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腹痛的诊断及处理

合集下载

急性腹痛的鉴别和初步处理PPT医学课件

急性腹痛的鉴别和初步处理PPT医学课件
12
临床表现---伴随症状
(1)恶心、呕吐:注意发生的时间、程度和呕吐物内 容及量。
(2)大便情况:应注意大便的有无、性状及颜色。 ➢ 腹痛发作后,停止排气、排便,可能是机械性肠
梗阻。 ➢ 果酱样血便是小儿肠套叠的特征。 ➢ 大量腹泻或便后伴有里急后重,可能是肠炎或痢
疾。
13
临床表现---伴随症状
听: 肠鸣音(频率,音调)振水音。
➢ 肠鸣音亢进常为急性肠炎或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 ➢ 气过水声或金属音则为肠梗阻 ➢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急性腹膜炎
急腹症的相关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诊断意义不大,对病情评估有用 大小便常规:胃肠道、泌尿系 尿HCG:异位妊娠 生化:AMY、LIP-胰腺炎,肝功能-肝胆系统 疾病
急性梗阻性疾病共同特点
➢ 起病急骤,开始症状即剧烈 ➢ 腹痛为典型绞痛,有间歇期,呈阵发性加剧 ➢ 多伴有呕吐,早期为反射性,晚期为逆流性
脏器梗阻所特有的征象: ➢如肠梗阻时,可有肠鸣音亢或气过水声。 ➢胆道梗阻时,可伴喂寒、发热、黄疸。 ➢ 化验室检查、X线及B超检查可提供诊断依据。
腹腔内出血疾病共同表现
躯体痛
皮肤、横纹肌、 系膜根部、腹膜壁层 ——疼痛定位清楚

牵扯痛
严重机械性刺激、炎症、血行障碍 ——非病变部位的疼痛
2024/1/16
6
2024/1/16
诊断程序
临床表现 一般检查 腹部检查 辅助检查
7
临床表现--- 疼痛部位
8
一般来说,起病时最先疼和疼痛最显著的部位, 多半即病变所在部位,根据脏器的解剖位置, 可以作出病变所在的部位初步判断。除此规律 外,应注意以下情况:
腹部彩超对腹部大血管病变(如腹主动脉瘤) 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急性腹痛解答

急性腹痛解答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中年女性多见,多于脂餐后发作,起病 突然急骤中上腹扩张至右上腹先胀痛, 继之绞痛,向右肩及背部放射,右上腹 明显压痛,肌痉挛,Murphy征阳性,或 可触及胆囊炎性肿块、恶心、呕吐、发 热、毒血症,可有轻度黄疸
单纯胆结石,尤其颈部结石,可突发缓 解
急性胰腺炎
暴饮暴食后急骤起病先上腹中部偏左, 后可扩散持续性剧烈刀割样痛,可向左 腰背放射上腹压痛,肌痉挛至严重强直, 脐部及左肋部可见淤斑,转移性浊音可 阳性(出血坏死)
前倾坐位或膝胸位痛减轻多为胰腺疾病。
伴随情况
恶心、呕吐—反射性—内脏神经受刺激 所致---阑尾炎,溃疡穿孔 胃肠道通过障碍—呕吐---较晚较重---肠 梗阻
腹痛后停止排便排气—机械肠梗阻 腹泻或里急后重---肠炎或痢疾 腹痛伴血便:绞窄性肠梗阻、肠套叠、
溃疡性结肠炎、坏死性肠炎、缺血性疾 病 (栓塞或血栓形成)
例4
男23看完电影翻越大铁门时摔倒,左上 腹轻微疼痛及恶心,步行来诊,查神清, 心律110次、腹平软,左上腹轻压痛,看 外科后瞩回家,行至医院大门口摔倒- -手术
急性胸痛
早期识别高危胸痛
急诊科医师目标要识别胸痛的危险程度, 早期筛出高危者-绿色通道,规范胸痛 的管理,提高胸痛的诊疗效果,减少不 良事件,降低医疗费用。
心绞痛、心肌梗死
不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可产生腹部 疼痛,但性质大多数为阵发性,除非有 心梗,和腹部按压无关,ECG和心肌酶 可帮助诊断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中年以上的高血压动脉硬 化病人,发生急性剧烈腹痛,伴有休克 征象而血压不降者
糖尿病酮中毒与外科急腹症鉴别
糖尿病酮中毒发生前常有多饮多尿,外 科多突然发生

