听高僧的深睿布道。
(5)藏经楼:藏经楼收藏有大量佛教经典和文献,游客可以在此感受佛文化的浩瀚。
3. 文殊院文化活动文殊院经常举办各类佛教文化活动,如法会、讲座、展览等,让游客在参观的同时,深入了解佛教文化和传统文化。
四、实训过程1. 参观文殊院主要建筑我首先参观了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感受到了文殊院古朴、庄严的氛围。
殿内佛像威严饱满,佛文化浓厚,令人肃然起敬。
2. 聆听高僧说法在说法堂,我有幸聆听了高僧的讲经说法,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高僧的深睿布道让我对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参观藏经楼在藏经楼,我欣赏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文献,感受到了佛文化的浩瀚。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对佛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 参观碑廊碑廊中有许多珍贵的碑刻,如康熙御书“空林”、海月诗碑刻等,展示了佛教文化与儒文化的交汇。
文殊院项目态势研究报告共73页

文殊院项目态势研究报 告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文殊院发展现状分析及改善

文殊院发展现状分析及改善一、文殊院现状分析1.非物质化开发层面。
①主题不够鲜明。
文殊院自身主题定位处于较模糊的位置。
文殊院文殊坊的重要依托在于文殊院的禅文化,且文殊院在禅文化的发散中,加入了川西民俗文化,其建筑风格均按照川西民居的风格来进行,给外来游客的感受便是文殊院是以川西民俗文化为主,而禅文化仅仅是次要部分。
但在实际中,川西民俗文化已经不能形成文殊院特有的文化焦点。
在其竞争对手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如锦里以及洛河古镇等地,其建筑风格或者其文化内涵中均包含川西文化这一元素。
所以,文殊院在以川西文化为主题时便造成了与其他城市旅游主题街区的特色重合问题,于是在对游客的吸引力上也将大打折扣。
②定位不够广泛。
佛禅文化定位带来的自身局限性。
从主题定位上来讲,应该说文殊坊对游客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其佛禅文化元素。
但是这样的定位也造成了其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
中国的佛禅文化本身来源于国外,如果从核心来讲,佛禅文化的核心并未在中国,且就国内而言,佛禅文化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所渗透,因此文殊院的佛禅文化无论是对国内还是国外来说,都不具有如三国文化一样的特殊吸引力。
2.物质化开发层面。
布局缺乏合理性。
文殊院“井”字型的布局使得整个街道显得较为复杂,加上其街区中指示牌的缺乏使得游客在游赏中容易迷失方向;开放式的布局一方面使得文殊院与周边的街区合理融合,另一方面也使得游客容易走出街区;对于店面的布局,大部分地方显得较为无序和混乱;街道布局的宽敞,不仅能供游人行走,同时也助于车辆的通行,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的布局也给游人带来不便,行走时需要对来往穿梭的车辆严加注意。
且过于宽敞的布置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游客分散的景象,给人以冷清之感,在聚集人气上产生负面影响。
3.非物质化开发与物质化开发结合层面。
文化主题街区的树立,需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物质建设二者充分融合。
如果说主题街区仅仅拥有自己的文化内涵而缺乏物质载体,那么整个主题街区会缺乏依托;反之,如果拥有完美的建设,而缺乏文化的支撑,那么这样的街区也将缺乏吸引力。
文殊院一期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殊院”一期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研究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区域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市场需求预测及建设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市场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市场需求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建设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价格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建设地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殊院项目一期投资估算表(总投资为X1

一、工程一期用地平衡表:说明:1.根据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资料,“文殊院〞工程一期的土地本钱由该宗地的拆迁本钱构成。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以及成都市旧城拆迁改造工作的实际情况,预计该宗地的拆迁本钱为人民币5.5亿元。
