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产业结构分析
眉山论剑产业发展趋势

眉山论剑产业发展趋势眉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部,是一个具备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城市。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眉山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以眉山为中心,围绕产业发展,将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一、旅游业的发展眉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文化景观,因此旅游业将成为眉山未来的支柱产业。
特别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眉山的旅游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眉山市政府正在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修建了一批旅游景区,更加方便的交通和富饶的资源使得眉山的旅游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未来,眉山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二、生态农业的兴起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眉山乃至整个四川省的一个重要产业。
眉山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厚实的基础。
生态农业将种植、养殖等方式进行有机农业生产,采用天然、绿色的农业技术,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未来,生态农业有望成为眉山的一张名片,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发展。
三、特色小镇的建设特色小镇是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之一。
眉山作为一个具备丰富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的城市,拥有很好的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条件。
在未来,眉山将发展一批以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环境等为特色的小镇,通过保护传统文化、加强品牌建设,吸引更多的人来眉山旅游、休闲、观光,为当地经济增加新的动力。
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当前,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眉山市政府正在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孵化器和加大科研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眉山的高新技术产业将进一步壮大,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综上所述,眉山在产业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政府将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便利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前来发展。
未来的眉山将成为一个具备多元化产业结构和繁荣发展的城市,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眉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眉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眉山地区作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地区,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果。
本文将对眉山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眉山地区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四川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目前,眉山地区的经济总量逐年增长,已经成为四川省第三大经济体。
眉山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以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为主要经济支柱。
同时,眉山地区还发展了多个重要的产业,包括电力、化工、机械制造和纺织等。
眉山地区的农业发展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眉山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眉山地区的农产品以水果、茶叶和蔬菜为主,品质优良,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阔的销售渠道。
眉山地区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未来,随着人民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不断提高,眉山地区在农业领域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眉山地区的电力、化工、机械制造和纺织等产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眉山地区地处中国西部经济发达地区,拥有充足的水力资源和煤炭资源,使得眉山成为电力工业的重要基地。
眉山地区还拥有一些大型的化工企业,如石化、化肥和塑料制品企业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眉山地区带来了经济增长,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眉山地区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眉山地区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业链水平。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和高新产业,眉山地区逐渐形成了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未来,眉山地区将继续加强与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合作,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
另外,眉山地区还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眉山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四川和重庆的重要节点。
为了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眉山地区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修建了一批高速公路和铁路,使得眉山地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
眉山的总结

眉山的总结简介眉山,是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川东南腹地,坐落在威远县、洪雅县、东坡区、彭山区、青神县、丹棱县六个县的交界处。
眉山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川东南明珠”。
本文将对眉山市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总结。
地理概况地理位置:眉山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的山地-丘陵地貌区,大致纬度为30°05′至30°39′,经度为103°42′至104°52′。
地理特征:眉山地势起伏,由山地和丘陵组成,最高峰为素有“四川屋脊”之称的仙女山,海拔3099米。
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的外围,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山地起伏,东部平原较为平缓。
气候特点:眉山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约16℃,降水充沛,年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
四季分明,春夏多雨,秋冬少雨,无严寒冬季。
经济发展农业:眉山市农业以种养结合、农兼非特色农业为主,以水稻、糖料、油菜、烟叶等农作物种植为主导产业;以生态林果、畜牧业为特色农业;粮食、杂粮、油料、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农产品产量较大。