小儿急腹症

小儿急腹症

腹部的分区
四区法
九区法
二、急腹症的分类和病因
(Classification and pathogeny of acute abdomen)
炎症(inflammation)性病变:细菌感染、毒素等。 脏器的穿孔或破裂(perforation or rupture):血液、胃液、胆 汁、胰液、尿液等的化学刺激。
(clinical manififestation) 一般症状(general symptom)
腹痛(abdominal pain)
消化道症状(digestive symptom)
其他伴随症状(other)
(一)一般症状 (symptoms)
发热 精神差、乏力、疲倦等 休克表现
婴儿外科急腹症






腹部体检 肠套叠:早期全腹平软,右上腹可触及腊肠样块,后期 可有全腹膨胀,肠鸣音减弱 腹股沟斜疝: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巨大肿块伴触痛 且不可回纳,早期全腹软,后期可有腹胀、肠鸣音亢进 至减弱 巨结肠肠炎:全腹膨胀,伴有肠型,叩诊呈鼓音 肛指检查: 肠套叠:早期无血便,12小时左右之后可有果浆样大便 嵌顿疝:早期无血便,后期可有血便 巨结肠:肛指检查后排出大量恶臭稀大便及大量气体
先天性巨结肠
新生儿急腹症
食道闭锁
新生儿急腹症
脐膨出
怎么 那么多 手?
新生儿急腹症
腹裂
新生儿急腹症
先天性膈疝
新生儿急腹症
肠闭锁Grosfeld 改良法分型
Ⅰ型
Ⅳ型(多 段闭锁
Ⅱ型 Ⅲa型 Ⅲb型(ApplePeel闭锁)
新生儿急腹症
呕吐:根据呕吐颜色、时间、量 腹胀情况: 高位梗阻:仅上腹部饱胀 低位梗阻:全腹膨隆 腹部触诊: 腹壁水肿,腹部触痛,腹肌紧张 腹膜刺激症:肠梗阻或炎症引起 腹腔渗液、肠穿孔等

儿童急性腹痛的诊断及治疗

儿童急性腹痛的诊断及治疗

儿童急性腹痛的诊断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腹痛的诊断思路及治疗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收治的8例早期诊断为儿童内科病症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急性腹痛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

结果:8例患儿中早期诊断为急性肠胃炎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胃肠型感冒1例。

结论:儿童急性腹痛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不同年龄段儿童急性腹痛病因有不同特点;儿童急性腹痛病因可大致分为内科功能性腹痛及外科器质性腹痛。

儿童急性腹痛具有早期症状不典型、定位不准、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患儿病史、症状体征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查、腹部超声等辅助检查,可以提高儿童急性腹痛的诊治效果。

【关键词】儿童;腹痛;急性阑尾炎儿童急性腹痛是儿内科及儿外科门急诊最常见就诊原因之一,包括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的急性发作,约占门急诊就诊患儿总数的9%[1],其病因复杂,病因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

在基层医院儿科门急诊的诊疗中,面临患儿起病急、变化快、家长焦急、辅助检查方法少等问题,儿童急性腹痛的诊治成为基层医院的一大难题,而误诊导致的阑尾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对儿童生命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如何提高儿童急性腹痛的早期确诊率,把握治疗时机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儿童急性腹痛大致可归类为儿童功能性腹痛和器质性性腹痛,前者大部分在儿内科门诊诊治,而后者则大部分需要儿外科治疗。

但实际上在儿内科门诊以腹痛就诊的患儿中,儿内科疾病仍占较大比重,大约仅有10%患儿需要外科处理[2]。

如何将这些病情变化快,可能需要急诊手术治疗的患儿迅速甄别出来,成为儿科门急诊医生需要重点培养的临床技能。

本文回顾我院外科收治的8例早期诊断为儿童内科病症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急性腹痛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期望为建立完整的儿童急性腹痛诊疗思维提供一些帮助。

1.一般资料及方法通过我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7年1月-2021年7月在外科治疗的急性腹痛患儿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为2.7~15岁,患儿早期均有急性腹痛或伴呕吐、腹泻、发热的表现并在儿科门急诊就诊。