加之两年多空置的资金利息〔按每年10%累计计算〕,共计6.5亿元,宗地面积为112.985亩,折合拆迁本钱为575.30万元/亩。
2.其中地上建筑局部〔B3、B4-1、B4-2、B6、B9、C6〕土地拆迁本钱为:78.146*575.30= 44957.29万元。
3.其中C3、C、C7用于拍卖的三块土地拆迁本钱为:34.839*575.3=万元。
二、工程一期投资估算表:三、工程一期汇总表:1、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分析由于本工程的商业局部销售收入为97569.44万元,建筑面积为51352.34平方米,故平均销售价格为19000元/平方米。
销售税率)销售费率(销售均价商业开发总成本盈亏平衡点销售量--⨯=1)(268.39663%65.5%6119000100003.3*200084.34*70044.97569m =--⨯⨯--=)()(㎡,故销售规模只要到达设计开发规模的77.24%,工程就会不盈不亏,但此时必须保证车库的销售量不低于30%以及3宗土地全部拍卖,且拍卖价格不低于700万/亩。
2、工程销售价格的临界点分析本工程的销售最低价约为元/平方米,即在本次测算根底〔19000元/平方米〕上约降低19%左右。
在此种条件下工程能保证收回全部投资。
但此时必须保证商业销售率达100%。
且车库的销售量不低于30%以及3宗土地全部拍卖,且拍卖价格不低于700万/亩。
在其他条件均不变的前提下,对工程的销售价格的临界点进行分析,即工程关于销售 价格的盈亏平衡分析。
工程要到达盈亏临界点情况存在:最低商业售价×51352.4+车库销售净收入〔30%〕+土地拍卖净收入=总开发本钱亦即:最低商业售价××可求出:最低商业售价=根据以上分析,假设工程需收回全部投资,其最低商业售价约为元/平方米;在本次测算根底上约降低19%左右,此时的售价为工程最低销售价格。
关于文殊院项目地块规划设计的调整意见

呈:薜总、方总、韩总、市场部、天地设计公司
由:中房集团(成都)尺度地产营销有限公司
日期:2005年3月31日
事由:文殊院项目B3地块建筑规划设计调整建议
中房尺度(文殊院项目)字2005第(04)号关于文殊院项目B3地块建筑规划设计的调整建议
方案一:
基于中房成都总公司若通过做市政府、规划局、专家等方面的工作,能尽可能减少本项目的种种限制条件下,中房尺度公司从便于该地块商业销售及招商运营的目的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1.B3地块东西轴向及南北轴向均建议开街作成大十字道路,街面净宽
建议为10米左右,街道呈直线型;
2.两条道路交汇处考虑小广场设计;
3.临外街及内街均设计为临街商铺,且可分可合,方便后期租售。
4.取消院落设计,以川西民居风格的临街商铺呈现。
方案二:
在必须遵循B3地块原有总平的规划条件下,中房尺度公司从保留原有建筑肌理和外观风格的前提下,对该地块建筑规划设计作出以下建议,以相对降低后期租售难度。
1.B3地块东西轴向道路建议拓宽为10米左右,且尽量呈直线型;
2.根据设计比例将各院落之间的天井部分面积缩小,以弥补拓宽道路的面
积损失;
3.建议设计上考虑各院落间任何房间都可分割租售,且不影响人流交通线
路,如示意图所示,设计后可按虚线进行分割;
以上建议妥否,请批示!
中房集团(成都)尺度地产营销有限公司
2005年3月31日。
文殊院调研实践报告

文殊院调研实践报告文殊院调研实践报告为了更好地了解文殊院的实际情况和运作方式,我们小组于近期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文殊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收集了一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
首先,我们对文殊院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调研。
我们发现,文殊院建立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
文殊院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庙宇,被誉为当地的文化瑰宝。
它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还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
文殊院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山脚下,周围是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溪流,景色美不胜收。
其次,我们调研了文殊院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
我们了解到,文殊院由一位住持带领,下设许多不同的部门,包括宗教活动部、财务部、后勤部等。
每个部门负责不同的任务,但都需要协同合作,才能保证文殊院的正常运转。
文殊院还设置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以确保宗教活动的进行和保护文殊院的历史遗迹。
调研过程中,我们还深入了解了文殊院的宗教活动和教育工作。
我们发现,文殊院不仅是信众们参与宗教仪式和祈祷的地方,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宗教教育活动,包括佛经讲座、经书研究等。
这些宗教活动不仅有助于信众们的信仰修行,还为他们提供了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最后,我们还研究了文殊院的旅游开发和文化传承工作。