工业:眉山市工业起步较晚,目前以食品、机械、化工、建材等行业为主,其中食品加工工业为主导产业。
该市的食品加工工业在川东南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旅游业:眉山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仙女山、华顶山、三苏祠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眉山市积极发展旅游业,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工业融合发展,成为该市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文化传承文化底蕴:眉山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眉山的文化底蕴主要表现在建筑、音乐、美食等方面。
例如,眉山的传统建筑以“四合院”为主要形式,多为朱柱丹梯,风格独特。
眉山的传统音乐以川剧为代表,被誉为“四川的国剧”。
当地的美食以辣味为主,具有浓厚的川菜风格。
传统节日:眉山市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在这些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礼仪繁复而古老,充满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
眉山市晚熟柑橘产业发展现状、问题

|四川农业与农机/2022年6期|>>>赖静1陈仲刚2¤1.眉山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四川眉山2.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促进中心,四川眉山摘要:文章介绍了眉山市晚熟柑橘产业和产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眉山市晚熟柑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科技支撑、夯实现代农业装备、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构建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体系、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的对策建议,以推动眉山市晚熟柑橘可持续健康、高质高量发展。
关键词:晚熟柑橘;发展现状;对策建议1眉山市晚熟柑橘产业基本情况1.1眉山市地理及气候特点眉山市位于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方。
冬季无霜期长、日照弱、基本无0℃以下低温、早春升温平稳,有利于晚熟柑橘安全越冬,延长了柑橘留树保鲜的时间,是全国范围内晚熟柑橘发展最适宜的地区。
1.2柑橘种植面积、产量及产值眉山作为四川晚熟柑橘产业领头市,有全国最大的晚熟柑橘生产基地。
全市柑橘种植面积7.07万hm2,其中,晚熟柑橘6.00万hm2;不知火、春见、爱媛38号、青见面积分别达1.00万hm2、2.13万hm2、1.60万hm2、0.40万hm2,均为全国最大生产基地。
2021年,眉山市的柑橘产量达176万t,产值达118亿元,带动103万从业人员人均增收上万元,成为眉山市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助农增收第一产业。
2晚熟柑橘产业建设基本情况2.1建设现代化生产基地,布局产业示范带一是创建园区基地成熟。
已建成“万亩晚熟柑橘产业园区”10个,万亩以上产业基地乡镇35个。
其中,青神县椪柑现代农业园区、丹橙现代农业园区为省四星级和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二是布局四大产业示范带。
市建设了丹棱县全域和东坡区岷江以西区域的丹棱-东坡晚熟柑橘产业示范带、彭山区和仁寿县西北区域的天府新区南部晚熟柑橘产业示范带、青神县全域和东坡区岷江以东的眉山岷江东岸晚熟柑橘产业示范带、仁寿中东部晚熟柑橘产业示范带。
眉山考察调研报告

眉山考察调研报告眉山市作为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的川西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为了深入了解眉山市的发展及其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考察调研。
本报告将从城市概况、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以及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眉山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著名的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其中,眉山大佛是世界文化遗产,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眉山市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景点,如东坡文化景区、颐和园、红池湖等,各具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这些旅游景点的发展为眉山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眉山市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我们的调研中了解到,眉山市的主要产业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
其中,电脑城是眉山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吸引了众多的电子产品消费者和商家。
此外,眉山市还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等,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眉山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眉山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旅游景点的宣传和推广不够充分,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对游客的需求和体验不够重视。
因此,我们建议眉山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
此外,眉山市的生态环境也需要关注。
在我们的调研中了解到,眉山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和污染。
比如,眉山市的空气质量不佳,存在一些大气污染问题;水资源利用率低,存在一定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眉山市加大环保力度,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污染,保护好眉山市的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眉山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在实施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策略的同时,眉山市应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力度,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眉山 调研报告

眉山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引言眉山地处四川省中部地区,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对眉山市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文化底蕴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以便为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经济发展眉山市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同时也有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眉山市农业生产优势明显,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柑橘等,其中柑橘产业发展较为突出。
眉山市还有多家大型工业企业,主要涉及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
服务业方面,眉山市的旅游、餐饮、商贸等行业也有较好的发展。
三、旅游资源眉山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自然景观方面,眉山市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五峰山等。
人文景观方面,眉山市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名胜古迹,如庐山寺、都江堰等。