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

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

四、外科急腹症的诊断思维程序 与处理原则
【一】鉴别急腹症的性质是外科急腹症还是内科 、小儿科及妇产科急腹症。
外科急腹症的特点: 1.剧烈而急起的腹痛多先于发热或呕吐,发热多于腹痛后4-6小时出现,但细菌 性肝脓肿、脾脓肿和伤寒肠穿孔等例外。若腹痛超过6小时而病人体温反而降 低或低于正常,则应考虑并发休克、大出血或严重感染毒血症的可能。 2.腹痛部位明确,有固定区,患者多局部“拒按”。 3.常伴腹膜刺激征。如腹痛、固定性压痛和肌紧张的强度越来越严重,提示病 变呈进行性发展。 4.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肠鸣音亢进或消失,机械性肠梗阻时可闻及高调肠鸣 音,而弥漫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则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5.可有肝浊音界消失、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6.腹痛时腹部膨隆或可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并可触及腹部包块或条索状物等。 7.腹腔穿刺可有血性或脓性液体等。 内科急腹症的特点 1.一般先有发热或呕吐、腹泻而后出现腹痛。 2.腹痛程度较轻,腹痛部位模糊,常不固定,时轻时重,飘游不定。 3.腹部体征不明显,腹肌不紧张,无固定而局限性压痛点,无腹膜刺激征,患 者常喜按。 4.腹式呼吸存在。肠鸣音正常或活跃。 5.可有与腹痛有关的内科疾病的阳性体征。

【二】分析各类外科急腹症的特点: 1.腹痛的部位。 腹痛起始和最明显的部位,病变所在部位 有无转移痛,放射痛 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 网膜\回肠---中上腹/脐周 胆道病变----右肩背部放射 胰腺炎----左腰部放射 肾绞痛—会阴放射 2.腹痛的性质和动态观察。 腹膜炎呈持续性锐痛 空腔脏器梗阻或扩张为阵发性绞痛 脏器扭转或破裂强烈的绞痛或持续性痛 血管梗阻疼痛剧烈、持续 中毒与代谢障碍腹痛剧烈而无明确定位 3.诱发加剧或缓解疼痛的因素 急性腹膜炎静卧减轻,腹壁加压或改变体位时加剧 铅绞痛时患者喜按 胆绞痛时因脂肪餐诱发 急性胃扩张常有爆食史 暴力作用常是肝脾破裂

小儿急性腹痛诊断及鉴别

小儿急性腹痛诊断及鉴别

小儿急性腹痛诊断及鉴别王松楠小儿腹痛是每个家庭经常见到、临床最常见、病因比较复杂的疾病。

其临床特点往往为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变化多、涉及范围广泛,有时在短时间内做出诊断困难。

所以要求我们无论儿内、儿外科医生都要掌握其临床特点及鉴别方法,及时做出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发病机理腹痛是一种主观感觉,发生和传导机理可分为内脏性和感应性两大类。

一内脏性腹痛空腔器官平滑肌如强烈收缩,使腔内张力增加,引起管壁膨胀或血管痉挛与阻塞,组织局部缺血刺激内脏感受器,通过交感内脏神经传导到相应脊髓节段再至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腹痛。

表现为钝痛或绞痛,不伴有皮肤感觉过敏和腹肌痉挛,多位腹中线附近、非局限、范围广、定位差。

常见于内脏痉挛或梗阻,也见于溃疡病和早期阑尾炎等。

内科性疾病大多属于此。

二感应性腹痛与内脏性腹痛同时或相继发生。

主要为冲动传入相应的脊髓节段时该节段脊髓神经所支配的皮肤部位,可发生体表感应性腹痛。

如阑尾炎——痛觉神经纤维——内脏大神经传入胸脊髓节10——体表右下腹疼痛。

同理,小肠病变——脐周疼痛,胃——上腹痛等。

主要特点是痛觉比较尖锐,伴有皮肤感觉过敏或腹肌痉挛,定位较准确,常位腹两侧。

外科性疾病大多属于此。

此外,如大叶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也可引起感应性腹痛或称继发性腹痛。

腹痛分类小儿腹痛可分为两大类,一为神经功能性腹痛,多由内科病引起。

另一为腹内器质性病变引起,多由外科性疾病引起。

一、神经功能性腹痛(一) 临床特点1、腹痛范围弥散,无固定压痛点,腹痛性质不定,有时为痉挛性,有时为隐痛。

2、腹痛位置不固定,腹软无肌紧张、反跳痛,无肠型和肿物。

3、腹痛多在3~4小时内自行缓解,疼时用解痉药(如:颠茄、阿托品)、腹部热敷等,腹痛可减轻或消失。

(二) 分类1、继发性先有内科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等,局部神经受刺激后,通过皮肤感觉神经传递引起腹痛。