我们了解到,文殊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佛教文化展览、传统节日庆典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此外,文殊院还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明确了它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责任。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文殊院的历史、宗教活动和文化传承工作。
我们认识到,文殊院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还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而且,文殊院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们希望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文殊院的发展,为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殊院调研报告3000字

文殊院调研报告3000字文殊院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中国佛教文殊院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建筑特点以及对信众的影响。
通过对文殊院的深入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佛教的发展状况,推动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前往文殊院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其建筑风格、修建年代以及寺庙内部的布局和文物收藏情况。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与住持和僧侣进行了交流,了解了文殊院的运作方式和佛教修行的具体内容。
2. 资料收集除了实地考察,我们还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网上搜索,收集了大量有关文殊院的资料,包括历史记载、专题研究和游客留言等内容。
三、调研结果1. 文殊院的历史沿革文殊院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殊院曾多次兴衰,但始终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
在明清时期,文殊院经历了重要的整修和扩建,使得其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当地的佛教中心。
2. 文殊院的文化内涵文殊院以文殊菩萨而得名,文殊菩萨是智慧和学问的象征。
因此,文殊院以研究、修行和教学为主要任务,吸引了大量的学僧前来学习佛法。
文殊院不仅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同时还致力于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举办各种佛教讲座、论坛和展览等活动。
3. 文殊院的建筑特点文殊院的建筑风格以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为主,整体呈现出古朴庄严的气息。
主要建筑群包括山门、大雄宝殿、方丈室、斋堂和住持住处等。
其中,大雄宝殿是文殊院最重要的建筑,供奉文殊菩萨的法像。
大雄宝殿建筑气势宏伟,彰显了佛教的崇高与庄严。
4. 文殊院对信众的影响文殊院对信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文殊院提供了一个安静祥和的修行环境,为信众提供了学习佛法和打坐冥想的场所。
其次,文殊院作为佛教中心,举办各种佛教活动,为信众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此外,文殊院还致力于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讲座和展览等形式,向信众普及佛教知识和价值观。
四、调研收获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中国佛教文殊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殊院项目定位报告一、项目开发目标和理念二、项目定位和主题概念三、主题概念与支撑体系四、项目竞争力总结一、项目开发目标和理念三大目标:三老满意政府满意:⏹开发出代表城市形象的名片⏹打造出体现城市文化的舞台⏹整合和提升城市商业业态水平和功能⏹提升土地经营价值老板满意⏹降低投资风险,⏹良好的投资价值和利润空间老百姓满意:⏹满足观光、休闲和体验的需求项目多元参与的互动理念三老模式政府经营环境企业经营市场百姓经营文化项目经营者:多元经营理念经营土地;通过做高土地价值,而不是提高容积率获得更多面积来提高土地收益;经营期望:使开发商具有充分的投资信心和期望,经营文化:发掘提升特有的文化和氛围,充分引导消费,为商家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两个开发方向⏹充分挖掘文殊院和爱道堂的文化资源,提升片区的形象和文化价值;⏹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