此外,眉山市还保留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川剧、川绣、巴山蜀水等。
这些旅游资源为眉山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四、文化底蕴眉山市的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的历史赋予了该市独特的文化特色。
眉山市是川剧的发源地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而闻名于世。
此外,眉山市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这些节日在当地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外,眉山市还有众多的民间艺术,如川绣、剪纸等,这些艺术形式也是传承了数百年的。
五、问题与建议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眉山市面临的一些问题。
首先,眉山市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完全发挥其潜力。
其次,眉山市的工业发展与环保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最后,眉山市在网络技术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欠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增加投资、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等措施,提升眉山市的旅游品牌价值。
其次,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环保管理机制,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
最后,应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培训和引进,提高眉山市在网络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
眉山市数字经济驱动下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077经济智库眉山市数字经济驱动下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数字经济融入传统的实体经济中,为企业建立新商业模式形成核心竞争,激发更多企业形成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根据《2019-2020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我国2019年度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5.9万亿元,仅次于美国,但我国的数字经济水平对比西方先进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
钟业喜(2019)根据影响数字经济水平的4个指数划分为4个不同层级,发现4项分指数的空间分布与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分布表现出了一致性,下游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地级市发展水平较低;但智慧民生分指数却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除长三角外,长江中游、成渝地区也显示出“集群式”分布格局;创新创业分指数空间格局总体集中在极少数城市,以高级城市为核心,带动创新且创新活动门槛较高,载体须依附于省会级城市。
可见成渝地区,尤其是区域内非省会级城市数字经济融合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
眉山市产业结构及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现状眉山市一直积极贯彻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2019年,眉山市政府印发《眉山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3年)》提出明确目标:到2023年,眉山市要形成基本的数字经济发展体系,数字经济总产值达到700亿左右,占GDP的比重持平全省平均水平。
并提出“一带两翼”的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格局,可见眉山市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
当前眉山市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大好,但总体融合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要实现目标,需要掌握当前眉山市数字经济融合情况。
据近年经济发展数据显示,眉山市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已初见成效。
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最大化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也是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的重要因素。
眉山发展规划

眉山发展规划眉山是我国四川省的地级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南部。
眉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自然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眉山市制定了发展规划,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首先,眉山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眉山市的交通状况还比较滞后,加强道路、桥梁、铁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助于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促进眉山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和合作。
其次,眉山要注重产业的发展。
眉山市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要加强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眉山还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眉山要注重环境保护。
眉山市位于丘陵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要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要加强城市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
第四,眉山要加强教育和科技创新。
加强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眉山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五,眉山要加强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要加强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城市。
最后,眉山要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要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眉山的发展规划是一个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旨在推动眉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眉山市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引进外来的投资和技术,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动眉山市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眉山市主导产业与产业结构分析
姓名:**
专业:10资环
学号:**********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健康发展的前提。
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区域经济实力,而且有利于满足区域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
同时,合理的产业结构,也是保护生态资源实现区域持续发展的保证。
因此,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应围绕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这个中心展开,重点分析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等问题。