2、原发性病因不确定,多认为是过敏引起,有多种过敏原,如食物蛋白、花粉、粉尘、寒冷、微生物与寄生虫等。

儿童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方法与技巧

儿童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方法与技巧

儿童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方法与技巧小儿胃肠道的生理解剖特点决定了其急腹症与成人有很大差别。

首先小儿肠管长度相对成人长,婴儿期小肠系膜较狭长,活动度大,容易发生肠扭转、疝和肠套叠等。

其次,幼儿的回盲瓣相对较弱,富含细菌的肠液有可能逆流入回肠而发生炎症,小儿肠粘膜血管丰富,通透性高,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但也容易透过病原微生物及炎性因子而迅速引起全身感染性疾病。

再次,小儿阑尾的位置常不典型,阑尾炎症时腹痛症状不典型。

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管及附着的肠系膜套入邻近的肠管之中,使该段肠壁重叠并拥塞于肠腔。

临床有阵发性腹痛、便血及肿块三者存在即可确诊。

但值得注意的是肠套叠发病年龄小,小儿哭闹,腹部触诊不满意,摸不到肿块时,临床表现就很难与不典型的菌痢进行鉴别。

随着超声医学的发展,高频探头在小儿腹部诊断中的应用,超声能很好地实时显示肠套叠的部位及肠管梗阻的程度,加之超声检查的无创性,近年来已成为诊断肠套叠的首选。

超声显像可见典型的肠套叠声像图。

另外与肠套叠需要鉴别还包括过敏性紫癜和美克尔憩室溃疡出血,详细询问病史,观察体征,注意典型皮疹,关节肿痛症状及便血量多少,加之辅助检查就不难确诊了。

儿童急腹症是常见病,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腹痛、恶心、呕吐或哭闹异常,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变化较多,临床是否能在短时间内作出正确诊断,关系到患儿的预后及生命安全,所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凭借其安全、无创、方便、实时操作的优点,可作为急腹症首选的检查方法。

但因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容易漏诊、误诊,延误患儿病情。

1.儿童急腹症超声诊断方法。

仪器为飞利浦HDII,探头频率(3.5—5.0)MHZ和(5-12)MHZ,患儿平卧位,腹部按常规多切面扫查,盆腔检查部分患儿膀胱无法充盈,必要时使用经阴道探头腹部探查,重点检查肠管情况及腹盆腔内异常回声包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及有无腹腔积液等。

2.鉴别诊断患儿急腹症阑尾炎、肠套叠属于较常见疾病,卵巢扭转,卵巢疝属于较少见的女童急腹症。

小儿外科急腹症20例诊治分析

小儿外科急腹症20例诊治分析

小儿外科急腹症20例诊治分析【摘要】本研究分析了20例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治过程。

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发现不同表现的急腹症可能是胃肠梗阻、阑尾炎等疾病所致。

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及时进行体格检查和各项检验有助于明确诊断。

手术方案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决策,围手术期处理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合理用药。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预后良好。

通过本次研究,总结了经验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提高小儿外科急腹症的诊治水平,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

【关键词】小儿外科急腹症、诊治分析、临床资料、诊断、治疗、手术方案、围手术期处理、并发症、预后评估、经验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儿外科急腹症是指由于腹部急性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症状,常见的病因包括阑尾炎、肠套叠、肠扭转等。

急腹症是小儿外科急危重症之一,及时正确的诊治对患儿的生存和预后至关重要。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小儿外科急腹症的诊治也在不断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诊断困难、处理不当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小儿外科急腹症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小儿外科急腹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描述和总结,较少涉及对疾病诊治过程的详细分析。

本研究旨在对小儿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治疗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相关问题并总结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20例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其诊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具体的参考。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20例小儿外科急腹症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治疗建议,以提高对该种疾病的诊治水平,降低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治愈率。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小儿外科急腹症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疾病,需要医生们准确快速地做出诊断,并及时进行治疗。

通过本研究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类似病例,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为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急性腹痛的诊断及处理
作者:段美林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4期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我县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诊的158例急性腹痛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158例患儿经过诊断治疗,均痊愈。

结论引起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详细的诊断,适当的治疗对治愈小儿腹痛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急性腹痛;儿童;诊断;处理
急性腹痛(acute abdominal pain)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

对小儿的健康威胁很大,如处理不及时,将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而且引起患儿家长的恐慌与紧张[1]。