对接;一个重要经营角色——城市运营商⏹房屋保障中心作为项目的操作者,其角色不仅仅是政府职能部门,而是一个城市运营商;⏹所谓城市经营商,就是从事城市空间尺度上的投资与开发的单位或企业,也可以说是城市经营战略的执行者城市运营商出现的背景⏹政府面对城市大片区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时,其战略目标为改善城市功能、提升产业水平和树立城市形象;⏹政府职能机构是从政策、法规、行业、规划等角度参与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在经营手段和市场化行为方面的职能有限⏹房地产开发商等经营机构不能完全秉承政府的意图和战略目标,而且没有能力完成大型的片区从拆迁、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城市文化价值的发掘与保护等一系列任务;⏹面对城市大片区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项目,需要一级半土地开发商,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城市运营商浮出水面。
城市运营商职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承上启下者⏹承上:秉承政府的开发意图,从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出发,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总揽新区开发的各项工作。
⏹启下:引导市场,以经营手段启动各种投资、经营机构,广泛整合资源,并对新区开发中的企业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
⏹立足于城市空间和功能的角度,为城市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整合资源,引导和吸引投资与开发企业(如房地产开发商、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商、零售商等)共同参与城市功能区内的项目开发,创造市场,扩大市场,并从创造市场、扩大市场的过程中求得城区的发展;城市经营商特性⏹扮演者:政府职能部门下属经营机构或企业⏹工作空间:旧城改造或新区开发大型重点项目或片区⏹战略定位——土地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者⏹战略目标——实现政府的战略目标,并通过土地增值和税收实现经济效益;⏹经营的范围——以土地位依托和载体,经营片区的商业机会、土地历史文化价值、市政设施、城市环境形象等;⏹主要职能——项目或片区的发展战略制订、委托策划与规划、选择开发经营机构、支持并监控开发与经营行为、整体推广;二、项目定位和主题概念⏹定位的提出⏹项目定位⏹项目城市功能角色定位⏹档次和价格定位⏹目标客户群定位1、定位的提出竞争⏹与正在改造两个历史文化旧区的对于投资者、经营者、规划设计单位、政府资源、媒体注意力、区位、人流商流、和消费者多方面的竞争;⏹与已成熟的都市休闲区和旅游区对于消费者的争夺;需求1)城市的功能需要转变和丰富2)政府需要城市名片3)城市的商业需要注入文化的因子4)城市旅游一日游需要丰富5)城市的旅游城市地位需要改善6)房管局需要旧城改造亮点7)旧城改造需要新的模式8)文殊院和爱道堂要发展宗教文化9)投资者和商家需要投资的舞台10)消费者和游客需要体验片区的文化核心资源——宗教文化资源⏹历史影响力和地位⏹文物资源⏹宗教资源⏹园林景观资源运作机构资源能力⏹房管局良好地政府资源和能力⏹文殊院管理者有良好经营思路⏹成都投资经营者良好的运作能力定位的提出定位思路⏹文殊院片区的佛教文化是项目的核心资源,并且与其他历史文化片区相比较具备唯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基础;⏹必须也只有从宗教主题出发考虑项目的定位;2、项目定位⏹中国都市内规模最大的禅文化主题商业区——以文殊院和爱道堂两大寺院为核心,将禅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休闲和生活融合,在项目整个片区地规划、建筑、园林和装饰装修上,充分体现禅文化的韵味和意境,构成国际化的现代禅文化高尚商业区3、项目城市功能和角色定位⏹传承传统文化、展示现代成都文化的标志性区域;⏹城市的游憩商业区,都市文化旅游的精品区;4、价格档次定位项目开发成本(按照1的容积率计算)⏹土地成本达到每亩303.8万元,4556元/平方米;⏹按照建安成本3000元/平方米的水平打造,建成的商业物业综合成本约7556元/平方米;⏹如按照房地产开发利润率20%的水平,不考虑土地开发利润,商业物业销售价格将达到0.9万元/平方米;可比市场价格⏹片区现有商业物业价格为0.7~1万元/平方米,住宅物业价格为3500元/⏹市内类比文化商业区商业物业价格为0.8~1.2万元/平方米;项目定位于城市北部的高尚文化商业区,按照这个目标:⏹经过策划包装和前期铺垫后,商业物业价格比周边提升20%以上,平均销售价格将为1.2万元以上;5、目标客户群定位目标市场定位一级市场——成都市本地市场⏹以成都市市民为主并包括临近周边县市的信徒、休闲消费人群市场;二级市场——潜力市场⏹发挥成都作为四川乃至西南旅游门户的优势,将现有到达成都的游客市场纳入潜力市场。
三级市场——机会市场⏹在文殊院成功掀起禅文化旅游热潮,完善软硬件设施后,海外游客市场将成为重要消费机会。