一. 眉山市简介
眉山市属于四川省,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
北接省会成都,南连乐山,东邻内江、资阳、自贡,西接雅安,是成(都)乐(山)黄金走廊的中段重点地区及“成都平原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平原通联川南、川西南、川西、云南的咽喉要地和南大门。
二.发展现状
眉山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1世纪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项目”示范城市和中国城市交通数字化建设试点城市。
眉山地处四川西南,五年来投入近40亿元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水平进入四川省先进市行列。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4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3公里、一级公路98公里、二级公路450公里;市境内成昆铁路,成(都)乐(山)高速公路、成(都)雅(安)高速公路,国道213线,省道103线、106线和岷江水道纵横交织,四通八达。
五县城到中心城区都在半小时车程以内,到省会成都均在一小时车程以内,成为四川省第三个半小时交通市。
结合天府新区规划和国家、省上“十二五”相关规划,眉山将规划建设“三横四纵”铁路交通网和“三横五纵”高速公路网,以及岷江航电工程和彭山、眉山、青神3个水运港口。
“十二五”期间,眉山将投资256.5亿元,新建6条共393.6公里的高速公路。
到2015,全市高速公路力争突破5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三横五纵”(横:遂资眉高速,成雅高速,成都经济区环线;纵:成乐高速,成赤高速,乐雅高速,仁沐高速,蒲丹东青井高速)高速公路网。
到时,眉山将形成内通外畅、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综合交通体系。
形成“大交通、大口岸、大物流”的格局。
通过成绵乐城际铁路,眉山到成都东客站18分钟,到双流机场15分钟,到乐山18分钟,到重庆90分钟,到西安、贵阳3个小时,
通过高速公路眉山到周边次枢纽和节点城市均在一小时内。
三.产业结构分析
1.社会消费
2012年,眉山市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34.58亿元。
比去年373.99亿元增长16.2%,其中餐饮业增长最快。
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25亿元,比去年24.37亿元增长15.9%;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9.98亿元,去年25.89亿元增长15.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3.02亿元,去年114.97亿元增长15.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74亿元, 去年1.50亿元增长15.8%。
在限额以上的主要大类商品销售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日用品类、金银珠宝类,石油及制品类等增长较快。
实现进出口总额33844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7266万美元。
2.资源状况
(1)自然资源组合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眉山市矿产资源--境内矿藏有金、银、铜、铁、锌、煤、石膏、芒硝等20多种,其中芒硝储量达到650亿吨。
2010年眉山市目前芒硝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户;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实现利润2500万元;实现工业入库税金1.5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芒硝产业作为眉山市八大产业之一。
森林资源--有林业用地200712.1公顷,其中国有林地64529.5公顷,集体和个人林业136182.6公顷。
另有四旁树占地33473.9公顷,活立木总蓄积为1369.5万立方米,全市有用材林78293.9公顷,蓄积711.9万立方米,防护林3428.2公顷,蓄积465.9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9.8%。
2011年木竹加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规模企业总数达62户,工业增加值达11.8亿元。
水利资源:全市各类水利工程27887处;流经该市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15条,其中岷江从北到南流经彭山、眉山、青神三县,径内流长99.26公里,青衣江从雅安经过我市洪雅县流入乐山市的夹江县,径内流长58.82公里;水电开发理论蕴藏量106万千瓦,可开发92.2万千瓦;全区养殖面积14.8万亩,水品产量年达31050万吨。
基于水利资源的充足,因此眉山市大力发展水电和养殖业。
(2)人文资源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资源和旅游资源上。
根据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950548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471588人,占49.88%;女性人口为1478960人,占50.12%。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2219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31791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179592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01073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49602人,因此眉山市产业结构为劳动力密集型。
眉山市旅游资很有特色。
1.具有名人文化。
是北宋文人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乡,在市区西南隅有自元代便改宅为祠的“三苏祠”可供世人缅怀凭吊。
北宋文学唐庚、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清代文学家彭端淑兄弟等都生长在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
诞生了文武双全的宋宰相虞允文,“东方梵高”石鲁、著名画家冯建吴兄弟和新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之一黄汲清院。
2.具有长寿文化。
彭山是中国长寿之乡。
据考证,彭祖生于彭山,葬于彭山彭祖山。
,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彭山百岁以上老人比例高于全国17倍,为此,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专门在彭山拍摄了《中国长寿之乡——彭山》专题片,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映。
彭祖养生保健思想与现代生态、自然的养生保健观相符,值得研究、总结和发掘。
3.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且影响生产领域的扩展和新产业领域的扩展和新产业的形成。
眉山是“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试点市”和“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
全市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155人,中级职称1.3万人;建立民办科研开发机构6个,年申请专利量达100多项;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22家,省级技术中心4个;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3%。
全市有小学273所,中学238所,普通高校2所。
高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比例达7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基础好、发展快,年在校生规模已达2.8万人以上,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
4.原有产业基础
由于眉山市具有较丰富的森林资源--有林业用地200712.1公顷,其中国有林地64529.5公顷,集体和个人林业136182.6公顷。
另有四旁树占地33473.9公顷,活立木总蓄积为1369.5万立方米,全市有用材林78293.9公顷,蓄积711.9万立方米,防护林3428.2公顷,蓄积465.9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9.8%。
因此眉山市具有较好的竹木加工业基础,在原有基础的影响下,眉山市的产业结构还是倾向于资源密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