所以,尽快确定患儿病因并消除患儿的痛苦,缓解患儿家长的紧张情绪非常重要[2]。

本文分析了我县人民医院自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接诊的158例急性腹痛患儿的病因及处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58例急性腹痛患儿为我县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接诊患儿,腹痛发生时间短于24小时。

其中男81例,女77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05:1。

患儿年龄1-14岁,平均年龄(6.5±1.7)岁,其中1-3岁17例(10.8%),4-6岁31例(19.6%),7-10岁49例(31.0%),11-14岁61例(38.6%)。

其中158例患儿中有29例有类似病症既往史。

1.2 症状及体征通过视诊、听诊、叩诊、触诊等手段了解患儿的症状及体征。

1.3 诊断方法根据患儿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彩超、X 线、脑电图、CT、胃肠钡餐造影、胃镜、结肠镜等)对患儿腹痛病因确诊。

1.4 处理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的方法是对症治疗,给与针对性药物,如感染性腹痛应用有效抗生素,寄生虫腹痛应用有效驱虫药等,安抚患儿情绪,消除患儿和家长的恐惧心理,并且可以给与适当的止痛药。

手术治疗主要应对阑尾炎,肠套叠,肠扭转等外科性病症。

2 结果
2.1 患儿腹痛症状及体征通过整理分析,158例患儿中,阵发性腹痛127例,持续性腹痛31例。

患儿腹痛部位的分布情况和腹部体征,见表1。

2.2 患儿腹痛病因 17例1-3岁急性腹痛患儿中,肠套叠1例,肠绞痛4例(其中3例有疝气病史),肠胀气9例,细菌性痢疾3例;31例4-6岁急性腹痛患儿中,消化性溃疡11例,急性痢疾12例,肠蛔虫症5例,急性肠炎3例;49例7-10岁急性腹痛患儿中,消化性溃疡7例,急性胃炎3例,胸膜炎2例,胆道蛔虫症4例,肠蛔虫症6例,急性肠炎9例,过敏性紫癜2例,急性阑尾炎3例,急性痢疾7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粪便堵塞3例;61例11-14岁急性腹痛患儿中,消化性溃疡8例,急性胃炎4例,大叶性肺炎3例,胆道蛔虫症3例,肠蛔虫病4例,胆囊炎1例,急性肝炎5例,急性肠炎7例,肠痉挛4例,急性阑尾炎6例,急性痢疾6例,肠系膜淋巴炎2例,泌尿系统炎症3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

2.3 治疗结果 158例急性腹痛患儿经过诊断,分为内科性腹痛和外科性腹痛,内科性腹痛经过对症及对因治疗,外科性腹痛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均痊愈及好转。

3 讨论
腹痛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脏器等发育不完全,一些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也有可能会引起小儿腹痛的发生,所以小儿腹痛病因的确定在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3]。

通过对我县人民医院158例急性小儿腹痛病例的临床资料的分析发现,随着患儿腹痛的病因复杂,既涉及腹内、腹外,又涉及内科、外科,而且病因的变化与年龄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说,腹痛的原因涉及到消化、泌尿、循环、免疫、神经等多个系统的疾病,病因复杂,全面准确的诊断就非常必要。

腹痛部位与病因的联系的确定,是临床诊断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诊断标准,因为其他的一些辅助诊断手段,都是在这一诊断基础上经行的,并不是需要对所有的腹痛患儿经行此类检查,而且其应用对患儿的年龄也有一定的要求。

通过分析该158例腹痛患儿腹痛部位与病因之间关系,我们总结得出:上腹痛多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胸膜炎、大叶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胆道蛔虫症等;右上腹痛多为肝炎、胆囊炎、肠、胆道蛔虫症等;左上腹痛多为上呼吸道感染等;脐周围痛多为肠蛔虫症、肠痉挛、急性肠炎、过敏性紫癜、泌尿系统炎症等;右下腹痛多为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炎等;左下腹痛多为急性痢疾、粪便堵塞等。

但是小于三岁的婴儿的症状要区别对待,需要与其家长的沟通,并观察排便状况。

参考文献
[1] Mark H Flasar,Eric Goldberg.Acute abdominal pain[J].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06,90(3):481-504.
[2] L inda Sprenger,Friedemann Gerhards,Lutz Goldbeck,et al.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on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in children—A meta-analysis[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11,31(7):1192-1197.
[3] 刘红仙.小儿腹痛的诊治[J].医学信息,2010,23(4):974-9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