消费者定位坐标图目标消费者定位D类普通市民阶层信徒,中收入低文化⏹佛教信徒,真正理解佛教佛法,并以此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徒,这部分人很少;⏹一般信徒,求财、求慧和祈福的民众,没有深层理解和接受佛教,这部分⏹消费目性比较明确,朝拜、烧香、祈愿消费活动与宗教联系紧密,多集中在寺院内;A类,社会精英和工商精英阶层,高收入中高文化⏹需要享受精品业态,体验都市高水平打造的文化精髓;⏹消费能力强,是项目比较固定的消费群体;B类,高级白领阶层,中收入中高文化⏹对禅文化有较高鉴赏力和浓厚兴趣,多为文化人,需要体验片区的禅文化氛围和意境;⏹这个人群数量较多,是带动消费和传播的重要消费者;C类,前卫另类阶层,低收入高文化⏹都市时尚中青年,有品味、玩文化、时尚的前卫一族;⏹品味情调或附庸风雅,未必真正理解和接受禅文化,但追捧都市里的新鲜、时尚事物;⏹是都市时尚文化和消费的领头羊和风向标;2、主题概念的提出宗教文化的延伸——禅文化⏹禅文化内容丰富,容易与现代生活方式对接。
在日本由此而兴的花道、弓道、剑道、茶道,融生活于禅一味,可以使有限的空间展现无限的生机。
⏹禅学强调生活即是修行,极其适合现代都市人的需要。
不需透过皓首穷经的义理辩解,不需经由钟鼎庙堂的祈福加持,人们在生活中就可触及到,能在出世与入世间找到良好的融合。
禅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于语言历史而有禅话、禅史、语录、灯录;于文学艺术而有禅文、禅诗、禅乐、禅画;于建筑工艺而有禅寺、禅塔、禅室、禅具;于学术思想而有禅理、禅学、禅道、禅风。
禅是中国佛教的特质之一,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概念“中国第一都市禅林”主题概念的分解“第一”:⏹文殊院在宗教界地位很高,古有“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明”禅宗四大丛林之说;文殊院的目标:“文化型、园林式、多元化功能的国际寺院”,⏹整体片区通过改造和经营发展,在禅文化演绎、经营特色和环境特色等方面将在国内国际具有领先水平,成为现代都市禅林的典范;“都市禅林”:⏹项目片区将形成与现代都市文化融合的现代都市禅林——融入景观与艺道,集宗教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为一体,在历史和禅文化的氛围下,与现代都市生活相融合而演绎出的现代休闲旅游功能;以禅为主题和文化基调⏹将寺院内的宗教氛围和活动泛化出来,与片区的建筑、商业业态、环境和活动形成和谐的环境,将禅文化意境演绎的淋漓尽致弥漫在整个项目中;禅文化的演绎现代都市禅林如何构成⏹景观禅林——宋代,中国禅宗依照印度五精社十塔刹的典故,在径山、灵隐山、天童山、净慈山和育王山建立“五山十刹”禅林制度⏹艺道禅林——日本将各种艺道融入禅宗,在京都和镰仓兴起艺道禅林⏹都市禅林——融入景观与艺道,集宗教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为一体二、“中国都市第一禅林”概念支持体系——如何演绎主题概念“中国第一都市禅林”支撑体系⏹禅文化的内涵⏹功能、环境完善后的新文殊院⏹围绕禅文化衍生的都市休闲特色商业业态⏹禅意尽致的园林、空间环境⏹由人物、特色主题事件和活动形成的氛围1、禅文化的内涵淡泊自然、远离执著之“平常心境”,净化心理,培养宁静与信心⏹通过幽趣的园林,自然环境陶冶⏹通过音樂、绘画、诗歌等,艺术环境的熏陶禅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美国的50-60年代,禅宗研究曾风靡一时,渗透到了哲学、文艺、音乐、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各个领域,现有大量禅定中心、禅文化研究中心;⏹80年代以来,中国兴起“禅文化热”,主张禅融入现代生活的“生活禅”、“现代禅”获得了大力弘扬;⏹现代禅文化已包括了管理禅、营销禅、生活禅、禅宗与室内设计、禅说漫画、禅与中国园林等方面;禅文化在项目中的演绎⏹既谓“禅林”,即以“禅”为中心主题多元演绎。
禅的表现形式多样,物化形态也各有不同,可以是宗教里的禅学、禅修,也可以是所谓的“禅机、禅意、禅风、禅骨”;⏹在文殊院片区,无论在那里都可以感受到禅的气息。
禅在茶的香气里,在书法家的笔锋里,在画的渲染里,禅犹如空气,飘逸在文殊院片区的每一个角落里。
2、核心——改造后的文殊院文殊院的意义和改造目标:⏹在佛教届影响力和文化演绎上达到制高点;⏹寺院内功能体系最齐全完善;⏹佛教文化传播方式与现代人需求良好对接;⏹寺院环境优美,符合现代都市人审美要求,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文殊院的改造——五化⏹强化:提高文殊院在佛教界及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美化:从建筑、环境、园林等多方面美化,形成与传统寺庙截然不同的特色环境空间形态;⏹净化:针对目前脏、乱、差和殡葬用品聚集的现象,从空气、地面、建筑改造和业态调整入手营造佛教净地。
⏹外化:将封闭在红墙内的宗教文化氛围通过硬件改造和活动外化至整个片区,使旅游景点和外部的商业区域动静结合,功能互补;⏹通俗化、生活化:在佛文化表现手法上融入现代人生活理念和思维方式,从功能和环境上多角度演绎和传播;1)强化文殊院从硬件上面提升其地位和影响力⏹兴建佛学院——文殊院已忣的计划⏹打造成中国佛学最好的“禅修”、“念佛”基地⏹修建佛教文化艺术博览中心佛文化艺术博览中心构想活动、事件强化文殊院⏹加强文殊院在佛教界的影响力和禅修造诣:策划一系列佛教界的交流活动举办国际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二00五年是建寺1400周年庆典,将此庆典策划为海内外佛教界的震撼事件;2)美化文殊院请对佛教文化和建筑造诣比较深的设计师对文殊院进行改造设计,按照现代都市人审美要求营造佛教净地的空间环境,提高其档次和审美品位,打造禅诗中的意境;⏹清晨入古寺,初月照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